沒有她就沒有《芳華》!原來蕭穗子的原型就是她!
原標題:沒有她就沒有《芳華》!原來蕭穗子的原型就是她!
沒有嚴歌苓,就沒有《芳華》!
作為一名作家兼編劇,儘管嚴歌苓在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較難評述,但她和她的作品在影視領域,卻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張艾嘉、張藝謀、陳冲等華語重量級的導演都曾改編過她的文學作品,她也曾以編劇的身份為陳凱歌的《梅蘭芳》打磨過劇本。
而馮小剛的新片《芳華》,原作同樣出自嚴歌苓之手。
是馮小剛的芳華,更是嚴歌苓的芳華
《芳華》是嚴歌苓今年的新作,最初決定寫這部小說,還是馮小剛的建議。
幾年前,馮小剛曾跟嚴歌苓說「你寫個文工團的故事,我也是文工團出來的,他說我們那時候的愛情、我們那時候的那種東西,現在的年輕人好像都沒有經歷過,特別有激情想做這樣的電影。」
於是嚴歌苓就根據自己的經歷,開始構思,便有了這個故事。
馮小剛看過小說後很是喜歡,當即就決定拍成電影。不過他給了嚴歌苓一個建議,希望將小說原本的名字——《你觸摸了我》改掉,嚴歌苓列了三個備選,最終馮小剛選了現在的《芳華》。
什麼是「芳華」?
馮小剛是這樣解釋的:「『芳』是芬芳、氣味,『華』是繽紛的色彩,非常有青春和美好的氣息,很符合記憶中的美的印象。」
《芳華》不僅是馮小剛的青春,其實它更是嚴歌苓的「芳華」。
如果你讀過原著就會發現,大到對社會風貌、時政的評述,小到文工團的伙食、舞蹈的一個動作,作者的描寫都非常細緻,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絕對寫不出來的。
《芳華》是一本極具嚴歌苓個人自傳色彩的小說,裡面發生的故事,很多都是嚴歌苓的親身經歷。
和電影中一樣,嚴歌苓也曾是一名文工團女兵。
1971年,嚴歌苓考入成都軍區,成為一名跳紅色芭蕾舞的文藝兵。直到25歲退伍,嚴歌苓在部隊待了整整13年,跳芭蕾舞就跳了8年,演過樣板戲,跳過藏族歌舞,做過編舞,後來還從事創作。
可以說她的整個青春,都在部隊。
「那段生活對我太重要了,它左右我一生的走向。」
電影里對上世紀70年代末的文工團的生活細節做了全方位的還原,這一切也有賴於嚴歌苓和馮小剛對那個時代的深刻記憶。
哪裡是練功房,哪裡是排練廳,女兵們住的樓是什麼樣的,打靶練習的訓練場是什麼地貌……
不用編不用想,只要回憶一下,所有這一切全在腦子裡,寫作是非常自然的。
「故事雖然都是虛構的,但細節都是真實的。」
嚴歌苓曾經說,《芳華》是她最誠實的一部作品,書里有很多她對那個年代的自責和反思。
在嚴歌苓看來,成長期在文革年代的他們,經受過很多心理創傷性的事件,也有過很多被誤導的時候。
那個年代人們總是被教育要平凡,平凡就是偉大,要做一顆螺絲釘,從沒人說過人也可以實現自我的價值,也可以對自己、對全人類有所貢獻。
《芳華》里的劉峰,就是那個年代的典型人物。
甘願平凡,甘願奉獻,甘願做一顆螺絲釘,他把一片赤誠的真心獻給了國家,獻給了人民,最終卻被時代狠狠地拋棄,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的碾壓過去。
蕭穗子就是嚴歌苓
《芳華》的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也不全都是編造的,裡面的一些人物,還是有大致的原型。
比如劉峰觸摸林丁丁的事件就是有基本原型的,當時的「活雷鋒」向獨唱女演員表白說他愛她,結果把女演員嚇得大哭了起來。
又比如像蕭穗子這個人物,很明顯的就是嚴歌苓自己。
(嚴歌苓和蕭穗子的扮演者鍾楚曦▼)
在嚴歌苓的《穗子物語》《芳華》《床畔》等很多作品裡,都出現了穗子這樣一個人物,這個從文革年代成長起來的少女,經歷著亂世的動蕩、革命和毀滅,和作者本人的人生經歷有著高度的相似。
在電影中,蕭穗子的父親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勞改農場,嚴歌苓自己的父親——著名的作家蕭馬也曾被打為「右派」。
《芳華》後半段,蕭穗子因為文筆好被挑選出上前線做一線報道。
現實中嚴歌苓也曾在1979年主動請纓,趕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成為了一名戰地記者,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嚴歌苓身體里的「作家基因」一下子就爆發了。
《芳華》小說里,穗子一開始談「紙上戀愛」被處罰,電影里穗子對陳燦的情感全都寫在了情書里,最終也隨著被撕碎的情書隨風消散。
而情書,是嚴歌苓認為的最理想的戀愛方式,「在這個沒有情書的年代,我對愛情的想像力非常蒼白。」
直到結婚前,嚴歌苓經常與丈夫互寫情書來表達愛意。
除了《芳華》還有這些
蕭穗子就是嚴歌苓,嚴歌苓就是蕭穗子。
嚴歌苓用少女穗子的眼光觀察、記錄並講述著那個年代。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嚴歌苓赴美,學習並開始了自己的職業寫作生涯,但她所有的關注依舊離不開那個年代和她的文工團,再加上女性作家細膩的視角和美國文化的影響,讓嚴歌苓的作品有了不同尋常的風格和視角。
1993年,嚴歌苓的短篇小說《少女小漁》被李安看上並買了回來,由他擔任監製、張艾嘉做導演,2年後將這個美國男人和中國女人的故事搬上了大銀幕。
1998年,陳冲又改編了嚴歌苓的同名短篇小說《天浴》,這部文革知青題材的電影,一舉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等多項大獎,在海內外都造成了非常轟動的影響。
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原著也出自嚴歌苓之手,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講述了風塵女子玉墨等人,在國難當頭的時刻,勇敢的站出來保護學生的故事。
張藝謀的另一部《歸來》,則改編自嚴歌苓的《陸犯焉識》,講述的是一個因文革而成的家庭悲劇。
她的《小姨多鶴》等作品,也被改編成家喻戶曉的電視劇。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背景,但在嚴歌苓所有的故事裡,都有一個堅強、美麗的女人,或是心有大義的玉墨,或是固執的的婉瑜,又或是善良的蕭穗子……
她用這些人觀察、反思著歷史,並通過她的文字向讀者和觀眾娓娓道來。
最後一句
芳華,你看了嗎?
推薦閱讀:
※一個人沒有福報,連善事都做不了!
※條條大路通美國,看看那有沒有哪條適合你?
※肚臍看有沒有富貴命
※模塊化並非沒有弊端
※他想不想娶你?就看有沒有10個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