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財經夜話(20170118):英語為何成了英美國家的劣勢

牛津大學政治學家裡卡多·索爾斯·德奧利韋拉表示:「現在有幾百萬俄羅斯公民基本上具備雙語能力,對英美社會非常熟悉。」

【英語為何成了英美的劣勢?】英語曾經是美國和英國的一份資產。如今,它卻變成了一項劣勢。

英語國家尤其容易遭受黑客攻擊,是因為他們的敵人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一個說英語的社會就像生活在一個玻璃房裡:它會讓你變得透明。相反,對於多數只會說英語的英國人和美國人而言,外國是不透明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了解遠遠超出我們對他們的了解。這種不對稱很可能幫助了俄羅斯將其中意的候選人送入白宮,它也會讓英國在退歐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

牛津大學政治學家裡卡多·索爾斯·德奧利韋拉表示:「現在有幾百萬俄羅斯公民基本上具備雙語能力,對英美社會非常熟悉。」與此形成反差的是,多數英美人不願費力學習外語。

英國的英語有著自己的問題。英國的兩個政治權力中心——議會和小報——幾乎只通曉一種語言。因此,英國人隨隨便便地投票支持退歐,對於歐洲其他國家將作何什麼反應一無所知。支持退歐的人士的美夢大致如此:「我們將阻止移民,與歐洲保持自由貿易,同時與其他所有國家簽訂新的一流貿易協定。」(摘編自ftchinese.com)

閱讀原文:英語為何成了英美的劣勢?

【麥肯錫:到2055年自動化將取代全球近半有薪工作,中國印度受影響最大】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最新報告顯示,預計到2055年,全球經濟體的有薪工作中,49%將藉由改善現有科技而實現自動化,而受自動化影響最大的國家為中國與印度。

麥肯錫日前在港發布題為「未來產業:自動化、就業與生產力」的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全球生產力增長放緩,而包括機械人技術、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等在內的自動化科技為不少國家的經濟發展注入強心針,並有效減低因適齡勞動人口數量下降而帶來的影響。

麥肯錫香港分公司總經理倪以理指出,自動化仍需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充分發展,業內需要思考的是職業重新分配的問題。

報告顯示,全球範圍來看,可自動化的工作內容涉及相當於11億名員工及11.9兆美元的薪酬,在中國、印度、日本及美國四大經濟體當中,受影響的僱員人數佔全球勞動人口的一半。其中,受自動化影響最大的國家為中國與印度,將涉及六億名員工。(摘編自zaobao.com)

閱讀原文:研究報告:到2055年自動化將取代全球近半有薪工作

【德國拜耳公司、韓國現代汽車集團都要在美國投資】特朗普還未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一職,但他為美國增加就業機會的計劃早已開始,全球多家商業巨頭也已向其做出在美增加投資及就業崗位的承諾。這其中包括在2016年以660億美元收購美國農業生物技術公司孟山都(Monsanto)的德國商業巨頭拜耳(Bayer)。

據彭博社報道,當地時間1月17日,特朗普過渡團隊的發言人Sean Spicer表示,拜耳的首席執行官Werner Baumann承諾在收購孟山都的交易完成後,將在孟山都增加3000個工作崗位,同時保留孟山都在美國聖路易斯的總部。

同日,拜耳與孟山都也發布聯合聲明。聲明稱,與特朗普會晤後,拜耳與孟山都兩家公司的CEO決定保持美國在全球農業領域主導的地位,兩家公司順利合併後預計未來六年將在農業研發領域投資160億美元,其中至少一半(即80億美元)在美國投資。早在一年前,孟山都曾宣布將減少3600個工作崗位來降低生產成本,這些約佔到其全球員工總數的16%。

據路透消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宣布,計劃未來五年將在美國的投資提高50%至31億美元,並可能在美國建設一座新廠。現代是繼特朗普威脅對進口汽車徵稅之後最新一家宣布在美國新投資計劃的車企。

現代汽車總裁Chung Jin-haeng否認這個計劃是迫於特朗普的壓力,但表示該集團希望在美國新一任總統之下汽車需求好轉,因為特朗普承諾要創造就業崗位。

「我們必須重視美國市場,這個市場在戰略上對我們非常重要,能決定我們在全球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在首爾對記者表示。(綜合自媒體消息)

【中日韓企業家最憂慮的都是中國市場】日本經濟新聞與中國《環球時報》及韓國《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實施了「中日韓經營者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可以明顯看到一些對中國市場的悲觀看法。作為2017年「環境更為嚴峻的市場」,中日韓三國的經營者列舉「中國」的佔比均最高,從經營者整體來看超過40%。人工費等業務成本上漲、生產設備等過剩問題正給中國市場投下陰影。

很多經營者認為,中國經濟增長將持續放緩,這將導致公司業務前景更加嚴峻。關於「全球經濟和自身業務的風險因素」(列舉3個以內)的提問,日本經營者列舉「中國經濟增長率放緩」的佔比最高,達到62.0%。這一比例在中國經營者中達到46.0%,韓國達到62.5%,均僅次於「美國加息」,排在第2位。

關於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原因,很多觀點列舉了人工費等成本上漲、廣泛行業的設備和生產過剩的問題。一方面,關於中國企業增長放緩的原因,日本經營者列舉最多的是「人工費等成本上漲」和「供應過剩」,均佔55.0%。在韓國經營者中,列舉這兩個原因的比例也分佔第2(40.4%)和第3位(27.9%)。

雖然同處亞洲,但經營者對東南亞市場的擔憂似乎較少。關於僅針對日本經營者進行調查的「潛力市場」,東南亞以63.0%排在首位。另一方面,認為印度等西亞、南亞市場環境嚴峻的日本經營者為0,但中國經營者則達到12.0%,兩國經營者間的看法存在差異。(摘編自cn.nikkei.com網站)

閱讀原文:中日韓企業家最憂慮的都是中國市場

【每日圖片】

2017年1月17日,貧窮的印度兒童觀看反對童工的演出。(雅虎圖片)

2017年1月17日,馬德里一個蠟像館,工作人員在整理特朗普蠟像頭髮。(雅虎圖片)

2017年1月17日,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上,一名觀眾在冷卻水噴霧風扇前。(雅虎圖片)


推薦閱讀:

末代港督評「港獨自欺欺人 香港不是一個國家」(圖)
為什麼至今為止沒有國家製造出飛碟?
六個【7月31日】,五個國家,一百年恩怨
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們來正雷太極書院參觀,被深深吸引不願走
2013鳳凰讀書·第二場:「國家」中的「國民性」——以胡適和魯迅為中心2

TAG:國家 | 美國 | 財經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