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乾爹文化」
06-07
也談「乾爹文化」類別:亂彈八卦 作者:沁香一瓣[個人雜文集] 日期:2012-3-27 20:59:56 按 ← → 方向鍵翻頁編者按:作者將「乾爹文化」的起源和形成,結合當時的歷史環境進行闡述,穿插了大量史證,為自己所要立的觀點提供了理論基礎,綜觀全文,作者評古論今,在不疾不徐的闡述中自然地倡導了自己的觀點,讓讀者不由自主對被「異化」的乾爹文化進行反思,進而對社會進行凝思,巷陌之言,亦有力量! 不久前,有關報紙和網路對紛傳的「乾爹門」事件中的某些人進行了熱評和熱炒。於是,各種有關「乾爹文化」的聲音也雀然響起。「乾爹文化」到底起源何時?是從皇城開始還是從平民百姓始行?成為了人們探索和追尋的話題。 其實,有關社會上認乾爹、乾媽的事不是今天的新發明和新鮮事,打開歲月的記憶,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曾經在中國歷史上獨居特色的「乾爹文化」是有著悠遠歷史的。據有關史料記載:中國的「乾爹文化」,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已經有了。《詩經》有記載:最早的便是周文王姬昌。傳說中他一生有100個兒子,其中99個是親生的,第100個就是「乾兒子」。西漢時期的15個皇帝中,「乾兒子」繼承皇位的就有7個,約佔了二分之一。到了宋代,宋仁宗,宋高宗、宋寧宗、宋理宗等皇帝也都把皇位傳給了「乾兒子」。明代的嘉靖皇帝也是「乾兒子」出身;清代的光緒和宣統皇帝也都是「乾兒子」。中國幾千年的「乾爹文化」大多是從皇族開始的,當然民間百姓中亦有。是「乾爹」利用了「乾兒子」還是「乾兒子」利用了「乾爹」?除了認乾兒子外,古時還有認乾女兒的。那麼乾爹和乾女兒之間的關係是有錢有權者之間的關係還是清貧中的互相結緣,又有了不少說法。 據有關研究者考證:首先,歷史上的「乾爹」與「乾兒子」的二者關係。大多是與「姓」為核心的,被認為「乾兒子」的一般大都是不改姓名的,但也有隨「乾爹」的「姓」改名的,所以「乾爹文化」其實就是近如父子、親如一家的准父子或親父子的關係。 三國時,驍勇的猛將呂布曾拜董卓為父;漢末曹操的父親傍大太監當了其乾兒子。父親有傍,曹操得益,20歲時就做了個郎官,之後又提拔為洛陽北部尉,要不是靠其父親的福,曹操年紀輕輕哪來這般飛黃騰達。 在一些古典和武俠小說中,「乾爹」、「義父」、「師傅」的蹤影幾乎無書不寫,除董卓與呂布外,歐陽鋒與楊過,謝遜與張無忌等等都是有目共睹。至於「乾爹」對「乾兒子」的利用,「乾兒子」對「乾爹」的依賴和背叛,他們之間翻雲覆雨的戲劇故事,是小說所不可或缺的懸念和插曲。 那麼女子從何時開始認乾爹成為「乾女兒」的?據資料顯示:稱呼「乾爹」、「乾媽」的也不是今天的新發現。漢王昭君出塞前夕是普通的一名宮女,出塞前夕也是以皇帝的公主名義讓她出嫁隨行匈奴的;三國中有美女貂嬋和司徒王充也是義父與義女的關係,這其中的緣亦頗具故事性和戲劇性。 有故事記載:五代十國時有皇后劉玉娘拜乾爹張全義的故事就是典型一例。相傳劉玉娘出生貧窮,從小隨父親以乞討為生。後來在戰時父女失散,劉玉娘因為人長得清麗而入了唐宮當了宮女,後來得寵成為妃子。唐滅梁後,唐庄宗稱帝,劉玉娘為爭得皇后極力隱瞞自己的出身,謊稱父親是名醫已亡,得到了唐庄宗的百般寵愛,就在皇上準備立她為皇后時,失散多年的父親來到皇宮外面尋找女兒。劉玉娘不認親生父親,令守門的衛兵用亂棒把父親打走。其父大哭:「女兒不認親爹,天誅地滅呀!" 劉玉娘當上了皇后之後。一次,她和唐庄宗到河南尹張全義家遊玩,張全義不僅獻上金銀珠寶,而且又辦了豐盛的酒席款待皇后,劉玉娘出生貧寒,見張全義家財萬貫,貪財心起,執意要拜張全義為爹,唐庄宗只得答應了她的要求.於是劉玉娘俯身下拜,叫了張全義一聲"爹"。可見,乾女兒的故事中還真有愛財如命的皇后。看來財富與乾女兒自古以來有糾纏,還與權貴和財富相融。 歷史為「乾爹門」留下了千奇百怪的故事。在舊中國,「乾爹文化」還一度演繹成拜「老頭子」的把戲,「老頭子」就是「父親」的意思。當年上海灘上的黃金榮、杜月笙等人,他們為左右自己的勢力,收認一大幫子孫,為形成自己的勢力搖旗吶喊。所以「乾爹文化」其實也是隨著時代的變化發生著的。我們且不談將相皇族、強勢的事,就普通百姓中的認事而言,回憶起來也是挺有民俗文化風味的,儘管其中內含著少些迷信的色彩。 「乾爹文化」在普通百姓中也有其傳,他實際上是流行於全國的一種保育習俗。北方叫「認乾爹」和「乾媽」,南方則是「認寄父」、「寄母」,「義父」、「義母」,在上海和江浙一帶俗稱「認過房爺」和「過房娘」。小的時候,常常聽到和看到農村裡就有人家認乾爹和乾媽的新聞故事。這些故事大多成立於嬰兒時期。拜認這種乾親關係一旦形成,會終身保持。但也有長大後孩子好奇在口頭上叫叫隔壁鄰居的,這是被稱作為臨時性的乾爹和乾媽,一矣什麼時候不叫了,這門乾親也就名存實亡,不了了之。認乾爹乾媽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逐漸形成。七十年代後國家倡導計劃生育,倡導「只生一個好」後,農村也和城市一樣,家家基本上都生一個孩子,且不倫是男女。人們為了讓自己的後代有個親戚走走,有個朋友可交,又為使逢年過節來來往往更熱鬧一點,就讓張三的兒子叫李四為乾爹,李四的兒子叫王五為乾爹的,或者王六和王七認了乾女兒的,形成了一張隔代親變作和村民變乾親的網路關係。 記得在拜乾親時,一般要選擇一個吉日舉行儀式。屆時,除了雙方先後擇日準備豐盛的酒席外,還要替自己的孩子預備孝敬乾爹、乾媽的禮物。乾爹和乾媽還要送給乾兒子、乾女兒的珍貴東西,其中的金邊碗和玉筷子是不可少的,寓意是「金玉良緣」稱心如意。除此之外,還要請人在碗上鑿上一句吉利的話和乾兒子或乾女兒的姓名,還要送給孩子一把長命金鎖片。另外,還要買一套小孩穿的漂亮衣服和褲子,鞋襪、帽子,還有孩子愛吃的食品和糖果等。擺宴請客的目的不僅是兩家人成了過房親而慶賀,而且要讓被認的和認的雙方家族和親戚都知道有了這門新的親戚關係,講得透一點就是認證。此後,逢年過節就來往不斷,歡喜無限。當乾兒子和乾女兒長大後有了工作後爭了錢,那麼從這時起,每年逢年過節都要給乾爹、乾媽送禮。做乾爹、乾媽的當然也會回贈一些自己認為可送的禮物。 二是在特定情況下認親。如村子裡某某家裡的孩子生下來後就經常性的生病,而且是隔三差五地上醫院看,常有反覆的。這時,就有家裡的老人就會去請瞎子算命先生為孩子算個命。如果算命先生算出有關的屬相與父母的不相合,病除需要找個屬虎或屬老鼠的過繼一下時,有孩子的人家就會打聽村裡哪個青年或婦女有誰屬虎和屬老鼠的,如果打聽到了,就委託他人連夜去說親或者由孩子父母親自己上門拜謝,說明情況,一般對方都會同意。這樣,孩子的乾爹和乾媽就認定了。認乾親的儀式上,孩子要有禮貌地正式向乾爹和乾媽磕上三個頭,並改口稱呼「乾爹」和「乾媽」,大家歡喜即算完成。若孩子幼小不會叫人,乾爹和乾媽還要抱著孩子拍照,給孩子戴上長命鎖,富有極為濃烈的風土人情味。雖然其中帶點迷信色彩,但也是一道農村的「拜乾親」的靚麗習俗風景。 三是權錢富裕間的認親。在村裡,比如你家富得冒油,其男人是大款;我家的男人是有實權的某單位領導,為了便於來往,於是雙方就在你來我往中提出認乾兒子或乾女兒。於是就請客吃飯,讓大家知道兩家己攀上親家,然後向村宅每戶人家分送米糕和糖果,其中奧秘可想而知。這種乾親被說成是有錢人的攀親,是大門對北窗的關係。是特定環境中的「乾爹文化」的伸延和發展。 四是村裡有人結婚後一直沒有生孩子後認親。結婚後隨著年齡增大,沒生孩子但又不想領養一個,到了四十來歲,自然想到了老有所養的問題,想到年老的時候有人服侍照顧,〔現在有了養老保險就好了〕夫妻倆就決定在村裡認乾兒子或乾女兒,這時認的乾兒子和乾女兒可以大一點,一般在十來歲左右,願意並肯叫人。如果誰願意,也可以改姓隨從入門,可以直接繼承其財產,以後等到老人臨終時就要像親兒女一樣,幫著送葬和戴白帽子盡孝等,一切都要按鄉俗承擔,以後的每年點香火祭和上墳也由乾兒子或乾女兒來辦,很有民間的文化習俗風味。 五是為了婚外戀而密認乾親的。這確有這樣的人和事,那時農村裡很傳統,村裡雙方的男女之間如果經常外出一起開會,騎著自行車一起進進出出的,人們就會指指點點的議論起來。有的人或是在夜間的農田裡出軌了,為了掩蓋親密的一段事實,防止雙方家庭中丈夫或妻子的嘲罵或反對,不讓村裡人在背後閑言碎語。男女雙方就想個辦法悄悄約定,把一方的孩子過繼給對方,攀成了乾親。這樣,雙方來來往往的就不怕人言了。當然,也有人以攀過房親後男女雙方突然熱戀起來的也有,曾有人在帳子里被老人捉個正著,但這是極少數,大多數是坦蕩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好。所以在農村,有的人家怕惹麻煩不願意認親的也有。 「乾爹文化」不僅農村裡有,而且城裡也有。反正,只要合適的認為可以去做的都會存在,法律上沒有規定要禁止的都認為是合情合理的事。那麼為什麼事隔三十多年後,當人們抬頭細看這些習俗文化時,發現如今認「乾兒子」的好像是已經很少了,而認「乾女兒」卻多了?據分析:這是因為認女兒比較貼心,認乾兒子在小時候很好玩,但長大後待乾爹乾媽好不好還是個未知數,還要看其乾兒子老婆的態度如何,否則就是一生的希望和努力變成一場空。這也是人們議論的話題。 遙看今天娛樂圈裡的女星和美人,她們的刻意完全已經超越了民間習俗,忽然蹬開了幼童和孩子時期認乾親的傳統文化特點,變成了由成人女性去認年齡像其爸爸或爺爺輩的有財有權的人當「乾爹」,自己便順理成章當起了「乾女兒,」她們習以為常打扮時尚地陪著「乾爹」出入商界和會場,開著寶馬車到處顯耀揚威,遊覽勝地,盡顯風采,成為了一種在人們眼中很不入眼的彆扭時尚。充滿著複雜、迷離、古怪、愛昧、閃躲的奇事……仔細琢磨,我們會不難發現,如今在這些「乾女兒」主導下的中國「乾爹文化」,已經違背了傳統的許多作法,在形式和作法上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質的變化。 「乾爹文化」走進了娛樂圈,又悄然從娛樂圈蔓延到「半娛樂圈」——即「認爹」的往往是娛樂圈或准娛樂圈中的人士,而「當爹」的則是有權有錢的人物。隨著一個個「乾爹門」的不斷湧現,當代中國「乾爹文化」中的「乾爹」已失去了乾爹的原味。 有人用打油詩諷刺這樣的「乾爹」和「乾女兒」:一代親,骨肉情,肩靠父親是真情,乾爹親,說不清,美和錢財攀成親…還有順口溜:如果女兒躺在父親懷裡,那是血脈相融的可愛;如果女人躺在「乾爹」的懷裡,那是「乾爹」喜歡的浪漫……叫一聲「乾爹」就是為了發嗲,為「乾女兒」撐起榮耀富貴,為的是捧來一床乾柴,點燃起一團燃燒的烈火……入木三分地對現實生活中某些「乾爹」和「乾女兒」進行了畫像。這雖然在社會上是極少數的事,但讀後卻很發人深思。 有人說:小孩時認乾爹,這是父母之約,從小開始叫聲「乾爹」無拘無束,非常自然。但一個二十多歲的未婚女孩,或者已經有了對象;或者已經結過婚的女人去認一個比自己的父親還老的人當「乾爹」,這到底是為了啥?這到底圖的是什麼? 揭開其中的私密,原來都是為了名和利。有人這樣不客氣地說:「乾爹門」中的女人認「乾爹」,叫「乾爹」其實只是一個借口,為了自己可以丟爹娘。娛樂圈需要的是抬與捧,捧要靠有經濟實力的老男人,老男人有資力,有財富,可以為你一擲千金。但是老男人不會是很傻,他需要小女人為他獻媚和親昵,老男人的最愛是希望偷吃到嫩草,那就是你的需要變成為我的願望後一拍即合。 在快樂之時,「乾爹」和「乾女兒」共同的擔憂也隨之而來,一是怕銀髮老婆知道了纏鬧不清,二來怕張揚出去名聲不好。最後抬出歷史上有過的「乾爹」和「乾女兒」的樣本,來個古為今用十分妙哉。「乾爹」從此名正言順地有美麗「女兒」常相伴,儘管還聽到有人還在背後說「人老心花」但心不謊。即使銀髮老婆吃醋也只能莫名其妙地在背地裡長嘆。 當然話還說回來,在生活中,許多事情也不是千遍一律的。如果有年輕姑娘看到某些老年人生活上有點什麼不便的,且子女又不在身邊的,鄰里之間可以主動幫助照顧的,日子長了雙方在意認個乾爹乾媽的也無大限,這是絕對的社會好事,說不定新聞媒體知道了還會群起報導呢! 在老百姓的眼中,「乾爹文化」曾經起過一定的作用。然而,幾千年過後的今天,它在某些方面變味了。這個「爹」不再是那個爹了,爹變成了「發嗲」。這「乾爹」和「乾女兒」的關係變成了特殊的男女關係,「干」在某種程度上怎麼被看成了干。 中國的數千年的「乾爹文化」在當代「乾女兒」這一新的情事推動下,其實已然發生了根本性的異化,「乾爹文化」需要通過討論來認定了。細細想來,很有值得反思的價值。可不是嗎?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除了「呵呵」,還有哪些詞語、表情或圖片在近 10 年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為什麼?
※讓主流文化成為文化主流——萬千
※乾隆御制款描金粉彩花卉紋六棱瓶
※他不是神仙,不是魔鬼,他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