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賴耶識(第八識)是我們個人世界的創造者
06-07
1、阿賴耶識(第八識),2、末那識(第七識),3、意識(第六識),4、眼、耳、鼻、舌、身識(前五識)。唯識學說,稱第八識是「種子識」。「種子」哪裡來的,沒有解說。僅僅說一旦陷在本人的種子識中,就一向:我要活下去,要按照本人盲目意欲的方式和內在活下去。一、依《愣伽經》和《解深密經》來說,我們人的本質性和活動本來就有三性和三無性。一切的存在是因緣生、因緣滅,在我們自己未存在以前,是在無何有之鄉,也就是在「本無」中。是從三性三無性的論點來解釋的,三性:徧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徧計所執性:「徧」就是徧一切,「計」即計度、分別,「執」為執著,死死的抓著不放也。「徧計所執性」者,就是我們凡夫妄情執著一切的存在為實有,其實是諸法空相,且一切的存在,因「識」才顯其境,而「識」的本身,本為一妄情業力所致。究實和通體的說來,我們生生世世的徧計搞在一團,就叫作「識」。依他起性:「依他起性」者,「依」即依恃、互依、互緣、互對、互斥;「他」者,主觀(識)以外之一切存在。「依」與「他」互合,意謂主觀(識)與客觀相合,便成依他起,亦即依因緣而生之一切萬法,也就是緣起性空。「他」乃因緣,其主因或第一因當然為吾人之種子識,而非如西洋文化所稱之上帝。我們的主因(種子識),透過我執(第七末那識)六根相合,而生六塵,於是六識、六根、六塵而起,便成十八界,這就是依他起。應注意的是,沒有八識(主觀),就反應不出客觀(他),此所以主客是合而為一的。因此「唯識」也者,既亦心亦物,又非心非物,更超越心物,而超越心物者,乃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圓成實性」者,「圓」即不多不少,「成」為成滿,「實」係實在。合而言之,意謂圓滿成就之真實性。在唯識上,有時候圓成實性稱作真如,而真如者,要轉識成智方稱其為真如。有時又將無為法稱作圓成實性,例如百法中的六無為即圓成實,另九十四法則為依他起,而認為一切法為實者,則徧計所執也。對應於三性來說,又有三無性。三無性: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相無性:「相無性」即主觀和客觀存在之無本質性,它是相對於徧計所執來說的。眾生的徧計所執,以妄心執著計假我假法為真我真法,假我假法所顯之相,本非實有,非實有者,即無性也,因之謂相無性。在此要注意的是,相雖無性,但並非否定相之存在,意在言其存在乃幻化,即「假」也。生無性:「生無性」者,「生」為生起,生起無本質性,一切的生起,離不開因緣和合,緣起緣滅。「生無性」是相對於依他起性來說的。生既為因緣和合,而即為依他起。既為依他起,則此依他起(因緣所生法)即無實性,既無實性,即生也者無性,所以生無性。而生是因緣和合而來的,那就是因緣也無實性。既然因緣無實性,這就難怪釋迦牟尼佛在《愣嚴經》中說:「本非因緣」了。勝義無性:「勝義無性」是相對於圓成實性來說的,所稱圓成實性,意謂斷煩惱、所知二障,入真如,契法界,成就一切功德,也就是將徧計所執與依他起性轉過來,化為絕對的智慧。再往上一推,不住圓成實,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離一切相,也就是法融禪師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這樣就為勝義無性。其次在唯識系統裡面,有「五法」:名、相、分別、正智、如如。簡單的說,「名」就是由意識和人的活動所產生的種種語言、符號、記述,甚至像現在的大哥大,一切的密碼,任何溝通之種種,都可視為在「名」的範疇中。「相」就是各類現象,特別是指自己的主觀可以化為客觀│作為一種自我的對象去作理解。所以唯識就有所謂「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已於前言。「見分」就是個人八識的認識作用與功能,例如第七識抓第八識,以假我為真我,就是第七識的見分抓第八識的見分當作相分。「自證分」即自己的認識功能,能知道自己認識相分與見分。再往前推,「證自證分」就是自己有洞悉「自證分」的功能,用哲學語言來說,這叫作先驗的統覺。「分別」就是認知、意欲等等的分別作用與功能,這包括感覺經驗的認識與迎拒,邏輯、辯證思惟以及歸納實驗和綜合的冥思觀想,都可以歸到分別作用。至於「正智」,也就是超越名、相、分別後,所歸到自身的智慧,例如知四念處,證知四聖諦,歸到菩薩道等等,都屬於正智範疇。「如如」則是「法爾如是」,為本來佛、或佛的性狀與境界,也就是一切形而上本體的本身,它和佛、寂滅、涅槃、真如、實相……等等為同一意謂。 二、一旦我們存在以後,我們便有「中陰身」,「中陰身」也就是基督教所說的「靈魂」,道家所稱的「魂」。三、我們存在的「肉體」,是隨我們在綿延的空間與時間中轉換而存在的,至高的善法可以成佛,極壞的惡法會下地獄或墮為餓鬼與畜生。四、以上的這種理解和設計,叫作「賴耶緣起」。五、之所以稱作「賴耶緣起」,因為我們的存在,是存在於八個識中,八個識是:之所以要如此活下去,是因為我們自己老是受「習氣」累積的左右。六、所謂「習氣累積的左右」,是說:只要我們存在,就帶著過去世的種子習氣,面對當世的人、事、物。不斷的搞喜歡、不喜歡;要得、要不得的種種情、意、欲之選擇與分別。七、這種生生世世在情、意、欲中,不斷的選擇與分別,唯識稱作:八、「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九、在「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中,一個時代的個人、家庭、團體、社會、天下國家種種,如果在善法中,便是「淨熏」;若在惡法中,則為「垢熏」。十、就唯識對人的解釋來說,人有善、惡、不善不惡(無記)三方面。惡的方面有:根本煩惱六│貪、瞋、痴、慢、疑、不正見;小隨煩惱十│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大隨煩惱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中隨煩惱二│無慚、無愧。善法有十一個│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痴、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去掉或克服了惡法,如不在無記中(大阿羅漢在非想非非想中,為廣泛意義的無記),便可實現善法│所以要行菩薩道。十一、惡法或善法,涉及到社會、天下國家的思想、生活、制度、信仰與整體的生存目標是否良善或敗壞。十二、所以現代整個人類文明要檢討的,究竟是往善法大道前進,還是往惡法賓士?十三、就唯識系統的解說與設計來說,人要得到自在和歸到本來的平靜與寂然,就應努力去掉六個根本煩惱和大、中、小二十個隨煩惱。十四、要去掉各種煩惱,就要將曹操說的翻轉過來,曹操說:「寧肯我負人,不肯人負我。」翻過來是說:「寧肯人負我,絕不我負人。」於此:十五、便是菩薩道,因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就不會事事在搞買賣、功利的計較與分別中。十六、不在功利中搞利害的買賣、計較與分別,而又將自己交給眾生,生生世世作好事,稱作:「無功用行」。十七、無功用行的達成,是在為而不為,不為而為的捨己為人的活動中。十八、這種捨己為人,為而不為,不為而為的活動,屬於唯識所說的:「六無為」。「六無為」是:(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成就六無為法,便是成就了印心的《愣伽經》所說的成佛。釋迦牟尼佛在印心的《愣伽經》說佛的境界是:(一)去掉一切妄想。(二)轉識成智。(三)歸到寂靜。(四)淨。(五)起用,即慈悲喜捨。若完全「轉識成智」了,便是成就了「圓成實」│佛。十九、成佛是經由「無為法」而達成的,但唯識重要的經典《解深密經》說:成就了無為法以後,也要超越無為法│意思是說,成佛了,絕莫認為自己是佛。二十、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要經過好多億萬年,沒有關係,慢慢的修,所以要修六波羅蜜。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修六波羅蜜的目的,在轉識成智。二十一、轉識成智,是要將八個識徹底轉成「智慧」。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未轉業力習氣,種子識(阿賴耶識)只要一遇因緣聚會,就會轉世投胎,沒有超越五徧行(作意、觸、受、想、思),就會繼續在六道中輪迴。二十二、之所以不容易超越五徧行的原因,是因為種子識之所以稱為種子,它有三種功用:透過前面七個識,生生世世亂抓、狠抓一切,這叫作「能藏」;將經歷的一切人、事、物影像(主觀的、客觀的)藏在種子識裡面,這就叫作「所藏」;一旦構成了「能藏」與「所藏」,便緊緊的抓住它們不放,這叫作「執藏」。二十三、人緊緊抓著不放(執藏),有幾方面,即追求:男女、飲食、名、利、權力、知識、長壽、社會關係(家庭、親朋戚友、天下國家)。此種追求,固然是因為有種子識,但也因為有第七識(末那識)。二十四、末那識又稱作「情執」,之所以稱作「情執」,就是它永遠的抓著種子識不放,也就是自己戀自己。從這一意義和理解來說,世上除了菩薩,每個人都是絕對自我戀的自己愛自己。二十五、人類的根本問題,不能解決在此,所以要:二十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要「菩薩慈悲」。釋迦牟尼佛更慈悲,祂在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中,要大家轉識成智。二十七、轉識成智是這樣的:(一)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人生在世,整天昏昏擾相,不得寧靜,所以在五識不得不起用時,要能作到如六祖惠能所說的:成所作智同圓鏡│即具有智慧的明鏡,朗照一切。(二)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意識不可盲動。不盲動的方法:一切修為與活動無我、無法,全在菩薩道中,生生世世為人的無功用行中。所以六祖說:妙觀察智見非功。(三)轉第七識末那識為「平等性智」│第七識即情執,緊緊的抓住自己的種子識(即第八識),認為這就是「我」,實際上,它是「假我」,所以《唯識三十頌》一開頭就説:「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之所以為「假我」,在以上說明「能藏、所藏與執藏」,便可理解。唯識說第八識是無覆無記,而第七識則是有覆無記。「有覆」也者,就是自己染污自己,「覆」即染污義。從這一理解來說,人生在世,好也罷,壞也好,都是自己搞自己,誰也救不了誰。所以釋迦牟尼佛說,人要:「自覺」。因此《金剛經》說:「度盡一切眾生,實無眾生可度者。」六祖惠能說:平等性智心無病。(四)轉第八識(種子識)為「大圓鏡智」│吾人本來佛(本來自性清淨),只是一念不覺,也就是悟道的《愣嚴經》所說的:「背覺合塵,故發塵勞」。如果「滅塵合覺」則「發真如妙覺明性」,問題是如何滅塵?二十八、《愣嚴經》說:「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菩提」即本來「大圓鏡智」,所以六祖惠能才說:大圓鏡智性清淨。如此說來,問題在個人、社會、團體、天下國家能否放下「狂心」,能否「放下」也「放下」。如何「放下」?「放下」就是提起。如何「提起」?一切莫「狂心」,一切都在「理」與「禮」中。說明了唯識的轉八識成四智以後,現在有一個大問題:為什麼有如此八識的設計?瞭解唯識最重要的一個關鍵是:它是在經驗中來談經驗的。唯識體會和觀察到我們自己存在的經驗,無非是在五類範疇中:1、心法。2、心所有法。3、色法。4、不相應行法。5、無為法。一起構成為百法。百法是:心法:有八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種子識。心所有法:有五十一種,如下:徧行五│作意、觸、受、想、思;別境五│欲、解、念、定、慧;善心十一│信、精進、慚、愧、不貪、不瞋、不痴、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根本六│貪、瞋、痴、慢、疑、不正見;小隨十│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大隨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失正念、不正知、散亂;中隨二│無慚、無愧;不定四│悔、眠、尋、伺。色法:有十一種│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不相應行法:有二十四種│得、命根、眾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數、和合性、不和合性。無為法:有六種│虛空無為、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不動無為、想受滅無為、真如無為。在百法中,前四類為有為法,後一為無為法。若一直沉在有為法中,便是凡夫;如在有為而無為,無為而又有為中,則是菩薩。佛便是成就無為而又超越無為,所以《愣伽經》卷首即說:「智(佛智)不得有無」,也就是佛智是超越了「有」與「空」的。二十九、佛的超越「有」與「空」,也就是超越「色」與「識」,《愣嚴經》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的道理在此。「色」即一切有形的存在,它當然蘊含著物質性、生物性、化學性……種種有形的存在在內。不過唯識認為「色」是識之所「變」,這就難體會和理解了。真要理解,必須透過極深的禪定與修持,達到一種階段,那就是:唐玄奘所著《八識規矩頌》所說的:「不動地前纔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這一頌(頌即章節),是解釋第八識的最後一頌。「不動地前纔捨藏」是說八地菩薩叫作第八不動地。到了不動地之成就,便克服了第七識抓自己的作用,不再在生死海中輪轉,這時煩惱障和所知障已相當克服,故超越了種子識能藏、所藏、執藏,稱為「捨藏」。但是即使到了第八地,尚有第九地、十地,到了十地菩薩的(法雲地),還有等覺、妙覺,然後成佛。在此說「金剛道後異熟空」,是指菩薩即使到了第八地以後,我執雖已破,但仍有細微法執(就是智慧並未登峰造極),一切差別智(認識和面對一切的力道)並未全部圓融,要到金剛道後異熟空。意思是說從此以後,自己在任何時空中,不再受世累和三世因果的綑綁了。在此,可引《瑜伽師地論》卷十二的一段話,便可瞭知什麼是金剛道,原文是這樣說的:「複次,云何金剛喻三摩地,謂最後邊學三摩地。此三摩地最第一故,最尊勝故,極堅牢故,上無煩惱能摧伏故,摧伏一切諸煩惱故,是故此定名金剛喻。譬如金剛其性堅固,諸末尼等不能穿壞,穿壞一切末尼寶等,此定亦爾,故喻金剛。」唯識的經典和論著,「經」是歸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華嚴經》│歸到毘盧遮那佛和華嚴性海(十法界、十玄門……。),以及普賢菩薩的「普賢行願品」。「論」則是彌勒菩薩所講的一百卷《瑜伽師地論》,從凡夫意地、羅漢、辟支佛、菩薩一直到佛,如何一步一步的親修親證,一起有十七地。 曾與道友一起恭讀此論二十多年。再應一提的是,唯識有五位:悟入唯識實性的究竟佛果,必須發起無量的善行,依伏斷我執法執之位次,分為五位:(一)資糧位:資糧位有十住、十行、十迴向,是修集福智之行門,亦即修大乘順解脫分。(二)加行位:加行位有煖、頂、忍、世第一法,是修大乘順抉擇分。(三)通達位:即菩薩所住見道之位。(四)修習位:修習位是講菩薩所住修道之位。(五)究竟位:究竟位是講住無上正等菩提之位。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瓊瑤劇的三觀簡直有毒,小時候我們都被她騙慘了.....
※三十歲的我們
※我們的情緒從哪來
※那些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說的是什麼?
※如果,我們還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