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強國摘錄(152)

古今霸權國家來到印度洋便進入衰落期的教訓告訴我們:在印度洋地區爭強好勝的結果都是不好的,獨吞世界從而獨控印度洋的想法是不切實際,對中國而言更是非常危險的,只有分享才是守福之道。國家發展道路並非只有要麼衰落要麼崛起即行擴張的黑白兩道,在這中間一定會有守中持重的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世界只能在分享繁榮中和諧前進。

——張文木

大國崛起於地區性守成,消失於世界性擴張,節制性地運用國力既是保持國力持續增長的秘密,也是中國幾千年屹立不倒的智慧所在。中國堅守「地區性守成」的政策既可幫助印度洋國家減輕「要麼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的緊迫感,也會讓中國避免在印度洋地區不恰當地透支國力並由此保證中國國內政治經濟在21世紀下半葉的持續發展。

——張文木

海權研究必須有世界體系的坐標,這樣才能理解地緣政治所包涵的道理。比如最近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受到大國的關注。只要瞥一眼亞洲地圖就不難看出來,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這兩個地方是東南亞地緣政治的中心地帶。印度尼西亞地形破碎且地域廣大,本身就是一個四戰之地,南邊有澳大利亞,北邊有菲律賓和越南,這使得印尼的安全形勢非常脆弱,其國防成本及遠交大國的外交需求也相應增大。所以從自身考慮,遠交近防是其外交的優先選擇。同時,馬來西亞、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還是馬六甲海峽的三個共管國。從這些角度看,印度尼西亞可作為中國在東南亞國家中的戰略支點國家。支點國家不單是受惠國家,而且是必須重視的國家。

——張文木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當代世界地緣政治體系構成的基本特徵。「一個中心」,就是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區;「兩個基本點」,就是大西洋及其兩岸地區與太平洋及其兩岸地區。這不僅是因為中亞和印度洋是世界地緣政治的「心臟」地帶,而且是因為這裡也是世界工業礦物質資源,尤其是其中油氣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帶。「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地緣和資源這雙重誘惑招致近代以來幾乎所有強國都將目光鎖定在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區,並為此展開了生死博弈。

——張文木

地緣政治的本質是資源政治。如果沒有資源,地緣則無意義。

——張文木

好朋友,勤算賬,好鄰居,勤打牆。

——張文木

印度洋是歷史大國崛起並進入帝國後的必爭之地,同時也是世界帝國由盛而衰的轉折地。較早的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十字軍,還有蒙古帝國、拿破崙帝國、英、俄帝國、美帝國等,它們的盛衰轉折點都在印度洋北岸。也有人認為,那時古代軍事動力還處自然階段,沒有遠征的能力。那我們再看看19世紀的英國人、20世紀的蘇聯人和21世紀的美國人,他們都是工業革命後的國家,其軍事動力技術基本反映了同時代的最先進水平,但他們都敗在帕米爾高原腳下。

——張文木

印度版圖如大象長鼻南拋至印度洋中心,這使印度之於印度洋的制海權有了無與倫比的價值,使控制印度洋與控制印度合二為一;也就是說,不佔領印度就不能有效地控制印度洋;同理,控制印度洋就必須有效地佔領印度。

——張文木

在歐亞大陸板塊北面,還有一個既難以融入歐亞又有較強的介入能力的國家,這就是俄羅斯。在歐洲或亞洲地區平衡被新崛起的力量打破的時候,俄羅斯總是起著平衡槓桿的作用。比如近現代拿破崙、希特勒打破歐洲平衡和日本打破亞洲平衡的時候,俄羅斯往往擔當著 「最終裁判」的角色,俄國的最後臨門一腳,往往決定著全局的勝敗。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提醒美國政府戰後注意蘇聯的這一特殊作用,他寫道:「假如中國達到了真正的統一,而日本的軍事力量又被完全消滅,則遠東的支配勢力將無疑地是中國。北方的俄國勢力將是大陸上對中國地位的唯一平衡。」「俄國將是大陸上最強大的陸上勢力,有它作為盟國,對於英美兩國都是有利的。其實,只要它自己不打算在歐洲邊緣地區樹立霸權,蘇聯將是保衛和平最有效的大陸根據地。」基辛格對俄國這種地緣政治優勢不無羨慕地評價說:「要不是俄國,拿破崙與希特勒幾乎篤定可建立世界性的帝國。因此俄羅斯對歐洲具有雙重意義,既是均勢的威脅,又是均勢的關鍵國之一,對均勢很重要但又不完全屬於均勢。」

——張文木

在隋之後,歐洲與中國的地緣政治形勢發生了逆轉,中國曾出現的「五胡亂華」的形勢轉入歐洲:中國的版圖越來越大,統一性也越來越強,而同期的歐洲卻越來越破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歐洲有了政教二元衝突,基督教與歐洲王權爭奪的太激烈了。

——張文木

顯然,長江是中國版圖南北之間的中線,中國如果從長江開始分裂的話,中國繼而亞洲大陸就會像歐洲那樣出現對稱型破碎:先從中心兩端如雲貴和江浙地區分崩,然後再從中間武漢地區離析並導致中國出現歐洲式對稱型破碎。如果中國分裂,亞洲的整合就永無希望。

如果不能分裂中國,那削弱亞洲的方法就是在中國之外鼓動形成可與中國抗衡的政治力量並由此構成與中國對稱的大板塊。試想當年越南如果兼并了柬埔寨和寮國,在東南亞形成一個大板塊--這相當於西班牙;再試想此前如果日本把東北從中國版圖割裂出去,在東北亞形成另一個大板塊--這相當於德國,那樣的話,我們中國在亞洲就轉入類似 「法國」在歐洲的形勢了。如果按物理學「兩個矢量的夾角越大,其合力越小」的原則,這三個對等「矢量」的對沖就會大大降低亞洲的合力。果真如此,歐洲843年後的破碎形勢就會降落亞洲,亞洲也就沒有任何前途和希望了。

歐亞歷史比較說明,大一統產生的更多是正能量,而破碎產生的多是內耗式負能量。正是因為進入中世紀後的歐洲版圖長期保持著破碎尤其是對稱型破碎性質,歐洲因此失去了很多機會。歐洲的內耗使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完成了國家統一,並在此前後從法國及俄羅斯手中購得了路易斯安那(1803年)和阿拉斯加(1867年)。1900年,歐洲擴張已覆蓋遠東並迫使中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和約》,但在1914年歐洲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中國的西方殖民勢力為此撤回歐洲參加戰爭,這使得中國民族資產階級迅速崛起、推翻了清王朝並成功地進行了統一中國的北伐戰爭。

同樣的道理,西方人要擊敗中國的前提也是讓中國回到與歐洲大陸相同的破碎版圖,至少也要讓中國回到「五胡亂華」的時代。日本人就是這樣,20世紀30、40年代,它從中國東北、華北、華中剝離出若干個傀儡政權,抗戰勝利後,蘇聯和美國又背著中國搞了個「雅爾塔秘密協定」,要將中國一分為二。對此,毛澤東洞若觀火。

——張文木

中國有個字非常好,就是幸福的「福」,它給人的喻意就是拜一口田。為什麼要拜一口田呢?一口田裡的糧食能消化,不至於把你撐著。人餓死的不多,撐死的不少。現在好多病都是撐出來的,與自己的消化能力相適應的飲食才是有福之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極力擴張,在戰役上基本沒有輸多少,而戰略上卻日益接近失敗,因為消化不了那麼多戰果。他們不懂「有福之人善退財」的道理,結果大量的戰果背面都是越燒越旺的被佔領國家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熊熊的怒火。日本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日本人已沒有哲學了。1895年和1905年日本打敗中國和俄國之前,還是比較節制,知道不可過分,因在適當的時候及時止戰才贏得了對華對俄的戰爭。當時日本人是借錢打仗,在獲利最大化時及時停戰。

——張文木

學戰役容易出成果,而政治則需要的時間和等待。

——張文木

歷史表明,中亞是世界地緣政治的中樞,也是世界霸權的墳墓。在帝國擴張實踐方面相當有經驗的英國人對此頗有經驗,英國學者的研究當然就更值得重視。英國政治地理學者P.奧沙利文在《地理政治論--國際間的競爭與合作》提出的「距離的摩損」理論,可為「世界霸權的墳墓」說提供了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

假若一個帝國或是一個霸權勢力的國家核心以一定的能力部署人力和物力,那麼當有擴張邊界的領土野心之時,同樣的實力必定擴散得更為稀疏,從而使它的效力受到損失。若在一片遼闊的平原上勻稱地擴展力量,那麼隨著每一次帝國半徑範圍的擴張,其實力的效能一定以2π的比率削弱。同樣的軍力在越變越大的圓周內擴散,其密度和強度會相應地削減。從另一角度來看,假若各地單位面積的控制花費相等,隨著一個帝國的圓周的擴大,整個控制費用將隨著半徑的平方而增加。為了維持對各地一定的控制規模,當帝國的範圍增大,它的軍事機構建制必須呈指數狀態增加。不管有沒有摩擦效應,隨著野心或償付義務的極度擴大,將會造成軍事力量的分散。同樣的作用也將會對宣傳、顛覆或是經濟援助造成影響。

——張文木

國家為獲利而擴張,也為過度擴張並由此透支財力而衰亡。造成這種規律性現象的原因是擴張規模如此之大已致需要更多的財力來鞏固已有的擴張利益。如果將這近乎物理力學伸展規律的分析結合前述歷史經驗,我們就會發現,印度洋不僅僅是古今帝國追逐的目標,同時也是帝國擴張力量由「一鼓作氣、再而衰」轉入「三而竭」地帶。

——張文木

凡能坐大者,必有外援;凡有外援,必有通道。

——張文木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緬甸之於中國的戰略作用得到了充分顯示。當時若沒有緬甸,中國的抗戰就會更加艱難。鑒於這樣的經驗,中國政府一直重視西南方向的國際通道建設。2011年國家建成渝新歐國際大通道,有了這條通道,中國大西南就有了北上大西北進入中亞的出口,如能再進一步開發與伊朗、緬甸相接的傳統通道,這樣,中國大西南這盤棋就下得活了,對於毛澤東提出的「黃權之問」,在50年後就可以有讓毛澤東滿意的答卷。

在中國安全問題上,最令人擔憂的是東西共振的形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大西南往往擔當著絕地翻盤的特殊的戰略作用。

——張文木

對東北亞問題有較早直覺的是隋朝皇帝楊廣。隋煬帝楊廣在中國歷史上是對中華民族有大貢獻的人物,在他即位之前中國經歷了「三國兩晉南北朝」的分裂和戰亂,與秦始皇及其業績出現的歷史背景相仿。有了這樣幾乎持續了三個半世紀(公元220~581年)的動蕩經歷,他們那一代人對國家統一就有了強烈的共識。楊廣在位期間為中國統一和安全做了兩件大事,第一件是修了貫通北南的大運河,想一舉貫通中國大江南北--這件事算是做成了。如果沒有這條大運河,明朝不可能把國都定在北京。第二,他意識到未來中國邊陲的安全威脅將來自東北亞。於是他三次出兵朝鮮,想一舉而定萬世太平--這件事卻辦砸了。

這招致後世文人的非議,他們諷刺隋煬帝好大喜功。但事情可沒有那麼簡單,後來歷代的顛覆性的力量--比如導致大明、大清以至民國的覆亡的衝擊力量不都出於東北或東北亞嗎?唐太宗曾也認為煬帝好大喜功,可他執政後也同樣認識到東北亞的危險性,並於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出兵東征高句麗。

——張文木

明朝及李自成大順政權的失敗及後來日本又從東北入侵中國的歷史教訓說明,東北亞對中國安全有著生死攸關的意義。東北破,北京就得遷都,隨之而來的後果不是政權易手就是國家分裂。若此,大西南就成了中國抵抗力量絕地反攻的唯一地方。東北一帶一馬平川,勢逼中原,且距離北京太近。1644年李自成剛入北京,清兵就過來了;1949年年底我們剛踏入北平,1950年下旬美國就來了。可以設想,當時李自成如不死,他接下來的目的地最有可能就是大西南的滇緬一帶。還可以設想,如果當時認為美國來了僅僅是為了朝鮮,與我們無關,那李自成的悲劇很快就會來到眼前。故此,毛澤東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反過來想,如果沒有朝鮮戰場的勝利,同期西南剿匪及後來的西藏解放的難度將會大幅提高。

——張文木

1950年,美國出兵東北亞,毛澤東一改隋、唐遠征為援助朝鮮的方式,借蘇聯的支持,出兵協助金日成一舉將「關外問題」遠遠推到「三八線」之外。抗美援朝的勝利徹底杜絕了新中國重蹈李自成因忽視或失控於「關外問題」而功敗垂成的任何可能,中國東北從而華北由此穩定至今。毛澤東與唐太宗、隋煬帝一樣都注意到東北亞政局對中原政治的影響,比較而言,不同的只是毛澤東沒有把中國的安全邊界鎖定在山海關而是鎖在朝鮮半島的「三八線」。這是「唐宗宋祖」們的文治武功,「稍遜風騷」的地方。

從這個視角觀察,中國東北通道乃至朝鮮與西南通道乃至緬甸,對於中國全局穩定具有緊密的戰略聯動的意義。

——張文木

敘利亞在歷史上往往是歐亞兩大陸雙方力量極限的相交節點。比如古代的亞歷山大、羅馬、十字軍,蒙古人、近代拿破崙法國、英國,甚至還有今天的美國等,都是在此停步不前的。由此可知,今天敘利亞人民抵抗西方干涉並獲得勝利與昨天的安息王朝抵抗羅馬的侵略並獲得勝利一樣,都是必然的;同樣的道理,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外交投入的效果也一定是積極的。

——張文木

在一次討論東海中日關係的會上,面對中日雙方存在於東海的核心利益矛盾,有的學者要求我們站在未來千年的角度看中日關係和釣魚島問題。這顯然不是在談戰略而是談宗教。我們講的「大戰略」是在特定時空間的主要矛盾,其應對方法上講其綜合性和聯繫性。沒有時空則無矛盾,國家間還不曾有過脫離特定時空的矛盾。

——張文木

近代以來,能對中國造成顛覆性入侵的外族勢力多是來自東部而絕少來自西部;至於西南,則更沒有成功的案例。鑒於這樣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我們今天的東海政策必須著眼於突破西方為封鎖我們的「第一島鏈」。

——張文木

釣魚島問題在歷史中本質是台灣問題。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在地緣政治上是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接榫點,也是「台獨」勢力信心的支撐點。1874年日本第一次出兵侵略台灣,就是1872年吞併琉球後的邏輯結果。今天日本在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進而在春曉油田與中國的爭奪,本質上是為了逼近中國台灣。今天,中國如果在此海域失去起碼的原則,那日本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台灣,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與甲午海戰及其以後歷史的重演。

釣魚島問題在現實中本質也是台灣問題。新世紀以來,中國東海和南海出了那麼多問題難以解決,究其原因是台灣問題的牽制。如果中國完成了台海統一,台灣島和海南島之間就會對中國東南經濟黃金地帶形成一個寬闊的拱衛海區,這樣南海問題的解決也就相對容易得多。台灣問題就是中國海洋安全戰略中的瓶頸因素,是中國海洋方向面對的諸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抓住這個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中日釣魚島之爭的本質,抓住了中國海洋安全戰略的核心。

——張文木

印度對我們的影響主要是政治影響,軍事上的影響倒在其次。軍事上中印雙方長短相抵,印方有防禦優勢,卻沒有向中方進攻地理條件;而我方具有進攻優勢,卻不具進攻後堅守前線的地理條件。若從政治上看,中印之間的合作會形成雙方東西相互間戰略呼應之勢,衝突則會造成雙方力量的相互內耗和牽制。前者有利於各自的外交目標的實現,抵禦西方霸權主義的壓力,後者則會造成中印之間的力量損耗,使西方從中漁利。

——張文木

大國崛起於地區性守成,消失於世界性擴張。總結這方面的歷史經驗是必要的。

甲午海戰之後,日本最大的戰略敗筆就是佔領台灣,因為這意味著日本的國防線被拉到它能力可承受的極限盡頭。佔領台灣,意味日本還要控制以台灣為圓心的半徑範圍:它東至北馬里亞納群島,西至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南至菲律賓等南海國家。佔領中國,當時日本已有些力不從心,但佔領北馬里亞納和菲律賓後,日本就要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權國家英國繼而美國作戰。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同時打敗中國和英國及後來的美國(當然北面還有俄國),日本就絕搞不定台灣;而要想同時打敗中國和美國,對日本來說則必敗無疑。日本就是這樣被塞壬的歌聲即甲午戰爭的勝利誘入一個無解的戰略悖論之中,而1945年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慘敗,就是由這個悖論導出的必然結局。從這個意義上說,1945年日本慘敗的種因預埋於1895年的日本甲午勝利。同樣的道理,如果中國未來將自己的力量擴張至印度洋,不管所佔島嶼大小,由其划出的半徑上都是最有海戰經驗的西方新老海權大國,若真及此,以往鑒來,結局不難逆料。明乎此,就理解了毛澤東在1962年對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採用的大開張快收合,看似強攻,實則堅守策略的深意。因為在此真正的失敗並不是退回來,而是回不來。當時若在此地被印度拖住,其後果不堪設想:它要長期耗掉我們的資源並因此使我們不能專註於當時美國和蔣介石集國蠢蠢欲動的東部方向。毛澤東所說的「中國不會這樣蠢,東方樹敵於美國,西方又樹敵於印度。」

——張文木

古希臘神話傳說中有一個叫「塞壬(Siren)」的海妖,經常飛降海中礁石或船舶之上,用自己的歌聲使得過往的水手傾聽失神,導致航船觸礁沉沒。英國就是在塞壬歌聲招喚下進入印度洋並由此觸礁,蘇聯和美國也是在「塞壬」的歌聲引導下,或折戟於進軍印度洋的路上或於觸礁於印度洋北岸。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圍繞「兩個一百年」這樣的宏偉藍圖,中國人民正在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挺進。在這個進程中,如果我們忘記毛澤東和鄧小平同志在國際關係中「不稱霸」和「不做超級大國」的教導,也為「塞壬」歌聲所迷惑,那前天的英國、昨天的蘇聯和今天的美國就是前車之鑒。

——張文木

有限性既是保持國力持續增長的秘密,也是中國長期不倒的智慧所在。目前的世界已從蘇美兩分進入歐美兩分天下的格局,如果我們能在歐洲「凡爾賽體系」和美國「華盛頓體系」中再擠出一個中華體系,形成三分天下的形勢,那中國在2021年實現的「小康」成果就會有了保障,到2049年實現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有了比較可靠的外交前提。

——張文木

人一旦只知力量而不知邊界,隨之而來的就是驕橫和傲慢。

——張文木

大國崛起於地區性守成,消失於世界性擴張;即使中國未來崛起,中國人,首先是中國的知識分子,要更加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全心全意地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務。

——張文木

土地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資源,生產關係的最初版本就是人地關係。因而也是古今形成生產關係,從而階級關係的原生酵母,更是現代資本形成的原生酵母。大凡國家改造和社會改革,多以土地改革為起始。因此,與基因鏈的優劣決定生命發育的終極結果一樣,國家土地改革的後果,也就命定了國家肌體發展,尤其是傳統農業大國肌體發展的終極潛力。

——張文木

未來中國經營在西南方向戰略重點應從中印爭議地段更多地投向印度洋,而喜馬拉雅山那無法更改的使中國居高臨下的地緣優勢,將使中國比美國、英國等海權國家更容易做到這一點。

——張文木

要控制世界就得控制印度洋,就要控制印度。印度洋是世界制海權的核心,因為這裡是世界工業資源的心臟。古代霸權控制世界的本質是為了佔有農耕土地,近現代霸權控制世界的本質則是為了佔有工業資源。

——張文木

無中心的包容,其結果是沒有力量。

——張文木

英國人在建立世界帝國過程中,學會了比較圓熟的治理世界的政治謀略,二戰後,當英國人失去帝國時,他們又很快學會並掌握了文化誘導世界政治的謀略。前者的核心是「均勢」,後者的核心是「普世」,而實現二者的核心手段是「間接戰略」。這種戰略的核心在於把戰鬥行動減少到最低限度,主張翼側迂迴,以避免從正面與敵直接碰撞;強調用各種手段襲擊和震撼敵人,使其物質上受損,精神上失衡,最終達到不經決戰而制勝的目的。在文化戰中,避免用直接表達,而盡量多地用間接的方式傳達其戰略目的,並誘導對象服務於自己的目標,與西方其他國家相比,英國人最擅長這種手法。

——張文木

殖民文化就是要用一切形式打掉殖民地被壓迫人民的戰鬥精神。打倒一個民族,首先是打倒或分裂這個民族的主體精神,而英雄主義就是主體精神的集中表現。

——張文木

甘地、曼德拉、有馬丁·路德·金,這三個人都有共同特點:能坐牢,非暴力,不合作。能坐牢、不合作,英國人才不怕你,只要你非暴力就行。馬丁·路德·金說他有個夢,夢你儘管做,只要不拿槍就行。毛澤東是拿槍的,拿槍就是唯物主義。南非的曼德拉和印度的甘地本質上是英國一個模子倒出來的,英國讓大家不去反抗,去坐牢,然後放你出來,再給你諾貝爾獎。

——張文木

中華民族沒有經歷印度那樣完全被殖民化的歷史,因此,中國人的認識論還更多地保留著傳統的經世之用的特點,這種方法的哲學概括就是「實事求是」。重經驗、輕先驗,「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語怪、力、亂、神」,「是」存在於現實的「實事」之中,一切從實踐出發。西方文化戰中,成功的前提是將他國人民的唯物史觀偷偷移植為唯心史觀。中國人頑強的現實主義生活態度,讓西方很難推行他們的文化戰略。這是我們長期能保留下來並仍在強勁發展的精神原因。

——張文木

中國人常說「勢利」和「勢力」,這兩個詞基本意思是一樣的,就是有勢才有利,得勢才得力。你若在大勢上,這個「利」就會養你;若不在大勢上,這個「利」多一分都會造成傷害。……逐「勢」才能有「利」和有「力」。

——張文木

資源不是無限供給,而發展又是無限的,資源和發展的矛盾用資本主義的方式無法解決。在目前資本主義體系下,各國就不得不為資源而產生衝突。世界上國家間的鬥爭,大都是為了資源而產生的鬥爭,這是唯物論的解釋;用「普世的愛」來解釋國際關係,則一定要吃大虧。

——張文木

戰略學本質上是用於國家「養生」的學問。

——張文木

主權的完整性是世界現代性的基礎。因此,我們談世界現代體系就不能迴避國家統一性的問題。一切壓迫民族,都喜歡在強調「現代性」時,竭力淡化國家的民族性和統一性。比如將國家統一污衊為「落後的大一統意識」,將實現國家統一的民族英雄污衊為「獨裁者」、「暴君」等。他們知道,打掉一個國家的統一性是打掉這個民族獨立性的前提,從而是實現其殖民統治的前提。

——張文木

要和平,就得集權與一律,個性就得受到制約,這引起歐洲人的反感。結果是在中國人嚮往並實現國家統一的時候,歐洲人卻在嚮往並促成了歐洲的裂變。這個裂變是以千年計算的。現在歐洲人又認識到統一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們一些信奉西方「普世價值」的人卻在羨慕著歐洲破碎的副產品,並據此指責中國的「大一統」。

——張文木

秦始皇為中國奠定了統一的基礎。隋煬帝(569-618年)修了大運河,將中國南北聯為一體,從此江南的資源可以北調。如果沒有大運河,北京國都根本立不住,因為資源跟不上。同樣也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和人民經歷的痛苦,使隋煬帝修大運河的工程能夠推行,沒有人民支持,僅靠暴力強制不可能完成這樣浩大的工程。用「勢之所趨」來評價隋煬帝及其大運河工程也是合適的。

——張文木

歷史表明:大國崛起於地區性守成,消失於世界性擴張。戰略目標的極限是不能與兩個同等分量的對手為敵。毛澤東始終在避免「1-2=-1」的被動局面。為此他給中國發展定下的國策是:「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毛澤東意在警示,未來中國不要重犯前蘇聯和美國過度擴張導致國家衰落的錯誤。只要中國不走帝國擴張之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不遠的將來就是可以實現的。

——張文木

許多蘇聯領導人不是太魯莽(例如赫魯曉夫)就是太理想主義(例如戈爾巴喬夫),但是他同時堅持認為,普京繼承了斯大林的現實主義和「克制」。

——張文木

再好的形勢及相應的戰略機遇也是有時空限制的。

——張文木

大國博弈,不要說朋友,即使是戰略性的盟友,僅靠張伯倫式的努力是不能夠贏得的。天要下雨,張伯倫和斯大林的差別在於,前者忙著躲雨,而後者則在雨前積極「插秧播種」。結果是當雨停的時候,蘇聯已實現了相當的戰略利益,尤其是蘇聯當時要解決且是最緊迫的戰略利益;而英國則將老本賠了個精光。現在雨前的烏雲正在翻卷而來,是插秧還是躲雨,就要全看各國政治家的智慧高下。

——張文木

沒有朋友的國家是不能勝利的。

——張文木

辦事之難難在事後之事。出兵容易,但要鞏固和消化戰果,就需要幾乎是翻倍的資源,而不能消化的戰果多了就會透支我們的資源並拖垮我們的國力,弄不好還要與當地人民結怨,而怨意積累多了就會化為怨恨,今後再來化解這些歷史怨恨又要更多的資源。

——張文木

對軍事據點控制的關鍵在於對其半徑的控制。十個控制點需要的就是控制十個半徑面的資源。較遠的地方,比如印度洋,你若沒有控制南北緯30度海域的力量,你就根本站不住腳,而中國遠沒有這樣雄厚的資源。

——張文木

老子向我們傳達出的「天下式」也是中國人治國理政的範式,其精義在於節制、守一和捨得,在於可消化和可持續。「福」,拜田一口,不求多也。中國,乃守中之國,福國也。「多言數窮,不如守中。」中,中道也。郭沫若說「平康正直就是所謂中道」,當然它也是中國人堅守的治理國家和治理世界的大道理。

——張文木

如果說山海關是北京在東北方向最後的屏障,那麼蘭州則是長安在西北方向的最後屏障。河西之要在蘭州。蘭州位於祁連山東端,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

——張文木

北極解凍將破天荒地改變俄羅斯原有的無北顧之憂的國防結構並迫使俄羅斯國防資源向北線傾斜。

鑒於俄羅斯人口增長緩慢以及北方邊境過於漫長,北線新產生的安全壓力對未來的俄羅斯來說是難以承受的。這將加大俄羅斯對中國的戰略合作需求,並迫使俄羅斯減少在中亞的存在;與此相應,中亞地區恐怖主義或各種宗教原教旨主義為爭奪中亞戰略真空對中國西陲造成的安全壓力和危險必將同比增大。這也要求中國在中亞地區加強與俄羅斯的戰略合作。

鑒於漢唐的經驗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窮於應付暴恐活動的教訓,美國從中亞撤軍後,沒有俄羅斯和中國間的相互合作,中國和俄羅斯都不可能單獨長期應付在中亞新崛起的戰略力量及由此帶來的衝擊。因此,在美國戰略東移,中國東面、俄羅斯西面和北面的安全壓力日增的當下及今後相當的時期內,中亞是中俄兩國必須背靠背地緊緊依靠的地方。

——張文木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19世紀下半葉,如果沒有沙俄帝國的默許,單憑左宗棠的力量去平息阿古柏禍亂是不可想像的。俄國支持中國清政府而非阿古柏正是出於其中亞地緣戰略考慮。

俄羅斯在中亞的核心利益是其通往印度洋的線路,在這條線路上的中亞地區存在著強大的伊斯蘭反俄力量;鑒於中國新疆西界不在其進入印度洋的核心線路上,只要中國力量不過多地捲入中亞,俄國中亞戰略的重心就不是中國而是伊斯蘭反俄活動。俄羅斯需要防止中亞伊斯蘭勢力集結形成反俄聯盟,鑒於此,俄羅斯不僅不會使用其全部力量在這一地區與中國開展大規模的正面衝突,相反還會適度對中國力量西進表示歡迎,這樣可以藉助中國制衡伊斯蘭力量,以減少自己在中亞的支出。俄羅斯人明白,中國關注的重心在遠東,即使中國來到中亞,也不會過度捲入被俄視為核心利益的中亞地區事務。明乎此,也就明白了近代以來幾乎所有的「疆獨」嘗試在被俄羅斯利用後即被拋棄的原因。

——張文木

國家穩健前進的條件是要有熟悉歷史,更要有熟悉歷史、政治及其本質的領袖人物。

——張文木

1945年4月12日,羅斯福去世,丘吉爾知道,美國失去了真正的偉人,英國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對手。丘吉爾明白英國就是在「世界主義」的誘惑中被消耗衰竭的,為此,他在英國被美國聯手蘇聯擊倒後,轉手將曾將英國壓垮的「世界主義」高帽戴到美國的頭上。

——張文木

獲利的同時也增大了守成的支出。

——張文木

德日展示的是民族精神凝聚的力量,結合了工業威力強大。後來全世界不得不聯合起來抗衡他們。

——張文木

好的文章也要有點「血氣」。

——張文木

核心利益可以用無限手段;非核心利益就不會用無限手段。

——張文木

什麼是策略?策略就是將朋友搞得多多的,將敵人搞得少少的。對手少了,我們的朋友和同盟軍就壯大了:我們的朋友不僅包括第三和第二世界,而且還包括第一世界國家中的被國際資本壓迫的人民和民族。如果我們不是用階級分析的方法而是用形而上學的方法把華爾街國際資本與美利堅民族特別是與美國人民混為一談,那我們就弄不清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如果不清楚敵人在哪裡,我們的戰略力量就不能進行合理的配置,我們的外交就容易出現過「左」或過右的失誤。

——張文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為美國躋身世界強國提供了機會,美國利用這次戰爭聯手蘇聯,將法國諾曼底做為開闢第二戰場的地點,將東歐讓給蘇軍解放,由此歐洲為所謂「鐵幕」一分為二,歐洲世界霸權從中心地帶被摧毀。隨後,美國與蘇聯並列成為世界霸權大國。二戰後期,美蘇在各式國際會議上「分田分地真忙」,終於形成由雅爾塔會議確定的蘇聯控制東歐和遠東陸地部分、美國控制海洋和整個西歐的劃分。這個劃分是戰後雅爾塔和平體系的法權基礎。

——張文木


推薦閱讀:

對牛皮癬的另一種認識 (摘錄)
《影響力》武器 摘錄 (評論: 影響力)
摘錄佛言禪心的微博(18)
《養心札記》摘錄
每個愛情都危險(摘錄)

TAG: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