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成長:從神入的共振,到恰到好處的挫折

最近,我自己的「自戀」正在經歷著某種意義上的變遷,似乎正從一種飄在空中的浮誇,慢慢回歸塵土的真實。或許,這和我近段時間在工作及生活上,所遭遇的某種程度的喪失與哀悼有關。但也正是這些「非創傷性」的挫折經驗,沖刷著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輕狂,承認自己的不足,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有所不能和不如他人。這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我自己也反反覆復地擺盪了好多次,只是每一次的擺盪,既相似又不相似,因為體驗在不斷加深,「飄」的感覺在逐漸減弱。

最近,還是聚焦在了科胡特的自體心理學上,讀完了他的《精神分析治癒之道》,又開始了《自體的重建》,在聽許豪沖老師講自體,自己也準備著手就感興趣的相關議題,寫一個系列的文章。從專業成長的角度而言,也是從「無所不能」地想整合所有的理論流派,到慢慢承認,其實一個流派都沒有掌握,所謂的中西合璧、融會貫通,不過是瞎扯淡,自欺欺人罷了。

但也並不能說,因此而否認之前的所有。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如同嬰孩的成長:剛剛學習精神分析的時候,就像是口欲期(哺乳期)的嬰兒,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需要從「媽媽」那裡不斷汲取乳汁,讓自己得以成長;慢慢發展出一些自己的技能了,就像是肛欲期(2歲左右)的小孩兒能走、能說話了,就嘗試著想從媽媽的懷抱里掙脫,在自主與羞恥和內疚的掙扎中,邁向分離個體化;如果早期得到養育者足夠的鏡映與肯定,隨著身體控制和語言技能的發展,孩子便進入充滿了自我中心的陽具自戀期(3歲左右),這是自我感爆棚的時期,卻又伴隨著對自戀受損的焦慮;但最終需要進入並越過生殖器期(4~5歲),也就是俄狄浦斯期,既需要有勇氣挑戰,也需要能承受挫折,面對三角競爭關係中的自戀受挫,從 「誇大自體」慢慢回歸「真實自體」,建立起現實意義上的自尊,並在代際的位階序列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這並不僅僅是我們最早年的成長曆程,而是在生命不同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領域與挑戰時,都有可能會經歷的心理過程,只是如果早年的衝突沒有解決,會影響成年後類似的情境下的應對罷了!

也是由此,想到科胡特談到健康自體發展過程中的兩個重要步驟:神入的共振,和恰到好處的挫折。

神入的共振

神入(empathy),又稱共情,是一個被廣為使用,甚至被誤用的詞。因為很容易被認為光靠「愛」就能完成的療愈,但其實不然。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覺得科胡特語境下的「神入」主要有三層意涵:

首先,科胡特認為神入「界定了精神分析這一領域[1]」,他會比較強調,心理學工作者不是透過他人外顯的行為,而是通過設身處地地進入(神入)他人的內心世界來搜集資料,並「同時保持客觀觀察者的立場[1]」。「它是一個價值中立的觀察工具[1]」,從這個角度而言,神入無好無壞、既好也壞。因為當我們能夠洞悉一個人的內在世界,我們既可以幫TA,也可以害TA,就看起心動念了。

其次,神入為分析情境提供了一種新的氛圍,這是基於自體心理學對自戀性患者的理解和治癒之道在理論上新的擴展,也就是對於具有支持性的「自體客體」的需求。通俗點來講,具有自體障礙的人,在成長階段缺乏來自「母親」的鏡映與「眼睛裡閃爍的激賞的光芒」,和/或缺乏可以仰視與融合的理想化的 「父親」,抑或缺乏那個本質上與自己 「孿生般」相似的重要他人,而造成的自體發展的停滯。而分析情境,就像是某種程度的「再養育」,「雌雄同體」的諮詢師,在諮詢場域之下,提供「自體客體」功能,滿足來訪者的不同需求,並促進其成長。從這個角度來說,諮詢師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權威,面質來訪者潛藏的性與攻擊驅力,而更接近於「足夠好的父母」,在抱持與引領之間,修復或代償來訪者的自體結構。

再次,神入是從理解到解析的連續譜。科胡特賦予了神入非常豐富而複雜的內涵。既有我們通常意義上對「神入」的理解,即「貼近經驗」(experience-near)的抱持、同理與鏡映;又有「遠離經驗」(experience-distant)的動力學與起源學的解析,類似於傳統精神分析的「黃金策略」,即詮釋。具體使用何種策略,依據來訪者的需要,也有點類似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在不同階段對於父母神入的不同需求。對於一個襁褓期的嬰兒來說,更需要與母親緊密的身體連接、皮膚的觸碰與撫摸,以及熟悉的氣息帶來的安全感等;但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對身體的控制能力以及語言的發展,與母親的距離會慢慢拉開,孩子需要的不再是「無縫連結」,而是離開母親去探索新領域時,回頭能看到的「母親肯定與鼓勵的笑容[2]」(類似於依戀理論里的,母親作為「安全基地」的作用)。隨著孩子的成長,對神入的需要,會從比較低層次「貼近經驗」的擁抱、撫觸、理解等,到比較高層次「遠離經驗」的語言層面的解釋,後者在分析情境中,就是對於來訪者的「複雜往事在今日生活的喜怒哀樂上所扮演角色的體認[2]」,「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給被分析者一個正確的動力學解釋和起源學上的重建,無非是向他進一步證明另一個人已經充分地理解了他[1]」。從這個角度而言,往往最深的解析,也是最深的共情。不僅如此,從理解到解析,也是從密不可分的共振,到距離慢慢拉遠,並在一個更成熟的水平上建立共情聯結的過程。當然,更多使用理解,還是更多使用解析,就要看來訪者的人格水平和成長需要了。

恰到好處的挫折

從精神分析的治癒而言,科胡特認為「藉助的是心理結構(psychic structure)[1]的建立」,而心理結構是「通過恰到好處的挫折和隨著恰到好處的挫折而來的結果(即轉變內化作用)而建立」。恰到好處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其意涵更多是指「非創傷性的挫折」,也就是說其強度不至於大到被情緒壓垮,可處理的挫折會引發成長。

關於這部分並不難理解,一方面,儘管從人類「趨樂避苦」的天性而言,我們希望被抱持、鏡映、理解的環境永遠存在,但從生活的現實而言,父母(或我們生命中其他的重要他人)作為有自身需求的獨立個體,總有照顧不周的時候、總有不情願的時候、總有他們的人格力所不能及的時候,也就是說,不滿足的情況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在我們成長的不同階段,必定要發展新的技能,去探索新的領域,除了成長的喜悅,也會有很多現實的限制,包括不可做的和做不了的。而在此時,父母(或者是發揮著父母功能的諮詢師)如何經由「非創傷性的挫折」, 來促進孩子/來訪者的成長,則至關重要。

我個人的理解,關於「恰到好處的挫折」,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意涵:

首先,針對不被滿足的理解與解析。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癒之道》中舉了這樣的案例,分析師因為個人安排,而在近期需要取消一次會面。我們也可以想像為,媽媽需要出差一周,而把孩子臨時放到外婆家寄養。在這個案例中,來訪者陷入了沉默與退縮,看起來是個未被滿足的挫敗經驗。而如何將這種挫敗轉化為能夠促進心理結構發展的「恰到好處的挫折」呢?科胡特談到了「理解」與「解析」兩個不同階段的重要性。

從同理來訪者開始,「你不想和我說話,是因為你對我宣布將取消一次會談感到不舒服,這事情似乎毫無準備而且也太突然了[2]」。同理不舒服的感覺,但是並不會因為來訪者不舒服,就按其需要做出行動(例如取消行程,會談照常),用「共情的聯結取代來訪者實際上的需求滿足[1]」,此時,真正的需求雖然仍未被滿足,但並不具有創傷性,也就是「恰到好處的挫折」。這是第一步,但並不完整。並不僅僅只是理解,同時也需要對於來訪者在這件事情上引起如此反應的動力學和起源學的意涵進行解釋,「你這樣感覺是因為,你必須依靠我而有安全和完整的感覺,所以切斷時會感到破裂的感覺。[2](動力學解釋)」「你對這類破裂特別敏感,是因為當你小時候,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樣,需要母親持續、不間斷的出現才能感到安全與完整。你寂寞且憂鬱的母親常常離你而去——而且通常並沒有怎麼留心到你——和她的母親一起去長途旅行,而讓你和一個換過一個的奶媽相處,而奶媽們並不了解你。[2](起源學解釋)」

不論是理解還是解析,都是神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由來訪者被深深看到和安撫到的情緒,未被滿足的經驗,不再是 「創傷」,而成為能夠承受的分離,並在一次次地循環往複中,從未滿足經驗中恢復的彈性能力增加,新的自體結構將會獲得,而既存的結構也會更堅實[2]。

其次,沒有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這恐怕是科胡特最著名的語錄之一,早在1963年就提出來了。當時,他還嘗試在弗洛伊德的驅力理論的框架下加以補充,而沒有發展出獨立的自體心理學。主要是論及父母面對孩子的攻擊與性驅力時,「父母以一種平靜的、安慰的、愛的態度所對待,而不是以一種反攻擊的態度所對待,因此內投了很多恰到好處的挫折的經驗後,孩子後來就能夠以同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的驅力需求。[1]」科胡特會特別認為,弗洛伊德語境下的「閹割焦慮」其實是父母不恰當地以過度刺激或敵意地回應所造成的病態結果,而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常態。如果父母能夠以「共情性的歡樂與驕傲的喜悅之情[1]」面對孩子俄狄浦斯期在情感和堅決方面新的發展,但就現實的層面,並不予以完全的滿足(譬如並不真的將夫妻關係讓位於父女/母子關係),那麼,孩子將「在整體上帶有振奮的感覺,這種感覺伴隨著成熟與發展的進行。[1]」

這是一個方面,我覺得可能並不僅僅針對於俄狄浦斯期的發展,不同的階段可能都是如此,父母是否能夠帶著共情的喜悅面對孩子新的成長,但就「現實原則」的限制而言,還是要給予「恰到好處的挫折」。可能這一點,還可以因應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實際的挫敗,共情其挫敗的痛苦體驗,接納並安撫其受傷處,但也接受挫敗的現實,並以一種 「非創傷性的」狀態整合進人格,成為更豐富而飽滿的自體的一部分。

謹以此文,作為關於神入的共振,與恰到好處的挫折,這個重要議題的初探!

參考文獻:

[1]Heinz Kohut, 精神分析治癒之道, 訾非 曲清和 張帆 譯,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1年8月第1版

[2] Allen M. Siegel,漢斯·柯赫與自體心理學. 葉宇記 譯, 遠流出版公司, 2005年6月第1版


推薦閱讀:

小故事,開啟自己的故事。~社群學員尋常
25歲的雞湯-成長教會我的七件小事
美貌的最好打開方式是「浪費」
4—10歲的素食兒童如何搭配飲食才有利於成長?
人類學論文節選(二)被尿床摧毀的世界觀

TAG:成長 | 人格 | 挫折 | 好處 | 共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