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一)
勸發菩提心文講記(一)
省庵大師 著
益西彭措法師 編述
介紹作者:
省庵大師是漢地凈土宗第十一代祖師。清朝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誕生在江蘇常熟的書香家庭。
大師從小不食葷腥,少年時代就有出塵的志向。父親很早去世,母親十分賢明,知道他宿有善根,就叫他出家修道。
七歲時,禮清涼庵容選為師。聰慧過人,讀過的經典都能過目不忘。十五歲剃度,精通世間典籍,擅長寫詩、書法,但沒有片刻忘記過生死大事。
有一天,大師在普仁寺見一位出家人撲地而死,猛然覺悟人世無常,從此修持也更加精進。大師持戒精嚴,不離衣缽,日中一食,常常終夜不卧,終生不懈怠。
二十四歲,聽聞教法,依渠成法師聽講《法華玄義》,又隨紹曇法師學習唯識、《楞嚴》。晝夜精研方等經典,歷時三年,對性相二宗通達透徹。
二十八歲,在崇福寺親近靈鷲和尚,參念佛是誰的話頭,功夫綿密。不到四個月,恍然契悟說:「我夢醒了。」從此辯才無礙、善說法要。靈鷲和尚欲傳衣缽,大師卻無意接受。
後來在真寂寺閉關,白天閱讀三藏,夜晚專心念佛。三年閉關圓滿,大眾恭請開講《法華經》,大師升座開演經義,口若懸河,有如泉涌。從此利眾生事業日益興盛。
又過了幾年,大師到寧波阿育王寺贍禮佛舍利。二月十五佛涅槃日,集合出家、在家四眾,廣修供養,自己在舍利塔前燃指供佛,發四十八願,感得佛舍利放光。大師作《勸發菩提心文》,激勵四眾同發菩提心,文章極其生動感人、字字血淚,許多念誦者都感動落淚。
大師受請住持各大寺院,每到一處,都使該處清規整肅,模範一新。每天講《法華經》、《楞嚴經》等,前來聽經求教者雲集一處。
後來退隱到杭州仙林寺,不出門精修凈土。後受弟子祈請,住持鳳山梵天講寺。大師摒除外緣,純提凈土,與大眾結長期念佛會,嚴格制定規矩,晝夜六時,互相策勵。人們都說是永明大師再來。大師先後十餘年住持古剎禪院,度化了許多人。
雍正十一年臘月初八,大師告訴弟子:「我明年四月間要走了。」此後開始閉關,晝夜持念佛號十萬聲。
第二年四月十二日,大師對大眾說:「我又見西方三聖降臨,我是否要去凈土了?」說後留下偈言:「身在花中佛現前,佛光來照紫金蓮,心隨諸佛往生去,無去來中事宛然。」又說:「十四日我決定往生。你們集合大眾念佛。」
十三日,大師不再進食,閉目端坐。次日五更,沐浴更衣,面朝西方結跏趺坐。接近中午時,遠近弟子集聚身邊,哭泣頂禮請求:「願師住世,救度眾生。」
大師睜開眼說:「我去了就來,生死事大,各自凈心念佛。」就這樣,口念佛號安詳示寂。世壽四十九歲。
全文分三: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一、序分
分二:(一)懇勸聽察 (二)教理勸發
(一)懇勸聽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及當世凈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
省庵大師說: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磕頭,哀痛告訴現前大眾及當代具清凈信心的善男信女等。唯願大家慈悲,抽點時間聽我講講,同時作一點觀察。(單聽不觀察不能引生定解,而沒有定解就不會視菩提心為大乘心要,頂戴奉行,所以聽後還需要思察。)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是大師的謙辭。(「不肖」即不像,比如父親有道德,兒子不像父親,叫做「不肖」。)「不肖」是說自己不賢,不像諸佛菩薩。「愚下」是說自己沒智慧。「凡夫」是說自己非聖人。「實賢」是法名。「泣血」是把血哭出來。「稽顙」即雙膝著地、以額頭觸地給大眾頂禮,表示至誠勸請大眾發菩提心。
《法華經》講常不輕菩薩見眾生就恭敬頂禮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省庵大師這時的心情就像常不輕菩薩那樣,以滿腔赤誠來喚醒大眾的善根。
「泣血」是大悲心的反應。沒得到名利、地位,失去了輪迴中的圓滿,並不值得哭泣,該悲泣的是有情本具佛性,卻無始輪迴至今,枉受辛苦,仍不願回頭髮菩提心,照這樣下去,還要千生萬劫漂流生死。省庵大師不忍眾生沉淪苦海,感同身受,就泣血稽顙勸請大家發菩提心。
(二)教理勸發
問:為什麼要依聖教和正理勸發菩提心?
答:因為像發菩提心與成佛、度眾生的關係、不發心會造成何種結果、菩提心有何種作用等等,都牽涉到極深奧的緣起,只有依靠聖教和正理才能引生認識。
問:如何勸發呢?
答:首先標明發菩提心是大乘入門,其次由正反面的理由證明其成立,最後得出結論:欲學如來乘,必發菩提心,不可緩慢。
以下就按「立論」「理論」「結論」分段講解。
一、立論
【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我聽經論上說:大乘的入門以發菩提心為首要;修行最緊急的事是首先建立大願。
這裡,道是指大乘成佛之道。在布施、持戒、智慧等的眾多法中,哪一法是入大乘道的首要之法呢?就是發菩提心,沒有它,無論修什麼都不算大乘。發心之後趣入六波羅蜜多的修行,又是以什麼為首要呢?還是發菩提心,沒有菩提心攝持,就不算波羅蜜多之道。
修大乘要發大願,不發願則不可能修菩薩行。想想連度眾生、成佛的願都沒有,能修什麼大乘呢?我們知道有了願心才有行心,沒有立願,不論說修什麼大乘,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寶性論》云:「信解大乘為種子。」《入行論》中說,在發心的當下就成為佛子,誕生於佛的家族中。阿底峽尊者說:「以發心區分大小乘。」《廣論》中認定入大乘門是發菩提心。密續也強調入密乘的首要條件是發菩提心,不發菩提心則無資格修持密法。宗大師說:如果能由勤修引發真實的菩提心,那麼由菩提心的攝持,小到布施烏鴉少許飲食,也能列入菩薩行。相反,沒有菩提心,縱然以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而行布施,也不算入了菩薩行。像這樣,沒有菩提心,凈戒乃至智慧,修持本尊、氣脈、明點等等,都不能列入菩薩行。
二、理由
正面:
【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建立了大願,就可以度一切眾生;發了菩提心,就能成就無上佛道。
這裡包含了深廣的緣起道理,就是圓滿的利他從發菩提心顯現;圓滿的自利從發菩提心產生。
譬如,枝葉花果都要從種子中產生,沒有種子則一無所成,發菩提心就是成就一切佛功德法的種子,成佛、度眾生的種子是菩提心,無量波羅蜜多的種子是菩提心,三身、四智、相好、凈土的種子還是菩提心,因此,《華嚴經》說菩提心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
世俗菩提心有兩方面的德相,就是希求利他之心和希求佛果之心,一旦發起具有這二種德相的菩提心,就是種下了一切佛法的種子,將來以願力推動,會逐步利益眾生、成就佛道。
利他方面,菩提心是能帶給眾生無量利益的源泉。只要發心者不捨棄誓言,它就會不斷發揮作用,由願輪常轉就可以救度眾生。比如,到了初地是以這願力度化眾生,到了二地仍是以這願力度化眾生,如此輾轉升進,願力日益堅固、廣大、圓滿,最後成佛從菩提心中圓滿出現一切利他事業,以願力在無勤作、無分別中任運度化一切眾生。
比如,觀世音菩薩因地發十二大願,這些願在五道十地中輾轉利益眾生,到了佛地,更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又如,《金剛經》說:無論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欲界眾生),或者有色(四禪色界天)、無色(空無邊處天)、有想(識無邊處天)、無想(無所有處天)、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天),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按這樣發願,可以度化一切種類的眾生。心是無比微妙的,發什麼願就往什麼方向發展。發誓度眾生,就可以度眾生;發誓成佛,就可以成佛。以哪種發心就造成哪種結果。
「心發,則佛道堪成」:發了菩提心就能成就無上佛道。《菩提心義》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剎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菩提。」
反面:
【苟[1]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如果不發廣大心、不立堅固願,那縱然經歷微塵數劫,也依然還在輪迴,雖然有修行,也總是徒勞辛苦。
廣大心是指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心。《普賢行願品》所說「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願乃盡,以虛空界、眾生界、眾生業、眾生煩惱無有盡故,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即是廣大,包括所緣眾生無量、所成佛道無上、所發願力無盡等等。堅固願,如經云:「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即縱遇命難也不退轉的願心。
問:為什麼不發菩提心,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答:如果我們心中沒有成佛、度眾生的願望,那我們就只有自私自利的發心,想追求的就只是輪迴中的圓滿。以這樣的發心能獲得實義嗎?比如,費盡心機當選為總統,但過不了幾年,這個果就蕩然無存了,這不是徒勞辛苦嗎?或者,發心要作大富翁,最後創造了一大筆財富,但到來生呢?不都沒有了嗎?相反,為了成佛度眾生而發心,以這個因緣最終會成就菩提,這樣的果會壞滅嗎?這不是究竟實義嗎?
《四百論釋》中講了一個比喻,一個愚人用儘力氣在山尖上堆起石堆,最後石堆不必勤作一時間就全部垮掉了。輪迴里的事業就是如此,比如到了劫末,三禪天之下的器情萬法蕩然無存,從這個大的壞滅相往回看,追求三有中的圓滿都是徒勞無義的。所以,不發廣大心、不立堅固願,再怎麼追求世間的圓滿,也只是徒勞辛苦。
三、結論
【故華嚴經云:「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知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由以上的理由,《華嚴經》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連忘失都成了魔業,何況並沒有發心呢?由此就知道,想修學如來乘,首先必須具足發起菩薩願,刻不容緩。
所謂「魔業」,魔是指妨礙道業的法。《華嚴經》講,過去有一位菩薩,最初發了菩提心,後來忙於世間善法忘失了菩提心。這樣修一般善法,一般人認為是好事,實際卻成了菩薩的魔業,因為忘失菩提心讓菩薩從大乘道中退轉,失壞了成佛度眾生的願心,失壞了高貴的佛子身份,失壞了佛子的六度萬行,這是最大的衰敗,當然是魔業。
魔業也可解釋為使人著魔的業。本來發菩提心是為了度眾生而希求佛果,現在心裡沒有了這種希求,只是為自利追求世間圓滿,這是把無實義的輪迴法執為有實義,是菩薩的著魔。著魔就在於心識迷亂,看不清那是無實義的,就像猴子不見水月虛假,到水裡去撈月一樣。
忘失菩提心尚且成為魔業,導致只能流轉輪迴,何況並沒有發菩提心呢?所以,要修習如來乘,最緊要的就是具足菩提願。雖然學小乘、求人天福報,不發菩提心也可以辦到,但是修大乘法,不發菩提心則沒有可能性。
我們做任何事都要遵循緣起規律,因不正確或不圓滿,就不會有任何成果。大乘以菩提心為入門,是否是大乘及大乘的成就如何,完全觀待有沒有菩提心和菩提心的成就。不發菩提心而求佛果,就像從牛角中擠牛奶一樣,即使經過恆河沙數劫,也無任何成果。所以,發菩提心不可緩慢,不可以想:「發菩提心不重要,我先修其它法,以後再發,」也不要認為「不發心可以成佛,或者發一點就可以,不必要那麼投入。」
宗大師曾經說:這就像世間說的割草磨鐮,在菩提心沒有達到扼要時,不論多長時間努力修善,也無多大進展,猶如鈍鐮割草。反之,如果讓此心修至扼要,那就像暫時不割草而把刀磨鋒利,之後少時便能割下許多一樣,一一剎那也能快速凈障、積資,即使微少善根也能令其增長廣大,即將窮盡的善根也能使其無有窮盡。因此,我們首先應修好菩提心,使菩提心日益增長圓滿,由此就有真實、清凈的大乘,在菩提心的基礎上,行持六度萬行,則是成佛之道。由以上原因,論中說:「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
[1] 苟:假使。
推薦閱讀:
※《維摩詰經》講記-20 大虛法師《指月真髓》從菩提心談起
※菩提道次第廣論十八天教授第五部分上士道菩提心次第
※如何發菩提心?
※印順法師:發菩提心 立四願度
TAG: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