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舊文】謎語與古代詠物詩
謎語與古代詠物詩
趙首成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詠物詩是詩人們喜用的一種詩歌體裁,它起源歷史悠久,至唐代尤為盛行。古典詠物詩與謎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近代謎語中的「詩鐘體」、「分詠格」即直接由它衍化而成。其實,在大多數這類詩中,若把它們的詩題看作是謎底,詩文本身當作謎面,儼然便是一則地地道道的謎語。例如: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
(唐·李嘉祐《詠螢》)
只憑風作使,全仰柳為都。一腹清何甚,雙翎薄更無。伴貂金換酒,並雀畫成圖。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唐·陸龜蒙《蟬》)
這兩首詩分別點出了螢、蟬兩種昆蟲的形態特徵、生活環境、習性及與之密切相關的特定作用,如螢之「向燭」(撲燈)和「投書」(囊螢觀書),蟬之「伴貂」(貂蟬、蟬珥,指漢代皇帝侍從官員帽上的裝飾物,後也用來借指達官貴人)以及喻「恨」等。這些條件因素完全符合古、近以至現代詠物謎——事物謎語的製作要求。再如:
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 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唐·羅隱《柳》)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唐·羅隱《蜂》)
上二詩除用了凝練、概括的手法把植物柳、動物蜂的特點做了詳盡的描述外,並有雋語警句發人深思,如同明代于謙的《石灰吟》那樣,不僅是一首傳頌千古的詠物詩,也是一則熨帖傳神的佳謎。
古代詠物詩中,最初是不避題字(即所詠物名)的,且融雜有「懷人」、「即事」的成分,盛唐以後才逐步過渡為一物或一事為題,喜避題字蔚成風氣。嚴格說,這時的詠物詩始可稱作謎語;雖然事實上詩人是在刻意寫詩,並非有意制謎。
最後,再選錄兩首唐代詠物詩給大家吟哦欣賞。假如把它當作謎語,你能猜得出謎底嗎?
唐·陸龜蒙:
倚牆當戶自橫陳,致得貧家似不貧。外布芳菲雖笑日,中含芒刺欲傷人。清香往往生遙吹,狂蔓看看及四鄰。遇有客來堪玩處,一端晴綺照煙新。
——打一植物
唐·鄭谷:
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
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
遊子乍聞征袖濕,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
——打一動物
謎底:陸龜蒙詩:薔薇
鄭谷詩:鷓鴣
(原載1982年《郁孤謎苑》、1983年《映山紅》)
推薦閱讀:
※兒童謎語
※猜字謎,燈謎,謎語
※埃爾加《謎語變奏曲》—謎一樣的人生
※燈謎(謎語)的實物化載體及特殊藏品
※謎語懸之於燈,始於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