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高山流水」「知音」典故的由來

這兩個典故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知音」比喻彼此相知,情誼深厚的好友。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他是天下聞名的琴師,曾擔任晉國的外交官。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讚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屏息諦聽。當伯牙鼓琴遠望高山,表現泰山高聳雄偉的氣勢時,那個年輕人竟然讚歎:「彈奏的美妙呀,這種琴音,巍巍乎,就像泰山一樣雄偉壯麗!」當俞伯牙鼓琴凝視江水,表現長江奔騰壯闊的情態時,那個年輕人竟然又讚歎:「彈奏的美妙呀,這種琴音,湯湯乎,就像長江一樣奔騰浩蕩!」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裡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裡聽了起來。」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俞伯牙問他尊姓大名,樵夫說他叫鍾子期。俞伯牙說:「我彈奏的『高山流水』,你都能聽懂,現在我再彈奏一曲,看你能不能懂得?」俞伯牙觀賞著月色,又面對著青年樵夫,輕輕撫弄瑤琴。曲畢,鍾子期說:「您彈的是『孔子嘆顏回』吧!」俞伯牙不勝驚訝。他說:「正是。當時孔子在室內彈琴,他的學生顏回從外面進來,忽聽琴音中有兇殺之意,不免一驚,問起緣故,原來剛才有一隻貓,正想捕捉老鼠,孔子見了感情上受到干擾,不知不覺地在琴音中表現出來了。所以孔子讚歎顏回,把顏回看做是自己的知音。」於是兩人對坐,談論了一番琴理,十分融洽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裡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誰知鍾子期卻已去世。俞伯牙極為悲痛,就在鍾子期墓前,彈了最後一曲。他覺得已經世無知音,彈奏也無樂趣,便在鍾子期的墓前把那把瑤琴摔得粉碎,表示終生不再彈琴。

「高山流水」「知音」的典故就源於這個故事,根據這個故事人們把了解自己的朋友叫做 「知音」,以比喻友誼的深切及了解自己心意的友人之難得。

後人有詩讚曰:月臨十五醉誰家,文朋詩友共天涯。倘若當年子期在,不使瑤琴碎成花。

《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高山流水》原為古琴曲,是中國音樂藝術中的珍品,它讚譽彈琴人俞伯牙與聽琴人鍾子期由知音而發展成生死之交,意在感慨「知音難求」。全曲立意清高,有氣勢,有形象,充分發揮了箏的演奏技巧。巍巍青山,滔滔江河,盡在箏音中,聽罷一曲,心曠神怡。

推薦閱讀:

人再完美,也需要知音!
人再完美,也需要知音。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
最美九首茶詩:自古詩人多茶客,清茗一盞酬知音
知音:高山流水,琴瑟共鳴

TAG:典故 | 知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