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淮安風土人情
06-07
風土人情一 議婚 歷史上淮安提親說媒,講究門戶相當。俗謂"板門對板門,笆門對笆門。"雙方家長的身份、家產和社會地位要對等或相近。"養女攀高親",男家應高於女家。議婚時,男家要探詢女孩的品貌、性情和有無殘疾,女家也打聽男方的兄弟多寡、父母姑嫂是否賢良等。特別重視對方的骨根(有無狐臭)。一般知情人大都諱言某家"骨根不正",生怕拆散別人婚姻而有損"德行"。雙方認為合適時,由媒人先把女孩的生辰八字(即年庚)傳給男孩家,俗稱"送火紙貼"或"發貼子"。由男家將男女雙方的年庚交算命先生合婚。出生年月時配以天干地支,兩字一組,四組共八個字,故稱"八字"。又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謂之相生相剋。再看生肖屬相是否相配,如屬豬的配屬鼠的,屬馬的配屬蛇的,牛配鼠,虎配豬,羊配兔,馬配狗等都為相宜。俗稱:"紅蛇白猴滿堂紅,青兔黃狗家財貫北斗。"男家求親,最忌屬虎屬羊的姑娘。"虎進門,必傷人","龍虎相鬥,必定短壽","兩隻羊,活不長。"還認為"白馬犯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錯,龍兔淚交流;金雞怕玉犬,豬猴不到頭。"舊時男女生辰八字,唯合是從,唯克是禁。年齡以男大於女兩三歲為宜,但不可大6歲,俗稱"犯六衝。"女方也可大男方兩三歲,俗稱"女大兩,沒處揀;女大三,摟金山",故有謊報年齡或賄賂算命先生求得合婚吉利。 40年代後,經過土地改革,劃分階級成分,"宿命論"受到衝擊,生辰八字相生相剋市場漸小,男婚女嫁算命合婚的人漸少。可是,又產生新的門第觀念。在提親說媒時,必先考慮對方家庭成分,多願與工、貧下中農和幹部子女通婚。"五類分子"(地主、富農、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右派分子)子女只能相互婚配。自50年代初糧食統購統銷後,城鎮定量戶口家庭不願娶農村姑娘,只有少數貧窮市民才從農村選擇配偶。70年代末期開始,"五類分子"或摘掉帽子,或糾正平反,有了平等的公民政治權利,人們的婚姻觀念發生了明顯變化。男女婚姻以相愛為主,少數婚姻偏重金錢地位,也有極少數的買賣婚姻和以親換親形式。80年代,一些雲南、貴州和四川等地農村姑娘嫁到淮安偏遠鄉村,多為人販子非法販騙而來。 二 相親 在男家叫"相媳婦",在女家叫"看女婿"。由媒人陪同雙方家長在約定場所相看。新中國建立前,相親時,如不能見到女孩本人,就看她兄弟的長相,俗說:"買衣服看袖子,娶媳婦看舅子。"相親場所也有約在男家的,屆時女方家長進門三相,留意男家的成員及經濟狀況,稱"看門戶"。若男孩或女孩身有殘疾或缺陷,其家長則串通媒人,另以品貌較好者冒充,魚目混珠,騙過對方,俗叫"篡媒"。現在相親,由介紹人將雙方情況通報,若雙方家長及青年人認為"可談",即相約男女雙方直接見面和交談,叫"對看"。對看多在城鎮飯店,由男方定一兩桌飯菜,雙方各來一批人。如果看中了,飯後即由男方陪女孩至百貨商店買衣料等物送姑娘,然後再進行個別接觸,相互增進了解,直至在雙方家中走動與家長見面。 三 訂婚 又稱"定親"、"下聘禮"或"過茶禮"。說媒的多是婦人,過去有職業性的媒婆。婚姻說成之後,男女家另擇媒人,謂之"大冰",俗稱"保山"。如果合婚得吉,兩相滿意,由女家擇定良日,男家備齊禮品,將已寫好的"乾造"和"庚柬"上聯放拜匣內,上繞紅綠兩根繡花線,謂之"鴛鴦扣"。由保山率領,送至女家。"庚柬"紅紙做成,正面"喜",另一面寫"乾造"、"坤造"。"庚柬"在下聘禮時由女方填好"坤造"及"庚柬"下聯,由保山帶回。現將對聯舉例如下: "易曰乾坤定矣,詩云琴瑟友之。" "鴛鴦扣,扣鴛鴦,鴛鴦扣定;鸞鳳書,書鸞鳳,鸞鳳書成。" "朱陳一村而結好,秦晉兩國以聯姻。" "日在東,月在西,天上坐成明字;子居右,女居左,世間配就好人。" "乾為天,坤為地,天長地久;福如海,壽如山,海誓山盟。" "人交好友求三益,士有賢妻備五倫。" 訂婚禮品主要有:金銀手飾,綢緞衣料,絹花和絨花,乾果和茶食,對雁和茶葉。禮物酌情辦理,量力而行,如首飾,富有人家可送四諼四實,諼即包金包銀,實即實金實銀,普通人家送銀首飾,貧家下戶酌送聘金。錢數必定含"6",如66、166等。對雁和茶葉遵照古禮是必備的。雁是"信鳥",取其按時南北而不失節;以茶為禮,取其不可移植。活雁不易得到,便用玻璃製成對雁,或用松枝紮成仙鶴,以鶴代雁,取"松鶴遐齡"的吉慶。還可用鵝、鴨代鷹。茶葉要用四隻錫罐盛滿,上罩以紅紙剪成的喜。所送乾果,應是紅棗、花生、桂圓和栗子,取"早生貴子"之意。當日男女雙方置辦定親酒。女家收受聘禮後,必須還禮。如將一部分食品退回,或贈送男方鞋帽,取頭齊腳齊之意。女家以禮品祭告祖先,將茶葉和絨(娟)花分送親眷。從此"乾坤已定",理無反悔。 建國後,按照婚姻法規定,訂婚並不具有法律效力,已不是婚嫁的必要程序。但在談對象時,經雙方認可,仍習慣於男女合影。經濟條件較好者,男方贈送女方手錶、戒指、衣料等禮物,作為定情的信物和紀念。經濟條件差的,男方給女方購買部分衣料等物,雙方重要人物相約在飯店一起吃飯,飯資由男方負擔。同時女方父母給男青年買鞋帽之類,其價值遠少於男方所給,只是象徵性的。 四 通喜信 幼年定親,成年後如男家有意迎娶,在半年前便擇定成婚吉日,請保山通知女家,俗稱"通喜信"或"看日子"。通喜信後不久就要"過大禮"。男家把應給女家的聘禮,如衣飾、聘金、酒肉食品及筵席(折成金額)如數由保山送到女家,並帶去大紅貼,上寫"擇定某年某月某日吉時迎娶,伏希金諾"。女家收到禮品後,即用紅紙寫"允吉登嘉"回復男家,表示同意。"只有女家爭禮錢,沒有男家爭賠奩。"男家富有,聘禮豐厚,女家不用爭。而普通人家對此多有爭議,全憑保山從中斡旋,俗謂"媒人跑斷腿,抹遍嘴。"聘禮的輕重,視家境貧富而定。但男家送女方一套"五子衣"必不可少。結婚時,新娘即穿五子衣至夫家,內外一新,不帶娘家半絲半縷。通喜信時,媒婆向女方索取裙襖衣褲式樣及尺寸,並開具清單,供男家備制。一般人家往往選擇農曆臘月下旬娶親。相傳臘月二十四日灶王爺上天言事,家中無神看管,嫁娶皆宜。俗說"有錢沒錢,娶個媳婦過年。"建國後,結婚日期多選取節日,如五一勞動節、五四青年節,十一國慶節和元旦。 五 晾嫁 婚期擇定,待嫁姑娘即忙於婚前的準備,有些細緻的女紅,如嫁衣、繡鞋等,多由姑娘自己做,有些衣服則請"全福人"(夫婦兒女雙全)縫製。臨近佳期,姑娘的舅母、姨娘、姑母和嬸娘等將分別帶她去吃"晾嫁飯",並贈送胭脂、宮粉及衣物等,謂之"添箱"。 六 送嫁妝 吉期前一天,女家請全福人"裝箱",並將所有陪奩分裝在抬盒裡,兩人一抬,由保山領送至男家。中等之家,約為二三十抬。富戶則自數十抬至上百抬,皆為傢具、箱櫃、衣服、被褥、首飾、金銀銅錫器皿等;豪富者則有陪嫁田地房產的。小戶人家僅數台至十餘台,再次僅備女子常用之物,放於一只木箱中,僱人送去,不上抬。雖說"沒有男家爭陪妝",然而嫁妝越多越風光,一是顧全女家的體面,二可替女兒在婆家爭龐,財主可藉此炫耀富有。為此,中等人家不惜變賣田產,貧困者則求親告貸為女兒置辦嫁妝。在城區,送嫁妝要繞道多子巷和麒麟巷,以求多子多福。嫁妝送到後,男家請全福人整理好被褥,媒婆布置新房,當晚高點紅燭,請親友吃"暖房酒"。並將迎娶新娘的花轎置於堂屋中間,點起彩燈,謂之"暖轎"。當夜,由一名童男與新郎在新房裡同眠,俗稱"壓床"。50-60年代,婚嫁中對聘禮衣料的要求,流行的說法是:"大成藍(布),不必談;毛嗶嘰,笑咪咪;燈芯絨,不嫌窮。"嫁妝僅有一箱一櫃或兩箱一櫃,外加隨身衣服和梳妝妝具。70年代後期,城市男女應婚青年多共建小家庭,新房陳設的標準是:三轉一響外加36條腿。手錶、自行車和縫紉機,簡稱"三轉","一響"即收音機,室內傢具總共要有36條腿。80年代出現"高價姑娘",新婚洞房趨向現代化、電氣化和系列化,席夢思床、組合傢具、收錄機、照相機、彩電、冰箱、燈具、電風扇和空調;還有四季時裝,各式流行鞋,羽絨被,羊毛毯、梳妝妝具和化妝品等。 七 婚禮 迎 娶 男婚女嫁,在男方叫"娶親",在女方稱"出門"。吉日上午,視到女家路程遠近,男家擇時請保山帶領花轎和儀仗執事前往女家迎娶。明清時,淮城多官宦人家,在執事中有"高腳牌",將其三代功名寫在上面,派人扛著。牌子有兩種:一種寫出身,如"狀元及第"、"欽賜進士出身"、"某某科舉人"等;一種寫官爵,如"禮部尚書"、"光祿寺卿"、"某某縣正堂"等。儀仗隊由二人並列傳鑼開道;其次是頂馬,"肅靜"、"迴避"牌,高腳牌,紅燈籠,吹鼓手,並旗鑼傘扇和金瓜鋮斧等。迎娶人數成雙,在花轎前護後擁,向女家進發。花轎有八人抬的大紅彩轎,轎圍用紅彩緞製成,綉有龍鳳呈祥圖案;轎頂上裝有九朵蓮花,正中豎有麒麟送子的模型。陪娘、使女也各坐一頂小轎。中等人家用是四人抬的花轎,另有吹手、打傘、提紅燈籠的。貧寒人家就坐兩人抬的青衣小轎。迎娶的花轎應用新娘的五子衣壓轎。起轎前,由全福人點燃紅紙繞花轎三周,謂之"熏轎";並用一面銅鏡和一本《萬年曆》向轎內晃照幾下,謂可祛邪。花轎到達女家門前,女家鳴鞭迎接,要"開門封子",主家款待迎娶人眾。午後,女家請全福人為新娘沐浴換裝,梳頭化妝,俗稱"上妝"。新娘自幾天前便逐日減食,吉期當天僅吃兩隻雞蛋和桂圓,俗叫"餓嫁"。新娘鳳冠霞帔,綉襖羅裙,頭蓋紅紗,時辰一到,由父兄馱著她上轎,也可由新娘套穿父兄的鞋子上轎。如在大門口上轎,即用布袋鋪地,新娘由伴娘和使女攙扶,走在布袋上,足不沾地,以防邪魔,並取傳宗接代之意。新娘上轎前,要在轎門上掛一面鏡子、一隻篩子、一本《萬年曆》和一棵萬年青。萬年青象徵長壽,其他意在避邪。俗說:"媒婆跟著盒擔走,說出理來把錢。"花轎進門到出門,有二十種喜錢封子。新娘上轎時,其母要坐在房中"心肝、肉呀"地哭喊,若不哭則謂新娘生子為啞巴。起轎後,新娘的兄弟、叔伯或舅父等,應有兩人或四人送轎一程,俗稱"扶轎杠"。送到半里路時,媒婆則請送轎夫留步。 拜 堂 花轎到邊達男家門時,即燃放花爆,待到下轎時辰,新娘由伴娘服侍下轎,這時須用篩子罩在新娘頭上,俗稱可擋凶煞;轎前放一馬鞍,讓新娘從鞍上跨過,預祝平安;新娘由伴娘、使女攙扶,走在氈或布袋上直到堂屋的供案前。其間,新娘要跨過火盆,窩折等家賞用品。新娘每跨一物,喜娘即隨口唱道:"新娘跨馬鞍,一肚養十三","新娘跨火盆,大人養小人","新娘跨摺子,年年坐月子"等。進堂屋後新郎居左,新娘居右,行拜天地禮,俗稱"拜堂"。習俗"婦姑不相見",新娘自正門入,公婆須迴避。婆婆懷抱升筒,坐地側室,祈求早日抱孫。拜堂畢,兩男童手執銅製團圓鏡讓新人共照,謂之"坐富貴"。然後行"合巹"禮,新婚夫婦互飲"交杯酒"。 鬧 房 當晚,大宴賓客,宴畢鬧新房。方式有二,一是成年人戲謔新人,或者鬧新郎的父輩、兄長等人,也有鬧及伴娘的。俗說:"鬧發鬧發,起鬧起發。"二是由一群男童進新房唱喜唱,有獨唱,也有合唱,歌詞如:"紅燭亮堂堂,我來看新娘。一看新娘手,手似花香藕,藕上結蓮花,狀元出你家;二看新娘腳,腳似家菱角,菱角尖又尖,新娘美如仙;三看新娘腰,腰裡有荷包,新娘如不親自送,我們就要伸手掏。"唱畢,由伴娘將喜糖和雲片糕分給各人,兒童便一鬨而散。或請民間歌手在新房裡清唱淮調和小曲,並有樂器伴奏。鬧房中,也有一些粗俗不堪的言詞,更加一些惡作劇的行為,一般無人阻止。鬧房將近三更時分,由男全福人將一把紅筷子,戳通窗上紅紙,撒到新房裡,喜娘唱道:"戳的快,養的快,發財發福萬萬代。" 八 回門 新婚第二天早晨,伴娘送來一碗蓮子湯,新郎與新娘同吃,取"連生貴子"的吉祥。吃畢,女全福人給新娘梳妝絞臉,俗稱"開臉"。化妝後,伴娘引新娘去給公婆及諸長輩問安。一切都由伴娘代問代答,新娘一言不發,俗謂"悶聲大發財"。然後,新郎新娘分坐兩乘綠呢大轎,仍用迎親的儀仗執事,同去女家,俗稱:"回門"。是日,女家大宴親友,設盛筵款待新姑爺,兩位伴郎相陪,新娘的父親或伯父親自為新貴人"道菜",新郎側立答禮,沿俗並不動筷。下午,一對新人叩拜女方尊長親屬後,乘轎回到男家。晚上,全家吃團圓飯,婆婆為新娘上菜,新人亦不動筷。回門之時,男家女眷將新娘陪嫁的衣箱打開,箱內必定以褲蓋面,取開箱風庫(褲)的吉慶;並翻亂箱中衣物,俗稱"倒發"。現在由於人們思想開放,新娘在新婚前與雙方家庭成員早已走得熟悉親熱,便省掉了不少禮節。 九 雙請和會親 新婚第三天,新娘下廚做飯,即"三日入廚"。新娘下廚把豆腐切成小方塊,放在鍋里用油煎,伴娘在旁說吉利話:"豆腐煎得黃,來年生個狀元郎;豆腐煎得跳,新人就坐八抬轎。"下廚後,女家派轎或車來接姑娘"歸寧",並請姑爺同往。當日,姑娘在娘家,姑爺在岳家,可以不受拘束,說笑玩樂,盡興而歸,謂這"雙請雙帶"。婚後新娘首次過生日,男家備請帖,邀請女方的舅父、姨父、叔伯及姨表兄弟等。客人光臨,主人敬三道茶:清茶、甜茶和圓子茶。然後參加酒宴,並與男方親戚相識,以便今後往來,謂之"交生日"和"會親"。由女家比較有名望的人三五不等到男家,男方多有相應的人作陪,雙方說一些關於多關顧孩子的客套話。會親時還有比試文才的習俗。雙方會親者中,邀請本方文人學士,至時互相吟詩作對,輸者為丟人。現在雙請和會親依然進行,但比試文才的習俗已經消除。 十 其他婚俗 招婿又稱"入贅"、"招養老女婿、"倒踏門"。有人膝下有女無男,並有家產,女兒不出嫁,招男子入女家為婿。入贅的男子改從女姓,享有女家財產繼承權,贍養雙親,為其傳宗接代。但常受女家族人的歧視和欺侮。傳至第三代,即可恢復男方原姓。現在入贅男青年漸多,大多數不改名換姓,享受岳家子女同樣的權利。 童養媳 中下等之家有子嗣,收養外姓窮人女孩為媳,至其達到婚齡與自家兒子成婚,俗稱"圓房"。被收養的女孩,叫"童養媳"。童養媳負擔繁重家務,常遭受體罰和摧殘。建國初《婚姻法》規定,禁止童養媳,童養媳絕跡。 寡婦改嫁 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從一而終,不許寡婦改嫁,遂有"守活寡"和"望門寡"等陋習。"五四"運動以後,婦人喪夫守寡者漸少,而夫家趁其改嫁索取禮金。窮小子欲與某寡婦結婚,因備不出媒禮,乃進行搶婚。男方擇一吉日,約好友數人,明火執仗,馳至女家,將寡婦搶回家成婚。現在寡婦再嫁受到法律的保護。 十一 婚俗演變 本世紀20年代,淮城少數望族娶親,用慈幼院的軍樂隊替吹鼓手。30年代,一些開明富戶用馬車或汽車代替花轎,將迎娶和回門合併在一天舉行。也有男、女家租用旅社聯合舉辦婚禮的。新郎西裝革履,頭戴禮帽,新娘著披紗禮服,戴茶色眼鏡,行鞠躬禮。邀請地方知名人士為證婚人,雙方家長為主婚人,保山為介紹人,分別在結婚典禮上致詞祝賀。拍結婚照,設筵席招待賓客。此種婚禮,當時僅在軍政界和文教界流行。一般民眾在40年代仍沿襲舊式婚禮,只是新娘改穿女式便裝。在民主根據地,幹部結婚須遵照"二八、五、團"的規定,即男人年滿28歲,參加革命5年以上,系團級幹部,女人亦須經組織審查,才被批准結婚。抗日戰爭期間,條件艱苦,不舉行婚禮,僅開個茶話會。根據地的群眾受到革命風尚的影響,新郎新娘只是身穿新衣,放鞭炮行禮,貼張紅喜。新娘到婆家,路遠的騎驢,路近的步行。在城鎮,一般人家婚嫁不用轎,而以人力車代之。50年代,轎子淘汰。結婚前一天,用一輛平車將嫁妝送到男家;婚日上午,男家派自行車迎娶新娘。年輕能幹的姑娘充當伴娘,騎自行車背新娘到男家,舉行婚禮。當日回門,女家設宴;當日會親、男家請客。80年代以來,城鄉多使用汽車或手扶拖拉機娶親。婚禮儀式以舉辦結婚酒宴為主,也有旅行結婚。一對情侶事先商定旅行路線,在辦好結婚登記和婚假手續後,即啟程旅行。回來時簡單宴請親友。還有舉辦集體婚禮,由工會、共青團組織主辦。主辦單位負責人任證婚人。舉行簡單的儀式,證婚人致賀詞,家長代表講話,新婚夫婦代表講話。主辦單位向新婚夫婦贈送紀念品,最後是文娛活動。淮安各鄉鎮多舉辦集體結婚,受到婚齡青年的歡迎。現在淮安青年普遍晚婚,男滿25周歲、女滿23周歲才申請結婚。農村晚婚的比城鎮少,並出現少數"無證夫妻",即未經領取結婚證而同居。其中包括:早婚者、近親婚配者、換婚者、患有禁止結婚疾病者和強娶強嫁者。 老年婚姻是社會上議論較多的婚姻話題。喪偶離婚的老人,在重新擇偶、組織家庭時,多數得不到子女的諒解和支持。男方子女擔心晚娘要分去父親的遺產,女方子女認為母親再嫁有失"體面"。近年來,在法律和社會輿論的支持下,老年婚姻的障礙開始減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