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16-山海經卷之十四合校補錄

山海經卷之十四合校補錄  郭璞傳  大荒東經  東海之外有大壑,《詩含神霧》曰:東注無底之谷。謂此壑也。少吳之國。少吳,金天氏,帝摯之號也。少吳孺帝顓頊於此,孺,義未詳。棄其琴瑟。言其壑中有琴瑟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水積則成淵也。  大荒東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  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晉永嘉二年,有鶖烏集於始安縣南二十里之鷔陂中,民周虎張得之。木矢貫之鐵鏃,其長六尺有半,以箭計之,其射者人身應長一丈五六尺也。又平州別駕高會語云:倭國人嘗行,遭風吹度大海外,見一國人皆長一丈余,形狀似胡,蓋是長翟別種。箭殆將從此國來也。《外傳》曰:焦僥人長三尺,短之至也;長者不過十(丈)之,數之極也。按《河圖玉版》曰:從崑崙以北九萬里,得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而死。從崑崙以東得大秦人,長十丈,皆衣帛。從此以東十萬里,得佻人國,長三丈五尺。從此以東十萬里,得中秦國,人長一丈。《谷粱傳》曰:長翟身橫九畝,載其頭,眉見於軾。即長數丈人也。秦時,大人見臨洮,身長五丈,腳跡六尺。准斯以言,則此大人之長短未可得限度也。  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亦山名,形狀如堂室耳,大人時聚會其上作市肆也。有一大人踆其上,張其兩耳。踆,或作俊,皆古蹲字。《莊子》曰:踆於會稽也。  有小人之國名靖人。《詩含神霧》曰:東北極有人長九寸。殆謂此小人也。或作竫,音同。  有神,人面獸身,名曰犂覲音□。之屍。  有潏山,音如譎詐之譎。楊水出焉。  有蔿國,黍食,言此國中惟有黍谷也。蔿音口偽反。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合虛,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帝俊生中容,俊亦『舜』字假借音也。中容人食獸。木實,此國中有赤木玄木,其華實美,見《呂氏春秋》。使四鳥:豹、虎、熊、羆。  有東口之山。有君子之國,其人衣冠帶劍。亦使虎豹,好謙讓也。  有司幽之國。帝俊生晏龍,晏龍生司幽。司幽生思士,不妻;思女,不夫。言其人直思感而氣通,無配合而生子,此《莊子》所謂白鵠相視,眸子不運,食黍食獸,是使四鳥。而感風化之類也。有大阿之山者。  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  有白民之國。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白民銷姓,黍食,使四鳥:虎、豹、熊、羆。又有乘黃獸,乘之以致壽考也。  有青丘之國,有狐,九尾。太平則出而為瑞也。  有柔仆國,是維贏土之國。贏猶沃衍也。音盈。  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齒如漆也。聖人神化無方,故其後世所降育多有殊類異狀之人。諸言生者多謂其苗裔,未必是所親產。姜姓,黍食;使四鳥。  有夏州之國。有蓋余之國。  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吳。水伯。大荒之中有山,名曰鞠陵於天、立曰菊。東極、離瞀,三山名也。音谷瞀。日月所出。(有神)名曰折丹,神人。東方曰折:單(吁)呼之。來風曰俊,未詳來風所在也。處東極以出入風。言此人能節宣風氣,時其出入。  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環兩黃蛇,以蛇貫耳。踐兩黃蛇,名曰禺□,黃帝生禺□,禺□生禺京。即禺疆也。禺京處北海,禺□處東海,是惟海神。言分治一海而為神也。□一本作號。  有招搖山,融水出焉。有國曰玄股,自牌以下如漆。黍食,使四鳥。  有(困)(因)民國,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於有易、河伯仆牛,河伯、仆牛;皆人名也。見《汲郡竹書》。有易殺王亥,取仆牛。(竹書)曰:殷王子亥賓於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筋之,是故殷王甲微假師於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也。河(伯)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播民。帝舜生戲,戲生播民。言有易本與河伯友善,上甲微股之賢王,假師以義伐罪,放河伯不得不助滅之。既而哀念有易,使得潛化而化為搖民國。  海內有兩人,此乃有易所化者也。名曰女丑。即女丑之屍,言其變化無常也。然則一以涉化津而遁神域者,亦無往而不之,觸感而寄跡矣。訕范蠡之倫亦聞其風者也。女丑有大蟹。廣千里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搖頭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莽。柱猶起高也。葉似芥菜。有谷,曰溫源谷。溫源即湯谷也。湯谷上有扶木,扶桑在上。一日方至,一日方出,言交會相代也。皆載於烏。中有三足烏也。  有神,人面一犬耳獸身,珥兩青蛇,名曰奢比屍。有五采之鳥,相鄉棄沙。未聞沙義。惟帝俊下友,亦未聞也。帝下兩壇,采烏是司。言山下有舜二壇,五采烏主之。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蘇門,日月所生。有塤民之國。音如喧嘩之喧。有綦山,音忌。又有搖山。有□山,音如釜甑之甑。又有門戶山,又有盛山,又有待山。有五采之鳥。  東荒之中有山,名曰壑明俊疾,日月所出。有中容之國。  東北海外又有青馬、三騅、馬蒼白雜毛為騅。甘華,爰有遺玉、三青鳥、三騅,視肉、甘華,甘祖,百穀所在。言自生也  有女和月母之國。有人名曰□,音婉。北方曰□,來之風曰□。言亦有兩名也。音剡。是處東極隅以止日月,使無相間出沒,司其短長。言□主察偶月出入,不令得相間錯,知無之短長。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應龍,龍有翼者也。殺蚩尤與夸父,蚩尤,作兵者。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應龍遂住地下,上無復作雨者故也。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今之土龍本此。氣應自然冥感,非人所能為也。  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身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雷獸即雷神也。人面龍身,鼓其腹者。橛猶擊也。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山海經卷之十四竟
推薦閱讀:

《山海經注》中的怪誕事物(一)
新刊 | 劉宗迪:《山海經》與怪物闡釋學
《山海經》之《南山經》中的鳥獸蟲魚盤點
《山海經》里記著最早的奇珍異獸,這幾個動物也能在其中找到原型

TAG:山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