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2

 △二明受報不同。  問曰。能治所治可爾。其未修對治者即無始已來具有一切故業種子。此種子中即應備有六道之業。又復一一眾生各各本具六道果報之性。何不依彼無始六道種子。令一眾生俱時受六道身耶。答曰。不得。何以故。以法界法爾故。但可具有無始六道種子在於心中。隨一道種子偏強偏熟者先受果報。隨是一報之中不妨自雜受苦樂之事。要不得令一眾生俱受六道之身。後若作菩薩自在用時。以悲願力故。用彼故業種子。一時於六道中受無量身教化眾生也。  △二釋疑二。初釋凡聖同時受報疑。二釋凡聖同時治惑疑。今初。  問曰。據一眾生即以一心為體。心體之中實具六道果報之性。復有無始六道種子而不得令一眾生一時之中俱受六道之報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亦同以一心為體故。雖各各自具六道果報之性及六道種子。亦應一切凡聖次第先後受報。不應一時之中有眾多凡聖。答曰。不由以一心為體故。便不得受眾多身。亦不由以一心為體故。要須一時受眾多身。但法界法爾。若總據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為體。即不妨一時俱有一切凡聖。若別據一眾生。雖亦一心為體。即不得一時俱受六道報也。若如來藏中唯具先後受報之法。不具一時受報之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耶。  △二釋凡聖同時治惑疑。  問曰。上言據一眾生即以一心為體。心體雖具染凈二性。而凈事起時能除染事者。一切諸佛一切眾生既同以一心為體。亦應由佛是凈事故。能治餘眾生染事。若爾者。一切眾生自然成佛。即不須自修因行。答曰。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凈二事相除。亦不由以一心為體故染凈二法不得相除。亦不由別心為體故凡聖二事不得相除。但法界法爾。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為體而不相滅。若別據一眾生。雖亦一心為體。即染凈二事相除也。如來之藏唯有染凈相除之法。無染凈不相除法者。何名法界法爾具一切法。  △三破執二。初破正計。二破轉計。初中二。初起計。二破斥。今初。  問曰。向者兩番都言法界法爾。實自難信。如我意者所解。謂一一凡聖各自別有凈心為體。何以故。以各各一心為體。故不得於一心中俱現多身。所以一一凡聖不俱受無量身。又復各各依心起用。故不妨俱時有眾多凡聖。此義即便。又復一一眾生各以別心為體。故一一心中不容染凈二法。是故能治之法熏心時自己惑滅。以與他人別心故。不妨他惑不滅。此義亦便。何為辛苦堅成一切凡聖同一心耶。  △二破斥二。初約共相法身直破。二引事例破。今初。  答曰。痴人。若一切凡聖不同一真心為體者。即無共相平等法身。是故經言。由共相身故。一切諸佛畢竟不成佛也。  △二引事例破二。初引多身無二心為例。二引染凈無二心為例。今初。  汝言一一凡聖各各別心為體。故於一心中不得俱現多身。是故一眾生不俱受無量身者。如法華中所明。無量分身釋迦俱現於世。亦應不得以一法身為體。若彼一切釋迦唯以一心為法身者。汝云何言一心不得俱現多身耶。若一心既得俱現多身者。何為汝意欲使一一凡聖各別一心為體故。方得俱時有凡聖耶。又復經言。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若諸眾生法身不反流盡源即是佛法身者。可言一切眾生在凡之時各各別有法身。既眾生法身即是諸佛法身。諸佛法身既只是一。何為一一凡聖各各別有真心為法身耶。又復善財童子自見遍十方佛前悉有己身。爾時豈有多心為體耶。又復一人夢中一時見無數人。豈可有無數心與彼夢裡諸人為體耶。又復菩薩以悲願力用故業受生之時。一念俱受無量種身。豈有多凈心為體耶。  △二引染凈無二心為例。  又復汝言。一一凡聖各以一心為體。一心之中不得容於染凈二法故。所以能治之法熏心時。自己惑滅。以與他別心故。不妨他惑不滅。此義為便者。一人初修治道時。此人惑染心悉應滅盡。何以故。以一心之內不容染凈二法故。若此人凈法熏心。心中有凈法時仍有染法者。此人應有二心。何以故。以他人與我別心故。我修智時他惑不滅。我今修智自惑亦復未滅。定知須有二心。若使此人唯有一心而得俱有染凈二法者。汝云何言以一心之內不容染凈二法故凈生染滅耶。是故諸大菩薩留隨眠惑在於心中。復修福智凈法熏心而不相妨。又復隨眠之惑與對治之智同時而不相礙。何為一心之內不得容染凈二法耶。以是義故。如來之藏一時具包一切凡聖。無所妨礙也。  △二破轉計二。初轉計。二破斥。今初。  問曰。既引如此道理。得以一心為體。不妨一時有多凡聖者。何為一眾生不俱受六道報耶。又復修行之人。一心之中俱有解惑種子不相妨者。有何道理得以智斷惑耶。  初領一心具包眾多凡聖。仍轉計一人俱受雜報。次領一心具包解惑種子。遂轉疑智不斷惑也。  △二破斥二。初正破。二結成。今初。  答曰。蠓蟲如上已言。法界法爾。一心之中具有一切凡聖。法界法爾。一一凡聖各各先後隨自種子強者受報。不得一人俱受六道之身。法界法爾。一心之中一時具有凡聖不相除滅。法界法爾。一切凡聖雖同一心。不妨一一凡聖各自修智自斷其惑。法界法爾。智慧分起能分除惑智。慧滿足除惑皆盡。不由一心之內不容染凈。故斷惑也。法界法爾。惑未盡時解惑同體。不由別有心故雙有解惑。  上文已曲明之故。但牒上義而為破斥也。  △二結成。  是故但知真心能與一切凡聖為體。心體具一切法性。如即時世間出世間事得成立者。皆由心性有此道理也。若無道理者終不可成。如外道修行不得解脫者。由不與心性解脫道理相應也。法界法爾。行與心性相應。所作得成。行若不與心性相應。既所為不成。就此明第五治惑受報不同所由竟。  △六明共相不共相識三。初總明。二別解。三結示。今初。  次明第六共相不共相識。問曰。一切凡聖既唯一心為體。何為有相見者。有不相見者。有同受用者。有不同受用者。答曰。所言一切凡聖唯以一心為體者。此心就體相論之有其二種。一者真如平等心。此是體也。即是一切凡聖平等共相法身。二者阿梨耶識。即是相也。就此阿梨耶識中復有二種。一者清凈分依他性。亦名清凈和合識。即是一切聖人體也。二者染濁分依他性。亦名染濁和合識。即是一切眾生體也。此二種依他性雖有用別而體融一味。唯是一真如平等心也。以此二種依他性體同無二故。就中即合有二事別。一者共相識。二者不共相識。何故有耶。以真如體中具此共相識性不共相識性故。一切凡聖造同業。熏此共相性故。即成共相識也。若一一凡聖各各別造別業。熏此不共相性故。即成不共相識也。  真如平等心體即所謂一心真如門也。乃全相之體。非於阿黎耶識相外別有體也。阿黎耶識相即所謂一心生滅門也。乃全體之相。非於真如平等心體外別有相也。清凈分依他性。即所謂生滅門中覺義也。染濁分依他性。即所謂生滅門中不覺義也。覺與不覺用雖有別。而惟以一心為體。譬如澄水波瀾同一濕性。約凡聖有體同之義即為共相識性。約染凈有相別之義即為不共相識性。繇有此二相識性。故隨熏成二相識也。  △二別解四。初解共相識。二解不共相識。三解共中不共。四解不共中共。今初。  何者。所謂外諸法五塵器世界等。一切凡聖同受用者。是共相識相也。如一切眾生同修無量壽業者。皆悉熏於真心共相之性。性依熏起顯現凈土。故得凡聖同受用也。如凈土由共相成。其餘雜穢等土亦復如是。然此同用之土唯是心相。故言共相識。又此同用之土雖一切凡聖共業所起。而不妨一一眾生一一聖人一身造業即能獨感此土。是故無量眾生余處托生。不廢此土常存不缺。又雖一一凡聖皆有獨感此土之業。而不相妨唯是一土。是故無量眾生新生而舊土之相更無改增。唯除其時一切眾生同業轉勝。土即變異。同業轉惡。土亦改變。若不爾者。即土常一定也。  △二解不共相。  所言不共相者。謂一一凡聖內身別報是也。以一一凡聖造業不同熏於真心。真心不共之性依熏所起。顯現別報各各不同。自他兩別也。然此不同之報唯是心相。故言不共相識。  △三解共中不共。  就共相中復有不共相識義。謂如餓鬼等與人同造共業故。同得器世界報。及遙見恆河即是共相故。復以彼等別業尤重為障故。至彼河邊但見種種別事不得水飲。即是共中不共也。復據彼同類同造餓業故。同於恆河之上不得水飲。復是共相之義。於中復所見不同。或見流光。或見枯竭。或見膿血等。無量差別。復是共中不共。若如是顯現之時。隨有同見同用者即名為共相識。不同見聞不同受用者即是共不共相識。隨義分別。一切眾生悉皆如是可知也。  △四解不共中共。  就不共相中復有共義。謂眷屬知識。乃至時頃同處同語同知同解。或暫相見若怨若親。及與中人相識及不相識。乃至畜生天道互相見知者。皆由過去造相見知等業。熏心共相性故。心緣熏力顯現如此相見相知等事。即是不共相中共相義也。或有我知見他。他不知見我者。即於我為共。於他為不共。如是隨義分別可知。又如一人之身即是不共相識。復為八萬戶蟲所依故。即此一身復與彼蟲為共相識。亦是不共中共相義也。  △三結示。  以有此共相不共相道理故。一切凡聖雖同一心為體。而有相見不相見。同受用不同受用也。是故靈山常曜而睹林樹潛輝。丈六金軀復見土[廠@火]眾色。蓮華妙剎反謂丘墟。莊嚴寶地倒言砂礫。斯等皆由共不共之致也。  已上二詳解六科竟。  △三總結。  此明不空如來藏中藏體一異六種差別之義竟。上來總明止觀依止中何所依止訖。  △二明何故依止二。初正明。二釋疑。初中二。初明修心依本義。二明全性起修義。今初。  次明何故依止。問曰。何故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此心是一切法根本故。若法依本則難破壞。是故依止此心修止觀也。人若不依止此心修於止觀則不得成。何以故。以從本以來未有一法心外得建立故。  此明全修須在性也。心為法本。心外無法。安得不依止此心而修止觀耶。  △二明全性起修義又二。初正明。二釋成。今初。  又此心體本性具足寂用二義。為欲熏彼二義令顯現故。何以故。以其非熏不顯故。顯何所用。謂自利利他故。有如是因緣故。依此心修止觀也。  本具寂義。依之修止。本具用義。依之修觀。繇止觀故性德顯現。成二利行又安得不依一心耶。  △二釋成。  問曰。何謂心體寂用二義。答曰。心體平等離一切相即是寂義。體具違順二用即是用義。是故修習止行即能除滅虛妄紛動。令此心體寂靜離相即為自利。修習觀行令此心用顯現繁興即為利他。  通論止觀皆具二利。今以背塵合覺即三觀之三止束為自利止行。而以從體起用即三止之三觀束為利他觀行。略如最初標示止觀中所用也。  △二釋疑。  問曰。修止觀者為除生死。若令顯現繁興此即轉增流浪。答曰。不然。但除其病而不除法。病在執情不在大用。是故熾然六道權現無間。即是違用顯現。而復畢竟清凈不為世染。智慧照明故。相好圓備身心安住勝妙境界。具足一切諸佛功德。即是順用顯現也。此明止觀依止中何故依止竟。  此別釋觀行中疑也。體既並具違順二用。觀則熏彼二用令得顯現。不幾流浪生死耶。然迷者被違順所用。達者能用違用順用。違則示現惡趣用。順則示現佛身。所謂君子不器。善惡皆能者也。無間即阿鼻地獄。不閑不住故名無閑。或即無間古字。閑間每互用故。  △三明以何依止三。初分科。二解釋。三總結。今初。  次明以何依止就中復有三門差別。一明以何依止體狀。二明破小乘人執。三明破大乘人執。  意識為能依。一心為所依。小乘知意識而不知一心。大乘執一心而欲廢意識。故並須破也。  △二解釋三。初明以何依止體狀(至)三破大乘人執。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今初。  初明以何依止體狀者。問曰。以何依止此心修止觀。答曰。以意識依止此心修行止觀也。  △二別釋二。初明止行體狀。二明觀行體狀。初又二。初正明。二釋疑。今初。  此義云何。謂以意識能知名義故。聞說一切諸法自性寂靜本來無相。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然虛妄法。有即非有。唯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聞此說已。方便修智。知法本寂唯是一心。然此意識如此解時。念念熏於本識。增益解性之力。解性增已更起意識。轉復明利知法如實。久久熏心故解性圓明。照己體本唯真寂。意識即息。爾時本識轉成無分別智。亦名證智。以是因緣故。以意識依止真心修止行也。是故論言。以依本覺故有不覺。依不覺故而有妄心。能知名義為說本覺。故得始覺即同本覺。如實不有始覺之異也。  意識能知名義。聞慧也。方便修習。思修二慧也。一切諸法因緣所生。十界法也。自性寂靜本來無相。即空也。但以虛妄因緣故有諸法。即假也。有即非有惟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即中也。又一切諸法自性清凈本來無相。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有即非有。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惟一真心亦無別真相可取。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惟一真心即無無性。無別真相可取即無真性。具如下文所明也。意識如此解時。觀行位也。增益解性。相似位也。意識轉復明利知法如實。分真位也。解性圓明。金剛後心也。意識即息。妙覺位也。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親證真如名為證智。爾前皆是妙觀察智之功。故以意識為能依止也。次復引論證成。依本覺有不覺故。凈心亦名本識。依不覺有妄覺故。意識能知名義。轉意識成無塵智故為始覺。意識即息成無分別智。故始覺即同本覺也。  △二釋疑。  問曰。上來唯言凈心真心。今言本識。意有何異。答曰。本識.阿黎耶識.和合識.種子識.果報識等。皆是一體異名。上共不共相中已明真如與阿梨耶同異之義。今更為汝重說。謂真心是體。本識是相。六七等識是用。如似水為體。流為相。波為用。類此可知。是故論雲。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說名阿黎耶識。即本識也。以與生死作本。故名為本。是故論雲。以種子時阿黎耶識。與一切法作根本種子故。即其義也。又復經雲。自性清凈心。復言彼心為煩惱所染。此明真心雖復體具凈性。而復體具染性。故而為煩惱所染。以此論之。明知就體偏據一性說為凈心。就相與染事和合說為本識。以是義故。上來就體性以明。今就事相說亦無所妨。問曰。熏本識時即熏真心以不。答曰。觸流之時即觸於水。是故向言增益解性者。即是益於真心性凈之力也。是故論雲。阿黎耶識有二分。一者覺。二者不覺。覺即是凈心。不覺即是無明。此二和合說為本識。是故道凈心時更無別有阿黎耶。道阿黎耶時更無別有凈心。但以體相義別。故有此二名之異。  △二明觀行體狀。  問曰。云何以意識依止凈心修觀行。答曰。以意識知名義故。聞說真心之體雖復寂靜。而以熏習因緣故。性依熏起顯現世間出世間法。以聞此說故。雖由止行知一切法畢竟無相。而復即知性依熏起顯現諸法不無虛相。但諸凡惑無明覆意識故。不知諸法唯是心作。似有非有虛相無實。以不知故。流轉生死受種種苦。是故我當教彼知法如實。以是因緣即起慈悲。乃至具行四攝六度等行。如是觀時。意識亦念念熏心。令成六度四攝慈悲等種子。復不令心識為止所沒。即是用義漸顯現也。以久久熏故。真心作用之性究竟圓興法界德備。三身攝化普門示現。以是因緣。以意識依止凈心修觀行也。  真性之體雖復寂靜。所謂因緣即空假中。全事即理。理具三千也。性依熏起顯現世出世法。所謂不變隨緣。全理成事。事造三千也。於止行中具知理具事造兩重三千。憫諸凡惑而起慈悲。具行四攝六度。如是觀時。觀行位中利他行也。用義漸顯。相似位中利他行也。久久熏故。分真位中利他行也。究竟圓興。極果位中利他行也。從始至終。罔非意識之功。初明以何依止體狀竟。  △二破小乘人執二。初正破。二釋疑。今初。  次明破小乘人執。問曰。但以意識修習止觀豈不成耶。何故要須依止凈心。答曰。意識無體。唯以凈心為體。是故要須依止。又復意識念念生滅。前非其後。若不以凈心為依止者。雖修諸行無轉勝義。何以故。以其前念非後念故。如前人聞法。後人未聞。後人若聞。無勝前人之義。何以故。俱始一遍聞故。意識亦爾。前後兩異。前雖曾聞。隨念即滅。後若重聞。亦不增勝。何以故。前後二念俱始一遍聞故。又復如似前人學得甲字後已命終。後人更學乙字。即唯解乙字。不識甲字。何以故。前後人異故。意識亦爾。前滅後生不相逐及。是故不得所修增廣。若以凈心為體。意識念念引所思修熏凈心性。性依熏起以成種子。前念雖滅。後念起時即與前念所修種子和合而起。是故更修彼法即勝於前。一念如是。念念轉勝。是故所修成就。若不久熏。尚自種子力劣。便自廢失。所修不成。何況全無依止。直望前後相熏而得成就也。以是因緣。唯用意識不假依止。無有是處。  △二釋疑。  問曰。小乘法中不明有本識。何得所聞所思皆得成就。答曰。博地凡夫乃至聞教畜生等。有所修習得成者。尚由本識為體故成。何況二乘。但彼自不知此義。非彼不假凈心也。問曰。不聞教畜生豈無凈心為體。答曰。造作痴業尤重。熏心起報亦即極鈍。雖有黠慧之性。及有宿生黠慧種子。但以現報所障故。不得有用。故不聞教非是無凈心也。  △三破大乘人執二。初破名言。二破暗證。今初。  次明破大乘人執。問曰。但用凈心修行止觀即足。何用意識為。答曰。已如上說。由意識能知名義。能滅境界。能熏本識令惑滅解成。故須意識也。問曰。凈心自性寂靜即名為止。自體照明即名為觀。彼意識名義及以境界。體性非有。何論意識尋名知義滅自心境界耶。答曰。若就心體而論。實自如此。但無始已來為無明妄想熏故。不覺自動顯現諸法。若不方便尋名知義依義修行。觀知境界有即非有者。何由可得寂靜照明之用。問曰。凈心自知己性本寂。即當念息。何用意識為。答曰。凈心無二。復為無明所覆。故不得自知本寂。要為無塵智熏。無明盡滅。方得念息。問曰。但息於念心即寂照。何故要須智熏寂照始現。答曰。若無無塵智熏。心裡無明終不可滅。無明不滅。念即叵息。  四番問辭皆從名言而起計度。繇其秉大乘教。不知大乘實義故也。初二問泛約道理。次二問泛約功夫。心識粗凈者必多此計。答文如次破斥可知。叵。不可也。  △二破暗證二。初問。二答。今初。  問曰。我今不觀境界。不念名義。證心寂慮。泯然絕相。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  不觀境界不念名義。是出其盲修之功夫。證心寂慮泯然絕相。是呈其暗證之妄境。豈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是錯認驢鞍橋作阿爺下頷也。故下文先約證破。次約修破。則知其終不離於意識矣。  △二答中二。初約證破。次約修破。初又二。初標征。二逐破。今初。  答曰。汝證心時。為心自證。為由他證。為證於他。  △二逐破三。初破自證。二破他證。三破證他。初中三。初直破。二破轉計。三結破。今初。  若心自證。即是不由功用而得寂靜。若爾。一切眾生皆不作心求於寂靜。亦應心住。  △二破轉計五。初破作意。二破自止。三破能知。四破自知。五破七識能見。今初。  若言非是自然而證。蓋由自心作意自證。名為自證者。作意即是意識。即有能所。即名為他。云何得成心自證也。  △二破自止。  若非他證。但心自止。故名自證者。若不作意即無能所。云何能使心證。若當作意。即是意識。即是他證。  △三破能知。  若言眾生體實皆證。但由妄想不知體證。故有其念能知心體本性證寂不念諸法。故念即自息。即是真如三昧者。為是意識能知本寂。為是凈心能知本寂。若是凈心自知本寂。不念諸法者。一切眾生皆有凈心。應悉自知本寂。故自息滅妄識。自然而得真如三昧。以不修不得。故知凈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意識能知凈心本證。即自息滅。故但是意識自滅。非是意識能證凈心。是故說言心自證者。意識知心本證之時。為見凈心故知本證。為不見凈心能知證也。若言不見凈心能知證者。不見佛心應知佛證。若見凈心故知證者。凈心即是可見之相。云何論言。心真如者離心緣相。又復經言。非識所能識。亦非心境界。以此驗之。定知意識不見心也。以見與不見。無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設使心體本證。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為是意識能知本寂。為是凈心能知本寂。此雙征也。先破凈心能知。如文可解。次破意識能知者。若雲意識轉成無塵智。故知法無實惟一凈心。亦無別心相可取。如是久久熏心轉成證智。則雙超見與不見兩關。但彼不肯用無塵智。妄計意識知證隨即息滅名為凈心自證。故立見凈心不見凈心二義難之。若意識不見凈心而能知凈心自證。喻如不見佛心能知佛證。無有是處。若意識見凈心故而知凈心自證。則凈心成可見相。非是真凈心矣。若不用無塵智為方便。縱令心體本證。亦何能息滅妄念哉。  △四破自知。  若言妄識雖不見凈心。而依經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於凈心。令心自知本證。即不起後念。名為自澄者。汝依經教知心本寂之時。為作寂相而知。為不作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無所系便更馳散。若言作意不令馳散者。即有所緣。既有所緣即還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  既不用意識轉為無塵智。乃謂意識依教知心本寂。熏於凈心令心自知本證。則彼意識知本寂時。作寂相耶。不作寂相耶。作相則是妄想。不作便更馳散。縱謂不作相而但作意。作意即有所緣。何異於作相耶。  △五破七識能見。  若言七識能見凈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證。故不起後念。即名為自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七識是我執識。故不能見心本寂。又復若為能緣之所緣者。即非凈心。如上心體狀中已說。既所緣非實。故熏心還生妄念也。  若計七識能證本寂。即同他證。今雲知心本寂。熏心令知本證。故仍是自證之轉計也。破有二義。一者我執之識不能見本寂故。二者縱許能見。所見非凈心故。  △三結破。  以是義故。無有道理凈心自證不起後念也。  既凈心不能自證。安得不以無塵智為方便哉。  △二破他證二。初正破。二轉破。今初。  若言由他證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體自寂靜故。但以有六七識等。名之為他。由有此他。故說他心不證。是故乃可證他。何須以他證心也。  六識若轉成無塵智。則不名他。以達自他無性故也。又即謂之他證亦可。今既不許用無塵智。而雲他證。他乃凈心之幻翳。如何能證凈心。喻如水可證波。何須以波證水也。  △二轉破。  若言心體雖複本寂。但以無始無明妄念熏故。有此妄念習氣在於心中。是故心體亦不證寂。故須他證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習氣令心證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習氣。彼即自滅者。彼未滅間有何所以不起新念也。若無別法為對治者。彼諸習氣法應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義故。由他所證亦無道理。  何等方便。有何所以。若無別法。三語皆暗指無塵智而言之。若不許無塵智。更有何等方便。更何所以。更將何法對治習氣耶。  △三破證他四。初明他不易證。二明心不證他。三明他不相止。四明嫌非方便。今初。  若言不須用他證心。但證於他。以證他故習氣自滅者。是亦不然。他既有習氣為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習氣種子者。妄念何由可證也。  非無塵智不能除於習氣種子。習種不除。他何可證。如不息風。波何繇寂。  △二明心不證他。  又復凈心無有道理能證於他。若能證他者。一切眾生皆有凈心。應悉自然除於妄念也。  前雲是故乃可證他。喻如水能起波。今雲無能證他。喻如水不能自滅其波也。  △三明他不相止。  若言妄念前後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為證他者。為前止後。為後止前。若言前念止後念者。前在之時後識未生。後若起時前念已謝。不相逐及。云何能止。若言後念止前念者。亦復如是不相逐及。云何能止。  前之二文是破以自證他。此後二文乃破以他證他也。以前後妄念皆名他故。然前後既不相及。云何能相抑止。設非以意識依止本識而修止觀。決無證入之方便矣。  △四明嫌非方便。  若前念起時即自嫌起。嫌起之心熏於本識。令不起後念者。心不自見。云何自嫌。若後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於本識。令不更起後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時。為知前心是空故嫌。為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即是無塵智也。汝云何言不須此智。又若知是空。則應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無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實空而不能知故。又復不知前念空故。執有實念而生嫌心。即是妄想。何以故。以其於空妄起實有想故。此能嫌之心既是無明妄想故。即是動法。復言熏心。此乃亦增不覺。重更益動。生起之識於是雲興。而言能令後念不起者。蓋是夢中之夢。未醒覺也。故作斯說。彷彿不睡者。必應不言如此。  起時非嫌時。嫌時非起時。故云心不自見。云何自嫌。若後念嫌前令不更起後念。是則可爾。然知空則應不嫌。嫌則轉增不覺動法。云何舍無塵智而反墮無明窠臼耶。先約證破竟。  △次約修破二。初正破。二判簡。今初。  又復若言不作心念諸法。故念不起者。為凈心不作心念。為是意識不作心念。若是凈心不作心念者。本來何因作心念法。今忽何因不念法也。若是意識不念法者。意識即是其念。若言意識不作心念法者。為對見法塵而不念。為不對見法塵而不念。為對而不見而不念。為全不對塵名為不念。若不對塵。云何說為意識。何以故。以識者必識所識故。若對而不見。即是頑瞽之法。若見而不念。為何所因而得不念。為知空故所以不念。謂為有故所以不念。若知是空。是無塵之智。對而不見。見而不念。二俱無妨。何故汝言不須此智。若謂為有即不能不念。又復謂有之時即已是念。又復謂為有故。即是無明妄想。而復不念。譬如怯人閉目入闇。通理開眼而入。唯有外闇倒生怕怖。閉目而入。內外俱黑反謂安隱。此亦如是。念前法時唯有迷境無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時心境俱闇反謂為善。又復若不作意念法。心則馳散。若作意不念諸法。作意是亂動。非寂靜法。云何得名證心也。  先雙征。次雙破。初破凈心不作心念。可知。次破意識又二。初總破。謂意識即是念。云何名為不作心念。二別破。謂縱令意識不作心念法者。於四句中屬何句耶。若不對塵不名意識。先破第四句也。若對而不見是頑瞽法。次破第三句也。此下總破前二句。知空則二俱無妨。謂有則二俱有過。並如文可知。  △二判簡。  但以專心在此不念。故即以此不念為境。意識為此境所系故。於余境界無容攀緣。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謂於諸法無復攀緣。遂更深生寶玩將為真法。是以?意相續不休。以晝夜久習熟故。不須作意自然而進。但不覺生滅常流剎那恆起。起複不知。無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位。便言我心寂住。應是真如三昧。作如是計者。且好不識分量也。雖然。但以專心一境故。亦是一家止法。遠與無塵之智為基。近與猿猴之躁為鎖。比彼攀緣五欲遊戲六根者。此即百千萬倍為殊為勝。但非心體寂照真如三昧耳。是故行者為而不執。即是漸法門。若欲成就出世之道。必藉無塵之智也。  但以專心等。是敘其修證之相。但不覺生滅等。是判其以妄濫真。雖然但以等。是收其不無勝力。但非心體等。是簡非圓頓法門也。上來分科解釋以何依止竟。  △三總結。  此明止觀依止中以何依止竟。上標五番建立中第一止觀依止訖。  △二明止觀境界三。初標。二釋。三結。今初。  次明止觀境界者。謂三自性法。就中復作兩番分別。一總明三性。二別明三性。  若論自性清凈如來藏心。不惟非分別。及依他境界並真實性。亦無所施其名目。秪因迷真成妄。今約返妄歸真。故得以三性為所觀境也。  △二釋為二。初總明三性。二別明三性。今初。  所言總明三性者。謂出障真如及佛凈德。悉名真實性。在障之真與染和合。名阿黎耶識。此即是依他性。六識七識妄想分別。悉名分別性。此是大位之說也。  一往略判。故名大位之說。若欲委細。須別明也。  △二別明三性二。初別明。二合辨。初中三。初別辨真實性。二別辨依他性。三別辨分別性。初又三。初標章。二各釋。三合結。今初。  所言別明三性者。初辨真實性。就中復有兩種。一者有垢凈心以為真實性。二者無垢凈心以為真實性。  △二各釋二。初釋有垢凈心。二釋無垢凈心。今初。  所言有垢凈心者。即是眾生之體實。事染之本性。具足違用。依熏變現。故言有垢而復體包凈用。自性無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現之相常寂。復稱為凈。故言有垢凈心也。  △二釋無垢凈心。  所言無垢凈心者。即是諸佛之體性。凈德之本實。雖具法爾違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復備自性順用之能。凈熏滿故。事凈德顯。故言無垢。雖從熏顯。性凈之用非增。假遣昏雲。體照之功本具。復稱凈也。故言無垢凈心。  設使凈用有增。功非本具。則不得名為凈矣。  △三合結。  然依熏約用。故有有垢無垢之殊。就體談真。本無無染有染之異。即是平等實性大總法門。故言真實性。問曰。既言有垢凈。亦應稱無垢染。答曰。亦有此義。諸佛違用即是無垢染。但為令眾生舍染欣凈。是故不彰也。  初合明平等為真實性。次申明設化偏彰凈名。並可知。  △二別辨依他性二。初標章。二各釋。今初。  二明依他性者亦有二種。一者凈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性。  △二各釋二。初釋凈分依他。二釋染分依他。初中二。初正釋。二料簡。今初。  清凈分依他性者。即彼真如體具染凈二性之用。但得無漏凈法所熏故。事染之功斯盡。名為清凈。即復依彼凈業所熏故。性凈之用顯現。故名依他。所現即是所證三身凈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是也。  先釋清凈。繇事染功盡故。當知非斷性染也。次釋依他。繇凈業所熏故。當知性不自顯也。體顯名證法身。智顯名證報身。福德巧用顯名證應身。約法身名常寂光土。約報身名實報莊嚴土。約應身名方便有餘土及凡聖同居土。法報為自利德。應身為利他德。粗判如此。若交融互攝則三身不一不異。四土有豎有橫皆為凈分依他。一依他一切依他。依他性外無餘法也。  △二料簡二。初約性染義對簡。二對真實性料簡。初中三。初正明性染有用。二釋其名清凈分。三釋其名分別性。今初。  問曰。性染之用何。謂由染熏滅故不起生死。雖然。成佛之後。此性豈全無用。答曰。此性雖為無漏所熏故不起生死。但由發心已來悲願之力熏習故。復為可化之機為緣熏。示違之用亦得顯現。所謂現同六道示有三毒。權受苦報應從死滅等。即是清凈分別性法。  以可化之機為緣熏於性染。顯現示違之用。即所謂依他起性也。而名為清凈分別性法則如下釋。  △二釋其名清凈分。  問曰。既從染性而起。云何名為清凈分。答曰。但由是佛德。故以佛望於眾生。故名此德以為清凈。若偏據佛德之中論染凈者。此德實是示違染用。  天台性惡法門正本於此。若能即事惡而達性惡。性惡性善體元無二。則大貪大嗔大痴法門便可向現行日用無明煩惱中薦取矣。央掘.廣額即其標榜也。  △三釋其名分別性。  問曰。既言依他性法。云何名為分別性。答曰。此德依於悲願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將此德對緣施化。即名分別性法也。  一切眾生全墮分別性中。今隨緣令見與其同事。故即名為分別性也。  △二對真實性料簡。  問曰。無垢真實性與清凈依他性竟有何異。答曰。無垢真實性者。體顯離障為義。即是體也。清凈依他性者。能隨熏力凈德差別起現為事。即是相也。清凈分別性者。對緣施設為能。即是用也。  問中但約真實性簡。答中兼對分別性簡。體相用三不相舍離。約體則一切皆體。故名體大。約相則一切皆相。故名相大。約用則一切皆用。故名用大。鏡體光照可為同喻也。思之。  △二釋染分依他二。初正釋。二料簡。今初。  所言染濁依他性者。即彼凈心雖體具違順二用之性。但為分別性中所有無明染法所熏故。性違之用依熏變現虛狀等法。所謂流轉生死輪迴六趣。故言染濁依他性法也。  六趣虛狀依熏變現似有非實。故名染濁依他。凡夫不了。妄謂實我實法。則成分別性耳。  △二料簡又二。初正簡。二釋疑。今初。  問曰。性順之用未有凈業所熏故不得顯現。雖然在於生死之中。豈全無用耶。答曰。雖未為無漏熏故凈德不現。但為諸佛同體智力所護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識。漸發道心。即是性凈之用也。  對上凈分中料簡性染。如文可知。  △二釋疑。  問曰。一切眾生皆具性凈等。為諸佛所護。何因發心先後。復有發不發。答曰。無始已來造業差別。輕重不同先後不一。罪垢輕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蒙。問曰。罪垢重者。性凈之用豈全無能。答曰。但有性凈之體不壞。以垢重故更不有能也。問曰。上言凡聖之體皆具順違二性。但由染凈熏力有現不現。何故諸佛凈熏滿足而不妨示違之用有力。凡夫染熏尤重而全使性順之用無能也。若以染重故性凈無能。亦應凈滿故染用無力。既凈滿而有示違之功。定知染重亦有性順之用。答曰。諸佛有大悲大願之熏故性違起法界之染德。能令機感斯見眾生無厭凡欣聖之習。故性順匿無邊之凈用。不使諸佛同鑒。無凈器可鑒。故大聖舍之以表知機。有染德可見。故下凡尋之明可化也。是故凈滿不妨有於染德。染重不得有於凈用。  此躡性凈之用而起疑也。三番問答義並可知。  △三別辨分別性二。初標章。二各釋。今初。  三明分別性者亦有二種。一者清凈分別性。二者染濁分別性。  △二各釋二。初釋清凈分別性。二釋染濁分別性。今初。  所言清凈分別性者。即彼清凈依他性法中所有利他之德。對彼內證無分別智故。悉名分別。所謂一切種智能知世諦種種差別。乃至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無不盡知。及以示現五通三輪之相。應化六道四生之形。乃至依於內證之慧。起彼教用之智。說己所得示於未聞。如斯等事悉名清凈分別性法。此義云何。謂雖起無邊之事而復畢竟不為世染。不作功用自然成辨。故言清凈。即此清凈之覺隨境異用。故言分別。又復對緣攝化令他清凈。攝益之德為他分別。故言清凈分別性也。  初以對無分別智說名分別。即所謂後得智也。一切種智下。廣出其相。此義云何下。重釋其名。先一番約當體釋。次一番約利他釋。合結可知。  △二釋染濁分別性。  所言染濁分別性法者。即彼染濁依他性中虛狀法內。有於似色似識似塵等法。何故皆名為似。以皆一心依熏所現故。但是心相似法非實。故名為似。由此似識一念起現之時。即與似塵俱起故。當起之時即不知似塵似色等是心所作虛相無實。以不知故。即妄分別執虛為實。以妄執故境從心轉皆成實事。即是今時凡夫所見之事。如此執時。即念念熏心還成依他性。於上還執復成分別性。如是念念虛妄互相生也。問曰。分別之性與依他性既迭互相生。竟有何別。答曰。依他性法者。心性依熏故起。但是心相體虛無實。分別性法者。以無明故。不知依他之法是虛。即妄執以為實事。是故雖無異體。相生而虛實有殊。故言分別性法也。  似識現時即與似塵俱起。仍是依他性也。不知虛相妄執為實。乃名分別性法。又為依他種子。於彼依他不了。復成分別。如是展轉無有窮盡。所謂惑業苦三如惡叉聚者也。妄執是惑。惑必起業。所成依他即是三界苦報。於苦不了。又成惑業。所以更互相生也。問答釋疑可知。別明竟。  △三合辨三。初約一心辨。二約依他辨。三釋六識疑。今初。  更有一義以明三性。就心體平等名真實性。心體為染凈所系。依隨染凈二法名依他性。所現虛相果報名分別性。  心體聖凡平等。約聖即無垢凈心。約凡即有垢凈心也。心為染凈所系。依隨凈法即清凈依他性。依隨染法即染濁依他性也。虛相果報有十界差別。四聖即清凈分別性。六凡即染濁分別性。或佛界為清凈。九界皆染濁也。此意稍細於前。以虛相即名分別。不惟執實為分別故。  △二約依他辨。  又復更有一義。就依他性中即分別為三性。一者凈分。謂在染之真。即名真實性。二者不凈分。謂染法習氣種子及虛相果報。即是分別性。二性和合無二。即是依他性也。  繇真如不守自性。不覺念起。而有無明生滅。與不生滅和合而成阿黎耶識。則舉凡一切眾生無不現在依他性中。故即就依他性分別三性也。文義可知。  △三釋六識疑。  問曰。似識妄分別時。為是意識總能分別六塵。為六識各各自分別一塵。答曰。五識見塵時。各與意識俱時而起。如眼識見似色時。即是一意識俱時分別妄執也。余識亦如是。是故意識總能分別妄執六塵。五識但能得五塵。不生分別妄執。問曰。妄執五塵為實者。為是五意識。為是第六意識。答曰。大乘中不明五意識與第六別。但能分別者悉名意識。  兩番問答皆明意識能起分別妄執也。以前五識但緣現量。不能生分別故。以大乘家但立同時意識。不立五意識故。故知現前一念。不善用之則為分別之本。善用之則為無塵之智。可謂生死涅槃更非他物矣。  △三結。  上來是明第二止觀所觀境界竟。  或問。此立三性為所觀境。與摩訶止觀廣立十境同耶異耶。答曰。摩訶止觀初觀識陰。識陰即分別性也。識非實我實法。但依種子熏習力故有似識現。亦即依他性也。觀此識陰即空假中不可思議。即真實性。後之九境待發方觀。不發不觀。當其發時。若計為實即是分別。若不計實皆是依他。若達即中皆是真實也。兩教二乘三教菩薩。若計為實並是凈分分別性。不計為實即凈分依他。余可知。卍續藏 第 55冊 No. 0905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  明 古吳沙門智旭 述  △三明止觀體狀三。初總標。二別解。三總結。今初。  次明第三止觀體狀。就中復有二番明義。一就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二就清凈三性以明止觀體狀。  體狀猶言相貌。乃正示下手功夫之方法也。  △二別解二。初約染濁三性。二約清凈三性。初中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今初。  初就染濁三性中復作三門分別。一依分別性以明。二約依他性以顯。三對真實性以示。  △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初中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觀。初又二。初明觀。二明止。今初。  對分別性以明止觀體狀者。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當觀五陰及外六塵。隨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見此法謂為實有。形質堅礙本來如是者。但是意識有果時無明故。不知此法是虛。以不知法是虛故。即起妄想執以為實。是故今時意里確然將作實事。後當念言。無始已來由執實故。於一切境界起貪嗔痴。造種種業。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觀門。  五陰六塵本是依他起性似有非實。妄想執實乃是分別性也。繇分別故起惑造業招生死苦。知其過患即名觀門。以是出世初方便故。  △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作此念。我今既知由無明妄想非實謂實故流轉生死。今復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是故違之。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猶如小兒愛鏡中像謂是實人。然此鏡像體性無實。但由小兒心自謂實。謂實之時即無實也。我今亦爾。以迷妄故非實謂實。設使意里確然執為實時。即是無實。猶如想心所見境界無有實事也。復當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但以痴妄謂有實念。道理即無實也。如是次第以後念破前念。猶如夢中所有憶念思量之心無有實念也。作此解故執心止息。即名從觀入止也。  此中具有兩重觀察。先強觀諸法惟是心相。以破實有境執。次復觀此能觀之心亦無實念。以破實有心執。二種實執既破。即名從觀入止也。毗舍浮佛偈雲。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正是此意。蓋眾生無始以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儻不以四大觀身四蘊觀心。則實執何繇可破。實執不破生死浩然。故大小兩乘通以此觀此止為下手之處。但達依止一心而修即名大乘止觀。不達依止一心而修乃成小乘止觀耳。夫強觀諸法無實。復觀能觀無念。一往似屬從假入空。然了達色心本空非滅故空。亦是即隨緣而觀不變。如觀波即水。波無波相。則非但空明矣。言次第以後念破前念者。先以能觀破諸法。後復以觀破能觀。重重推破。不令一念稍執實故。然不可計前念為所觀。後念為能觀也。以後念起時前念已滅。不得成所觀境。但借前念之本虛以知後念之非有。仍是前念為能觀後念為所觀。繇能觀故令於所觀不起實執。四運推簡正旨如此。若執重者。一一運中仍須四性簡責。知其無生無滅方成唯心識觀之門。  △二從止復觀。  復有知諸法無實故。反觀本自謂為實時。但是無明妄想。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徑入依他性觀者。即名從止入觀。  復局照俗名為從止起觀。以即分別性為境故。轉入依他性觀名為從止入觀。以境智俱增進故。  △二約依他性二。初從觀入止。二從止復觀。初中二。初明觀。二明止。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謂因前分別性中止行知法無實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陰六塵隨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虛相。猶如想心所見似有境界。其體是虛。作此解者即名為觀。  一切五陰六塵皆屬因緣所生。正是依他性也。解其悉皆心作。所謂本如來藏言。但有虛相等。一往似屬從空入假。然了達似有非有。全體作相。所謂不變隨緣。則非偏假明矣。  △二明止。  作此觀已復作是念。此等虛法但以無明妄想妄業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顯現。猶如熱病因緣。眼中自現空華。然此華體相有即非有。不生不滅。我今所見虛法亦復如是。唯一心所現有即非有。本自無生今即無滅。如是緣心遣心知相本無。故虛相之執即滅。即名從觀入止。  緣心遣心。謂緣唯心之旨以遣執虛相之心也。前分別性中明止。但滅執實之心。今並止其謂有虛相之心。故得為真如觀作方便也。  △二從止復觀。  既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顯現。即名從止起觀。若從此止行徑入真實性觀者。此即名從止入觀也。  有即非有。幻有不礙真空。非有而有。真空不礙幻有。然皆以依他性為所觀境。但是復局照俗。故名從止起觀。若轉入真實性觀。則境智又俱進矣。  △三約真實性有四重。初一重從觀入止明無性性。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今初。  次明第三真實性中止觀體狀者。亦先從觀入止。所言觀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來唯心心外無法。復作是念。既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為無前二性故。即將此無以為心耶。為異彼無外別有凈心耶。作此念時即名為觀。即復念言。無是無法。對有而生。有尚本來不有。何有無法以為凈心。又復無法為四句攝。凈心即離四句。何得以此無法為凈心也。作此念時。執無之心即滅。則名為止。  文中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既知法本唯心。則離分別.依他二相。然不得將此二相之無以為心相。譬如不將無免以為手巾。以凈心本性自有故也。次明止中雙遮有無圓離四句。以滅執無之心。所謂止息根本無明。停止中道實諦。以其除妄空故名無性性。當知非但中也。  △第二重從觀入止明無真性。  又從此止更入觀門。觀於凈心。作如是念。二性之無既非是心者。更有何法以為凈心。又復此心為可見耶。為不可見耶。為可念耶。為不可念耶。作此分別時即名為觀。即復念言。心外無法。何有能見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緣念此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緣所緣。即是心外有智能觀此心。何名為如。又復我覓心之心體唯是凈心。何有異法可緣可念也。但以妄想習氣故自生分別分別之相。有即非有。體唯凈心。又復設使分別即知。正是凈心分別也。喻如眼見空華。聞言華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聞此語已。知華本無不著於華。反更開眼自覓己眼竟不能見。復謂種種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覓之眼即是所覓眼故。若能知華本無。眼外無法。唯有自眼不須更覓於眼者。即不以眼覓眼。行者亦爾。聞言心外無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習氣故。更生分別覓於凈心。是故當知能覓凈心者即是凈心。設使應生分別。亦即是凈心。而凈心之體常無分別。作此解者名為隨順真如。亦得名為止門。  文中亦先明觀。次明止。先明觀中秪是簡責以破異執。次明止中有法有喻有合。法中能覓即是所覓。舉所成能。全能既所。所既即能。何可緣念。喻中以眼喻真實性。華喻依他及分別性。即知華是眼作。何可更覓於眼。合中以不更覓心即是安心已竟。名為隨順真如。以其異執永息了知本寂。名無真性。不於二性之外別覓真也。  △第三重止觀明根本真如三昧。  久久修習。無明妄想習氣盡故。念即自息。名證真如。亦無異法來證。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為大寂靜止門。復以發心已來觀門方便。及以悲願熏習力故。即於定中興起大用。或從定起。若念若見若心若境種種差別。即是真如用義也。此名從止起觀。  從圓初住名為隨順真如。歷盡四十一位名為久久熏習。初成妙覺所證根本實智名為大寂靜止門。所起後得智盡未來際常然大用之門名為從止起觀也。又圓十信亦得名為隨順真如。初住已上亦得名為分證真如分成就此止觀二門。具如下文斷得中辨。  △第四重止觀明雙現前。  又復熾然分別而常體寂。雖常體寂而即緣起分別。此名止觀雙行。  此攝上真如大寂靜止門及真如用義。而明其非異時也。此雙行平等止觀。局惟佛果。通約性修。何以言之。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菩薩之人慧多定少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乃至等覺菩薩見於佛性猶如隔羅望月。故知局惟佛果也。然諸眾生雖繇迷理迷事二種無明熾然分別。而體本常寂。即於常寂體中具足一切緣起分別。是謂理即雙行。若從知識及經卷聞此心性寂用之理。能解能知。是謂名字雙行。從此念念體其本寂。善能分別緣起。是謂觀行雙行。能體寂故隨順奢摩他道。能分別故隨順毗婆舍那。是謂相似雙行。止行現前名首楞嚴三昧。觀行現前名摩訶般若。是謂分證雙行。習氣盡故法界一相。大用顯故遍示三輪。是謂究竟雙行。妙明明妙。寂照照寂。從始至終罔非性德。理即位中名為逆修。名字已去悉名順修。順逆雖殊在性則一。故悟性者方成妙修。得此第四止觀雙行意已。方知前約二性所修止觀。及真實性中前三番止觀。法爾亦是一一雙行。但明昧有殊。致使淺深差別耳。約染濁三性中分科並各釋竟。  △三通簡三。初正簡示。二約幻喻。三約夢喻。初中四。初簡止觀功能。二簡四重深義。三簡修有次第。四簡妄執須除。今初。  上來三番明止觀二門。當知觀門即能成立三性緣起為有。止門即能除滅三性得入三無性。入三無性者。謂除分別性入無相性。除依他性入無生性。除真實性入無性性。  觀門成立三性緣起者。謂觀五陰六塵等法本虛。但是妄想執實。即能成立分別性緣起。以知諸法惟分別性。無實法故。次觀五陰六塵等法悉皆心作。其體是虛。即能成立依他性緣起。以知諸法悉依他起。但虛相故。次觀一切諸法本來惟心。心外無法。不將二無以為心相。即能成立真實性緣起。以知諸法有即非有。唯凈心故。止門除滅三性入三無性者。謂強觀諸法唯是心相虛狀無實。復觀能觀之心亦無實念。繇此執心止息。故名除分別性入無相性。次觀虛法唯心所現。有即非有無生無滅。繇此虛相執滅。故名除依他性入無生性。次觀凈心圓離四句。不屬有無亦非可緣可念。故名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二簡四重深義。  就真實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觀者。但此窮深之處微妙難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實。除妄空以明止即是無性性。次一顯即偽是真。息異執以辨寂即是無真性。是故無性性或名無無性或雲無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觀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後第四一重止觀者。即是雙現也。  何有無法以為凈心。故云示妄空非實。執無之心即滅。故云除妄空以明止。設使分別。正是凈心分別。故云顯即偽是真。何有異法可緣可念。故云息異執以辨寂。余如上釋可知。  △二簡修有次第。  又復行者若利機深識。則不須從第一分別性修。但徑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別性。以具有二性義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須次第從第一性修。然後依第二性修。依次而進也。終不得越前二性徑依第三性修也。又復雖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並學。資成第二番也。  利機謂智慧敏利。深識謂識見深遠。利則觸著便知。深則不泥情執。蓋已先知一切唯心。諸法無實。故可徑觀本虛之法。以此本虛之法。不執便是依他。執乃妄成分別。元非二體二相。又虛妄果報亦即名為分別性法故也。若不能了達境虛。即須如前次第修習。此易可知。然縱令極利根機。亦不得徑觀真實性法。以眾生無始以來全墮依他性中。離依他性無真實性。如離流無水。設使徑觀真實。真實反是分別。譬如舍流覓水非真水。故圓覺經雲。未證無為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此之謂也。但能諦觀分別及依他性。任運自得證真實性。如觸波流全觸於水。智者大師的指現前一念。識心為所觀境。識心豈非依他性耶。觀此即是不思議境。既不思議豈非真實性耶。若不立事境單言理觀極得意者。秪是清凈真如。其在初心多屬惡取邪執。可不慎哉。又復應知所以觀分別者。欲了分別無性以入依他。觀依他者欲了依他無性而證真實。是則前二以為方便。正欲資成第三番耳。若約大途。則分別性中止觀一往從假入空。依他性中止觀一往從空入假。真實性中止觀正顯中道妙定妙慧。然圓人初行三止三觀具在一心中修。故不妨於念念中三番並學。從觀行三番入相似三番。從相似三番入分證三番。從分證三番入究竟三番。至於究竟雖不妨仍說三性及三無性。而究竟統惟真實性矣。  △四簡妄執須除。  問曰。既言真實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實。答曰。執二無以為真實性者即須除之。故曰無無性。妄智分別凈心謂為可觀者。亦須息此分別異相。示其無別真性可得分別。故言無真性。但除此等於真性上橫執之真。非謂除滅真如之體。  正簡示竟。  △二約幻喻三。初標章。二正說。三例結。今初。  復更有譬喻能顯三性止觀二門。今當說之。  △二正說三。初喻觀門。二喻止門。三止觀合辨。今初。  譬如手巾。本來無免。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唯一凈心自性離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免現。依他性法亦復如是。妄熏真性現六道相也。愚小無知謂免為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迷妄執虛為實。是故經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觀門也。  此喻即同前文約一心辨三性之義也。文並可知。  △二喻三無性止門。  若知此免依巾似有。唯虛無實。無相性智亦復如是(除分別性)。能知諸法依心似有。唯是虛狀無實相性也。若知虛免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免有即非有。本來不生。無性性智亦復如是(除依他性)。能知虛相唯是真心。心所現相有即非有。自性無生也。若知手巾本來是有。不將無免以為手巾。無性性智亦復如是(除真實性)。能知凈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無為真實性。此即喻三無性止門也。  △三止觀合辨。  是故若欲舍離世諦。當修止門入三無性。若欲不壞緣起建立世諦。當修觀門解知三性。若不修觀門即不知世諦所以緣起。若不修止門即不知真諦所以常寂。若不修觀門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門即不知俗即是真。以是義故。須依幻喻通達三性三無性。  世諦謂十界假名差別建立。事造三千也。真諦謂因緣生法空假即中。理具三千也。真則三諦俱真。俗則三諦俱俗。真即是俗俗即是真。良繇非真非俗所以雙照真俗。則三諦俱中。幻喻若此余皆可知。二正說幻喻竟。  △三例結。  如幻喻能通達三性三無性。其餘夢化影像水月陽??干城餓鬼等喻。但是依實起虛。執虛為實者悉喻三性。類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諸喻依實起虛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虛體是實即可喻真實性。虛隨執轉即可喻分別性。是故此等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無相。即可喻三無性也。  文中先例結。次若直以此等下。又將諸喻喻前文。約依他辨三性之義也。例結中所依之實喻真實性。所起之虛喻依他性。執虛為實喻分別性。三性既爾。三無性義例此可知。次文中虛體是實以喻在染之真。所謂凈分。虛隨執轉以喻習氣種子及虛相果報。所謂染分也。  △三約夢喻。  又更分別夢喻以顯三性三無性。譬如凡夫慣習諸法故。即於夢中心現諸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由無始已來果時無明及以妄想熏習真實性故。真心依熏現於虛相果報也。彼夢裡人為睡蓋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夢心所作。即便執為實事。是故夢裡自他種種受用得成。分別性法亦復如是。意識為果時無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執為實。是故自他種種受用得成也。是以經言。是身如夢。為虛妄見。虛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別性。此即緣起三性為觀門也。然此夢中所執為實者。但是夢心之相。本無有實。分別性法亦復如是。但是虛想從心所起。本來無實。即是無相性也。又彼夢中虛相。有即非有。唯是夢心更無餘法。依他性法亦復如是。自他虛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識更無餘法。即是無生性也。又彼夢心即是本時覺心。但由睡眠因緣故名為夢心。夢心之外無別覺心可得。真實性法亦復如是平等無二。但以無明染法熏習因緣故。與染和合。名為本識。然實本識之外無別真心可得。即是無性性法。此即除滅三性為止門也。以是喻故。三性三無性即可顯了。此明止觀體狀中約染濁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上已通舉夢等八喻。例如幻喻可知。今更分別。欲令止觀轉明故也。先喻三性中不言真實性者。即指能夢之心為真實性也。依此起於夢中所見諸法。名依他性。夢中妄執為實。名分別性。三界無別法。惟是一心作。不了惟心。妄計我法。深觀此喻寧不冷然者哉。三止門喻在文可知。  △二約清凈三性三。初分科。二各釋。三通簡。今初。  次明清凈三性中止觀體狀。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別性中止觀體狀。二明依他性中止觀體狀。三明真實性中止觀體狀。  △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二約依他性。三約真實性。今初。  第一分別性中止觀體狀者。謂知一切諸佛菩薩所有色身。及以音聲大悲大願。依報眾具殊形。六道變化施設。乃至金軀現滅舍利分頒。泥水雕圖表彰處所。及以經教威儀住持等法。但能利益眾生者。當知皆由大悲大願之熏。及以眾生機感之力。因緣具足熏凈心故。心性依熏顯現斯事。是故唯是真性緣起之能。道理即無實也。但諸眾生有無明妄想。故曲見不虛。行者但能觀察。知此曲見執心是無明妄想者。即名為觀。以知此見是迷妄故。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唯是自心所作。如是知故。實執止息即名為止。此是分別性中從觀入止也。  先觀後止文並可知。住持三寶一切佛事。本皆真性緣起之能。真性即清凈真實性。緣起即清凈依他性也。但繇眾生不了妄計為實。故名為分別性耳。既是無明妄想分別。複名為清凈者。以所緣境是從大悲大願出生。能與眾生作增上緣。縱令不了唯心。亦不增長結業故也。然欲入大乘門。必須強作心意觀知無實。否則心外計法。永違出要矣。  △二約依他性。  第二依他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門故。此中即知諸佛凈德唯心所作。虛權之相也。以不無虛相緣起故。故得凈用圓顯。示酬曠劫之熏因。即復對緣攝化故。故得澤沾細草。表起無邊之感力。斯乃凈心緣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為觀門。依此觀門作方便故。能知凈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為止門。此止及觀應當雙行。前後行之亦得。  利根者可以雙行。鈍根者前後亦得。義並可知。  △三約真實性。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門者。謂因前止行故。即知諸佛凈德唯是一心。即名為觀。復知諸佛凈心是眾生凈心。眾生凈心是諸佛凈心。無二無別。以無別故。即不心外觀佛凈心。以不心外覓佛心故。分別自滅。妄心既息。復知我心佛心本來一如。故名為止。此名真實性中止觀門也。  義亦可知。或問。此與上文染濁三性止觀為先後修耶。俱時修耶。有次第耶。不次第耶。須具修耶。不須具修耶。答曰。亦有先後亦可俱時。亦次第亦不次第。亦具修亦不具修。何以言之。前約染濁三性修止觀。是觀身實相念自佛三昧也。後約清凈三性修止觀。是觀佛實相念他佛三昧也。若惟念自佛。則不須具修後三止觀。以染濁真實性中止行若成。習氣既盡。體證真如。自於清凈三性三無性法能通達故。若惟念他佛。則不須更修前三止觀。以清凈真實性中止行若成。我心佛心平等一如。不於染濁三性三無性法更生迷故。複次清凈分別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應化佛。清凈依他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法門佛。清凈真實性中止觀。即是約唯心念實相佛。亦可名自他俱念。不惟念他佛也。若泛論雙念自他佛者。則須具修二種三性止觀法門。於中復有先後俱時次及不次四義。言先後者。先約染濁分別性修。次約清凈分別性修。然後染依他凈依他。染真實凈真實。一一次第修之。不得越次也。言俱時者。具約十界分別性修。次約十界依他性修。次約十界真實性修。則染凈俱時無先後也。言次第者。如下斷得中辨。言不次者。上雲念念之中三番並學。亦可例雲染凈齊觀。又如下文所云位位俱行三止也。故知圓融行布橫豎包羅。頓漸俱收利鈍悉被。法門之妙無以加矣。  △三通簡六。初簡寂用之相。二簡生佛之名。三簡同異之義。四簡自他修益。五簡佛德實虛。六簡常住生滅。初中二。初約以修顯性。二約稱性起修。今初。  上來清凈三性中。初第一性中從觀入止。復從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復從此止入第三性中觀。復從此觀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轍入修滿足。復以大悲方便。發心已來熏習心故。即於定中起用繁興。無事而不作。無相而不為。法界大用無障無礙。即名出修也。用時寂。寂時用。即是雙現前也。  一轍入修滿足。謂念佛三昧。始從應化。終至法身。托外義成唯心觀。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究竟圓顯也。此為根本智大寂靜止門。復以大悲方便熏習力故大用繁興。即是差別智。法界常然。大用之門用寂寂用。說有先後體無先後。故名雙現前也。  △二約稱性起修。  乃至即時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雙修。此義云何。謂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時常寂。非有而有不無似法。即名寂時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滅空也。  色即是空。有即非有。法界法爾本性寂義也。非色滅空。不無似法。法界法爾本性用義也。繇此性具寂用。本自不前不後。故照性成修。始從名字。終於究竟。無時不雙現前。何俟成佛之後方名雙現前哉。  △二簡生佛之名。  問曰。既言佛心眾生心無二無別。云何說有佛與眾生之異名。答曰。心體是同。復有無障礙別性。以有別性故。得受無始已來我執熏習。以有熏力別故。心性依熏現有別相。以約此我執之相故。說佛與眾生二名之異也。  同不障別。別不礙同。故名無障礙別性。余可知。  △三簡同異之義。  問曰。諸佛既離我執。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別也。答曰。若離我執證得心體平等之時。實無十方三世之異。但本在因地未離執時。各別發願。各修凈土。各化眾生。如是等業差別不同熏於凈心。心性依別熏之力故。現此十方三世諸佛依正二報相別。非謂真如之體有此差別之相。以是義故。一切諸佛常同常別。古今法爾。是故經言。文殊法常爾。法王唯一法。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此即同異雙論。若一向唯同無別者。何故經言。一切諸佛身。一切無礙人。若一向唯別不同者。何故經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以是義故。真心雖復平等而復具有差別之性。若解明鏡一質即具眾像之性者。則不迷法界法門。  △四簡自他修益又二。初明益。二釋疑。今初。  問曰。真心有差別性故。佛及眾生各異不同。真心體無二故。一切凡聖唯一法身者。亦應有別性故。他修我不修。體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別義故。他修非我修。體是一故。修不修平等。雖然。若解此體同之義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故經言。菩薩若知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為奇特之法。又復經言。與一切菩薩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當知。諸佛菩薩二乘聖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是故應當隨喜。  答中先以修不修平等明體是一。所以破其他修我得之執。次復勸修隨喜功德。若能於凡聖功德深生隨喜。則他修我得之義亦成。蓋能解體同即是妙慧。念念隨喜破嫉妒障即是妙行。慧行兩具即非一向倚他覓道者矣。  △二釋疑。  問曰。若爾。一切凡夫皆應自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義者。可不須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無自他身相之別。真如既復有異性義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寧須一向倚他覓道。但可自修功德。復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勝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復須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復不得他益。即如窮子不知父是己父財是己財故。二十餘年受貧窮苦止宿草庵。則其義也。是故藉因托緣速得成辨。若但獨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糞之價。  答中先明不得全倚他修。次明必須知他即己。文義可知。然此自他修益須約四句。一者惟求於自不假於他則成二乘。以不達自他同體故。二者惟倚於他不求於自則成人天。亦不知自他同體故。三者自既不修亦不求他則常在三塗。以因緣俱沒故。四者知他即自深生隨喜則速成佛道。以藉因托緣故。  △五簡佛德實虛又二。初示德相。二簡實虛。今初。  問曰。上言諸佛凈德者有幾種。答曰。略言有其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中復有三種。一者法身。二者報身。三者凈土。利他之中復有二種。一者順化。二者違化。順化之中有其二種。一者應身及摩

摩化身。二者凈土及雜染土。此是諸佛凈德。  法報二身約能依言。凈土約所依言。理實能所不二。為令眾生得四益故分別言之。法身者所顯自性清凈理體也。報身者所成一心三智四智及常樂我凈無量功德法聚也。凈土者所依理智功德之性即是三德秘藏也。順化現佛身。違化現雜趣身。應身有勝有劣。勝依凈土。劣依雜染。摩

摩亦云摩奴末那。此翻意生身。又翻意成身也。  △二簡實虛又二。初約修正簡。二約性例簡。今初。  問曰。利他之德對緣施設。權現巧便可言無實。唯是虛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報二身圓覺大智。顯理而成常樂我凈。云何說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實是常樂我凈不遷不變。正以顯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復正以顯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緣起之用。然用無別用。用全是心。心無別心。心全是用。是故以體體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廢常用。以用用體非有即有。熾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為觀門。用即是寂名為止行。此即一體雙行。但為令學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後別說止觀之異。非謂佛德有其遷變。  顯理而成則全體是理。故得名有。復以顯理而成則成無別成元只是理。故即非有也。但眾生無始以來執有情重。今欲令學者泯相入寂。故先說止後說觀耳。本自一體雙行。何嘗有遷變哉。  △二約性例簡。  又複色即是空名之為止。空非滅色目之為觀。世法尚爾。何況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世間色法尚自即止即觀。法爾性具寂用之理。何況佛德乃稱性成修全修顯性者。豈令寂用有異體哉。約寂則有而非有。約用則非有而有。夫復何疑。  △六簡常住生滅。  問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眾生亦有即非有。應不妨不滅。答曰。佛德即理顯以成順用故。所以常住。眾生即理隱以成違用故。所以生滅。常住之德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滅之用亦雖有即非有。而復非有而有。故不妨生滅也。此約清凈三性以明止觀體狀竟。  止觀體狀中總標及別釋竟。  △三總結。  第三番體狀竟也。  或問。此止觀體狀與十乘觀法為同為異。答曰。十乘觀法兼被三根。今此法門為上根說。故云上根惟用一。中根二之七。下根具用十。夫即分別性而入依他。即依他性而入真實。即三性而入三無性。即三無性而不壞三性緣起。正所謂第一觀不思議境也。雖不具明余之九法。而一法中即具十法。何以言之。最初文雲。善哉佛子乃能發是無上之心。豈非真正發菩提心。番番止觀。豈非善巧安心。三性無性。豈非破法皆遍。止能知俗即真。觀能知真即俗。豈非善識通塞。又三性止觀即是無作四念處慧。從此滅二世惡生二世善。出生神足根力覺道。豈非道品調適。下文歷事止觀。豈非對治助開。除障得益差別不同。豈非次位。強心修之。豈非安忍。佛果為期。豈非離似道愛也。  △四明止觀斷得三。初標科。二各釋。三總辨。今初。  次明第四止觀除障得益。就中復有三門分別。一約分別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約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約真實性以明除障得益。  △二各釋三。初約分別性(至)三約真實性。初中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初又三。初正明。二喻顯。三法合。今初。  初明分別性中所除障者。謂能解不知境虛執實之心是無明妄想故。即是觀行成。以觀成故。能除無明妄想上迷妄。何謂迷妄之上迷妄。謂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迷故。即執為非迷。復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雖未能除不了境虛執實之心。但能識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之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進修止行。即是得益。  除迷妄之上迷妄即是斷。堪修止行即是得。此從名字初起觀行也。文並可知。  △二喻顯。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顯。如人迷東為西。即是妄執。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語言。汝今迷妄謂東為西。此人猶作是念。我所見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執為非迷者。復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過失。謂有背家浪走之過。若此人雖未醒悟。但用他語。信知此心是迷妄者。即無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謂雖復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三法合。  雖未證知諸法是虛。但能知境虛是無明。執實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執。堪能進修止行。漸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當隨流苦海。增長三毒。背失涅槃寂靜之舍也。此明分別性中觀行斷得之義。  能知境虛是無明。應雲能知不了境虛是無明。文缺不了二字。義須補也。漸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增長三毒。追合上浪走之過。余可知。  △二明止行斷得。  所言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彼觀行作方便故。能知諸法本來無實。實執止故。即是能除果時迷事無明及以妄想也。復於貪嗔漸已微薄。雖有罪垢不為業系。設受苦痛。解苦無苦即是除障。復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觀行故。無塵智用隨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別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除果時迷事無明。即斷緣生中痴。及除妄想。即總斷三界見惑也。貪嗔漸已微薄。謂但有潤生惑。無發業惑。雖未永斷生緣。已與執實者迥然不同。堪起無塵智用矣。  △二約依他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觀斷得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與分別性中止門不異而少有別義。此云何也。謂彼中止門者必緣一切法是虛。故能遣無明。無明滅故。執實妄心即止。然此緣虛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觀門更無異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觀亦就。但彼由緣虛故能滅實執。故名為止。此即由知無實故。便解諸法是虛。因緣集起不無心相。故名為觀。彼以滅實破執為宗。此以立虛緣起為旨。故有別也。以是義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者是何。謂依此觀方便進修。堪入依他性止門。又復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觀行斷得也。  滅實破執是從假入空。立虛緣起是從空入假。故得分成如幻化等三昧也。余可知。  △二明止行斷得二。初正明。二料簡。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門除障得益者。謂依有觀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虛相唯是一心為體。是故虛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滅虛相之執。故名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又復無明住地漸已損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無生智用現前。復即成就真實性中觀行。即名得益。  果時迷理無明及以虛相。謂見思習氣及界內塵沙也。無生智用謂道種智。余可知。  △二料簡。  問曰。觀門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門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別也。答曰。觀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復觀中知法緣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緣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別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知法緣起如幻。但是從空入假。知法緣起即寂如幻。則雙遮二邊亦得雙照矣。  △三約真實性二。初明觀行斷得。二明止行斷得。初中二。初正明。二料簡。今初。  次明真實性中止觀除障得益者。初明觀門。此觀門者。初與依他性中止門無異而少有別義故。云何也。謂彼止門必緣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體是一心。是故得滅虛相之執。然此能知諸法唯一心之體。即是此中觀門更無異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觀即就。不相離也。然彼雖緣一心。但以滅相為宗。此中雖知虛相非有。但以立心為旨。故有別也。是故除障義同。得益稍別。別義是何。謂依此觀作方便故。堪能勝進入止門也。  滅相為宗是遮二邊。立心為旨正顯中道也。  △二料簡。  問曰。唯心所作與唯是一心。為一為異。答曰。唯心所作者。謂依心起於諸法非有而有。即是從體起相證也。唯是一心者。謂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體是一心。即是滅相入實證也。此明真實性中觀行斷得也。  從體起相仍是幻有。滅相入實乃歸中道矣。  △二明止行斷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謂依前觀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體不可分別。從本已來常自寂靜。作此解故念動息滅。即名為止。以此止行能滅無明住地及妄想習氣。即名除障。大覺現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實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止觀斷得中標科及各釋竟。  △三總辨四。初辨除障之義。二辨熏心之由。三辨位地之相。四結略總明。今初。  問曰。除障之時為歒對除。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敵對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時未有其解。解若起時惑先已滅。前後不相見故。不得歒對相除。如是。雖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識之中惑染種子仍在未滅故。解心一念滅時還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興之時。解用漸漸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種子。即彼解用熏成種子之時。即能熏彼惑染種子分分損減。如似以香熏於臭衣。香氣分分著衣之時。臭氣分分而滅。惑種亦爾。解種分成。惑即分滅也。以惑種分分滅故。惑用漸弱。解種分分增故。解用轉強。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說敵對除。但有語無義。然彼小乘亦還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答中文分為四。初直明不得敵對相除。以解惑不同時故。次恐難雲。既說解時無惑。何故解者仍未斷惑盡耶。今釋之曰。以其惑種仍在故。解滅時還起惑用也。三恐疑雲。既解惑迭興。如何得以解除惑。今釋之曰。解用漸漸熏心令成解種。故能損滅惑種。喻如香熏臭衣也。四恐疑雲。既是分分熏除。何故小乘說敵對除彼亦能斷惑耶。今釋之曰。小乘亦是熏除。彼自不達。故妄計為敵對除耳。解惑無敵對理。故但有語無義也。  △二辨熏心之由。  問曰。解熏心時。為見凈心故得熏心。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義故。解惑之用悉不離心。以不離心故。起用之時即自熏心。更無所由。如似波浪之用不離水故。波動之時即動水體。是以前波之動動於水故。更起後波也。解惑之熏亦復如是。類此可知。  解熏心時亦非見於凈心。亦非更有所由。以凈心非可見相故。以心外更無他法可由故。但解惑皆依心起。還熏於心。譬如依水起波還動於水耳。  △三辨位地之相。  問曰。此三性止觀為有位地。為無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別性中止行成。十迴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滿足真實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別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實性中止行成。又復地前隨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滿足。又複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時凡夫始發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托法無別也。  以三性止觀對菩薩位地。有豎有橫有收有簡。故不定也。初就一相而言。即約豎論。十解謂別十住。以永斷見思惑故。十迴向謂別十向。亦圓十信。以永斷塵沙兼伏無明惑故。佛果謂別地圓住皆名分證。佛果至究竟位名為滿足。以永斷無明惑故。次更一解者。豎而兼橫。地前為緣修故。染凈二種分別性止行成。地上為真修故。染凈二種依他性止行成。佛果為滿證故。染凈二種真實性止行成。次又復地前等。橫而兼豎。蓋只依他一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觀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隨分具。以無明伏而未斷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斷三德現前故。佛地名究竟滿足。以分別止行究竟滿足成應身解脫德。依他止行究竟滿足成報身般若德。真實止行究竟滿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複位位等。非豎非橫亦橫亦豎。初從名字位中了知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及十界十如權實諸法。隨見有一法當情。悉是分別性法。此法當體無實。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復無性。但是法界實相。即為真實性法。故始發心時便得俱行三止。但觀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則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證位中愈明。分證位中猶帶昧相。究竟位中方為極明。然從始至終無不以三性法為所觀境。故言托法無別也。  △四結略總明。  又復總明三性止觀除障得益。謂三性止行成故離凡夫行。三性觀行成故離聲聞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滅樂為自利。三性觀行成故緣起作用為利他。此為得益。斯辨第四止觀斷得竟。  或問。止成離凡夫行。秪是入空意耳。觀成離聲聞行。秪是出假意耳。蓋在通別之間。而釋為圓頓。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約染濁分別性論止觀者。可得但是通教。若但約分別依他二性論止觀者。可得是別接通。若但約染濁三性次第論止觀者。可得但是別教。今既具約染凈二種三性。又具論次與不次二種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觀後止。不是先止後觀。又即時凡夫亦得雙修止觀。安得非圓頓耶。須知凡夫聲聞皆有界內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內凡夫行也。變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滯於但空界內聲聞行也。滯於但中界外聲聞行也。是故經雲。有聲聞乘聲聞。有聲聞乘緣覺。有聲聞乘菩薩。有緣覺乘聲聞。有緣覺乘緣覺。有緣覺乘菩薩。有菩薩乘聲聞。有菩薩乘緣覺。有菩薩乘菩薩。智者大師釋之謂。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別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觀。便離凡夫及聲聞行。所謂圓五品位。圓伏五住煩惱。雖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別教十迴向矣。須知上文四番約位。正意秪在第四非橫非豎論橫豎耳。  △五明止觀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頌。三結。初中三。初備顯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初又四。初克證全體大用作用。二明雙遮雙照作用。三明離過具德作用。四明融即離微作用。今初。  次明第五止觀作用者。謂止行成故。體證凈心。理融無二之性。與諸眾生圓同一相之身。三寶於是混爾無三。二諦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淵渟恬然。澄明內寂。用無用相。動無動相。蓋以一切法本來平等故。心性法爾故。此則甚深法性之體也。謂觀行成故。凈心體顯法界無礙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凈之能。興大供具滿無邊剎。奉獻三寶惠施四生。及以吸風藏火放光動地。引短促長合多離一。殊形六道分響十方。五通示現三輪顯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頂。下居兜率之天。托影於智幻之門。通靈於方便之道。揮二手以表獨尊。蹈七步而彰唯極。端坐瓊台。思惟寶樹。高耀普眼於六天之宮。遍轉圓音於十方之國。蓮華藏海帝網以開張。娑婆雜土星羅而布列。乃使同形異見一唱殊聞。外色眾彰殊光亂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樹潛輝。玉質常存權形取滅。斯盡大悲大願熏習力故。一切法法爾。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緣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克證全體。繇觀行成能興大用。此總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證三諦之智名為佛寶。所證三性之理名為法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名為僧寶。故混爾無三也。分別依他二性名俗諦。真實之性名真諦。又三性俱名俗諦。三性無性名真諦。又三性三無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諦。三性三無性本惟一心名真諦。故莽然不二也。余可知。  △二明雙遮雙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觀行成故。德用緣起不入涅槃。又止行成故住大涅槃。觀行成故處於生死。  不住不入是雙遮。能住能處是雙照也。  △三明離過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為世染。觀行成故不為寂滯。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觀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滯是離過。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四明融即離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槃。觀行成故知涅槃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觀行成故知流轉即生死不轉是涅槃。  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復更滅故。生死即是涅槃。二乘所證涅槃仍是真常流注故。即是變易生死。此對待論融即也。二種生死元無生死之相。如舉波即水。故生死即是涅槃三德。涅槃亦無涅槃之相。如全水在波。故涅槃即是生死。此絕待論融即也。隨緣常不變。故生死涅槃二俱平等。無有一相可得。所謂其入離也。不變常隨緣故。隨流轉緣名為生死。隨不轉緣名為涅槃。所謂其出微也。初備顯作用竟。  △二重明所依。  問曰。菩薩即寂興用之時。三性之中依於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薩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興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義云何。謂雖知諸法有即非有。而復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無似法顯現。何以故。以緣起之法法爾故。是故菩薩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憫念眾生。然復依分別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受大苦惱。依依他性觀門故。從心出生攝化之用。依真實性觀門故。知一切眾生與己同體。依分別性止門故。知一切眾生可除染得凈。依依他性止門故。不見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實性止門故。自身他身本來常住大般涅槃。  答中先標二義。次別釋成。謂雖知諸法下。釋依依他性道理也。然後依分別下。釋余性助成化道也。  △三再示方便。  又若初行菩薩欲有所作。先鬚髮願。次入止門。即從止起觀。然後隨心所作即成。何故須先發願。謂指克所求請勝力加故。復何須入止。謂欲知諸法悉非有故。是故於一切有礙之法隨念即通。何故。即從止起觀。謂欲知一切法皆從心作故。是故於一切法有所建立隨念即成也。若久行菩薩即不如是。但發意欲作隨念即成也。諸佛如來複不如是。但不緣而照。不慮而知。隨機感所應見聞。不發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無心欲益於世。而隨前感雨寶差別。如來亦爾。隨所施為不作心意。而與所益相應。此蓋由三大阿僧祇劫熏習淳熟故得如是。更無異法也。  先明初行方便。次明久行及佛之不同。然非因初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須學初行之方便矣。  △二偈頌三。初頌理諦。二頌觀法。三頌勸修。今初。  心性自清凈。諸法唯一心。此心即眾生。此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還無二相。一心如大海。其性恆一味。而具種種義。是無窮法藏。  初一句總頌真體。次一句攝事歸理。無一法而非全心也。次四句全理成事。無一法之全理不還具眾生佛菩薩生死涅槃種種法也。一心作二即不變常隨緣義。二無二相即隨緣常不變義。海喻可知。  △二頌觀法三。初法說。二喻說。三合結。今初。  是故諸行者。應當一切時。觀察自身心。知悉由染業。熏藏心故起。既知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應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復念真藏心。隨熏作世法。若以凈業熏。藏必作佛果。  觀察自身心。謂約染濁分別性修止觀也。知悉由染業熏藏心故起。是約染濁依他性修止觀也。應解眾生體悉是如來藏。是約染濁真實性修止觀也。復念真藏性等四句。是以染例凈。即約清凈三性修止觀也。又如來藏依熏作世法。是知不變常隨緣也。眾生體悉是如來藏。是解隨緣常不變也。世法既爾佛果例然。約性則一真平等。約修則因滿果圓。所以必須依止一心勤行妙止觀也。  △二喻說。  譬如見金蛇。知是打金作。即解於蛇體。純是調柔金。復念金隨匠。得作蛇蟲形。即知蛇體金。隨匠成佛像。  蛇喻染濁分別性。打喻染濁依他性。蛇體純是調柔金。即喻染濁真實性。又打金作蛇喻不變隨緣。蛇體純金喻隨緣不變也。蛇體金喻現前一念心性。匠喻止觀法門。成佛像喻成出障凈法身也。  △三合結。  藏心如真金。具足違順性。能隨染凈業。顯現凡聖果。  金可為蛇為像。即是具足蛇像二性。故能隨匠打作蛇像。藏心亦爾。本具違順二性。故能隨染凈二業顯現凡聖二果。然正為蛇時像性仍在。故可轉蛇作像。則知正在染時凈性仍在。故可轉凡成聖也。蛇像非佛像。故須修證。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執性廢修。執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別法界法門哉。二頌觀法竟。  △三頌勸修。  以是因緣故。速習無漏業。熏於清凈心。疾成平等德。是故於即時。莫輕御自身。亦勿賤於他。終俱成佛故。  凈心為因。凈業為緣。因必藉緣。故須速習無漏業緣。熏於清凈心之真因。令成本來平等之妙德也。我心既即佛性。安可輕御。御者用也。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安可賤他。既不自輕亦不賤他。是名平等佛德。  △三結。  此明止觀作用竟。上來總明五番建立止觀道理訖。  已上第二大科廣作分別竟。  △三歷事指點三。初明禮佛時止觀。二明食時止觀。三明便利時止觀。初中三。初觀門。二止門。三雙行。初又二。初實事觀。二假想觀。初又三。初法。二喻。三合。今初。  凡禮佛之法亦有止觀二門。所言觀門禮佛者。當知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悉與我身同一凈心為體。但以諸佛修習凈業熏心故。得成凈果。差別顯現。遍滿十方三世。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種智。是正遍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盡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盡欲救度一切眾生。一佛既爾。一切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養時。若禮拜時。若讚歎時。若懺悔時。若勸請時。若隨喜時。若迴向時。若發願時。常作是念。一切諸佛悉知我供養。悉受我供養。乃至知我發願。  此依法性及與佛德稱實而觀。行願品所謂起深信解如對目前者也。  △二喻。  猶如生盲之人於大眾中行種種惠施。雖不見大眾諸人。而知諸人皆悉見己所作。受己所施。與有目者行施無異。  無始無明未破。喻如生盲。然能作此信解。則功德與菩薩等矣。  △三合。  行者亦爾。雖不見諸佛。而知諸佛皆悉見己所作。受我懺悔。受我供養。如此解時。即時現前供養。與實見諸佛供養者等無有異也。何以故。以觀見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雖不見諸佛而見諸佛大慈悲心。所謂雖是肉眼名為佛眼也。  △二假想觀二。初佛身觀。二供具觀。初中二。初直示。二釋疑。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嚴好。乃至能得想作無量諸佛。一一佛前皆見己身供養禮拜者。亦是現前供養。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是心作佛者。能作他方應佛。能作自己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即他方應佛。心即自己果佛也。又是心作佛故非自然。是心是佛故非因緣。即中之空假名佛。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能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也。又始學名作。終成即是佛。又諸佛法身與己同體。現觀佛時。心中現者即是諸佛法身之體。名心是佛。望己當果繇觀而成。名心作佛。若欲悉知。具如妙宗鈔。  △二釋疑二。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應俱成。初中三。初直明非妄。二遠勝二乘。三徑齊菩薩。今初。  問曰。前之一番供養。實有道理可與現前供養無異。此後一番想作佛身者則無道理。何以故。以實不見佛身。假想作見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時。所有眾生現前所見佛者。亦是眾生自心作也。是故經言。心造諸如來。以是義故。即時心想作佛。則與彼現前見佛一也。  △二遠勝二乘。  又復乃勝二乘現見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見之佛實從心作。由無明故。妄想曲見謂從外來。非是心作。故即是顛倒。不稱心性緣起之義。是故經言。聲聞曲見。又復經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所言如來者。即是真如凈心依熏緣起果報顯現。故名如來。彼謂心外異來。故言不能見也。我今所見諸佛。雖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現此諸佛。是故所見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壞真寂不壞緣起。是故勝彼二乘現前見也。  二乘不達唯心。此達唯心。一勝也。二乘入寂便壞緣起。此則不壞緣起。二勝也。  △三徑齊菩薩。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顯現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場會眾皆以見佛之業熏真心故。盧舍那佛在於真心中現。彼諸菩薩亦是妄想。若彼菩薩所見之佛實從心起。見時即知不從外來。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見諸佛亦從心起。亦知不從外來。何為言是妄想。又復彼諸菩薩所修見佛之業。悉是心作。還熏於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還熏於心。彼此即齊。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實。  初明假想非妄竟。  △二明感應俱成四。初重明同體心性。二明依想得見真佛。三生佛互論熏心。四結成感應不二。今初。  問曰。若一切諸佛唯由眾生自心所作者。即無有實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諸佛出世而即是眾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謂由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凈心為體故。然此凈心全體唯作一眾生。而即不妨全體復作一切凡聖。如一眾生是凈心全體所作。其餘一一凡聖悉皆如是。一時一體不相妨礙。是故若偏據一人以論心者。此人之體即能作一切凡聖。如藏體一異中釋此義也。由此義故。一切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識義故。雖是我心能作諸佛。而有見不見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識中具明。  眾生自心所作即是實佛。實佛即是眾生自心所作。以一切諸佛一切眾生同一凈心為體故。若達前文藏體一異之義。則不計實佛在我心外。若達共相不共相識之義。則不疑眾生有見有不見矣。  △二明依想得見真佛。  以是義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與諸佛悲智之熏相應故。於真心中顯現諸佛。自得見之。此所現之佛。以我假想見佛之業與佛利他之業相應。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識也。是共相識故。即是真實出世之佛為我所見。若無見佛之業與佛利他之德相應熏心者。一切諸佛雖是我凈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見佛。  假想為能感。悲智為能應。感於眾生心內諸佛。故心外無佛。應於諸佛心內眾生。故佛出是真也。  △三生佛互論熏心。  是故。若偏據諸佛以論凈心。即諸佛凈心作一切眾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見一切眾生。若偏據眾生以論凈心。即眾生凈心作一切諸佛。但眾生有見佛之業熏心。故得見一切諸佛。  佛為法界。故無佛心外之眾生。生為法界。故無眾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見。復何疑哉。  △四結成感應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諸佛顯現。可見所見之佛。則是真實出世之佛。若不解此義故。謂釋迦如來是心外實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執者。雖見釋迦如來亦不識也。  假想為能感。實佛為能應。所感實佛既不在眾生心外。所應眾生又豈在釋迦心外。是謂感應不二也。若曲計釋迦實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矣。已上佛身觀竟。  △二供具觀。  又復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諸佛是心所作故。當知身及供具亦從定心出生。以是義故。當想自身心。猶如香藏王。身諸毛孔內。流出香煙雲。其雲難思議。充滿十方剎。各於諸佛前。成大香樓閣。其香樓閣內。無量香天子。手執殊妙香。供養諸最勝。或復想自身。遍滿十方國。身數等諸佛。親侍於如來。彼諸一一身。猶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體禮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為。不生妄想執。謂為心外有。復知諸菩薩。所有諸供具。悉施諸眾生。令供養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諸如來。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復回施眾生。供獻諸最勝。深入緣起觀。乃能為此事。此觀門禮佛。  文有八段。初又復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從心作身及供具也。二當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遍。三或復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遍。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觀雙行。五復知諸菩薩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迴向。七深入緣起觀二句。是結嘆功能。八此觀門禮佛句。乃總結前文也。  △二止門。  止門禮佛者。當知一切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從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虛妄。自體非有。如是禮者即名止門。  皆從心作即無相性。有即非有即無生性。唯是一心即無性性。亦不取於一心之相即無真性也。  △三雙行。  復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廢息觀行。應當止觀雙行。所謂雖知佛身我身及諸供具體唯一心。而即從心出生緣起之用熾然供養。雖復熾然供養。而復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是故經言。供養於十方。無量億如來。諸佛及己身。無有分別相。此是止觀雙行也。  初明禮佛時止觀竟。  △二明食時止觀二。初觀門。二止門。初中二。初普供觀。二除貪觀。初又二。初轉粗作妙觀。二轉少為多觀。今初。  凡食時亦有止觀兩門。所言觀者。初得食時。為供養佛故。即當念於此食是我心作。我今應當變此疏食之相以為上味。何以故。以知諸法本從心生。還從心轉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為七寶之缽。其中飲食想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為粳糧。或作石蜜。或為酥酪。種種勝膳等。作此想已。然後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四生等食之。當念一切諸佛及賢聖。悉知我等作此供養。悉受我等如是供養。作此供養已然後食之。是故經言。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諸賢聖。然後可食。問曰。既施與三寶竟。何為得自食。答曰。當施一切眾生共供養三寶時。即兼共施眾生食之。我此身中八萬戶蟲即是眾生之數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蟲安樂。不自為己。  △二轉少為多觀。  又復想一缽之食。一一米粒復成一缽上味飲食。於彼一切缽中。一一粒米復成一缽上味飲食。如是展轉出生滿十方世界。悉是寶缽成滿上味飲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與一切眾生。令供養三寶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後自食。令己身中諸蟲飽滿。  普供觀竟。  △二除貪觀。  若為除貪味之時。雖得好食。當想作種種不凈之物食之。而當知此好惡之食悉是心作。虛相無實。何故得知。以向者缽中好食我作不凈之想。看之即唯見不凈。即都不見凈故。將知本時凈食亦復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觀門。  △二止門。  止門吃食者。當觀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別味之舌等。一一觀之。各知從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體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無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虛妄。自體非有。此名止門。  配上三性止門。如文可知。二明食時止觀竟。  △三明便利時止觀二。初正明。二釋疑。初中二。初觀門。二止門。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觀。所言觀者。當於穢處作是念言。此等不凈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應當變此不凈令作清凈。即想此穢處作寶池寶渠。滿中清凈香水。或滿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寶身。所棄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眾生。即復知此凈相唯是心作。虛相無實。是名觀門。  此等不凈悉是心作。分別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無性也。變作清凈。清凈分別性觀也。凈相唯心。清凈依他性觀也。虛相無實。清凈真實性觀也。  △二止門。  所言止門者。知此不凈之處。及身所棄不凈之物。唯是過去惡業熏心。故現此不凈之相可見。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無念。即名止門。  觀則轉染濁性為清凈性。止則但除染濁三性入三無性也。惡業熏心故現不凈。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別性入無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無生性也。平等無念。除真實性入無性性也。  △二釋疑二。初正釋所疑。二例通諸法。今初。  問曰。上來所有凈不凈法。雖是心作。皆由過去業熏所起。何得現世假想變之即從心轉。答曰。心體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緣不起。是故溷中穢相由過業而得現。寶池酥酪無往緣而不發。若能加心凈想。即是寶池酥酪之業熏心。故凈相得生。厭惡之心。空觀之心。即是除滅不凈之緣。凈熏心故。穢相隨滅。此蓋過去之業定能熏心起相。現世之功亦得熏心顯妙用也。  加心凈想。指上觀門。厭惡之心。指上止門。空觀之心。雙指二門。真實性中止觀。所謂虛相無實。平等無念也。  △二例通諸法三。初正釋成方便。二釋見不見之由。三釋神通差別之故。今初。  如此於大小便處。假想熏心而改變之。其餘一切凈穢境界。須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舊相。故得現在除去憎愛。亦能遠與五通為方便也。然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但可閉目假想為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是故諸大菩薩乃至二乘小聖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變。無而現有。  穢作凈想則能除憎。凈作穢想則能除愛。憎愛悉除便成漏盡。假想純熟法隨念轉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過於此。  △二釋見不見之由。  問曰。諸聖人等種種變現之時。何故眾生有見不見。答曰。由共相識故得見。由不共相識故不見。  △三釋神通差別之故。  問曰。菩薩神通與二乘神通有何差別。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見法。故有限有量。菩薩神通由知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無法。故無限無量也。又菩薩初學通時。亦從假想而修。但即知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習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論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別也。  菩薩習通亦從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秪由知與不知。遂令力量迥別。然則修止觀者可不先悟一心為依止乎。 佛祖心要妙難知  我今隨力釋少分 回此功德施群生  同生安養成覺道  大乘止觀法門釋要卷第四(終)  No. 905-F 大乘止觀釋要?語  吾儒大學之道。莫先於致知格物。苟心性源頭未澈。烏睹所謂物格知至耶。藕益大師弘法華於普德。舒見其橫說豎說直捷痛快。因請問入手方便。師以南嶽大乘止觀法門四卷相示。且告舒曰。予所宗者天台。而此又天台宗所從出之源也。文簡義富。久錮藏中。向因講演曾為釋要。居士曷究心焉。舒得展讀。如獲至寶。以三性為止觀境。則格物致知之功也。了達三性無性。則物格知至之效也。弗忍自私。爰謀剞劂。顧惟力弱。且謂獨善不若與人。與少不若與眾。遂集眾緣而共梓之。竊聞藕師未出家時。即已力究宗乘。今乃披襟自稱座主。蓋繇以宗印教。故仍藉教顯宗。所願閱是書者。勿作語言文字觀。亦勿離語言文字而求解脫。若見語言文字即非語言文字者。則見藕益大師。亦見南嶽大師。亦見釋迦如來。亦見吾人本有心性矣。請借子韶一偈為作證盟。偈曰。 子韶格物  妙喜物格  欲識一貫 兩個五百  弟子張蒼舒敬?
推薦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  (第七十九集)  2000/3/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79
大乘百法明門論 第十八講 下篇
大乘的不二法門——菩提心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9}-{17}

TAG: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