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行業如何從IT走向DT?
IT時代的發展伴隨著數據的發展。數據最早由集中主機終端存儲,發展到PC時代,數據開始出現分散,再發展到互聯網時代,有部分數據開始流動起來。IT是為企業或用戶本身業務流程服務的,目的在於提高生產效率,比如自動化的流程代替了手工的流程,整個業務流程便獲得了提升。
DT時代,雲計算成為像電一樣的公共基礎設施,使得數據能夠開放、流動、共享,也就能夠成為激發新的生產力的基因。
總而言之,過去的時代是IT時代,未來會走向DT時代。
雲、網、端是驅動大數據的核心
從技術角度來說。雲、網、端是驅動大數據的核心。
伴隨著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和網路能力的提升,雲和網的存儲成本下降、帶寬成本下降,使得雲計算成為了可能,也使得數據的共享、開放和流動成為了可能。
從端的角度來說,除了智能終端,還有越來越多的APP,這都是數據產生的源頭。
走向DT的四階段
目前來說,中國的傳統行業還是處於傳統信息化的階段,傳統行業從IT走向DT需要4個階段。
首先是信息化,每個部門都要信息化來武裝,比如實現電子辦公等。
其次是在線化,阿里巴巴的數據產生於最初的淘寶、天貓、聚划算,後來加入了B2B平台、1688平台、阿里巴巴等平台,同時還投資有新浪微博、優酷等。這些平台都是阿里巴巴產生數據的埠。
第三,實現雲化,利用雲計算這樣的平台突破數據處理能力的界限,使得數據的共享成為可能。這其實是內部數據整合的一個過程,與傳統行業一樣,互聯網企業同樣也經歷了數據從分散到集中,形成公司層面數據資產,再到現在進行雲化。整合過程中,各個部門的數據其實都有相應的利益關係,不願貢獻自己部門的數據,這種挑戰互聯網企業同樣經歷過。
雲計算的處理能力是驚人的。阿里巴巴「雙十一」6小時數據處理量達到100個PB,這用傳統的IOE技術確實比較難實現。同時,阿里巴巴每秒鐘創造的訂單數達到8萬筆,支付寶每秒鐘成交數達到3.85萬筆。
第四,實現DT化。雲化的實現為大數據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數據可以自由流動,實現共享,生成更多的數據產品。
阿里巴巴基於天貓和淘寶的數據加入一些外部數據,推出了一個DMP平台(達摩盤),可以實現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實時互動,商家從消費者產生需求開始,到之後將產品推送給消費者,再到最後收到營銷效果的反饋,這是一個精準營銷的閉環。
支付寶錢包也基於阿里巴巴內部的數據,包括電商交易數據以及螞蟻金融服務的互聯網金融數據,推出一個針對個人信用的評分體系。如果芝麻信用積分超過了700,就可以直接用芝麻信用去申請新加坡的簽證,如果超過750分就可以申請盧森堡的簽證,就省去了以往拿資產證明和戶口本辦歐洲簽證的環
推薦閱讀:
※各行業睡眠時間排行:這個行業睡眠時間已經接近0了
※行業自律比政府監管更有效 美國:收視率打假有實招(他山之石)
※外匯零售行業:金融領域的「未來之星」
※3D曲面玻璃熱彎機_市場規模預測 行業發展前景可期
※古代的「娼妓」行業在中國興盛了幾千年,為何能夠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