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學習知識?且看提升知識力的五步驟。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學習知識?且看提升知識力的五步驟。  【步驟一】  弄清四象限知識,明白需要學什麼  從個體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於外部知識的掌握情況包括四種:1:我們知道自己知道2:不知道自己知道3:不知道自己不知道4: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是諮詢師田志剛提出的思象限知識學習法。  第1類知識是「我們知道自己知道」的。因此不需要重新去學習,只需要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適當存儲,以便我們需要時能找到它們。  第2類知識是我們「不知道自己知道」的。比如有一天你突然發現自己第一次打網球就打得很好,你也疑惑不解,後來才想起小時候玩的一個遊戲跟打網球很相似。可以這麼說,你早已有了打網球的隱性知識,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這類知識需要我們對自己進行盤點,進而整理出來,轉化為「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識。  第3類知識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這類知識也許正是對我們個人、組織都很重要的知識。因此,這些知識也需要我們去學習。  第4類知識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這也是我們大部分人學習知識的重點。  對於四個象限的外部知識,我們可以作此總結:  第1類知識是我們全部知識的基礎,只有這類知識豐富了,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學習什麼;  第2類知識是我們需要著力學習的知識;  第3類知識則是需要我們去發現的知識;  第4類知識是我們必須想辦法掌握的知識。  弄清四象限的知識情況,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提升自己的知識力。那麼,對於第4類的知識,是不是都要去學習呢?當然,這不可能,因此,你必須首先確定你的知識學習目標,明確自己的知識需求。  【步驟二】  找到學習的目標和方向  每年的知識和信息產出量到底有多大?有一組數據顯示:  近三十年產生的信息量超過過去5000年間產生的;  全球印刷品的全部信息量每4~5年翻一番;  《紐約時報》一個工作日發表的信息量比17世紀一個英國人一輩子獲取的信息量還要大;  全世界每天出版的書籍超過4000種。  面對這麼多信息和知識,全部學習顯然不現實,我們只能選擇一個或幾個方向來學習。那麼,對於這個方向,我們要如何把握?  確定知識學習方向的根本就是了解自己: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的興趣是什麼,你的優勢是什麼。  雖然中學老師會告訴你,不能偏科,語文差要多閱讀、寫作;化學差要多做實驗、多做題。從基礎教育的角度講,這也許沒錯。但對於步入社會的人,一輩子都在彌補自己最差的部分,你的一生一定不會太成功。因為再補也只能從50分提到70分,如果是找到最擅長、最有優勢的部分,你也許就能將其從70分提升到90分,那就差不多是一個領域的專家了。  世界頂級富豪巴菲特在布拉斯加大學的演講中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和你們當中的每個人其實沒什麼不一樣,如果你們和我有任何不同的話,那就是我每天起床後都有機會做我最愛做的事,天天如此。如果你們想從我這裡學到什麼,這就是我對你們最好的忠告。」  巴菲特因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成功,因為他明白:興趣遠遠大於能力和時間約束。如果你的興趣很多,就應該先做減法:聚焦,越細越好,然後選擇自己有興趣又有優勢的部分,經營自己的長處和優勢。  了解自我,可以試著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①你的價值觀是什麼?  ②你的個人目標是什麼?  ③你的性格怎樣?  【步驟三】  掌握學習方法:網路和實踐相結合  在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後,要學習知識,還必須掌握學習的方法。  ①充分利用圖書館、搜索引擎等工具。  比如,對於第4類的知識(「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識),你可以通過傳統的上課或自學來掌握,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圖書館找到相關資料。諮詢師田志剛稱,在對學習內容進行檢索後,搜索引擎(例如谷歌和百度)中前100頁的信息他基本都看過一遍,通過這個廣泛的閱讀,他便從各個角度了解了這個領域的信息和知識。  ②在實踐中學習。  另外,沒有什麼知識是靜態存在的,所有的知識都有其存在的環境和條件,也許當你掌握某一類知識後,這些知識賴以存在的環境就發生變化了,這時候這些知識對你而言就沒有了價值。因此,我們要注重在實踐中學習。  《莊子·列禦寇》中有一則關於屠龍術的描述:  「朱泙漫學屠龍於支離益,單(通「殫」)千金之家(家產)。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技巧)。」  屠龍術的典故說的就是,學「屠龍」之技耗資巨大,三年才學成,自然是門好技術。但到那裡去找龍來殺呢?可見,理論脫離了實際,即使學得再精,也是徒勞。  在實踐中的學習除了常見的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研討會等形式外,交朋友也很重要。因為儘管現在互聯網很發達,資訊信息隨處可得,但很多信息還是存在於不同的個人中間,也許有一天你某一個朋友的一句話,便能讓你發現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知識或「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識。  【步驟四】  向專家看齊  知識學習進入正軌後,你就需要在此方向進行一定的正向積累,爭取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由於現在知識更新的周期短,貶值速度快,今天的知識可能明天就成為常識,如果你僅僅學習某領域的基礎部分,這些知識就無法給你帶來「超級價值」和競爭優勢。   原來有競爭優勢的知識會成為常識,這就要求每個人的學習應該是持續性的。大部分人在學習一個領域的知識時,學到80%就不學了,被稱為「菜鳥學到80%就飛走了」。而這80%的知識可能是這個行業和領域的人都知道的。  俞敏洪在演講時舉過他自己的例子:  「要成為專家,就要研究一個非常專業的領域,在那個領域中,你是最頂尖的,至少是中國前10名,這樣無論任何時候你都有話說,有事情可做。  我原來想成為中國研究英語的前100名,但後來發現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背單詞,用1年的時間背誦了一本英文詞典,成為中國單詞專家,現在我出版的紅寶書系列從初中到GRE辭彙有十幾本,年銷量100萬冊,稿費比我正式工作的收入都高得多。」  專家建議:了解了自己的優勢並確定目標後,起碼在一個領域的學習時間要達到3年以上,才能成為這個知識領域的專家。  【步驟五】  注意總結和提煉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同學聚會上,當年同班、同室,甚至睡在你上鋪的同學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大,大家除了可以「回憶」一下過去,就很難找到共同語言。大部分時候你們不知道彼此在做什麼、想什麼、關注什麼。所以有人「惡毒」地說,同學聚會其實是給那些「成功」的同學「得瑟」的機會。  但平心而論,當年彼此差不多的同學之間,為什麼無論在水平、能力還是收入上,都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  任正非在一次高層會議上提問:「我的水平為什麼比你們高?」大家都說,不知道。任正非就說:  「因為我從每一件事的成功和失敗中,都能比你們多體悟一點點東西,事情做多了,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任正非體悟的「一點點東西」,其實就是前文所提到的隱性知識。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一日之內拉開的。即使你工作努力,也上進,常學習,但總是在「重複昨天的故事」,成長就發生得很慢,甚至不再成長。可能水平高的人還不如水平低的人所做的事情多,但由於他注重了每次做完事情後的總結和提煉,日積月累,就會與眾不同。  那麼,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要如何提煉,學習隱性知識?這就需要你不斷地思考,在做不同事情的過程中尋找相似性,找到需要學習的「點」,制定出自己事後學習的模板,再有意識地按照模板去總結和提煉,進而提高。
推薦閱讀:

你在事業方面還有提升嗎?
要提升財運的幾種辦法
怎樣提升掙錢能力?
想提升足療店服務水平?你一定需要這份多達183項的服務標準。(已收藏)
這幾個動作,讓你的動作能力全面提升

TAG:學習 | 知識 | 提升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