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試論中醫「火」的含義及其治法

摘要 本文試對中醫學中火的含義,如少火壯火、內火外火、實火虛火、君火相火、陰火陽火進行探討,並歸納中醫治火之法為:降火類、制火類、益火類、引火類、導火類、濟火類。

關鍵詞 火 治法中醫學中有關「火」的名詞較多,有著不同的含義。其治火之法也很豐富,以下試作初步探討。 1 諸火的含義 1.1 少火壯火 少火 為生理之火 ,又被稱 為「正火」。少火是對人體具有溫煦生化作用的陽氣,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少火生氣」。壯火,為病理之火,又被稱為「邪火」。壯火是由於陽熱亢盛而產 生,是耗散人體正氣的病邪,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壯火食氣」。 1.2 內火外火 內火是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而產生的火熱內擾的病理狀態。常見陽氣過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過極化火、陰虛火旺等。臨床上有虛實之分,其中陽盛屬實火,多見於心、肝、肺、胃 等臟腑的火熱病變,主要的癥狀是口舌糜爛、目赤口苦、煩躁不安、渴喜冷飲、咯吐黃痰或膿血、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陰虛者屬虛火,多見於肝、腎、心、肺的病變,其主要的癥狀是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兩顴 潮紅、舌紅少津等。 外火多由感受溫熱之邪或風寒暑濕燥五氣化火所致,內火則為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或五志化火而致。 但外火與內火又相互影響,內生之火可招致外火,如平素陰虛或陽盛者,感受六淫邪氣之後,常致五氣從火而化。而外火亦可引動內火,如外火灼傷津血,常引動肝陽,化火生風等。 1.3 實火虛火 實火 ,為陽熱亢盛引起的實熱證。 虛火,為陰虛不能制陽,「陰虛生內熱」的虛熱證。也有將陰盛格陽的真寒假熱證歸於虛火者。 1.4 君火相火 少火又分為君火和相火 ,「君火」為心之陽氣,「相火」為肝、膽、腎、三焦之陽氣。腎陽又稱「龍火」、「命火」,肝陽也稱「雷火」。君火與相火相互配合,以溫養臟腑,推動人體的功能活動。君火僅指正氣而言,若過旺便是「心火熾盛」。而相火包括正邪兩個方面,若過旺便稱為「相火妄動」。心火熾盛和相火妄動均可導致疾病,此時則屬於壯火(病理之火)。另外,君火含蓄,相火顯露,君火居位於少 陰,相火居位於少陽,二者同為火卻有陰陽之異。 1.5 陰火陽火 古人還有陰火和陽火之說,其含義 尚無定論,主要有以下觀點:一是從生理部位而言,心居上焦陽位而腎居下焦陰位,故大都認為心火為陽火,腎火(命火)為陰火;二是從病理性質而論,陽火病性屬熱而治法宜清忌溫,陰火病性屬寒而治法宜溫忌清。陽火指前述的外火與內火,陰火是一種假熱。陰火發生機理有二:一是腎陽虛極,不能潛藏 而反浮越,以致虛陽亢奮,而見腎虛格陽的陰火證; 二是脾氣虛甚,導致血虛,使氣失所附,引起虛陽亢奮 ,而見脾虛發熱的陰火證。由此可見,中醫學中「火」的含義較多,或指正與邪或指標與本等。因而治火之法理當殊異,試歸納如下。 2 治火之法歸納為六類 2.1 降火類 清降實火,為治火熱實證之常法。 2.1.1 清熱瀉火法 通治火熱證候之法,但由於火熱所結臟腑病位不同,因而有清心瀉火,方如瀉心湯;清瀉肺火,方如瀉白散;清肝瀉火,方如龍膽瀉肝湯;清胃瀉火,方如清胃散;清瀉三焦之火,方如黃連解毒湯;清氣分火熱,方如自虎湯。 2.1.2 清心開竅法 適宜於火熱迷閉心竅之候,痰熱閉竅,治宜清熱瀉火、豁痰開竅,方如安宮牛黃丸。 2.1.3 清心涼營法 熱入營分,熱憂心神,治宜清心涼營,方如清營湯。 2.1.4 清熱鎮痙法 火熱內擾、肝風內動,出現高熱痙厥,治宜清熱鎮痙,方如紫雪丹。 2.1.5 瀉火定狂法 火熱內擾、失志而為狂亂,欲定其狂,心瀉其火,方如抵當湯。 2.1.6 清心安神法 火熱上炎,心神不寧,治宜清心安神,方如硃砂安神丸。 2.1.7 瀉火止汗法 陰虛火擾所致盜汗有熱者,宜清熱滋陰、固表止汗,方用當歸六黃湯。 2.1.8 平肝熄風法 肝陽上亢 、肝風內動所致的頭痛 、眩暈 、耳嗚眼花,震顫失眠為證,治宜平肝熄風、清熱安神,方用天麻鉤藤飲。 2.1.9 清暑瀉火法 暑為夏季主氣,乃火熱所生。夏熱火盛灼金,則肺受傷而氣虛。故宜清熱解暑、益 氣生津,方用清暑益氣湯。 2.2 制火類 壯水制火之意。即滋陰以制虛火。 2.2.1 滋補肝血,清熱除煩法 適宜於肝血不足、虛火內擾之虛煩不眠,方如酸棗仁湯。 2.2.2 滋補肝腎,清瀉相火法 適宜於肝腎陰虛,虛火上炎證,方如大補陰丸。 2.2.3 滋補心陰,清熱安神法 適宜於心腎不足,陰虧血少,陰虛火旺的失眠心悸證,方如天王補心丹。 2.2.4 養陰潤肺,清熱化痰法 適宜於肺腎陰虧、虛火上炎之咳嗽、咳血證,方用百合固金湯。 2.2.5 滋陰清胃法 適宜於胃熱陰虛、虛火上犯之牙痛,方如玉女煎。 2.3 益火類 補「少火」以生氣。 2.3.1 溫補命火法 腎陽虛虧,陰寒內盛,治宜培補腎臟之陽,即益火之源之意也,方如右歸飲。 2.3.2 溫補中陽法 中焦虛寒、胃陽不足所致的吐瀉腹痛諸證,方如理中丸。 2.3.3 溫肺化飲法 肺陽不足,陽虛陰虛,水飲內停,致寒痰水飲證,治宜溫肺化飲,方如苓甘五味姜辛湯。 2.3.4 溫肝暖胃法 厥陰肝寒,肝陽不足,肝寒犯胃則嘔逆,厥陰寒氣上犯則為巔頂頭痛,治宜溫降濁陰,方如吳茱萸湯。 2.3.5 回陽救逆法 少陽病,心腎陽衰出現四肢厥逆,治宜回陽救逆,溫通心腎陽氣,方如四逆湯。 2.3.6 溫通經絡法 血虛陽氣虧虛的手足厥冷,肢體、鼻痛,宜溫經散寒,養血通脈,方如當歸四逆湯。 2.3.7 溫補沖任法 沖任虛寒而有瘀滯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證,宜溫經散寒,方如溫經湯。 2.3.8 溫陽止瀉法 脾腎陽虛之五更瀉,應溫補命火,方如四神丸。 2.4 引火類 引離位之火復原。針對虛陽外浮,或內生陰火而設 ,甘溫除熱是治本之法。 2.4.1 補中益氣,升清降濁法 氣虛不運。胃腑谷氣停滯,郁遏化熱,虛火內生,治宜甘溫補益除熱,方 如補中益氣湯。 2.4.2 益氣養血,甘溫除熱法 脾氣虛甚,血無化源,陰血不足則無以斂陽,虛陽外浮,而見肌熱面赤, 治宜大補肺脾之氣,以資生血之源,氣旺血生,虛熱自退,方如當歸補血湯。 2.4.3 益氣溫陽,收斂浮火法 陽氣虛憊,不能潛藏而反浮越於外,出現手足厥逆,面色顴紅,身反不 惡寒,脈微欲絕的真寒候熱陽證,應回陽以通脈,方如通脈四逆湯。 2.5 導火類 採用開導、疏通的方法,使火邪有出路。 2.5.1 利尿清熱法 適宜 於心經火熱熾盛所致 的口舌生瘡,小便短赤,方如導赤散。 2.5.2 通腑泄火法 胃腑燥屎與火熱結絡,需蕩滌腸胃積熱,諸承氣湯可隨證而施。 2.5.3 排膿化熱法 痰熱瘀血壅結之肺癰,症見咳吐腥臭黃痰膿血,宜排膿清熱、化痰逐瘀,方如葦莖 湯。 2.5.4 逐瘀泄熱法 痰熱上結,下焦蓄血,症見小腹急結,其人如狂,脈沉實或澀,方如桃核承氣湯。 2.5.5 清泄三焦法 火邪壅盛於三焦,症見大熱煩擾,口燥咽干,譫語不眠,或吐血發斑,宜苦寒直折, 方如黃連解毒湯。 2.5.6 解郁化火法 五志皆可化火,外邪皆可郁而化火,故分而治氣鬱、血郁、痰郁、濕郁、食郁、既可防 郁而生熱化火,又可使火無依附,從而使六郁可消除,方用越鞠丸。 2.6 濟火類 陰陽者,水火之徵兆,水火相濟,則陰陽協調。 2.6.1 交通心腎法 心腎不交,症見心悸心煩、頭暈、失眠、健忘遺精,腰膝酸軟等,此為心火亢盛,腎 陰虧虛,水火平衡失調,方選交泰丸。 2.6.2 平衡陰陽法 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病、閉經以及其它慢性疾病具有面部烘熱、手足怕冷等腎 陰、腎陽不足而虛火上炎者,宜溫腎陽,補腎精、瀉腎火、調理沖任,方如二仙湯。 2.6.3 陰中求陽法 腎陽不足,治宜增補腎臟之元陽,方如右歸飲,方用熟地為主,甘溫滋腎以填精,此本陰陽互根,於陰中求陽之意。 2.6.4 泄陰通陽法 在人體正氣尚健時,用大隊清利之葯豁痰利水或驅除下焦蓄水,能起到泄陰除邪,防止日久損傷陽氣之效。此外,葉天士亦指出,「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其意為濕熱蘊結,氣機被郁,治療時必須宣通陽氣以化濕邪,但通陽之品,多偏溫燥,雖有宣氣化濕之力,卻有助熱傷津之弊,故應取甘淡利濕之品,使利濕而又不傷陰,濕去則氣機宣展,陽氣亦通。 2.6.5 補氣生血法 血不 自生,須得生陽氣之葯,血自旺矣,故補血常配以補氣葯,以助生化,或鄭重補氣以養血,方如當歸補血湯。 2.6.6 寒濕並用法 肝經火旺致脅痛吞酸,方用左金丸,重用苦寒黃連瀉心火,少佐辛熱之吳茱萸,制黃連之過於寒涼,二葯合用,辛開苦降,共奏清瀉肝火、降逆止嘔之功。一寒一熱,相反相成。 2.6.7 通補開合法 腎陰不足,真陰虧損,虛火上炎,常用六味地黃丸,其中熟地、山萸肉、淮山三陰並補,茯苓、澤瀉、丹皮三葯泄腎火、肝火為瀉,各葯合用,滋補而不留邪、降泄而不傷正,補中有瀉,寓瀉於 補,相輔相成。 2.6.8 氣血雙補法 如氣虛血少之心動悸,脈結 代,此為君火不足,心血虧損,適用炙甘草湯。方用炙甘草益氣,党參、大棗益氣補脾養心,生地、麥冬、麻仁、阿膠滋養陰血,佐以桂枝、生薑、酒溫陽通脈。 各葯合用,有益心氣、振心陽、養心血、滋心陰的作用。 2.6.9 寒熱生用,攻補兼施法 蛔厥常為上熱下寒,蛔動不安所致,選用烏梅丸,方中烏梅安蛔,細辛、蜀椒驅蛔攻邪,桂枝、溫臟祛寒,黃連、黃柏下蛔、清熱,人蔘、當歸補氣血,共奏溫臟、補虛、清熱、驅蟲之功。 總之,火邪致病錯綜複雜,故治法也應隨之變化,值得進一步整理、補充和發展。

類別:手札 |上一篇:中醫名詞的含義下一篇:復方蜈蚣散相關文章:

? 試論中醫理論中"陰陽"的實質【捧...          ? ZT:試論國人的中醫視覺偏差
? 試論中國中醫中草藥文化          ? 試論中醫的另半壁江山
? 試論中醫原理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          ? 試論朱丹溪的中醫心理學思想

推薦閱讀:

詳細解析女人身體上痣的含義
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有什麼含義?
各年齡段別稱極其含義
神秘的八卦符號都有什麼含義?為什麼能代表天地間八種基本元素?
淺析十二地支的本質含義

TAG:中醫 | 含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