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岳飛被殺,岳家軍不但沒人報仇,甚至連一個說情的都沒有?

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後 ,宋金開始議和的同時,宋高宗就著手裁撤岳家軍,其中包括最精銳的「背崽」「踏白」等軍,其他的兵被被重建,「背崽」軍甚至被編入御林軍,剩下的隊伍就地解散。

宋高宗在殺害岳飛之前就已經做足了準備,將其所有重要部隊將其全部防守起來,首先將岳飛府上的所有幕僚全部遣散,導致整個岳飛府上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能人志士,隨之將幫助岳飛的全部都屠殺。而最後剩下的這些岳家軍根本就無力反抗,就算想出來幫助岳飛,根本就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說話權,就那幾個忠心之士怎麼幫助岳飛,根本不足為懼。

一代傑出的將領沒戰死沙場,卻被秦檜這樣的奸人陷害致死。實在是可悲可嘆,不過也有個說法是身為皇帝的宋高宗,他覺得天下萬民都是皇家的,你一個臣子的領的隊伍居然稱呼是「岳家」,那不就是你家的,所以就把岳飛殺了,而秦檜不過是個背鍋俠。

南宋名將岳飛還在前線奮勇殺敵。宋高宗、秦檜卻在這時候拖後腿想求和,宋高宗這昏庸的皇帝更是在秦檜的慫恿下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隨後岳飛遭受的誣陷,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一同被殺害。

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岳家軍」的由衷敬畏。而岳飛這樣傑出的古代軍事家帶出來的隊伍非常團結,對岳飛更是忠心耿耿。奇怪的在岳飛被捕到被殺都沒有任何岳家軍抵抗的記錄,甚至沒有隻言片語傳出幫岳飛說情,這是為什麼 呢?

原來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後 ,宋金開始議和的同時,宋高宗就著手裁撤岳家軍,其中包括最精銳的「背崽」「踏白」等軍,其他的精兵被被重建,「背崽」軍甚至被編入御林軍,剩下的隊伍就地解散。

宋高宗在殺害岳飛之前就已經做足了準備,將其所有重要部隊將其全部防守起來,首先將岳飛府上的所有幕僚全部遣散,導致整個岳飛府上根本就沒有任何一個能人志士,隨之將幫助岳飛的全部都屠殺。而最後剩下的這些岳家軍根本就無力反抗,就算想出來幫助岳飛,根本就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任何的說話權,就那幾個忠心之士怎麼幫助岳飛,根本不足為懼。

一代傑出的將領沒戰死沙場,卻被秦檜這樣的奸人陷害致死。實在是可悲可嘆,不過也有個說法是身為皇帝的宋高宗,他覺得天下萬民都是皇家的,你一個臣子的領的隊伍居然稱呼是「岳家」,那不就是你家的,所以就把岳飛殺了,而秦檜不過是個背鍋俠。

岳家軍在歷史上是十二支大軍,人數多達十萬人,而且岳飛在其中的威信相當高。趙匡胤陳橋兵變都有人跟隨,岳飛被冤殺為什麼沒人報仇?

但大多數人都想得到的問題,你認為皇帝會想不到嗎?其實並不是他們不想,而是皇帝早就動手了。重要將領被遣散或調換,軍事重鎮由親信換防,激化岳家軍內部矛盾,感覺實在不行的直接陷害死。皇帝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才敢對岳飛下手的。所以除非岳飛真想謀反還能活,不然皇帝永遠比他快一步。

至於說情也不是沒人說情,「莫須有」一詞就是因此而來,當時是韓世忠為岳飛鳴不平。 岳飛雖然軍事能力突出,但情商完全不行,平常就容易得罪人。猜不出皇帝心思就算了,還總是哪壺不開提哪壺,皇帝膝下無子,他卻總提立太子,可見岳飛人緣應該也不會太好。而且大臣們也都不傻,皇帝想殺的人誰敢求情啊?一旦說你是同黨,反倒送了自己的性命。

在秦檜想殺的將領中,岳飛並不是第一人,反倒是替他求情的韓世忠,但人家卻安然無恙。這是為什麼呢?首先韓世忠救過皇帝的命,這是無可比擬的政治資本,無論何時都是拿得出手的。其次韓世忠處理得當,當知道秦檜想殺他時,直接面聖訴苦求情,皇帝心軟就讓秦檜不要找他麻煩。最後韓世忠也清楚皇帝怕什麼,自己解散了韓家軍,並露出貪財好色之舉。

最後總結一下,岳飛與白起和韓信是一類人,軍事能力突出,政治上可謂一竅不通。如果沒有赫赫戰功,反倒有可能活下來,但恰恰死於功高震主。

創建於2017.8.30

編輯

謝謝邀請回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一下,岳飛身後岳家軍的下場。

1141年,岳武穆風波亭後,高宗派田師中接管岳家軍。岳家軍主要將領結果不一:

一,被處死,如岳雲和張憲等.,這是岳飛的絕對忠誠者。

二,實力與威望並具,而且不服氣的,先封官再幹掉,如牛皋陞官到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6年後被毒死;王貴任鄂州御前諸軍都統制,不久辭官。

三,無兵權且不服氣的,則全被下監獄,比如幕僚孫革、於鵬、王處仁,蔣世雄等,全部被下獄。

四,與岳武穆關係不太密切且無甚意見的,則獲得善終,比如李道,後當了節度使。

五,無恥之徒參與陷害岳武穆的,自然飛黃騰達,例如王俊就當到觀察使。

整體的岳家軍,在主要將領四散而去的情況下,在田師中帶領之下,兵力和戰鬥力都直線下降,最終這如山的岳家軍就消亡了。實在可嘆可悲呀。

講這個的原因是我們可以從中看出宋帝和秦檜的手段,他們並不蠢,甚至很聰明,用不同對策分化岳家軍。基本在岳武穆和最忠誠者被害後初期,被抓的只有文官,而有兵權的全都沒有處置,甚至升了官,這無疑是非常牛的權術。在這種策略下,岳家軍將領迅速被分化,很難去形成反抗力量,或者報仇。

但這是根本原因嗎?不是的。

根本原因是岳家軍的忠君思想。岳家軍,他們是不是忠誠於大宋呢?是的,而且絕對忠誠。這是岳飛自己教育的結果。我們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報國」這四個字不僅是岳武穆的寫照,更是岳家軍的靈魂,岳家軍的強大是建立在對大宋的忠誠之上的,而代表大宋的正是皇帝,所以岳家軍絕對忠誠於朝廷和皇帝。這樣,即使朝廷和皇帝殺了岳武穆,岳家軍依然保持了這種忠誠。坦白講,如果不是這種絕對忠誠,岳武穆不會遇害,他隨便在什麼地方自立都可以,但他還是應了朝廷的詔書,明知是死,還是站在風波亭,圓了心中的這「忠」。

反觀宋帝殺岳武穆的本質原因在於對岳飛過於集中的軍事權力的擔憂。縱觀這些針對岳飛而採取的陰謀措施,岳家軍越打越強,終有一天會功高蓋主,然而天下是姓趙的,並不是姓岳的,岳家軍越強,宋高宗越是擔憂。在宋初,宋太祖就杯酒釋兵權,一舉削弱了武將的地位,宋朝從此走上了文治的道路,所以在宋朝的文化環境之下是不允許出現一個十分強大的武將的,也就是說皇權的權威不容任何武將來挑釁。

因為被擔心不忠而被殺,因為忠誠而默然就戮。忠與不忠,寫盡岳武穆一生悲劇。

岳飛不懂得一個道理,敵人的存在,你才有存在的價值,你把敵人消滅了,你也就失去存在的價值了。這就是「鳥獸散勁弓藏」。當岳飛把金國打敗之後,岳家軍成了皇帝的最大威脅,所以皇帝必須除掉岳飛。殺岳飛跟秦檜沒關係,秦檜是替皇上背黑鍋的。如果岳飛懂得這個道理,岳家軍就應該跟金國打打停停,不應該趕盡殺絕,只要金國的威脅存在,皇上就不得不利用岳家軍,這一點被袁世凱運用的登峰造極,清政府需要袁世凱鎮壓革命黨人,可袁世凱打敗革命黨人後,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按兵不動,跟革命黨人談判,袁世凱深知,如果他幹掉革命黨人,他就沒有利用價值了,接下來,清政府就會除掉他,革命黨人也知道,以自己的實力,根本無法推翻清政府,所以他們也想利用袁世凱來推翻清政府,就這樣,袁世凱在兩方之間權衡利弊,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袁世凱很清楚敵人的存在,自己才有存在的必要,而岳飛恰恰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中國的歷史文化中,被過分神話和美化的兩個人:關羽和岳飛。這裡就談談岳飛吧,岳飛是民族英雄,這點毫無疑問。在南宋初年那風雨飄搖的時代里,如果沒有像岳飛、韓世忠這樣挺身而出的英勇將領力挽狂瀾,阻擋外敵入侵,可能中原大地要提前一百多年被外族統治,中華文明由此沒有得到繁榮的南宋經濟的滋養,而發生被異族文化破壞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所以,岳飛的歷史功績不容懷疑。南宋和南明有不少類似的地方,外族自北方入侵攻破北方的京城,皇族重臣大都被俘,而南方有大片領土和軍民不降,但最大的區別就是南宋建立了一個由一個皇帝趙構為中心的政權,而南明卻建立了多個互相不服甚至相互攻殺的小政權,這個區別直接導致南明最終在十多年後迅速瓦解,可見這個趙構在歷史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康王趙構能有如此大能力整合南宋各方勢力,保持政權平衡絕非昏君,趙構指派秦檜陷害殺死岳飛,更不是簡單的懼怕金國,甚至昏庸所為。

首先岳飛能不能徹底恢復中原,答案是絕不可能,後世很多人誇大了岳飛的實力,以為只要趙構不作梗,不召回岳飛,岳飛就可以直搗黃龍,克複中原。實際上當時岳飛雖然取得了戰場的主動,但孤軍深入,缺乏支援,很難再有大作為,離開江河密布的南方環境,北方適合金國大騎兵軍團的平原丘陵戰場,以及對岳飛代表的南宋朝廷的抗拒的北方民眾,等待岳飛兵團的是困難重重的滅頂之災。千萬不要被中國人自己意淫的史料所迷惑,首先北方漢人未必多喜歡南宋朝廷到來,在當初北宋完整的政權統治和多年建立的軍隊抵抗下尚且快速失陷的領土,岳飛或南宋匆忙建立起的南宋軍隊就能反轉劇情,一蹴而就?實際上這個時候的南宋,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不具備快速轉為戰略進攻的能力,能站穩腳跟,把政權穩固已然是艱巨任務了,後世的南明就是實例。所以在戰場形式相對好轉後,進行議和留下發展穩固政權的空間是南宋正確的選擇。

岳飛被殺,更不是議和必須的,或者說是因為趙構懼怕討好金人的事了,岳飛被殺是在南宋與金國議和之後的事。真正的原因是在需要議和的情況下,主戰政治主張的與皇帝不一致,高度挑戰了皇權威嚴,而趙構當時最缺的就是皇權的不可質疑性。「迎回二聖」是趙構最初為籠絡人心的提法,但這只是政治口號,並不是讓你岳飛時時提出的。皇帝提是口號,岳飛提就是該死。立太子的主張更是挑戰皇帝皇權的提法,岳飛的頭真是不夠砍的。

至於沒人給岳飛申冤或者造反來脅迫皇帝,那更是小說看多了,造反或是質問朝廷是多大的膽兒?何況岳飛是被調離軍隊,受了虛銜後才被問罪,到那會兒,該防範的工作都做好了,而且是有名望很高的張俊去接管了軍權。

總體說:岳飛是個歷史英雄人物,值得尊敬,但被冤死也是必然的,兔死狗烹,掩卷長嘆。

很多人不了解歷史,我來說說我看的史書

第一,向岳飛這樣做官做到位極人臣的被殺,肯定不是秦檜能做得了主的,他只是個執行者,主謀一定是趙構,秦檜殺岳飛的時候說了三個字莫須有,就是不需要有罪名,如果是秦檜或任何人要殺岳飛那是一定要有罪名的,因為他要向皇帝交代,岳飛的官位做到頂了,沒人能動得了他,如果皇帝要殺岳飛,那就簡單了,莫須有。

第二,岳飛犯了古時候的大罪之一,建議立皇儲候選人並給出候選人名,這是結黨營私類的重罪。

第三,侍才自傲,多次給皇帝下不了台,多次撂挑子,讓皇帝認錯求他,否則不去抗金。

第四,反覆說迎回二聖,試問他想過迎回來,誰做皇帝呢?加上趙構本來就記恨徽宗。這四條是最致命的,導致在皇位和民族復仇方面,皇帝趙構要取捨,加上岳飛不服管,十二道金牌讓他不要進兵,他依舊不聽這在古代,犯了皇帝的大忌,就是現代員工不聽話,正常人都會除掉岳飛,不讓他收復最後的失地,迎回二聖。

第五,岳飛這個人沒有一點錯,不愛錢財和女人,加上在軍中和民間威望很高,擁兵自重,經常不聽皇帝的,這是才最讓古今所有君王害怕的,怕他造反,韓世忠就舉了秦始皇和王翦的故事,學習了變通,交出兵權才逃過一劫,岳飛則不以為然,以為只要是對的皇帝就不敢殺他,實則情商太低沒有政治韜略,導致殺身之禍。

民族大義上算是個英雄,可惜政治上情商太低,任何皇帝都不會容他的。

事實上,岳飛的死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

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為什麼岳家軍那麼多人卻沒人幫助岳飛?如果一同上書皇帝請求他別殺,說不定皇帝會網開一面。

經過我的一系列搜索,我發現岳飛在我們的心中是很高尚的,文武雙全,善待屬下。但這都是岳飛傳的功勞,歷史上的岳飛並沒有這麼好,他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但是,他對屬下並不好,甚至他被秦檜誣告的時候許多屬下也跟著誣告。

謝邀。這個話題很沉重,而且令人扼腕。岳飛,有勇有謀,一腔熱血,精忠報告,奮挽危卵。以其才能,從維護統治、拱衛朝廷的角度出發,是大有用處的。其不斷被擢拔便可見一斑。

但我們從整體格局來看,註定岳飛是個悲劇性人物。

一、是時,徽宗、欽宗被虜在外,趙構偏安一隅,秦檜得寵。秦檜從趙構皇帝及自身利益出發,對收復山河雖客觀上有利好,但直搗黃龍,救出徽欽二宗,就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了。畢竟主和派位高權重,百般掣肘,岳飛收復中原、直搗黃龍的夙願實現不了。

二、自古掌軍權者,往往多被皇帝格外關注。明裡可能會有督軍,暗裡會安插心腹、暗哨,以防軍隊異動等不測。是時,朝廷十二道金牌令才使岳飛班師,軍隊以服從命令為天職,這在任何朝代,都會讓君主忌憚的。

三、岳飛之忠,將收復河山與救徽、欽二宗一併執行,這是政治遊戲。雖徽、欽二宗與趙構有血脈親情,然帝王家多看重皇權,往往薄情寡義。岳飛不能將兩者切割,故必遭皇權打壓陷害。岳飛在當時的影響力非常大,力主北伐。其時,任何北伐中原,都被視為對皇權易位的威脅,故秦檜在得到皇帝默許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

四、岳家軍中將領平時多受岳飛精忠報國的熏陶,雖怨憤朝廷的不公,但若報仇,便是謀反的罪名,故而選擇忍氣吞聲。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用岳飛和袁世凱做對比來回答。岳飛和袁世凱最本質的區別在於一個是君子,一個是小人。岳飛統領軍隊,給手下教育的是民族大義,因此,正直的人才會為他馬首是瞻,勇往直前,中間幾乎沒有個人情感,所以最後當岳飛被以謀反的罪名抓捕並處死時,手下人不但不會去救他,甚至有些人還會認為他是一個偽君子,唾棄他的為人,像岳飛一樣的人還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要屬商鞅了——秦國絕大多數人都念他好,等到他落難時,秦國沒有一個人收留他;袁世凱就不同了,他是一個標準的小人,他和人的交往總是用利益拉攏,因此,圍繞在他周圍的絕大多數是一些唯利是圖的傢伙,當他有難時,就會觸動這些人的利益, 他們立即就會有動作。這就是君子和小人落難時的根本區別。岳飛的落難恰恰就是這種情況,他最後的結局即使他的悲哀,也是他領兵成功的標誌,因為,在封建社會能夠領出一隻為國的兵,絕對稱得上人格上的偉人!


推薦閱讀:

這個殺了岳飛的弟弟,岳飛居然這樣對他
中國史上三大賢母,岳飛之母排第二
精忠岳飛
如果岳飛不管12道金牌,繼續進兵,能收復北方嗎?
【海峽之鷹】杭州謁民族英雄岳飛墓廟

TAG:岳飛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