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33部書籍:31 沉沉大地上的巨雷——《吶喊》

31 沉沉大地上的巨雷——《吶喊》

 

  本世紀初的中國文壇,沉悶、寂寞,舊文學已走到盡頭,新文學還沒有出現。梁啟超等人所提倡的晚清文學改良,雖轟動一時,但熱鬧過後卻更顯得沉寂。魯迅《吶喊》的出現,正如沉沉大地的一聲巨雷,震動了整個文壇:新文學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時代開始了。  新文化的巨人魯迅(1881—1936)是我國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先驅和主將,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生於一個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受過完整的封建教育。但他從小就具有叛逆精神,喜歡讀具有非正統思想的野史、雜記。十幾歲時,家庭遇到一次大災難,祖父因事下獄,父親久病不治而死,家庭徹底敗落。魯迅曾說,他很感激家裡的窮下來,他因此懂得了很多事情。  他感慨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1898年,魯迅毅然離開家鄉,到被一般人看不起的洋務學堂上學,先後進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西方近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學說,深深地震動了他,促使他很快確立了為振興中國而奮鬥的志向。1902年魯迅赴日留學,先學醫,後為改變民眾的精神而從事文藝運動。  他寫作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慷慨激昂地宣傳啟蒙主義的「立人」主張,宣傳西方個性主義鬥士尼采、易卜生、拜倫、雪萊等,結果沒有引起任何反響。  魯迅受到巨大的打擊,於1909年回國。辛亥革命曾使他興奮一時,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大的失望。魯迅開始校古書、鈔古碑,希望以此來消磨寂寞的時光。  就在這時,新文化運動開始了。到1917年,終於形成一股強大的潮流。為了不至再次遭受失望的打擊,魯迅沒有馬上參加這一運動,直到1918年5 月,他才在《新青年》上發表了《狂人日記》,成為新文化運動一顆遲出的巨星。  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他運用小說、雜文、翻譯等各種形式,向中國社會發起全面進攻,觀察之犀利,認識之深刻,無不令人驚嘆、佩服。儘管新文化運動退潮後,魯迅又經歷了一次思想苦悶,但他沒有消沉,而是越戰越勇。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有的人叛變投敵,有的人消極頹廢,而魯迅卻在事實的教育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成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的闖將。魯迅一生勤奮著述,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文學遺產,成為我國現代傑出的文化巨人。  「救救孩子」  《吶喊》是魯迅的第一部小說集,是我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之作。它出版於1923年,收集了魯迅1918年至1922年創作的小說14篇,包括:《狂人日記》、《孔乙己》、《葯》、《明天》、《一件小事》、《頭髮的故事》、《風波》、《故鄉》、《阿Q 正傳》、《端午節》、《白光》、《兔和貓》、《鴨的喜劇》、《社戲》。  《吶喊》,反映了五四時期魯迅高昂的戰鬥激情。《吶喊》就是為前驅  者吶喊助威。魯迅從陳獨秀、李大釗這些先驅者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要繼續自己年輕時代的未竟事業,把文藝作為思想啟蒙的工具,暴露上流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揭出病苦,引起療治的注意」。在魯迅之前,還沒有一個作家在小說中自覺地表現如此嚴肅深刻的社會問題。  《狂人日記》是《吶喊》中的第一篇作品,也是我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  它以一個患迫害狂病病人的日記的形式,對中國社會進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批判。  揭示了中國社會的吃人的本質。狂人昏昏噩噩地生活了三十多年,終於覺醒了。  但他的覺醒,卻遭到了全社會的忌恨。趙家的狗在看他,趙貴翁也看他,許多人在交頭接耳地議論他,連小孩子也議論他,把他視為仇敵。  狂人覺得奇怪,那些視他為仇敵的人,有的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娘老子被債主逼死的,他們那時候全沒有這麼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狂人翻開歷史進行研究,發現書上滿本都歪歪斜斜地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他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以此觀察現實,他又驚奇地發現,他的大哥就是吃人者,想與別人合夥把自己吃掉。但這些吃人者,又是那樣兇惡、狠毒、狡猾,用狂人的話來說,就是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他們想吃人,但又不直接殺人,而是大家聯絡,布滿羅網,逼他自殺。這正是中國的改革者所面對的敵人的特點:似乎到處都是敵人,又找不到一個具體的敵人,每個人都是兇手,又抓不到一個實在的兇手。它不是某個人,而是一種無形的社會力量,即封建教育所培養的反改革的力量。這正是中國改革的困難所在,革命的對象不僅是封建統治者,還有底層民眾。他們本應是革命的主力,卻被封建思想毒化,成為革命的敵人。對他們又不能像對待統治者那樣施以暴力革命,而應對他們進行思想啟蒙,使他們自覺行動起來,進行革命。但要啟發這樣的群眾,談何容易。狂人勸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不要再吃人了。  那青年說:「我不同你講這些道理;總之你不該說,你說便是你錯。」他要勸轉他大哥,他大哥馬上現出兇相。狂人最後省悟到,他自己也可能在無意之中,吃了妹妹的幾片肉。也就是說,他自己也可能深受封建札教的毒害,傷害過別人,所以狂人最後呼喊:「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粗粗一看,似乎都是狂人的胡言亂語,仔細一想,卻無一不是對中國社會和歷史的清醒認識。封建思想的統治根深蒂固,任何人難逃其羅網,似乎只有狂人,才能超出常規,說出真理,這是何等可怕的統治,又是何等可怕的現實!要喚醒他們進行革命,只有通過長期的思想啟蒙。  老中國的兒女《葯》表現了魯迅對中國革命的更深入的思考。作品情節並不複雜。華老栓用自己辛辛苦苦積攢的錢買了浸透革命者夏瑜鮮血的人血饅頭,給兒子治病,結果他兒子不治而死。作品的題目「葯」具有雙重含義:顯在意義是指醫治病人的葯,指為華小栓治病的人血饅頭;潛在意義是指醫治中國的葯。  作品中描寫的華夏兩家也是象徵,即象徵中國。華小栓吃用夏瑜鮮血浸過的人血饅頭,象徵國人愚昧麻木、自相殘殺。夏瑜是革命志士,華老栓是底層民眾,夏瑜為大眾而死,卻得不到民眾的理解。這正是辛亥革命失敗的原因所在。不只是華老栓,那麼多的茶客,包括駝背五少爺、花白鬍子、二十多歲的人,他們身份不同、年齡不同,卻都痛罵夏瑜,與劊子手康大叔一鼻孔出氣。  這正是魯迅最感痛心的地方。人血饅頭並未治好華小栓的病,那麼,什麼才能治好中國的「病」呢?魯迅正是要啟發人們思考這一問題。  《風波》的主題與《葯》相近。它描寫了1917年張勳復辟在江南一小鎮引起的一場有關辮子的風波。七斤是魯鎮的船夫,因撐船進城被革命黨剪了辮子。因此,張勳復辟的消息一傳來,便引起了他的大恐慌。我們今天對此也許莫名其妙,因為現在的男子很少有留辮子的了,即使有,也與政治無關。  但在民國初年,辮子卻非同小可。那時,辮子的有無往往是政治信仰的表現。  清朝要求男子剃掉前半邊頭髮,留下後半邊編辮子。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便把象徵封建統治的頭髮剪掉,以示革命。當時革命黨都剪了辮子,但一般老百姓由於長期受封建統治的影響,似乎本能地害怕剪髮、反對剪髮。因此,革命黨便強行剪髮,七斤就是被強行剪髮的。作品圍繞著七斤的辮子,展現了一個個生動活潑的人物形象,表現了農村的愚昧、落後。趙七爺得意忘形,因為七斤幾年前曾罵過他,他可以藉此出氣了。七斤嫂埋怨丈夫,生怕連累自己。八一嫂心地善良,主持公道,卻被痛罵。但儘管這些人性格不同,卻都非常愚昧、麻木。趙七爺是個封建遺老、帝制餘孽,彷彿很有學問,而見聞鄙陋。他一本正經地胡謅什麼張大帥是燕人張翼德的後代等等。七斤知道的所謂時事是什麼地方雷公劈死了蜈蚣精,什麼地方閨女生了一個夜叉之類。七斤嫂一聽到皇帝坐龍庭,馬上就想到什麼皇恩大赦,根本不知道革命一說。張勳復辟很快失敗,風波很快過去,他們又恢復了以前的生活,毫無改變。作品結尾寫道:「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們早又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地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80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18個銅釘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地往來。」這說明,辮子雖沒有再留起來,復辟雖不可能,但農村卻毫無變化,因此應該對農民進行思想啟蒙。  國民靈魂畫像《阿Q 正傳》是《吶喊》中最深刻的小說,也是現代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傑作。它塑造了阿Q 這一個中國國民性格的典型,用魯迅的話說,就是畫出一個「沉默的國民的魂靈來」。  阿Q 是一個流浪僱農。他沒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沒有固定的職業,只給人家做短工,割麥便割麥,舂米便舂米,撐船便撐船。他見識短淺,卻很自負,所有未庄人全不在他眼裡。他說:「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  你算是什麼東西!「他又想: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我們不知道阿Q 先前是否闊,即使闊過,也於現在無補。至於將來他兒子如何,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阿Q 現在連老婆也沒有。阿Q 盲目地神往於過去和未來,而對現在,卻避而不談。這些正是當時中國人的一般心態,不思考目前的困境,卻在過去和未來尋找安慰,自我麻醉。阿Q 曾進過幾回城,也就更自負,然而他又很鄙視城裡人。  譬如用三尺長三寸寬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長凳」,他也叫「長凳」,城裡人卻叫「條凳」,他想:這是錯的,可笑。油煎大頭魚,未庄都加半寸長的蔥葉,城裡卻加上切細的蔥絲。他想,這也是錯的,可笑!然而未庄人真是不見世面的可笑的鄉下人啊,他們沒有見過城裡的煎魚。阿Q 就是這樣,盲目地自高自大,見解狹隘而自以為是。當時,中國有不少「愛國者」沾沾自喜於什麼「中國地大物博,開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什麼「外國物質文明雖高,中國精神文明更好」之類。阿Q 正是這些人的縮影。  對自己的缺點,阿Q 不是想法改正,而是特別忌諱。阿Q 最感恥辱的是他頭上很有幾塊不知起於何時的癩瘡疤,因此忌諱一切近於「賴」的音。後來推而廣之,「光」也諱,「亮」也諱。再後來,連「燈」、「燭」也諱了。  一犯諱,不問有心與無心,阿Q 便全疤通紅地發起怒來,估量了對手,嘴笨的他便罵,氣力小的他便打。但總是阿Q 吃虧的時候多,於是他便改為怒目而視,或另外想出報復的話來:「你還不配。」這時候,又彷彿在他頭上的是一種高尚光榮的癩頭瘡,而不是平常的癩頭瘡了。有時與人打架,被人打了以後,他就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彷彿他是老子,打他的是兒子。  別人了解他的這一心理後,就揪住他的辮子,說:「阿Q ,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阿Q 自己卻兩手捏住辮根,歪著頭,說道:「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這一次,阿Q 彷彿在精神上也失敗了。但不到十秒鐘,阿Q 又心滿意足地得勝走了。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他與別人賭錢贏了,又被別人搶走,阿Q 感到了失敗的痛苦,可不久他又轉敗為勝了,他用力在自己臉上連打兩個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個自己,不久也就彷彿打了別人一般,他又得勝了。  阿Q 在現實中處處失敗,在精神上永遠勝利,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勝利法。  它使人滿足於精神上的自欺欺人,因而也就不思改革,不想改革。  精神勝利法是我國近現代非常普遍的民族心態,是中國近現代屢屢失敗的產物。在反抗各帝國主義入侵中屢屢失敗,為了尋找心理平衡,便逃入精神勝利法中,以求得暫時的安慰。但這卻容易將人麻醉,永遠滿足於奴隸的處境。魯迅通過阿Q 揭出了中國人的這一性格弱點,希望中國人自我反省,早日覺悟。  《吶喊》中的其他作品也各有特點:《孔乙己》、《白光》描寫了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舊知識分子的悲劇。《明天》、《故鄉》表現了對下層人的深切同情。  《一件小事》通過「我」和車夫的對比,讚揚了車夫的崇高品德。  《社戲》則是對兒時生活的詩化回憶……。所有這些,都從某一方面表現了《吶喊》的獨特成就。  新小說的藝術典範從藝術上講,《吶喊》借鑒了外國現代短篇小說的形式,創造了全新的中國現代小說。我國的傳統小說,形式比較固定,有筆記體,傳記體,章回體。這些形式,自有其獨特貢獻,但只用這些形式來表現現代生活,就很不夠了。魯迅更多地取法於外國小說。《狂人日記》借鑒了果戈里的同名小說,用日記體形式,展示了狂人獨特的精神世界,在狂人的胡言亂語中揭示了禮教吃人的本質。《孔乙己》描寫了一個善良而愚腐的舊知識分子的悲劇,用傳記體應該是順理成章的,而魯迅則設計了一個酒店小夥計,通過他的眼睛,  展示了孔乙己的命運,又留下很多「空白」,收到了虛實相間、韻味悠長的效果。《葯》完全採用了場面拼接的形式,表現了一個令人震撼又發人深思的悲劇。作品的四個畫面由華老栓取葯、華小栓吃藥、康大叔說葯與華夏兩家上墳組成,作品的敘述者似乎隱去了,只留下四幅客觀的畫面,給人留下無窮的想像空間。《阿Q 正傳》表面上似乎沿襲了章回小說形式,但稍一思考,就會發現,其中有許多不同,有些方面甚至和舊小說唱反調。我國章回小說的回數大都為整數,有10回、20回、100 回、120 回等等。而在魯迅看來,整數恰恰是中國人「十全停滯」生活的象徵,為了留點缺陷,《阿Q 正傳》只寫了9 章,偏不湊夠10章。  古典小說的結局(豈止是小說,戲曲也一樣)往往是大團圓,「才子中狀元,奉旨成婚」之類俗套。《阿Q 正傳》的大團圓,不是阿Q 與吳媽結婚,而是阿Q被槍斃。而最大的不同還在敘述者。  在古典小說中,敘述者與作者合而為一,是作品中人物與事件的權威評判者。  《阿Q 正傳》的敘述者則冷嘲熱諷,與作者的意圖形成反諷效果,即敘述者反對的,可能是作者贊成的;敘述者贊成的,可能恰恰是作者要反對的。又如《一件小事》採用速寫體,《頭髮的故事》採用對話體,《故鄉》採用了散文體。  這些,都表明,魯迅在現代小說形式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當然,最重要的,不在魯迅創造了多少新形式,而在魯迅對新形式的勇敢創造給予後人的豐富啟示。  《吶喊》開創了現代小說的新紀元,它以全新的內容和形式為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狂人日記》那徹底的反封建精神成為現代小說的中心主題。  《故鄉》等開創了現代小說一大流派:鄉土小說派。《阿Q 正傳》對中國國民性的剖析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作家,如現代作家老舍、路翎,當代作家高曉聲、張煒等。至於《吶喊》對中國思想界的影響,那就更無法估量了。

推薦閱讀:

拆解 《3G資本帝國》第二章
驚了 正版音樂、正版書籍、正版漫畫 通通免費!
一些關於道的書籍
年輕人千萬別碰這些書 堪比精神毒藥!
中國最有名的風水書籍:陰陽風水書籍大全

TAG:歷史 | 書籍 | 影響力 | 影響 | 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