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民俗] 滿族的髮式 清朝服飾

滿族的髮式  滿族男發較單一,女髮式樣繁多,富有民族的獨特風彩。  男人髮式:在金代滿族先人梳辮髮。金太宗天會七年(1129年),金太宗曾下旨,凡女真人皆留辮髮。至清代,滿族男人髮式未變,把前額至腦後的頭髮剃去一圈,將留下的長髮編成一條長辮子,垂於腦後。編辮時,在發梢加綴三股線穗,編結髮中,為辮梢裝飾品,稱為「辮連子」。如發短者,在辮梢續編三股假髮,以增辮子長充。辮根用粗線繩紮上。在辮子當中再編結三股辮穗子綴上,辮穗用黑色。這種髮式直到辛亥革命後,才逐漸改剃光頭。解放後,仍有極少數滿族老人留髮,如新賓鎮石碑村上堡的滿族李XX,人稱李小辮,一直保留辮髮,直至故去。   婦女髮式:滿族婦女髮式繁多,風彩宜人。  「兩把頭」髮式:清代及民國時期滿族成年婦女流行「兩把頭」髮式,亦稱「旗頭」,又叫「把頭兒」或「一字頭」。女孩出嫁方可梳此頭式。把全發束於顱頂,用線繩束起,分成兩縷,纏成兩把,在頭頂梳成一個橫式髮髻,用一個扁方大簪子橫插於髮髻之中,再將腦後余發梳成燕尾形。   「燕尾」髮式:屬一種腦後髮式,梳「兩把頭」時將腦後余發分開,梳成兩個尖角燕尾形扁髮髻垂於腦後,故稱「燕尾發」。   「軟翅頭」髮式:為「兩把頭」的雛形髮式。梳全發於頭頂,束之以繩,分成兩縷,各用紅線繩纏成兩把,長約三至五寸,呈八字形雙垂於腦後,後來由豎垂腦後逐漸演變成橫卧頭項,於是發展為「兩把頭」髮式。  男女兒童髮式:兒童發工一般隨著年齡大小而改變,其髮式多種。  「三塊瓦」髮式,俗稱「三塊瓦」。男孩在3——4歲時多留此發。在後頭頂兩側及顱前各留一塊瓦形發,其餘全部剃去。  小孩到八九歲時開始留長發,先留後發,再留前發。到十幾歲以後,不論男孩、女孩,一律編髮辮,垂於腦後。不同的是,男孩半剃半留,女孩留全髮結辮。女孩在未出嫁前,不準剪辮子,直到結婚才能改梳婦女髮式。  滿族婦女的髮型和頭飾  在歷史上,滿族男子梳辮髮,人盡皆知。這種髮式直到辛亥革命時期,才被革掉。至於滿族女子的髮式,變化就比較多。幼年時期,因習騎射,髮式與男孩相同,剃去四周發,只留顱後發,編結為辯,盤於腦後。待至成年待嫁時期,方才蓄髮,多是縮成抓髻、或梳成單辮。庄綽《雞筋篇》上有一段記載,「燕地(金)其良家世族女子,皆髡(剃髮),許嫁方留髮」。滿人入關後,也仍保持此俗。在著名古典小說《紅樓夢》里,也有此反映,在七十一回里有這樣一段描寫,「風姐並族中幾個媳婦,滿溜雁翅,站在賈母身後侍立台下一色十二個未留頭的小丫頭,都是小廝打扮」說明乾以後此俗仍存。  已婚女子的髮式,多是官髻。髻的樣式和名稱很多,諸如大盤頭,大蓬頭,架子頭,老樣子等,但唯有兩把頭的樣式,才是滿族婦女的典型髮式。兩把頭就是把頭髮束在頭頂,分成兩絡,在頭頂上梳成一個橫長式的髮髻,再將後面的余發綰成一個燕尾式的扁髻,壓在後脖領兒上。這樣,髮髻便無形中限制了脖頸的隨便扭動,使人走起路格外莊重。當時,梳這種髮髻者多為滿族的上層婦女。一般勞動婦女,只把頭髮綰至頂心盤髻,這種盤法流傳至今,在東北農村中仍可看到。  在髮髻上帶些花朵,是滿族婦女的愛好。進關以後,受漢族的影響,在頭飾上就更加講究和複雜了,諸如大耳挖子、小耳挖子、花針,排桿以及壓鬢針等等,但其中還有一種叫大扁方的,卻是滿族婦女頭飾中絕不可少的。所謂大扁方,是一根約七、八分寬,一尺來長的大橫簪,貫於髮髻之中。清人小說《兒女英雄傳》里,第三十回寫十三妹初見安太太一段,對安太太的頭飾就作了一番仔細的描述,可資作為佐證,「頭上流著短短的兩把頭兒,扎著大壯的猩紅頭把兒,撇著一支大如意的扁方兒,一對三道線的玉暨棒兒,一支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卻不插在頭頂上,倒掖在頭把兒後邊,左邊翠花上,關著一路三根大寶針釘兒,還帶著一支方天戟,栓在八顆大東珠的大腰節墜角的小桃,右邊一排三支刮待刷臘的矗技兒蘭枝花兒」。這可算是清代中期以後。一般滿族官宦婦女的典型頭飾。  另外,在滿族上層婦女的髮髻上,往往還戴有一頂形似扇形的冠,一般用青索緞或青直經紗或青絨作成,俗稱旗頭。平民婦女在結婚時以此作為禮冠,戴在頭上,頗有漢族風冠霞披之意。 滿族婦女注意耳飾,講究一耳帶三鉗,就是說滿族婦女要在每隻耳朵上扎三個孔,帶上三隻耳環。這種習俗,是滿族婦女必須遵守的。據記載,乾隆四十年有次選秀女時,乾隆就說過:「旗婦一耳帶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已飾,聯選包衣佐領之秀女,皆帶一墜子,相沿至於一耳一鉗,則竟非滿洲矣,立即禁止」。這種習俗,在滿族婦女中,確實延續很久,、直到民國年間,在東北滿族聚居的地方,仍可見到。  清朝服飾  清代皇帝服飾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區別主要在衣服的邊緣,春夏用緞,秋冬用珍貴皮毛為緣飾之.朝服的顏色以黃色為主,以明黃為貴,只有在祭祀天時用藍色.朝服的紋樣主要為龍紋及十二章紋樣.一般在正前,背後及兩臂綉正龍各一條;腰帷綉行龍五條襞(bì)積(折襇(jiān)處)前後各綉團龍九條;裳綉正龍兩條,行龍四條;披肩綉行龍兩條;袖端綉正龍各一條.十二章紋樣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八章在衣上;其餘四種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並配用五色雲紋.  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繫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此圖為清代乾隆皇帝御用藍緞銅釘鐵葉甲.  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等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絨,上綴有紅色帽緯.頂部分三層,疊三層金鳳,金鳳之間各貫東珠一隻.帽緯上有金鳳和寶珠.冠後飾金翟(dí)一隻,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顆,每行另飾青金石,東珠等寶石,末端還綴有珊瑚.   朝袍以明黃色緞子製成,分冬夏兩類,冬季另加貂緣.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領,護肩與袍身組成.披領也綉龍紋.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飾,其樣式為對襟,無領,無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綉有龍雲及八寶平水等紋樣.本圖為戴朝冠,穿朝服,朝褂的皇后(《清代皇后像》).   清代乾隆皇后朝褂,樣式為對襟,圓領,無袖,開氣,通身綉金立龍紋,但紋樣有幾種不同樣式,本圖朝褂紋樣為前後身各綉大立龍各兩條想向戲珠.下幅為八寶壽山江涯立水,立龍之間彩雲相間.朝褂領後均垂有明黃色絛,絛上綴有珠寶.朝褂穿在朝袍外面.此圖為清雍正石青緞地五彩雲水金龍朝褂.   皇后常服樣式,與滿族貴婦服飾基本相似,圓領,大襟,衣領,衣袖及衣襟邊緣,都飾有寬花邊,只是圖案有所不同.本圖展示的服裝紋樣為鳳穿牡丹.整件服裝在鮮艷的藍色緞地上,綉八隻彩鳳,彩鳳中間,穿插數朵牡丹.牡丹的顏色處理得凈穆而素雅,色彩變化惟妙,具有傳統的山水畫特點.與此相反,鳳的顏色比較濃重,紅綠對比度極為強烈,具有典型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    清代婦女髮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後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清朝中葉,漢族婦女模仿滿族宮女髮飾,髮飾品種繁多.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袍衫(旗袍)為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滿族女裝一般為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此圖為梳旗髻,穿旗袍及梳平髻,穿襖裙的婦女  婦女的纏足之風,到了清代尤為盛行.漢族婦女以穿弓鞋為多.滿族婦女不纏足,大多穿旗裝穿木底的絲鞋,時稱"高底鞋".由於形似花盆,也有稱為"盆底鞋".有的像馬蹄,稱"馬蹄底鞋".鞋跟都用白細布裱蒙,鞋面用刺繡,穿珠等工藝,慈善太后穿的高底鞋,把鞋頭做成一個鳳頭形,嘴銜珠穗,稱為"鳳頭鞋".此圖為滿族婦女所穿的高底旗鞋.  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禮帽俗稱"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材料多為皮製.皮毛之類也有分別,以貂鼠為貴,其次為海獺,再次為狐,其下則無皮不用.帽子的最高部分,裝有頂珠,材質多以紅,蘭,白,金等色寶石.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按照清朝禮儀:一品官員頂珠用紅寶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藍寶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硨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陰文鏤花金,九品陽文鏤花金.頂無珠者,即無品級.本圖為戴暖帽的官吏.  清代補服,補子 清朝補服,也叫"補褂",為無領,對襟,其長度比袍短,比褂長,前後各綴有一塊補子,清朝補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種官服,穿著的場所和時間也較多.凡補服都為石青色.補子是區分官職品級的主要標誌.圓形補子有以下幾種:皇子,龍褂為石青色,綉五爪正面金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團,間以五彩雲紋.親王,綉五爪龍四團,前後為正龍,兩肩為行龍.郡王,綉有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貝勒,綉四爪正蟒二團(前後各一).貝子,綉五爪行蟒二團,(前後各一).  綉有行龍四團(前後兩肩各一),為郡王所穿團龍補服.  朝珠是掛在頸項間垂於胸前,由一百零八顆圓珠串成,無疑是源於佛教的數珠,也是隨品級而掛用,質料也各不相同,朝珠用細條貫串,有後引垂於背後.朝珠上還附有三串小珠  清代官吏便服--清代男子的官帽,有禮帽、便帽之別。  禮帽俗稱「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為冬天所戴,名為暖帽;一為夏天所戴,名為涼帽。暖帽的形制,多為圓型,周圍有一道檐邊,材料多為皮製,也有用呢制、緞制及布制的,視其天氣變化而定。涼帽的形制,無檐,形如圓錐,俗稱喇叭式。材料多為藤、竹製成。外裹綾羅,多用白色,也有用湖色、黃色等。上綴紅纓頂珠。  頂珠是區別官職的重要標誌。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禮服。其中有一種行褂,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短衣短袖便於騎馬,所以叫「馬褂」。馬褂的形製為對襟、大襟和缺襟(琵琶襟)之別。對襟馬褂多當禮服。大襟馬褂多當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琵琶襟)馬褂多作為行裝。馬褂多為短袖,袖子寬大平直。顏色除黃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為禮服。    其它深紅、淺綠、醬紫、深藍、深灰等都可作常服。清代長袍多開衩,官吏士庶開兩衩,皇族宗室開四衩。在清朝以開衩為貴。但也有不開衩的,俗稱「一裹圓,為一般的市民服飾。開衩袍,也稱「箭衣」,袖口有裝有箭袖,以便騎馬射箭,因其袖似馬蹄,故稱「馬蹄袖。平常袖口翻起,行禮時放下。這種開衩服裝是滿族的服裝特色,最初出現在入關之前,而後沿用於整個清代。本土為戴暖帽、穿琵琶襟馬褂、開衩袍及皂靴的官吏。
推薦閱讀:

《家有妙招》(珍藏版)第二部分 服飾篇
《武媚娘傳奇》服飾有哪些不妥之處?
美女服飾搭配技巧
世界名牌服飾網址大全
Vеrеnа No3 2014----我喜歡的秋冬服飾和配飾

TAG:民俗 | 清朝 | 服飾 | 宗教 | 滿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