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同性戀的進化之謎

譯者: 阮徒吟 發表時間:2014-02-20 過去的20年中,許多關於同性戀的生物性起源的科學文獻相繼問世——就在上周又有一篇相關文章得到發表。這項(同性戀源於生物本能的)理論已然成為科學正統。但是這如何符合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呢?

過去的20年中,許多關於同性戀的生物性起源的科學文獻相繼問世——就在上周又有一篇相關文章得到發表。這項(同性戀源於生物本能的)理論已然成為科學正統。但是這如何符合達爾文的進化理論呢?

Macklemore和Ryan Lewis的暢銷歌曲《Same Love》已成為美國支持同志婚姻運動的非正式主題歌,這首歌體現了許多同性戀者對於自己性取向的態度。

歌曲嘲笑那些「認為同性戀是一種決定,一種人為的傾向改變,是能通過一些治療和信仰治癒的」的傢伙。少數同志對此不以為然,仍然堅持性取向是一種社會構建的產物,他們選擇同性伴侶是一種有意識的,值得驕傲的決定。

科學的觀點則站在Macklemore這邊。自上世紀90年代初起,研究者就已指出,同性戀者的兄弟及母系親屬是同性戀的情況更為普遍,其誘因則是某種遺傳因素。對於成年異性戀與同性戀者大腦中特定物理差異的研究,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動物同性戀行為,儘管無法證明,也與此不無關係。

然而,由於同性戀男女和異性戀者相比後代較少,便產生了一個問題。

「這有悖於進化論觀點」,加拿大萊斯布里奇大學教授Paul Vasey,「如果攜帶該性狀的相關基因的個體無法繁殖,男同性戀這種包含遺傳組分的性狀又如何在進化過程中存留下來呢?」

科學家尚未破解這一進化謎團,但已經建立了一些理論。不同的人群可能受到不同的機製作用。大部分理論與男同性戀的研究相關。相較男同性戀,女同性戀的進化未經充分研究,兩者可能作用在相似機制下,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控制同性取向的基因還有其他作用

用於編組同性戀取向的等位基因或基因組,可能在平時具有很強的生殖效益。這就抵消了男同性戀者無法繁殖的劣勢,通過攜帶該基因的非同性戀者的遺傳,來確保這一性狀的延續。

有兩種以上可能的方法來達到上述目的。其中一種可能性是,這一等位基因會給予能使異性戀男對女性更具吸引力,或是使異性戀女性對男性更有吸引力的心理特徵。「我們知道,女性越來越喜愛具有更女性化的舉止和面部特徵的男性,並且往往把這些與良好的教養和強烈的同情心聯繫在一起,」《生而為同:關於性取向的精神生物學》的合著者,Qazi Rahman說道。因此,這一理論表明,只需少量這種等位基因就能提高攜帶者繁殖成功的機會。家庭中時不時會有一個成員獲得了大量該種等位基因,而影響到他或她的性取向,但是這種基因總體而言仍具有繁殖優勢。

另一種「男同基因」能彌補繁殖劣勢的方法是在異性中產生相反的作用。例如,一個讓攜帶者對男性產生吸引力的等位基因對女性而言是一種明顯的繁殖優勢。如果這一基因出現在男性的基因編碼中就會產生同性吸引力,只要這件事很少發生的話,這種基因就仍然會帶有純粹的進化利益。

有一些證據可以證明第二個理論。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的Andrea Camperio-Ciani發現,男同性戀的母系女性親屬比異性戀男性的母系女性親屬有更多的後代。這暗示了男性X染色體上存在某種未知機制,既能幫助家族中的女性孕育更多後代,也能導致男性同性戀。這些結果並沒有在其他人種群體中進行平行測定,但這並不意味著Camperio-Ciani就義大利人種進行的研究就是錯誤的。


小知識:動物中的同性性行為

  • 約有400種動物存在同性性行為,包括倭黑猩猩(雌雄皆有)這種與人類有近親關係的動物。
  • 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基於繁殖理由的,例如雄性古氏鱂假裝成雌性個體來欺騙競爭者。
  • 對同性伴侶的長期偏好在動物中比較少見,但是有6%的雄性大角羊(上圖所示)實際上是「基佬」。
  • 對動物行為的研究幫助推翻了《德州雞姦法》——儘管科學家警告,人類同性戀情況可能與動物截然不同。
  • 來源: Nathan Bailey 等著 "同性性行為與計劃" ,原載 《生態學與進化趨勢》


    男同都是「巢中幫手」

    薩摩亞群島上的fa"afafine(第三性人)不喜歡被人稱作「基佬」或是同性戀。

    一些研究者相信,想要理解男同性戀者的演化,我們需要著眼於他們是如何融入更廣泛的文化中的。

    Paul Vasey在薩摩亞群島的研究將注意力集中於名為「親緣選擇」,又稱「巢中幫手」假說的理論上。這一理論認為,男同性戀者通過提升兄弟姐妹的生殖適應性、貢獻金錢或是表現出其他諸如照看和指導兒童之類的叔伯行為,來彌補他們沒有子嗣的缺憾。一些男同與其甥侄輩共享基因編碼,由是這項理論提出,呈現性取向的基因也會藉此得到遺傳。

    懷疑論者指出,由於平均來說人類僅與這些親屬共享25%的基因編碼,每少生育一個自己的後代,男同將需要撫育兩個本不存在的甥侄才能彌補。Vasey還沒有測算出同性取向者促進其手足繁殖的準確比率,但已經確定薩摩亞的「基佬」相比「直男」來說會花費更多的時間照料自己的甥侄。

    「沒有人比我對此更感到驚訝的了」,提起他的研究結果,Vasey說道。他之前的研究表明,日本的男同志與異性戀無子嗣的男女相比,並沒有對他們的甥侄表現出更多關注和慷慨。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

    Vasey認為,他在薩摩亞得到的不同結果是由於他的研究對象與眾不同。他研究的是fa"afafine,他們被定義為「第三性者」,穿著女性服裝,並與自視為「直男」的男性發生性關係。他們是一個跨性別的種群,不喜歡被人稱為「基佬」或是「同性戀者」。

    Vasey推測,fa"afafine對他們的甥侄更為關注的部分原因是他們在薩摩亞文化中的被接納度遠高於西方和日本(「你不可能在親屬排斥你的情況下幫助他們」)。但是,他同樣相信有某種機制影響著fa"afafine的生活方式,使得他們更可能傾向撫育自己的甥侄。據此推測,他在世界上其他的「第三性」種群里也會得到類似的結果。

    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巢中幫手」理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同性相吸的性狀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這一假說促使Vasey產生另一個推測:被視為男性且具有男性特徵的男同性戀者——大部分的西方男同性戀者即是如此——是有跨性別性徵者的後裔。


    男同性戀也有孩子

    Elton John和David Furnish通過一位代孕母親生育了兩個孩子,但是他們的生物學「父親」的身份卻是一個秘密。

    「如果你到印度去,就會發現,如果有人自稱"男同"或是『同性戀』的話,你就可以直接認定他們是西方人。」 Joan Roughgarden,夏威夷大學。

    在美國,大約37%的女同、男同、雙性戀和易性癖者有孩子,其中大約60%是親生的。根據威廉姆斯學院的研究,每對有孩子的男同配偶平均會有兩個孩子。

    這個數字可能還不足以維持這一群體的基因特性,但是進化生物學家Jeremy Yoder在一篇博文中指出,許多現代史上的男同性戀者並沒有公開地過著同性戀生活。迫於傳統社會結婚生子的壓力,過去男同性戀者的生育率可能高於現在。

    男同擁有孩子的數量同樣取決於你對「基佬」的定義。在薩摩亞群島,許多和fa"afafine發生過關係的「直男」仍會結婚生子。

    「當你從多元文化觀的視角出發,同性戀的範疇會變得十分寬泛」,夏威夷大學進化生物學家Joan Roughgarden告訴我們,「如果你到印度去,就會發現,如果有人自稱『男同』或是『同性戀』的話,你就可以直接認定他們是西方人。但這並不意味著印度沒有同性戀者。」

    同樣在西方,有證據表明,很多人經歷過一個階段的同性戀行為。上世紀40年代,美國性學家Alfred Kinsey發現,儘管僅有4%的白人男性在青春期後成為單一的同性戀者,但是有10%的男性經歷過為期3年的同志階段,37%的男性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曾與同性發生性關係。

    去年在英國進行的一項全國性觀念調查得到的數字較小。大約16%的女性表示她們曾與其他女性有過性經驗(8%的女性有過生殖器接觸),7%的男性表示他們曾與其他男性有過性經驗(5%的男性有過生殖器接觸)。

    然而相比同性戀和異性戀的定義或是人們發生同性性行為的頻率,大多數研究同性戀進化的科學家對一種持續的、內在的性慾模式更有興趣。「性認同和性行為並不是衡量性取向的好標準,」Paul Vasey表示,「性感受才是。」


    小知識:雙性戀的優越性

  • 人類學家RC Kirkpatrick指出,雙性戀可能與更高的存活率有關。
  • 他以殖民地時代前的夏威夷、15世紀佛羅倫薩和17世紀日本(如上圖)等地區為例,指出同性戀的意願可以幫助個體和家族之間組成同盟,從而獲利。
  • 這意味著這些人能夠活得更長,生育並撫養更多後代。

  • 同性戀不只取決於DNA

    Qazi Rahman表示,表現同性吸引力的等位基因僅能解釋人類同性戀中的一部分類型。此外,當然會有各種各樣的生物原因在其中發揮作用,根據Qazi的說法,大約有1/7的男同的性取向要歸功於「老大哥效應」。

    這與George Orwell的《1984》沒什麼關係,而是描述了某項觀察結果:有兄長的男孩明顯更有可能成為男同性戀——並且每多一個兄長,其成為同性戀的機會就會增加約1/3。沒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有一種理論是,每次懷上男胎,母體就會對男性發育中起到某種作用的蛋白質產生一次免疫反應。由於這一免疫反應只會在生產多個兄弟姐妹之後才開始發揮作用,他們大部分會是異性戀,並會繼續生育後代,這種產前特異性才沒有被自然選擇所淘汰。

    出生前受到異常水平的荷爾蒙刺激也會影響人的性取向。例如,在出生前受到較高水平睾丸酮刺激的女性胎兒此後成為女同性戀的比率更高。研究顯示,充當「丈夫」角色的女同性戀者和男性一樣,食指與無名指之間有些微的長度差異——這是胎兒期受到睾丸酮刺激的一種標記。作為「妻子」角色的女同性戀者中卻很少發現有這種差異。

    另一種兄弟——同卵雙胞胎——也帶來了一個微妙的疑問。研究發現,如果同卵雙胞胎中的一個是同性戀,那麼他們的兄弟擁有同樣的性取向的概率大約是20%。雖然比起隨機性,其中的似然性更高,但對於兩個擁有相同基因序列的人來說,這還是較預期要來得低。

    來自加州聖芭芭拉大學的William Rice表示,通過研究我們基因序列的處理過程,而非研究基因序列本身,我們就有可能對此作出解釋。Rice和他的同事參考新興的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該學說研究「表觀標記」(epi-marks),這一標記決定了我們DNA中的各個作用部分開關的狀態。Rice認為,女性胎兒受某種降低其對睾丸酮敏感性的表觀標記的驅使。這種表觀標記通常不會遺傳給下一代,如果偶然出現遺傳的話,就會導致男孩的同性性傾向。

    《同志健康》雜誌主編William Byne博士相信性取向很可能是先天的,但他也認為其中的原理比許多科學家以為得要複雜得多。就此他說明,同性戀的遺傳能力與離婚者類似,但是「社會科學研究者們卻沒有……對"離婚基因』進行過任何研究,反而把重點放在研究遺傳的性格和喜怒無常的特質這些可能會影響離婚可能性的方面。」

    對Qazi Rahman來說,是媒體關於「同性戀基因」發現的報導,把性取向遺傳理論看得過於簡單化了。他認為,性取向涉及幾十甚至上百對等位基因,這些基因可能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被發現。此外,儘管異性戀比同性戀在進化論原則中更具優勢,也並不是說只有同性戀者的性取向才是由基因決定的,Qazi說。異性戀者同樣如此。

    Qazi Rahman參與了BBC World Service的Why Factor節目的錄製。您可以通過iPlayer或者下載the Why Factor podcast重複收聽該節目。


    推薦閱讀:

    微博清查同性戀,網民吶喊撐同志,反歧視,呼籲同性戀婚姻合法化
    線上活動丨風潮·超高顏值·基友情感導師團 第二彈!傾聽基友的傾訴!
    我為什麼反對當下的 LGBT 平權運動?
    《新上海灘》的張國榮和誰同性戀?
    關於女同(les),我想說

    TAG:同性戀 | 進化 | 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