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發現金器堆韘形玉佩 墓主指向漢廢帝劉賀

  這是海昏侯墓主槨室出土的龍鳳紋玉佩飾(11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萬象攝

  來源:光明日報

  11月14日起,以考古人員對海昏侯墓的核心部分主槨室正式開始清理為標誌,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發掘進入最關鍵的階段。

  11月18日,考古人員確定海昏侯墓主棺柩位於主槨室的東北角,並在棺柩的前側發現了多件玉佩飾,其中一枚雕有龍鳳紋飾的韘形玉佩尤為罕見。此前的17日,主槨室西側還發現數量驚人的金器堆,包括數十枚馬蹄金、兩盒金餅等,這是目前在國內西漢墓葬考古中保存最完整、數量最集中的一次此類文物發現。

  這些珍貴文物,反映了墓主的身份特殊,十分高貴,再一次把對墓主身份的猜測引向了第一代海昏侯即漢廢帝劉賀。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考古發掘,越來越令世人矚目。而除了文物考古人員,在這一考古「國家工程」的背後,還有一群為它默默奉獻的當地幹部群眾。

  「古墓能被發現,是我的榮耀」

  今年56歲的熊菊生是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村民,他家的房子正對著西漢海昏侯墓所在的墎墩山,四年前,就是他第一時間報警並向相關部門反映了這裡有盜墓者出沒的情況。

  作為大塘坪鄉供電所的臨時工,熊菊生幾乎每天都要騎著摩托車在大塘街和家之間來回,其間都要從墎墩山的山腳下經過。2011年2月中旬起,熊菊生每逢傍晚回家時都看見有幾個人鬼鬼祟祟地在墎墩山周圍活動。3月23日早上,感覺越來越不對勁的熊菊生髮現昔日長滿荊棘的山頂堆了一個黃土包。他連忙約了三個村民到墎墩山上看個究竟。熊菊生說,當時他們看見新挖的山包中央有一個洞,這個洞長1.2米左右,寬60多厘米。在家挖過水井的熊菊生大膽地下了洞,發現這個洞足有十多米深,還能看見一層層的木頭。於是熊菊生趕緊報警,從而撕開了西漢海昏侯墓的驚天一角。

  「我從小就在村子裡長大,小時候在山上放過牛,村民在山上種過旱地,我們怎麼也沒想到,天天看到的山上居然有這麼大的古墓。」回憶起當初的發現,熊菊生顯得有些激動,「古墓能被發現,並且沒有被盜和破壞,我感到很欣慰,這也是我的榮耀。」

  現在,熊菊生仍在全力協助考古隊勘察古墓群。

  「考古發掘能為子孫後代造福,祖宗也會泉下有知」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發現,對觀西村而言是件大事,村裡的人都忙乎起來。

  觀西村黨支部書記裘宗志說,在家門口挖出古墓對全村人來說都很意外,墎墩山曾是村民放牛的地方,加上墳墓較多,所以去的人並不多。如今村民都很支持考古工作,有的遷移祖墳,有的借房子給考古人員居住。

  村民裘有伙已經73歲了。2012年海昏侯墓開展考古發掘,光他一家就要遷移15棺祖墳,當時老裘心裡很複雜很為難:一邊是考古工程,一邊是睡著的祖宗。在鄉、村兩級幹部的上門宣傳和做思想工作的情況下,他的思想逐步發生了改變。「考古發掘是搶救工程,文物被盜那才是最大的損失!」老裘想通了,把15棺祖墳移走了。

  隨著考古發掘的進一步深入,裘有伙越來越覺得遷祖墳這件事做得值,去年因為考古的需要,又要遷移他家3棺祖墳,他毫無怨言地支持遷移。據裘宗志介紹,當前觀西村在考古挖掘區已遷移了900多棺祖墳,徵用了100餘畝旱地,沒有發生一起村民因遷移祖墳、徵用旱地引發的群體上訪事件。

  「考古發掘能為子孫後代造福,祖宗也會泉下有知!」裘有伙說道。

  「保護文物遺址,保障考古發掘,既是責任,也是擔當」

  「文物具有稀有性,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如此珍貴和難得的文物資源,損毀就不可複製,喪失就不再擁有,保護文物遺址,保障考古發掘,既是我們當地政府的責任,也是當地政府的擔當。」隨著海昏侯墓考古發掘的深入,大塘坪鄉黨委書記熊慎湖越來越覺得自己身上肩負的擔子很重,每天的協調、保障工作讓他忙得不亦樂乎。

  大塘坪鄉黨委、政府牢記把文物保護作為第一位任務,在全鄉尤其是遺址周邊村莊廣泛開展宣傳工作,讓群眾充分認識到文物的珍貴性、法律性,提高全民自覺保護文物意識。與此同時加大控制性保護力度,划出遺址保護紅線,對紅線範圍的建房、種樹等行為進行嚴格控制。為了完成文物保護工作用房建設,大塘坪鄉僅用4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23畝土地上的征地拆遷、民墓搬遷、房屋建設等工作。

  「我們把最得力的幹部用在這裡,直接跟周邊村黨員幹部進行座談,把宣傳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熊慎湖說,「我很感動,我們的村民遷移祖墳,沒有一個人埋怨的——他們心裡同樣裝著國家;我很感動,我們的幹部有著如此巨大的工作熱情和如此無私的奉獻精神——他們都會提到兩個字:擔當。」

  (本報南昌11月19日電 本報記者 胡曉軍 本報通訊員 陳新民)

推薦閱讀:

南昌西漢海昏侯國沉入鄱陽湖中,西漢漢廢帝劉賀之墓找到
海昏侯墓主人身份今晨公布:劉賀,真的是你!
西漢海昏侯墓主人會是劉賀嗎?
海昏侯劉賀為什麼把《齊論語》終生帶在身邊

TAG:發現 | 劉賀 | 現金 | 玉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