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鳴說《山海經》:天干地支與星座的奧秘

 眾所周知,天干地支最初的起源,尚無定論,以文物考查的話,近百年來出土的殷墟(盤庚遷都於殷後,商也稱殷)甲骨卜辭中,就載有大量用於紀日的干支記錄,而在甲骨文中出現最頻繁的字也是干支。目前,中國學界的研究都把天干地支的來頭指向了夏朝,其根本原因卻和《山海經》密切相關。

  鄭文光在所著《中國天文學源流》一書中認為,十天干起源於中國古代羲和「生十日」的神話傳說,是十進位法概念在紀時中的反映,應當產生於漁獵時代的原始社會;「十二地支」則由常羲「生月十有二」的神話傳說演變而來,產生於殷商之前,後逐漸演變為十二辰。所以,鄭文光推斷:「十二支宜乎是夏人的創作。」陳遵媯在《中國天文學史》中指出,「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可能已有干支產生了」。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

  事實上,羲和「生十日」與常羲「生月十有二」這兩句話是分別取自《山海經》之《大荒南經》與《大荒西經》的。若按筆者在《山海經探秘》中對它們的地理定位,羲和「生十日」之處恰好在西非北緯十度線範圍,而常羲「生月十有二」則位於地中海北緯四十度線範圍,這樣看即發現天干地支與日月陰陽的對應關係。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辭源》里說,「干支」取義於樹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yǒu)、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前人有云:「天干,猶木之干,強而為陽;支,猶木之枝,弱而為陰。」可見稱為干支的原始用意。這些是歷史傳承的基本含義,現在讓我們來看看《南山經》十座山頭裡所暗藏的十天干真相。

  第一山鵲山為甲,含「假」火山之虛,故只見混陰而不見清陽;第二山招搖之山為乙,有草木初生之實,故以「祝余」和「迷榖」分別顯示陰態與陽態;第三山堂庭之山為丙,只有「棪木」 顯示獨陽之火狀;第四山猨翼之山為丁,只有「陰水」顯露獨陰之水狀,亦可暗示多雨的春季;第五山杻陽之山為戊,陰陽皆「多金」,顯示陰陽處於平衡態,故而有代表陽的鹿蜀(表示陸地與山)與代表陰的旋龜(代表海與水)出現,暗示春夏之交的時間點。第六山柢山為己,顯示獨陰的結果是牛蛇狀之鯥魚,並用「冬死夏生」來暗示夏尾。第七山亶爰之山為庚,「蛋圓」氣藏、秋末草木肅殺,有獸「名曰類」,實為萬象更新之種,故「自為牝牡」(即陰陽同體之獸),偏陰不可缺水。第八山基山為辛,顯陰露陽,有怪木鳥獸,萬象更新;第九山青丘之山為壬,陰陽和合,萬物孕育之中,故有獸,「其音如嬰兒」;有鳥,「其名曰灌灌」,「英水」里的魚兒笑顏如人面,故曰「赤鱬」,既用來暗示赤道線,又用來表示孕育萬物的「陰陽」黃道,故其發出的是「鴛鴦」的叫聲。第十山箕尾之山為癸,其頭歸位於天(暗示二十八星宿),其尾擺於東海(暗示東山再起),故曰「其尾踆於東海」。由此可見,十天乾的基本含義在《南山經》的十座山裡都可以找到出處,這對於了解十天乾的原始來頭具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

南山經十座山的地理坐標像一把規尺

  與之相對應,《中山經》將十二地支用十二經來表示,其範圍西至高加索山脈,東至太平洋,北至北冰洋,南至南極洲,涵蓋了地球上大多數最高的山。《中山經》第一經用「甘棗之山」、「歷兒之山」與「陰山」來暗示十二地支開頭之「子」,第五經用地球最高山「首山」(珠穆朗瑪峰)來暗示「辰」,而第十二經則用「暴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與「陽帝之山」來暗示「亥」,凡此種種陰陽五行與十二地支概念皆可以在《中山經》的十二經里找到。這說明所謂的天干來頭是地球赤道及天赤道與黃道,而十二地支的來頭恰與黃道十二宮密切相關。

  「黃道十二宮」(zodiac)一詞來自希臘語zodiakos,意思是動物園。在希臘人眼裡,星座是由各種不同的動物形成,這也就是十二個星座名稱的由來,而在《山海經》里則以「有獸」來提示與天象的關係。在天文學上,以地球為中心,太陽環繞地球所經過的軌跡稱為「黃道」。黃道寬16度,環繞地球一周為360度,黃道面包括了除冥王星以外所有行星運轉的軌道,也包含了星座,恰好約每30度範圍內各有一個星座,總計為十二個星座,稱為「黃道十二宮」。從這些信息來看《中山經》,你就會明白《中山經》為什麼在第一經、第五經和第十二經都寫了各16座山(南天星座正好48個),以及十二經里的山的總數是208座(北天星座正好28個),其目的無非是要提醒解讀《山海經》者留意天上的星座及黃道的寬度恰好16度的事實。

  如果天干地支的關係可以被比喻成樹榦與樹枝,那麼,天干地支和合相生的果是什麼呢?

  《山經》(陽)的另一半是《海經》(陰),緊接在《中山經》之後的是《海外南經》,正好有十二國,恐怕是十二地支上所結的十二個「果」象吧?


推薦閱讀:

陰蔕的奧秘
「掐指一算」神仙術,手掌上的奧秘
揭開脊椎的奧秘
先天為體,後天為用,先天何以為體?探訪先天八卦的奧秘
頓悟頓修成佛的千古奧秘!

TAG:天干地支 | 山海經 | 星座 | 奧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