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教宗派源流(六)--符籙宗系

龍虎宗

龍虎宗是由張陵後裔以龍虎山為傳播中心的符籙派。關於龍虎宗的創建時間,道書曾有兩種不同的記載:《漢天師世家》稱建安二十年(215),張魯降魏,張盛南奔龍虎山嗣教;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則稱西晉永嘉中,張盛入龍虎山嗣教。  但二說皆不足信。據魏晉史籍所記:張魯率全家降魏,張魯五子被封為列侯,享受"命婚帝族"的榮寵,似不可能離魏去吳地龍虎山創教。且史籍所載張魯五子中,根本未見張盛之名。至於說西晉永嘉(307~312)中,張盛去龍虎山創教,更不可能。姑且承認張魯確有一子名張盛,假設建安二十年,張魯降曹時,年為十歲,至永嘉元年(307),已九十八歲,即使健在,也無力跋出涉水去江西龍虎山創教了。

  按常理推測,永嘉之亂後,張魯子孫可能隨晉室南遷,但因缺乏史料,不能考定。直至南朝時,始見史籍有張陵子孫之名和事迹的記載,如劉大彬《茅山志》卷十五記有張陵九世孫張玄真、十世孫張景遡等十人。《道學傳》和梁簡文帝《招真館碑》記載張陵十二世孫張裕居虞山(今江蘇常熟縣西北)招真館事,但這些天師子孫皆不居龍虎山。直至唐代中後期,始有張陵後嗣居龍虎山的記載。《全唐詩外編下》有唐元和(806~820)初進士信州人吳武陵《龍虎山》詩中有"五斗米仙真有道"之句;徐鍇《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稱,茅山道士鄧啟霞於唐咸通十二年(871)"詣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十九代天師是張修,這說明龍虎宗開創時間約在唐中後期。

  至北宋,龍虎宗開始顯露聲勢,其間有六位天師,受封為"先生":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為真靜先生,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為澄素先生,二十六代天師張嗣宗為虛白先生,二十八代天師張敦翙為葆光先生,二十九代天師張景瑞為葆真先生,三十代天師張繼先為虛靖先生。至南宋,又有三十二代天師張守真、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先後受封為正應先生和仁靜先生。

  元代更以政府名義承認了張陵子孫的"天師"稱號,並授予管領江南道教的職權。元世祖忽必烈為滅南宋,曾派人密赴江南與龍虎宗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聯繫,張可大預言二十年後忽必烈將統一天下。忽必烈滅南宋後,為安定江南,於至元十三年(1276),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入朝,賜號演道靈應沖和真人,給二品銀印,命主領江南道教,以資籠絡。此後三十七代張與棣,三十八代張與材,三十九代張嗣成,四十代張嗣德,四十一代張正言,代代被封天師、大真人,主領江南道教。其職權主要是薦舉任免江南諸路各級道官及宮觀提點,奏請新建宮觀的賜額,還有權出牒度人為道士等。皇朝的寵幸為龍虎宗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使它在元代獲得較大的發展。特別是它的支派玄教發展更盛。至大德八年(1304)元成宗封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後,龍虎宗合併其他符籙派而為正一道,即進入它發展的另一階段。

  龍虎宗以符籙見長,為道教的"三山符籙"(茅山的上清籙,閣皂山的靈寶籙,龍虎山的正一籙)之一。元代由龍虎宗正一教主統領"三山符籙"後,統稱正一符籙,江南民間信奉者頗眾。

  龍虎宗亦以齋醮儀式著稱,宋元時期,許多代天師都不時奉命為皇室設醮,或與其他道派首領共同主領醮典,以為皇室祈福禳災。這一時期所出的齋儀之書,亦多出於龍虎宗道士之手,如出身龍虎宗的南宋道士留用光即撰著《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五十七卷。

  元代中後期,龍虎宗雖與其他符籙派合併為正一大派,但至明中葉以後即衰落不振。

閣皂宗

閣皂宗為符籙三宗之一。形成於北宋,流傳至元明。

  閣皂宗是靈寶派發展到以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為傳播中心時代的別稱。它本是靈寶派,但又是靈寶派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特定歷史階段。至於靈寶派發展到何時,才形成以閣皂山為傳播中心的閣皂宗,目前由於資料缺乏,尚難肯定,只能根據一些側面資料進行分析推斷。首先,從閣皂宗推尊的歷代祖師進行考察。《道德會元》卷二百四十四《玉清靈寶無量度人上道·靈寶源流》載有東華派所尊奉的歷代祖師,其前段所列元始上帝、靈寶天尊、太華天帝,……徐來勒、葛玄、鄭思遠、葛洪、高斂之、陸修靜等,與道書所載靈寶經的傳授系統大致相符,故亦可視為靈寶派和閣皂宗所尊奉的祖師。

  其中,所謂元始上帝、靈寶天尊、太華天帝俱在神靈之列,徐來勒其人亦無考,皆可不論。但葛玄是靈寶派和閣皂宗十分推崇的祖師,據譚嗣先《太極葛仙公傳》載:"最後於閣皂山東卧雲庵,築壇立灶,以煉金丹。"似乎葛玄已在閣皂山傳授靈寶經籙了。但這是較為後起的說法,比此先出的陶弘景《吳太極左仙公葛公之碑》則只云:"公(指葛玄--引者注)馳涉川岳,龍虎衛從,長山、蓋竹,尤多去來,天台、蘭風,是焉遊憩。時還京邑,視人如戲。"並無涉足閣皂山的記載。因此譚嗣先之說是否可靠,是個問題。鄭思遠(名隱)是葛玄之徒,葛洪之師,不詳籍貫,據傳記,其活動地有廬江馬跡山,霍山。葛洪,江蘇句容人,據傳記,其活動地有丹陽、洛陽、廣州等。陸修靜,浙江吳興人,入道後,先隱雲夢山,繼隱仙都山,曾遊歷衡、熊、湘、九嶷、羅浮、巫峽、峨眉,晚隱廬山簡寂觀。凡此數人的足跡,皆與閣皂山無涉。

  因此,在南北朝以前,靈寶派是否傳入閣皂山,尚不清楚;但可斷定,即使已經傳入,也未形成傳播靈寶經籙的中心,即閣皂宗在那個時期尚未出現。

  其次,從閣皂山崇真萬壽宮的發展歷史來考察。周必大於南宋乾道九年(1173)登臨閣皂山,其《記閣皂登覽》中云:"按古碑,此(指崇真宮--引者注)本靈山(或作仙--引者注)館,焚於隋。唐有道士程信然,望氣至此,掘地得鐵鐘一口,下有玉石尊像一座,高尺余,遂立草堂。先天元年(712),孫道沖始立台殿,賜名閣皂觀。……咸通(860~873)中遭火,惟古鐘、玉像存。尋有處士楊薦父子次第葺之。

  [原括注云:以上並見唐廣明元年(880)道士許玄真記中。所謂玉石天尊像甚小而重,又有兩軀侍立,亦玉石也。鍾在殿旁,視其文,乃咸通十三年鑄,而雲隋開皇十四年鑄,何也?豈別有鍾而不存耶?〕……大概言,此觀在江南李氏(指南唐--引者注)號玄都,至真宗祥符元年(1008),避諱改景德觀,天禧庚申(1020)嘗經火,熙寧丙辰(1076)又火,政和八年(1118)五月,用守臣之請,改賜崇真宮為額,給元始萬神銅印一,授法籙則用之。蓋天下授籙惟許金陵之茅山、信州之龍虎山,與此山為三院。"慶元二年(1196),周必大作《臨江軍閣皂山崇真宮記》,所述崇真宮歷史與此同。據上記,隋前,閣皂山建有靈山(仙)館,隋時又毀於火。結合上述靈寶祖師之足跡來考慮,似可印證隋與南北朝前,閣皂山尚未形成傳授靈寶經籙的中心之說大體可信。其後,唐初道士程信然僅在靈仙館廢墟上建立草堂,至唐玄宗先天元年孫道沖再立台殿,賜名閣皂觀,該觀始具規模。不見程、孫二人的傳記,故不知他們屬於何派道士。即使他們是靈寶道士,已在閣皂山傳授靈寶經籙,但該觀規模較小,似乎尚未能成為傳授靈寶經籙的中心。此後咸通中,觀又被焚毀,南唐修復後,更名玄都觀,仍未改變上述狀況。所以,唐至五代時期,閣皂宗尚未形成。入宋以後,真宗改此觀為景德觀,後又經天禧四年(1020)和熙寧九年(1076)兩次大火,再焚再建,至政和八年(1118),始賜名崇真宮,並賜給銅印,准許和茅山、龍虎二宗一樣單獨傳授法籙。據此,在政和末年閣皂宗已被官方承認為符籙三宗之一,和茅山、龍虎宗鼎足而三了。但據常理推斷,能取得官方承認,一般應在道派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社會影響已經比較大之後。那末,該宗之形成似應在此前的某一階段。《茅山志·劉混康傳》稱,宋哲宗嗣聖(應為紹聖)四年(1097),"別敕江寧府句容縣三茅山經籙宗壇,與信州龍虎山、臨江軍(今江西清江縣--引者注)閣皂山,三山鼎峙,輔化皇圖"。確實證明在政和之前的紹聖四年,宋皇室已經承認閣皂宗了。前面提到的周必大《記閣皂登覽》中,還記載他在乾道九年遊覽閣皂山崇真宮時,曾親眼看到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四朝賜給該宮的"四朝御書",證明該宮曾經得到宋太宗後幾朝的支持,估計自宋太宗朝起,閣皂山崇真宮就逐漸形成為傳授靈寶經籙的中心,即閣皂宗大體形成於北宋前期。

  閣皂宗既從靈寶派傳衍而來,其基本信仰及所奉經書和方術,都與靈寶派相同。崇奉神靈,已如前述。《靈寶度人經》仍是遵奉的主要經典。齋醮科儀仍備受重視。

  因為資料缺乏,其承傳譜系目前所知甚少。周必大寫於南宋慶元二年之《臨江軍閣皂山崇真宮記》中,提到當時該宮之管轄王自正,知宮鄒時億,副劉惟允,度師陳處和等,但未記他們的傳代。《正統道藏》收有《勿齋先生文集》上下二卷,題曰:敕賜高士右街鑒義主管教門公事閣皂山楊至質撰。

  文集中不見楊至質履歷,其卷下《代臨安倅章謝宰執》中,有"遠若熙寧坡老居於是席,近而嘉定諫臣出於此途"之句,嘉定為南宋寧宗年號,可知楊至質是寧、理宗時道士。此時他已任南宋王朝道教管理機構的右街鑒義,主管教門公事,地位是比較高的,推測他可能是閣皂宗的某代嗣法者或重要傳人,但因史闕有間,一時無從證明。

  南宋時期,閣皂宗的傳播情況,所知亦少。周必大在乾道九年所見到的閣皂山崇真宮,除殿堂外,有"道士(住屋)數十房"。①他在慶元二年所寫的《臨江軍閣皂山崇真宮記》中,再記了崇真宮的情況,建有金闕寥陽殿,昊天殿,正一堂,靖應堂,祖師殿,藏經殿,玉像閣等,並稱:"凡殿於旁翼以修廊,道士數百人環居其外。爭占形勝,治廳館,總為屋千百間,江湖宮觀未有盛於斯者。"可見在南宋孝宗、寧宗時,閣皂山崇真宮的規模甚大,道士人數也頗多,閣皂宗在當時是比較興盛的。

  南宋詩人劉克莊曾為寧、理宗時一名閣皂宗道士楊固卿寫過一篇墓志銘,曰:"固卿,楊氏,名介如,豐城縣(今屬江西--引者注)梅仙鄉人。幼入閣皂山為道士。……學通倫類,道書外,禪宗方技之說,皆探骨髓,聽者竦動。開禧(1205~1207)間,薄游邊,畫策不售,歸山不復出。拾墮薪,煮三腳鐵鐺。或遺衣履,皆不受。嘗主清江相堂觀。一日,諸文士集觀中倡酬,視固卿一黃冠師,蓬鬢垢衣,置之坐隅,甚易之。句至固卿,朗吟曰:'酒量春吞海,詩肩夜聳山。'坐皆駭伏。有詩百餘,號《隱居集》。……固卿介潔高遠,凍餓自守,樂而不改,殆黔婁原憲之倫。""寶慶元年(1225)卒,年六十八,葬南園之麓。"②由此也可窺見當時閣皂宗道士的情況。

  入元以後,在元統治者的支持下,閣皂宗仍在傳播。《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卷三十三《閣皂山行法籙》條云:"聖旨節:  該張天師奏,臨江路閣皂山有萬壽崇真宮葛仙翁八景玄壇里住持李宗師,每年正月十五日一番做好事行法籙有來"云云。

  元封張陵子孫為天師始於三十六代張宗演。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接見,次年封天師、真人。上文所云張天師,或許即活動於元世祖至元(1264~1293)年間的張宗演;所奏閣皂山萬壽崇真宮住持李宗師,不知何名,也不知他是閣皂宗的幾代傳人。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七載有一通代皇帝草寫的加封閣皂宗四十六代宗師楊伯晉為真人的制文:"臨江路閣皂山萬壽崇真宮住持四十六代傳籙嗣教宗師楊伯晉陞加太玄崇德翊教真人。"既未敘楊伯晉的事迹,也未署年月。

  考袁桷於元大德(1297~1307)初,被薦為翰林國史院檢閱官,後升侍講學士。他為皇帝所草的上述制文,當在其在職期間,即元成、武、仁宗期間,可知閣皂宗在此時已傳至四十六代楊伯晉。

  宋末元初有一著名閣皂宗道士鄭所南(1241~1318),字思肖,號憶翁,又號三外野人。福州人(或雲福建連江人)。

  原為南宋太學生,博學多技能。宋亡,客寓吳中(今蘇州市),誓不仕元。由儒入道,兼好禪學。善為文,喜畫墨蘭而不畫土。謂土已為番人奪去矣。因常在詩文中表露其亡國之痛和對宋臣仕元之譏。趙子昂才名重當世,鄭所南惡其宗室而受元聘,遂與之絕。子昂數往候之,終不得見,嘆息而去。

  據盧熊《鄭所南小傳》載,所南著有《太極祭煉》一卷,《釋氏施食心法》一卷,《謬余集》一卷,《文集》一卷,《自敘一百二十圖》,《詩》一卷,與菊山先生詩行於世。《正統道藏》收其《太極祭煉內法議略》三卷,屬靈寶齋法的闡述著作。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曾為之作序曰:"靈寶齋法,始徐(來勒)、葛(玄)、鄭(隱)三師流於世,迄漢唐宋元以來,蹊殊徑異,紛糾交錯,不啻千百。……世傳則有丹陽、洞陽、通明、玉陽、陽晶諸派,而莫要於仙公丹陽者也。丹陽本乎南昌,而南昌乃靈寶一名也。得丹陽之要者,莫詳於所南鄭先生《內法議略》。……其言首主於誠學之大本,何莫非誠,故曰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也。"據此,鄭所南是靈寶齋法的重要傳人。元末黃公望弟子王玄真又根據鄭所南等人所著之書撰成《丹陽祭煉內旨》,其序云:"夫祭煉者,祭所以祭鬼神,煉所以煉自己也。苟不煉已,則鬼神不能升度,……必先以志誠為體,慈悲為用,憫茲六道之沉魂,念彼九泉之滯魄,……"③始能為濟。表現出融會內丹修鍊於符籙齋醮的思想傾向。

  進入明代,閣皂宗傳承未絕。俞策《閣皂山志》卷上云:  "壬辰(1352),山寨鄧克明之變,(崇真宮)台基殿俱毀。明洪武(1368~1398)初,道士徐麟洲復之。十七年(1384),授五十代孫李半仙為靈官,王圭石副之。二十七年(1394),復授張尊禮為靈官。宣德(1426~1435)初,授黃谷虛,第五十二代也。至八年(1433),歲飢,有采蕨者遺火,延毀宮觀。谷虛稍修復之,嗣後教典不墜。"說明至宣德年間,閣皂宗仍有傳緒,其教仍有相當傳播,但在此後即趨衰落,以致一蹶不振。上書云:"至嘉靖(1522~1566)中,積負虛稅,黃冠星散,僅存一二人。萬曆(1573~1619)間,道士劉開化欲還舊觀,未果。"時"惟仙公殿、東嶽殿、丹井尚存,其餘琳宮絳閣,彌望丘墟矣。"至清代,雍正《江西通志》卷一百十一曰:"今所存者惟八景壇基,有碑記及詩。"光緒《江西通志》卷一百二十二亦云:"今所存者為八景壇基。"祖宮凋零如此,其教之不振,可想而知。

  註:  ①《文忠集》卷一百八十三:《記閣皂登覽》  ②《後村集》卷三十七:《閣皂山道士楊固卿墓志銘》   ③《道藏》第30冊312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天心派

天心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北宋,流傳至元代。

  天心派肇始於北宋道士饒洞天,被稱作"天心初祖"。饒洞天,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初為縣吏。據稱,某夜夢神人告曰:"汝用心公平,執法嚴正,名已動天矣!"夢覺見華蓋山上有五色寶光,上沖霄漢。尋光掘地,乃獲金函一枚,開視,有玉籙仙經,題曰:《天心經正法》。

  ①據鄧有功《上清天心正法序》稱,此事發生在北宋淳化五年(994)。該序云:  "淳化五年八月十五日,有肉身大士夜觀山頂之上,有五色寶光衝上霄漢,翌旦尋光起處,……遂掘三尺許,得金函一所,開見金板玉籙天心秘式一部,名曰'正法'。……大士者,饒公處士也,名洞天。"據教內傳說,饒洞天雖獲天心正法"靈文",但不識其文字,莫知其妙。後遇神人指點,令去找譚紫霄(南唐道士),可以解迷。"自茲數年尋歷,獲遇先生於南豐。既蒙教導,頓悟玄理。仍攜處士謁見東嶽帝君。帝曰:奉三仙(指浮丘王郭三真君--引者注)道旨,令授子寶印、陰兵。處士受已,再歷諸塗、制命陰魔馘滅凶妖,祈禳水旱,嘯命風雷,役神使靈,救人利物。於是四方慕道者,凡數百人從游"。②

  聲稱仙人授天書,或掘地得神書,往往是道教諸多派別創始者創立道派的輿論準備。或許饒洞天自己撰寫了一本名《天心正法》的經書,為了取信於人,才加以渲染和神化。

  《饒處士傳》又稱:"一日,率諸弟子登華蓋之巔,授以至道。

  而誓曰:護氣希言,絕利聲色,立功為上,謝過次之。救人疾病、災荒水旱為上功,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行。行此者,道合陰騭,雖未拜太上,亦居仙矣。……揮手別諸弟子,鼓風揚塵,行及奔馬,倏忽不知所之。"以上一段,可視為饒洞天為天心派制定的立教宗旨和教規。鄧有功在為《上清天心正法》所作的序中,又列有饒洞天的傳法譜系,謂饒洞天"升天時,以法傳弟子朱監觀仲素,仲素次傳游道首,道首傳通直郎鄒責,鄒責傳臣本師符法師名天信,至臣有功,傳於今矣。"由上可見,饒洞天既為天心派寫了經書,又為之立了教義教規,還有傳法譜系,雖說弟子數百人僅為空泛之詞,但可認定天心派業已建立。只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僅為單傳,規模很小。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三云:"自漢天師宏正一之宗,而天心正法出矣。……天心卷牘,歷魏晉之變遷,經南北之分治,散失淪墜,幾不可考。五季之後,有譚先生(紫霄)、饒先生(洞天),相繼祖述而成書。"《上清北極天心正法》亦稱"天心法者,自太上降鶴鳴山日授天師,指東北極之書,辟斥邪魔,救民是務"。太上降授張陵天心法,張陵傳天心正法,當屬假託,但它是從正一派龍虎宗分衍的一個支派,似乎可信。據上述二書所記,天心派在最初只傳天罡大聖、黑煞、三光等三符,北極驅邪院、都天大法主等二印,用以行法,可見其初建時法術很簡略。

  至北宋末、南宋初,有道士路時中者,以傳天心正法名於世。方勺《泊宅編》卷七:"朝散侍郎路時中行天心正法,於驅邪尤有功,俗呼路真官。"他編有《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無上三天玉堂正宗高奔內景玉書》二書。他與饒洞天一樣聲稱掘地得書的故事:"閉心內朝,……入室存真,異香降,回首見祖師於金光梵氣中,謂余曰:余吳之趙升也,今傳闕下焉。吾昔生於天目山中,有秘書,臨上升之時,藏於江南句曲山三茅大山之頂,汝其往取。余後數年被命通守金陵,專謁峰頂,夜半,神光亘天,入深開掘可三丈許,得石函一,帛書一卷,約長六七丈,雜以蓬萊細沙。余得之,因厘為二十四品以傳世。"這段話載於《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一,末署"上清大洞三景法師路時中記",實為路時中為此書所作之序。為了神化其書,卷中又稱:"已上七品格言,並大觀元年(1107)正月十五日至七月七日,屢受大教主天君密降口訣。自後至宣和元年(1119),品書禁書並降,筆以傳真,在紹興戊寅(二十八年,1158)也。天君降靖中如嬰兒聲,惟時中與弟子翟汝文親聞筆記也。"去其神話成分不論,可以看出此三十卷的《玉堂大法》,大體寫作於北宋大觀至南宋紹興年間。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四十三亦云:"紹興之初,路真官再編天心法,則用世法以定之者尤眾。路君高才博達之士,撰傳度科文,又於其法十卷之首,各作一序,極為精確。"

  由於受神霄等派的影響,路時中在所著《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汲取了新義,強調作法者應以內煉為基礎,以道為本,法為末。如該書卷一稱:"道在我身,修之久則可以成真,吾之真元既成,將有餘而補不足,所以莫非法也。"卷三十論鍊度亡魂時,也強調須以自己的玄功成就為基礎,作法時只要"使內氣以合外氣,外神以符內神,則一瞬之間,報應如響矣。"

  據《道法會元》卷二百四十六《天心地司大法》,南宋末期又有廖守真傳行天心法。該書彭元泰所作《法序》云:"昔宗師廖真人修大洞法,誦《度人經》,……(北帝敕)殷郊護助真人修鍊大丹,所到則瘟疫消滅。後真人得道,遍歷江湖。"

  "真人今為南昌仙伯,昔授蕭君安國,即余之度師之父也。余昔受度師蕭君道一先生,凡十有五年。……咸淳甲戍(1274)菊節星沙彭元泰稽首。"據下列師派所記,廖真人,名守真,蜀人。此書又有陳一中所撰《後序》,略云:"前件密法,仆昔得之於文亨費先生,先生得之於白雲史先生,史公得之於彭真人。"又稱:"仆近……會竹窗傅道判,謂得之於姑蘇張湖山,湖山亦出於沖陽真人之門。……延皊丙辰(1316)下元日龍沙後學陳一中頓首謹書。"沖陽真人,即彭元泰,曾被元朝封為沖陽普惠誠正真人,見此書所載彭元泰《後序》。據以上二文,可圖表如下:  廖守真-蕭安國-蕭道-彭元泰--史白雲-費文亨-陳一中-張湖山-傅道判按諸序所署之年甲推之,這是傳承於南宋末期至元延皊間的一個天心支派。不見諸人傳記,尚難考知其傳播詳情。

  在元代,又有雷時中(1221~1295)傳天心道法。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五《雷默庵傳》載,雷時中,字可權,號默庵,又號雙橋老人。其先豫章(今江西南昌)人。

  後家於湖廣(今湖北)之武昌金牛鎮。早業儒,後絕念功名,棄儒入道。宣稱:在宋咸淳六年庚午(1270)玄帝誕辰日(三月三日),當其正具表焚香,朗誦《度人經》時,路祖師親降其壇祠,授以"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之書一卷;隨後,辛天君又奉昊天敕命降臨其壇,教他"開闡雷霆之教","大興吾教"。並說此路祖師實非別人,而是"晉時親遇太上老君授以此法"者。查《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一,確有一個姓路的道士,名光,又名大安。生於東漢順帝漢安元年(142),於晉武帝太康五年(284),遇一老叟授以"六天如意大法經籙",至惠帝永熙二年(實為永平元年),"夢太上老君命右侍玉童賜玉鑰匙十事"。"自此書符行功,布氣治病、驅邪,無不應驗"。於太安元年(302)白日衝天。顯然,這是一個被神化的道士。雷時中只是為了獨樹一幟,另開天心道法的新局面,才上攀這個路祖師。

  根據《雷默庵傳》所述,雷時中的天心道法確是不同於宋代的。第一,它既不祖述掘地得書的北宋人饒洞天,又不祖述南宋人路時中,而是逕直找了一個在晉時受太上老君傳法的路大安作祖師;第二,不再稱所傳之教為"天心正法",而稱"混元六天如意道法",並受昊天上帝之命"開闡雷霆之教";第三,以《度人經》為主要經典。所有這些都表明雷時中所傳的天心法,既非饒洞天一系所傳,又非路時中一系所傳,而是雷時中獨創的所謂"混元法",是宋代天心派所分衍的又一個支派。

  雷時中在打出新的旗號以後,果然影響很大,"四方聞其道行卓異,及其門者日眾。"他本著"專以《度人經》為主"的宗旨,"每化導世人及開度弟子,皆先令其精心誦經,各獲果報。且嘗論《度人經》旨以開後學。"並博採儒釋二家,"貫徹混融歸於一致"。據說,經他這些努力後,收有"弟子數千人,分東南、西蜀二派,首度盧、李二宗師,及南康查泰宇。由是盧李之道行乎西蜀,泰宇之道行乎東南。混元之教,大行於世"。據上述記載,雷時中所創的天心支派在元代是比較盛行的。

  《道法會元》卷一百五十四《混元六天妙一炁如意大法》,是雷時中支派所撰的經書。該書除載眾多符、咒外,又有署名雙橋老人,即雷時中所寫的《修鍊直指》一文。指出,修真之事,在於修鍊自己的本真,不假外物而成。主旨在於"收心養氣"、"拘制魂魄而已。"他批評不在收心養氣上下功夫,而專務旁門小道的人。認為"咽龍虎精氣,吞日月精華","補腦還精,行氣咽液","淫少女陰中之精,采室女口中之唾","納清吐濁,叩齒集神,導引按摩,存想呼吸"等,只能耗精費神,不利收心養氣。作詩曰:"人人盡有本然真,何必勤勞向外尋,但把精神如寶玉,免教魂魄亂商參。"

  上書又列有其師派,為:混元開教大慈普惠路真君大安,混元演教一氣妙道雷真人時中,天隱盧真人,仙真雷使查真人,天全張真人。盧真人,當為上文所述傳行於西蜀的盧某,查真人即傳行於東南的查泰宇,張真人不知為誰。此後及明清,未見天心派的記載,可能在元代中後期歸併入正一道後不再獨立傳授了。

  註:  ①②《道藏》第18冊69頁,第10冊607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神霄派

神霄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產生於北宋末,流傳於南宋至元明。

  "神霄"之名,來源於《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該經根據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說,指認其中最高一重為"神霄"。並對之作了如下的描繪:"高上神霄,去地百萬。……

  神霄之境,碧空為徒。不知碧空,是土所居。……況此真土,無為無形。不有不無,萬化之門。積雲成霄,剛氣所持。履之如綿,萬鈞可支。玉台千劫,宏樓八披。梵氣所乘,雖高不巍。內有真土,神力固維。太一元精,世不能知。"可見神霄是指道教神仙所居的最高仙境,神霄道士以此名其派,蓋取其高遠尊貴之義。

  神霄派的創始人,為北宋末道士王文卿。據《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語》稱,王文卿,字予道(或曰字述道),號沖和子,江西建昌南豐人。自稱早年遇火師汪君於揚子江,授以飛神謁帝之道,後游清真洞天(或曰在水澤),遇一老嫗(據說是電母),授以噓呵風雨之文,再經汪君指點,乃能役鬼神,致雷電。此後,除旱治疾,濟人甚眾,名聞江湖間。據趙與昔《賓退錄》卷一《林靈素傳》載,永嘉道士林靈素曾向宋徽宗推薦王文卿。該《傳》云:政和六年(1116年),京師大旱,上命林靈素乞雨,未應。蔡京奏其妄。林靈素奏請徽宗急召建昌軍南豐道士王文卿,謂文卿是神霄甲子之神兼雨部,與之同告上帝,可以奏效。文卿既至,執簡敕水,果得雨三日。上喜,拜文卿太素大夫、凝神殿侍宸,賜號"沖虛通妙先生"。徽宗末年,王文卿數以修政練兵為請,徽宗不納,乃拂袖還南豐。高宗即位於江南,聞文卿猶在世,累遣使徵召,不赴。於紹興二十三年(1153)卒。

  在神霄派創建過程中,林靈素對該派亦有建樹。據稱,他游西洛時,路遇一道人,姓趙,與之交遊數載。一日,道人去世,遺囊中有書三冊,名曰《神霄天壇玉書》,或稱《五雷玉書》,寫明"付與林某"。後復見趙道人,告之曰:"予乃漢天師弟子趙升也。向者所受《五雷玉書》,謹而行之,不可輕泄,即日為神霄教主雷霆大判官"云云。據說該書"有神仙變化法言,興雲致雨符咒",林靈素得此書後,"豁然神悟,察見鬼神,誦咒書符,策役雷電,追攝邪魔,與人禁治疾苦,立見功驗。"政和六年(1116),因徐知常引薦,被徽宗召見。為了迎合徽宗私意,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號長生大帝,陛下是也。"

  徽宗大喜,詔將福寧殿東所建之玉清和陽宮,改名玉清神霄宮,諸州之天寧觀改名神霄玉清萬壽宮,中祀長生大帝君(實為徽宗)、青華大帝君像。由是神霄派聲勢益盛。

  張陵第三十代孫張繼先亦對創建神霄派有貢獻。張宇初《道門十規》稱:"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陳、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其中的張,即指張繼先。張繼先撰有《明真破妄章頌》,以闡發雷法理論。

  神霄派為了標榜其教之古遠,稱其教源出於神霄玉清真王,或玉清聖境元始法王,火師汪真君則為闡教之祖師。宣稱王文卿之法術即為火師汪真君親傳。但火師汪真君何許人也?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五《火師汪真君傳》載,汪真君,名子華,字時美。唐玄宗開元二年(714)生於蔡州汝陽縣(今屬河南)。年四十,而三舉不第,乃棄儒學道,與顏真卿同師白雲先生李約,再師赤城先生司馬承禎。後遇安祿山之亂,棄家南遊,住南嶽祝融峰下修道,九年不出山。再遇紫虛元君幸南嶽,授以至道。再修二十八年,丹成道備,於德宗貞元五年(789)飛升。據此,火師汪真君雖有其人,但無傳習神霄雷法之事迹;然而有關王文卿之傳記皆雲其於北宋末親授王文卿劾召雷雨之術。但此時去枉真君逝世已三百餘年,何得親授?由此可見主文卿輩劾召雷雨之術,並非出於火師汪真君,實乃王文卿輩之自創,因而神霄派之歷史,也只能始於王文卿。

  神霄派以傳習五雷法為事,謂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災。這是神霄派區別於其他道派的主要特點。其理論基礎是天人感應與內外合一說。謂天與我同體,人之精神與天時、陰陽五行一脈相通,此感必彼應;而其基礎又在於行法者平時的內修(內丹修鍊),行法者內修功行深厚,風雲雷雨可隨召而至。王文卿云:"斬勘五雷法者,以道為體,以法為用。內而修之,斬滅屍鬼,勘合玄機,攢簇五行,合和四象,水火既濟,金木交並,日煉月烹,胎脫神化,為高上之仙。外而用之,則新除妖孽,勘合雷霆,呼吸五氣之精,混合五雷之將,所謂中理五氣,混合百神。以我元命之神,召彼虛無之神,以我本身之氣,合彼虛無之氣,加之步罡訣目、秘咒靈符,斡動化機,若合符契。運雷霆於掌上,包天地於身中,曰暘而暘,曰雨而雨,故感應速如影響。"①

  繼王文卿之後,有薩守堅者,以神霄雷法聞名於兩宋之際。倪岳《青溪漫稿》和《明史·禮志》謂其為蜀人,在宋徽宗時,從王文卿、林靈素學法;清雍正《山西通志》卷一百五十九則謂其為山西汾陽人,自稱汾陽薩客。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稱他"見侍宸(王文卿)於青城山,而盡得神秘,游東南,禱祈劾治,其神怪有過於侍宸者。"他撰有《雷說》《內天罡訣法》《續風雨雷電說》等文,以闡述神霄雷法。其《雷說》云:"法本諸道,道源諸心。能以吾之精神,融會一氣之精神,以吾之造化,適量五行之造化,則道法妙矣!""學者無求之他,但求之吾身可也。夫五行根於二氣,二氣分而為五行,人能聚五行之氣,運五行之氣為五雷,則雷法乃先天之道,雷神乃在我之神,以氣合氣,以神合神,豈不如響斯答耶?""會此之道,參此之理,則二氣不在二氣,而在吾身,五行不在五行,亦在吾身。吹而為風,運而為雷,噓而為雲,呵而為雨,千變萬化,千態萬狀,種種皆心內物質之。"②因此神霄派道士都非常重視內丹修鍊,以之作為行法的基礎。

  至南宋,神霄派在江南地區十分流行。有稱傳自王文卿者,有稱傳自林靈素者,有稱傳自張繼先者。虞集《正侍宸記》謂王文卿於南宋初逝世後,得其傳者,唯新城高子羽,子羽傳臨江徐次舉,次舉傳金溪聶天錫,天錫傳臨川譚悟真,人稱譚五雷。入元後,譚悟真仍活動於人間。宋洪邁《夷堅丙志》卷十四云:建昌王文卿既以道術著名,其徒鄭道士得其五雷法,往來筠、撫諸州,為人請雨治祟,召呼雷霆,若響若答。

  南宋理宗時道士劉玉(字清卿)為《神霄金火天丁大法》作《後序》,記有林靈素所傳一系,稱:"火師傳與玉真教主林侍宸,林傳與張如晦,後傳陳道一,下付薛洞真,盧君野。次以神霄派脈付徐必大,徐亦不得其文,盧君化於劍江,將解,而枕中出其書以付玉。法傳盧君,而派繼徐君。"③

  《道法會元》卷二百五十三《地*緒餘論》又記張繼先所傳一系,稱:"地*一司之法,實起教於虛靖天師(張陵第三十代孫張繼先--引者注),次顯化於天寶洞主王宗敬真官,青城吳道顯真官,青州柳伯奇仙官,果州威惠鍾明真人,相繼而為宗師。其後如江、浙、閩、蜀、湖廣,嗣法者何限,姓名昭揭寧幾人。"以上所列諸人的事迹皆不祥。

  南宋時期的金丹派南宗亦兼傳神霄五雷法。白雲蟾《翠虛陳真人得法記》稱,火師汪真君命其弟子辛忠義傳法給陳楠,陳楠傳之白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卷一曰:"真師(指白玉蟾--引者注)告元長曰:……向者天真遣狼牙猛吏雷部判官辛漢臣授之先師陳翠虛,翠虛以授於我,今以付子,子宜秘之。"《道法會元》卷一百四《高上景霄三五混合都天大雷琅書》所列師派即為:玉清聖境元始法王,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火師真君汪康民,辛忠義,陳楠,白玉蟾。《道法會元》卷八十三《先天雷晶隱書》所列師派稍有不同,為:  李亞,汪守真,王文卿,白玉蟾、金逵……。說明南五祖之陳楠、白玉蟾確系神霄雷法的重要傳人。

  由上可見,南宋時期傳習神霄雷法的支派甚多,神霄派在當時傳法頗盛。不僅如此,當時各個支派中又隨時分衍出若干小支系,使該派的傳衍既盛且雜。《道法會元》卷二百五十三《地*緒餘論》稱,起於虛靖天師的地*一法,傳至後來,"則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遇矅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之分,使學者莫之適從。"明張宇初說:"神霄則雷霆諸派始於玉清真王,而火師汪真君闡之。次而侍宸王君、虛靜真君、西河薩君、伏魔李君、樞相許君。倡其宗者,林靈素、徐神翁、劉混康、雷默庵、萬五雷、方貧樂、鄧鐵岩;而上官、徐、譚、楊、陳、唐、莫而下,派亦衍矣。"④又稱"神霄自汪、王二師而下,則有張、李、白、薩、潘、楊、唐、莫諸師,恢弘猶至。凡天雷、酆岳之文,各相師授,或一將而數派不同,或一派而符咒亦異,以是訛舛失真,隱真出偽者多,因而互生謗惑。"⑤可見神霄派在南宋時期傳播十分繁盛,但也十分雜亂。

  入元以後,傳林靈素、張繼先者轉衰,傳王文卿者較盛。

  其主要傳人為莫月鼎(名起炎)。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

  約生於南宋理宗寶慶(1225~1227)年間,卒於元世祖至元末(1290~1294)。初從四川青城山丈人觀徐無極受五雷法,繼聞鄒鐵壁(或作筆)得王文卿斬勘雷書,秘不傳,乃委身童隸事之,終獲受其書。於是"召雷雨,破鬼魅,動與天合。

  雖嬉笑怒罵,皆若有神物從之者"。⑥元世祖曾召見試其術"有驗",有旨令掌道教事,以老耄辭,遂給驛南旋。此後,佯狂避世,浪跡江湖。莫月鼎之弟子甚眾,但所得王文卿之秘籍,一如鄒鐵壁,不輕易授人,因此得其真傳者,唯王繼華與潘無涯二人。後"繼華授張善淵,善淵授步宗浩,宗浩授周玄真。皆解狎雷致雨雲,而玄真尤號偉特"。⑦周玄真,字玄初,世居嘉禾(今浙江嘉興),後遷姑蘇(今江蘇蘇州市)。從步宗浩受五雷秘文後,祈雨治疾,頗有奇驗,享譽於元明之際,明初卒。前引虞集《靈惠沖虛通妙真君王侍宸記》又記王文卿所傳高子羽一系,傳至譚悟真時,已由宋入元。後譚悟真傳廬陵羅虛舟,虛舟再傳蕭雨軒、周立禮二人。周傳其子,蕭則傳胡道玄。道玄,波陽人,人稱"神霄羽客",行道於關、陝、荊、襄、江、漢、淮、海、閩、浙之間。此外,又有金善信(1273~1331),字實之,吳之長洲(今江蘇蘇州市)人,曾得莫月鼎不傳之秘,被三十八代天師張與材起為廣德路道錄,元室賜號體仁守正弘道法師。還有王惟一亦傳莫月鼎之學。王惟一(?~1326),號景陽子,括蒼(今浙江麗水)人。

  其所著《道法心傳》稱,曾得莫月鼎和鄒鐵壁之秘法。該書對雷法多所闡揚。

  元代神霄派除莫月鼎一系十分昌盛外,還有其他一些支系同時活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莫月鼎傳》云:莫月鼎"與同郡西野沈震雷真人同師事鐵壁鄒真人"。"自侍宸王真君演道以來,惟真人(指莫月鼎--引者注)與西野沈真人二派支流衍迤,盛於西江,昌於東吳。"即莫、沈兩系皆分別傳衍於蘇、浙、贛、閩、廣等地。唯沈震雷一系不見其他記載,故未得其詳。

  入明以後,仍有神霄道士的活動。除前述莫月鼎一系傳至周玄真,享譽於元明之際外,又有周思得顯名於永樂間。據錢謙益《列朝詩集》載,周思得,字養真,錢塘(今杭州市)人。"行靈官法,先知禍福。文皇帝(成祖)北征,召扈從,數試之不爽。招弭祓除,祈雨禬兵,咸如影響。乃命祀靈官神於宮城西,……思得歷事五朝,年逾九十,賜謚弘道真人"。⑧

  據《萬曆野獲補遺》卷四和《明史·禮志》載,周思得所行靈官法,是薩守堅弟子王靈官(名善)傳下的。因周思得行之有驗,成祖乃封薩守堅為崇恩真君,王靈宮為隆恩真君,並建廟祀之。此後傳奉薩守堅道法的道士,繼續傳行,稱"西河派",或"天山派",其詳無考。

  註:  ①②③④⑤《道藏》第29冊165頁,213頁,第30冊258頁,第33冊187頁,第32冊149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⑥⑦《宋學士文集》卷十一《莫月鼎傳碑》  ⑧《古今圖書集成》卷二百五十七,中華書局、巴蜀書社,1985年

清微派

清微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於南宋,流傳於元至明初,清初間有傳承。

  清微道士為了將自己的道派托之古遠,宣稱傳自元始天尊。陳采《清微仙譜》序云:"其傳始於元始,二之為玉晨(大道君)與老君,又再一傳,衍而為真元、太華、關令、正一之四派。十傳至昭凝祖元君(名舒),又複合於一。繼是八傳,至混隱真人南公(名畢道)。公學極天人,仕宋為顯官,遇保一真人(陳少微)授以至道。遂役鬼神,致雷雨,動天使,陟仙曹。晚見雷淵黃先生(黃舜申),奇之,悉以其書傳焉。"該序作於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是目前所見到的清微派源流和歷史最早的記載。所云元始天尊傳衍為二,再衍為四派等語,事屬教內傳說。但所云:"十傳至昭凝祖元君,又複合於一"云云,是否可信呢?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編》卷五《祖元君傳》云:"祖舒,又名遂道,字昉仲,唐廣西零陵永川祈陽縣人。……九月九日生。壽一百三十二歲。遍游名山,師事許真君(許遜)、鄭真人(鄭隱)、靈光聖母,……遇太玄夫人降於溪濱,又從而師之。乃授以元始大道。……由是會四派而一之。職位清微元上侍宸。復化身為清微察令昭化無君,又號通化一輝元君,統轄雷霆,變相不一。……功成沖舉,居金闕昭凝宮,主清微洞照府。"觀此,即使唐代有祖舒其人,已被完全仙化,是清微派道徒所奉的一代祖師,似不可能是清微派的創始人。即清微派在後代尚未出現。該書又謂:從祖舒以後,八傳而至"混隱真人南公",據該書和《清微神烈秘法》《清微齋法》等所記,系指祖舒下傳的休端、郭玉隆、傅央焴、姚庄、高奭、華英、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等九代宗師(實為九傳。諸書所記名字略有差異)。諸書對李少微以上八人的事迹所記極簡,且未註明其活動的時代,故難據以判定清微派在當時已經成立。對南畢道的記載稍詳,但仍多歧異而彷彿。《清微仙譜》云:南畢道,"本複姓東南,名珪,丙辰十一月初三寅時生於眉山(今屬四川--引者注),幼擢儒科,登仕版。嘗倅湖右。夜夢神人語以師至,達旦郊迎,果肖夢中之相,詢其姓名,即保一真人(指李少微--引者注)也。迎歸待以師禮,數以難事試之,堅心如金石,遂悉付以隱奧。……後佐宋理宗,數諫不從,歸隱不知所在,人以為仙去。"《清微齋法》云:"南畢道,字鬥文,乃清微保元仙卿,眉州人,丙辰十一月初三日寅時降生眉山,性淡榮利,學通天人,仕宋累官至廣西憲。

  嘗遇保一真人授至道,能役使神*。……隱青城山。"《道法會元》卷二云:"諱畢道,號西濱,眉州人。……十月初三日生。……李真人數試之,不怠,以四派玄奧授之。……後西濱仕至廣西憲司,休官入青城山。"略其岐異之文不論,南畢道蓋生於宋理宗之前的丙辰年,即寧宗慶元二年(1196),至理宗即位之甲申(1224),已三十歲。他在理宗朝仕至廣西憲司。曾受李少微傳清微法,後隱青城山,不知所終。觀南畢道一生,除傳授弟子黃舜生外,別無二人,故尚未形成為一個道派。清微道派的形成,蓋始於南畢道之弟子黃舜申時。黃舜申(1224~?),名應炎,字晦伯,舜申為其法名。福建建寧人。出身閩中世家,少通經史百家之學。年十六,侍父於廣西幕府。某日染疾,遇官於廣西的南畢道,以符療之。病癒,授以清微雷法。寶皊(1253~1258)中,出任檢閱。理宗召見,御書"雷淵真人"四字賜之。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應詔赴闕,奏對明敏。未幾,乞請還山,制授"雷淵廣福普化真人"。黃舜申有弟子近百人,使清微道法大行於世。

  可以說至黃舜申時,其教派組織始正式宣告成立。

  黃舜申既是清微派的組成者,又是清微法理論的集大成者。陳采《清微仙譜》序云:黃舜申"覃思著述,闡揚宗旨,而其書始大備。"張宇初《道門十規》也稱:"清微自魏(華存)、祖(舒)二師而下,則有朱(洞元)、李(少微)、南(畢道)、黃(舜申)諸師,傳衍猶盛。凡符章經道齋法雷法之文,率多黃師(舜申)所衍。"《正統道藏》中所存的清微道法著作,如《清微元降大法》《清微神烈秘法》《清微齋法》《清微丹法》《清微玄樞奏告儀》等,蓋皆出於黃舜申及其門人之手。

  清微派亦以行雷法為事,其雷法理論,亦類於神霄派。仍主天人合一,內(煉)外(法)結合,而以內煉為基礎。強調誠於中,方能感於天;修於內,方能發於外。《清微齋法》卷上云:"蓋行持以正心誠意為主。心不正,則不足以感物;

  意不誠,則不足以通神。神運於此,物應於彼,故雖萬里,可呼吸於咫尺之間。"又:"將吏只在身中,神明不離方寸。"將吏、神明,皆指施行雷法時所劾召的鬼神。意謂能劾召鬼神,全在於心誠意正和深厚的內煉工夫。《道法會元》卷一《法序》也稱:"五行之妙用,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夫天地以至虛中生神,至靜中生氣。人能虛其心則神見,靜其念則氣融。  ……凡氣之在彼,感之在我;應之在彼,行之在我。是以雷霆由我作,神明由我召,感召之機在此不在彼。"故該宗著《清微丹法》,專言內丹修鍊之道。其《發用章》引雷淵真人(黃舜申)之言曰:風、雲、雷、雨、火等,皆以行法者深厚的內煉工夫為基礎,待臨場時,靠運氣從體內發放出來:"耳熱生風,眼黑生雲,腹中震動即雷鳴,汗流大小皆為雨,目眩之時便火生。入息靜定良久,神息既調,直待內境不出,外境不入,但覺身非我有,天地虛無入定光中,……次復收斂運一氣七遍之妙,……釀成五事,臨壇之際,撥動關捩,隨竅而發也。"

  清微派在南宋形成之後,至元代,取得很大發展,名目甚多。鄭所南《太極祭煉內法序》:"正一法外,別有清微法雷,名逾數百。"元代清微派,仍以黃舜申一系所傳最盛,他的弟子分為兩支向南、北發展,一支以福建建寧為中心,傳行於南,一支以武當山為中心,傳行於北,從而使清微道法很快傳播於大江南北。南傳一係為黃舜申弟子西山熊道輝(號真息),道輝傳安城彭汝勵(或作礪),汝勵傳安福曾貴寬(號塵外),貴寬傳浚儀趙宜真(號原陽)。因未見熊道輝、彭汝勵、曾貴寬等人的傳記和其他資料,唯知趙宜真活動於元未明初,故此系在元代的發展情況不詳。北傳一系的主要傳人是黃舜申弟子張道貴,其主要特點是全真道士兼傳清微法。

  張道貴先為全真道士汪真常的門徒,《武當山志》載,張道貴,名雲岩,號雷翁,長沙(今屬湖南)人。至元(1264~1294)間入武當,禮汪真常為師。隨後又"同(葉)雲萊、洞陽(劉道明)謁雷淵黃真人(黃舜申)得先天之道。歸五龍宮,潛行利濟,門下嗣法者二百餘人。行其奧旨,唯張洞淵(張永清)焉,終於自然庵。"①可見張道貴是兼傳全真與清微的道士。

  葉雲萊與劉道明也是黃舜申弟子,同樣是兼傳全真和清微的道士。據上書所載,"葉雲萊,名希真,號雲萊子。辛亥年(1251)三月初五日巳時生,唐天師葉法善之後裔。生於建寧(今屬福建),得清微道法之妙,避兵遷古禳,入武當山。

  至元乙酉(1285),應詔赴闕。……至元丙戌(1286),欽受聖旨領都提點,任武當住持。""劉道明,號洞陽,荊州(今屬湖北)人。與葉雲萊同師雷淵黃真人,授以清微上道,居五龍(觀),搜索群籍,詢諸耆舊,纂為一書,命曰《總真集紀勝錄》。"②

  張、葉、劉等人下傳張守清,清微法由此更盛。張守清也是一身而二任的道士,先為全真道士魯大宥(或作有)弟子。陳友珊《長春道教源流》卷七云:張守清,"名洞淵,號月峽叟,宜都(今屬湖北)人。幼習舉子業,未成,棄去,更為縣曹掾。年三十一,……聞魯洞雲(大宥)名,投禮出家。

  洞雲傳以道要。……後由張雲岩(道貴),復得葉雲萊、劉洞明之道。至大三年(1310),皇后聞其道行,遣使命建金籙醮。

  皇慶元年(1312)春,京師不雨,召守清至,禱而雨。逾年春不雨,禱而雨,又禱又雨。兩京大悅,賜號體玄妙應太和真人。賜虛夷宮額曰:天一真慶萬壽宮。置提點甲乙住持。延皊元年(1314)春,奉旨還山致祭,管領教門公事。"由於張守清在當時頗有名望,所傳弟子又多,故被後世清微派北系道士尊為一代祖師,《清微神烈秘法》所列"師派",在黃舜申之後,即列:葉雲萊、張道貴、張守清,張守一。

  張守清弟子最著者有張悌、黃明佑、彭通微、單道安等。

  從他們開始,清微派的傳法即由元入明。張悌,字信甫,號無為子。浙江象山人。奉親能備孝養,早從方士學。既壯,出遊南粵北燕,後止武當,師張守清。守清啟以道要,署為首眾。三年而化。黃明佑,字太霞,潭州(今湖南長沙市)人。

  "早歲抗志煙霞,歷諸名岳,禮武當太和張真人(張守清),嗣清微法派,凡有祈禱,無不感應。"彭通微,"原名宏大,號素雲,河南汝陽人。大德十一年(1307)二月十五日生。年十二,事劉月淵為師。至正四年(1344)游武當山,時太和張真人主紫霄宮,素雲服勞執役三年,得真人授鍊氣棲神之旨。……明洪武十四年(1381),始至細林山,結茅居之。……

  明太祖遍求天下高人,有司以聞。二十七年(1394)秋八月返真。是歲中使入山宣召,以羽化聞"。單道安,"均州人,從南岩張真人(張守清曾住南岩天一真慶宮--引者注)學,精究道法,執弟子禮,勤懇弗怠。……洪武初,游西華、終南諸山,仍居重陽萬壽宮。一日,以所授玄秘付與門人而去,弟子李素希攜冠履葬於五華仙塋"。③但此後傳承情況缺乏記載。

  明初除張守清弟子傳清微法外,還有其他武當道士傳清微雷法。如金台人李德淵(號古岩),"自幼入陝西重陽萬壽宮出家,《道德》《南華》三教經書,得其要旨。壯年游武當,於紫霄宮禮高士曾仁智為師,授以清微雷法,明先天之理,知體用之源。徙居元和觀。洪武二十三年(1390),湘王來謁武當,嘉其有修鍊之功,賜住荊州長春觀。一日,謂人曰:吾將返矣。作頌曰:"八十餘年光陰,不染不著"。黎一泉,均州人,"幼出家於紫霄宮。元末游江右諸名山,訪道尋師,……

  再謁毛公壇、張公洞,得林屋洞天王無偽授以太極上道清微底(法)妙,仍歸紫霄宮,八十餘翛然蛻去"。簡中陽,字欽和,武昌人。"不喜榮達,得異人授以中黃上道清微秘法。洪武辛未(1391)來武當,居紫霄之巔,辟穀坐忘,葆和養素,江右學人聞風而至,見其才器,可入道者必納之,於是道價益增。永樂丙戌(1406)召見,問以玄帝(真武)升真事迹,一一奏陳,賜以祠部護身符牒。還山後隱於福地峰之上,杜門守靜,凝神太漠。一夕,……端坐而去"。④

  前述南傳一系,至元末,傳至趙宜真(?~1382)。宜真,號原陽子。其先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元時徙安福(今屬江西)。早業儒,後入道。初師清微派道士曾貴寬(號塵外,黃舜申嫡傳),嗣清微法;繼師道教南宗和全真道士,得南、北派內丹之學;又師徐異,得凈明忠孝之道。師承多途,所傳亦雜,但他對上述諸派的理論多有所闡揚。如他曾據師傳,再補以他書,對清微雷法、齋法,加以整理,疏解,並對其理論加以闡發,作《玉宸登齋內旨》《玉宸經法鍊度內旨》等篇。強調道為體,法為用,道與法皆具於我心。心地誠明,就能通天感神,"天人合德,此感彼應"。如奏章齋科,首在於存思凝神,方能感通天地,如果相反,"但以宣科念咒、掐訣燒符、令色華音、馳心外想為務,徒以亂其神思,困其肢體,……尚何望有所感格哉!"⑤超度亡靈也如此,"矧鬼神之於人,非可以聲色相通,惟可以心誠相感。若我悟,他亦悟;我迷,他亦迷。其幽冥境界,亦隨心念化現。我心昏昧猥小,則幽冥之境亦成夜府窮鄉,我心廣大光明,則幽冥亦成天宮凈界,我能修持正道,則鬼神感悟,亦返邪歸正矣"。⑥由於趙宜真對清微道法多所闡揚,故後世清微派南系道士奉之為一代祖師。如《道法會元》卷三十二《上清龍天通明鍊度大法》和卷四十六《上清神烈飛捷五雷大法》等中,皆在黃舜申之後,列熊道輝、彭汝礪、曾貴寬、趙宜真。

  趙宜真所傳弟子中,以劉淵然為最著。劉淵然(被凈明道尊為第六祖)傳邵以正,邵以正傳喻道純、胡守法。劉、邵、喻、胡諸人皆是明代有名道士。劉淵然在永樂間受命任道錄司左正一,仁宗朝被封為"沖虛至道玄妙無為光范演教長春真人",宣德初,進大真人,領天下道教事;邵以正在正統中遷道錄司左正一,領京師道教事。景泰間,賜號"悟玄養素凝神沖默闡微振法通妙真人";喻道純在成化十年(1474)受封為"體玄守道安恬養素沖虛湛默演法翊化普濟真人",任道錄司左正一,領道教事;胡守法在成化十一年受封為"沖虛靜默悟法從道凝誠衍范顯教真人",弘治改元,授道錄司左正一,掌道錄司事。以上諸人皆通法術。但諸傳中皆未註明曾受清微道法的傳承。故在趙宜真之後,清微派南系的傳承如何,現尚難於稽考。

  《東嶽廟志》之"靈濟先祠神牌表",列有明代清微派的歷代祖師,為:故始祖南京朝天宮道錄司右玄義禹貴黌,稱為"明朝清微派第一代"。其下有"皇清羽化清微派第四代"劉守誼,第五代都全皊、李全安、朱全皊,直至第十五代龐源本等。據上面第四代神牌所書"皇清"二字推測,從四代至十五代,蓋皆為清代清微派的傳人。但皆無事迹可考。且此"神牌表"中稱道士禹貴黌為清微派第一代和始祖,又與上述南畢道、黃舜申等不相接,或許是清微派傳至明、清時所分衍的支派。

  閔一得《金蓋心燈》卷二《呂雲隱律師傳》中,又記有清微派第二十三、二十四兩代傳人。該傳雲,全真龍門派第八代律師呂守璞(號雲隱)之父呂貞九,在明末清初棄儒為道,嗣清微法,為第二十三代法師。呂守璞在十七歲時,受其父傳清微法,其後才拜龍門派七祖王常月為師,入龍門派。

  故該傳曰:"師(呂守璞)於清微為二十四代,於龍門為八代律師。"他下傳弟子呂徵,為龍門派傳人,但不知並傳清微法否。且此二十三、二十四之代數,又不知上承何人。明中葉後,道教衰落,清微派詳情也就難以考知。

  註:  ①《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百八十六,中華書局、巴蜀書社,1987年  ②即《道藏》所收《武當福地總真集》  ③以上皆見《長春道教源流》卷七引《武當山志》  ④以上見《長春道教源流》卷七及《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百八十七引《武當山志》  ⑤⑥《道藏》第28冊745頁,772~773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東華派

東華派為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形成於南宋初,流傳至元代。

  東華派自稱其教始於元始上帝和靈寶天尊,祖述靈寶道士徐來勒、葛玄、鄭思遠、葛洪,尤以南朝宋道士陸修靜為其宗祖。據此,可知該派乃是從靈寶、閣皂宗分衍出來的一個支派。靈寶派盛於南朝,唐以後衍變為閣皂宗,在兩宋時雖與茅山、龍虎二宗並稱"三山符籙",但一直不如其他二宗之興盛。故常有靈寶道士另闢蹊徑,企圖獨樹一幟以振宗風,東華派即是從中分衍的支派之一。

  據《靈寶領教濟度金書》所載之《寧全真傳》看,東華派的肇始者為王古和田靈虛(名思真),創建人為寧全真。據稱,北宋末,有尚書王古,"嗣丹元真人東華嫡傳"。又有道士田靈虛"遇陸簡寂於廬山,玄受三洞經教,與東華丹元玄旨會合。"陸修靜逝世後,被謚為簡寂先生,宋徽宗教封為丹元真人,故上文所云丹元真人、簡寂先生,皆指陸修靜。陸修靜是南朝宋時的道士,故北宋末的田靈虛所謂"遇陸簡寂於廬山"者,純屬偽托,作為創教的準備。但他二人並未創立東華派,而是把創教任務交給了他們的弟子寧全真。

  寧全真(1101~1181),名立本,字道立,法名全真。河南開封人。幼養於裴氏家,長猶從裴姓。"資稟純異,敏於記憶。凡諸子百家、醫藥卜筮之書,無不該貫融會。善察天文躔度,猶工風角鳥占卜術"。①家貧,無以自給。尚書王古曾嗣丹元真人東華嫡傳,知全真有道,乃檄充史椽。又聞田靈虛遇陸簡寂於廬山而得道,遂延請於家,命寧全真典侍抄錄。寧全真心與道契,對經籙秘文,一見輒悟。"一日,靈虛言於尚書曰:'裴氏子(指寧全真--引者注)根器深重,骨相合仙,異日當負大名,然振起吾東華教者,必此人也。欲以上道授之,俾其掌教可乎?'尚書亦欣然曰:'此吾志也',遂授焉。

  自是修持不怠,能通真達靈,飛神謁帝,名振京師"。②此後不久,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寧全真亦奉其生母到南方,又得仕子仙所授"靈寶玄范四十九品五府玉冊符文"。生母亡後,復為寧姓。紹興(1131~1162)中,以齋醮祈禱有功,被賜號洞微高士,繼加"贊化"二字。朝廷凡有醮禮,皆命其主典。孝宗(1163~1189)朝,遭左街道錄劉能真嫉妒陷害,被囚十餘日後黥隸軍籍。此後,即晦跡深遁,益勤修鍊,士夫慕其道而歸之者如市。浙右(浙西道)諸處士庶率多請其建醮。晚年住婺州(今浙江金華市)弟子何淳真家,於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逝世,享年八十一。寧全真所傳弟子甚眾,知其名者有:趙義夫、宋扶、何德陽、王承之、章友直、宗妙道、胡元鼎、胡次裴、趙懷政、胡仲造、杜文豫等。可見在寧全真周圍已集合起大批弟子,他所創建的東華派已初具規模了。

  東華派以元始上帝、靈寶天尊為最高神,以《靈寶度人經》為主要經典,崇尚齋醮科儀。編纂有道法與齋醮方面的經書,《正統道藏》第五十一冊所收的《上清靈寶大法》六十六卷,題寧全真授,王契真纂;第十二冊所收的《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卷,題寧全真授,林靈真編,是後人在林靈真所撰的《濟度之書》十卷基礎上擴充編寫的。

  東華派在南宋初形成後的傳播情況在《道法會元》卷二百四十四《玉清靈寶無量度人上道·靈寶源流》中,列有其傳系:王真人,諱古,字賢孫;田真君,諱思真,字清夫;寧真人,諱全真,名本立,字道立;王真人,諱谼,字光寶;趙真人,諱德真,字義夫;宋真人,諱存真;張真人,諱洞真;

  孔真人,諱敬真;盧真人,諱湛真;薛真人,諱熙真。上列寧全真之後的王、趙、宋、張、孔、盧、薛諸人,不見他書記載,其事迹不詳。

  張宇初《峴泉集》卷一談諸符籙派的源流時,曾談到靈寶派分衍為東華派及東華派的承傳譜系:"靈寶始於玉宸,本之度人經法,而玄一三真人闡之。次而太極徐君(徐來勒)、朱陽鄭君(鄭隱)、簡寂陸君(陸修靜)。倡其宗者,田紫極(田思真)、寧洞微(寧全真)、杜達真、項德謙、王清簡、金允中、高紫元、杜光庭、寇謙之、鎦沖靖,而趙、林、白、陳而下,派亦衍矣,是有東華、南昌之異焉。"所述田思真、寧全真為東華派的開教祖師,已如上述。其後諸人中插入寇謙之、杜光庭,是時序顛倒,可以不論;金允中、鎦沖靖二人可作簡略介紹。

  金允中,南宗道士,於理宗(1225~1264)時編著《上清靈寶大法》四十四卷,該書卷十七有云:"允中經師高君,自京南渡。紹興之初,化行江淮間,所行上清靈寶大法乃古書也,自唐末五代時流傳者。高君歸老於新安,……其法則主於《度人》一經,其齋則遵廣成(杜光庭)之科。先籍師唐君受傳,以付劉副觀,劉君受傳以付金允中。""允中度師劉君再行奏受齋法於正一宗壇蔣君九思,奏法于田君居實。"

  卷二十三又云:"允中先經師高君章本雲,臣姓高,屬徽州祁門縣紫元庵焚修。"看來從紹興初的高某,傳至劉某,再傳至金允中,是南宋東華派傳承的一個分支,但因資料缺乏,其傳播情況尚不得其詳。他編著《上清靈寶大法》時,十分強調封建倫常對行法的作用:"惟忠惟孝,遵守禮法,是科教之本也。"又稱:"求仙之道,禮法為先,靈寶乃孝道明王之教,以孝悌為主。忠直孝敬,自可動天地,感鬼神'。③又十分強調善惡報應,要修道者行善遠惡。說:"夫欲學道慕生,上隸真人,玄心棲邈,恭誠高靈者,當得世功相及,禍惡不侵,陰德流根,仁心下逮,乃可步真索仙,度名青府耳"。④

  《峴泉集》所云鎦沖靖,實為宋寧宗、理宗時道士留用光,曾封沖靖先生、沖靖至德昭應真人。《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末,元明善《龍虎山志》卷上,和張雨《玄品錄》卷五皆有其傳,所記略有出入。留用光,字道輝,江西貴溪人。《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之《留用光傳》謂其"少解悟玄學,受法於(龍虎山)上清正一宮道士蔡元久。元久,宣和間太素大夫凝神殿校籍王道堅三世孫也。既入道,……諸法書靡一不練,專以玉府五雷法正一法為宗主"。元明善《龍虎山志》卷上《留用光傳》則謂其年壯時遇漢天師傳法,所得為"天心五雷法書"。該傳云:"既壯,無所聞道,往游南嶽,至撫州臨川縣(今屬江西),道逢一道人,自言是張輔元,與用光偕行。……次長沙(今屬湖南),張謂曰:'子事吾勤亦至矣,向吾慢子,觀子之變,子益加敬。吾今入蜀,有一編書授子,子其秘之!'遂去。啟視,乃天心五雷法書。"張雨《玄品錄》卷五《留用光傳》所記同此,只"五雷書"訛為"吾雷書",且前無"天心"二字。《龍虎山志·留用光傳》又稱:  "宋慶元(1195~1200)間,衢州(今浙江衢縣)旱甚,郡守沈作礪……延命禱雨,而雨。郡上有事,後復禱雨於朝,亦雨。用光年四十,未得度為道士,至是即御前賜冠服,制三授至左右街都道錄,太一宮都監,賜號沖靖先生。寧宗為出內帑錢帛,撤(龍虎山)上清宮新而大之。嘉定(1208~1224)間,得請還山,校定黃籙科儀。後理宗立,復召用光,(辭謝)……越旬余……而化。向之張輔元者,或謂為漢天師也。"《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留用光傳》謂,光宗時授沖靖先生,升左街道錄。元代追封為"五雷宗師沖靖至德昭應真人"。觀上面諸傳所記留用光的行誼,很像神霄派道士,其得"天心五雷法書"又似天心派道士。但張宇初為明初正一道首領,其《峴泉集》將留用光歸入東華派道士,或許是有根據的。

  入元以後,東華派的主要傳人為林靈真(1239~1302)。  靈真,名偉夫,字君昭,法名靈真,自號水南,人稱水南先生。世為溫州(今屬浙江)平陽人。出身官宦世家。經緯史傳、諸子百家、若方外之書,靡不洞究。而於四輔、三奇、陰符、畢法之旨,猶為加意。因累舉不第,乃棄儒為道,舍宅為觀,投禮提點復庵先生戴公煟為師,匾其宅曰丹元觀。曾自謂:"予學道於虛一先生林公,東華先生薛公,於茲有年矣。

  幸造道域,參玄律,詎可韞所學而不濟於世?乃紹開東華之教,蔚為一代真師。以度生濟死為己任,建普度大會者不一。"⑤其所云虛一先生林公,不詳,東華先生薛公,即前舉《靈寶源流》所列之薛熙真,亦不詳其事迹。《靈寶源流》在薛熙真之後,繼列水南先生林真人,諱靈真,證明後世東華派道士確已承認其為"紹開東華之教"的"一代真師"了。大約在元世祖至元末,被三十七代天師張與棣表薦其為溫州路玄學講師,繼升本路道錄。此後,"退居琳宇,盡三洞領教諸科,及歷代祖師所著內文秘典,準繩正一教法,撰輯為篇目,為《濟度之書》一十卷,《符章奧旨》二卷"⑥。即對靈寶齋醮科儀書進行整理增補,寫成《濟度之書》等,是東華派著作的撰述人。

  林靈真於逝世前,所傳弟子甚眾,"在州里不下百餘人。  在方外則天師門下高閑董公,宗師堂下閑閑吳公,金華謝公,括蒼雨峰周公,武林隱王公,吳門靜境周公。派孫有廬山鍾岳於公,赤城天樂趙公,武陵廛隱方公,練溪岩谷周公,虛舟平公,竹外張公。此玄門之表表尤著者。……可謂一時授受之盛"。⑦上列諸人,除閑閑吳公為吳全節外,余皆不詳。

  林靈真臨終前,貽書弟子林天任,命嗣其教。林天任,《仙都志》卷下有傳,號橫舟,昆陽(今河南葉縣)人。曾出仕為修職郎,後歸心玄學作道士,嘗"採摭道典,黼黻教科,屢闡黃籙大齋",曾被授命為凝和通妙觀明法師、玄學講師。

  林天任雖被授命嗣教,但《玉清靈寶無量度人上道·靈寶源流》所列東華歷代宗師名單中,卻未列其名,而是在林靈真之後,列:太極高閑先生董真人,諱處謙,字巽吉;三十九代天師太玄真人,諱嗣成。這是該書所列的最後兩代祖師。《林靈真傳》稱"高閑董公"(即董處謙)是天師門下弟子,即正一派龍虎宗道士;而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於元延皊三年(1316)嗣教作正一教主,表明此後東華派即融入正一道而不單傳。

  註:  ①②③④⑤⑥⑦《道藏》第7冊17頁,17頁,第31冊442、489頁,380頁,第30冊498頁,499頁,499頁,文物出戰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凈明道

凈明道是宋元間在南昌西山興起的一個道教派別,由靈寶派分衍而成,全稱"凈明忠孝道"。該派尊奉許遜為祖師,稱其法籙出於許遜之傳。據稱許遜於西晉太康(280~289)年間曾任旌陽縣令,故人稱許旌陽。後棄官返歸鄉里,以南昌西山為中心傳道。其主要弟子有吳猛、時荷、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黃仁覽、鍾離嘉。世稱許遜及其十一弟子為十二真君。

  許遜死後,其後代在西山許宅立游帷祠,後改為觀,繼續傳道。隋煬帝時,"焚修中輟,觀亦尋廢"。①至唐永淳(682~683)年間,道士胡惠超重建。北宋歷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大中祥符三年(1010),將西山游帷觀升格為玉隆宮,政和二年(1112)誥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吳猛等十一人為"真人",加贈玉隆宮為玉隆萬壽宮。宋王朝敕令:禁名山樵採,免除玉隆宮租賦徭役。黃庭堅等二十六位文官相繼擔任玉隆萬壽宮提點、提舉、管局、主管等職。

  南宋初,由於民族矛盾尖銳,兵連禍結,生靈塗炭。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根據客觀形勢,宣稱紹興元年(1131)八月十五日,許真君"自天而下",降臨玉隆宮"降授《飛仙度人經》《凈明忠孝大法》,……建翼真壇,傳度弟子五百餘人,消禳厄會,民賴以安"。②何真公假託許遜降授經典,建立了五百人的龐大教團,實為這一道派的形成之始。但何真公一系的凈明道傳承未久,似即湮沒無聞。

  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劉玉又重新進行創教活。據《西山隱士玉真劉先生傳》載: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劉玉二十五歲,自稱遇西山道士胡惠超,胡告知"凈明大教將興,當出八百弟子,汝為之師",劉玉遂在孝行里立騰勝道院,以善道勸化,自至元二十年(1283)至大德元年(1297)的十四年間,自稱先後得許遜降授《玉真靈寶壇記》《中黃大道》《八極真詮》;郭璞降授《玉真立壇疏》;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飛步正一斬邪之旨,另行開創凈明道。

  劉玉開創的凈明道以許遜為第一代祖師(旌陽公一傳),劉玉為第二代傳人(旌陽公二傳)。元至大三年(1310),劉玉去世,傳法於黃元吉,為旌陽公三傳。黃元吉於西山造玉真、隱真、洞真三壇以授弟子,並在至治三年(1323)挾其學游於京師,"公卿士大夫多禮問之,莫不嘆異"。③其後有旌陽公四傳徐異、五傳趙宜真、六傳劉淵然等。

  《逍遙山萬壽宮志》卷五《凈明嗣教四先生傳》有黃元吉、徐異、趙宜真、劉淵然四人的傳記。劉淵然以下的傳承系譜不明。《凈明忠孝全書正訛》附載了許邁、許穆、呂洞賓、白玉蟾、傅大師、朱真人、張真人等七人的傳記,前四人顯非凈明道人物。傅大師為宋代豫章人,其名不詳,為鐵柱宮道士,小有名氣,曾得朱熹贈詩。朱真人是明太祖第十五子朱權,因對封藩不滿,轉而學習凈明道法,後被明成祖封為涵虛真人。張真人,《古今圖書集成》卷二百五十九稱張逍遙,河南杞縣人,慕凈明之旨,入南昌西山修道,死於順治十八年(1661)。據《逍遙山萬壽宮志》卷十三《人物誌》載:明末清初之際,全真道龍門派邱處機的第八代嗣法弟子徐守誠於順治九年(1652)入南昌西山研修凈明忠孝道,感嘆玉隆萬壽宮的荒廢,曾致力於宮觀的修復。康熙三十一年(1692)徐守誠死後,凈明道的法統就由其弟子譚太智、張太玄、熊太岸繼續維持。以後,凈明道的歷史已難查考。

  凈明道的"凈明"二字應作何解釋?,據《玉真劉先生語錄》內集稱:"何謂凈?不染物;何謂明?不觸物,不染不觸,忠孝自得。"劉玉認為:"凈明只是正心誠意,忠孝只是扶植綱常","本心以凈明為要,行制貴在忠孝"。④《太上靈寶凈明法序》亦稱:"凈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染,愚智皆仰之為開度之門,升真之路。以孝悌為之準式,修鍊為之方術,行持為之必要。"凈明二字還取佛教常言心性本凈本明之義。凈明道認為修鍊首先要達到內心一塵不染、不觸之思想境界,忠孝則是日常行為活動的準則,二者缺一不可。倡言凈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使心念和行為符合封建倫理規範,做忠臣孝子良民。

  凈明道的宗教倫理據稱以許遜所謂忠、孝、廉、謹、寬、裕、容、忍的"垂世八寶"為依據,尤以忠孝為首,即"忠孝大道之本也",⑤認為恪守凈明忠孝即可修仙得道。《凈明大道說》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參禪問道,入山鍊形;貴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凈明。四美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鍊,自然道成。"⑥

  凈明道的基本宗旨是"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事。"⑦忠孝是儒家的傳統思想,可見凈明道和儒學之間的密切思想淵源。它還融合道、儒、釋,倡導三教歸一。劉玉認為"太上之凈明,夫子之忠恕,瞿雲之大乘,同此一也"。⑧

  凈明道與正一等符籙派一樣,道士不一定出家。黃元吉說:"道由心悟,玄由密證,得其傳者,初不拘在家出家。……

  而吾師玉真先生遇都仙(許遜),亦以在俗之身焉。"⑨劉玉對西山道教教法進行了更新,改革了符咒、齋醮、告斗等修鍊方術,提倡孝道,不重祈禱儀式中的繁文縟節,制定了"日知錄"、"功過格",作為教徒日常生活的規範。

  元明時期凈明道在社會上頗有影響,元代官僚士大夫對其教義極為讚賞。知經筵事張珪、國子司業虞集、國史院編修滕賓和曾巽申、建昌路儒學教授彭野分別為凈明道基本經典《凈明忠孝全書》作序,稱讚"大道至德之要其在茲"。明代陽明學派的王龍溪、羅近溪、高攀龍、屠龍等人與凈明道士過從甚密,對其學說評價甚高。高攀龍認為"仙家惟有許旌陽最正,其傳只凈明忠孝四字"。⑩實際上,凈明道的忠孝教義也頗具理學色彩。元明統治者對凈明道也頗重視。黃元吉至治三年(1323)赴京師講學,極得公卿的讚譽。徐異遊學京師大行祈禳,得"凈明配道格神昭效法師"之賜號。劉淵然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被明太祖稱為"高道";並在永樂(1403~1424)年間擔任道錄司。

  凈明道所存經典頗多,主要的有《太上靈寶凈明洞神上品經》《凈明樞真經》《凈明正印經》等。《凈明忠孝全書》還載有劉玉、黃元吉語錄,是研究凈明道教義的重要資料。  註:  ①《道藏》第5冊253頁,②④⑤⑥⑦⑧⑨分見第24冊620~653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③《道園學古錄》卷五十:《中黃先生碑銘》  ⑩《高子遺書》卷五

玄教

玄教是符籙三宗分衍的支派之一。創始於元初,流傳至元末。

  該派直接從龍虎宗分衍而來,其創始人為元初龍虎山道士張留孫(1248~1321)。他在至元十三年(1276),隨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趙闕覲元世祖,留侍闕下。此後以祈禱術"有驗",為元世祖所信任。十四年,賜號上卿,鑄寶劍與之。

  十五年,賜號玄教宗師,授道教都提點,管領江北淮東淮西荊襄道教事,佩銀印。此後歷成宗、武宗、仁宗等朝,寵遇不衰,屢蒙加封,由上卿加特進上卿;由知集賢院事到領集賢院事;由玄教宗師到玄教大宗師,並加開府儀同三司。至延皊二年(1315),頭銜為"開府儀同三司、特進上卿、輔成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志道弘教沖玄仁靖大真人、知集賢院事、領諸路道教事。"張留孫從至元十五年作玄教宗師以後,即陸續從龍虎山徵調道士到兩都崇真宮(後升崇真萬壽宮),或委以京師道職,或派至江南各地管理教務,以這批人為骨幹,逐漸發展組織,最後形成一個規模較大、轄域較廣的一個道派,時人稱之為玄教。

  玄教的組織規模是比較大的。單就其領導骨幹而言,即有幾十人至百餘人。袁桷《玄教大宗師張公家傳》中,即載其主要弟子五十四人;首為繼任玄教大宗師吳全節;其次,以真人佩銀印者三人:夏文泳、毛穎達、王壽衍;以真人制書命者三人:余以誠、孫益謙、陳日新;以璽書命者九人:何恩榮、李奕芳、張嗣房、薛廷鳳、舒致祥、張德隆、薛玄曦、徐天麟、丁應松;其他弟子三十八人:上官與齡、何斯可、……等。顯然這是玄教最主要的骨幹。趙孟瞓《玄教大宗師張公碑銘》謂張留孫有弟子七十五人。元明善《大元敕賜上清正一萬壽宮碑》謂張留孫弟子中,"制授主名宮觀者百許人。"由此可以推知其規模之大。

  據玄教宮觀的分布情況看,其傳播範圍也很大。現存資料記載,除張留孫坐鎮京師崇真萬壽宮外,又選派大批弟子主持各地宮觀。如余以誠領鎮江路諸宮觀。孫益謙領杭州佑聖觀、延祥觀。陳日新除提點大都崇真萬壽宮外,又領龍興路玉隆萬壽宮,還領杭州宗陽宮。何恩榮提點信州真慶宮。李奕芳提點南嶽廟,兼領潭州路衡山昭聖宮、壽寧宮住持提點。

  張嗣房提點潭州嶽麓宮。徐懋昭主常州路宜興州通真觀,並在信州龍虎山建仙源觀、神翁觀。上官與齡任常州路通真觀住持提點。王壽衍提舉杭州開元宮,兼領杭州路道教諸宮觀。

  薛玄曦住持鎮江乾元宮,又住持杭州佑聖觀,兼領杭州諸宮觀。薛廷鳳領鎮江馬蹟山紫府觀,後領杭州四聖延祥觀,再後兼領鎮江道教。徐天麟、馮志廣住持龍虎山仙源觀。何斯可主信州仙岩元禧觀等。以上這些,僅是現存資料中的部分記錄,分別見於有關傳記、碑刻。實際上玄教弟子所領主要宮觀,遍布今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等省,加上在北方兩京附近的宮觀,可見傳播地域是比較廣的。組織規模、社會影響都超過當時南方諸符祭派和北方的真大道、太一道,較之北方的全真道也毫不遜色。

  玄教之所以能在短期內發展成如此大的規模,主要是因為得到了當時統治者的大力支持。其原因,一方面是,蒙古族世奉薩滿教,在思想上較易接受龍虎宗和玄教奉行的符籙道術;另方面,更主要的是因元前期全真道勢力發展過猛,對群眾影響過大,引起了統治者的疑忌,從其統治的利益著想,必須對其略加制約,而把扶植道教的重點轉到張陵聽創道教這方面來。其得到元朝統治者的大力扶持,具體表現在玄教首領所受的尊寵上。前面說到,玄教創始人張留孫,從元世祖起,受到歷代皇帝的尊寵,其政治地位之高,道教權力之大,在當時道教諸派首領中是獨一無二的。不僅如此,他與他的弟子吳全節(玄教第二任掌教)還參與了元朝的政治,"朝廷有大謀議,必見諮詢"。①多次受詔外出訪賢,向朝廷推薦官員;官吏間發生矛盾糾紛,又主動為之疏解。趙孟瞓《玄教大宗師張公碑銘》說,張留孫"每進見,必陳說古今治亂成敗之理,多所裨益。士大夫賴公薦揚,致位尊顯者,數十百人。及以過失獲譴,賴公救解,自貸於死者,亦如之"。

  他們的這些活動,一方面取得了皇帝更大的信任,將他們"比於親臣";另方面,交結大臣並在其中獲得令譽。當延皊四年(1317),張留孫年滿七十時,仁宗為之大舉祝壽,"賜宴崇真宮,內外有司各以其職供具,宰相百官咸與焉"。②元惠宗至元四年(1338),吳全節年滿七十,慶典一如張留孫。張留孫死後,送回龍虎山安葬,"自京師至其鄉,水陸數千里,所過郡縣,迎送設奠,不約而集。比葬,四方弔問之使交至"。"自王公以下,治喪致客,未有若此盛者"。③張留孫輩利用元室對玄教首領的尊寵和優越的政治地位,使玄教獲得很大的發展。

  玄教是從龍虎宗分裂出來的,張留孫和他的許多弟子,都出身龍虎山,其基本信仰和主要方術,亦與龍虎宗無異。但是,它有自己的傳承系統,有獨立的組織體制。因而它是一個獨立的道派,與原龍虎宗有別。

  其傳承系統共歷五代。第一代掌教張留孫,掌教四十四年。其生前所受的封號,除開府儀同三司以外,其餘各項,皆為其後歷代繼任者所承襲。第二代掌教吳全節(1269~1346),字成季,號閑閑。龍虎山道士。於張留孫逝世之次年,即至治二年(1322),繼任掌教二十五年,於至正六年(1346)逝世。第三代掌教夏文泳(1277~1349)。字明適,號紫清。龍虎山道士。延皊七年(1320),張留孫預將教事付吳全節時,命夏文泳繼吳之後嗣教。至順二年(1331),吳全節告老,夏即遵囑嗣教。至正六年(1346),吳全節逝世後,正式繼任掌教。但僅四年,於至正九年逝世。第四代掌教張德隆(生卒不詳)。字元傑,自號環溪。張留孫從子。早年學道龍虎山。至正九年繼夏文泳掌教。時已至元代末期,至正十一年,韓山童的白蓮教和劉福通的紅巾軍相繼起事,天下大亂,元統治處於風雨飄搖中。張德隆掌教至何年,未見記載。

  一般學者皆以張德隆為玄教最末一任掌教。但從王禕《馬跡山紫府觀碑》和蘇伯衡《梁道士傳》的記載中,發現繼張德隆之後,還有一個於大宗師掌領玄教,而據《漢天師世家》卷三《張正言傳》考之,此於大宗師當為於有興。他先後拜師何恩榮、薛廷鳳、薛玄曦,為張留孫之再傳。考上述諸文所記,至正十四年,於有興已任掌教,至正十八年仍在掌教任中。此時離元亡已不到十年,他可能是玄教最末一代掌教了。

  在玄教掌教的嬗遞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套掌教傳承製度。主要的有:第一,除第一代掌教張留孫由元世祖直接任命外,其後的幾代掌教皆由前任掌教選定,推薦給皇帝,由皇帝降"璽書"加以任命。第二,繼任掌教在接任時,除必須有皇帝正式任命的"璽書"外,又須以張留孫遺下的大宗師印和寶劍相承傳,以為內部憑證。據袁桷《玄教大宗師家傳》記載,寶劍為至元十四年由元世祖所賜,上刻"大元賜張上卿";印則是皇慶二年(1313)仁宗所賜,上刻"玄教大宗師",手授曰:"以是傳教俾永遠"。這種以印、劍象徵教權的傳承辦法,是模仿歷代天師以張陵都功印和佩劍相傳承的制度而來。但玄教大宗師的印、劍都來自皇帝所賜,比張陵的印、劍更具有權威性。玄教掌教所受的璽書和印、劍,又明確表明其教權直接來自皇帝,他們可以憑藉這些象徵教權、皇權之物,獨立自主地行使對該教派的管理權,不必再聽命於天師。因此,無論該教派所轄區域道官的任命、宮觀的建立,以及道士的吸收等,都是由玄教歷任掌教獨自處理。

  玄教又有獨立的組織領導體制。其首腦機關在大都崇真萬壽宮,最高首領是玄教大宗師。下設玄教嗣師、崇真萬壽宮提點、江淮荊襄道教都提點等職,以輔助大宗師工作。其下根據元朝的行政區劃,設立各級地方組織。路設道錄司,職其事者為道錄、道判;州設道正司,職其事者為道正、道判;  縣設威儀司,職其事者為威儀;最基層是宮觀,設住持、提點、提舉。可見其組織體系已經相當完備,這是多年經驗積累的結果。

  玄教在元代雖然興盛,但它在道教理論上卻無建樹,倒是有不少弟子在儒學方面有相當造詣。其中以玄教第二代掌教吳全節最為突出。其師張留孫"每與廷臣議論,及奏對上前,及於儒學之事,必曰:'臣留孫之弟子全節深知儒學,可備顧問。'是以武宗、仁宗之世,嘗欲使返初服,而置諸輔弼焉"。④當時大儒吳澄也對吳全節的儒學十分稱讚,謂:"吳真人全節寄跡道家,游意儒術,明粹開豁,超出流俗。"(吳澄《題吳真人封贈祖父誥詞後》)許有壬曾奉敕給吳全節的畫像寫贊語,其中有兩句云:"人以(公)為仙,我以(公)為儒。"

  (許有壬《特進大宗師閑閑吳公輓詩序》)吳全節自幼向空山道士雷思齊學《易》,對《易》學有相當修養;又十分推崇陸學,向文宗皇帝進陸九淵《語錄》。第三代大宗師夏文泳對"三教九流之書無所不讀,而深明於先儒理學之旨。又嘗受《河圖》於隱者,有昔人未睹之秘。而於《皇極經世》之說,亦瞭然胸臆間"。⑤在文學上有造詣的弟子則更多,如吳全節、陳義高、朱思本、陳日新、薛玄曦等,皆工詩能文,尤以詩著名當世。吳全節有詩集名《代祠稿》(現已不存);陳義高有詩文集名《沙漠稿》《秋岩稿》《西遊稿》《朔方稿》(四庫全書現存其《陳秋岩詩集》二卷);朱思本有詩文集名《貞一稿》(現存《委苑別藏》中);陳日新詩文集不存;薛玄曦有侍集《上清集》《樵者問》(現僅《茅山志》存詩幾首)。他們的詩文皆博得當時許多詩文大家的好評。

  玄教在修習方術上雜采兼收。除承襲龍虎宗的符籙齋醮外,雜采眾家。如吳全節既向南宗道士陳可復學雷法,又向東華派首領林靈真學道法,還向南宗道士趙淇學內丹。夏文泳對"道法、齋科悉加考訂、折衷,下至醫藥、卜筮,莫不精究"。⑥徐懋昭"游衡廬名山,遇真人授異書,能役鬼神致雷雨,祭星斗,弭災沴,所至,人迎候之唯恐不及"。⑦陳日新"道書丹經,大洞玉訣,靈寶黃籙齋科等書,皆極精詣。""又能論人生甲子,推之以言其禍福壽天,奇中"⑧。陳義高"旁通百家,用於致雷雨,役鬼神,於卜筮、推步,俱有大過人者"。⑨玄教隨元世祖統一江南而興,隨元亡而亡,歷世既不長,對道教的建樹也不多,但在促成江南諸道派在元後期合併為正一道中,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歷代天師雖然受命掌管江南道教,但他們卻長期住在遠離京城的江西龍虎山天師府,而把聯繫皇室和聯絡各派的在京據點崇真萬壽宮,交給玄教歷代掌教居住。因而歷代玄教首領實際成了天師在京的常住代表和代理人,由他們擔當起聯繫皇室和聯絡各派的責任。通過他們的工作,幫助江南各派解決了需要解決的問題,協調了它們之間的關係,加強了它們的團結,為江南諸派最後聯合成正一道大派作了必要的準備。另一方面,玄教組織的發展,又壯大了龍虎宗的力量,為正一道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組織基礎。因此元代後期正一道的出現,不能忽視玄教所發揮的作用。它在道教發展史上的地位,也應予以應有的肯定。

  註:  ①②③《道園學古錄》卷五十:《張宗師墓志銘》  ④《道園學古錄》卷二十五:《河圖仙壇之碑》  ⑤⑥《黃金華文集》卷二十七:《夏公神道碑》  ⑦《貞一稿》卷上:《故保和通妙崇正真人徐公行述》  ⑧《道園學古錄》卷五十:《陳真人道行碑》⑨《養蒙文集》卷四:《秋岩先生陳尊師墓志銘》


推薦閱讀:

請問佘山聖母朝聖地的天主教地位如何?
有沒有人想知道美劇《波吉亞家族》第四季劇本內容和最終結局?
如何評價裘德·洛主演的《年輕的教宗》?
天主教教宗的住所(從古至今)?
道教宗派源流(五)--上清派 靈寶派 樓觀道 茅山宗

TAG:道教 | 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