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項佐濤,黃震:法國國民陣線的興起探究

〔摘要〕法國國民陣線是歐洲極右翼政黨的代表。由於法國國內外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背景的變化,國民陣線富有針對性和煽動性的政治綱領與政策,如鼓吹法國人優先、法蘭西第一、人民代言人等,使其在法國的勢力不斷擴大,其領袖瑪琳·勒龐成為馬克龍總統最強有力的挑戰者。囿於法國國內外政治經濟問題積重難返,馬克龍上台後步履維艱,國民陣線依然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法國自大革命以來形成的左右翼政黨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在同主流政黨競爭的過程中,國民陣線的部分政策與主張為主流政黨所借鑒,影響了更多的選民,也確實滲透到法國的國家政策之中。但是,國民陣線想要上台也困難重重。國民陣線的興起雖然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極右翼政黨的性質決定了它要遭到多種社會力量的共同制約。

〔關鍵詞〕法國;法國國民陣線;極右翼民粹主義;馬克龍總統

〔中圖分類號〕D09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8048-(2017)06-0048-10

引言  

在全球化和後工業時代,歐洲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經濟衰退、失業問題、移民問題、社會福利問題、社會階層的重組、文化價值觀衝突等,為極右翼政黨的崛起提供了契機。極右翼政黨敢於拋出在傳統政治話語中「政治不正確」觀念,反對歐洲一體化,抵制經濟全球化,宣揚新種族主義、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如今,極右翼政黨已經成為歐洲政壇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在2017年多國大選中取得上佳的表現。其中,法國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因其活動時間長、影響大、觀點鮮明而頗引人注目。

一、國民陣線發展的基本情況

法國國民陣線由讓-瑪麗·勒龐(Jean-MarieLe Pen)於1972年10月5日建立,全稱為「保衛法蘭西統一國民陣線」。國民陣線的興起是在經歷了十年默默無聞的「沙漠時期」之後,在1983年才獲得重要的突破。  1973年,國民陣線第一次參加法國議會選舉。剛剛成立的國民陣線將左翼政黨立為靶子,建議成立「民族主義右翼」黨派團體,但是由於政治綱領與宣傳口號過於空泛,並沒有掀起波瀾,133名候選人平均只獲得0.5%的有效選票。此後,1974年底成立的極右翼政黨「新力量黨」成為國民陣線的競爭對手。因為忙於同「新力量黨」爭奪「正統」極右翼的地位,國民陣線疏於自身建設和發展,在1978年和1981年兩次國民議會選舉中得票率均未超過1%,只是一個邊緣化的小黨派。  

直到1983年解決了黨內分裂和「新力量黨」的競爭問題後,國民陣線才逐漸發展起來。1983年9月,國民陣線參加德勒市市鎮議會選舉並獲得16.72%的選票,贏得市鎮議會的7個席位和3個市長助理職位。當然,國民陣線在德勒市的選舉成績依然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讓國民陣線引起政治觀察家注意的是它在1984年歐洲議會選舉中表現。國民陣線獲得了10.98%的選票和10個議席,是法國極右翼政党參加正式選舉獲得的最好成績。1984年歐洲議會選舉之前,讓-瑪麗·勒龐出版了著作《法國人第一》,提出「國家至上」的競選綱領,初步提出了「法國人第一」的政治原則。〔1〕選舉結束後,國民陣線開始有意識地建立一個專業化的政黨,吸引了大量中產階級以及知識分子加入,甚至成立囊括了眾多專業政治家和選舉人的「骨幹組織」。這些舉措不僅為國民陣線帶來了巨大政治資源,提高了政治曝光率和影響力,還大大加速了國民陣線從政治舞台邊緣進入中心的速度。〔2〕在1986年的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獲得9.8%的支持率,贏得35個議席。  

1988年後,國民陣線進入平穩發展期,穩居法國第四大黨的位置。但是,國民陣線也似乎陷入了停滯狀態。由於讓-瑪麗·勒龐言行過於激進,經常發表一些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言論,在黨內獨斷專行、排除異己,國民陣線支持者的數量停止不前和黨內分裂不斷加劇。最終在1998年底,勒龐和副主席梅格雷(Bruno Megley)分道揚鑣,三分之二的黨內骨幹隨梅格雷離開國民陣線,部分原本支持國民陣線的選民也流向梅格雷創建的「共和民族運動」。國民陣線元氣大傷。在199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僅獲得5.74%的支持率,而「共和民族運動」獲得了3.31%的支持率。  

「9.11」事件後,國民陣線藉助鼓吹民族問題,勢力逐漸恢復。2002年4月21日,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果出爐,讓-瑪麗·勒龐(16.86%)與希拉克(19.88%)共同進入第二輪選舉。隨後,法國政壇出現了第一次主流政黨共同抵制國民陣線的「盛景」。結果,讓-瑪麗·勒龐在第二輪投票中慘敗,只獲得了17.8%的得票率。但是,讓-瑪麗·勒龐能夠進入第二輪總統選舉已經足以證明國民陣線的影響力,震驚法國和全歐洲,為法國和西歐其他國家敲響了極右翼政黨崛起的警鐘。

2011年1月16日,瑪琳·勒龐接任國民陣線黨主席。瑪琳·勒龐上任後對國民陣線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修正,在保留國民陣線政策內核的基礎上,儘可能地消除老勒龐遺留下來的「黑歷史」,打造國民陣線親民而正常政黨的形象。瑪琳·勒龐的做法改善了國民陣線在選民心中的印象。在2012年法國總統大選中,瑪琳·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獲得17.9%的支持率,僅次於奧朗德(Franois Hollande)和薩科齊(Nicolas Sarkozy),確立並穩固了國民陣線法國第三大政治勢力的地位。不僅如此,在2014年的大區選舉和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的支持率均比上一次選舉有了巨大提升,尤其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國民陣線獲得25%的選票和24個議席,擊敗法國兩大主流左右翼政黨——社會黨和人民運動聯盟,成為法國在歐洲議會的第一大黨,如表1所示。  表1國民陣線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年份總得票數總得票率席位排名19842,210,33411.0%10/81419882,129,66811.7%10/81319942,050,08610.5%11/87519991,005,1135.7%5/87820041,684,7929.8%7/78420091,091,6916.3%3/74620144,712,46124.86%24/741數據來源:作者根據法國歷屆歐洲議會選舉數據整理

2017年,瑪琳·勒龐帶領國民陣線成為法國政壇第二大政治勢力。在總統選舉中,瑪琳·勒龐進入第二輪選舉,在同樣面臨法國主流政治力量「圍剿」的情況下,獲得33.9%的支持率。而根據競選前後的民意調查,經過瑪琳·勒龐和國民陣線的宣傳,籠罩在國民陣線頭頂的「極端黨派」的陰雲已經開始消散。有52%的民眾認為,瑪琳·勒龐與其他總統候選人一樣,是一位正常的黨派領袖,而非「法西斯和納粹代言人」;①47%的民眾對國民陣線的看法發生了改變,認為它和其他政黨一樣正常。②

二、 國民陣線的基本訴求與主張

國民陣線之所以能夠迅速崛起,與有別於其他政黨的鮮明的激進主張密不可分。在四十多年的發展中,國民陣線逐漸形成了反對移民、反全球化、反歐盟、反政府、反主流政黨的政治立場,分別提出了「法國人優先」、「法蘭西第一」和「人民代言人」的口號。

第一,「法國人優先」。

移民問題自二戰結束起就引起法國公民的廣泛關注。據統計,1954年至1990年的35年間,移民在法國總人口所佔的比例從4.1%上升到6.3 %。③由於90%的移民為非熟練工,他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都非常低,大多聚居在貧民窟中。更嚴重的是,51%的移民無業、無配偶、無子女,低收入且沒有家庭,因而成為影響社會治安的不穩定因素。④20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法國經濟增速放慢,失業率升高。但是,來自非洲等地的有色人種移民依舊大量湧入法國,移民問題逐漸成為社會焦點問題。由於關注移民問題的選民數量逐漸增多,各政黨對移民問題的態度和立場成了影響它們選舉支持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國民陣線開始利用部分民眾不滿移民的心態,「法國人優先」的口號便由此而生。

自成立之初,國民陣線就非常重視移民問題。1978年,當國民陣線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黨時,讓-瑪麗·勒龐便稱:「國民陣線己經成為一個反對移民的非常積極的政治運動,其選舉活動都是以此為基礎的。」〔3〕此後,國民陣線不斷宣揚移民問題對法國的危害。例如,外來移民會侵佔本國公民的社會福利和工作機會;導致社會治安惡化和犯罪率上升,破壞社會穩定;衝擊法蘭西文化,威脅法蘭西民族的民族認同。

由於不同時期流入法國的移民潮不同,國民陣線反移民的具體對象也有所變化。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國民陣線反對的移民主要是猶太人和經濟相對落後鄰國如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的工人;90年代後,主要是來自北非的「帶有危險性的」穆斯林;2011年後,由於恐怖主義在全世界蔓延,法國穆斯林移民成為國民陣線攻擊的對象,渲染「伊斯蘭威脅論」。

.概括起來,國民陣線在移民問題上的主張有以下幾點。首先,「法國是法國人的法國」,主張嚴格控制並逐漸減少移民的數量,具體包括質疑申根計劃,呼籲減少長期居留證的有效年限,重新協商難民庇護方面的人權條款,強力驅逐所有非法移民。其次,「法國和法國人優先」,重新強調法國認同,提出將機會留給法國人,在社會公共服務項目中給予法國公民優先權。再次,針對移民帶來的高犯罪率等社會問題,主張加強法律對犯罪尤其是移民犯罪的處罰力度,甚至恢復死刑。例如,在2017年總統競選中,瑪琳·勒龐提出將移民限制在每年10,000人,無證移民在法國的逗留不再合法化,停止向非法移民提供免費醫保;聘用外國僱員的僱主將繳納金額較高的稅費,自動驅逐在法國法庭被判刑的外國人;驅逐由情報部門檢測的與激進伊斯蘭教有聯繫的外國人;關閉所有懷疑與激進伊斯蘭教有聯繫的清真寺,等等。事實上,這些主張雖然看似偏激,但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於那些不滿移民問題,擔憂就業、社會安全和社會福利的選民來說有較強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陣線提出「要麼愛法國,要麼滾出去」的口號之後,在其執政的一些城市確實採取了一系列「冒犯」穆斯林的措施。例如,2014年在其所轄的11個城鎮,國民陣線當局停止為穆斯林學生提供專設的校園清真餐。但是,反常的是,國民陣線在穆斯林選民中的支持率也越來越高,原因是他們認為國民陣線能夠以強硬姿態對待那些破壞法國認同和社會治安的穆斯林「渣滓」。〔4〕

第二,「法蘭西第一」。

「法蘭西第一」是針對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而言的。全球化帶給法國的最重要的衝擊是在經濟領域。2014年4月2日,當時法國前總理曼努埃爾·瓦爾斯(Manuel Valls)在採訪中表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以及經濟全球化為法國發展帶來諸多不利影響,使數以萬計的法國民眾失業,「法國民眾也清楚地知道,經濟全球化為法國經濟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例如工廠企業轉向低勞動力地區,隨之而來的工廠倒閉使大量民眾失業」。〔5〕然而,與傳統右翼相反,國民陣線反對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在2017年法國總統大選中,瑪琳·勒龐明確提出貿易保護主義,包括拒絕國際貿易協定,以便拉攏在經濟全球化中受挫的中小型企業;禁止具有優勢稅率系統的外國公司准入;支持法國企業面向「不公平的國際競爭」;禁止外國投資者進入戰略性以及重要的法國工業;創建主權基金,保護法國公司免受「禿鷲」基金侵害和收購;在價格差距不大的情況下,公共採購將只針對法國企業開放等。〔6〕同時,國民陣線將全球化帶來的文化衝突方面擴大化,鼓吹「文化差異論」,高度強調了不同文化間的絕對差異性,認為文化只可能通過侵蝕和吞噬的方式進行傳播,否定了不同文化之間「求同存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國民陣線將社會和文化多元化視為危害社會穩定的因素。 歐洲一體化帶來的主權讓渡也深為國民陣線所詬病。歐盟成立之初,西歐各國一直有是否加入歐盟、以何種條件加入歐盟、加入歐盟可能會承擔何種後果等問題的爭論。在歐盟職權和範圍不斷擴張的情況下,國民陣線1997年的其綱領中寫到:「布魯塞爾和馬斯特里赫特的歐洲是一部碾碎國家和人民的機器;它製造失業、徵稅主義、政治官僚和經濟衰退,權力被掌握在一小撮陌生的和不負責任的公務員手中。」〔7〕「因為對即將到來的貨幣聯盟的擔憂越來越多,導致對歐盟的支持不斷下降。因此,國民陣線改變了分裂的『我們/他們』的話語,把包括來自歐盟和國際政治機構的精英等新的政治『敵人』包括進來。」〔8〕讓-瑪麗·勒龐始終強調,歐盟對民族國家主權的消融、對經濟獨立的侵蝕和對文化特性的同化,給法國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歐盟中某些國家在世界性經濟危機中是法國的「豬隊友」,成為法國經濟發展中的累贅。在法國經濟不景氣的時刻,國民陣線的主張自然俘獲了部分法國公民的心。

與歐洲國家融合相反的「法蘭西第一」,成為國民陣線攻擊歐洲一體化的強力武器。具體來說,國民陣線希望通過重建法蘭西民族的民族認同,提升法國人身為法國公民的自豪感來「抵抗歐洲一體化的侵略」。在2017年法國大選中,瑪琳·勒龐針對歐洲問題提出:當選後將與歐盟展開6個月的會談,意圖從根本上改變法國的歐盟成員資格(即「Frexit」),並努力推進將歐盟轉變為鬆散的國家間的合作,例如取消歐元、取消無邊界區、拒絕歐盟預算規則和歐盟法律優先的原則。6個月後,將發動關於歐盟成員國身份的公投。勒龐聲稱,如果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歐盟,那麼最大的可能將是退出歐盟。〔9〕精神層面上,國民陣線重申傳統價值的重要性。法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國會議員、瑪琳·勒龐的侄女——瑪麗安·勒龐重提天主教的價值,提出應當復興建立在傳統宗教文明基礎上的道德觀念。〔10〕

第三,「人民代言人」。

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將矛頭對準了法國的執政黨、主流政黨,以及法國現行的政治制度。國民陣線認為,法國精英階層出賣了人民利益。直接民主才是民主真正且唯一的形式,而法國現行的代議制民主實際上造成了人民與權力之間的隔閡,由代議制選出的現任政府不能真正代表人民,也無法表達人民的真正意願。實際上,國民陣線深知直接民主的可行性不高,且法國代議制民主的地位難以動搖,因此它以「人民的代言人」和「沉默的大多數」利益的捍衛者自居,稱將以維護人民利益作為國民陣線一切政策的出發點,並且主張全民公投來代替直接民主。1987年,國民陣線將對全民公投的重視明確寫入政治綱領。〔11〕瑪琳·勒龐在《為了讓法蘭西繼續下去》中從多個方面攻擊了代表中下層的左翼政黨,認為左翼政黨在爭取種種自由時,「將資本主義體系看成一種根植在傳統中的反動勢力。於是,為了戰勝資本主義,左翼便要把宗教、軍隊、學校和家庭這些根基統統清除」,然而,由於這些根基的消失,「以前的公民、信教者、愛國者、學生、家長,現在一下子被裹挾進了商品體系,成為了沒有主見的消費者。這個體系,只重利益最大化,而且還伴隨著跨國企業和移民這兩大支柱。……如此一種對所有價值進行顛覆的結果自然是,左翼慢慢置平民、普通百姓、受剝削的人不顧,一味地為第三世界的邊緣人和黑戶發聲」。〔12〕

國民陣線所「代言」的「人民」實際上是除政治精英、利益集團和外來移民外的法國公民,因為在它的話語體系中政治精英、利益集團和外來移民是與人民利益相對立的。法國主流左右翼政黨都屬於法國最具代表性的政治精英,自然是國民陣線所說的「人民」的敵人。上世紀80年代以來,法國左右翼政黨不斷曝出各種政治醜聞,這似乎為國民陣線提供了佐證。因此,讓-瑪麗·勒龐表示國民陣線絕不會與「貪污腐化」的主流政黨同流合污,將成為一個絕不腐敗、真正民主的、唯一能夠打破左右翼政黨壟斷的政黨,一個懂得分享政治的變革性政黨。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瑪琳·勒龐曾多次指出,「法國的所有政客都是腐敗」〔13〕,而只有國民陣線才能拯救法國。

三、 國民陣線興起的原因

作為一個依靠標榜「政治不正確」話語來博取上位的政黨來說,國民陣線能夠在法國政壇存續、穩固並且勢力逐漸擴大,原因非常複雜,既與法國政治文化傳統有關,也與當前法國在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中的處境相關。

第一,法國國民的民族優越感在移民問題的刺激下,呈現激進化態勢,部分民眾易接受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煽動。

歷史上,歐洲大陸就不乏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的傳統。這為極右翼政黨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思想基礎。自20世紀70年代起,全球化不僅給法國帶來了石油危機和經濟衰退,也讓民族主義得以復生。70年代的石油危機爆發後,法國曾停止招募二戰後國家重建所需的外來勞工,收緊移民政策。但是,大量移民依然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湧入法國。80年代法國的民調顯示,有46%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對「移民作了太多的讓步」,有70%的人主張應將移民尤其是阿拉伯人全部驅逐出境。90年代的一份民意測驗表明,76%的受訪者認為在法國的阿拉伯人太多了,另有40%的人認為亞洲人太多了。〔14〕20世紀90年代,作為歐洲負責任的大國,法國接收了大量經濟難民與戰爭難民,這對於經濟狀況不斷惡化的法國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移民擠壓了法國本國公民的就業空間,增加了公共財政支出和社會福利負擔,甚至對社會秩序和安全造成了威脅,文化上的衝突也愈演愈烈,對移民不滿和排斥的心態開始在民眾中蔓延。同時,外來移民在新環境中常常出現生活習慣、語言(或口音)、教育程度、宗教信仰等與原住民格格不入的現象,政府採取的社會融合政策也難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貧困、受歧視與缺乏安全感,讓移民感到被邊緣化,難以獲得歸屬感,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9.11」事件和2005年的巴黎騷亂進一步刺激了法國人。與來自歐洲國家與法屬殖民地的移民不同,法國的穆斯林拒絕法蘭西文化的同化,而伊斯蘭文化中專制和暴力的成分則被法國人視為難以理解。穆斯林直接導致法國一分為二,即「白人的法國」和「阿拉伯穆斯林的法國」。2017年4月的民調顯示,移民問題是法國民眾關注度第二高的社會問題,排名第一的是就業問題,排名第三的是社會福利問題,排名第四的是社會安全問題。這四個問題實際上都可以和移民問題聯繫在一起。67%受訪者將與移民相關度最高的問題列為最關心的政治問題。在就業、移民、社會福利、社會安全四個關注度最高的領域,認為瑪琳·勒龐是解決問題的最適合人選的民眾比馬克龍的支持者要多,尤其是在移民問題和社會安全領域,勒龐的支持率是馬克龍的2.5倍。民調還顯示,移民問題和社會安全是政治傾向偏向於極右的人群最關注的的問題,這部分人是國民陣線最穩固的票倉。①在移民問題上,國民陣線的獨樹一幟之處在於,將法國一切社會問題歸結於移民,認為只有將所有移民「一刀切」,停止接收移民並遣返已在法國居留的移民是唯一的解決方案。

國民陣線的政策主張還帶著濃厚的新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色彩。與強調生理隔閡的種族主義不同,新種族主義強調的是「文化之間差異的絕對化」,因而也被稱為「文化種族主義」。實際上,「文化種族主義」與種族隔離並無二致,只是驅逐外來移民的「動聽的」借口。國民陣線鼓吹的排外主義,正是建立在法國部分民眾對於外來移民的恐懼和日益增強的抵觸心理上。國民陣線強調法蘭西文化和法蘭西民族的純潔性和特殊性正在面臨外來移民的「侵略」,隨著外來移民在法國總人口中比例的增加,法蘭西民族將會瓦解,因此應當採取措施將外來移民與法蘭西民族完全隔離。例如,在移民的政治參與問題上,讓-瑪麗·勒龐認為,第一代移民往往為了生存而忙碌,無暇參政。但是,獲得了法國公民身份的第二代、第三代移民將可能投身政治活動,從而會威脅到法國的主權,動搖法國的民主基礎。實際上,在法國移民問題給社會造成如此大的壓力的情況下,當國民陣線公開表態「在法國人們不蒙面散步」「我覺得法國並不需要清真寺的塔尖」時,如同一面在「政治正確」沼澤中升起的旗幟,具有了誘人的號召力。

第二,全球化導致的法國經濟狀況惡化與歐洲一體化導致的法國公民國家、民族認同危機交織在一起。

1973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是法國經濟由盛轉衰的節點。二戰後,歐共體的成立促進了法國與歐共體成員國間的貿易量,加速了法國的經濟恢復和發展較快。1959-1974年間,法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率高達5.7%,在資本主義世界僅次於日本。〔15〕此後,法國經濟不斷下滑,並於1981年密特朗(Franois Mitterrand)就任總統後,陷入「滯漲」泥潭無法自拔,如圖1所示(虛線為總增長趨勢)。

圖1法國經濟年增長率數據來源:作者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庫數據整理。

同時,法國失業率始終居高不下,一直在10%上下徘徊。2016年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失業率分別為10.1%和10.0%。全球化更是嚴重地衝擊了法國的福利國家體制。為了刺激經濟,法國政府不得不限制社會福利的水平,但是由於經濟發展停滯、失業率升高、人口老齡化,國家財政收入難以應對不斷增大的社會福利開支,提高賦稅成為政府的必然選擇。然而,天性追求利潤的資本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衝破了主權國家的藩籬,投資者與企業轉而紛紛將資本向勞動力成本低廉、賦稅較低的國家和地區轉移以合法避開高額賦稅、降低工資水平,法國的稅源和就業崗位會因此大量流失。高稅負以維持社會福利,還是低稅負以促進經濟活力,一直是法國左右翼政黨爭論的焦點。實際上,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普通勞動者不斷被邊緣化,承擔了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貧富兩極分化與社會不公正。據1982年歐共體公布的資料,法國窮人佔總人口的14.8%;10%的富人佔有全國財富的50%-58%,另外50%的人只佔有全國財富的5%。〔16〕貧富差距擴大的現象經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並沒有得到緩解。據法國經濟統計局統計,2014年法國貧困人口比例為14.2%,與2013年相比上升了0.2個百分點;同時10%的富裕人群所擁有的財富約佔社會總財富的50%,而40%的低收入家庭則只擁有社會總財富的2%。①2017年法國大選期間的民意調查則顯示,76%的受訪者認為當前法國的經濟狀況不佳,38%的受訪者認為法國經濟快要完蛋了。②

歐盟本是作為幫助各成員國穩定社會、發展經濟的一艘「大船」而建造的,但是如今它的「船員」越來越多,發展程度參差不齊。這些國家分享了歐盟發展的成果,但相比之下歐洲老牌的強國法國等國所承擔的責任卻在增加。因此,反歐盟、要求「本國優先」的抗議活動此起彼伏。可以說,國家優先與歐洲一體化間的矛盾很難避免,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認為法國經濟之所以如此糟糕,是因為歐盟束縛了自己的手腳。  

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讓許多法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民族國家身份認同,民族優先、國家優先成為許多人找回安全感、抵禦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帶來的經濟、文化衝擊最好的盾牌。2017年法國大選中,國民陣線反經濟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的鮮明態度,正是迎合了這部分民眾。總統選舉數據顯示,國民陣線的支持者主要是遭受勞動力市場危機衝擊,「畢業即失業」的年輕人;「有工作的窮人」,即在經濟全球化中被邊緣化、工作普通、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勞動者;法國最北部和最南部的中小城市中,受持續衰退的經濟影響,生活質量大不如前的中產階級和公務員;對歐盟不斷強大而法國不斷衰落的情況不滿,對失去民族認同抱有不安全感和擔憂的民族主義者;質疑歐盟機構合法性,擔憂歐盟操縱法國命運和擔心被歐盟拋棄的普通民眾。〔17〕  

法國民眾對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的恐懼、擔憂、抵觸的心理,成為了國民陣線飛速發展的肥沃土壤。國民陣線以「法國人利益的保護者」和「法國主權的捍衛者」自居,要求抵制全球化,停止歐洲一體化進程,從而吸收了大量選票,強化了黨派「人民的代言人」的形象。  第三,法國民眾對傳統政治和傳統政策的不滿與不信任感增強。  

在長期的經濟停滯面前,由於傳統中左和中右翼政府遲遲拿不出有效的措施復甦經濟、穩定社會,法國民眾對傳統政府和執政黨的信任感大大降低。2012年總統大選之後,執政的中左翼社會黨採取的刺激經濟的政策依然沒有太大的效果,而且延續了前任中右翼政府緊縮財政、削減福利的政策。實際上,主流政黨的政策在逐漸趨同,中左和中右翼政黨的政策意識形態區分不斷淡化,都更加關注具體的社會問題。同時,政治醜聞的曝光導致主流政黨聲譽下降。涉案者不乏國家高級領導和黨派首領,例如,牽涉47名法國兩翼政黨高層的「巴黎大區公共工程合同腐敗案」,前總理阿蘭·朱佩也因此被判處18個月監禁。2017年法國大選中,前法國總理、中右翼共和黨黨首弗朗索瓦·菲永(Franois Fillon)被曝出為妻子安排公職且領取高額工資的「空餉門」。

部分法國民眾對一直在努力卻始終不見成效的主流執政黨感到,將希望寄託新的政治勢力重整法國的政治、經濟狀況,而國民陣線則可能會打破左右兩大政治力量輪流坐莊而毫無建樹的狀況。YouGov調查網在2017年法國大選前就幾個問題進行了民調,包括誰最可能做出改變,誰最能夠體現透明度和政治的完整性,所謂的「傳統」的政黨仍然有前途嗎,你對法國的政治領導和民主質量有信心嗎,結果是,39%的受訪者選擇瑪琳·勒龐,25%的受訪者選擇馬克龍。此外,58%的受訪者認為「傳統」政黨已經沒有前途,73%的受訪者已經對法國的政治領導和民主質量喪失了信心。③2017年進入法國大選第二輪的兩個政黨,分別是成立不到半年的中間黨派「前進運動」和國民陣線,法國民眾不滿傳統政黨和政策,希望求變的心理可見一斑。

四、 國民陣線的發展前景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後,國民陣線陷入了危機。正如讓-瑪麗·勒龐培養瑪琳·勒龐為接班人一樣,瑪琳·勒龐有意識地培養國民陣線的下一代領導人——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瑪麗安-馬雷夏爾·勒龐已經成為法國最年輕的國民議會議員。她憑藉國民陣線已有的選民基礎,本可以將國民陣線引向一個發展高度未知的未來。然而,她卻出人意料地在2017年法國大選之後宣布退出政治生涯。同時,國民陣線黨內二號人物菲利波宣布退黨。菲利波(Florian Philippot)於2012年7月被任命為國民陣線的副主席,掌管戰略與公關,在國民陣線「去妖魔化」的過程中作用至關重要。菲利波還帶走了國民陣線將近十分之一的骨幹。〔18〕菲利波的出走對國民陣線來說,雖然不是傷筋動骨,但是何人繼任「去妖魔化」的操盤手仍是懸念。甚至,國民陣線還可能多出一個更了解自己、更善於公關的競爭對手。

然而,國民陣線給法國政治帶來的的衝擊遠未結束。

首先,法國自大革命以來形成的左右翼政黨平衡的局面已經被打破,法國政壇實際上形成了中左、中右、極右三足鼎立的格局。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法國主流執政黨的號召力始終在下降,政黨政治出現了「碎片化」趨勢,一些小黨派開始得到選民的關注。國民陣線藉機將自己設立為「反對黨」的形象。針對法國當下的弊疾,通過富有針對性和情感色彩的言論,營造針砭時弊的「改革黨」形象,成為部分中下層選民眼中的「一股清流」。自有意識地「去妖魔化」轉型開始,國民陣線取得了顯著成效,影響力逐漸擴大。目前,國民陣線儘管遭到各方的共同壓制,無法取代主流政黨執政,但已經擁有可以與主流政黨分庭抗禮的支持率,成為法國三大政黨之一,改變了法國政壇中左、中右翼政黨主導的局面,打破了法國的政黨政治平衡。  

其次,在同主流政黨競爭的過程中,國民陣線的部分政策與主張為主流政黨所借鑒,影響了更多的選民,也確實滲透到法國的國家政策之中。最顯著的是在法國政府的移民政策方面。法國民眾與移民間矛盾的激化,部分原因來自國民陣線對於移民問題的強調和誇大。國民陣線在競選和活動過程中,不斷煽動法國公民的反移民情緒。為了安撫甚至迎合這部分選民,法國政府也不得不調整移民政策。尤其是新千年以來,中右翼政黨執政時,法國的移民政策右傾嚴重。有學者認為:「勒龐雖然沒有成為總統,卻迫使傳統的法國右翼政黨『向右看齊』,在有關移民和國土安全的立場上日趨保守。」〔19〕馬克龍執政後的一些措施也帶有國民陣線的影子。例如,在安全問題上強化國家權威,提高國防預算至GDP的2%,增加1.5萬名警力,新增情報機構和反恐部隊;在監獄增設1.5萬個囚位,專門關押外籍犯;加緊驅逐非法移民;加強同歐盟反恐合作,增加5000名歐洲邊境警察;關閉以宗教為名傳播極端思想的機構;堅持世俗化原則,要求移民「欲入法籍者必會法語」,等等。〔20〕  

最後,國民陣線影響了法國公民的政治心理,激化了法國公民的政治情緒,加深了法國公民與移民之間的矛盾,客觀上增加了法國的暴力排外事件的數量和頻率,甚至出現大規模的針對阿拉伯移民的犯罪,如焚燒清真寺等。除此之外,國民陣線還誘導了「文化差異論」在法國和西歐國家的傳播,衝擊了西方傳統的多元主義文化價值觀念。社會心理與價值觀的改變與朝令夕改的政治政策相比是更加深層次的,影響也更加深遠。法國民眾的看法在影響國家政策和國家政治走向方面,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國部分民眾已經對伊斯蘭世界產生了高度關注乃至恐懼的心理。2017年總統大選前,瑪琳·勒龐於2017年2月訪問黎巴嫩,計劃與伊斯蘭教法說明官——穆夫提會面,但是由於堅持不佩戴頭巾,瑪琳·勒龐與穆夫提並未成功會面。瑪琳·勒龐的做法在法國國內引起軒然大波,瑪琳·勒龐的姿態宣揚了在外交上為國家利益與阿拉伯國家交好,但是在文化上堅持不受影響的「積極」態度,獲得了部分法國民眾的稱讚。  

對於類似於國民陣線的誕生於民眾不滿和抗議的極端政黨而言,只要產生民眾不滿和抗議的根源沒有消除,儘管會出現個別政黨的此消彼長,但此類政黨就永遠不會消失。解決法國在經濟全球化、歐洲一體化和文化衝突融合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才是遏制國民陣線的治本之策。馬克龍登台,法國政局有望迎來新氣象的機會,極右翼政黨的生存空間可能會逐漸被壓縮。馬克龍在內政、外交、經濟、安全等領域推行大刀闊斧的帶有新自由色彩的政策。但是,在高福利制度問題積重難返的法國,馬克龍的多項改革面臨強大的阻力。法國民眾在大選前後對法國民主政治感到有信心的比例從28%上升到了41%,但在10月份下降為24%。支持政府政策的民眾比例經歷了從33%到43%再到34%的起伏;對法國經濟狀況抱有樂觀態度人的比例與政府政策的支持率曲線相符。①10月上旬,法國還爆發了規模達21萬人的公務員大罷工,抵制馬克龍對公務員福利的削減和裁員措施。可見,未來法國政壇發展形勢仍將充滿複雜因素與不確定性。  

換個角度看,國民陣線想要上台執政也困難重重。國民陣線的崛起雖然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但是極右翼政黨的性質決定了它要遭到多種社會力量的共同制約。2002年,讓-瑪麗·勒龐進入第二輪選舉後,法國爆發了多次大規模示威遊行。2014年5月,國民陣線在歐洲議會選舉中獲勝,法國多個主要城市也爆發了示威。此外,左右兩翼平衡的政治傳統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選民的總體政治傾向,為主流政黨共同抵制國民陣線提供了基礎。中左翼政黨在選舉中始終堅決抵制國民陣線,社會黨曾經在大區選舉中要求「三個分別位於法國北部、南部和東部的大區中的左翼社會黨候選團隊放棄競選,投票給傳統右翼政黨共和黨的候選人」②。右翼聯盟拒絕與國民陣線進行任何形式的合作,並警示部分對國民陣線「態度不正確」的成員。在2017年第二輪總統選舉中,在中左和中右力量的推動下,部分並不支持馬克龍的選民,投出了「灰色票」(vote gris)③、「第二選票」(deuxième bulletin)④,而未選擇瑪琳·勒龐。可以說,國民陣線雖然可以兩次進入總統大選第二輪,但是贏得總統選舉的幾率還很不大。然而,法國如果不能擺脫在經濟全球化、歐洲一體化和文化衝突融合中的困境,陷入貧困和對現狀不滿的人數不斷增加,國民陣線的選民基礎和支持率將會繼續上升,問鼎總統寶座不是不可能。

(文中注釋及圖表有刪節,詳見中國知網原文)

〔參考文獻〕

〔1〕 Paul Hainsworth, 「The extreme right in France: the rise and rise of Jean‐Marie LePen"s front national」, Representation, Vol.40, No.2, 2004, pp.101-114.

〔2〕〔8〕Daniel Stockemer, The Front National in France, Zug: Springer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7, pp. 16-17,p.20.

〔3〕吳國慶.法國政黨與政黨制度〔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260.

〔4〕France 24, 「Je suis musulman, je fais le ramadan et je vote Le Pen」,http://www.france24.com/fr/20120427-election-presidentielle-marine-le-pen-front-national-fn-vote-etrangers-immigration-temoignages/(2017-10-10).

〔5〕劉博陽.法國新任總理稱經濟全球化為法國帶來不利影響〔DB/OL〕.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4-04/04/content_32005365.htm(2017-10-29)。

〔6〕〔9〕Le Pen, 「144 presidential commitments」 ,https://www.marine2017.fr/wp-content/uploads/2017/02/a4_144_engagements_eng_bd.pdf(2017-10-29).

〔7〕〔19〕董玉潔.法國極右翼「變臉」:換湯不換藥〔J〕.世界知識,2011,(2).

〔10〕「VIDEO. Envoyé spécial. Marion Maréchal-Le Pen, la nouvelle héritière」,http://www.francetvinfo.fr/replay-magazine/france-2/envoye-special/video-envoye-special-marion-marechal-le-pen-la-nouvelle-heritiere_1228697.html(2017-10-12).

〔11〕張莉.西歐民主制度的的幽靈——右翼民粹主義政黨研究〔M〕.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124.

〔12〕Marine le Pen, Pour que Vive la France, Paris: Editions Militaires,2012, pp. 148-150.

〔13〕「『Teflon』 Le Pen unshaken as corruption plagues French electi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7/feb/24/teflon-le-pen-unshaken-as-corruption-plagues-french-election(2017.10.22).

〔14〕金重遠.法國的極右翼「勒潘現象」的歷史詮釋〔J〕.探索與爭鳴,2003,(3).

〔15〕陳江生.老歐洲的困境:法國經濟的回顧與前瞻〔J〕.中共石家莊市委黨校學報,2008,(9).

〔16〕〔法〕弗朗索瓦·德克洛澤.多多益善〔M〕.張庚辰,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杜,1984.112、115.

〔17〕Gregor Aisch,?Matthew Bloch, K.K. Lai and Beno?t Morenne, 「How FranceVoted」, NewYork Times, May 7, 2017.

〔18〕「Marine Le Pen aide Florian Philippot quits Front National」,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7/sep/21/marine-le-pen-aide-florian-philippot-to-quit-france-front-national(2017-09-21).

〔20〕周譚豪,李化人.法國新任總統馬克龍的執政理念探析〔J〕.國際研究參考,2017,(7).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ID:sinozhuge


推薦閱讀:

2016年以來的伊斯蘭恐怖襲擊
當紅男星前妻曝光 姜文法國前妻美艷似巨星
去法國逛村子
南歐行37法國-香水之都格拉斯
Liv-ex一周交易概況:羅訥河谷市場份額增加

TAG:法國 | 國民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