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和太監不一樣
06-07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誤認為宦官和太監就是一回事,其實,宦官和太監是有區別的。
宦官和太監都是中國古代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這是他們的共同之處。史書中亦把宦官稱為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宦官最初不全是「閹人」,東漢以後,宦官全是被閹割掉生殖器、失去性能力的人了。
據史料記載,「太監」一詞最早出現於遼代。當時,政府機構中的太府監、少府監、秘書監中,都設有「太監」一職。不過這時的「太監」是一種官職,並非後來意義上的「太監」。明代時,「太監」和「宦官」才變為專門為皇室服務群體的統稱。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為鞏固其政權,在全國範圍內設置了由十二監、四司、八局組成的二十四衙門。十二監的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這些「太監」均由宦官來擔任。官級小的稱為「少監」、「中監」,官階高的稱為「太監」。雖然明朝時「太監」必須由宦官來擔任,但宦官卻不一定是「太監」——明廷規定,「太監」是宦官的頭頭,有品有級有俸祿。
清朝時,基本上就沒有「宦官」這個詞而只剩下「太監」了。袁世凱稱帝時,宮中僕役全部由女官擔任,太監全部被趕走,「太監」就此終結。 (劉 鍇)
推薦閱讀:
※皇帝、內閣、宦官:明代「三駕馬車」與上層建築
※為什麼中國古代宦官不能從政?
※關於東漢末年宦官弄權,干涉朝政,那麼宦官集團到底怎麼干涉朝政?到什麼地步?
※在歐洲國家的皇室中有宦官么?
※他只是一個瘦弱的太監且為官不稱職,卻救了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