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東方的再生vs西方的復活

清明節:東方的再生vs西方的復活

2013年04月04日10:04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清明節前繪彩蛋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之一

  西方復活節畫彩蛋象徵重生和希望

  清明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很受尊崇,因為這是一個溝通祖先、團結族人的重要節日。這種情緒屬於人類共有,西方有復活節與之相對應,但是後者的表現與內涵與清明節都有差別,正如貝貝媽所感受的,而這也許正是清明節能走向世界的比較優勢。

  3月31日是西方的復活節,而過幾天就是中國的清明節,移民到加拿大的貝貝媽此前一周的英語課上,主要話題就是復活節。

  「對孩子們來說,復活節是比平時的吃喝玩樂還要美好的日子。」她說,「這是我們在加拿大的第一個復活節,自然要先向孩子傳授些背景知識,可在編入睡前故事時,我產生了很多疑惑:一個是歡樂的復活節,一個是總有點沉重有點憂傷的清明節,這兩者怎麼區分,怎麼講給貝貝聽,真考驗我的能力和水平。」

  清明節的印象總是陰沉沉的,復活節則充滿了樂趣和生機

  「在祭台兩端插上蠟燭,香火插在正中的香爐里。台上擺上若干酒菜,點燃香燭祭奠。家長主祭,跪下磕頭三次,其餘人依次同樣跪拜。然後焚化紙錢,燃放鞭炮。取一杯酒灑在焚燒紙錢的死灰上。接著還要祭土地神。最後祭孤魂野鬼。供品中有144塊叫做米齋的小糕。」這是美國傳教士、漢學家盧公明(1824-1880)在其代表作《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描述的福州清明祭墓場景。  

  福州清明多雨,正應了杜牧詩「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意境,配以山上的哭聲起伏,聞之斷魂。盧公明是一位目光敏銳的文化洞察者,在華傳教20餘年。他眼裡的清明節,正是這般凄風苦雨。

  在歐美,與清明節時間前後差不多的日子,是基督耶穌復活的節日。「一大早,我的孩子們自己畫彩蛋,將它們掛在迎春花枝頭。還有各種巧克力蛋會被藏在花叢中,等待孩子們去發現,最可愛的要數小兔子(巧克力做的)的巢穴,裡面的彩蛋無數。」去歐洲度晚年的蔡先生說,復活節這一天,歐洲的孩子們可是特別的興奮啊,所有的家庭都充滿了樂趣和生機。

  蔡先生和貝貝媽在國內過清明節的時候,印象總是陰沉沉的,商家絕對不會刻意營造歡樂的節日氣氛,晚上路邊焚燒的紙錢是必不可少的清明景觀。這種節日氣氛的不同,折射出清明節的複雜性。

  清明節的核心是祭祖掃墓和郊野踏青,肅穆與活潑並舉

  清明節與復活節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都和一位名人有關係。復活節不用說了,清明節是和介子推有關。確切地說,是清明節取代的寒食節與介子推有關。

  寒食節被認為與火燒介子推有關。雖然這不是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但民間就認它。山西的寒食曾長達一個月。吃冷食容易生病,所以在漢代以後的歷代守土官和帝王,如周舉、曹操、石勒等的禁斷之下,固定為冷食3天。

  歐洲的四旬齋、亞馬孫河流域的塞倫圖族在旱季結束前的3周齋戒,都是與中國寒食相類似的習俗。法國人類學家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認為,冷食習俗無疑是冬春之際食物匱乏的反映。

  古代寒食節主要吃什麼呢?晉陸翙《鄴中記》說:「寒食之日作醴酪,煮粳米及麥為酪,搗杏紅煮作粥。」直到唐宋時期,人們仍在食用這種涼大麥粥。宋代吃楊桐飯,佛教認為這種飯是目連奉母之食,添加了神聖氣息。

  唐宋以後,清明節逐漸代替了寒食節,成為全國性節日,核心是祭祖掃墓和郊野踏青,肅穆與活潑並舉。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唐玄宗下詔允許官員在寒食節掃墓。元明之後,掃墓之風遍及全國,清明節因此得鬼節之名。

  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祭拜祖先?俄國學者索科洛夫的解釋頗有道理:自然界在春天的復甦使人們認為死去的親人也會再次復活,並在當地事務上提供幫助。

  清明節國際化要運用國際化的傳播手段

  西方人認為,復活節應該開心。東方人認為,清明節要對祖先保持足夠的尊敬和矜持,但郊遊時的開心放懷往往阻礙不住。

  唐高宗看不慣人們上墳還挺開心的現象,有一年就下詔說:「或寒食上墓,復為歡樂,坐對松檟,曾無戚容,既玷風猷,並宜禁斷。」

  民俗是政治所難禁斷的。面對大好春光,人們掃墓之後,「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談談戀愛也好,隨便走走也好,反正這個季節適合戶外活動,並不代表對祖先的不尊重。

  吳自牧《夢梁錄》描繪了宋時杭州清明野遊的盛景:「宴於郊者,則就名園方圃、奇花異卉之處;宴於湖者,則彩舟畫舫,款款撐駕,隨處行樂。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墓前哭過,園內笑過,在全世界數百個節日中,幾乎沒有一個民族在這樣一個季節既緬懷歷史、感恩先祖,又開心郊遊、共賞春光。這比端午等節日更有獨特性,尤其值得中國人驕傲。但清明節遠未實現國際化。

  美國佔有大量節事文化資源,每個國家級節日都非常國際化,紐約時報廣場的節事活動全世界都在關注,新年點燈儀式吸引各國成百上千個旅遊團隊,水晶球、倒計時成為國際文化符號。

  而西方一些小地方的節事同樣設計感很強,如舉辦奔牛節的南歐小鎮,奔牛街只有800米長,但通過全球化的信息傳播,每年都有百萬遊客慕名而來。「清明節事要變得國際化,不能只是把自家家譜拿出來拜一拜,或僅限於吃一吃青團、做幾個潤餅,而應該運用國際化傳播手段,把我們這種追根溯源、問祖尋宗的形式和精神傳揚至世界。」有專家表示。

  新加坡華人掃墓

  異域「清明」(鏈接)

  韓國

  韓國的清明節是公曆4月4日或5日,同中國一樣。這一天,為先人修墓對韓國人來說是一件大事。人們也會去掃墓,掃墓時供奉的食品和排列順序有嚴格的規定:棗栗柿梨(從左往右擺)、紅東白西(紅色的食品放東邊,白色的食品放西邊)、生東熟西(生的在東邊,熟的在西邊)、左脯右醢(脯放左邊,醢放右邊)、魚東肉西(魚擺東邊,肉擺西邊)、頭東尾西(魚頭朝東,魚尾朝西)、左干右濕(乾的在左邊,有湯的在右邊)、碟東盞西(用盤裝的在東邊,用碗裝的在西邊)、左羹右飯(羹放左邊,飯放右邊)、男左女右(拜祭時,男的在左邊,女的在右邊)。

  這一天還是韓國的植樹節、寒食日。

  波蘭

  波蘭每年春天都要舉行「亡人節」,即悼念已經逝世的人。節日這一天,人們都去掃墓,為陵墓祭奠,並點上燭燈。有些人全家都到來,特別要帶上孩子,年長者點燃燭燈,讓孩子敬獻,表示紀念故人,以教育後代不忘祖先。

  墨西哥

  每年11月2日為墨西哥的「掃墓節」,家家為死去的人掃墓。去時,準備特別的「亡人麵包」、骷髏形糖塊和已故親人愛吃的食物及煙酒,作為祭祀供品。舉行儀式後,全家人在墓前鋪上布,席地而坐,點上蠟燭,邊吃喝,邊歌舞,作為守靈,通宵達旦。但各地區掃墓的時間不同,有的地區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新加坡

  新加坡華人至今仍按照傳統儀式掃墓,多半為閩南儀式。每逢清明時節,新加坡華人多會舉家出行,親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滿一兩輛小貨車浩浩蕩蕩去掃墓。人們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後在親人墓前擺上酒食、果品和鮮花,燃起香燭,壓上墓紙,再將紙錢焚化,磕頭行禮,最後當場將酒食、肉、果吃完回家。一般會準備五牲祭拜祖先,當中少不了蛤、螃蟹、雞、鴨等。祭拜完畢便當場剝蛤吃,然後把蛤殼丟在墳前,表示子孫已來掃過墓。

  回中國尋宗認祖、祭拜先人,則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華人興起的潮流。在清明節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華人見面時往往會用家鄉話互相詢問:「回屋(家鄉)做清明不?」

  馬來西亞

  清明是馬來西亞華人最為關注的節日之一,僅次於農歷新年,很多在外打工的遊子都會回鄉按照傳統上山掃墓。清明節在馬來西亞並不是公共假日,所以當地華人都會提早一兩個星期選擇周末上山掃墓,清明正日前的周末人潮最為擁擠。

  當地華人通常會出動全家人,兩三輛車載著祭品到當地華人義山、公冢或骨灰塔去。他們會先祭拜大伯公(福德正神)、后土。之後把墳墓上的雜草除去和打掃乾淨,再為褪色的墓碑文字上色,然後會奉上三牲、水果、糕點和茶酒,燒香燭,再依照輩分依序上香跪拜。最後在墓碑上壓上墓紙,之後焚燒紙紮品。


推薦閱讀:

清明將至,給遠在天堂的父親一封信
年復一年風景依舊,花紅柳綠清明又至
寒食-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喜相逢、洗冤屈、中狀元:清明節有關的戲曲偏愛大團圓
清明節,被你過成快活節,真的不慚愧嗎?

TAG:清明 | 西方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