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二二集)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張有恆居士、義清法師 (第一二二集) 2015/1/2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2-0122
老法師:好,我們開始。
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大家好!慚愧學生張有恆恭敬彙報的主題是「研讀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講記》心得報告」。
在二00八年十月間,後學接到鍾茂森博士(現為定弘法師)轉來貴州高明龍居士所整理黃念祖老居士,於中國佛學院開講《大經解》之《無量壽經》講座錄音稿件,囑後學進行該《無量壽經》講座講記的校正,並謂此乃是傳諸後世之工作。當時,後學認為自己乃具縛凡夫,障深慧淺,何敢校正念老大德之講記?
惟有鑒於凈土法門乃是十方三世諸佛「稱性極談,如來正說;三根普被,聖凡齊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大聖垂慈,特留此經」,幫助眾生一生成佛的不可思議法門。為報四重恩,故敢不揣愚陋,略盡綿薄,希望藉此念老《無量壽經講記》,有助於未來的學佛大眾,對凈宗之修持方法、理論、境界有更清楚的了解與認識。能從「信」而發「願」,從願而導「行」,以信願持名念佛,同入彌陀願海,共成佛道。
因此,後學遂以誠惶誠恐與戒慎恐懼的心,答應鐘博士與高居士的要求,並預計以年余的時間完成。如今,總共三十七講的《無量壽經講記》(約八十萬字),已經校正完成,並出版流通。此期間,後學深感念老為報夏老師,暨十方三世上師三寶與法界眾生之深恩,閉門謝客,全力註解弘揚此經之苦心。誠如念老在《大經解》後記所說:「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此種為法忘軀之捨己為人的菩薩精神,實令人讚歎之至!
念老的《無量壽經講記》完成之後,後學特別啟請師父上人慈悲題字及寫序,師父上人序曰:
「凈土法門殊勝微妙,易行難信。以其易行,故萬修萬人去;以其難信,故萬中難得幾人生。由此可知,信心為往生之關鍵。上智下愚信心不移,自在往生固無論矣;其於為數最多之中等根性者,信願不堅,念力不固,皆因教理不明所致。理愈明則信愈堅、願愈切、行愈專、往生愈易、品位愈高矣。由此可知,明理為起信之關鍵。
余年廿六學佛,歷二十餘年始於凈土法門生信者,亦因明理之故。及今學佛六十二年,講經五十六載,一生所得無一非明理生信之明證也。是知明理於凈土法門之重要性,大矣哉!
《無量壽經》乃凈宗第一經,詳明法藏因地修行,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依正莊嚴,菩薩真實功德,三輩往生正因,娑婆濁世惡苦,邊地疑城警策,十方菩薩往生等,極樂凈土之脈絡全貌,可謂明晰羅列矣。是亦可見蓮宗初祖廬山遠公同蓮社百二十三人,個個往生,無非由此大經而明凈土之理所然耳。
然而,《無量壽經》存世五譯差互頗巨,令行者有遍讀為艱、單持掛遺之困,是以《無量壽經》於中國塵封千年,持誦者稀,良足憾憾!幸民國夏蓮公苦心孤詣十載,會集五譯,精當詳贍,推為善本。令人持誦即易明凈土之妙理,生信即速具願行之資糧,是為法門之幸,眾生之幸!
黃念老抱病注釋《無量壽經會集本》六年,廣羅經論,圓成《大經解》。融顯密禪教律之精華以釋大經,事理圓通,讀之令人茅塞頓開,拍案叫絕,實為明達經義、斷疑生信之絕佳捷徑。
念老復於中國佛學院開講《大經解》,深入淺出,通俗易明。是其悲心懇切,乃能剖析者再,化繁為簡,轉難信為易信也,是欲令眾生明理之愈易而信願之彌堅也。明之又明,乃至於洞見唯心凈土;堅之又堅,乃至於徹悟自性彌陀。則其為真實之利也,又不止於裨益眾生信願持名、往生成佛而已,兼於當下即得入佛法藏,究竟彼岸,開真實之慧,證真實之際矣,真諸佛如來度生成佛之第一經也!其於護教利生之功德,堪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貴州高明龍居士,發心整理念老講稿,輯成《無量壽經講記》,成書後復歷十餘年審慎校改,其嚴謹負責可知矣。台南張有恆教授,協助校正,用心備至,復加註明相關原典資料於按語,前後歷五年方告圓成。是皆為助佛弘揚、普利有情之大行,真正功德無量!
逢此《講記》出版之際,張教授以序相囑。余觀此乃凈宗丕興、眾生普度之大事因緣也。不敢以拙辭,爰綴數語隨喜焉。
公元二0一四年六月十六日,釋凈空,時年八十有八」
由師父上人的序文可知,「明理」是修持凈土法門非常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這也是提醒我們聽經聞法一門深入,長期薰修,可以幫助我們明達經義、斷疑生信,真正做到夏蓮居大士所說,「理明、信深、願切、行專;功純、業凈、妄消、真顯」,則個個往生有分矣!
此外,後學在校正《無量壽經講記》期間,亦學習到念老在《大經解》深入的意涵,以及《大經白話解》所未提及的微言大義,更堅定「信願持名」,「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心凈則國土凈」,乃末法時期,眾生往生凈土,一生成佛的必要條件。從念老的《講記》,後學也體會到不少《無量壽經》的真實義,幫助後學目前在復講《無量壽經》時,更能深入淺出的介紹給凈宗同修,讓大眾同沾法益,法喜充滿!
念老曾在講記當中,提及聽過夏蓮居老居士講過全經,而且在二十年隨侍之中,常常親近夏老師,聆聽到有關於禪宗、凈宗、密宗各宗的玄奧,深曉夏老師會集《大經》之深心,係為饒益末法時代的苦難眾生,幫助眾生一生成佛之慈航。因此,未來末法九千年,行人弘揚凈宗第一經,且多住世百年之版本,其必夏大士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乎!
佛在世的時候,我們有問題可以請教佛陀,現在佛已經入涅盤,那應以誰為師?除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外,佛亦在本經告訴我們,「於此經中,生導師想」,也就是依止這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因此,這部經就是我們當前的導師!善導大師亦云:「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因此,十方諸佛出現於世,只是要來說彌陀本願之海。因此,我們只要謙虛仰信,受持釋尊與彌陀兩土大導師之教誨,落實凈業三福,一心念佛,決定得生凈土也!
念老在講記中,特別讚歎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所說的一句話:「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這句話是說,我們持名念佛,善根福德就跟佛相同。念老認為蕅益大師這句話,真得十方如來之髓,實應盡未來際頂禮膜拜此一句也。因此,我們對於「念佛即佛」之圓旨要能歡喜信受,常樂修行,而且要以此廣勸他人,這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我們喜歡為人家說,高興為人家去演說,勸導眾生來發這個願,投入彌陀一乘願海,求生凈土,這才真是知恩報恩的正行!
所以,我們對於凈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理論,千萬不要生疑,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一方面,我們要常聽經聞法以明理,理明就信深、願切、行專;再一方面,就要好好念佛,道綽大師的《安樂集》說,念佛三昧能除過去、現在、未來貪瞋痴,一切諸障礙。修凈宗之學人,首當斷疑生信,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如此,一念凈心成正覺,當下這一念清凈心,非常重要!因此,我們當發一念心愿,投入阿彌陀佛的無邊大願海中;同時,也把阿彌陀佛這個無邊大願之海,攝入一念心愿之中,這樣就能圓融體會「以念佛善根福德同佛」之要旨矣!
最後,仰願各宗的行人,雖然精進修持,但是若不以凈土為歸宿,專仗自力,那麼想在現生中坐斷生死,實無可能,何免輪迴?因持名念佛,是諸佛本懷,究竟方便,徑中之徑。不依此法門,就難於究竟自覺,亦難於普度眾生,速脫生死,以圓滿利他之勝行。是故,於自身則跋涉於艱險之途,於眾生則引導於坑坎之路,未契如來方便,難入一乘願海。
然而,吾人須知,凈宗雖稱為易行道,是與其他法門相較而言。若論其實,則知往生亦非易事。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正如省庵大師所言:「西方佛國,非悠悠散善所能致;萬劫生死,非因循怠惰所能脫。」是故在此仰願凈宗學人,慎莫初聞凈宗易行,便生輕慢,信心虛浮,志願弛緩。口持洪名,心戀塵緣,心懸世樂,欲其出離三界,欲免六道生死輪迴,不亦難哉!
以上是學生學習黃念祖老居士《無量壽經講記》的一點粗淺體會,不足之處,敬請尊敬的師父上人、諸位法師大德不吝賜教!慚愧學生張有恆頂禮敬呈。
老法師:有恆同學這篇報告非常好,非常重要,提醒我們大家,我們是不是真的想在這一生當中脫離生死輪迴,這是當前我們學佛同學第一樁大事。學佛的同學很多,而且都是標榜著念佛,但是我們細心去觀察,他的言行、他的舉止對這個世間還是留戀,不但留戀,還在爭權奪利,這個跟念佛人一百八十度的相違背。這什麼原因?實在講,張有恆老師也提到了,這一篇把這些原因都說到了,總而言之,信心不深,問題就在這裡。為什麼信心不深?理解不夠透徹。如何建立我們的信心?念老的註解好,你看他的集注,集注文字有一定的深度,雖然他用最淺顯的語文來表達,深度還是有深度。在世的時候慈悲,在佛學院裡面講過一遍,這個事情他告訴我,我聽說好像是沒有講完他就過世了,慈悲到極處。
為什麼我們今天學佛會這麼困難?我也說過,諸位要是會聽,應該都能聽懂,那就是我們的信根不足。信不信?信。有沒有懷疑?有。半信半疑占絕大多數,百分之九十相信,還有百分之十不相信的人也不少,那百分之十足以障礙你不能往生。所以真正相信,百分之一的懷疑都不可以,關鍵在此地。完全沒有懷疑的人有沒有?有,不多。他為什麼不疑?這叫善根深厚。善根從哪來的?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學這個經,就是還有一點疑沒斷,沒去得了,這一生又遇到了,又碰到了。這一生可不簡單,你遇到夏蓮公老居士,你遇到黃念祖老居士,這是菩薩再來,在這個時代,專門來接引我們這些疑根沒有拔斷的眾生。他用什麼方法?用講經說法,會集大經,會集註解,用這個手段。這個手段高明,讓後人看到了,會生起敬仰之心,能幫助他斷疑生信,只要真正斷疑生信的人,這一生當中沒有一個不往生。真正斷疑生信從哪裡看?看他把名聞利養徹底放下,那就是真正的信心。如果還有名聞利養夾雜在那裡,還有是非人我在胸中,這都是信不深、願不切。
這個世界受苦受難這是我們親身經歷的,古今中外歷史裡頭沒有過,我們怎麼會遇到這麼一個社會?從學佛的人來看,遇到這個社會好,為什麼?叫你知道苦,知道苦你才肯了苦,你才肯真正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真的,境緣沒有好醜,完全看你用什麼心。你用出離心,生在這個社會好,為什麼?它逼著我非走不可。沒有這麼些災難,悠悠忽忽的起了貪戀的心,不肯去,這個深信切願生不起來,遇到這個災難,願意走了。
歷史上,古今中外從來沒有遭遇過,哪有吃東西不放心的?我們這些飲食,你能說裡頭沒有毒嗎?大地被污染了。縱然我們今天不用,自己種的菜,沒有化肥,沒有農藥,土壤當中帶著有,只是帶得比較少一點。沒有乾淨的東西,包括空氣都污染,大陸上許多地方的霧霾,歷史上沒見過。霧霾是偶爾有一次,時間也不過是一天、半天,從來沒有幾十天連續不斷的,歷史上都沒有過,我們遇到了。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我們吃的糧食、蔬菜都不放心。這地方能住嗎?不能住,到哪去?到極樂世界去。都是催著我們,逼著我們,趕快發心到極樂世界。
真正發心到極樂世界,這裡統統放下,心裡頭只要好好抓住這一句佛號,其他的拉拉雜雜全不放在心上。心上沒有,空空洞洞的,只有阿彌陀佛,那你就決定得生凈土。所以外緣,我們遇到這個緣,逼著我們要求往生,這也是千載難逢,這也是我們的好運,我們要沒有遇到這個,真的放不下。給你說苦,你說我每天很快樂,沒有想到自己衣食住行,沒有想到周邊環境,不知道過去太平盛世那個時候什麼樣的社會,現在是什麼社會。
所以,這本書的出版非常有價值,這個解得淺,容易懂,這是念老的白話講解,做他的講記來流通,好事情,我們看到了非常歡喜。最重要的是勸勉自己,自己往生,做個好榜樣給別人看,讓別人醒悟。今天講不容易,外面誘惑力量太大了!好,我們看下面第二篇。
學生:感恩賢公和尚的慈悲示教—圓滿的信德(上)釋義清。
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
自參加學習班以來,令慚愧弟子感觸最深的,是師父上人及諸位善知識對我輩凈宗學人建立信心之慈悲曉諭、開示,可謂苦口婆心、不厭其煩,唯恐我等墮入火坑。這才反思,什麼是信?信什麼?念老云:「信謂信生佛不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眾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自己好像也都知道,但問有沒有往生的信心?卻很含糊。這才知道,沒有真正的信。試聽賢公之語,「學道當知心是佛,修行應以戒為師」,「拜佛是要拜出自性,拜出清凈心」,「 不要以為念一句、兩句阿彌陀佛就行了,不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信心圓滿。而賢公一字不識,自己卻是天天聽經聞法,何以信心相差竟然不啻天淵?
學佛,首重信,信為能入。佛經開篇即是居六成就之首的信成就,「如是」。凈宗「信」尤為重要,往生與否,全在信願之有無。信什麼?為什麼信心不足?師父上人一語道破我們癥結所在,沒根。師父上人依據《觀經》三福第一福,指出凈宗修學三個根,而《弟子規》是根中之根。所以,再次展開《弟子規》,由信篇仔細學習,發現其中教誨確能啟迪信心。
一、由《弟子規》,啟發往生凈土的信心
甲一、見賢思齊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啟發我們所有善德,乃至成佛作祖之信心。「見人善,即思齊」此句充滿生機,人何以能生起見賢思齊之心?老祖宗明白,「人之初,性本善」。而我輩迷而不知,是因「性相近,習相遠」,受到時尚的影響,誤認為聖賢學問是迷信,加以排斥。但本善之性並未改變,所以聖賢勸勉後人發起向善之心。「縱去遠,以漸躋」,此句給人以希望,及必能成聖成賢的信心,體現老祖宗對子孫的慈悲期許:人人皆可成堯舜,人人皆可成聖賢,人既丈夫我亦爾,即便差距再大,只要鍥而不捨,必定能有等齊聖賢之日。關鍵是如種子萌芽,善心發動,芽發方能生長茁壯,枝繁葉茂。
甲二、聞過則喜,知錯必改
乙一、聞過則喜。聽到批評就氣餒,禁不住考驗,不是真正的信心
「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師父上人講:知錯是開悟,改錯是證果。凡夫很難有這種自覺,所以對別人的提醒要歡喜感恩。而今我們聽到批評就難過,或者很不耐煩,是前面孝悌德行根基仍未建立,再者是於理不明。《弟子規》首篇「入則孝」即言:「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父母教誨都不聽,又怎能接受他人的建議?「出則弟」言:「言語忍,忿自泯」。家中兄弟相處不能忍讓,在外面怎能忍讓別人?試觀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在我們民族的起始線上最光輝的形象,大舜。古人言:「人倫之變,至舜而極」,父頑、母嚚、弟傲,家人幾乎個個都欲置他於死地而後快,而他唯求可得父母、家人之歡心,故不知其過。於父母純孝、於兄弟友愛,不斷檢點自身,完善德行,終成中華文化孝德道統之典範。
由是方悟兒時常聽老人言「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於兒女生育恩深,昊天罔極,報猶不及,怎能窺視父母之過?再觀賢公和尚,當他蒙受不白之冤,受到師父的嚴加呵斥,而不動搖對師父的信心。《沙彌律儀》「事師第二」曰:「若有過,和尚阿闍黎教誡之,不得還逆語」,賢公圓滿落實。這些都是天下為人子女、為人弟子都應該明白的道理、恪守的本分,而慚愧弟子卻不知曉,故有觸逆父母師長之不孝言行。
其次成人紮根尤須明理。試觀賢公,受人造謠中傷,遭受排斥時,心很平靜,相信總有一天會真相大白的,不爭辯,默然處之。可見老和尚對天理公道、因果定律深信不疑,心地清凈慈悲,身體充滿正能量。所以身體康健,一百一十二歲往生,最後一天還干著活。反省自己,不肯吃虧,一句話少說也不行。《弟子規》教誡「言語忍,忿自泯」,賢公教誨:「不要跟人爭高論低,忍者自安。」《沙彌律儀.入眾第四》講得很清楚:「不得因小事爭執,若大事難忍者,亦須心平氣和,以理論辯,不可則辭而去,動氣發粗即非好僧也。宏贊律師注曰:清規雲,有理無理,並皆出院。何也?蓋僧當忍辱,若執有理而爭者,即是無明。」正因如此,《弟子規》教導我們,「聞譽恐,聞過欣」,虛懷若谷納雅言,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樣的氣度,才是真有信心、才是真實智慧之體現。
乙二、知過必改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念及自己,從小未受聖賢教育,是非、善惡、利害分不清,妄自尊大,犯過失時,人家指出,就生瞋恨心。而甘於一直錯下去,終至遭受苦報,卻不明所以,這是愚痴。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不是聖人,是學人,犯錯是正常的,所以應該給自己正確定位。過而能改,善莫大焉,關鍵要能改。孔夫子說:「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而《太上感應篇》同樣把「見善不為、知錯不改」列為大惡,重要性由是而知。
為何不能改過?我執根深,畏苦畏難。「謹」篇老祖宗教導我們人生應具之態度:「勿畏難,勿輕略」,做事須安定從容,堅韌頑強,如此方不至心浮氣躁,急於求成,甚至畏難而退。大舜家庭環境險惡,卻不見他有絲毫畏難情緒,而是謹慎從事,「欲殺,不可得;即求,嘗(常)在側」,終至妥善解決,感化全家。賢公與大舜相比,雖然家有慈母,而在社會環境卻較大舜惡劣太多,百歲賢公生活在中國社會最動蕩的一個世紀,歷經數十年戰火連綿和史無前例的文革,而他道心堅固,絕不還俗。面對強大的社會壓力和生存考驗,卻毫無怨尤,且靠辛勤勞作的成果布施周濟窮困,其堅韌頑強,體現「勿畏難,勿輕略」無與倫比的精神力量,也把「以戒為師、以苦為師」做到了極致!二人均生於患難,能安於患難,超然物外,泰然自若,比起我輩稍不如意,就痛苦難耐、盼不到頭的脆弱心理,令人感佩至極。
至德凝至道,大舜孝感天地,大象助其耕耘,百鳥幫其播種,德為一代聖王;賢公和尚,慈心化及惡類,蟒蛇依戀不舍,野狼為之獻蜜,成就出世至道!一位居於上古,一位生於當世,穿越四、五千年時空,精神一脈相承,顯示民族精神、優秀文化源遠流長、亘古至今、永恆不朽的旺盛生命力。
深入聖賢文化,學習聖哲典範,當效法孔門大賢子路「聞過則喜,聞過則拜」,勇於改過遷善,以期漸臻聖域。至此愈發感到「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不容輕忽!再次體會老實、聽話、真乾的人有福,進而堅定自己必須落實《弟子規》的決心。
甲三、泛愛眾,而親仁
乙一、泛愛眾
丙一、隱惡揚善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了凡先生也教導我們,凡事處處要與人為善、愛敬存心,因為物我一體,故當仁民愛物,上合天心。表現在語言上,隱惡揚善。師父上人指出,世界怎麼亂的?不知隱惡揚善,對惡人惡事大力宣傳,惡人遂自暴自棄,惡事比比皆是,人亦不以為恥,竟相攀比效尤,妄取私利。而隱惡揚善,善人善事得到彰顯嘉勉,導善社會人心,惡人也受善法薰修化惡為善。我們學佛更應從自身做起,學習賢公和尚,隨喜人善,不輕視毀謗任何人,養忠厚之德。切莫再以己之好惡評頭論足、詆毀他人,甚而至於釀成「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的悲劇,也甚勿再以世法標準評判是非善惡,終至難脫六道輪迴。
丙二、勸善規過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菩薩不僅自度,還要度他。若能勸善規過,化導眾生,功莫大焉。而方式無過於講經說法,教學為先,使人明理。
乙二、親仁
「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俗話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天天聽聞正法,天天讀誦八德故事,讀《來佛三聖永思集》。八德故事記載歷史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典範,貧富貴賤,男女老少,枚不勝舉,感人至深,讀後使自己認識古人之志向、德行、節操,皆如賢公父親,捨生取義!而自己身為修道者,於身外之名聞利養都割捨不下,患得患失,甚感自慚形穢。同時,對人生道義準則認知深化,感到心有歸依之踏實安穩。讀《來佛三聖永思集》,受前賢聖德薰修,效法之心油然而生,作佛之願亦漸懇切。
甲四、確立信心
《弟子規》最後,「餘力學文」,「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
古人童蒙養正《三字經》、《弟子規》,即奠定成聖成賢之解行功底,而我輩卻無。正因如此,恩師上人,畢生弘法演教,為我等開化顯示真實之際,開佛知見、示佛知見,並極力推薦不離世法而行佛法、老實念佛之好榜樣賢公和尚,示範我輩如何力行,悟佛知見、入佛知見。解行相資,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生成就,勢所必然。所以《弟子規》最後為我們做保證,「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夏老講「自棄者天棄」。記得自己一次犯過失,面對師父的教導,卻難以放下自我,不肯懺悔。然聽經有素,深明我執是六道輪迴之根由,貪瞋痴是三惡道之門徑,才沒有跌破理智的底限而自暴自棄。而今深感自暴自棄,無過於舍自性至善凈土,不發堅固往生作佛之願。
而「自助者天助」,所以見賢思齊之心不能不發。今天,塵封千年的《無量壽經》,夏公為我們會集五種原譯成最善本;念公為法忘軀、身負重病得以成就完美註解放光於世;恩師上人年近九旬,不憚勞苦、悲智方便而為宣導,且開設網路課堂,耳提面命;來佛三聖、劉素青老人、黃忠昌等眾多菩薩親作證轉,劉素雲老師等善知識勸勉策勵提攜於我。可謂千祥雲集,百福駢臻,因緣殊勝,不可思議。所以,「勿自暴,勿自棄」,只要持之以恆,「聖與賢,可馴致」,今生定能作佛。
弟子慚愧至極,學佛日久,不知信之含義,深信更無從做起,蒙師父上人及諸善知識悲心勸諭,方對所學內容作一梳理,以障深慧淺,恐有偏頗,懇請師父上人及眾善知識慈悲斧正。感恩師父上人的大悲教化,感恩所有的善知識策勵提攜,感恩十方三寶冥加護念,阿彌陀佛。
老法師:義清同學的報告,他說出紮根的重要。他的一些問題,我相信我們很多同學都有,只是不願意說出來,他有膽量,他可以說出來,給我們做榜樣。他說的問題,是今天年輕人的通病,不但是年輕人,可以說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這也就是說,這是社會為什麼這麼多苦難,苦難的來源,就是由於這些人不明了事實真相,思想偏邪,言行錯誤,所招感的果報。這樁事情是大事,不是小事,是根本煩惱,它不是枝葉。
這兩天南陽的聶老師在我們這裡住了兩天,告訴我們不少的事情,我們也能總結出來,今天社會關鍵的問題是教育出了問題,什麼教育?紮根教育。紮根教育是幼童教育,真的疏忽了。我們跟古人留下來典籍對照一下,我們完全丟光了,甚至沒人知道了,他想也想不到。所以聶老也很感慨的說,要恢復不是短時期,總得一百年、兩百年之後。我們把它丟掉兩百年,也得用兩百年的時間才真正恢復,這是真的。重不重要?非常重要,恢復,這個社會才有救,不能恢復,這社會沒救。今天這個世界,無論哪個行業,確實,用仁義禮智信來衡量,你能找到幾個仁人、義士、明禮、守信、不迷?找不到了。
這些性德都是自性本具的,古人所說人性本善,現在人性善不善?還是本善。本善為什麼搞成這個樣子?迷失了本善,迷了。本善有沒有丟掉?沒丟掉,只是本善外頭蒙著一層不善,不善當家做主,本善不曉得到哪去了,其實沒丟掉。為什麼?本善不生不滅,不善是生滅法,生滅法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人只要一覺悟就回頭了,一覺悟就成佛了,就成聖了,凡聖一念之間,一念迷是凡,念念迷,一念覺一切就覺。
這樁事情,大乘經教里講得最清楚、講得最透徹。學經教,每天讀經為什麼?為求覺悟,道理在此地。念經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那就錯了,一定要念明白,返妄歸真,這個念佛就管用,對佛信心、恭敬心自然就生起來了,還再加上感恩的心。不是這麼多經典啟示,我們永遠不會回頭,永遠不知道錯在哪裡。今天人知道錯了,錯在哪裡不知道,他真不知道。
凡是聖賢的典籍,篇幅不論大小、不論淺深,都是真理。《弟子規》這篇東西一千零八十個字,裡面所講的一百一十三樁事情,雖然是童蒙的教科書,不能小看它。我曾經舉比喻給大家講過,我們把天平擺在我們面前,這邊放一本《弟子規》,這邊放的四書五經、十三經,乃至於《四庫全書》,你們就曉得這分量多大,在天平上怎麼樣?平等的。有人感到很奇怪,這怎麼能平等?我們用古人的話告訴他,這邊一大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他搞這個,《弟子規》呢,篤行。這麼多東西你都消化了,都讀到,你都讀通了,沒有做到,它等於零,還不如《弟子規》。真的,不是假的。知行要合一,知離開行等於無知。我們知道多少行多少,這就是聖賢,他會天天進步,日日新,苟日新,天天在進步,為什麼?他知道能落實。知道不能落實,你一寸也沒移動,你還在本位。
知行要合一,要特別重視行。一個老師教學,古人常說身行言教,身行在前,言教在後。你做到了再教人,人相信;你只有教,沒有身行,別人不能相信,別人對你懷疑,別人不會仰慕你,不會尊重你。這種淺顯的道理,都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而我們把它疏忽了。
人要覺悟,貴覺悟得早,為什麼?覺悟早有大成就,覺悟晚,晚年想做,體力衰了,僅僅自利,不能利他,利他需要體力、需要飽滿的精神。所以覺悟愈年輕愈好。我二十六歲學佛,親近方老師,才真正覺悟了。沒有遇到方老師以前,迷惑顛倒,跟一般年輕人一樣,好不了多少。小時候有一點倫理道德的概念,所以在青年的時代喜歡聽老人教誨,這是我們比一般人好一點的地方。所以也學習了照顧老人,陪伴老人,老人們經驗豐富,他講的東西都是親身經歷,都是事實,幫助我們長見識,幫助我們開悟,破迷開悟。這是我在年輕時候跟一般年輕人不一樣,跟我年齡差不多的朋友很少,我的朋友都比我長二十、三十歲以上,我交了很多老人朋友,真得受用。
那一點堅定的信心,也就這麼培起來的。培得跟上一代的相比不足,我常說,上一代的人對於神聖的教誨,那個信心總有六、七十分,我跟他們比,我只有他們一半,所以我常說我只有三十分。但是比起現在的人,現在人大概只三分、五分,我用這個說法大家容易懂。如何把自己的信心向上提升?讀書,讀古人書。要讀遍數多,還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選出這四種書,紮根教育,《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沙彌律儀》,這是儒釋道的四個根,好!在這上紮根,你就能開智慧,你能得受用,沒有這四個根,學什麼都不能成就。
我們很幸運,遇到幾位好老師,我們相信感應。我們知道,學問之道必須要從文字學紮根,也就是先要學認識字。講文字學的老師很少了,我們天天在念,天天在想,居然碰到了好幾位,深於文字的老師出現了,真的是老天不負苦心人。我們認真學,好好的學,德行上紮根,學問上也紮根,這就有成就,成就自己,幫助別人。文字學是一門大學問,學習不會感覺到枯燥,用善巧方便來表達,會讓別人很歡喜接受。深於文字,文字學上,五百四十個部首很重要,這個東西要把它記住,然後文言文就能解決了。《四庫全書》你有能力去閱讀,祖宗留下來這寶藏就是給你的,給能讀的人。
德行紮根,學問上也紮根,根本堅固,這才能辦大事,什麼大事?傳承千萬年祖宗智慧、理念、方法、經驗之大成,你統統能得到。取精用弘,取其精華,在你這一生當中起廣大的作用,你閱讀把它精華提出來,唐太宗就做這個事情,《群書治要》是四庫的精華。那裡面還有不少東西他們還沒有拈出來的,我相信分量不少於五十萬字。他所編輯到的,從三皇五帝到晉代,晉朝,隋、唐、宋、元、明、清沒有收進去,《群書治要》沒收進去。所以你們有使命把它做續篇,在這些典籍里好好去看,看到好東西把它抄下來,慢慢抄成一本,就是《群書治要》的續篇。這是大事,這是了不起的功德,以這個功德迴向求生凈土,我相信決定得生。你做這個事情不是利益少數,是利益千年萬世的人,這是不朽的功業。不用去做官,不用去發財,像孔子一樣,像釋迦一樣,全心全力致力於文化的傳承,其他不是自己所需要的。這樣的心、志都定在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你們的成就就不可思議。我們再看他底下一篇。
學生:感恩賢公和尚的慈悲示教—圓滿的信德(下)釋義清。
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善知識慈悲,阿彌陀佛。慚愧弟子繼續報告如下:
二、學習賢公和尚,堅固往生的信心
甲一、凈宗修學信什麼?
依據凈宗理論,信成就中「如」即「是心是佛」,「是」即「是心作佛」,心作心是,必定成佛。
乙一、是心是聖賢,是心作聖賢
在我國儒家教育的啟蒙讀物《三字經》開宗明義即告訴我們,「人之初,性本善」。師父上人指出,此句為教育工作者建立教育信心、教育愛心之理論依據,亦是自己確認自性本善、立志成聖成賢之信心依據。《三字經》號稱少兒小百科,是老祖宗對後輩兒孫完美的人生規畫,指明教學的原理、方法、順序,治學的態度,人生必遵之倫常大道,及應讀之經典,一一列出。這都是古聖先賢清凈心流出之真實智慧,童蒙熟讀,即是為孩子一生紮下正知正見智慧之根。
而學貴力行,如何依照聖賢教導修學,就路還家,復歸本性本善而成聖成賢?儒家學說綱領有四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遵之則天地位萬物育,失之則天災人禍頻仍。人與天地合稱三才,為萬物之靈,關鍵在遵守倫常大道。《三字經》云:「首孝悌,次見聞」,與《弟子規》序中「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同旨。而《弟子規》單獨開出,內容更為詳盡,意在為孩子紮下一生篤行倫常大道之德行根基,終至成聖成賢。是心是聖賢,現又是心作聖賢,心作心是,必成聖賢。
乙二、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佛教《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把本性之善具體道出,亦即指明眾生本來是佛,是心是佛。迷惑顛倒的眾生,如何復歸本具之智慧德相而成佛?《觀經》中之三福,是三世諸佛凈業正因,亦即佛法修學之總綱。三福第一福是人天善因,感人天福報;第二福是小乘因行,斷見思煩惱,感四聖法界;進而修第三福大乘因行,斷塵沙、無明而明心見性,感一真法界,為大乘佛法終極目標。由是可見,因果定律,世出世間同遵。本來是心是佛,現又修因證果,明心見性,即是心作佛,此為八萬四千常途法門修學原理。
《金剛經》云:「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禪宗,明信是心是佛,當即斷盡三惑,見性成佛,好比一步登天,非末法根鈍眾生所能;其次即教下,漸斷三惑,至明心見性,需多劫修行,非末法眾生一生所能。縱然明心見性,生華藏世界,須由文殊、普賢率領,求生極樂,方能圓成佛道。
乙三、是心是阿彌陀佛,是心作阿彌陀佛
凈宗之「性本善」,即眾生皆是阿彌陀佛。因阿彌陀佛為法藏菩薩弘深誓願、累劫修功所顯現果德,含攝一切諸佛無盡功德寶藏,一切諸佛所說之甚深密藏盡在其中,所以阿彌陀佛名號為自性總名號。梵語「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的意義無量無邊,僅取二義,「光明」與「壽命」。阿彌陀佛合譯為「無量的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壽代表時間,無量光代表空間,無量的善法功德寶藏為時空二法所囊括,即是阿彌陀佛。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故是心是佛,而且是光中極尊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乃阿彌陀佛所現之依報環境,亦即自性佛所現,亦為我等往生後所居之依報環境,故稱作老家。
如何恢複本來面目阿彌陀佛,回歸極樂老家?依據佛在《觀經》三福第三大乘福,繼發菩提心後,方提出深信因果。師父一語道破玄旨,這是凈土法門之特殊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阿彌陀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阿彌陀佛是我本覺,開始念阿彌陀佛,即攝佛功德入我心中,名為始覺;念念相續,始覺合本,名究竟覺。此乃佛以果覺全體,授予濁惡眾生,是佛果地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聲聞億劫思佛智,盡其神力莫能測」,何況博地凡夫。念老云:「具縛凡夫但能信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深信此兩個有字,切願往生,一向持名,即可如願,逕登不退。」往生即證我本來是阿彌陀佛,圓滿是心作佛。
甲二、如何深信:依行門五科信願持名
乙一、信於行門五科
何謂深信?特別因果不離通途因果,故凈宗修行,師父上人教導:「戒定慧三學為綱領,以三福為基礎,待人以六和,處世修六度,遵普賢願,歸心凈土」。即以行門五科而信願持名,求生凈土。若舍持名,但修行門五科,則與八萬四千法門無別,成自力法門,與禪宗、教下斷惑證真等同,非我執堅固末法眾生所能。因末世凡夫,內有嚴重煩惱,外有強烈誘惑,身見堅固,證小乘初果都無望,何能奢談明心見性,故終身無果。而禪為佛心,不明心見性,即非佛法。凈宗法門,乃仰仗佛力,不需斷惑,帶業往生極樂世界,得不退轉,而證明心見性、無量光壽。故知,凈宗即是以行門五科之廣大心來念佛,還以念佛來圓滿行門五科,終至明心見性之方便、易行、殊勝微妙之法門,即是賢公和尚一生之表法深義所在。
相形之下,他宗明心見性,得生華藏,隨文殊、普賢求生極樂,則是繞大彎路。此彎路,以時間而算,生華藏世界前是無量劫,生華藏後是三大阿僧只劫。由是而知,極樂往生者有二類:一是華藏明心見性之法身大士,可謂真心至信、切願往生者;二是十法界之眾生,是恭敬心仰信,如嬰孩之信慈母,無絲毫懷疑,深信切願往生者,一旦往生極樂,生一土而四土圓生,一生作佛。兩種往生者,聖凡階位懸殊,卻均登補處,於凡夫來說,卻是佔大便宜。所以,今生遇到凈宗,實乃大幸,當斷諸疑惑,老實念佛,求生凈土。
如何才能老實?民國印光大師教化,以「敦倫盡分,閑邪存誠」,為「老實念佛,求生凈土」之根本,師父上人尊奉為凈宗傳心法要。師父上人直言:沒有孔孟學說之基礎,大乘佛法的弘揚,是無本之木、無根之花。近年,具體指出第一福首二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於儒家學說,以《弟子規》最為根本。
而凈宗關鍵在於信。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何含義?慚愧弟子參考《德育課本》其解釋為:「信,誠也。說文,會意,從人,從言」。可見,信,是以真誠之心,講誠實之語,是為人言。古人言:「信,其為德也,心口一如,言行相顧,曆始終而弗貳,處常變而不移。」說明「信」必須做到表裡一如,言行一致,且貫徹始終。故又言「信者,德之固也,無德,不能敦其倫、篤其行,實其德」,故儒學四科,五倫、五常、八德,信貫其中。而誠者信也,說文,從言,從成,可見信與誠同義。印祖言:「聖賢之道,唯誠與明」。說明儒家四科與凈宗行門五科,均以回歸誠明為宗旨而程度有別,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均是誠由淺至深之標誌,亦即信之由淺至深標誌。現分別學習如下:
丙一、三福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於儒學
丁一、信於五倫
五倫,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是五條人倫必遵大道,體現於《弟子規》。每一倫攝二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德、君仁臣忠、朋友有信。信屬朋友一倫,亦含二義,謹歸納為:其一、於自身本性本善深信不疑,而誠信自守,(自信德);其二、於他本性本善深信不疑,而相互信任,例如:他信於己,或己信於他,(他信德)。此二義,都用一個信字來表達。信以誠為體,二義為一體之兩用,不可分離。
信之二德,在信佛、信願行、信解行證中是相信、信任之義,為信他之德,而在五倫五常是誠實、守信之義,為自信之德。歐陽修先生言:「竊謂信必由衷,自信始可信人。」此語亦兩義:其一、自己誠信,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乃至感動天地鬼神及諸佛菩薩護念。其二、自己誠信,才能真正信任他人,乃至信善知識與佛菩薩。當今習主席強調文化自信,有學者談到:「愈是有文化自信,愈能學習借鑒其他文化之優點」,頗有見地。凈宗蕅益大師講凈土法門之六信,信自為首。此前,自己認為不自信,但信佛。師父上人講:「信了,做不到,那是不信;真信,一定能做到。」在《來佛三聖永思集》中,有個信德典範,老德和尚。別人告訴他,牛糞里有佛,他就真拜。如是信,才是真信。至此方知,於佛教、師教不能依教奉行,實在是自身基本信德不具所致。
《弟子規.信篇》開章即明:「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所以,信必須做到誠實無欺。「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一切不好的語言、習氣都要杜絕;而自身的誠實,必然獲得對方信任,所謂「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信屬朋友一倫之德,而父子、兄弟、夫婦、君臣四倫,實在都必須以誠相待,所以信貫五倫。無信,五倫關係必不和諧。
丁二、信於五常
仁義禮智信五常,是人倫大德。《左傳》說:人棄常則妖興。所謂的妖興,即自然規律失常,人心乖戾,天災人禍頻仍。內容與佛家五戒、十善相同,仁即不殺生,義即不偷盜,禮即不邪淫,智即不飲酒,信即不妄語。儒、佛共同尊奉,是做人的德行標準,《無量壽經》「濁世惡苦」第三十五品詳細說明。五戒、十善為佛家大小乘之根本,貫穿整個佛法修學,重要性可知。
誠,從言,從成,說明培養誠德須從言語的信實做起,如此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所以宋朝司馬光先生做學問自不妄語始,《無量壽經》第八品把「善護口業」排在第一。賢公和尚於口業亦有深切教誡:「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寧吃過天食,不說過天話」,「說話不可言讒口滿」。古人云「信者,一片真誠,無一可假,無一可偽」,亦即佛家常講,身、口、意三,一片真誠,故不特僅僅局限於言語、行跡上不妄語,實在是善導大師所言、師父上人所強調:一切皆從真實心中作。而佛法的修學,六成就、信解行證均以信居首位,可謂不謀而合。可見信為入道之方便、要門,而又貫穿始終。
五常,信居其後,即言信為德行之底限,無信,仁義禮智皆無。五常即五戒,失去五戒,凈宗行門五科、乃至整個佛法亦無。
丁三、信於八德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古人註解,「夫孝,德之本也;悌,德之序也;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禮,德之范也;義,德之宜也;廉,德之節也;恥,德之基也」。可見八德是環環相扣,密不可分,隨舉一德即貫其餘,隨舉一德即攝其餘,如帝網珠,光光互照。今舉信德,即攝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在其中,其他任何德目有虧,即是不信。
丙二、信於《感應篇》、十善業道乃至行門五科
三福第一福首二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於《弟子規》,將孝敬心擴大,即是「慈心不殺」,落實於道之《感應篇》,然後上升至十善業道。十善業道乃善惡之分水嶺,翻轉十善,即是十惡,感三惡道,直至阿鼻地獄;而循著十善的方向修行,佛於《十善業道經》中說,「此十善業,乃至能令一切佛法皆得圓滿」。是知,第一福所示三個根乃聖道之基石。以孝敬、慈悲、十善之心修學三學,證聲聞阿羅漢,依此孝敬、慈悲、十善之心修學六度,證菩薩果位,依此孝敬、慈悲、十善之心修學普賢行,即證法身大士。由此可見,凈宗行門五科是孝敬為核心之倫常道德之延伸圓滿,故信德亦貫五科,任何一科有缺失,即是信德不圓。
乙二、以行門五科念佛,即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由上可知,以行門五科念佛,方為深信,深信而切願,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如子憶母,必欲往生;願切而行專,即一向專念,無有間斷。如是三資具足,必定往生,行門五科終極之普賢行遂得圓滿,即是本宗發菩提心之落實。所以,以行門五科念佛,求願往生,即會歸《無量壽經》之宗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又因信深方能老實,故亦名老實念佛。又行門五科具足三聚凈戒,亦名持戒念佛。
甲三、賢公之表法:圓滿的信德
凈宗行門五科,三福第一福,賢公在家時即完備,童年時即以孝行名聞鄉里;慈母訓告,「為人要和善寬厚,千萬不可作惡」;師十二歲即有「以後再也不敢恨人怨人」之感悟,具足十善業。故出家修行,即能契入三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賢公說:「學道當知心是佛,修行應以戒為師」。四個根都具足,依此基礎修學行門五科,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達致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三惑任運自斷,行門五科圓滿,信心清凈圓具,明心見性。如印祖說,「一粒沙子,入水即沉;而千斤巨石,置於大船,安然抵達彼岸」。一粒沙子,入水即沉,是喻自力法門修行,煩惱一品不斷,即陷於生死輪迴苦海。而凡夫三惑未斷,如同巨石,置於彌陀大悲願力之慈舟,持名念佛,往生極樂,超越生死。而賢公至為殊勝,於濁惡至極之我輩障深凡夫,做明心見性念佛斷惑之示現,彌顯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之加持力,意義極其深遠。老人家勸勉我輩:「不要以為念一句阿彌陀佛就行了,不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人不學好不行!」自信他信,自度度他,功德圓滿。
師父上人贊賢公和尚最重要之表法:「證明極樂世界是真的,念佛往生是真的」。幫助這一科學時代的人們信心重建,同時證明《無量壽經》蓮公會集本是真經,幫助人們建立正知正見,當今之世,功德殊勝,無與倫比!記起恩師上人的慈悲開示:「認為自己業障重,這是是心是業。常常起這個念頭,即是是心造業。是心是業,又是心造業,當然業報現前,六道輪迴。」自此不敢再起此念。
而今有賢公作證,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於此堅固生信,即等於是心是佛;依恩師上人教誨,紮好四個根,一部《無量壽經》,一部念公之註解,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認真修學行門五科,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信願持名,即是是心作佛。心作心是,必定成佛!而老實、聽話、真干仍是關鍵之關鍵,故自當以來佛三聖為榜樣,深信切願篤行,誓願今生成就。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自利利他,生逢聖學繼絕存亡之際,方不負時代所賦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弘護聖教之偉大使命,方不負師父上人的大悲教化、無數善知識的策勵提攜、十方三寶冥加護念及生生世世父母眷屬的養育深恩。
弟子慚愧至極,學佛日久,不知信之含義,深信更是無從建立,蒙師父及諸善知識悲心勸諭,方對所學內容做一疏理。以障深慧淺,恐有偏頗,懇請尊敬的師父上人及眾善知識慈悲斧正。無限感恩,阿彌陀佛。
老法師:義清師這一篇,把信這個字講清楚、講明白了,關鍵就在能不能落實,如果能落實,他決定得生凈土。如果是搞明白了,還沒辦法落實,有沒有可能?有可能。為什麼?內有習氣,煩惱習氣無量劫養成的,外面的誘惑,財、色、名、利、五欲六塵,幾個人能突破這個重圍?一層一層包圍著你,幾個人能突破?這是真的。像義清師這種覺悟的人多,我們常常遇到,但是真正能突破重圍的不多。佛教導我們一個秘訣,吃苦、守戒,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你才能突破。我不怕苦,你們過著繁華的生活,我就一碗飯、一杯涼水就能飽肚子、能安心,對你們不羨慕,這才能成功。所以,看破是看清楚、看明白了,真正看破了,章嘉大師告訴我,放下了;還沒放下,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沒有看破。為什麼?他還是業力在牽引他,敵不過外面的誘惑,現在外界的誘惑比起過去超過一百倍都不止。所以古人容易,誘惑少,沒那麼多,現在的誘惑太多了,你眼所看的、耳所聽的、鼻所聞的、舌所嘗的,無一不是誘惑。因此,以苦為師,在現前比什麼都重要。
戒律,能把五科做好,就是嚴持戒律。賢公老和尚沒有學過戒律,沒有讀過戒本,他戒律從哪裡學來的?受戒的時候,那時候受戒時間長,五十三天。像我們這一代受戒,就打對摺了,我們受戒的時候三十三天。聽說現在受戒一個月,甚至一天就受完了,那完全是舉行個儀式。所以,五十三天把大概的、重要的意思可以說出來,老和尚聽進去,一生都不犯。肯吃苦,你看,一百一十二歲生日,信徒們到來佛寺給他辦了一桌素席,為老和尚慶生。老和尚那天那個樣子不好看,不是他平常的面孔,很生氣,很不高興。最後一桌菜一口都沒吃,最後吃了一碗芝麻葉面。他們把芝麻葉也帶給我看了,我們這裡也做了個芝麻葉面,嘗嘗老和尚吃的。老和尚不希望人做形式,這些樣子,好看,要真正老實念佛。我相信那天煮這碗芝麻葉面,大家好好的在佛前面念佛迴向,相信老和尚一定笑咪咪的出來,這個對老和尚真正認識,真正依教奉行。可見得平常跟老和尚常見面,很歡喜,這一招表演,就是對老和尚不是真正認識,還差很大的距離。
所以我們在《來佛三聖永思集》裡面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雖然書分量不大,裡面的內容說不盡,你愈看愈歡喜看。像劉素雲報告里所說的,她已經讀了一千六百多遍,愈讀愈想讀,欲罷不能,遍遍都有悟處,法喜充滿她得到了。為什麼有無量義?因為自性無量義,他的東西自性流出來的,我們以自性心去接受,無量義,法喜充滿。應該認真努力去學習,把我們在這裡所寫出來的,我們都能夠兌現,都能做到,那就是阿彌陀佛的好弟子,賢公老和尚真實的傳人。我們把所傳發揚光大,幫助許許多多眾生,幫助他們覺悟,幫助他們回頭,功德無量無邊。好,今天我們就學到此地。
推薦閱讀:
※父親的三字經 從皖酒麴房到巴黎左岸-(2)養不教父之過 ; 知某數識某文
※我們該如何以最快的速度「讀書破萬卷」呢?
※毛澤東選集·實踐論
※如何寫一個反轉故事玩慘皮皮魯
※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第14集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