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明清仕女畫有什麼特點?

明代的仕女畫和山水畫、花鳥畫並重,這一時期仕女畫的發展達到成熟階段。仕女畫的人物不再像唐代只局限於上層貴族女性,五代以來仕女畫中的女性階層不斷拓展,到了明清時期,上至天上神仙、宮廷嬪妃、高門閨秀,下至平民女性、丫鬟侍女,甚至一些有名的妓女也出現在了仕女畫中。除了真實人物以外,隨著明清戲曲小說的發展,一些書中的女性人物也進入了仕女畫的題材中。

明代著名畫家仇英曾經繪製了一幅《千秋絕艷圖》,將秦漢到明代的,傳說中的以及歷史上的名女子都納入了這幅6米長的畫作中。比如,民間的名妓蘇小小、綠珠、薛濤,宮廷中的趙姬、楊玉環、班婕妤、王昭君、文成公主等等女性都被繪製在畫卷上,不過形象比較類似,除了裝束不同外,面部神態與表情、臉型都比較接近。仇英的《漢宮春曉》中,多處場景體現出的女性或動或靜的形象則更為生動,也能看出明顯的身份不同。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圖》也是明代仕女圖的代表作之一。

距一些學者研究,明清兩代,由於社會穩定,經濟的發展,審美情趣也有所變化,較之前代比較具體的繪畫風格則更為寫意。仕女畫多以亭台樓閣等為背景,出現的女性身姿裊娜而修長,面容清麗,突出女性柔美嫻靜的氣質。

清代的仕女畫風格則又有不同。清代的仕女畫家以:「改琦、費丹旭、焦秉貞、冷枚等人」最為有名。一些研究者認為,隨著明清對女性束縛的加劇,女性的形象被弱化,其本身的個性和人格被忽略,就連女性畫家的仕女畫也體現不出自身的性格。也有觀點是清朝的皇權集中本身也壓制著士大夫的精神,他們在低頭的同時,常以仕女畫中的女性自況,所以畫中的美人常常是憂鬱的。士大夫的精神弱化,附屬於他們的女性就只能更柔弱。就連頭髮的樣式也受這樣的審美影響,不再有此前高高的飛仙髻,而是墮馬髻、蟬髻為主。正如當時對美人的標準:「鼻如膽,瓜子臉,櫻桃小口螞蚱眼;慢步走,勿乍手,要笑千萬莫張口。」

總而來說,清代的仕女畫以:「 『倚風嬌無力』的病態美」 而著稱。通俗點說,就是立著的時候弱柳扶風,坐著甚至不坐著都要找點東西倚靠的身姿,這種姿勢現在看起來可能有些彆扭,但在當時是受人欣賞的。

參考文獻:

彭日偉《論唐宋仕女畫風格特徵及其演變》

王宗英《明清仕女畫的社會生成》

李秀霞《明清仕女畫中女性形象特徵及其文化內涵》


推薦閱讀:

批評:{張宏傑:從春秋到明清——國民性的「大退步「}
兩個板橋——節選自《明清文人那些事兒》
明清那點事:祖大壽的兩次降清是被逼無奈嗎?
明清古玉
【引用】中國的世界遺產:明清皇家陵寢3

TAG: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