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真理不大寫呢

柴靜·視點一陳燕萍的案子里很大一部分是家庭糾紛,最典型的是孩子不贍養老人。事實清楚地很,她可以判,「你必須贍養」但她說「但是那碗飯咚往桌上一放,你吃得下去么?是什麼滋味?」所以她會百分之七十的案子選擇調解。她關心的並不是規則,她關心的是這隻碗應該怎麼放在桌上的技術細節。採訪她的記者對我說「她是挺感人的,但這不就成居委會大媽了嗎?」隨著她的大規模被宣傳,她的調解被「真情」化,即使在司法系統,爭議的聲音也很大「都這樣,司法就別搞了」,在聽她的講座的時候,底下的年青人笑。她甚至不得不拿出她寫的國內首例精神賠償案的判決書,來證明她的司法理論水平,以應付來自法治論者的批評。二陳燕萍的確沒有判出是非,她甚至盡量迴避了「到底誰對誰錯,誰贏誰輸」這個在人們看起來對司法正義最直接的體現,但她恰恰是要在這個事實層面而不是在規則層面解決問題。「我要的不是結案,而是要用法律來調整人類的關係」在我們的節目中,兩兄弟的訴訟,她左勸右勸,結果看上去象是「和稀泥」------哥哥搬去沙土,弟弟搬走小狗。她要的不是結案,而是這個結果-----弟弟把小狗一拉「走,小狗,回家住樓房去」好吧,那麼,即使我們承認這個結果是好的,比僵化的判決更好,但會不會,這是一種行政治理方式,而不是法律明晰規則,這會不會是人治而不是法治?這種方式會不會傷害了法律的實質?三晚上看朱蘇力的《送法下鄉》。他說:「絕大多數學科都包含思辨理性、實踐理性和技藝這三種知識,但由於對知識傳統所形成的思維定勢,我們更多地把視線投向普適化的知識、大寫的真理,其他兩種的知識得不到正當化。」他指的其他的兩種知識其實就是陳燕萍身上最強的特性。他用一句略帶晦澀卻很可玩味的話來形容「所有的適應都是知識」。所以他認為現在要求大學生去基層,增強基層學術性的觀點搔不到癢處,他認為法律知識只是基層法官在解決糾紛時所必須調動的眾多知識之一。「規則是附著於這些非常細小、不起眼因此常常為我們這些學院派法律人認為與法律毫無關係的制度和因素才得以起作用。」他說「正義不大寫不等於非正義」有人把這總結成反司法理論。這種理論的含義是,如果我們要在非基層建立法治,我們首先必須安排好基層的治理問題------一隻碗落下來的輕重和一隻小狗的窩搭在哪兒的問題。四朱蘇力的觀點當然會有爭議,但他對我有個打擊,我反思在節目出發之前,我對陳的疑問的基礎究竟是什麼?在十年前,我剛坐上中央台主持人的演播室的時候,我每天在結束語里要習慣性說幾句「我們期待一個民主與法治的社會早日到來」然後我就卸妝下班了。我以為那就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了。等我作記者之後,我知道名詞解決不了社會問題,但很多次看到問題的時候,我仍然下意識地認為,「一定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現在所有的問題,都只是那個方案不夠健全,而不夠健全的問題是某些人有毛病。朱蘇力說「許多人習慣了標籤式的思維,把中國基層司法實踐中的不同問題都闡釋為法治不健全、法官素質低下等,(不是說所有這種解釋都是錯的,而是不能把它當標籤到處貼),它們已經成了許多人頭腦中無須質疑的真理。但只要進一步提問,就可以發現,這樣的做法是拒絕思考和批判,我們任何時候都可以用這樣的「真理」搪塞問題。」五我不是一直在警惕自己思維中的這一模式的嗎?我曾一再引述顧準的《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不就是因為他是以何等沉痛,指出了一個假設完美世界與範式的絕對真理,而缺少實證和理論反思,會是什麼後果嗎?但是,只要我稍一輕慢-----不,甚至用不著輕慢,只要沒有針刺一樣的刻意提醒,那種認為「大寫的真理」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的惰性習慣就會出現。朱蘇力說「西方的法治之所以被我們認為是值得學習的,恰恰因為他們沒有提出一些不可更改的條條框框,他們只是在不斷進行「社會零星工程」,在改變他們意識到的社會中的不美好的東西。」這個「社會零星工程」,沒有大寫,也不可能有驚嘆號,但依靠永遠不會讓人熱血沸騰的技術,才能一步一個腳窩向前。我原以為「理想的法治」可以解決那些我所有期待而不決的問題。這期節目讓我重新審視這句話,感到這種不假思索背後的危險-----如果,如果真理不大寫呢? 五我並非毫不保留地肯定陳的作法,也並不完全同意朱蘇力關於基層法官的論述。只不過,他們把我頭腦里一個囫圇吞棗的硬殼掀起,讓我去聽生活的喘息,作為思考的起點。也謝謝大家的留言,沒有這些針刺一樣的感覺,我只不過還是那個卸妝走人的主持人。我們可以再討論,也可以看看蕭瀚對朱蘇力這本書的批駁,他用了滔滔萬言去用論證。他說「一方面試圖撩開作者被人詬病的所謂「反法治」的面紗,釐清其對中國法治現狀和未來的真實憂慮;另一方面,本文試圖提醒作者:論證的嚴謹性決定於邏輯過程的嚴密程度,這是任何一個觀點藉以立足的基礎,在使用論據材料時,過於強烈的個人偏好必將導致其後的一切論證無論多麼雄辯、滴水不漏都無法保證論點成立,其結論往往會有很大的誤差」這篇文章在天涯沒有任何跟貼,這真是一個吃力而不可能引人注目的活兒。可是,明知寂寞,也要批判,就是因為他與朱蘇力抱持同樣看法,「理想必須落實到具體的制度和技術層面。沒有具體的制度和技術的保障,任何偉大的理想都不僅不可能實現,反而可能出現重大的失誤」。
推薦閱讀:

名言反思 謊言重複一千遍就變了真理
中西醫發展到一定時期就是融合
佛教中的十大真理
有哪些人對你說的話當時你聽起來很有道理,後來你卻發現是錯的或者是片面的?
佛法乃宇宙真理

TAG: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