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美國人家庭成員間的界限感

  □常青

  1 讓每個家庭成員有自己的私人空間

  我在美國定居近16年了,很少聽聞因家庭不和而引發的糾紛和案件。究其原因,我覺得這是因為美國人注意保護家庭成員之間彼此的生活風格、自由空間,很少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其他家庭成員。也就是說,在家庭成員之間保持著一種界限感。這也是中國人常常認為美國家庭不如中國家庭關係密切的原因。

  我認為,美國家庭的這種界限感,既是對自己私人空間的保護,也是對家庭其他成員自由的尊重,因為雖是一家人,也是需要有個人的自由空間的。如果不給家庭成員個人空間,家庭關係就會大起大落:好的時候如膠似漆,壞的時候就易磕磕碰碰甚至劍拔弩張。

  2 父母與年幼子女關係:平等相處

  美國社會盛行一句話:「孩子第一!」即父母有養育子女的義務,全社會有保護孩子的責任。在美國的馬路上,最威風八面的車,不是總統的車,而是接送孩子們上學放學的黃色校車。校車一停,孩子上下車,所有來往車輛都要停下來。如有違反,所接受的處罰比無照駕駛嚴重。

  對一個家庭而言,父母與兒女之間不是一種隸屬或絕對服從的關係,而是一種平等的關係。如果父母認為孩子有錯而動手打孩子,是一種犯罪行為,任何人見了都可以報警。一旦接到舉報,警察就會立即上門,輕者坐監,重者將失去孩子的監護權,強制改由政府辦的福利機構來撫養監護。所以,打孩子的後果很嚴重。

  在教育孩子方面,美國家長絕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不會覺得孩子的學習成績與自己的顏面有關,更不會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人生中的缺憾。

  美國父母願意給孩子自由想像、學習、發展的空間,不論孩子將來當教授也好,當老闆也好,當木匠也好,父母都會為孩子的成就而高興。因為在美國人的心裡,沒有卑賤的職業,只有心靈卑賤的人!

  我在美國不是富人,但我有中國藝術史的知識,常有美國極其富有的收藏家請我吃飯、向我請教。他們非常平易近人,穿著普通,開的車也很一般,走在街上,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

  有的收藏家在某個市中心擁有巨大的寫字樓與產業,但我們一起吃的飯往往就是每人20美元左右,而且沒有酒,與一個美國窮人進一家餐館的花銷差不多。

  美國人最瞧不起的,是沒有技能與自己的收入,一輩子啃老的人。所以,有沒有獨立生活能力,是美國家長真正為孩子操心的事情。

  美國父母還特別重視培養孩子的公德心,極有耐心地教育他們懂得如何尊重他人與遵守社會公德,因為這與孩子今後在社會上發展得順利與否有極大關係。

  2007年我在北卡大學工作時,常乘該大學免費的公共汽車上下班,不時會在車上遇到一位母親帶著自己的三個孩子乘車。大孩子約七八歲,懂得如何乘公共汽車。兩個小的也就三四歲的樣子,不懂如何乘車,而是想在車裡到處玩耍。那位母親就不厭其煩地說:坐在座位上不要亂動!不能在車廂里走動!不能拉要求停車的拉線!不能站在座椅上!等等。當她說這些話時,那兩個小孩子顯然沒有注意聽,而是想著如何玩。

  我每次乘車,只要遇見他們,那位母親幾乎都在反反覆復說著那些話,語調平和,更沒有動手打過孩子。就是因為這種耐心教育,美國的小孩極守規矩,在公共場合很少大吵大鬧或到處亂跑,都能靜靜地跟隨著父母參加各種大人們的活動。

  3 父母與成年子女關係:各自獨立

  美國父母與成年孩子的界限感主要表現在:孩子在18歲以後,就要開始他們的獨立生活,基本不再靠父母了。在美國大學裡,我見過許多半工半讀的本科生,為了得到獎學金,他們還得努力保持自己在各科中的好成績。

  畢業後,找什麼樣的戀愛對象以及和誰結婚,完全是孩子的自由,父母不會橫加干涉,更不會在意對方的家庭背景。

  有一天,我的一位鄰居對我說:「我一位老朋友的兒子選了你的課,他是我女兒的前男友,哈哈。」

  我了解到,這位鄰居不僅仍與自己的老朋友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還與朋友的兒子(即女兒的前男友)保持著聯繫。他們沒有因為兒女的戀愛不成而生恨,他們明白這是孩子的事而不是他們家長的事,當然,他們的孩子們也明白這點。有了這種界限感,才避免了分手後的麻煩事。

  當孩子要結婚了,父母會為孩子準備一些東西以表示心意,但絕不會為了孩子的住房而操心,更不會為孩子買婚房。那種為了孩子結婚讓小兩口搬進自己住的大房子,而自己去租住小房子的事,美國父母是想也沒想過的。

  有沒有婚房,能否買得起婚房,什麼時候買房,美國父母認為那是孩子自己的事,由他們自己解決。

  孩子結婚後,一般不與父母同住,就算與父母同住,父母也不會幹涉孩子的婚姻生活以及如何管教小孩子。

  有一位美國父親告訴我:一次,他去看望結了婚的兒子一家,在那裡小住了幾日。在那期間,每當遇到兒子與兒媳爭吵,他都裝作沒有聽見看見。對於他們管教自己孩子的方式,他也不表態。他說:「那是我兒子自己的事,我要是貿然參與了,往往會將事情弄糟的。」

  實際上,父母與孩子之間保持這種界限感,孩子也會保障父母的自主空間,不會在長大成年後仍啃老,更不會在父母親失去老伴想再婚時,怕家產旁落而去干涉老人的婚姻。因此,在美國極少見到為了家產而出現親人對簿公堂的現象。

  4 婆媳之間關係:較為和諧

  緊張的婆媳關係是中國幾千年來的陋習之一,這種關係的起因與父母和子女之間缺乏界限感有關。

  美國的婆婆與媳婦一般都能保持較好的關係。我認識的一位中國女性嫁到美國。一次相遇,我問她的生活如何?她說:「與我的婆婆相處太容易了!我與丈夫在過節時去看望公公婆婆,一起吃晚飯。想不到婆婆堅決不讓我動手幫她做飯,說那應該是她的事,我是客人,應該呆在客廳里看電視、喝茶聊天。」這可不是孤例。我在美國從來沒有聽說過哪家有複雜的婆媳關係,更沒有聽說過因為婆媳關係緊張而導致小夫妻離婚的。

  那麼,美國人是不是從沒有家庭矛盾呢?當然不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家庭矛盾,就會有離婚與失和的現象。但在一個彼此保持界限感、尊重個人生活空間的家庭里,矛盾雖然無法杜絕,但會少很多,也會和諧許多。

  5 美國人家庭觀念淡漠嗎?

  最後,我想解釋一下中國人普遍對美國人的一種誤解,就是認為美國人家庭觀念淡薄、人情冷漠。其實,美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在美國大大小小的白領辦公室,不論男女,辦公桌上必放的一件東西就是全家福合影,而電腦


推薦閱讀:

單邊動武之後,美國欲演「金蟬脫殼」
川普政府的減稅案與中國的關係
19%的美國人認為自己不是異性戀
「謀女郎」魏敏芝美國蛻變 當上導演交洋男友
EB-5是商業移民還是投資移民?EB-1C是技術移民還是商業移民?

TAG:美國 | 家庭 | 美國人 | 界限 | 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