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與蒙脫石散劑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

中圖分類號:R7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4)03-0038-02   【摘要】目的觀察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聯用蒙脫石散劑對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療效。方法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250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130例,聯合運用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和蒙脫石散劑;對照組120例,單用蒙脫石散治療。劑量: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12月患兒,每次0.1g,12~30個月患兒,每次0.2g,3次/日,口服。蒙脫石散劑:≤12個月患兒,(1/3包)/次,12~30個月患兒,(1/2)包/次,3次/日,口服,治療72h。結果治療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78.5%和95%,對照組分別為43%和8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與蒙脫石散劑聯用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療效顯著。>  【關鍵詞】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蒙脫石散劑;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RV)是秋冬季小兒腹泄病最常見的病原體,潛伏期為1~3日,起病急,常伴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一般無明顯中毒癥狀,在發病初期即發生嘔吐而後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增多,在10次/日以內,亦可達數十次,呈水樣或蛋花樣,無腥臭味,常出現脫水和酸中毒癥狀[1]。我科於近2年應用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和蒙脫石散劑聯合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比單用蒙石散劑治療療效顯著。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住院患兒250例,年齡4~30個月,糞便為稀水或蛋花樣,鏡檢除少數有少許脂肪滴或紅細胞、白細胞外,余均無異常,大便培養均無細菌生長。採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糞便RV-Ag均為陽性,依據1992年腹瀉病診斷分型標準[2],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分布上經χ2檢驗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1)。表1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病例分布情況   組別1例數1男1女10~12月112~24月124~30月1發熱1嘔吐1輕度脫水1重度脫水1入院前病程(d)治療組1130178152156152122 152 148 1 102 1 28 1 1.8±0.8對照組 1120 170 150 152 1 48 1 20 145 140 198 1 22 1 1.7±0.81.2治療方法   治療組兩葯聯用,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劑:≤12個月患兒每次0.1g,12~30個月患兒每次0.2g,3次/日,口服;蒙脫石散劑:≤12個月患兒,(1/3包)/次,12~30個月患兒,(1/2)包/次,3次/日,口服。對照組單用蒙脫石散劑,用法用量同上。兩組患兒按脫水程度予以靜脈補液,糾正脫水及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發熱、嘔吐者給予對症處理,均不用抗生素和其他止瀉藥物,住院期間調整飲食結構。   1.3療效判定   顯效:治療72h糞便性狀及次數恢復正常,全身癥狀消失。有效:治療72h糞便性狀及次數提示明顯好轉,全身癥狀明顯改善。無效:治療72h糞便性狀、次數及全身癥狀均無好轉甚至惡化。   2結果   治療後止瀉時間:治療組為(2.5±1.5)d,對照組為(4.2±1.8)d,兩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經χ2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1)(表2)。>  表2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蒙脫石散劑治療   病毒性腸炎的療效比較[n(%)]   組別1顯效1 有效 1 無效 1 總有效治療組1102(78.5) 1 22(16.9) 1 6 (4.6) 1 124( 95.4)對照組152 (43.3) 1 48(40.0) 1 20(16.7) 1 100(83.3)3 討論   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大多在秋冬季發病(其他季節也有散發),又稱秋季腹瀉,好發生在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輪狀病毒感染後,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廣泛受損,雙糖酶活性下降,破壞了其拮抗和屏障作用,有利於病原體的入侵和定植,加重腹瀉[1]。研究表明,腹瀉時腸道厭氧菌的數量下降至原有數量的1/1000。動物實驗證實,厭氧菌能促進動物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增生,有利於腹瀉的治療[2]。   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是由乳酸菌(腸球菌)、酪酸梭菌和糖化菌組成的三聯活菌製劑。乳酸菌(腸球菌)可產生乳酸,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其對膽酸穩定,在膽汁中也有很高的存活率。酪酸梭菌產生的以酪酸、醋酸、乳酸、丙酸、蟻酸為主的各種有機酸,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長,其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促進大腸蠕動。糖化菌產生的糖化澱粉酶、蛋白分解酶等可促進消化,並可使乳酸菌、雙岐桿菌增殖活化。上述三種微生態活菌,在腸道中按各自的厭氧度增殖,顯示它們的共生作用,故可強化對各種腸道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對雙岐桿菌屬等益生菌具有助長作用,並具有使腸管運動亢進等藥理作用,從而改善腸道菌群異常引起的腹瀉等癥狀。它的特點是:口服後分布在十二指腸以下的腸道中,但不被腸道吸收,能隨糞便排出體外,排泄率為100%,無不良反應。輪狀病毒腸炎患兒口服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後直接補充對人體有益的活性菌,能促使腸內菌群正常化,共生作用可提高益生菌的增殖性,調整腸道功能,能促進機體對營養物的分解、吸收。合成機體所需要的維生素,激發機體免疫力,抑制腸道中對人體具有潛在危害的菌類甚至病原菌,減少腸原性毒素的吸收。   蒙脫石散劑,具有層紋狀結構及非均勻性電荷分布,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細菌等產生的毒素有吸附、固定和清除作用,恢復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並與消化道黏液糖蛋白相結合,保護腸黏膜,加速受損黏膜上皮的修復和再生,增強黏膜屏障,是一種不被腸道吸收的,不進入血液循環的,能隨糞便排出體外的「廣譜型」消化道黏膜保護劑。因此,我科用酪酸梭菌腸球菌三聯活菌片和蒙脫石散劑聯合治療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總有效率(95.4%)。明顯高於對照組(83.3%),且病程明顯縮短,由於二者均是「非抗生素的」是「綠色的」、「安全的」藥物,故聯用時未見不良反應,口服方便,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46-256.   [2]中國腹瀉病診斷治療方案研討會紀要[J].臨床消化病雜誌,1992,8:58.
推薦閱讀:

寄生蟲、病毒、細菌……對人有益的10個方面
利巴韋林(病毒唑)和頭孢曲松鈉不要合用 - Qzone日誌
最厲害的病毒,是愛和謊言(張愛玲經典愛情語錄)
乙肝病毒攜帶者也是肝癌高發人群
乙肝病毒攜帶者吃什麼好

TAG:治療 | 毒性 | 腸炎 | 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