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學】說臨談創——宋克《急就章》臨習指要之筆法談(一)(2017年第17期)

【 教 學 】



宋克《急就章》臨習指要之筆法談(一)

□ 鄭和新

宋克《急就章》與皇象《急就章》「貌合神離」,其用筆流暢,結構多變,筆意健峭,古雅微存。粗獷的波腳與瘦勁的筆畫巧妙結合,相映成趣,富有感染力,又具有今草的靈性、跌宕的藝術情趣。細觀宋克章草用筆雖細如髮絲,卻依然堅挺有力。強調用筆之彈性,一改章草易柔軟之弊端,陽剛之氣十足,視覺衝擊力強。字形大小由之,特彆強調捺筆的表述,有善書者務爭此筆之感。

宋克之章草重點表現在一種力度上。有渾身都是力量,不發不痛快之感。大有當今健美運動員在舞台上展現肌肉之美感和力度的現象。它體現的不是含蓄之美,而是誇張之美、超越之美。每當收尾,必到極處,力不盡不收,氣盈勢張,一無蘊藏。每一用筆均極為乾脆,果斷,毫無拖泥帶水之嫌。用筆大開大闔,大起大落,忽提鋒幾欲離紙,忽壓毫定至筆根,一桿筆使得得心應手,出神入化,萬毫齊力,一體同心。本文分別對該帖中的點、橫、豎三類筆畫的用筆特點進行分析。

一、點的基本形態

在章草中,點可以起到活潑字形、增強節奏和調節氣氛的作用。宋克《急就章》中點的筆法比較豐富,有安詳、誇張、跳躍連貫等等,真可謂千姿百態。我們將其歸納為側點、提點、撇點、橫點、豎點、長點和點的組合來解析。

1、側點

側點是宋克《急就章》中常見的點,有其自身的險峻,然而,與動感較強烈的點相比,顯得較為安詳,如「廁」字(圖1)。

用筆方法(圖2):

①露鋒起筆 ②往右輕按 ③向右下弧 ④回鋒收筆

2、提點

提點也稱挑點。章草中的提點,動感較強,並有跳躍性;一般與上一筆和下一筆多有呼應關係。提點往往與撇點連用,如「潤」字(圖3)。

用筆方法(圖4):

①順勢往下落筆②往右下按 ③調整筆腹 ④向右上出鋒

3、撇點

章草中的撇點,是一種短撇或短撇縮為點狀的形態,並非完全是行楷書中的點畫概念。章草中這種撇點會隨著下按力度的不同,出鋒時的長短不一及出鋒方向的改變而產生變化。

用筆方法(圖5):

①順勢入筆,往右上輕按,迅速往右下②略行後重頓 ③調整筆腹 ④壓住筆鋒,與筆腹同時往左下用力出鋒

4、橫點

章草中的橫點,是橫向用筆點的形態。

用筆方法(圖6):

①露鋒入筆往右下漸行漸按②略轉往右按筆 ③提筆至尖處 ④回鋒收筆,回鋒時多在將出未出之時,因為還有下一筆畫需要引勢

5、豎點

章草中的豎點,是豎向點的形態。有些豎點是將楷書的豎畫縮寫成點的形態。

用筆方法(圖7):

①順勢露鋒起筆往右②向下按筆

③提筆向右上回鋒收筆,回鋒時,力量不大則鋒藏,力量大了則鋒露

④出鋒(也有豎點不出鋒的)

6、長點

在楷書基本筆畫中長點也稱反捺。但宋克《急就章》中也有將橫畫寫成長點形態之特例,如「菁」字(圖8):

用筆方法(圖9):

①順勢落筆

②邊行邊按筆,注重中鋒行筆

③至尾部略頓,注重弧形

④回鋒收筆,一氣呵成,動作應連貫

7、捺點

捺點在章草中最具特色,既保留了隸書的磔筆,又體現了草書的隨意性,如「鶴」字之捺(圖10):

用筆方法(圖11):

①露鋒入筆,往右平按②筆尖不動,筆腹下按③頓筆 ④提鋒出筆

此點變化最為豐富,會隨著下按的力度、速度,出鋒時使用的中鋒或側鋒及出鋒時鋒尖在紙面停留的距離長短而出現各種不同的形態。

8、點的組合

章草中點的組合較為豐富,歸納起來有橫向、縱向和三角等形式。如「所」字(圖12)是橫向一組組合,「薺」字(圖13)是縱向組合,「高」字(圖14)是三角組合。無論是那一種組合,其共同特點是彼此間有著密切的呼應關係。

二、橫的基本形態

宋克《急就章》中的橫畫,起筆以露鋒入紙為多,也作輕頓筆。收筆有兩種,一種是帶磔筆出鋒,具有雁尾隸意;另一種是回鋒帶下一筆,或上挑或下帶,有較實或明顯的牽絲與呼應。於是,我們將章草中的橫畫歸納為長橫、短橫、連橫和疊橫等進行筆法解析。

1、長橫(一)

宋克《急就章》中的長橫,與隸書中的長橫相似。不同的是起筆多用露鋒,行筆飄逸而流暢,雁尾出鋒較長,寫長橫時要注意俯仰的姿態變化,不可板滯。

用筆方法(圖15):

①露鋒入筆輕按②調整至中鋒後略右上提筆運行③至中段後略往右下運行④按筆 ⑤提筆向右上出鋒

長橫會因二次按筆的力度不同,運行時的弧度不同,磔畫出鋒的方向不同而產生變化。

長橫(二)

沒有隸書意味,向楷書方向演變,具有回鋒護尾特徵。

用筆方法(圖16):

①露鋒入筆,輕按

②調整略提後中鋒行筆

③至收尾處輕頓,回鋒收筆

此長橫會因露鋒入筆的方向不同,按筆的位置不同,力度不同,回鋒的方向不一而產生變化。

2、短橫

宋克《急就章》中的短橫,與長橫筆法相似,只不過是將長度縮短而已。注意起筆和收筆或俯或仰,與上下筆畫呼應關係。寫短橫時注意姿態變化。

用筆方法(圖17):

①露鋒切筆②側鋒行筆 ③輕頓後提筆

3、連橫

連橫是指兩橫相連或橫畫連接其它筆畫。如「冠」字為上連、「清」字為下連(圖18)。無論上連還是下連,都須提筆轉鋒,以免相生硬或偏鋒。

4、疊橫

疊橫是三橫以上連寫相疊,首先是每橫之間筆法要順勢貫氣,第二是注意各橫的粗細輕重要有變化。如「犀」「篤」(圖19)等字疊橫。

三、豎的基本形態

宋克《急就章》中的豎畫用筆穩健、沉著、果斷、簡捷,無論粗細皆一豎直下,不拖泥帶水。我們分別從垂露豎、短豎和連豎解析之。

1、垂露豎(帶鉤豎)

章草中的垂露豎與楷書中的垂露豎不同,楷書要求逆鋒入筆,回鋒收筆,章草則露鋒直入,送到即止。連下一筆時還有出鋒帶鉤,如「幅」字(圖20)。

用筆方法(圖21):

①露鋒入筆②往右下輕按 ③調整後中鋒往下行筆 ④頓筆後往左上提筆出鋒

2、短豎

章草中的短豎與楷書中的短豎不同,楷書要求逆鋒入筆,章草則露鋒直入。如「甘」字中的短豎(圖22)。

用筆方法(圖23):

①露鋒入筆往右下按

②略調至中鋒往下行筆

③提筆至右下角回鋒

短豎也會因起筆下按的力度不同,行筆時的長短,輕重不一,收筆時或藏或露不同而產生變化。

3、連豎

連豎是指兩豎畫連寫或豎畫連接其他筆畫,如「諸」字言字旁(圖24),在草書中通常寫成了豎的形態。也有將豎與撇相連成新的筆畫組合,如「服」字(圖25),在連豎形態中,都須提筆轉鋒,以免生硬或偏鋒。


推薦閱讀:

教師教學基本功能力解讀與訓練
紫微系列教學(三)
《望天門山》教學札記
桑巴舞全程教學
紫微斗數重要教學(二十)

TAG: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