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六十華嚴(1-20)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No. 278 [No. 279]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始成正覺。其地金剛具足嚴淨,眾寶雜華以為莊飾,上妙寶輪圓滿清淨,無量妙色種種莊嚴,猶如大海寶幢幡蓋光明照耀;妙香華鬘,周匝圍遶,七寶羅網彌覆其上,雨無盡寶顯現自在,諸雜寶樹華葉光茂,佛神力故;令此場地廣博嚴淨,光明普照,一切奇特妙寶積聚。無量善根莊嚴道場,其菩提樹高顯殊特,清淨瑠璃以為其幹,妙寶枝條莊嚴清淨,寶葉垂布猶如重雲。雜色寶華間錯其間,如意摩尼以為其果,樹光普照十方世界,種種現化施作佛事,不可盡極,普現大乘菩薩道教,佛神力故;常出一切眾妙之音,讚揚如來無量功德,不可思議;師子之座,猶如大海,眾妙寶華而為嚴飾,流光如雲,周遍普照無數菩薩大海之藏,大音遠震,不可思議。  如來光明逾摩尼尊,彌覆其上,種種變化施作佛事,一切悉覩無所罣礙;於一念頃,一切現化充滿法界。如來妙藏無不遍至無量眾寶莊嚴寶臺,如來處此寶師子座,於一切法成最正覺。了三世法平等智身,普入一切世間之身,妙音遍至一切世界,不可窮盡,猶如虛空,平等法相智慧行處;猶如虛空,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其身遍坐一切道場,悉知一切眾生所行,智慧日光照除眾冥,悉能顯現諸佛國土。普放三世智海光明照淨境界,無量光明充滿十方,不壞法雲遍覆一切。以力無畏顯現無量自在力光,開方便門教化眾生,悉能普現一切眾會。猶如虛空,而無來去。了達一切無有自性,隨順諸法平等之相。一切光明普現三世諸佛所行諸佛世界,猶如大海,不可思議,音聲語言悉能隨順。  與十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俱,其名曰:普賢菩薩、普德智光菩薩、普明師子菩薩、普勝寶光菩薩、普德海幢菩薩、普慧光照菩薩、普寶華幢菩薩、普勝軟音菩薩、普淨德焰菩薩、普相光明菩薩、大光海月菩薩、雲音海藏菩薩、德寶勝月菩薩、淨慧光焰自在王菩薩、超趣華光菩薩、無量智雲日光菩薩、大力精進金剛菩薩、香焰光幢菩薩、月德妙音菩薩、光明尊德菩薩,與如是等諸菩薩俱,皆是盧舍那佛宿世善友;一切成就功德大海,諸波羅蜜周滿普照,慧眼清淨,等觀三世,於諸三昧具足明淨;辯才大海深廣無盡,普現諸佛功德光耀;善知一切眾生心行,如應調伏,以金剛智普照境界;同一法性,覺慧廣大,甚深智境,靡不明達,住於一地,普攝一切諸地功德,無上智願皆已成滿,具足如來深廣密教,悉得一切佛所共法,皆同如來行地、德力,一切三昧海門皆得自在,於眾生海如應示現,隨其所行,善能建立。善入一切諸法之海,迴轉總持如來一切功德法海,充滿其身;遍遊一切佛世界海,出生一切淨土願海,悉得諸佛達未來際方便智慧;一切如來坐道場者,普能往詣禮事供養,悉得一切普賢願海,於諸眾生智身滿足。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金剛力士,其名曰:堅固光耀力士、日光耀力士、須彌華力士、淨雲音力士、阿修羅主力士、勝光明力士、樹音聲力士、師子王力士、淳厚光藏力士、珠髻華光力士,與如是等諸力士俱,已於阿僧祇劫發大誓願,侍衛諸佛。佛願行處皆已具足,無量功德皆已清淨,悉行深廣三昧境界,無量神力,佛所遊處無不遍至,皆悉能行不可思議解脫境界,處一切眾,其身殊特無能映蔽,隨諸眾生所應度者,能現其身如應化之。  復有佛世界微塵數諸道場神,其名曰:淨莊嚴神、寶積光明神、吼音聲神、雨眾華神、莊嚴寶光神、善超香神、金色雲神、樂華樹神、莊嚴光神,與如是等道場神俱,皆於先佛造立願行。  復與佛世界微塵數諸龍神俱,其名曰:摩尼光龍、雜莊嚴龍、喜寶光龍、淨身光龍、香莊嚴龍、寶目光龍,如是一切,皆於過去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常為如來莊嚴法堂。  復與佛世界微塵數諸地神俱,其名曰:淨華光神、善思光明神、雜華莊嚴神、散寶焰神、隨時樂觀神、金眼勝神、毛孔散香神、應時和音神,如是一切,皆同德本,於過去佛所普修願行。  復與不可思議諸樹神俱,其名曰:雜華雲神、雜種光神、淨勝光神、垂莊嚴神、莊嚴光神、樂和音神、普勝等神、華果味神,如是一切,皆悉成就大喜普照。  復與無邊藥草神俱,其名曰:光焰神、栴檀香神、淨光神,普稱神、普力神、普淨神、普光神、愛香神、勝現神,如是一切,皆悉成就大悲普照。  復與無量諸穀神俱,其名曰:勝味神、華淨神、善力神、勢味神、根果神、淨華神、樂淨神、淨光神,如是一切,大喜成就。  復與無量諸河神俱,其名曰:普流神、勝洄澓神、洪流聲神、養水性神、淨海光神、普愛神、妙幢神、勝水神、海具光神,如是一切,常能精勤利益眾生。  復與不可思議諸海神俱,其名曰:寶勝光明神、金剛慧神、普涌浪神、雜華龍勝神、寶華光明神、須彌莊嚴神、海音聲神,如是一切,以佛無量功德之海而自充滿。  復與無量阿僧祇諸火神俱,其名曰:熾然光藏神、熾然光輪神、廣明耀神、無盡神、雜寶勝神、照除諸冥神、焰雲光明神,如是一切,悉為眾生照除闇冥。  復與無量諸風神俱,其名曰:無礙照明虛空神、遍超勝神、散須彌神、焰淨味神、淨除味神、發行大音神、樹峯華林神、持世界神,如是一切,皆能和合眾生,令不分散。  復與無邊虛空神俱,其名曰:普光淨勝神、無邊深廣神、起風神、離一切障神、廣超神、無對光焰神、無礙力勝神、最上妙音神、示現十方神,如是一切,心皆無垢,堅固淨妙。  復與無量主方神俱,其名曰:善住神、充滿神、無量現光神、光莊嚴神、普轉漸行神、不惑轉神、淨遊虛空神、普行世間神、行甚深神,如是一切,皆能善照一切眾生。  復與無量主夜神俱,其名曰:妙光神、淨光神、善觀眾生神、靜時堅固神、方便勝具神、生一切樹果神、無盡眷屬神、主知樂淨遊戲神、和諍神、淨福具神,如是一切,於助道法深重愛樂。  復與無量主晝神俱,其名曰:現宮殿神、善解安立戰場神、樂莊嚴普勝神、喜華香神、普集勝藥神、樂見王神、淨目高顯普勝神、大悲豔光神、光明善照神、普勝垂華神,如是一切,皆悉信樂正法莊嚴。  復與無量阿修羅神俱,其名曰:羅睺羅王、毘摩質多羅王、睒婆利王、明月王、金剛堅錦王、大智慧力王、勝集天女王,如是一切,悉能降伏憍慢放逸。  復與無量伽留羅王俱,其名曰:大勇猛力王、無畏寶髻王、勇猛淨眼王、不退莊嚴王、持大海光王、持法堅固王、勝根光明王、充滿普現王、普遊諸方王、普眼等觀王,如是一切,成就方便,廣潤眾生。  復與無量緊那羅王俱,其名曰:善慧王、善幢王、雜華行王、離愛慢音王、寶樹光明王、善愛現王、莊嚴光王、善華幢王、勝地王、勝慧王,如是一切,普於眾生精勤勸發,能使樂法。  復與無量摩睺羅伽王俱,其名曰:善慧王、淨端嚴音王、眾妙慧聚王、燈幢王、猛光王、師子香熏王、雜瓔珞音王、堅固樂明王,如是一切,普為眾生除諸疑網。  復與無量鳩槃荼王俱,其名曰:毘樓勒王、善修幢王、足平鮮白王、能除恐怖王、淨須彌林王、無量淨眼王、無量目門王,如是一切,皆悉修習無礙法門。  復與無量鬼神王俱,其名曰:毘沙門王、大音聲王、淨地王、大主王、焰眼王、堅固眼王、莊嚴勝軍王、大富淨身王、須彌力王,如是一切,普能勤護一切眾生。  復與無量月身天子俱,其名曰:月天子、曜華天子、勝流莊嚴天子、樂諸世樂天子、眼光天子、淨光天子、普遊淨光天子、星宿王天子、淨覺天子、端嚴善光天子,如是一切,勤以智慧普發眾生無上寶心。  復與無量日天子俱,其名曰:日天子、眼焰光天子、須彌光勝天子、淨寶眼天子、勇猛不退天子、妙華鬘光天子、寶覺天子、明眼天子、勝地童天子、普勝光天子,如是一切,皆悉成就清淨善根,常欲饒益一切眾生。  復與無量三十三天王俱,其名曰:釋提桓因天王、普稱滿天王、髻目天王、寶光稱天王、樂喜天王、樂念天王、勝音天王、淨華天王,如是一切,皆悉具足清淨善業,能令眾生生淨妙處。  復與無量夜摩天王俱,其名曰:善時天王、無盡智天王、妙善化天王、樂樂焰天王、須彌光天王、不思議慧天王、臍輪天王、不思議天王、月姿顏天王、普莊嚴天王,如是一切,皆悉勤修出生歡喜,信樂知足。  復與無量兜率天王俱,其名曰:善喜天王、海樂天王、勝德天王、百光明天王、善眼天王、寶山月天王、超勇月天王、金剛善曜天王、樂超天王,如是一切,皆悉成就念佛三昧。  復與不可思議化樂天王俱,其名曰:善化天王、淨光天王、最上雲音天王、妙色莊嚴天王、樂智慧天王、華光月天王、照方天王,如是一切,皆悉成就寂靜法門,調伏眾生。  復與無量他化自在天王俱,其名曰:自在轉天王、善眼天王、雜寶冠天王、精進慧天王、眾華音天王、樂光明天王、寂靜處天王、雜色輪天王、智慧妙光天王、大力光天王,如是一切,普皆勤修自在正法。  復與不可思議大梵天俱,其名曰:屍棄大梵、智光大梵、善光大梵、普音大梵、隨世音大梵、寂靜方便妙光大梵、淨眼光大梵、柔軟音大梵,如是一切,悉具大慈,度脫眾生,照除熱惱清涼柔軟。  復與無量光音天子俱,其名曰:樂光天子、淨光天子、大音天子、樂淨音天子、善思音天子、解脫音天子、深妙音天子、無垢光天子、最高淨光天子,如是一切,安住喜光寂靜法門。  復與阿僧祇遍淨天俱,其名曰:淨智王天、現勝天、寂勝天、須彌時天、念淨眼天、無上愛光天、世慧音天、智慧熾然天、樂法化心天、化高天,如是一切,常令眾生安住廣樂。  復與無量果實天子俱,其名曰:法華光天、淨堅固天、慧光天、智慧王天、普門慧眼天、不轉愛天、無垢靜光天、淨曜天,如是一切,皆悉善住寂靜意門。  復與摩醯首羅天等無量淨居天俱,其名曰:善光天、大主天、大稱光天、功德淨眼天、大智慧光天、不動光音天、善施眼天、樂大乘天、普音聲天、樂稱光天,如是一切,已修無相平等法界,悉在如來大眾海數。  於一切眾生悉行平等,無量妙色皆已成就;於十力中能善安住,處一切眾而不傾動,隨所至方無能壞者,如來所乘常現在前。離煩惱障,其心清淨,諸結使山皆已摧滅,覩佛姿顏,無量妙色光明普照。所以者何?如來往昔於無量劫行菩薩道時,以四攝法善攝眾生。於諸如來集諸善根,種種因緣,方便教化立如來道,深植無量如來善根,皆令安立一切智道;逮得無量功德勢力,皆悉成就如來願海。菩薩所行具足清淨,各隨本行,皆得出要,悉由如來光明照故;乘解脫力入如來海,於佛法門悉得自在。  善海摩醯首羅天,於法界虛空寂靜方便光明法門,而得自在;大自在稱光明天,於一切法普遊法門,而得自在;功德淨眼天,於一切法不生不滅方便法門,而得自在;大慧光天,於一切法方便智海遊光法門,而得自在;靜光音天,於一切禪無量喜樂普起法門,而得自在;施善眼天,於轉癡畏遊靜法門,而得自在;不思議天,於無量境界入不起法門,而得自在;樂大乘天,於一切法不來不去無所依住法門,而得自在;普雜音天,於佛境界寂靜法門,而得自在;樂稱光天,於無量境界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善光海大自在天,以如來神力故,觀察一切自在天眾,以偈頌曰:  「無盡平等妙法界,  悉皆充滿如來身, 無取無起永寂滅,  為一切歸故出世。 諸佛法王出世間,  能立無上正教法, 如來境界無邊際,  世間自在稱無上。 佛難思議無倫匹,  相好光明照十方, 大聖世尊正教道,  猶如淨眼觀明珠。 一切世間眾生類,  不能思議佛功德, 消滅一切愚癡闇,  超昇無上智慧臺。 如來功德難思議,  眾生見者煩惱滅, 得見不動自在尊,  能生無量悅樂心。 眾生大海癡蔽心,  為現寂靜微妙法, 能然無上智慧燈,  是則方便真淨眼。 如來清淨妙色身,  悉能顯現遍十方, 此身非有無所依,  如是見佛真實觀。 如來音聲無罣礙,  應受化者無不聞, 湛然不動無往返,  是名善慧樂法門。 一切十方無邊佛,  寂靜法門天人主, 如來光明靡不照,  是莊嚴幢妙法門。 佛於無邊諸劫海,  常求正覺悟眾生, 無量方便化一切,  清淨廣稱如是見。」  復有樂業光明天王,於觀一切眾生諸根法雲法門,而得自在;淨堅固天,於一切佛妙色方便念觀法門,而得自在;樂樂天王,於一毛孔見不思議諸佛國土境界法門,而得自在;普門慧眼天,於入普門觀察法界法門,而得自在;不轉愛天,於轉一切眾生處處受生法門,而得自在;善慧光天,於入一切世間境界不可思議法門,而得自在;無垢淨光天,於一切眾生一切法中出要法門,而得自在;無垢光天,於受化者能使入佛境界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樂業光明天王承佛神力,觀察一切果實天眾,以偈頌曰:  「一切佛境界,  甚深難思議, 諸餘眾生類,  莫能測量者。 如來善開導,  無量諸群生, 能令悉願樂,  志求無上道。 佛以神通力,  住世普開化, 一切眾生類,  各隨其所聞, 癡惑障永除,  慧命淨無穢, 能覩諸如來,  眾妙淨法海。 諸法真實相,  寂滅無所依, 如來方便力,  能為眾生現。 如來於諸法,  無性無所依, 而能現眾像,  顯相猶明燈。 以諸緣譬諭,  方便隨所樂, 為現諸如來,  智慧神通力。 因悟各異門,  無量難思議, 為建正法幢,  令入功德海。 如來神通力,  能於一毛孔, 各為眾演說,  無上寂滅法。 一一諸如來,  各為其眷屬, 顯法無量門,  功德之大海, 皆悉師子吼,  演說諸佛法, 是則大智尊,  無上方便力。 十方諸佛土,  一切群生類, 悉能為彼現,  如來之正法。 如來未曾有,  去來之異相, 皆令彼歡喜,  不退慧境界。 如來為眾生,  普現業報相, 猶若日光照,  眾像靡不現。 又為彼眾生,  演說寂滅法, 令彼見真實,  甚深智慧處。 如來自觀察,  甚深微妙義, 隨彼眾生根,  普雨甘露法。 為開諸法門,  無量難思議, 悉歸入寂滅,  平等真實觀。 無數無量劫,  廣修習大悲, 逮成等正覺,  度脫群生類。 普雨甘露法,  隨器皆充滿, 如龍興慶雲,  等雨於一切。」  復有淨智天王,於觀察眾生善根法門,而得自在;顯妙天王,於一切有覺照法門,而得自在;勝妙天王,於總持辯才法門,而得自在;普燈天王,於樂佛出世解脫法門,而得自在;智焰天王,於一切眾生甚深法中能生歡喜法門,而得自在;樂化天王,於化菩薩功德周備入無盡法門,而得自在;踴化天王,於普觀無量苦惱眾生慈悲智滿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淨智天王承佛神力,普觀遍淨天眾,以偈頌曰:  「諸佛正法無障礙,  周滿十方無量界, 現佛境界難思議,  離垢法門無量海。 如來處世無所依,  法身清淨無起滅, 而能照現無量土,  一切悉見天中天。 無量劫海修方便,  光明普照十方界, 清淨法界如如住,  寂滅微妙最無上。 眾生愚癡瞽心目,  無眼輪迴生死中, 如來導以清淨道,  開示無上最勝門。 如來所乘無上道,  一切眾生莫能思, 佛現一切妙色門,  善念樂觀淨眼見。 佛說微妙總持門,  如一切剎微塵等, 調伏一切眾生故,  清淨慧眼能照見。 如來出世甚難值,  無量億劫時一遇, 離諸難處適眾會,  唯佛世尊能應時。 一切眾生難思議,  佛能悉現淨妙法, 覩見如來無量德,  猶如明照見眾像。 三世諸佛所得法,  教化眾生難思議, 悉觀念此功德已,  樂法踴躍大歡喜。 眾生沒在煩惱海,  愚癡邪濁大恐怖, 佛以慈悲究竟度,  見淨境界如天幢。 佛放無量大光明,  一一光明無量佛, 無數方便皆悉現,  化度一切眾生類。」  復有愛樂天子,於寂靜愛樂滅眾生苦法門,而得自在;妙雜光天,於諸眾生心淨離垢廣修德海法門,而得自在;自在音天,於一切眾生一劫所修功德於一念中出生法門,而得自在;勝念智天,於世間生、住、滅種種清淨功德法門,而得自在;淨樂音天,於一切菩薩在兜率宮廣說供養法門,而得自在;善思音天,於一劫中說諸地義以一念頃悉能受說法門,而得自在;解脫光音天,於莊嚴道場法門,而得自在;甚深音天,於無盡神足諸功德海法門,而得自在;離垢稱天,於一切佛諸功德海境界法門,而得自在;出淨光天,於過去諸佛願力所持歡喜功德力藏法門,而得自在。爾時,光音天子承佛神力,遍觀光音天眾,以偈頌曰:  「我憶如來過去行,  我行供養亦憶念, 如本所修清淨喜,  佛光明故今悉見。 如來無垢莊嚴身,  增長眾生清淨心, 安住慈悲喜捨中,  是名莊嚴淨法門。 如來廣大方便法,  無量劫海所修集, 彼生滅法如如相,  法主音聲方便門。 如來神力遍十方,  普照無量諸佛剎, 十方諸佛皆悉現,  勝念方便滅愚癡。 無量剎海塵數佛,  供養恭敬生歡喜, 故能斷除群生闇,  是名妙音勝境界。 無量劫海甚彌曠,  說方便地無倫匹, 所演妙法無窮盡,  心方便門得自在。 如來無量自在力,  於念念中普示現, 降神成道權無量,  是則名為妙法門。 佛持深廣無與等,  神足示現不可量, 能令諸根悉清淨,  得住甚深微妙地。 如來智慧無邊際,  行淨無比無罣礙, 普見一切兩足尊,  無上離垢稱方便。 於過去世菩薩時,  供養無量諸佛海, 立大誓願難思議,  是故逮得無上智。」  復有屍棄大梵天,於照現諸法入不思議法門,而得自在;智光明梵,於一切禪等觀寂靜善住法門,而得自在;智光心梵,於照諸法不可思議入方便法門,而得自在;普音雲梵,於一切佛妙音聲海平等度入法門,而得自在;應時音梵,於攝伏眾生最勝法門,而得自在;寂靜光梵,於一切剎能起安住分別諸法法門,而得自在;喜光梵,於無量方便化眾生法門,而得自在;堅固梵,於諸法淨相住寂行法門,而得自在;樂目光梵,於一切有無來無去無所依止勇猛法門,而得自在;柔軟音梵,於無盡法隨行普照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屍棄大梵承佛神力,遍觀一切諸大梵眾,以偈頌曰:  「佛身清淨常寂然,  普照十方諸世界, 寂滅無相無照現,  見佛身相如浮雲。 一切眾生莫能測,  如來法身禪境界, 無量方便難思議,  是智慧光照法門。 一佛剎塵諸法海,  一音演說悉無餘, 此辯塵劫演不盡,  是名光照心法門。 如來妙音深滿足,  眾生隨類悉得解, 一切皆謂同其語,  梵音普至最無上。 十方三世佛所得,  一切菩薩方便行, 悉於如來身中現,  而於佛身無分別。 佛身如空不可盡,  無相無礙普示現, 所可應現如幻化,  神變淨音靡不周。 佛身無邊如虛空,  智光淨音亦如是, 佛於諸法無障礙,  猶如月光照一切。 法王安住妙法堂,  法身光明無不照, 法性如實無異相,  是名樂音海法門。」  ◎復有自在天王,於教化無量眾生藏法門,而得自在;善眼光天,令諸眾生得最上樂法門,而得自在;雜寶冠天,於解眾生無量性慾方便法門,而得自在;精進善慧天,於眾生分別義法門,而得自在;勇妙雜音天,於諸眾生慈念觀察法門,而得自在;光明樂幢天,於諸眾生超出魔事法門,而得自在;淨境界天,於諸眾生念化法門,而得自在;雜色輪天,於念充滿十方諸佛法門,而得自在;智華妙光天,於佛功德自在覺悟充滿念隨順法門,而得自在;大力光天,於離世間境界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自在天王承佛神力,遍觀一切自在天眾,以偈頌曰:  「如來法身等法界,  普應眾生悉對現, 如來法王化眾生,  隨順諸法悉調伏。 世間一切上妙樂,  聖寂滅樂為最勝, 無垢妙法如來室,  清淨勝眼如實見。 如來普照諸世間,  疑地枯林降法雨, 眾生蒙潤疑網除,  是寶冠幢妙法門。 如來所演一妙音,  廣大法海說無餘, 佛以一音遍十方,  是名勝勇善法門。 一切十方諸佛土,  入佛一毛猶不滿, 佛以大慈如虛空,  是名清淨慧法門。 一切眾生慢高山,  佛以十力碎無餘, 佛慈光明照十方,  是名光幢妙法門。 得覩如來滅癡惑,  淨見智慧悉充滿, 永離惡趣諸恐怖,  是名寂境妙法門。 如來毛孔悉放光,  隨其所應得聞法, 普導眾生至善趣,  是名善幢妙法門。 一切十方諸佛事,  此眾一切悉得見, 如來法界滿虛空,  是名淨華勝法門。 無量劫海諸佛國,  皆是最勝慧境界, 如來於此無高心,  是大力幢妙法門。」  復有善化天王,於一切法分別化法門,而得自在;靜光時天,於觀一切有及我真實法門,而得自在;化力光天,於諸眾生離癡智慧滿足法門,而得自在;難勝天,於諸佛音聲發起一切歡喜勇猛法門,而得自在;念光天,於一切佛相好功德具足無盡法門,而得自在;踴雲音天,於淨智慧次第憶念過去無量劫法門,而得自在;淨光勝天,於一切眾生長養種種功德智慧法門,而得自在;樂光髻天,於一切空界結跏趺坐無礙法門,而得自在;樂智慧天,於一切方便境界無盡力法門,而得自在;華光髻天,於諸眾生業行苦樂等觀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善化天王承佛神力,遍觀化樂天眾,以偈頌曰:  「法身於世難思議,  如來普現應眾生, 緣性無造非真實,  行業莊嚴現世間。 方便求佛無所有,  攬之十方不可得, 法身示現無真實,  出生自在如是見。 無量劫海修諸行,  斷除眾生愚癡冥, 如來智慧甚清淨,  是名佛慧除癡力。 一切世界妙音聲,  悉無能及如來音, 一音遠震遍十方,  是名勝音妙法門。 一切眾生諸功德,  不及如來一相福, 佛德如空無邊際,  是名生光妙法門。 三世無量劫中事,  世界成敗種種相, 於一毛孔悉能現,  是名清淨無上智。 求空邊際猶可得,  佛一毛孔無涯限, 佛德如是不思議,  是名如來淨知見。 佛於先世無量劫,  具滿一切波羅蜜, 勤修精進無厭怠,  是名樂見淨法門。 行業因緣難思議,  佛為眾生說無餘, 普現諸法淨無穢,  是名無上深法門。 觀見如來一毛孔,  一切眾生悉入中, 眾生亦無往來想,  是名諸方照法門。」◎  ◎復有兜率天王,於成就諸佛轉法輪法門,而得自在;樂寶髻天,於虛空界淨光法門,而得自在;勝幢天,於廣願海入諸眾生寂靜法門,而得自在;百光明天,於一切法無量無相觀行法門,而得自在;超踴月天,於佛境界超踴覺力法門,而得自在;勝眼光天,於喜修集不可沮壞菩提心法門,而得自在;宿莊嚴天,於諸十方佛調伏眾生方便法門,而得自在;樂靜妙天,於無邊心海念念迴向隨器普現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兜率天王承佛神力,遍觀兜率天眾,以偈頌曰:  「如來普周等法界,  為垢眾生出現世, 隨諸所欲為說法,  是名無上勝法王。 如來宿世無量行,  清淨願海具足滿, 一切諸法悉周備,  是名方便勝功德。 如來法身不思議,  法界法性辯亦然, 光明普照一切法,  寂靜諸法皆悉現。 眾生癡闇結業障,  高心放逸馳境界, 如來為說寂滅法,  歡喜善樂悉能見。 一切世間最上歸,  救護群生除眾苦, 眾生樂觀無上尊,  猶如滿月顯高山。 諸佛境界不思議,  一切法界亦如是, 於諸法力悉究竟,  定慧方便皆成就。 清淨境界功德海,  一切眾生有緣者, 聞佛功德發菩提,  消除塵垢成最勝。 如世界海微塵數,  諸佛子等悉來集, 供養如來聽受法,  悉覩法幢方便王。」  復有夜摩天王,於諸眾生離憂迴向善根法門,而得自在;悅樂光天,於諸境界法門,而得自在;無盡慧天,於離諸患具大慈悲法門,而得自在;淨莊嚴天,於分別諸根法門,而得自在;持須彌天,於無量總持照明法門,而得自在;不思議慧天,於諸境界業行真實不思議法門,而得自在;臍輪天,於轉法輪調伏眾生法門,而得自在;不思議光天,於眾生界勝眼普觀法門,而得自在;月姿顏天,於諸法實普現法門,而得自在;普音遍觀天,於諸天眾所應施作心淨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夜摩天王承佛神力,遍觀夜摩天眾,以偈頌曰:  「佛於無量大劫海,  生死煩惱永已盡, 能教眾生清淨道,  佛為一切智慧燈。 如來法身甚彌曠,  周遍十方無涯際, 智慧光明方便力,  寂滅禪樂亦無邊。 生老病死憂悲苦,  毒害逼切惱眾生, 為斯等類起慈悲,  以無盡智示菩提。 如來智慧隨順覺,  了達三世無障礙, 一切善行悉了知,  是名樂化明法門。 無量總持無邊際,  如來辯海無窮盡, 能轉清淨妙法輪,  是名須彌總持門。 無上大聖一妙身,  應化周滿一切世, 悉現一切眾生前,  是名善光勝境界。 眾生一見如來身,  悉能斷除眾煩惱, 遠離一切諸魔事,  是名清淨妙境界。 佛於一切大眾海,  處此眾會悉遍照, 普為眾生雨法雨,  是名普音稱法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世間淨眼品第一之二  ◎復有釋提桓因,於三世佛出興住滅決定大智念喜法門,而得自在;普稱滿天,於眾生色、如來色身諸功德力清淨法門,而得自在;慈眼天,於平等慈雲蔭覆法門,而得自在;寶光稱天,於眾光色具足念佛普勢法門,而得自在;樂喜髻天,於觀眾生業報法門,而得自在;樂念淨天,於諸佛國具淨法門,而得自在;須彌勝音天,於觀世間生滅法門,而得自在;念智慧天,於起當來菩薩諸行化眾生因超念法門,而得自在;淨華光天,於一切天娛樂法門,而得自在;慧日眼天,於諸天處教化流通善根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釋提桓因承佛神力,遍觀三十三天眾,以偈頌曰:  「若念一切三世佛,  廣能觀察佛境界, 諸佛國土成敗事,  以佛神力皆悉見, 佛身清淨滿十方,  妙色無比應一切, 光明照耀最殊特,  具足廣稱如是見, 本修方便大慈海,  充滿一切諸眾生, 悉能調伏一切眾,  開清淨眼見無極, 念佛功德無量故,  得生廣大歡喜心, 世間無與如來等,  離垢稱王住法門, 清淨業海滿眾生,  一切悉見無有餘, 種種因起深廣福,  如是善見猶滿月, 諸佛充滿遍十方,  一切眾生無不見, 既得見已悉調伏,  皆得無上方便念, 如來智身明淨眼,  周遍一切十方剎, 悉令眾生皆覩見,  妙音宣化無不解, 佛一毛孔現眾行,  佛子見已具修習, 具足成就無量德,  如是善慧猶滿月, 一切眾生得悅樂,  皆因如來神力生, 如來無量功德故,  是名無垢雜華門, 若能須臾念如來,  乃至一念功德力, 永得遠離眾惡趣,  智慧日光滅癡闇。」  復有日光天子,於照十方諸眾生身盡未來際正住莊嚴法門,而得自在;眼焰光天,於照諸色無上智海法門,而得自在;須彌光天,於起眾生轉勝清淨功德法門,而得自在;淨寶月天,於樂度一切苦行法門,而得自在;勇猛不退天,於無障礙普照法門,而得自在;妙華光天,於淨日光照眾生身法門,而得自在;勝光天,於光照世間積集功德法門,而得自在;寶髻天,於眾寶海現種種色境界法門,而得自在;明眼天,於一切趣開清淨眼觀法界藏法門,而得自在;勝地天,於諸眾生淨乘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日光天子承佛神力,遍觀日天子眾,以偈頌曰:  「佛慧光明無邊際,  普照十方無量土, 令一切眾面覩佛,  種種方便化眾生。 眾生大海廣無量,  悉能具足知其心, 開發眾生智慧海,  善勝光明如是見。 如來普為出興世,  遍照十方悉無餘, 如來法身無等等,  以無上智演說法。 無數劫海諸有中,  難行苦行為眾生, 是故淨光如虛空,  妙身顯現猶滿月。 佛演妙音無障礙,  周遍十方悉無餘, 分別廣演一切法,  因緣方便具足說。 放大光明不思議,  十方世界悉明淨, 令人歡喜發道意,  是名莊嚴勝法門。 一切世間諸光明,  不及佛身一毛光, 佛光微妙難思議,  最勝能現此神變。 一切諸佛法如是,  各坐十方道樹下, 為眾分別道非道,  清淨妙眼如是見。 癡冥眾生盲無目,  為斯苦類開淨眼, 為彼示現智慧燈,  得見如來清淨身。 方便自在無倒惑,  悉應堪受一切供, 漸教開示解脫道,  是名淨眼方便地。 於一法門說無邊,  無數劫中廣敷演, 分別深遠清淨義,  是名周遍妙法門。」◎  ◎復有月天子,於調伏眾生普照法界法門,而得自在;耀華天,於普觀攝一切諸法境界法門,而得自在;勝光莊嚴天,於諸眾生心海境界皆悉令轉法門,而得自在;雜樂世間天,於能生一切不可思議愛樂法門,而得自在;眼光天,於令眾生實見法門,而得自在;現淨光天,於大慈悲救護一切苦惱眾生法門,而得自在;普遊靜光天,於無癡淨月法門,而得自在;妙莊嚴天,於觀諸法如幻如化空無法門,而得自在;淨菩提天,於善解一切業行所起法門,而得自在;大光焰天,於滅諸天疑照度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月天子承佛神力,遍觀月天子眾,以偈頌曰:  「普於眾生放大光,  十方國土見如來, 照除一切愚癡闇,  明了不可思議法。 佛界無邊不可盡,  無量劫中集功德, 種種方便妙法門,  調伏一切眾生類。 如來智慧甚深遠,  知他無量諸心海, 隨順為轉淨法輪,  令生無量歡喜心。 眾生遠離賢聖樂,  沒在世間無量苦, 佛與斯等清淨法,  心得悅樂安隱住。 如來普放大光明,  分別世間諸法相, 罪福報應不敗亡,  清淨光天如是見。 佛是一切眾生地,  能持無量善果報, 悉令眾生離邪道,  善能安立方便地。 大慈悲雲靡不覆,  佛身難思等眾生, 普雨法雨潤一切,  是佛第一上方便。 一切有無性如空,  佛是眾生大光明, 常勤方便利一切,  最勝清淨如是見。」  復有持國乾闥婆王,於攝一切眾生娛樂方便法門,而得自在;樂樹光乾闥婆,於佛功德莊嚴法門,而得自在;起淨眼乾闥婆,於眾生離憂喜法門,而得自在;華樹乾闥婆,於滅結使法門,而得自在;樂遊行乾闥婆,於調伏希望法門,而得自在;妙眼乾闥婆,於一切樂喜光藏正住法門,而得自在;師子幢乾闥婆,於一切方雨寶法門,而得自在;寶光解脫乾闥婆,於現一切妙身廣智法門,而得自在;金剛樹乾闥婆,於長養諸樹喜光法門,而得自在;現諸莊嚴乾闥婆,於一切佛諸境界行悉令眾生受樂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持國乾闥婆王承佛神力,遍觀乾闥婆眾,以偈頌曰:  「如來境界無量門,  一切眾生莫能思, 世尊清淨如虛空,  開示眾生見正道。 如來無量功德海,  一一毛孔悉得見, 能令一切隨意樂,  清淨悅樂如是見。 眾生無量憂苦海,  佛能除滅悉無餘, 佛以大慈多方便,  能開眾生清淨眼。 諸佛剎海滿十方,  如來光明悉遍照, 能除眾生煩惱垢,  演說甚深清淨法。 佛於無量諸劫海,  方便廣修淨國土, 以一切智無上音,  安慰無邊眾生類。 樂見如來普清淨,  眾生悉得無盡樂, 隨順能起解脫因,  得解脫冠心歡喜。 愚癡障蓋甚堅固,  眾生輪轉生死海, 如來示現廣大法,  演說清淨建法幢。 一切眾生無量門,  如來為現種種形, 多方便門照眾生,  愛音如來如是現。 如來方便無邊際,  善逝具足廣開現, 入最勝道方便行,  金剛樹下成正覺。 以無量劫為一念,  佛力能現亦不積, 能與眾生一切樂,  是名樂見方便門。」  復有毘樓勒鳩槃荼王,於能滅一切闘諍法門,而得自在;長燈照光鳩槃荼,於一切行現前法門,而得自在;善修幢鳩槃荼,於專正諸趣法門,而得自在;饒益諸行鳩槃荼,於善惡平等清淨法門,而得自在;除恐怖鳩槃荼,於一切眾生無畏安隱莊嚴法門,而得自在;淨娑羅林鳩槃荼,於除滅無量眾生愛海熾然法門,而得自在;起須彌鳩槃荼,於一切趣照明雲法門,而得自在;常勤鳩槃荼,於普照法門,而得自在;無量淨眼鳩槃荼,於起不退轉大慈藏法門,而得自在;無量門鳩槃荼,於起一切趣所作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毘樓勒鳩槃荼王承佛神力,遍觀鳩槃荼眾,以偈頌曰:  「如來忍力成滿足,  無量劫行為眾生, 離放逸慢諸煩惱,  故佛身淨照十方。 昔行菩薩諸行海,  調伏十方無量眾, 種種方便起慈門,  令眾生得一切智。 如來智慧濟群生,  悉分別知眾生心, 無量自在調眾生,  一切見者皆歡喜。 佛神力境難思議,  於當來世一切劫, 轉實法輪猶虛空,  無量眾生得淨眼。 眾生癡垢翳心目,  如來照除見正道, 救濟永離無量苦,  令無恐怖得淨智。 眾生沒在愛苦海,  如來智照滅無餘, 離欲無垢見佛身,  猶如寶樹悉清淨。 佛身普應無不見,  種種方便化眾生, 音如雷震雨法雨,  是名山王慧法門。 佛光無垢最清淨,  照除眾生癡冥山, 顯現如來無量德,  無癡方便見佛身。 無量劫修大悲門,  悉與眾生自在樂, 種種方便滅眾苦,  離垢清淨如華敷。 最勝現身悉周遍,  於十方界無去來, 自覺大聖一切現,  是無量門佛能見。」  復有毘樓波叉龍王,於一切龍趣中除滅熾然恐怖救濟法門,而得自在;海龍王,於一念中能轉一切不可思議龍身法門,而得自在;雲樂妙幢龍,於一切有趣轉清淨輪聞聲法門,而得自在;須彌普幢龍,於一切眾生示大功德海法門,而得自在;德叉伽龍,於離恐怖清淨法門,而得自在;無量步龍,於示現一切眾生無量雲、超度無量劫、住壽法門,而得自在;焰眼善住龍,於安立一切世界分別無量佛法示現方便法門,而得自在;離垢勢色龍,於一切眾生離垢、歡喜、知足入方便法門,而得自在;普行廣聖龍,於一切善惡音聲具滿平等觀法門,而得自在;阿那婆達多龍王,於大悲雲蔭覆一切眾生離苦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毘樓波叉龍王承佛神力,遍觀龍眾,以偈頌曰:  「觀見一切最勝法,  救濟十方群生類, 惡趣眾生常輪轉,  以大悲力能濟拔。 隨諸眾生所樂色,  佛一毛孔皆悉現, 神足境界無有量,  佛功德海清淨現。 最勝妙法無限量,  譬如大海深無底, 隨其所樂令得聞,  妙聲柔軟發雷音。 一切眾生瞋恚心,  蔭蓋障覆愚癡海, 如來無上大慈悲,  以神足力度脫之。 於如來身一毛孔,  眾生功德皆悉現, 入深無量功德海,  須彌山幢功德現。 眾生種種恐怖苦,  法王智光悉救濟, 最勝毛孔演妙音,  無量眾生開淨眼。 十方三世諸如來,  於佛身中現色像, 無量劫中淨佛土,  是名無上大龍地。 佛一毛中皆悉現,  無量神變莊嚴土, 佛與眷屬圍遶坐,  為眾生說微妙法。 佛為菩薩求道時,  恭敬供養諸佛海, 種種無量方便門,  度脫一切眾生海。 如來演說正法時,  充滿一切眾生樂, 佛音能起歡悅心,  普令眾生得法喜。」  復有毘沙門夜叉王,於平等觀方便離一切惡饒益眾生法門,而得自在;音主夜叉,於一切普勝法門,而得自在;持地夜叉,於能除奪眾生精氣、長養一切生氣法門,而得自在;一切主夜叉,於觀一切聖功德法門,而得自在;勝眼神足夜叉,於觀一切眾生智慧法門,而得自在;堅固金剛眼夜叉,於與一切眾生安樂法門,而得自在;護命夜叉,於持力救濟法門,而得自在;能破須彌山夜叉,於起隨順佛力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毘沙門夜叉王承佛神力,遍觀夜叉眾,以偈頌曰:  「眾生罪垢甚深重,  於百千劫不見佛, 輪轉生死受眾苦,  為度是等佛興世。 佛為救濟一切故,  悉現十方眾生前, 拔濟諸趣眾苦輪,  因緣音主最方便。 眾生重罪惡業障,  佛以方便悉除滅, 安立眾生正法中,  是名離癡方便見。 佛昔無量劫行時,  讚歎十方一切佛, 故有高遠大名稱,  皆悉普聞十方國。 佛慧無邊等虛空,  如來法身不思議, 故能顯現照十方,  明淨眼王妙法門。 一切眾生入邪徑,  佛示正道難思議, 見諸眾生堪受化,  種種方便令調伏。 一切眾生諸功德,  不及如來一光福, 佛智慧海不可議,  是名寶王如是見。 無量劫數難思議,  佛於是中修十力, 是故世尊力具足,  一切世間無能壞。」  復有金剛眼照力士,於示現如來無量色像法門,而得自在;離垢日踴力士,於諸佛無量色法門,而得自在;須彌華光力士,於離垢自在種種現法門,而得自在;淨雲音力士,於如來無邊淨音不可量法門,而得自在;阿修羅主力士,於一切示現種種法門,而得自在;金剛光樂力士,於入一切佛法無餘法門,而得自在;雷音力士,於能舉一切諸天法門,而得自在;師子端嚴王力士,於如來功德廣照法門,而得自在;勝光明力士,於除滅眾生惡心安立佛境法門,而得自在;珠髻華光力士,於菩薩示現一切世間雨寶法門,而得自在。  爾時,金剛眼照力士承佛神力,遍觀力士眾,以偈頌曰:  「普為三界一切眾,  於諸法中為法王, 具足無量眾妙色,  悉照十方無不明。 佛身一切諸毛孔,  普放光明不可議, 映蔽一切日光明,  遍照十方靡不周。 如來大聖自在力,  充滿一切諸法界, 法身示現無涯際,  悉現一切眾生前。 佛音清淨甚深妙,  普震十方諸世界, 柔軟微妙和雅音,  滅眾生垢願滿足。 十方三界諸宮殿,  最勝悉現於彼坐, 一一佛所無量眾,  導師處中為說法。 法海無量無有邊,  眾方便門悉入中, 分別一切諸法界,  最勝示現無窮盡。 眾生大海無邊際,  最勝淨眼能度脫, 如來光明照眾生,  一切普見大導師。 悉皆恭敬興供養,  無量塵海國土佛, 功德無量如虛空,  一切悉見大導師。 如來神力不可壞,  一切佛土皆悉現, 如來安坐淨道場,  一切眾生現前見。 光明普照如雲興,  眾妙莊嚴光圓滿, 普照一切諸法界,  示現諸佛深妙法。」  是時,普賢菩薩成就不可思議方便法門海、能入如來無量功德海。所謂:出生究竟淨諸佛土調伏眾生法門;詣諸佛所能起一切具足功德法門;菩薩諸地願行法門;普門示現法界塵數身雲法門;持諸佛土不可思議方便輪法門;一切眾中自在顯現無量無邊菩薩境界法門;於一念中知三世劫生滅法門;分別顯現一切菩薩諸根境界海法門;其身自在充滿無量無邊法界法門;一切菩薩種種方便廣分別法入一切智方便法門。  爾時,普賢菩薩遍觀一切大眾,以偈頌曰:  「最勝嚴淨,  無數佛土,  無量淨色, 甚深功德。  真淨離垢,  佛子充滿, 常聞妙法,  不思議音。  見佛處此, 師子座上,  一切塵中,  亦復如是。 而如來身,  亦不往彼,  普現佛土, 功德境界,  悉入無量,  諸地方便, 佛示一切,  諸菩薩行,  說諸方便, 不可思議。  令諸佛子,  入淨法界, 離垢淨眼,  住深法性。  十方無量, 無有邊際,  微塵數等,  諸化佛身, 教導無量,  眾生等類。  一切十方, 如來剎土,  世尊皆悉,  為平等護。 佛於方便,  悉已清淨,  調伏眾生, 令除垢穢。  一切塵數,  諸佛國土, 如來示現,  無量自在。  梵音和雅, 遍諸道場,  演暢最勝,  菩薩本行。 一切三世,  所有劫數,  於念念中, 悉見無餘。  觀彼生滅,  如實法相, 不可思議,  世護能見,  無量大眾, 數不可盡。  如來真子,  欲觀佛地, 一切法門,  無量無邊,  非諸佛子, 所有境界。  離垢如來,  猶如虛空, 清淨無著,  等真法性。  現化無量, 不可窮盡,  悉坐道樹,  成等正覺。 佛以一言,  說一切地,  一切法相, 皆悉窮盡。  無量方便,  一一門中, 演暢諸法,  亦悉無餘。」  爾時,於佛師子之座,一切妙華摩尼寶輪高臺樓觀莊嚴具中,一一各出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其名曰:海慧超越菩薩、無量師子吼菩薩、眾寶光幢菩薩、智日超慧菩薩、不思議功德智稱菩薩、方便寂靜妙華髻菩薩、金光焰菩薩、法界普音菩薩、淨雲月幢菩薩、善超淨光菩薩,如是等一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大菩薩眾,設諸供養,散眾妙華,充滿虛空,燒諸雜香,氣過騰雲,普現一切眾寶圓光;又放無量淨日光明,作眾妓樂諸微妙音,雜種寶樹枝葉華實,一切光明猶若雲起,雨無量寶,如是一一菩薩所供養具,各與一佛世界微塵數等;一一供具,復與一佛世界微塵數等,皆大歡喜,供養世尊,遶百千匝已,隨其所應供養大眾,猶如雲雨而無斷絕,隨所出方,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恭敬向佛結跏趺坐。彼菩薩等,悉得無量清淨法海普明法門,於佛境界無所障礙,悉入一切辯才法海;又得不可思議照明法門,正住如來普門境界,三世智地皆已得入,具足成就大力法愛,無量功德清淨圓滿,常行法界畢竟空性,悉已具足供養諸佛。  爾時,一切海慧自在智明王菩薩,以偈頌曰:  「佛覺諸法,  平等真實,  無有障礙, 淨如虛空。  普悉照明,  十方世界, 處一切眾,  最勝殊特。  自然正覺, 無量無邊,  充滿十方,  眾生境界。 一切悉坐,  菩提樹王,  諸眾生主, 皆悉圍遶。  佛有如是,  自在神力, 於一念頃,  現無量身,  普令眾生, 滅除垢穢。  如來境界,  無有邊際, 無量劫海,  具足修行。  如來處在, 一切有海,  種種方便,  調伏眾生。 皆悉受行,  最勝正法,  眾會離垢, 普得清淨。  一切觀佛,  深樂無厭, 最勝妙相,  莊嚴具足,  處蓮華藏, 寶師子座,  一切眾寶,  諸莊嚴具。 皆出無量,  微妙香熏,  雜色華鬘, 懸布虛空。  佛處如是,  寶師子座, 無量眾寶,  流出妙光,  暉焰清淨, 十方明耀。  如來安住,  莊嚴樓觀, 演出清淨,  微密梵音,  宣暢最勝, 無上正法。  聞者歡喜,  得淨妙道, 金剛承座,  安峙堅固,  如意藏寶, 以為莊嚴。  寶髻菩薩,  常守護之。 世尊於此,  普現照明。  天尊處在, 寶師子座,  遍照三世,  一切導師。 無量化佛,  遍滿十方,  闡揚如來, 無盡法藏。」  爾時,佛神力故,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六種十八相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覺、遍覺、等遍覺;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涌、遍涌、等遍涌。又令一切世界諸王,各雨不可思議諸供養具,供養如來大眾海會;所謂:雨一切香華雲、眾妙寶雲、雜寶蓮華雲、無量色寶曼陀羅雲、解脫寶雲、碎末栴檀香雲、清淨柔軟聲雲、寶網日雲,各隨其力雨眾供養,如是等一一世界諸王,設不可思議諸供養雲,普供一切如來大眾;如此世界設眾供養,一切十方諸佛國土亦復如是。此世界中佛坐道場,世界諸王各隨所樂境界三昧諸方便門,歡喜厭離、通達諸方勇猛之法,如來境界神力所入,諸佛無量法海之門,皆已得度;如此世界,十方一切世界,亦復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一  爾時,諸菩薩眾,及一切世界諸王,咸作是念:「何等是一切諸佛地?佛境界?佛持?佛行?佛力?佛無畏?佛三昧?佛自在?佛勝法示現菩提?佛眼、耳、鼻、舌、身、意諸根?佛光明音聲?佛智海?世界海?眾生海?法界方便海?佛海?波羅蜜海?法門海?化身海?佛名號海?佛壽量海?一切菩薩所修行海?發大乘心,出生諸波羅蜜願智慧藏?唯願如來慈悲方便,發起我心,令得開解。」  時,諸菩薩神力故,一切供養具中出自然音,而說偈言:  「如來無量曠劫行,  自然正覺出世間, 於當來世無量劫,  身應一切如大雲。 斷眾生疑永無餘,  出生勝力得解脫, 滅除世間無量苦,  令一切得正覺樂。 無量剎塵諸菩薩,  一心合掌觀最勝, 隨彼所願諸境界,  斷除疑惑開法門。 何等一切諸佛地,  大聖境界佛諸持, 佛無上智力無畏,  願為佛子平等現。 無量如實諸三昧,  諸清淨行深妙法, 大聖神力無有邊,  興大雷雲雨眾生。 悉入法王如實趣,  於最勝境不退轉, 及無量佛諸功德,  願起慈悲悉令見。 如來眼根無限量,  耳鼻舌身亦如是, 佛意如實難思議,  願令眾生悉知見。 佛國土海眾生海,  諸法界海調伏海, 佛海無量無邊際,  願令佛子平等見。 波羅蜜海不思議,  無上方便法門海, 無量無邊法門海,  願在道場具足說。」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即於面門及一一齒間,各放佛世界塵數光明。所謂:寶幢照光明、法界妙音莊嚴光明、生樂垂雲光明、佛十種力嚴淨道場光明、一切寶焰雲光明、清淨無礙充滿法界光明、能成一切世界光明、淨寶金剛日幢光明、往詣菩薩大眾光明、演出諸佛語輪光明;如是等一一光明,各有佛世界塵數光明,以為眷屬;一一光明,照十佛土微塵等剎;彼諸菩薩見此光已,得覩蓮華藏莊嚴世界海;佛神力故,於光明中而說偈言:  「無量劫海修功德,  供養十方一切佛, 教化無邊眾生海,  盧舍那佛成正覺。 放大光明照十方,  諸毛孔出化身雲, 隨眾生器而開化,  令得方便清淨道。 佛於往古生死中,  調伏一切諸群生, 於一念中悉解脫,  世雄無量得自在。 深心淨信普莊嚴,  往修滿足波羅蜜, 與諸剎海塵數等,  堅固安住一切力。 出微妙音遍十方,  具足實智滿眾心, 無量方便化眾生,  是師子吼寂靜法, 人尊如是德無量,  應詣供養聽受法。 如佛剎等微塵數,  最勝諸子詣如來, 各雨一切供養具,  一心恭敬觀導師。 如來所說一語中,  演出無邊契經海, 於一切眾雨甘露,  恭敬往詣兩足尊。 三世諸佛無上願,  大聖道場分別說, 亦非集在一念中,  宜速時詣覲最勝。 盧舍那佛大智海,  光明普照無有量, 如實觀察真諦法,  普照一切諸法門。」  爾時,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東,次有世界海,名淨蓮華勝光莊嚴;中有佛剎,名眾寶金剛藏,佛號法水覺虛空法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觀勝法妙清淨王,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充滿十方一切虛空;興十種寶色光明華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妙寶須彌山雲、十種日輪雲、十種寶華雲、十種妙寶樓閣藏雲、十種華樹雲、十種妙香現眾色雲、十種一切妙音聲雲,如是一切,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於東方雜華光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南,次有世界海,名眾寶月光莊嚴藏;中有佛剎,名無量光嚴,佛號普智光勝須彌山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清淨海慧,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妙莊嚴藏眾寶王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普莊嚴寶王雲、十種妙寶藏熾然照明歎佛功德寶王雲、十種妙音充滿讚歎寶王雲、十種菩提樹莊嚴道場寶王雲、十種普門光明佛變化寶王雲、十種不壞眾光明示現寶王雲、十種香燈照一切剎充滿寶王雲、十種不可思議佛剎如來宮殿普現寶王雲、十種雜寶三世諸佛法身光明寶王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恭敬、供養、禮拜已,在於南方青色蓮華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西,次有世界海,名寶光樂;中有佛剎,名一切勝觀,佛號香光王功德寶莊嚴;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香焰平等莊嚴月光,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雜寶香華樓閣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一切色寶王莊嚴樓閣雲、十種一切寶幢香焰樓閣雲、十種一切解脫莊嚴樓閣雲、十種一切寶華鬘雲、十種一切寶鬘莊嚴寶樓閣雲、十種一切普光明藏照一切莊嚴樓閣雲、十種一切寶莊嚴無量莊嚴悉現樓閣雲、十種普滿莊嚴樓閣雲、十種無量華樂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於西方金色雜寶莊嚴蓮華藏化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北,次有世界海,名瑠璃寶光充滿藏;中有佛剎,名化青蓮華莊嚴,佛號無量智慧音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師子光莊嚴,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香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一切青色華雲、十種一切妙寶樹雲、十種一切諸雜華雲、十種一切寶莊嚴雲、十種一切寶雷音雲、十種一切妙音聲雲,如是一切,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於北方大燈變化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東南方,次有世界海,名閻浮檀玻瓈色幢;中有佛剎,名寶莊嚴藏,佛號一切法燈無所怖畏;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無盡勝燈功德法藏,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無量色蓮華藏師子座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師子座雲、十種一切莊嚴具莊嚴師子座雲、十種燈明師子座雲、十種能出十方一切眾寶師子座雲、十種一切香鬘師子座雲、十種一切諸佛莊嚴示現師子座雲、十種一切寶臺欄楯莊嚴師子座雲、十種一切寶樹莊嚴師子座雲、十種日莊嚴師子座雲,皆悉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東南方夜光幢寶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西南方,次有世界海,名普照莊嚴;中有佛剎,名香勝離垢光明,佛號一切眾生普歡喜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普智光明慧燈,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如意寶王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青色寶雲、十種一切香雲、十種一切幡雲、十種一切妙色莊嚴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西南方眾寶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西北方,次有世界海,名善光照;中有佛剎,名意入,佛號普門智慧意入明淨音;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無量華照垂髻,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雜寶輪蓋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華蓋雲、十種解脫蓋雲、十種寶王蓋雲、十種雜寶蓋雲、十種普寶蓋雲、十種瑠璃寶王蓋雲、十種一切香蓋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西北方眾善光明幢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此世界海東北方,次有世界海,名寶照光明藏;中有佛剎,名香莊嚴樂勝藏,佛號無量功德海;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無盡清淨光明王,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寶光輪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光輪雲、十種華雲、十種如來變化輪雲、十種一切佛境界輪雲、十種一切功德寶雲、十種一切眾生樂不可盡示現雲、十種一切諸佛所願示現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東北方清淨光明不可盡師子座上,結跏趺坐。◎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二  ◎此世界海下方,次有世界海,名蓮華妙香勝藏;中有佛剎,名寶師子光,佛號明照法界;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光照分別法界,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寶光明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一切香光明雲、十種諸佛師子吼雲、十種一切佛剎功德莊嚴雲、十種一切華樓閣雲、十種一切座莊嚴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在於下方寶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此世界海上方,次有世界海,名雜寶光海莊嚴;中有佛剎,名樂行清淨,佛號無礙功德稱離闇光王;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名無障礙力精進慧,為佛光明所開發已,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眷屬圍遶,來向佛所;興十種一切無量妙色寶照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十種無量光普照雲、十種一切莊嚴照明雲、十種香焰雲、十種一切莊嚴雲、十種佛光焰雲、十種寶樹華焰雲、十種一切寶樹堅固光明雲、十種一切勝光明雲、十種一切菩薩所行示現雲、十種一切解脫光明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來詣佛所,供養、恭敬、禮拜已,在於上方妙音勝蓮華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如是等十億佛剎塵數世界海中,有十億佛剎微塵數等大菩薩來,一一菩薩各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以為眷屬,一一菩薩各興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妙莊嚴雲,悉皆彌覆,充滿虛空,隨所來方,結跏趺坐。彼諸菩薩次第坐已,一切毛孔各出十佛世界微塵數等一切妙寶淨光明雲,一一光中,各出十佛世界微塵數菩薩,一一菩薩、一切法界方便海充滿一切微塵數道;一一塵中,有十佛世界塵數佛剎;一一佛剎中,三世諸佛皆悉顯現。念念中,於一一世界各化一佛剎塵數眾生,以夢自在示現法門教化、一切諸天化生法門教化、一切菩薩行處音聲法門教化、震動一切佛剎建立諸佛法門教化、一切願海法門教化、一切眾生言辭入佛音聲法門教化、一切佛法雲雨法門教化、法界自在光明法門教化、建立一切大眾海於普賢菩薩法門教化,以如是等一切法門,隨其所樂而教化之,於一念頃,能滅一切世界中,各如須彌山塵數眾生諸惡道苦;各如須彌山塵數眾生,令離邪定,立正定聚;各如須彌山塵數眾生,令立聲聞、緣覺之地;各如須彌山塵數眾生,立無上道;各如須彌山塵數眾生,立一切不可盡功德智慧地;各如須彌山塵數眾生,令立盧舍那佛願性海中。  爾時,諸菩薩光明中,以偈頌曰:  「一切光明出妙音,  說諸菩薩具足行, 佛子功德悉成滿,  普遍一切十方界。 無量劫海修行道,  欲令眾生離苦故, 不自計己生死苦,  佛子善入大方便。 無量無邊無有餘,  窮盡一切大海劫, 遍行一切諸法門,  善說微妙寂靜法。 一切三世佛所願,  皆得清淨具足滿, 佛子饒益諸眾生,  能自具行清淨道。 皆能往詣諸佛所,  清淨法身照十方, 佛子智海無邊底,  普觀諸法寂滅相。 一光明中有無量,  無上大慈難思議, 清淨慧眼照諸法,  此是佛子妙境界。 一毛悉受諸佛剎,  又能震動諸國土, 能令眾生無怖想,  是名清淨方便地。 一一塵中無量身,  復現無量莊嚴剎, 於一念中皆悉見,  是無障礙淨法門。 三世所有一切劫,  於一念中能悉現, 猶如幻化無所有,  是名諸佛無礙法。 普賢諸行皆具足,  能令眾生悉清淨, 諸佛子具自在法,  一一毛孔師子吼。」  爾時,世尊欲令一切菩薩大眾,知佛無量無邊境界自在法門故,放眉間白毫相一切寶色燈明雲光,名一切菩薩慧光觀察照十方藏。此光遍照一切佛剎,於一念中,皆悉普照一切法界;於一切世界,雨一切佛諸大願雲,顯現普賢菩薩,示大眾已,還從足下相輪中入於彼。復有大蓮華生,以眾寶為莖,一切寶王為莊嚴藏,其葉遍覆一切法界;一切寶香莊嚴其鬚,閻浮檀金以為其臺。此華生已,如來眉間有一大菩薩出,名曰一切諸法勝音,與世界海塵數菩薩眾俱,敬遶世尊無量匝已,退坐蓮華臺上,眷屬菩薩坐蓮華鬚。一切諸法勝音菩薩成就無量法界歡喜,隨順諸佛境界深智,度不可思議佛海光明,悉能往詣一切佛所。  爾時,一切諸法勝音菩薩以偈頌曰:  「佛身充滿諸法界,  普現一切眾生前, 應受化器悉充滿,  佛故處此菩提樹。 一切佛剎微塵等,  爾所佛坐一毛孔, 皆有無量菩薩眾,  各為具說普賢行。 無量剎海處一毛,  悉坐菩提蓮華座, 遍滿一切諸法界,  一切毛孔自在現。」  爾時,師子焰光奮迅音菩薩以偈頌曰:  「盧舍那如來,  轉清淨法輪, 一切法方便,  如來雲普覆。 十方國土中,  一切世界海, 佛願力自在,  普現轉法輪。 一切佛土中,  無量大眾海, 言號各不同,  而轉淨法輪。 盧舍那佛神力故,  一切剎中轉法輪, 普賢菩薩願音聲,  遍滿一切世界海。 法身充滿一切剎,  普雨一切諸法雨, 法相不生亦不滅,  悉照一切諸世間。 無量無數億劫中,  一切佛剎微塵道, 盧舍那佛妙音聲,  具足演說本所行。 一切佛剎微塵數,  大光明網照十方, 一一光中有諸佛,  以無上道化眾生。 法身堅固不可壞,  充滿一切諸法界, 普能示現諸色身,  隨應化導諸群生。 三世無量諸佛剎,  其中一切諸導師, 一切音聲及名字,  普見諸佛力自在。 過去未來及現在,  如是一切諸導師, 彼聖能令一切聞,  不可思議正法輪。」  如此四天下道場上,見佛神力,一切菩薩大眾雲集,一切世界海中亦復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於如來前,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即入一切如來淨藏三昧正受,普照一切法界諸如來身,無所障礙,離垢滿足,猶如虛空。普賢菩薩於此世界三昧正受,盡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佛剎亦復如是。普賢菩薩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海諸佛悉現,彼諸如來各各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乃能入此三昧正受,是皆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又汝於諸佛所,清淨行願力故,所謂:轉一切諸佛法輪故;開一切如來智慧海故;盡度一切諸法方便及十方海悉無餘故;除一切眾生煩惱得清淨故;能到一切諸佛國土無障礙故;入一切諸佛境界無礙故;一切諸佛普門功德滿足故;入一切法方便深樂一切智故;方便觀察一切世間法故;知一切眾生諸根海故。」  爾時,一切諸佛與普賢菩薩入一切智力;與入無量無邊法界智;與能詣三世諸佛所智;與一切世界海成壞智;與入無量眾生界智;與佛甚深法門智;與一切不壞三昧住智;與入一切菩薩諸根海智;與一切眾生語言海轉法輪辭辯智;與一身遍滿一切世界智;與一切諸佛音聲智。何以故?以得此三昧法故。  爾時,十方諸佛各申右手,摩普賢菩薩頂;爾時,一切菩薩見十方諸佛各申右手,摩普賢菩薩頂已,彼諸菩薩一心恭敬觀察普賢菩薩,即時同聲以偈頌曰:  「於諸佛所修善法,  滿足一切大願力, 出生清淨妙法身,  如實平等同虛空。 一切諸佛國土中,  普賢菩薩常依住, 十方世界無不見,  無量功德智慧海。 悉見十方一切佛,  清淨身行功德海, 能於一一微塵道,  普皆示現一切剎。 一切十方佛世界,  無量微塵諸劫數, 常見普賢真佛子,  無量三昧方便行。 法身充滿諸法界,  一切十方佛國土, 遍遊一切眾生海,  安住深妙清淨法。 永度無量諸法界,  離眾煩惱不可壞, 其身周遍滿虛空,  廣說無量諸佛法。 一切功德海中生,  普放光明如大雲, 堅固眾生清淨行,  微妙音說佛境界。 無量無數大劫中,  修習普賢甚深行, 無量無邊諸法雲,  雷震演說勝法界。 一切佛土如實性,  十力修集淨莊嚴, 普入一切眾生海,  如應為說清淨法。 無量無邊大眾海,  一心恭敬觀普賢, 無量深廣智慧海,  願轉清淨妙法輪。」◎  ◎爾時,普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一切諸世界海、一切眾生海、法界業海、一切眾生欲樂諸根海、一切三世諸佛海已,普告菩薩大眾海言:「佛子!諸佛一切世界海成敗清淨智、不可思議一切眾生界起智、觀察法界智、一切如來自在智、清淨願轉法輪智、力無所畏不共法智、光明讚歎音聲智、三種教化眾生智、無量三昧法門不壞智、如來種種自在智,如是等一切皆不可思議,我當承佛神力,具足演說,欲令一切眾生入佛智海。」  爾時,普賢菩薩從彼三昧起,從世界微塵等三昧起,念念中不壞方便智一切三世三昧起;時,彼一切諸菩薩眾,一一皆得世界塵數諸三昧世界塵數方便法海、方便辯海、諸行願海,如此會菩薩所得功德,一切世界海、一切如來眾海,諸菩薩眾所得功德亦復如是。  是時,一切世界六種震動,一切眾生安隱悅樂,一切眾寶種種莊嚴,一切如來大眾海中,雨十種寶王雲,所謂:勝金色幢寶王雲、佛光明照寶王雲、金蓮華寶王雲、菩薩辯才光明寶王雲、一切妙音眾寶王雲、莊嚴佛土道場寶王雲、一切菩薩無量功德光明輪妙音寶王雲。一切如來毛孔及諸光明以偈頌曰:  「普賢悉在,  一切佛剎,  坐寶蓮華, 師子座上。  如是示現,  遍一切界, 普入無量,  無邊諸行。  悉能示現, 無量種身,  變化充滿,  十方世界。 妙音和雅,  說法無礙,  一切三昧, 方便自在,  一切佛土,  諸如來所, 一切三昧,  皆得自在。  悉能了知, 最勝境界,  示現普賢,  無量自在。 如一切土,  諸如來前,  一切剎塵, 諸世界中,  普賢自在,  亦復如是。 盡盧舍那,  本願底故,  普賢身相, 猶如虛空。  依於如如,  不依佛國, 現身無量,  普應眾生,  隨群萌類, 為現化故。  一切世界,  無量佛土, 悉能示現,  入諸法門。  普賢菩薩, 具足淨願,  如是等比,  無量自在。 一切眾海,  無量無邊,  各於佛土, 示現清淨。  如是一切,  身中悉現, 隨其起滅,  一念悉知。」  爾時,普賢菩薩欲令大眾重歡喜故,以偈頌曰:  「諸佛深智功德海,  充滿無量無邊剎, 方便隨眾所應見,  盧舍那佛轉法輪。 不可思議佛剎海,  於無量劫令清淨, 最勝導師照一切,  悉能調伏眾生海。 眾生大海難可測,  諸佛境界不思議, 眾生樂惡著諸有,  不能了知無上道。 功德法海長養心,  常能親近善知識, 恆為諸佛所護念,  是等能度得上智。 離諸諂曲心清淨,  廣大慈悲無邊際, 深心淨信無厭足,  彼聞是法喜無量。 普賢菩薩諸地願,  安諦善住能順行, 遊心法界如虛空,  是人乃知佛境界。 一切菩薩得善利,  能見自在最勝尊, 非餘境界之所知,  普賢方便皆得入。 無量無邊諸眾生,  一切如來所護念, 於一切處轉法輪,  盧舍那佛境界力。 一切剎土及諸佛,  在我身內無所礙, 我於一切毛孔中,  現佛境界諦觀察。 普賢菩薩所願行,  無量無邊悉具足, 普眼境界清淨身,  我今演說仁諦聽。」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世界海有十種事,去、來、今佛之所演說,所謂:說世界海、起具因緣世界海、住世界海、形世界海、體世界海、莊嚴世界海、清淨世界海、如來出世世界海、劫世界海、壞方便世界海。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十種事為首,乃至有世界海塵數種事。諸佛子!當知一切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因緣具故成,已成、今成、當成,所謂:如來神力故,法應如是故,眾生行業故,一切菩薩應得無上道故,普賢菩薩善根故,菩薩嚴淨佛土願行解脫自在故,如來無上善根依果故,普賢菩薩自在願力故,如是等世界海塵數因緣具故,一切世界海成。」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佛智境界,  不可思議,  自在善住, 悉皆如是。  無量無邊,  諸世界海, 盧舍那佛,  悉能嚴淨。  如應化度, 一切菩薩,  無量願海,  皆悉清淨。 十方佛土,  一切眾生,  以不思議, 而覺悟之。  一切菩薩,  無量自在, 度一切智,  方便法門,  出生一切, 無量願海。  起諸世界,  猶如虛空, 普行一切,  菩薩善行,  入佛境界, 無量無邊。  悉能嚴淨,  十方佛剎, 一一佛土,  無量劫行,  眾生心境, 不可思議。  業能悉起,  一切剎海, 眾生垢穢,  國不清淨,  行業無量, 世界不同。  諸佛剎海,  淨莊嚴藏, 離垢雜寶,  以為校飾,  長養無垢, 弘誓願海。  佛子能淨,  無數國土, 若有菩薩,  修普賢行,  常能履行, 清淨法界。  當知是等,  功德如佛, 能出無量,  如來剎海,  於一念中, 悉遍十方。  能現一切,  菩薩所行, 甚深清淨,  猶如虛空,  等空界者, 自在如是。  一切道場,  諸如來前, 坐寶蓮華,  現眾妙色,  於其身內, 容一切剎。  又一念中,  示現三世, 入巧方便,  起諸剎海,  於三世國, 示現成佛。  盧舍那佛,  此土清淨, 眾寶成就,  無有邊際。」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一一世界海所依住,如世界微塵數,所謂:依一切莊嚴住、或依虛空住、或依一切寶住、或依佛光明住、或依幻業住、或依摩訶那伽金剛力士掌中住、或依普賢菩薩願力住。」  是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無量無邊佛剎海,  離垢妙寶以莊嚴, 摩尼寶王清淨照,  最勝威神靡不見。 清淨剎海住虛空,  寶王妙藏光普照, 暢發無量微妙音,  宣揚佛道靡不欣。 種種華光善喜樂,  如意寶珠為莊嚴, 無量光網彌覆上,  種種香雲遍充滿。 無量無邊妙蓮華,  青瑠璃寶以為臺, 清淨國土甚奇妙,  一切諸佛莊嚴故。 或有諸佛清淨土,  以佛威神得安住, 見離垢淨眾妙寶,  無量菩薩悉充滿。 或有諸佛清淨土,  金剛力士掌中住, 十力世雄盧舍那,  常為一切轉法輪。 或依寶樹平正住,  依香焰雲亦如是, 有依水輪住堅固,  或依金剛海座住, 有住金剛勝妙幢,  種種寶華彌覆上, 無量自在一切處,  盧舍那佛令眾見。 眾雜異色長光明,  普流一切佛世界, 悉見種種莊嚴藏,  離垢微妙甚清淨。 彼以一切願海力,  無量種種所依住, 諸如來雲悉充滿,  常依清淨虛空住。 或有佛剎處上方,  依淨菩薩天冠住, 彼現無量佛自在,  佛子妙音淨業化。 諸法界等佛國土,  譬如電光亦如幻, 紺瑠璃寶廣清淨,  悉從離垢淨業起。 普現種種莊嚴藏,  依止虛空靜安住, 行業境界不可議,  佛令眾生普得見。 一切塵等諸佛剎,  普賢菩薩一念起, 無量劫行化眾生,  充滿法界現自在。 一一微塵中,  佛國海安住, 佛雲遍護念,  彌綸覆一切。 於一微塵中,  佛現自在力, 一切微塵中,  神變亦如是, 諸佛及神力,  盧舍那示現。」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諸世界海有種種形,或方、或圓、或非方圓、或如水洄澓、或復如華形、或種種眾生形者。」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剎海無有量,  殊形異莊嚴, 十方世界海,  見諸雜種相, 或圓或四方,  或復非方圓, 三維及八隅,  狀若摩尼寶。 一切諸業海,  種種別異故, 有如金剛掌,  莊嚴坦平正。  「鍊真金色,  清淨妙形,  入於無量, 正法之門。  諸佛剎海,  種種之藏, 猶如大雲,  懸處虛空。  彼寶輪地, 妙淨分明,  盧舍那佛,  光明悉照。 諸佛國土,  起由心業,  無量種形, 而以莊嚴。  彼國一切,  各各自在, 如來剎海,  現無量相,  或有淨穢, 苦樂不同。 法常流轉,  變現如是,  一切業海, 不可思議。  一毛孔中,  無量佛剎, 莊嚴清淨,  曠然安住。  彼一切處, 盧舍那佛,  於眾海中,  演說正法。 於一塵內,  微細國土,  一切塵等, 悉於中住。  一切世界,  有種種形, 悉於其中,  轉尊法輪。  是弘誓願, 自在之力,  一一塵中,  現一切剎。 譬如幻化,  亦如虛空,  諸心業力, 之所莊嚴。  一一塵中,  眾生數等, 諸化佛雲,  神力自在。  於微塵中, 善住佛剎,  盧舍那佛,  現法如是。」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諸世界海有種種體,悉應當知,所謂:一切寶莊嚴體、或一寶體、或金剛堅固地體、或眾香體、或日珠輪體。」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或有世界海,  眾寶所合成, 堅固不可壞,  安住寶蓮華。 或勝光明起,  清淨暉焰照, 眾妙莊嚴剎,  依止虛空住。 或有光明剎,  依止光明住, 光明雲莊嚴,  諸菩薩宮殿。 或有佛剎海,  猶如電光住, 言取不可得,  斯由願力起。 或有摩尼寶,  日光明藏照, 貫真珠輪地,  菩薩悉充滿。 或有寶焰剎,  光明雲蔭覆, 一切寶莊嚴,  悉皆有變化。 或有眾相體,  微妙相莊嚴, 間錯雜寶冠,  一切佛所化。 心海業所起,  國土隨樂住, 諭如幻無方,  皆從妄想生。 如來身光明,  摩尼剎安住, 正覺雲彌覆,  一切佛自在。 或普賢菩薩,  化現佛剎海, 一切寶校飾,  願力所莊嚴。」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諸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等莊嚴,悉應當知,所謂:一切境界種種雲莊嚴、一切世界眾生行業莊嚴、三世諸佛及普賢菩薩願力莊嚴,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莊嚴。」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如世界海微塵等,  不可思議業果報, 一切十方世界海,  種種嚴淨廣無邊。 無量淨色普莊嚴,  上妙功德常充滿, 雜光明雲出梵音,  聞於一切諸佛剎。 菩薩無量功德海,  妙聲遍滿一切剎, 諸誓願雲具莊嚴,  聲震十方世界海。 眾生業海廣無際,  淨莊嚴雲出妙音, 業報如寶隨應變,  諸佛力故悉周滿。 一切三世諸如來,  自在普現無量剎, 一一境界一切佛,  莊嚴剎海皆悉見。 過去未來現在劫,  一切十方諸世界, 於無量劫淨莊嚴,  一一佛剎皆悉見。 一切境界諸佛雲,  數等眾生滿十方, 佛自在行令眾知,  是謂如來莊嚴剎。 眾香焰流及華流,  一切眾寶摩尼流, 種種眾妙莊嚴雲,  皆悉校飾諸佛剎。 十方世界諸道場,  一切眾具妙莊嚴, 靡不覩見此剎海,  猶如空中電光現。 普賢菩薩佛子等,  悉能莊嚴諸佛剎, 眾生等劫淨行海,  於此世界悉顯現。」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當知諸世界海有世界塵數清淨,所謂:菩薩親近善知識,成就諸善根等,利一切眾生,淨滿一切諸波羅蜜,安住一切行地,有如是等世界塵數清淨。」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一切佛剎諸莊嚴,  無數願海方便生, 一切佛剎清淨色,  無量行海所修集。 久遠親近善知識,  一切淨妙諸業行, 慈悲普流潤眾生,  是故清淨佛剎海。 一切法門三昧地,  一切佛所淨德海, 禪門方便清淨地,  是故嚴淨佛剎海。 能起無量清淨心,  信佛堅固不可壞, 以忍方便淨無垢,  莊嚴剎海微妙色。 興功德雲滿虛空,  利益一切修淨行, 眾生普獲無量德,  是故嚴淨佛剎海。 剎海方便等無量,  悉淨諸度無有餘, 修無盡願波羅蜜,  是故嚴淨佛剎海。 幻化行起無有量,  一切諸法廣清淨, 種種方便淨眾生,  起是可樂佛剎海。 方便嚴淨一切地,  具足諸佛功德海, 令諸眾生竭苦源,  是故嚴淨佛剎海。 修淨力海無與等,  能淨一切眾生根, 恭敬供養無量佛,  是故嚴淨佛剎海。」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當知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諸佛出興於世,所謂:有佛興世,色身示現遍滿法界,或有短壽,或無量劫,如是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塵數佛出興於世。」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佛以無量方便門,  能起一切佛剎海, 隨順眾生所欲樂,  諸佛法王出興世。 如來法身不思議,  無色無相無倫匹, 示現色身為眾生,  十方受化靡不見。 或為眾生現短命,  或現長壽無量劫, 法身多門現十方,  常為世間良福田。 或有能令不思議,  十方剎海悉清淨, 或有能淨一剎土,  是彼方便願所立。 或說不可思議乘,  佛普示現隨所樂, 或有如來說一乘,  是佛方便無有量。 自然無師得正覺,  或有濟度少眾生, 或有能於一念中,  化度無量眾生海。 或有於一毛孔中,  化佛雲出不思議, 充滿一切十方界,  無量方便化眾生。 或佛音聲震十方,  隨諸眾生所欲樂, 無量億劫不斷絕,  度眾生海無有邊。 或有無量莊嚴剎,  清淨大眾圍遶坐, 充滿一切世界海,  佛遍處眾如空雲。 是佛方便不思議,  慈海充滿遍一切, 入諸莊嚴方便門,  悉現一切眾生前。」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當知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等劫住,所謂:佛剎海,或住不可數劫,或住可數劫,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劫住。」◎  ◎爾時,普賢菩薩欲分別開示故,告一切眾言:「諸佛子!當知此蓮華藏世界海是盧舍那佛本修菩薩行時,於阿僧祇世界微塵數劫之所嚴淨,於一一劫恭敬供養世界微塵等如來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願行。佛子!當知有須彌山微塵等風輪,持此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最下風輪名曰平等,彼持一切寶光明地;次上風輪名種種寶莊嚴,持清淨光寶地;次上風輪名功德勢,持密寶地;次上風輪名曰寶焰,持日不壞寶地;次上風輪名普莊嚴,持具足寶光明地;次上風輪名離垢清淨平等,持寶華焰地;次上風輪名曰方行,持一切真珠地;次上風輪名曰一切年,持一切時,一日、半月、一月、一年;次上風輪名普持勢,持一切須彌山地;次上風輪名莊嚴光明,能持一切有,如是次上有須彌山微塵等風輪。最上風輪名勝藏,持一切香水海;彼香水海中有大蓮華,名香幢光明莊嚴,持此蓮華藏莊嚴世界海;此世界海邊有金剛山周匝圍遶。」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於此蓮華藏,  莊嚴世界海, 一切妙寶藏,  種種淨光明, 一切微塵等,  過去佛所住。 昔於諸有海,  離垢悉清淨, 無量大悲雲,  充滿諸眾生。 捨離自己身,  如佛剎塵數, 於無量行海,  常修令清淨, 是故蓮華藏,  世界海莊嚴。 一切虛空界,  光明遍充滿, 安住不可動,  勝風輪常持, 一切寶莊嚴,  妙風常流行。 盧舍那曠願,  令國土嚴淨, 如意寶遍布,  種種妙華敷, 以本願力故,  處在於虛空。 堅固善安住,  一切寶莊嚴, 十方一切界,  放清淨光雲, 諸摩尼寶中,  無量菩薩雲。 遍遊十方國,  光明極熾盛, 寶華盛妙色,  莊嚴光明輪, 充滿諸法界,  十方靡不遍。 一切眾淨寶,  悉放光明雲, 十方諸世界,  一切皆充滿, 滅除一切苦,  安立無上道。 妙色悉普照,  一切世界海, 於此蓮華藏,  世界海之內, 一一微塵中,  見一切法界。 一切諸佛雲,  放寶光明照, 是盧舍那剎,  有無量自在。 一切眾生等,  蓮華中諸佛, 興種種無量,  自在變化雲。 釋梵諸天眾,  及轉輪聖王, 一切眾生類,  皆悉得安住。 變化放光明,  悉與法界等, 一切光明中,  出諸佛妙音。 知諸眾生心,  所念無有餘, 無數方便門,  調伏群生類。 離一切顛倒,  常住於寂靜, 無量光明雲,  悉與法界等。 普賢所行智,  無上勝妙地, 於光莊嚴中,  皆悉具足聞。  「佛子!當知此蓮華藏世界海,金剛圍山依蓮華日寶王地住。彼有一切香水海,一切眾寶遍布其地,金剛厚地不可破壞,出生一切眾寶,又能明照一切世界。」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一切世界海,  有無量莊嚴, 寶輪無邊色,  如來神力起, 莊嚴斫迦羅,  寶輪及香輪, 依住真珠輪,  及依種種寶, 堅固寶莊嚴,  閻浮檀淨藏, 香光滿十方,  照現斫迦羅, 持以堅固金剛寶,  金剛莊嚴不可壞, 種種眾寶相莊嚴,  一切莊嚴清淨法。 香水普流無量色,  散華摩尼栴檀香, 天衣遍覆華莊嚴,  眾寶香華熏無量, 清淨寶樹雲莊嚴,  普能照明一切身。 光明妙雲悉具足,  樹下安坐靡不照, 種種華香及幡蓋,  一切菩薩充法界, 能說一切語言海,  是盧舍那轉法輪。 彼處悉有珍寶幢,  一切寶樹出光明, 盧舍那佛身清淨,  彼莊嚴內一切見。 諸莊嚴中無數身,  如來變化色無量, 充滿一切十方界,  調伏眾生無限量。 一切莊嚴出妙聲,  盧舍那佛所願輪, 隨其清淨佛剎海,  佛自在力皆悉聞。  「彼大斫迦羅山內世界海中,有不可破壞摩尼寶王映現一切眾生之身,眾寶蓮華以為莊嚴大地,一切莊嚴妙雲皆悉充滿,一切妙香而以熏之,以三世佛剎莊嚴而莊嚴之。」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其地平正淨圓滿,  斫迦羅內不可壞, 平等安住甚清淨,  種種雜寶而莊嚴。 金剛寶地可悅樂,  寶輪羅網彌覆上, 種種寶華為莊嚴,  雜種寶衣珍妙輪。 隨次遍布一切地,  菩薩天冠寶瓔珞, 離垢莊嚴光明照,  妙香碎寶悉充滿。 光明眾寶華莊嚴,  普放一切滿十方, 寶華遍覆一切地,  悉能長養佛功德。 興一切雲滿虛空,  光明普照不可盡, 光明悉滿一切剎,  具說佛法甘露味。 悉入一切佛所願,  常能廣見三世法, 隨順菩薩大士行,  於此大地皆悉見。 此清淨地寶莊嚴,  一切佛剎悉來入, 其地一一微塵中,  一切佛剎亦悉入。 眾寶妙華莊嚴藏,  十方菩薩常往來, 常聞菩薩一切願,  及諸菩薩自在德。 有寶光明相莊嚴,  離垢嚴淨出光明, 示現一切諸佛法,  充滿法界如虛空。 有得普賢所願者,  諸佛境界無量智, 彼得無量勝自在,  能入無邊佛剎海。  「彼大地處有不可說佛剎微塵等香水海,眾寶莊嚴,一切香摩尼寶王以為其岸,寶王羅網彌覆其上,眾寶色水盈滿其中,一切眾華皆悉開敷,細末栴檀以香其水,常出如來妙音不絕;眾香次第普熏十方雜寶階道、真珠欄楯,眾寶潮浪出妙音聲;恆沙佛剎微塵數等寶華樓閣周匝圍遶,無量佛剎微塵等眾寶華城以周其外;十大千世界微塵數華,一一蓮華各十由旬,開敷鮮茂,遍布水上,其香普熏一切世界;十佛國土塵數香樹以為莊嚴。」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於彼嚴淨大地處,  香水寶海而莊嚴, 清淨寶地常安住,  金剛堅固不可壞。 眾香寶王以為岸,  寶雲光明如日照, 真珠寶華妙瓔珞,  離垢清淨普莊嚴。 清淨香水湛然滿,  眾寶華光為旋流, 妙聲悅樂常不斷,  自在普聞佛世界。 眾珍校飾淨階道,  寶莊嚴地安不動, 真珠妙寶為欄楯,  光明寶華可悅樂。 寶樹羅生緣道側,  摩尼寶樂煥明耀, 演出無量和雅聲,  莊嚴淨音歎三寶。 香水柔軟湛然滿,  分陀利華遍圍遶, 一切香華出光明,  清淨具足而莊嚴。 於寶幢中有光明,  垂寶旗幡而莊嚴, 摩尼寶網出妙聲,  聞者能入一切智。 眾寶華城甚微妙,  無量寶色淨光明, 十方世界靡不照,  一切具足光嚴飾。 垣牆周匝而圍遶,  種種雜寶為莊嚴, 清淨寶焰相任持,  具足莊嚴寶香海。 盧舍那佛過去行,  令佛剎海甚清淨, 無數無量無邊際,  彼處一切自在轉。  「一一香水海,有四天下微塵數香水河圍遶,種種寶華彌覆其上;彼諸香水河從佛眉間白毫相出,摩尼寶王汎上隨流。」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離垢清淨香水流,  金剛寶華悉彌覆, 眾寶輪地布金沙,  無量珍琦普莊嚴。 淨妙階道七寶成,  諸欄楯上植蓮華, 真珠寶華常敷榮,  懸雜華鬘為莊嚴。 一切寶光微妙色,  清淨香水雜寶流, 種種寶華為波浪,  眾音諧雅演佛聲。 栴檀寶末和清流,  無量雜寶為迴復, 普出種種香光焰,  常流一切十方界。 一切香河出無量,  雜種妙勝諸珍寶, 眾寶積集為華蓋,  光明普照香水河。 十方無量世界中,  佛光明照見寶王, 如來道場寶輪地,  眾寶香河盈流滿。 諸寶羅網相扣摩,  演佛音聲常不絕, 一切菩薩諸佛法,  普賢大士所修行。 諸佛世尊願音聲,  於彼寶岸常得聞, 一切如來過去行,  皆悉遍聞十方國。 一切香河諸旋流,  一切菩薩功德雲, 漸漸盈滿諸法界,  見一切剎無不至。 彼諸一切香水河,  淨寶王雲彌覆上, 佛白毫相出寶王,  其光明耀等如來。◎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盧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彼香河中間一切平正,諸妙寶樹以為莊嚴,雜種寶幔彌覆其上,一切菩薩願力所起、佛所護念三世莊嚴而莊嚴之。」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盧舍那佛遍十方,  出一切化莊嚴身, 彼亦不來亦不去,  佛願力故皆悉見。 一切佛剎微塵中,  無量佛子修諸行, 悉受清淨國土記,  見嚴淨剎稱本行。  「佛子!當知此蓮華藏世界海中,一一境界有世界海微塵數清淨莊嚴。諸佛子!此香水海上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性住,或有世界性蓮華上住、或在無量色蓮華上住、或依真珠寶住、或依諸寶網住、或依種種眾生身住、或依佛摩尼寶王住;或須彌山形、或河形、或轉形、或旋流形、或輪形、或樹形、或樓觀形、或雲形、或網形。」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堅固清淨諸佛剎,  離垢解脫光明藏, 依止摩尼寶海住,  或有依止香海住, 或依種種方便住,  或依莊嚴眾色住, 或復須彌樹圓形,  種種方門佛剎住。 或光明身諸華藏,  寶雲普放淨光明, 光明充滿勝世界,  寶地海藏不可壞。 或淨佛剎無量色,  光明焰雲眾色等, 或有妙音諸世界,  自然常音不思議。 無數願樂種種身,  自在行雲音聲身, 眾生無量德音身,  最勝一切德音身。 種種門入諸佛剎,  漸至無盡不思議, 無數一切滿十方,  無盡無量普自在。 一切諸方如來剎,  廣大方便入佛界, 見十方剎漸次至,  國土不增亦不減。 以一國土滿十方,  十方入一亦無餘, 世界本相亦不壞,  無比功德故能爾。 一切佛剎微塵中,  見盧舍那自在力, 弘誓願海震音聲,  調伏一切眾生類。 佛身充滿一切剎,  無數菩薩亦如是, 教化眾生無有量,  佛現自在無倫匹。」  爾時,普賢菩薩告諸菩薩言:「佛子!彼眾香水海中有一香水海,名樂光明,有一切香摩尼寶王莊嚴蓮華;上有世界,名清淨寶網光明,佛號離垢淨眼廣入。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雜香蓮華勝妙莊嚴,依寶網住,形如師子座,佛號師子座光明勝照。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寶莊嚴普光明,依諸華住,形如日輪雲,佛號廣大光明智勝。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雜光蓮華,佛號金剛光明普精進善起。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無畏嚴淨,佛號平等莊嚴妙音幢王。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華開淨焰,佛號愛海功德稱王。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總持,佛號淨智慧海。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解脫聲,佛號善相幢。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勝起,佛號蓮華藏光。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善住金剛不可破壞,佛號那羅延不可破壞。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華林赤蓮華,佛號雜寶華鬘智王。彼世界上,過佛剎塵數世界,有佛國名淨光勝電如來藏,佛號能起一切所願功德。彼世界上,有香水海,名淨光焰起,中有世界性,名善住。次上復有香水海,名金剛眼光明,中有世界性,名法界等起。次上復有香水海,名蓮華平正,中有世界性,名出十方化身。次上復有香水海,名寶地莊嚴光明,中有世界性,名寶枝莊嚴。次上復有香水海,名化香焰,中有世界性,名清淨化。次上復有香水海,名寶幢,中有世界性,名佛護念。次上復有世界性,名眾色普光。如是次上復有世界塵數香水海及世界性,如一方,十方亦如是盧舍那佛常轉法輪處。」  爾時,普賢菩薩以偈頌曰:  「法界不可壞,  蓮華世界海, 離垢廣莊嚴,  安住於虛空。 此世界海中,  剎性難思議, 善住不雜亂,  各各悉自在。 平正住莊嚴,  依種種色住, 如來世界海,  佛剎相隨順。 種種身音聲,  一切佛自在, 普見諸世界,  種種業莊嚴。 須彌山城網,  水旋輪圓形, 清淨色蓮華,  彼彼悉圍遶。 屍羅幢盆形,  隨順轉色形, 如是難思議,  諸佛國土形。 不思議世界,  依止蓮華住, 放大光明網,  普照於一切。 一一如來剎,  放諸光明網, 照一切佛國,  充滿十方海。 一切諸佛剎,  一切境界門, 一切方便入,  皆悉見無量, 不思議佛剎,  不壞不可盡, 無量淨莊嚴,  大仙威神力, 彼如來剎頂,  不思議世界, 或成或有敗,  不生亦不滅, 譬如諸樹林,  華葉或生落, 如是諸佛剎,  成敗亦復然, 如依種種樹,  有種種果生, 如是種種剎,  有種種眾生, 種子差別故,  果實生不同, 行業若干故,  佛剎種種異, 譬如意寶珠,  隨意現眾色, 除諸妄想故,  悉見清淨剎, 譬如空中雲,  龍王力能現, 如是佛願力,  一切佛剎起, 猶如工幻師,  能現種種眾, 如是眾生業,  佛剎不思議, 如見彩畫像,  知是畫師造, 如是見佛剎,  心畫師所成。 眾生心不同,  隨起諸妄想, 如是諸佛剎,  一切皆如化。 猶如見導師,  種種無量色, 隨眾生心行,  見佛剎亦然。 無量真珠華,  悉覆諸佛剎, 色現各不同,  離垢莊嚴現。 彼蓮華網中,  佛剎網依住, 種種妙莊嚴,  眾生所依處。 或有佛剎地,  垢穢不平正, 眾生煩惱故,  起如是佛剎。 清淨不清淨,  佛剎不可議, 眾生希望起,  菩薩之所持。 清淨不清淨,  無量諸佛剎, 業海因緣起,  菩薩之所化。 或放清淨光,  離垢眾寶體, 種種妙莊嚴,  諸佛令清淨。 一切國土中,  火災不可議, 示現不清淨,  而剎常堅固。 或依風輪住,  或復依水輪, 無量剎成敗,  眾生行業故。 見無量佛剎,  或成或有敗, 彼亦無有成,  亦復無有敗。 於一一念中,  無量佛剎起, 諸佛所持故,  國清淨離垢。 或有佛剎起,  泥土不清淨, 離明常闇冥,  罪眾生所住。 或有泥土剎,  煩惱大恐怖, 樂少憂苦多,  薄福之所處。 或有鐵世界,  或有赤銅國, 諸石山穢惡,  眾生業故起。 或有泥土剎,  眾生常苦惱, 長冥離光明,  光明海能照。 諸畜生趣中,  受無量種身, 隨宿行業故,  長受無量苦。 閻羅王界中,  飢渴苦常逼, 登上大火山,  長受無量苦。 或有七寶剎,  平正住莊嚴, 清淨業力起,  微妙善安隱。 彼佛剎土中,  唯見人天趣, 功德果成就,  常受諸快樂。 一一毛孔中,  不思議億剎, 無量形莊嚴,  種種業所起。 隨其自業起,  眾生界難議, 取種種相已,  或受樂受苦, 或剎光無量,  一切寶為地, 金剛華遍覆,  離垢淨莊嚴。 或剎光明體,  光明輪安住, 金色栴檀香,  光明雲常照。 或剎日輪體,  布眾香寶衣, 或一蓮華中,  菩薩悉充滿, 或有無量色,  離垢寶佛剎, 紺寶光明網,  光明網電照。 或有佛剎土,  金剛華為體, 或布眾寶華,  觀察甚清淨。 普賢菩薩願,  所得清淨國, 三世莊嚴剎,  悉現於此中。 諸佛子汝觀,  佛世界自在, 未來一切剎,  悉見皆如夢。 十方一切剎,  過去佛國海, 於一世界見,  一切剎如化。 三世一切佛,  並一切佛土, 於一世界見,  三世佛及剎。 觀微塵上剎,  一切佛自在, 無量妙莊嚴,  皆悉如電光。 或無量佛土,  其形猶如海, 有如須彌山,  世界難思議。 有國如珠貫,  依紺寶網住, 或依樹莊嚴,  一切佛充滿, 或依摩尼輪,  或依止蓮華, 八隅雜莊嚴,  離垢種種色。 或如師子座,  或有國如金, 或如眾寶形,  或如梵世處, 或天主月形,  又復形如日。 或如摩尼寶,  栴檀香莊嚴, 或如旋香鬘,  佛世界安住, 或如光明輪,  種種色莊嚴。 或壽命一劫,  或復壽百劫, 或復有壽命,  佛剎微塵等。 或於一劫中,  見無量剎起, 無量不可數,  不思議剎壞。 或國土無佛,  或國土有佛, 或國土一佛,  或有無量佛, 若國土無佛,  他方異世界, 有諸化佛來,  示現自在教。 從兜率捨壽,  降神處胎生, 降魔成正覺,  轉無上法輪, 隨眾生所樂,  種種色示現, 一切時不壞,  轉清淨法輪。 若眾生非器,  非佛令不見, 煩惱所障礙,  不見如來意, 或剎極濁惡,  常聞弊惡音, 剛強麁獷聲,  不愛大恐怖, 彼地獄畜生,  餓鬼趣受苦, 是濁惡佛剎,  眾生憂惱海, 或剎甘露音,  常聞柔軟聲, 清淨業道音,  普聞一切剎, 或有佛剎聞,  釋提桓因聲, 梵天王妙聲,  諸世界主聲, 光明旋音聲,  佛化身無盡, 諸菩薩音聲,  常聞佛剎海, 或不思議剎,  聞轉法輪聲, 不可盡願聲,  所修行音聲, 聞三世諸佛,  具足尊名號, 隨緣起佛剎,  音聲不可盡,  「諸佛子!乃往久遠過世界海微塵數劫,復過是數,爾時,有世界海,名淨光普眼,中有世界性,名勝妙音,依止摩尼華網海住,清淨無穢,有須彌山塵數世界以為眷屬;無量寶莊嚴地有三百重,眾寶圍山高廣嚴淨,周匝圍遶,其世界性,形如須彌山天宮莊嚴,以念為食。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彼香海中,有須彌山,名大焰華莊嚴幢,以十種寶欄楯圍遶。彼須彌山有林觀,名寶華枝,以無量華樓閣、無量寶幢樓閣、無量紺寶網、種種色華而莊嚴之,無量香雲彌覆其上,十億百千城周匝圍遶。於彼林東,有一大城,名曰焰光,純香所成,面千由旬,七寶為郭,周匝圍遶;其城竂觀,雜寶莊嚴,覆以雜華及諸寶網,微風吹動,出妙音聲;其城有門一萬二千,建雜寶幢而莊嚴之,十億園林周匝圍遶,城中眾生皆悉成就,業報神足行同諸天,一切所欲應念即至。於彼林南,有一天城,名樹華莊嚴;次有龍城,名曰究竟;次有夜叉城,名金剛勝妙莊嚴幢;次有乾闥婆城,名離垢善;次有阿修羅城,名寶輪地;次有迦樓羅城,名眾寶莊嚴善光;次有緊那羅城,名娛樂莊嚴;次有摩睺羅伽城,名寶金剛幢。時,彼林中,有一道場,名寶華莊嚴;其道場前,有大蓮華,名華焰具足,縱廣百億由旬,十億蓮華眷屬圍遶。時,彼世界過百歲已,有佛出世,如是次第,有十須彌山塵數如來出興於世;其最初佛,名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時,佛處彼大蓮華上,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名一切功德覺;有十佛世界塵數光明以為眷屬。彼光滅除一切眾生煩惱蓋障,令得淨心,起功德海,永離三惡八難諸趣,發菩提心。  「諸佛子!時,彼焰光城中,有王名愛見善慧,其王統領萬億諸城,有三萬七千夫人、采女,二萬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勝,次名普莊嚴童子。時,彼童子見佛無量自在功德善根因緣故,即得十種三昧,名曰諸佛具足功德三昧、普門方便三昧、淨方便雲三昧、教化眾生三昧、一切音聲充滿三昧、無量功德誠向三昧、如實覺諸法三昧、廣地方便海三昧、勝解脫三昧、一切智光三昧。」  爾時,普莊嚴童子以偈頌曰:  「猶如千日出,  虛空靡不照, 離垢坐道場,  光明亦如是。 無量萬億劫,  難遇之導師, 出興於世間,  一切見最勝。 觀察佛光明,  如雲難思議, 一切處悉見,  如對現目前。 毛孔放光明,  如雲不可盡, 隨諸眾生音,  讚佛無量德。 眾生遇佛光,  離苦永寂滅, 悉安隱快樂,  歡喜遍充滿。 觀察諸菩薩,  充滿十方界, 放摩尼寶雲,  讚歎諸最勝。 常於道場聞,  深妙音聲海, 滅諸眾生苦,  覩佛自在力。 一切興恭敬,  歡喜心無量, 往詣法王所,  瞻仰禮供養。」  時,彼童子說偈音聲,於彼世界無不普聞。  爾時,愛見善慧王聞說是偈,歡喜無量,以偈頌曰:  「宜時普宣告,  諸王大臣等, 令知吉祥相,  咸速詣最勝。 莊飾一切城,  宜令悉清淨, 建諸妙幢幡,  種種寶莊嚴。 設眾妙寶帳,  彌覆羅其上, 興妓樂音雲,  令充遍虛空。 掃除諸街巷,  降以雜寶雨, 莊嚴眾寶乘,  當詣見最勝。 各於其帳內,  雨種種雲雨, 一切莊嚴雲,  流行虛空中。 香蓮華光雲,  華蓋難思議, 瓔珞半月雲,  雨眾妙寶衣, 須彌山香水,  摩尼寶莊嚴, 清淨眾雜寶,  顯現虛空中。 摩尼寶華鬘,  離垢眾寶鬘, 摩尼寶燈雲,  凝照停虛空。 矚想皆念佛,  生無量歡喜, 妻子眷屬俱,  當詣見最勝。」  爾時,愛見善慧王與七十七億那由他眷屬俱,往詣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佛所;到已,頭面禮足,於一面坐,有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往詣佛所,頭面禮足,於一面住。爾時,如來教化一切諸眾生故,於彼大眾海中說經,名現三世一切諸佛集會,世界塵數修多羅以為眷屬,隨諸眾生所應解故。  爾時,普莊嚴童子聞是經已,宿世功德因緣故,得一切法具足三昧、一切法來入安住菩提心三昧、法界師子光方便三昧、法眼清淨三昧。爾時,童子以偈頌曰:  「我聞最勝法,  清淨慧眼開, 能見一切佛,  過去功德海。 我見一切生,  如本色具足, 隨本名身業,  供養一切佛。 過去諸佛所,  無量劫海行, 我見諸佛海,  清淨佛剎海。 於生死海中,  捨自身無量, 修菩薩勝行,  嚴淨佛剎海。 捨無量耳鼻,  頭目及手足, 王身大臣身,  具足修淨國。 一一佛剎中,  難思議億劫, 修行菩薩道,  令佛剎海淨。 普賢菩薩願,  修習諸行海, 一切剎海中,  令佛土清淨。 如日光明淨,  悉見色具足, 佛智光照已,  見我本修行。 見無量諸佛,  離垢清淨剎, 成等正覺聲,  悉充滿法界。 如彼修清淨,  具足佛剎海, 一切佛神力,  應修菩薩行。」  說是偈時,如須彌山塵數眾生悉發無上道心。  時,彼如來為此童子而說頌曰:  「善哉普莊嚴,  德藏大名稱, 能為眾生故,  勇猛求菩提。 能發智慧光,  滿一切法界, 無上道德雲,  當得智慧海。 一國中修行,  一剎微塵劫, 當逮是智慧,  如我之所得。 懈怠者不能,  解深方便海, 精進力成就,  能淨佛世界。 一切微塵數,  劫海修眾行, 彼得淨如是,  如我佛剎海。 一一眾生故,  無量劫苦行, 不厭生死難,  能為大導師。 無量無邊願,  一切諸佛海, 能度無上道,  方便海具足。 恭敬供養我,  普莊嚴大力, 勝須彌山佛,  成汝無上道。 普賢常勇猛,  具足大名稱, 一切法界滿,  淨諸佛剎海。」  爾時,一切功德本勝須彌山雲如來壽五十億歲。彼佛滅度後,有佛出世,號一切度離癡清淨眼王如來。普莊嚴童子見是如來已,即得念佛三昧、普門海藏三昧、無量智持轉法三昧、甚深法樂三昧。時,佛說經名一切法界自性離垢莊嚴,有世界微塵等修多羅以為眷屬。普莊嚴童子聞是經已,即得三昧,名一切法普門歡喜藏三昧、入一切法方便海三昧。◎◎  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名號品第三  佛在摩竭提國寂滅道場,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蓮華藏師子座上,善覺智無二念,了達法性、住佛所住、等諸如來至無礙趣具不退法無壞境界,住不思議等達三世,與十佛國土微塵數等大菩薩俱,盡一生補處,悉從他方世界來集,了眾生性,深入法界,常善思量世間涅槃,明了業報眾生心行,悉能解知諸法義味,觀察世間、離世間法,究竟分別為無為性,去、來、現在靡不貫達。時,諸菩薩咸作是念:「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隨所志樂,示現佛剎、示佛所住、示佛國莊嚴、示諸佛法、示佛土清淨、示佛所說法、示佛剎體、示佛功德勢力、示隨佛剎起、示成正覺,開示十方一切如來所可分別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十藏、十地、十願、十定、十自在、十頂菩薩隨喜心、不斷如來性、救眾生、滅煩惱、知眾行、解諸法、離垢穢、拔眾難、決疑網、竭愛欲、佛無上地、佛境界、佛住壽、佛行、佛力、佛無所畏、佛定、佛神足、佛勝法、佛不動轉、佛六情根、佛光、佛智、佛無上功德一切具足,如是等事,悉為我現。」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即如其像,現神通力。現神力已,東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色,佛號不動智,有菩薩字文殊師利,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東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樂色,佛號智火,有菩薩字覺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西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華色,佛號習智,菩薩字財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西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薝蔔華色,佛號行智,菩薩字寶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東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青蓮華色,佛號明智,菩薩字德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東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東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色,佛號究竟智,菩薩字目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東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西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寶色,佛號上智,菩薩字進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西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西北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金剛色,佛號自在智,菩薩字法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西北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下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玻瓈色,佛號梵智,菩薩字智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下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上方過十佛剎微塵數國,有世界名如實色,佛號伏怨智,菩薩字賢首,與十佛土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供養,頭面禮足,即於上方,化作蓮華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  是時,文殊師利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大眾,歎曰:「快哉!今菩薩會為未曾有。諸佛子!當知佛剎不可思議,佛住、佛國、佛法、佛剎清淨、佛說法、佛出世、佛剎起、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議。何以故?十方諸佛說法,知彼心行,隨化眾生,與虛空、法界等。何以故?此娑婆世界中,諸四天下教化一切種種身、種種名、處所、形色、長短、壽命、諸得、諸入、諸根生處、業報,如是種種,不同眾生,所見亦異。何以故?諸佛子!此四天下佛號不同,或稱悉達,或稱滿月,或稱師子吼,或稱釋迦牟尼,或稱神仙,或稱盧舍那,或稱瞿曇,或稱大沙門,或稱最勝,或稱能度。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東方有四天下,名曰善護,彼稱如來,或號金剛、或號尊勝、或號大智、或號不壞、或號雲王、或號無諍、或號平等、或號歡喜、或號無比、或號默然,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南方有四天下,名曰難養,彼稱如來,或名甘露灌、或名善名稱、或名離垢、或名實論師、或名調御、或名樂慧、或名大音、或名眾祐、或名無量、或名勝慧,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西方有四天下,名曰佛慧,彼稱如來,或謂性慧、或謂愛現、或謂無上王、或謂無恐怖、或謂實慧、或謂常化、或謂知足、或謂法慧、或謂究竟、或謂能忍,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北方有四天下,名師子言,彼稱如來,或稱大牟尼、或稱苦行、或稱婆伽婆、或稱福田、或稱一切智、或稱善意、或稱清淨、或稱伊那婆那、或稱勝鬘、或稱願行滿,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東北方有四天下,名曰安寧,彼稱如來,或號法王、或號等起、或號寂靜、或號妙天、或號離欲、或號勝慧、或號等心、或號無壞、或號慧音、或號遠來,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東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樂,或稱如來,或名蓮華、或名慧火、或名知人、或名密教、或名解脫、或名自然安住、或名妙行成就、或名清淨眼王、或名上勇、或名精進力,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西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堅固,彼稱如來,或稱不動、或稱慧王、或稱滿慧、或稱無動慧、或稱常悲、或稱頂王、或稱勝音、或稱一切施、或稱持仙、或稱勝須彌,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名須菩提,彼稱如來,或號普慧、或號光明成就、或號寶髻、或號應敬念、或號無上義、或號悅樂、或號本性清淨、或號光明滿、或號脩臂、或號本善住,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焰道,彼謂如來,或名長養善根、或名師子色、或名利智、或名真金焰、或名普親、或名梵音、或名饒益、或名究竟來、或名真天、或名平等施,如是等稱佛名號,其數一萬。  「諸佛子!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彼謂如來,或稱猛慧、或稱無量清淨、或稱覺慧、或稱勇首、或稱妙莊嚴、或稱能發歡喜、或稱意成滿、或稱火光、或稱精進、或稱一乘。  「諸佛子!如是持地四天下稱佛名號,其數一萬。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億四天下,彼稱如來亦各不同,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次有國土,名曰密訓,彼謂如來,或稱平等、或稱最勇、或稱安慰、或稱調意、或稱聞慧、或稱一切捨、或稱自在、或稱堅固身、或稱大超越、或稱無比智。諸佛子!如是密訓國土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南,次有國土,名曰最勇,彼謂如來,或稱自然清淨、或稱意至到、或稱能仁、或稱解脫王、或稱智慧王、或稱明行足、或稱善誓、或稱能寂滅、或稱大慈、或稱大悲,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西,次有國土,名曰離垢,彼謂如來,或稱具足直心、或稱分別道、或稱善持、或稱解脫眾亂、或稱論師、或稱分別眾寶、或稱無上現、或稱來化、或稱一切苦行、或稱具足力,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北,次有國土,名寶境界,彼謂如來,或稱薝蔔華色、或稱日藏、或稱依精進住、或稱等起住壽、或稱超實、或稱慧日、或稱無障礙、或稱月出、或稱慧火勢、或稱清淨身,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東北,次有國土,名曰訶尼,彼稱如來,或號離苦、或號一切解脫、或號因緣具足、或號解脫智慧、或號過去藏、或號寶光、或號離世間、或號至離身地、或號端嚴藏、或號離瞋恚心,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東南,次有國土,名曰饒益,彼稱如來,或號因緣、或號盡智、或號美音、或號根勝、或號莊嚴蓋、或號淨根、或號殊特、或號分別到彼岸、或號勝定、或號慈父、或號智海,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西南,次有國土,名曰鮮少,彼稱如來,或號牟尼主、或號樂寶、或號不二觀、或號知智、或號謙意、或號有緣見、或號根主、或號天人師、或號建業、或號金剛華,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西北,次有國土,名曰知足,彼稱如來,或號華聚,或號栴檀蓋、或號蓮華藏、或號超越諸法、或號法顯、或號次起、或號善淨蓋、或號離垢善根、或號善言、或號專念法、或號五法藏,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下,次有國土,名離摶食,彼稱如來,或號真珠焰、或號普化、或號法命主、或號無為、或號覺根、或號離塵、或號風無礙、或號欣施、或號分別道、或號建幢,如是等稱佛名號,有百億萬。  「諸佛子!此世界上,次有國土,名解脫音,彼稱如來,或號猛幢、或號無量寶、或號樂大施、或號天光、或號吉祥興、或號離死地、或號最勝、或號不退輪、或號離非法、或號修一切智。  「諸佛子!此解脫音世界稱佛名號,有百億萬,如娑婆國土及十世界,如是東方百千億、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不可稱、無等、無邊、無分齊、不可說虛空、法界等世界中,眾生稱佛名號各各不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是皆如來為菩薩時,有因緣者為度此故,種種方便、口業、音聲、行業、果報、法門、權道、諸根所樂,令諸眾生知如來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四諦品第四之一  爾時,文殊師利告眾菩薩言:「佛子!所說苦諦者,於此娑婆世界,或言害、或言逼迫、或言變異、或言境界、或言聚、或言刺、或言依根、或言不實、或言癰、或言童蒙行。所說苦集諦者,或言火、或言能壞、或言受義、或言覺、或言方便、或言決定、或言網、或言念、或言順眾生、或言顛倒根。所說苦滅諦者,或言無障礙、或言離垢淨、或言寂靜、或言無相、或言不死、或言無所有、或言因緣斷、或言滅、或言真實、或言自然住。所說苦滅道諦者,或言一乘、或言趣寂靜、或言引導、或言究竟希望、或言常不離、或言能捨擔、或言至非趣、或言聖人隨行、或言仙人行、或言十藏。  「諸佛子!此娑婆世界中,如是等四諦名字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稱苦諦,於密訓世界,或名求根、或名不可出、或名不縛根、或名作不應作、或名一切不實、或名分別羸、或名處所成就、或名第一害、或名動、或名身事。所名苦集諦者,或名受、或名枝、或名燒、或名堅固、或名壞根、或名相續、或名害行、或名喜忘、或名生元、或名分。所名苦滅諦者,或名正義、或名堅固、或名讚歎、或名安隱、或名善趣、或名調伏、或名一道、或名離煩惱、或名不亂、或名究竟。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猛將、或名不沒、或名超出、或名勤方便、或名普眼、或名離邊、或名覺悟、或名得妙、或名無上目、或名觀方。  「諸佛子!彼密訓世界如是等四諦名字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諦,於最勇世界,或名恐怖、或名福斷、或名應訶責、或名常給、或名麁歰、或名常怨、或名離勝、或名奪利、或名難共事、或名虛妄、或名勢力。所名苦集諦者,或名因緣、或名癡元、或名怨林、或名刃枝、或名滅味、或名仇對、或名味著、或名導引、或名增闇、或名害利。所名苦滅諦者,或名大義、或名饒益分、或名義中義、或名無量、或名見、或名虛妄斷、或名最勝、或名常、或名住、或名無為。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滅火、或名勝枝、或名定分別、或名不退、或名深方便、或名出、或名最上、或名至非趣、或名解脫、或名能令解脫。  「諸佛子!彼最勇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說苦諦,於離垢世界,或名悔恨、或名資待、或名分別、或名輪迴、或名前行、或名一味、或名非法、或名現前地、或名最邪、或名邪見、或名不可忍。所名苦集諦者,或名虛器、或名分、或名甘忍、或名生地、或名取、或名棄、或名增、或名擔、或名能生、或名堅縛。所名苦滅諦者,或名等等、或名空、或名無垢、或名勝根、或名勝等、或名無作、或名滅使、或名最上、或名畢竟、或名破印。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真堅固、或名方便分別、或名義根、或名真性、或名離愛、或名勝淨、或名有邊、或名寄全、或名究竟、或名淨虛妄。  「諸佛子!離垢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說苦諦,於真實境世界,或名愛欲、或名險根、或名海分、或名邪方便、或名分別根、或名流轉、或名生滅、或名障礙、或名倒根、或名有數。所名苦集諦者,或名愛、或名陷溺、或名不可盡、或名分、或名不正趣、或名津梁、或名事、或名障礙、或名器、或名動。所名苦滅諦者,或名相續斷、或名解散、或名無名、或名不作、或名不現、或名無作、或名無色、或名無燒、或名明、或名淨。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寂行、或名正行、或名修證、或名安隱道、或名無量壽、或名修究竟、或名常道、或名難得、或名彼岸、或名無敵。  「諸佛子!真實境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諦者,於訶尼世界,或名掠取、或名非善友、或名戰怖、或名多言、或名真地獄、或名非法調伏、或名重擔、或名壞根、或名虛妄、或名虛妄根。所名苦集諦者,或名貪、或名作、或名惡、或名生、或名絞縛、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不愛、或名不應說、或名迴轉。所名苦滅諦者,或名不轉、或名解脫、或名無作、或名離愛、或名堅固、或名真實、或名離癡、或名寂滅、或名賢聖、或名離怨敵。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正語、或名無諍、或名教導、或名迴向心、或名廣妙、或名分別方便、或名有數、或名趣寂靜、或名勝智、或名善解義。  「諸佛子!訶尼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言苦諦者,於饒益世界,或名重擔、或名危脆、或名賊等、或名生死、或名非歡喜、或名流轉、或名疲勞、或名醜貌、或名能生、或名利刃。所言苦集諦者,或名流散、或名擾亂、或名煩惱、或名羸劣、或名漂淪、或名乖違、或名非解脫、或名所作、或名取、或名虛妄。所言苦滅諦者,或名離獄、或名真實、或名離諸難、或名覆護、或名善因、或名隨至、或名根、或名離枝、或名無為、或名無次第。所言苦滅道諦者,或名達無所有、或名一切因、或名善本、或名明至、或名不轉法、或名有盡、或名大道、或名能調伏、或名安隱、或名非流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四諦品第四之二  「◎諸佛子!饒益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言苦諦者,於鮮少世界,或名惡逆心、或名不長慧、或名邪念、或名流轉、或名無慚愧、或名貪根、或名熾然、或名刺棘、或名火山、或名憂惱。所言苦集諦者,或名廣地、或名來起、或名遠智、或名眾惱、或名恐怖、或名放逸、或名大失、或名著處、或名無主、或名相續。所言苦滅諦者,或名具足滿、或名甘露、或名非我所、或名無主、或名虛妄斷、或名安樂住、或名無量、或名斷流、或名非趣、或名不二。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光明、或名堅實、或名知深義、或名正業、或名非生滅、或名非相續、或名淨導、或名正趣、或名淨方便、或名勝見。  「諸佛子!鮮少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諦者,於知足世界,或名流轉、或名失利、或名染污障、或名重擔、或名惡形、或名內惡、或名非專到、或名害處、或名苦惱。所言苦集諦者,或名能持、或名方便、或名過時、或名非實法、或名無底、或名攝受、或名離戒、或名煩惱法、或名無量見、或名惡聚。所言苦滅諦者,或名壞身、或名不放逸、或名真實、或名等等、或名清淨、或名離生、或名離曲、或名無相、或名具足、或名不生。所言苦滅道諦者,或名境界言斷、或名功德聚、或名順義、或名廣方便、或名虛妄盡、或名住壽道、或名可稱數、或名正念、或名常道、或名解脫。  「諸佛子!知足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諦者,於所求世界,或名害、或名壞瓶、或名我所、或名身趣、或名流轉、或名衰主、或名苦、或名輕飄、或名無味、或名來去。所名苦集諦者,或名行、或名憤毒、或名惡行、或名受枝、或名不起疾、或名雜毒、或名虛稱、或名離勝、或名熾然、或名驚駭。所名苦滅諦者,或名非聚、或名非處、或名妙藥、或名不可壞、或名不沒、或名不可量、或名大、或名覺枝、或名離染、或名障礙。所名苦滅道諦者,或名勝行、或名離欲、或名諦究竟、或名入深義、或名實究竟、或名淨現、或名持念、或名離障、或名救濟、或名勝枝。  「諸佛子!所求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諦者,於解脫音世界,或名匿疵、或名眾生、或名依枝、或名壞勝、或名障礙、或名駛流、或名遠、或名藏、或名受、或名苦枝。所名苦集諦者,或名遏調伏、或名心趣、或名能縛、或名常念、或名彼邊、或名離修、或名虛妄、或名門、或名輕飄、或名隱覆。所言苦滅諦者,或名非處、或名無上勝、或名不還、或名滅諍、或名小、或名無害、或名善住、或名無盡、或名廣、或名無價等。所言苦滅道諦者,或名自見令見、或名摧敵、或名分別印、或名入相、或名難得、或名無量義、或名能起明、或名和合道、或名向不動、或名勝義。  「諸佛子!解脫音世界如是等四諦名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  「諸佛子!如此娑婆世界及十方佛剎說四諦名,如是東方百千億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不可稱、無等、無邊、無分齊、不可說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中,說四諦名,各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隨諸眾生所應調伏,作如是說。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如來光明覺品第五  爾時,世尊從兩足相輪放百億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閻浮提、百億弗婆提、百億拘伽尼、百億欝單越、百億大海、百億金剛圍山、百億菩薩生、百億菩薩出家、百億佛始成正覺、百億如來轉法輪、百億如來般泥洹、百億須彌山王、百億四天王天、百億三十三天、百億時天、百億兜率陀天、百億化樂天、百億他化樂天、百億梵天、百億光音天、百億遍淨天、百億果實天、百億色究竟天,此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  以佛神力故,百億閻浮提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菩薩、覺首菩薩、財首菩薩、寶首菩薩、德首菩薩、目首菩薩、精進首菩薩、法首菩薩、智首菩薩、賢首菩薩。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樂色、華色、薝蔔華色、青蓮華色、金色、寶色、金剛色、玻瓈色、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佛所,所謂:不動智佛、智慧火佛、淨智佛、具威儀智佛、明星智佛、究竟智佛、無上智佛、自在智佛、梵天智佛、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若有知正覺,  解脫離諸漏, 不著一切世,  彼非淨道眼。 若有知如來,  觀察無所有, 知法散滅相,  彼人疾作佛。 能見此世界,  一切處無著, 如來身亦然,  是人疾成佛。 若於佛法中,  其心隨平等, 入不二法門,  彼人難思議。 若見我及佛,  安住平等相, 彼住無所住,  遠離一切有。 色受無有數,  想行識亦然, 能如是知者,  彼是大牟尼。 見者無所有,  所見法亦無, 明了一切法,  彼能照世間。 一念見諸佛,  出現於世間, 而實無所起,  彼人大名稱。 無我無眾生,  亦無有敗壞, 若轉如是相,  彼則無上人。 一中解無量,  無量中解一, 展轉生非實,  智者無所畏。」  如此處文殊師利說偈,一切處亦復如是。  爾時,光明過此世界,遍照東方十佛國土,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見眾生苦逼,  癡覆愛欲刺, 常求無上道,  諸佛法如是。 離斷常二邊,  見法實不轉, 昔所未曾轉,  轉此無上輪。 不可思議劫,  被弘誓德鎧, 為度生死故,  大聖法如是。 導師降眾魔,  勇健莫能勝, 愛語離眾怖,  無上慈悲法。 內得甚深智,  能害諸煩惱, 一念見一切,  彼自在示現。 能擊正法鼓,  聲震十方國, 令得無上道,  自覺法如是。 不壞無量境,  能遊無數剎, 不取一切有,  彼自在如佛。 無比歡喜念,  諸佛常清淨, 虛空等如來,  彼是具足願。 一一眾生故,  阿鼻地獄中, 無量劫燒煮,  心淨如最勝。 不惜身壽命,  常護諸佛法, 具足行忍辱,  彼得如來法。」  爾時,光明過十世界,遍照東方百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如來覺諸法,  如幻如虛空, 心淨無障礙,  調伏群生類。 或見初生時,  妙色如金山, 住是最後身,  照明如滿月。 或見經行時,  攝無量功德, 念慧善具足,  明行人師子。 或見明淨眼,  觀察照十方, 或時見戲笑,  眾生樂欲故, 或見師子吼,  清淨無比身, 示現末後生,  所說無非實。 或見出家時,  解脫一切縛, 修習諸佛行,  常樂觀寂滅。 或見坐道場,  善覺一切法, 度諸功德岸,  癡闇煩惱滅。 或見天人尊,  具足大悲心, 或見轉法輪,  度脫諸群生, 或見無畏吼,  儀容甚微妙, 調伏一切世,  神力無障礙。 或見寂靜心,  世間燈永滅, 或見十力尊,  顯現自在法。」  爾時,光明過百世界,遍照東方千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善逝法甚深,  無相亦無有, 眾生顛倒故,  次第現一切。 無有我我所,  彼境界空寂, 善逝身清淨,  自覺離諸塵。 等覺明解脫,  無量不可數, 無邊世界中,  因緣和合起。 無諸陰界入,  永離生死苦, 不在世間數,  故號人師子。 內外俱解脫,  本來常自空, 一切離虛妄,  諸佛法如是。 離愛諸煩惱,  長流永不轉, 正覺解諸法,  度無量眾生。 一念不二相,  樂觀寂滅法, 其心無所著,  佛自在無量。 善知因緣法,  業報及眾生, 最勝無礙智,  甚深難思議。 普見十方界,  嚴淨諸佛剎, 如來離虛妄,  度脫無量眾。 佛智如鍊金,  一切有非有, 隨其所應化,  為說清淨法。」  爾時,光明過千世界,遍照東方萬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離諸人天樂,  常行大慈心, 救護諸群生,  是彼淨妙業。 一向信如來,  其心不退轉, 不捨念諸佛,  是彼淨妙業。 永離生死海,  不退佛法流, 善住清涼慧,  是彼淨妙業。 身四威儀中,  觀佛深功德, 晝夜常不斷,  是彼淨妙業。 知三世無量,  不生懈怠心, 常求佛功德,  是彼淨妙業。 觀身如實相,  一切皆寂滅, 離我非我著,  是彼淨妙業。 觀察眾生心,  遠離虛妄想, 成就實境界,  是彼淨妙業。 能稱無量土,  悉飲一切海, 成就神通智,  是彼淨妙業。 計數諸佛國,  色相非色相, 一切盡無餘,  是彼淨妙業。 無量佛土塵,  一塵為一佛, 悉能知其數,  是彼淨妙業。」  爾時,光明過萬世界,遍照東方十萬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若以色性大神力,  而慾望見調御士, 是則瞖目顛倒見,  彼為不識最勝法。 如來身色形相處,  一切世間莫能覩, 億那由劫欲思量,  妙色威神不可極。 非以相好為如來,  無相離相寂滅法, 一切具足妙境界,  隨其所應悉能現。 諸佛正法不可量,  無能分別說其相, 諸佛正法無合散,  其性本來常寂滅。 不以陰數為如來,  遠離取相真實觀, 得自在力決定見,  言語道斷行處滅。 等觀身心無異相,  一切內外悉解脫, 無量億劫不二念,  善逝深遠無所著。 普放妙光明,  遍照世境界, 淨眼一切智,  自在深廣義。 一能為無量,  無量能為一, 知諸眾生性,  隨順一切處。 身無所從來,  去亦無所至, 虛妄非真實,  現有種種身。 一切諸世間,  皆從妄想生, 是諸妄想法,  其性未曾有。 如是真實相,  唯佛能究竟, 若能如是知,  是則見導師。」  爾時,光明過十萬世界,遍照東方百萬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最勝自覺超世間,  無依殊特莫能勝, 大仙化度一切有,  具足淨妙諸功德。 其心無染無處所,  常住無想亦無依, 永處吉祥無能毀,  威德尊重大導師。 從本淨明滅眾冥,  永離諸染無塵穢, 寂然不動離邊想,  是名善入如來智。 欲入善逝深法海,  遠離身心虛妄想, 解了諸法真實性,  永不隨順疑惑心。 一切世界如來境,  悉能為轉正法輪, 於法自性無所轉,  無上導師方便說。 曉了諸法無疑惑,  有無妄想永已離, 不生差別種種念,  正意思惟佛菩提。 諦了分別諸法時,  無有自性假名說, 隨順諸佛真實教,  法非一相亦不多。 眾多法中無一相,  於一法中亦無多, 若能如是了諸法,  是知諸佛無量德。 觀察諸法及眾生,  國土世間悉寂滅, 心無所依不妄想,  是名正念佛菩提。 眾生諸法及國土,  分別了知無差別, 善能觀察如自性,  是則了知佛法義。」  爾時,光明過百萬世界,遍照東方一億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大智無有量,  妙法無倫匹, 究竟能度彼,  生死大海岸, 壽命無終極,  永已離熾然, 彼成大功德,  是則方便力。 於諸佛深法,  隨覺如自性, 常觀三世法,  不生止足想, 了達所緣境,  未曾起妄想, 彼樂不思議,  是則方便力。 常樂觀眾生,  而無眾生想, 示現有身趣,  永離諸趣想, 內常樂禪寂,  而無繫心想, 彼心無所著,  是則方便力。 方便善觀察,  諦了諸法相, 專念正思惟,  常行涅槃性, 樂於解脫道,  具足平等慧, 彼住寂滅法,  是則方便力。 隨順調御士,  最勝佛菩提, 攝取一切智,  廣大如法性, 善入真實諦,  教化諸群生, 彼成最勝意,  是則方便力。 佛說深法義,  悉能隨順知, 入深廣智慧,  滅除諸障礙, 一切至處道,  是處悉能到, 行是自覺道,  是則方便力。 心猶虛空界,  亦如變化法, 一切所依性,  是相則非相, 行於涅槃性,  猶若虛空相, 能到深妙境,  是則方便力。 常記念晝夜,  晦朔日月數, 年歲時劫分,  亦隨觀察知, 一切諸世界,  始終成敗相, 悉能諦了知,  是則方便力。 一切群萌類,  隨業受生死, 有色及無色,  有想亦非想, 彼彼姓名號,  所趣諦了知, 得此不思議,  是則方便力。 一切過去世,  未來現在法, 隨順佛所說,  善念諦觀察, 覺三世平等,  如其真實相, 是諸深妙道,  無比方便力。」  爾時,光明過一億世界,遍照東方十億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受持難行法,  堅固不退轉, 日夜常精進,  未曾起疲厭, 已度難度海,  大音師子吼, 一切眾生類,  我今悉當度。 漂浪生死流,  沈淪愛慾海, 癡惑結重網,  昏冥大怖畏, 離慢堅固士,  是能悉除斷, 超勇成世雄,  是則佛境界。 世間諸放逸,  長迷醉五欲, 非實興妄想,  永為大苦障, 勤修不放逸,  奉行諸佛法, 大誓能度彼,  是則佛境界。 慧者滅本際,  無量難見劫, 眾生依吾我,  無窮生死轉, 令入寂滅法,  奉行最勝教, 誓宣此妙法,  是則佛境界。 見彼苦眾生,  孤惸無救護, 永淪諸惡趣,  三毒恆熾然, 無間無救處,  晝夜常火焚, 誓度斯等苦,  是則佛境界。 迷惑失正路,  習行諸邪徑, 見彼群生類,  長處大闇冥, 為現智慧燈,  令見諸佛法, 誓能為照明,  是則佛境界。 一切三有海,  深廣無涯底, 見彼群生類,  漂溺莫能濟, 為彼勤方便,  興造正法船, 普拯所應度,  是則佛境界。 無有本實見,  常依無明住, 沈沒生死淵,  愚癡心迷亂, 慧者見斯苦,  為之設法橋, 大悲演說法,  是則佛境界。 見彼生死獄,  楚毒難可量, 長夜老病死,  三苦競侵逼, 自覺深妙法,  專修方便慧, 誓度斯等苦,  是則佛境界。 聞佛甚深法,  信心無疑惑, 周滿十方剎,  普行諸法界, 觀察空寂法,  其心無恐怖, 現同一切身,  是則天人師。」  爾時,光明過十億世界,遍照東方百億世界、千億世界、百千億世界、億那由他世界、百億那由他世界、千億那由他、百千億那由他、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不可稱、無等、無邊、無分齊、不可說、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乃至上方亦復如是。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世界所有,一切悉現。如此見佛坐蓮華藏師子座上,有十佛世界塵數菩薩眷屬圍遶,彼一一世界中百億閻浮提亦復如是;佛神力故,皆見十方各有一大菩薩,各與十世界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所謂文殊師利乃至賢首等。是諸菩薩所從來國,金色世界乃至如實色世界,各於本國不動智佛乃至伏怨智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一切處文殊師利以偈頌曰:  「無量無數劫,  一念悉觀察, 無來亦無去,  現在亦不住, 一切生滅法,  悉知真實相, 超度方便岸,  具足十種力。 無等大名稱,  普遍十方剎, 永離生死難,  究竟一切法, 皆悉能遍至,  一切諸世界, 具足能敷演,  清淨微妙法。 普為眾生類,  正心奉諸佛, 是故獲直心,  真實淨依果, 隨順分別知,  了達如如相, 得佛自在力,  十方靡不現。 從始供養佛,  樂行忍辱法, 能入深禪定,  觀察真實義, 悉令一切眾,  歡喜向如來, 菩薩行是法,  速逮無上道。 能問十方佛,  其心常湛然, 信佛不退轉,  威儀悉具足, 一切有無法,  了達非有無, 如是正觀察,  能見真實佛。 無量淨樂心,  境界滿十方, 一切國土中,  能說真實義, 滅除眾垢難,  安住平等法, 若能如是化,  斯人等如來。 聞佛妙音聲,  逮得無上法, 常轉淨法輪,  甚深難知見, 最勝所說法,  具足七覺義, 如是無上觀,  常見諸佛身。 不見如來空,  寂滅猶幻化, 雖見無所見,  如盲對五色, 虛妄取相者,  是人不見佛, 一切無所著,  乃見真如來。 眾生種種業,  難可分別知, 十方內外身,  種種無量色, 佛身亦如是,  一切滿十方, 難知能知者,  彼是大導師。 譬如無量剎,  依止虛空住, 不從十方來,  去亦無所至, 世界若成敗,  本來無所依, 佛身亦如是,  充滿虛空界。」◎◎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明難品第六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種種果報?或至善趣,或至惡趣;或具諸根,或不具者;或生善處,或生惡處;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法,法不知智?」  爾時,覺首菩薩以偈答曰:  「為化眾生故,  乃能問斯義, 諸法如實性,  我說仁諦聽。 諸法不自在,  求實不可得, 是故一切法,  二俱不相知。 譬如駛水流,  流流無絕已, 二俱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亦如明燈焰,  焰焰不暫停, 二俱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亦如長風起,  鼓拂生動勢, 二俱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亦如深廣地,  展轉相依住, 二俱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因此轉眾苦,  而實無所轉。 法性無所轉,  示現故有轉, 於彼無示現,  示現無所有。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其性悉空寂,  虛妄無真實。 觀察正思惟,  有者無所有, 彼見不顛倒,  法眼清淨故。 虛妄非虛妄,  若實若不實, 世間出世間,  但有假言說。」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如來云何隨眾生時、隨命、隨身、隨行、隨欲樂、隨願、隨意、隨方便、隨思惟、隨籌量、隨眾生見而教化之?」  爾時,財首菩薩以偈答曰:  「明智心境界,  常樂寂滅行, 我今如實說,  仁者善諦聽。 分別觀內身,  我身何所有, 若能如是觀,  彼達我有無。 觀身一切分,  無所依止住, 諦了是身者,  於身無所著。 能解身如實,  明達一切法, 知法悉虛妄,  其心無所染。 身命相隨順,  展轉更相因, 猶如旋火輪,  前後不可知。 智者能觀察,  一切有無常, 諸法空無我,  則離一切相。 因緣所起業,  無我猶如夢, 果報性寂滅,  前後無異相。 一切世間法,  唯以心為主, 隨樂取相者,  皆悉是顛倒。 世間所有法,  一切悉虛妄, 不能解諸法,  真實無有二。 一切生滅法,  皆悉從緣起, 念念速歸滅,  始終無異相。」  爾時,文殊師利問寶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四大悉非我,非我所,云何眾生或受苦、受樂,或作惡、作善,或內端正、或外端正,或受少報、或受多報,或有現報、或有後報,然諸法性無善無惡?」  爾時,寶首菩薩以偈答言:  「隨所行諸業,  受果報亦然, 造者無所有,  諸佛如是說。 猶如明淨鏡,  隨其面像現, 內外無所有,  業性亦如是。 亦如田種子,  各各不相知, 自然能作因,  業性亦如是。 亦如大幻師,  在彼四衢道, 示現種種色,  業性亦如是。 如匠造木人,  能出種種聲, 彼無我非我,  業性亦如是。 亦如眾鳥類,  出?音不同, 能作種種聲,  業性亦如是。 如親因緣會,  受生無來者, 諸根各別異,  業性亦如是。 如大地獄中,  眾生受苦惱, 苦惱無來處,  業性亦如是。 亦如轉輪王,  成就勝七寶, 彼無所從來,  業性亦如是。 亦如諸世界,  有成或有敗, 成敗無來去,  業性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問德首菩薩言:「佛子!如來唯覺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音聲遍滿無量世界,悉能教化無量眾生,出無量聲,現無量身,了知無量眾生心意,示現無量神足自在,示現無量無邊世界,示現無量殊勝莊嚴,示現無量種種境界,而法性分別實不可得?」  爾時,德首菩薩以偈答曰:  「佛子乃能問,  甚深微妙義, 智者若知此,  常樂求功德。 猶如地性一,  能持種種物, 不分別一異,  諸佛法如是。 猶如火性一,  能燒世間物, 火性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猶如大海水,  注以百川流, 其味無別異,  諸佛法如是。 猶如風性一,  吹動一切物, 風性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猶如龍雷震,  普雨一切地, 雨渧無分別,  諸佛法如是。 猶如大地一,  能生種種芽, 地性無別異,  諸佛法如是。 猶日無雲曀,  普能照十方, 光明無異性,  諸佛法如是。 猶如空中月,  世間靡不見, 非至一切處,  諸佛法如是。 猶如大梵王,  普應現大千, 其身無別異,  諸佛法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問目首菩薩言:「佛子!如來福田等一無異,云何布施果報不同?有種種色、種種性、種種家、種種根、種種財、種種奇特、種種眷屬、種種自在、種種功德、種種慧,如來平等無有怨親?」  爾時,目首菩薩以偈答曰:  「譬如大地一,  能生種種芽, 於彼無怨親,  佛福田亦然。 譬如水一味,  因器故不同, 諸佛福田一,  眾生故有異。 譬如大幻師,  能令眾歡喜, 諸佛聖福田,  隨願令欣悅。 譬如辯才王,  能令眾歡喜, 諸佛聖福田,  令眾生悅樂。 譬如明淨鏡,  隨對現眾像, 諸佛聖福田,  眾生故有異。 譬如大藥王,  消滅一切毒, 諸佛聖福田,  能滅煩惱患。 譬如日出時,  能除一切闇, 諸佛聖福田,  普照十方界。 譬如淨滿月,  普照四天下, 諸佛聖福田,  平等無偏黨。 譬如毘嵐風,  震動一切地, 諸佛聖福田,  能動三界有。 譬如火劫起,  天地靡不燒, 諸佛聖福田,  能燒一切有。」  爾時,文殊師利問進首菩薩言:「佛子!眾生為見如來教斷諸煩惱耶?為知色、受、想、行、識、欲界、色界、無色界、癡、愛,斷諸煩惱耶?若知色、受、想、行、識、欲界、色界、無色界、癡、愛,斷諸煩惱者,如來教法何所增損?」  爾時,進首菩薩以偈答曰:  「佛子善諦聽,  我說如實義, 或有速出要,  或有難解脫, 若欲求除滅,  無量諸過惡, 應當一切時,  勇猛大精進。 譬如微小火,  樵濕則能滅,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譬如人鑽火,  未出數休息, 火勢隨止滅,  懈怠者亦然。 譬如淨火珠,  離緣而求火, 畢竟不可得,  懈怠者亦然。 譬如明淨日,  閉目求見色,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譬人無手足,  欲射過大地, 永不從彼意,  懈怠者亦然。 譬如大海水,  一毛渧求盡,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譬如火劫起,  欲以少水滅,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譬人見虛空,  便言我身滿, 於佛教法中,  懈怠者亦然。」  爾時,文殊師利問法首菩薩言:「佛子!如佛所說,聞受法者能斷煩惱,云何眾生等聞正法而不能斷隨婬、怒、癡、隨慢、隨愛、隨忿、隨慳嫉、隨恨、隨諂曲,是諸垢法,悉不離心,心無所行,能斷結使?」  爾時,法首菩薩以偈答曰:  「佛子善諦聽,  所問如實義, 非但積多聞,  能入如來法。 譬人水所漂,  懼溺而渴死, 不能如說行,  多聞亦如是。 譬人大惠施,  種種諸餚膳, 不食自餓死,  多聞亦如是。 譬如有良醫,  具知諸方藥, 自疾不能救,  多聞亦如是。 譬如貧窮人,  日夜數他寶, 自無半錢分,  多聞亦如是。 譬如帝王子,  應受無極樂, 業障故貧苦,  多聞亦如是。 譬如聾聵人,  善奏諸音聲, 悅彼不自聞,  多聞亦如是。 譬如盲瞽人,  本習故能畫, 示彼不自見,  多聞亦如是。 譬如海導師,  能度無量眾, 拯彼不自濟,  多聞亦如是。 譬人處大眾,  善說勝妙事, 內自無實德,  多聞亦如是。」  爾時,文殊師利問智首菩薩言:「佛子!於佛法中智慧為首,如來何故或為眾生讚歎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慈、悲、喜、捨,此一一法皆不能得無上菩提?」  爾時,智首菩薩以偈答曰:  「難知而能知,  隨順眾生心, 佛子所問義,  諦聽我今說。 過去未來世,  現在諸導師, 未曾以一法,  得成無上道。 如來知眾生,  本性所修習, 善順應度者,  為說淨妙法。 慳者讚布施,  毀禁讚持戒, 瞋恚讚忍辱,  懈怠讚精進, 亂意讚禪定,  愚癡讚智慧, 不仁讚慈愍,  怒害讚大悲, 憂慼為讚喜,  憎愛為讚捨, 如是修習者,  漸解一切法。 譬如造宮室,  起基令堅固, 施戒亦如是,  菩薩眾行本。 譬如牢堅城,  防禦諸敵難, 忍進亦如是,  防護諸菩薩。 譬如大力王,  威德定天下, 禪智亦如是,  安隱諸菩薩。 譬如轉輪王,  具受一切樂, 四等亦如是,  安樂諸菩薩。」  爾時,文殊師利問賢首菩薩言:「佛子!一切諸佛唯以一乘得出生死,云何今見一切佛剎事事不同?所謂:世界、眾生、說法、教化、壽命、光明、神力、眾會、佛法、法住,如是等事,皆悉不同,無有不具一切佛法,而能成就無上菩提?」  爾時,賢首菩薩以偈答曰:  「文殊法常爾,  法王唯一法, 一切無礙人,  一道出生死, 一切諸佛身,  唯是一法身, 一心一智慧,  力無畏亦然。 隨眾生本行,  求無上菩提, 佛剎及眾會,  說法悉不同。 一切諸佛剎,  平等普嚴淨, 眾生業行異,  所見各不同。 諸佛及佛法,  眾生莫能見, 佛剎法身眾,  說法亦如是。 本行廣清淨,  具足一切願, 彼人見真實,  明達知見者。 隨順眾生欲,  諸業及果報, 各令見真實,  佛力自在故。 佛剎無異相,  如來無憎愛, 隨彼眾生行,  自得如是見。 非是一切佛,  安住導師咎, 無量諸世界,  示現見不同。 一切諸世界,  所應受化者, 常見人中雄,  諸佛法如是。」  爾時,諸菩薩謂文殊師利言:「佛子!我等所解,各各已說,仁者辯才深入,次應敷演,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所入?何等是佛境界所度?何等是佛境界隨順知?何等是佛境界隨順法?何等是佛境界分別知?何等是識佛境界?何等是決定知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照?何等是佛境界廣?」  爾時,文殊師利以偈答曰:  「如來深境界,  其量齊虛空, 一切眾生入,  真實無所入。 如來境界因,  唯佛能分別, 自餘無量劫,  演說不可盡。 隨順眾生故,  普入諸世間, 智慧常寂然,  不同世所見。 度脫諸群生,  隨順其心智, 宣暢無窮盡,  唯是佛境界。 如來一切智,  三世無障礙, 諸佛妙境界,  皆悉如虛空。 法界無異相,  隨順眾生說, 若欲具分別,  唯佛之境界。 一切諸世間,  無量眾音聲, 隨時悉了知,  其實無分別。 非識所能識,  亦非心境界, 自性真清淨,  能示諸群生。 非業非煩惱,  寂滅無所住, 無明無所行,  平等行世間。 一切眾生心,  普在三世中, 如來於一念,  一切悉明達。」  爾時,此娑婆世界眾生,佛神力故,見此佛剎一切眾生,如所行法,如所行業,如世間行,隨身所行,隨根所行,隨其行報所生之處,持戒毀禁,說法果報,如是世界中事,一切悉見。如是東方百千億世界,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不可稱、無等、無邊、無分齊、不可說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乃至說法果報,一切悉見;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淨行品第七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言:「佛子!云何菩薩不染身、口、意業,不害身、口、意業,不癡身、口、意業,不退轉身、口、意業,不動身、口、意業,應讚歎身、口、意業,清淨身、口、意業,離煩惱身、口、意業,隨智慧身、口、意業?云何菩薩生處成就,姓成就,家成就,色相成就,念成就,智慧成就,趣成就,無畏成就,覺悟成就?云何菩薩第一智慧,最上智慧,勝智慧,最勝智慧,不可量智慧,不可數智慧,不可思議智慧,不可稱智慧,不可說智慧?云何菩薩因力具足,意力具足,方便力具足,緣力具足,境界力具足,根力具足,止觀力具足,定力具足?云何菩薩善知陰界入,善知緣起法,善知欲、色、無色界,善知過去、未來、現在?云何菩薩修七覺意,修空、無相、無作?云何菩薩滿足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慈、悲、喜、捨?云何菩薩得是處、非處智力,過去、未來、現在業報智力,種種諸根智力,種種性智力,種種欲智力,一切至處道智力,禪定解脫三昧垢淨智力,宿命無礙智力,天眼無礙智力,斷一切煩惱習氣智力?云何菩薩常為諸天王守護,恭敬供養;龍王、鬼神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天王等守護,恭敬供養?云何菩薩為眾生舍,為救,為歸,為趣,為炬,為明,為燈,為導,為無上導?云何菩薩於一切眾生為第一,為大;為勝;為上;為無上;為無等;為無等等?」  爾時,文殊師利答智首菩薩曰:「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饒益,多所安隱,哀愍世間,惠利一切,安樂天人,問如是義。佛子!菩薩成就身、口、意業,能得一切勝妙功德;於佛正法,心無罣礙;去、來、今佛所轉法輪,能隨順轉;不捨眾生,明達實相;斷一切惡,具足眾善;色像第一,悉如普賢大菩薩等;成就如來一切種智;於一切法悉得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尊導。佛子!何等身、口、意業能得一切勝妙功德?  「菩薩在家,  當願眾生,  捨離家難, 入空法中。  孝事父母,  當願眾生, 一切護養,  永得大安。  妻子集會, 當願眾生,  令出愛獄,  無戀慕心。 若得五欲,  當願眾生,  捨離貪惑, 功德具足。  若在妓樂,  當願眾生, 悉得法樂,  見法如幻。  若在房室, 當願眾生,  入賢聖地,  永離欲穢。 著寶瓔珞,  當願眾生,  捨離重擔, 度有無岸。  若上樓閣,  當願眾生, 昇佛法堂,  得微妙法。  布施所珍, 當願眾生,  悉捨一切,  心無貪著。 若在聚會,  當願眾生,  究竟解脫, 到如來處。  若在危難,  當願眾生, 隨意自在,  無所罣礙。  以信捨家, 當願眾生,  棄捨世業,  心無所著。 若入僧坊,  當願眾生,  一切和合, 心無限礙。  詣大小師,  當願眾生, 開方便門,  深入法要。  求出家法, 當願眾生,  得不退轉,  心無障礙。 脫去俗服,  當願眾生,  解道修德, 無復懈怠。  除鬀鬚髮,  當願眾生, 斷除煩惱,  究竟寂滅。  受著袈裟, 當願眾生,  捨離三毒,  心得歡喜。 受出家法,  當願眾生,  如佛出家, 開導一切。  自歸於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受持淨戒,  當願眾生, 具足修習,  學一切戒。  受行道禁, 當願眾生,  具足道戒,  修如實業。 始請和尚,  當願眾生,  得無生智, 到於彼岸。  受具足戒,  當願眾生, 得勝妙法,  成就方便。  若入房舍, 當願眾生,  昇無上堂,  得不退法。 若敷床座,  當願眾生,  敷善法座, 見真實相。  正身端坐,  當願眾生, 坐佛道樹,  心無所倚。  結跏趺坐, 當願眾生,  善根堅固,  得不動地。 三昧正受,  當願眾生,  向三昧門, 得究竟定。  觀察諸法,  當願眾生, 見法真實,  無所罣礙。  捨跏趺坐, 當願眾生,  知諸行性,  悉歸散滅。 下床安足,  當願眾生,  履踐聖跡, 不動解脫。  始舉足時,  當願眾生, 越度生死,  善法滿足。  被著衣裳, 當願眾生,  服諸善根,  每知慚愧。 整服結帶,  當願眾生,  自檢修道, 不壞善法。  次著上衣,  當願眾生, 得上善根,  究竟勝法。  著僧伽梨, 當願眾生,  大慈覆護,  得不動法。 手執楊枝,  當願眾生,  心得正法, 自然清淨。  晨嚼楊枝,  當願眾生, 得調伏牙,  噬諸煩惱。  左右便利, 當願眾生,  蠲除污穢,  無婬怒癡。 已而就水,  當願眾生,  向無上道, 得出世法。  以水滌穢,  當願眾生, 具足淨忍,  畢竟無垢。  以水盥掌, 當願眾生,  得上妙手,  受持佛法。 澡漱口齒,  當願眾生,  向淨法門, 究竟解脫。  手執錫杖,  當願眾生, 設淨施會,  見道如實。  擎持應器, 當願眾生,  成就法器,  受天人供。 發趾向道,  當願眾生,  趣佛菩提, 究竟解脫。  若已在道,  當願眾生, 成就佛道,  無餘所行。  涉路而行, 當願眾生,  履淨法界,  心無障礙。 見趣高路,  當願眾生,  昇無上道, 超出三界。  見趣下路,  當願眾生, 謙下柔軟,  入佛深法。  若見險路, 當願眾生,  棄捐惡道,  滅除邪見。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得中正意, 身口無曲。  見道揚塵,  當願眾生, 永離塵穢,  畢竟清淨。  見道無塵,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潤。 見深阬?,  當願眾生,  向正法界, 滅除諸難。  見聽訟堂,  當願眾生, 說甚深法,  一切和合。  若見大樹, 當願眾生,  離我諍心,  無有忿恨。 若見叢林,  當願眾生,  一切敬禮, 天人師仰。  若見高山,  當願眾生, 得無上善,  莫能見頂。  若見刺棘, 當願眾生,  拔三毒刺,  無賊害心。 見樹茂葉,  當願眾生,  以道自蔭, 入禪三昧。  見樹好華,  當願眾生, 開淨如華,  相好滿具。  見樹豐果, 當願眾生,  起道樹行,  成無上果。 見諸流水,  當願眾生,  得正法流, 入佛智海。  若見陂水,  當願眾生, 悉得諸佛,  不壞正法。  若見浴池, 當願眾生,  入佛海智,  問答無窮。 見人汲井,  當願眾生,  得如來辯, 不可窮盡。  若見泉水,  當願眾生, 善根無盡,  境界無上。  見山?水, 當願眾生,  洗濯塵垢,  意解清淨。 若見橋梁,  當願眾生,  興造法橋, 度人不休。  見修園圃,  當願眾生, 除穢惡,  不生欲根。  見無憂林, 當願眾生,  心得歡喜,  永除憂惱。 見好園池,  當願眾生,  勤修眾善, 具足菩提。  見嚴飾人,  當願眾生, 三十二相,  而自莊嚴。  見素服人, 當願眾生,  究竟得到,  頭陀彼岸。 見志樂人,  當願眾生,  清淨法樂, 以道自娛。  見愁憂人,  當願眾生, 於有為法,  心生厭離。  見歡樂人, 當願眾生,  得無上樂,  憺怕無患。 見苦惱人,  當願眾生,  滅除眾苦, 得佛智慧。  見強健人,  當願眾生, 得金剛身,  無有衰耄。  見疾病人, 當願眾生,  知身空寂,  解脫眾苦。 見端正人,  當願眾生,  歡喜恭敬, 諸佛菩薩。  見醜陋人,  當願眾生, 遠離鄙惡,  以善自嚴。  見報恩人, 當願眾生,  常念諸佛,  菩薩恩德。 見背恩人,  當願眾生,  常見賢聖, 不作眾惡。  若見沙門,  當願眾生, 寂靜調伏,  究竟無餘。  見婆羅門, 當願眾生,  得真清淨,  離一切惡。 若見仙人,  當願眾生,  向正真道, 究竟解脫。  見苦行人,  當願眾生, 堅固精勤,  不退佛道。  見著甲冑, 當願眾生,  誓服法鎧,  得無師法。 見無鎧仗,  當願眾生,  遠離眾惡, 親近善法。  見論議人,  當願眾生, 得無上辯,  摧伏外道。  見正命人, 當願眾生,  得清淨命,  威儀不異。 若見帝王,  當願眾生,  逮得法王, 轉無礙輪。  見帝王子,  當願眾生, 履佛子行,  化生法中。  若見長者, 當願眾生,  永離愛欲,  深解佛法。 若見大臣,  當願眾生,  常得正念, 修行眾善。  若見城郭,  當願眾生, 得金剛身,  心不可沮。  若見王都, 當願眾生,  明達遠照,  功德自在。 若見妙色,  當願眾生,  得上妙色, 天人讚歎。  入里乞食,  當願眾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 當願眾生,  入總持門,  見諸佛法。 入人堂室,  當願眾生,  入一佛乘, 明達三世。  遇難持戒,  當願眾生, 不捨眾善,  永度彼岸。  見捨戒人, 當願眾生,  超出眾難,  度三惡道。 若見空鉢,  當願眾生,  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  若見滿鉢,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若得食時, 當願眾生,  為法供養,  志在佛道。 若不得食,  當願眾生,  遠離一切, 諸不善行。  見慚愧人,  當願眾生, 慚愧正行,  調伏諸根。  見無慚愧, 當願眾生,  離無慚愧,  普行大慈。 得香美食,  當願眾生,  知節少欲, 情無所著。  得不美食,  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  無願三昧。  得柔軟食, 當願眾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軟。 得麁歰食,  當願眾生,  永得遠離, 世間愛味。  若嚥食時,  當願眾生, 禪悅為食,  法喜充滿。  所食雜味, 當願眾生,  得佛上味,  化成甘露。 飯食已訖,  當願眾生,  德行充盈, 成十種力。  若說法時,  當願眾生, 得無盡辯,  深達佛法。  退坐出堂, 當願眾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  當願眾生,  深入佛道, 等達三世。  澡浴身體,  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  光明無量。  盛暑炎熾, 當願眾生,  離煩惱熱,  得清涼定。 隆寒氷結,  當願眾生,  究竟解脫, 無上清涼。  諷誦經典,  當願眾生, 得總持門,  攝一切法。  若見如來, 當願眾生,  悉得佛眼,  見諸最勝。 諦觀如來,  當願眾生,  悉覩十方, 端正如佛。  見佛塔廟,  當願眾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敬。  敬心觀塔, 當願眾生,  尊重如佛,  天人宗仰。 頂禮佛塔,  當願眾生,  得道如佛, 無能見頂。  右遶塔廟,  當願眾生, 履行正路,  究暢道意。  遶塔三匝, 當願眾生,  得一向意,  勤求佛道。 讚詠如來,  當願眾生,  度功德岸, 歎無窮盡。  讚佛相好,  當願眾生, 光明神德,  如佛法身。  若洗足時, 當願眾生,  得四神足,  究竟解脫。 昏夜寢息,  當願眾生,  休息諸行, 心淨無穢。  晨朝覺悟,  當願眾生, 一切智覺,  不捨十方。  「佛子!是為菩薩身、口、意業能得一切勝妙功德,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人及非人、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大方廣佛華嚴經賢首菩薩品第八之一  爾時,文殊師利以偈問了達深義淨德賢首菩薩曰:  「佛子我已說,  菩薩清淨行, 一切諸世尊,  咸共所讚歎。 又諸大士眾,  甚深微妙行, 功德廣大義,  仁者應演說。」 賢首菩薩答:  「佛子善諦聽, 菩薩諸功德,  無量無有邊, 我當隨力說,  菩薩少功德, 我之所演暢,  如海一微渧。 菩薩於生死,  最初發心時, 一向求菩提,  堅固不可動。 彼一念功德,  深廣無邊際, 如來分別說,  窮劫猶不盡。 何況於無量,  無數無邊劫, 具足修諸度,  諸地功德行。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如來, 說彼功德雲,  亦不能究竟。 今我說菩薩,  功德中少分, 如鳥履虛空,  如地一微塵, 非是無所因,  又亦非無緣, 菩薩初發意,  直心大功德。 於佛及法僧,  深起清淨信, 信敬三寶故,  能發菩提心。 不求五欲樂,  寶貨諸財利, 亦不求自安,  希望世名聞, 滅除眾生苦,  令盡無有餘, 誓度斯等類,  菩薩初發心。 常欲令眾生,  離苦永安樂, 嚴淨一切剎,  供養無量佛, 樂立佛正法,  欲得無上道, 淨修一切智,  菩薩初發心。  「深心淨信不可壞,  恭敬供養一切佛, 尊重正法及聖僧,  信敬三寶故發心。 深信諸佛及正法,  亦信菩薩所行道, 正心信向佛菩提,  菩薩因是初發心。 信為道元功德母,  增長一切諸善法, 除滅一切諸疑惑,  示現開發無上道。 淨信離垢心堅固,  滅除憍慢恭敬本, 信是寶藏第一法,  為清淨手受眾行。 信能捨離諸染著,  信解微妙甚深法, 信能轉勝成眾善,  究竟必至如來處。 清淨明利諸善根,  信力堅固不可壞, 信永除滅一切惡,  信能逮得無師寶, 信於法門無障礙,  捨離八難得無難, 信能超出眾魔境,  示現無上解脫道。 一切功德不壞種,  出生無上菩提樹, 長養最勝智慧門,  信能示現一切佛, 是故演說次第行,  信樂最勝甚難得。 譬如靈瑞優曇華,  亦如隨意妙寶珠, 若信恭敬一切佛,  則持淨戒順正教。 若持淨戒順正教,  諸佛賢聖所讚歎, 戒是無上菩提本,  應當具足持淨戒。 若能具足持淨戒,  一切如來所讚歎, 若信恭敬一切佛,  則能奇特供最勝。 若能奇特供最勝,  彼信佛心難思議, 若信如來正真法,  則常樂聞無厭足。 若樂聞法無厭足,  欣悟不可思議法, 若信恭敬清淨僧,  則信堅固不可壞。 若信堅固不可壞,  彼人信力不可動, 若信堅固不可動,  諸根明利悉清淨。 若根明利悉清淨,  則離一切惡知識, 若能遠離惡知識,  則能親近善知識。 若能親近善知識,  則修無量諸功德, 若能廣修諸功德,  則能善解諸因果。 若能善解諸因果,  則成殊勝妙解脫, 若成殊勝妙解脫,  則為一切佛所護。 若為一切佛所護,  則生無上菩提心, 若生無上菩提心,  則能勤修佛功德。 若能勤修佛功德,  則能得生諸佛家, 若能得生諸佛家,  則於諸法無所著。 若於諸法無所著,  則得深心妙清淨, 若得深心妙清淨,  則得殊勝無上心。 若得無上殊勝心,  則修一切波羅蜜, 若修一切波羅蜜,  則能具足摩訶衍。 若能具足摩訶衍,  則法供養一切佛, 若法供養一切佛,  則念佛定不可壞。 若念佛定不可壞,  則常覩見十方佛, 若常覩見十方佛,  則知如來常安住。 若知如來常安住,  則於其人法永存, 若於其人法永存,  則得辯才無窮盡。 若得辯才無窮盡,  則能演說無量法, 若能演說無量法,  則能度脫一切眾。 若能度脫一切眾,  則得大悲心堅固, 若得大悲心堅固,  則常喜樂甚深法。 若能喜樂甚深法,  則能捨離有為過, 若能捨離有為過,  則離我慢諸放逸。 若離我慢諸放逸,  則能兼利一切眾, 若能兼利一切眾,  則處生死無憂慼。 若處生死無憂慼,  則能精進無有上, 若能精進無有上,  則得一切諸神通。 若得一切諸神通,  則解一切眾生行, 若解一切眾生行,  則能成就諸眾生。 若能成就諸眾生,  則得成就眾生智, 若得成就眾生智,  則能具足四攝法。 若能具足四攝法,  則與眾生無量利, 若與眾生無量利,  則能具足方便慧。 若能具足方便慧,  則能安住無上道, 若能安住無上道,  則一切魔不能壞。 若一切魔不能壞,  則能超出四魔道, 若能超出四魔道,  則至堅固不動地。 若至堅固不動地,  則得無生深法忍, 若得無生深法忍,  則為諸佛所授記。 若為諸佛所授記,  則常普現諸佛前, 若常普現諸佛前,  則解諸佛微密教。 若解諸佛微密教,  則為諸佛常護念, 若為諸佛常護念,  以佛功德自莊嚴。 若佛功德自莊嚴,  則得無量功德身, 若得無量功德身,  其身顯耀如金山。 若身顯耀如金山,  具足眾相三十二, 若具眾相三十二,  八十種好自莊嚴。 八十種好自莊嚴,  其身光明無有量, 若身光明無有量,  光明莊嚴難思議。 若光莊嚴難思議,  則出無量寶蓮華, 若出無量寶蓮華,  一一華坐無量佛。 普現十方無量剎,  教化度脫一切眾, 若能度脫一切眾,  則得無量自在力。 若得無量自在力,  則能嚴淨諸佛剎, 解說甚深微妙法,  不可思議眾歡喜。 若說微妙甚深法,  不可思議眾歡喜, 則能具足四辯力,  自在能度一切眾。 若能具足四辯力,  自在能度一切眾, 彼人智慧常在前,  身口意業無錯謬。 若彼智慧常在前,  身口意業無錯謬, 彼人願力得自在,  隨眾所宜現其身。 若彼願力得自在,  隨眾所宜現其身, 為諸眾生說法時,  音聲微妙難思議。 若為眾生說法時,  音聲微妙難思議, 於彼一切眾生類,  一念之中悉知心。 若彼一切眾生類,  一念之中悉知心, 其人生死永無餘,  寂滅一切煩惱患。 若人生死永無餘,  寂滅一切煩惱患, 法身功德智慧具,  深解一切諸法實。 若身功德智慧具,  深解一切諸法實, 十地十種自在力,  皆悉究竟勝解脫。 若十地種自在力,  皆悉究竟得解脫, 授記莊嚴悉具足,  無量法門得自在。 若記莊嚴悉具足,  無量法門得自在, 盡為一切十方佛,  皆與授記無有餘。 若為一切十方佛,  皆與授記無有餘, 甘露法水灌其頂,  十方諸佛授記竟。 若甘露水灌其頂,  十方諸佛授記竟, 法身充滿遍虛空,  安住不動十方界。 若身充滿遍虛空,  安住不動十方界, 一切諸天及世人,  無等等界莫能知。 於本所行無不果,  其見聞者悉不空, 此是無上大福田,  供養施者大果報。 彼善男子威神力,  正法常住永不滅, 十善功德諸妙行,  無量法寶最無上。 彼威神力佛法海,  法寶堅固如金剛, 智慧滿足不可盡,  如是無量功德海。 或有剎土無有佛,  於彼示現成正覺, 或有國土無有法,  於彼示現說法藏。 菩薩希望一切斷,  於一念頃遊十方, 示現十方如滿月,  無量方便化眾生。 於彼十方世界中,  念念示現成佛道, 轉正法輪入涅槃,  現分舍利為眾生。 或現聲聞緣覺道,  示現成佛普莊嚴, 現無量劫度眾生,  以三乘門廣開化。 或現男女種種形,  天人龍神阿脩羅, 隨諸眾生若干身,  無量行業諸音聲。 一切示現無有餘,  海印三昧勢力故, 不可思議莊嚴剎,  恭敬供養一切佛。 光明莊嚴難思議,  教化眾生無有量, 智慧自在不可議,  說法教化得自在。 施戒忍辱精進禪,  方便智慧諸功德, 一切自在難思議,  華嚴三昧勢力故。◎ ◎入微塵數諸三昧,  一三昧生塵等定, 一塵中現無量剎,  而彼微塵亦不增。 一塵內剎現有佛,  或現有剎而無佛, 或現有剎淨不淨,  或現大剎及中下, 或剎伏住或隨順,  或如野馬或四方, 或有國土如天網,  世界成敗無不現。 如一微塵所示現,  一切微塵亦如是, 是名三昧自在力,  亦無量稱解脫力。 若欲供養一切佛,  出生無量三昧門, 能以一手覆三千,  供養一切諸如來。 十方國土勝妙華,  無價寶珠殊異香, 皆悉自然從手出,  供養道樹諸最勝。 無價寶衣雜妙香,  寶幢幡蓋而莊嚴, 金華寶帳妙校飾,  十方一切上供具, 悉從手中自然出,  供養道樹諸最勝。 一切十方諸妓樂,  無量和雅妙音聲, 及以種種眾妙偈,  讚歎諸佛實功德, 音聲遍滿十方界,  悉從掌中自然出。 無量清淨諸行業,  所得右手放光明, 香水普灑十方國,  供養一切照世燈。 放妙莊嚴大光明,  出生無量寶蓮華, 於蓮華中無量佛,  相好具足自莊嚴。 放華莊嚴淨光明,  莊嚴妙華以為帳, 散諸雜華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香莊嚴淨光明,  莊嚴妙香以為帳, 散諸雜香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細末香淨光明,  莊嚴末香以為帳, 散諸末香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衣莊嚴淨光明,  莊嚴寶衣以為帳, 散諸寶衣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寶莊嚴淨光明,  莊嚴妙寶以為帳, 散諸妙寶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妙蓮華淨光明,  眾妙蓮華以為帳, 散諸蓮華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諸瓔珞淨光明,  諸妙瓔珞以為帳, 散諸瓔珞遍十方,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莊嚴幢淨光明,  其幢青黃赤白色, 無量種種而莊嚴,  以幢嚴飾諸佛剎。 執持雜寶莊嚴蓋,  眾寶繒綵為垂帶, 寶鈴演出最勝音,  以此供養諸如來。 手出供具難思議,  如是供養一導師, 供一切佛亦如是,  大仙三昧自在力。 欲安一切眾生類,  出生自在勝三昧, 一切所行諸功德,  無量方便度眾生。 或現供養如來門,  或現一切布施門, 或現具足持戒門,  或現無盡忍辱門, 無量苦行精進門,  禪定寂靜三昧門, 無量大辯智慧門,  一切所行方便門, 現四無量神通門,  大慈大悲四攝門, 無量功德智慧門,  一切緣起解脫門, 清淨根力道法門,  或現聲聞小乘門, 或現緣覺中乘門,  或現無上大乘門, 或現無常眾苦門,  或現無我眾生門, 或現不淨離欲門,  寂靜滅定三昧門, 隨諸眾生起病門,  一切對治諸法門, 隨彼眾生煩惱性,  如應說法廣開化。 如是一切諸法門,  隨其本性而濟度, 一切天人莫能知,  是自在勝三昧力。 出生隨樂勝三昧,  分別了知眾生心, 隨順教化諸群生,  令離憂惱得歡喜。 劫中災難饑饉時,  一切資生諸樂具, 隨其所須普周給,  是為能作大施主。 餚膳香美上味食,  寶衣莊嚴隨所樂, 己身國土珍愛施,  好施眾生悉從化。 以諸相好莊嚴身,  上妙衣服及眾華, 雜種末香以塗身,  現此嚴飾度眾生。 一切世間所喜樂,  種種殊勝淨妙色, 隨其所應普示現,  令樂色者得解脫。 柔軟美聲如哀鸞,  拘真羅等微妙音, 具足八種梵音聲,  隨其所樂為說法。 八萬四千諸法門,  諸佛以此度眾生, 分別諸法無量門,  隨眾生性化導之。 眾生苦樂利無利,  一切世間所行法, 悉能普應同其事,  以此攝法度眾生。 無量無邊大苦海,  為眾生故悉能忍, 與彼同事不念苦,  饒益眾生令安樂。 若有不識出家法,  樂著生死不求解, 是故菩薩捨國財,  常樂出家求寂靜。 五欲所縛不離家,  欲令眾生解脫故, 示現不樂處愛欲,  是故出家求解脫。 欲令具足十種行,  是佛如來本所修, 菩薩所行無有餘,  修習是法度眾生。 或有眾生壽無量,  煩惱微細樂世間, 為斯一切眾生類,  示現生老病死患。 或有貪欲瞋恚癡,  煩惱猛火常熾然, 為現生老病死苦,  化度一切眾生故。 如來十力無所畏,  及佛十八不共法, 最勝無量諸功德,  以此妙法度眾生。 說法教誡及神足,  住持自在神通力, 菩薩示現斯功德,  以此濟度諸群生。 如是方便無有量,  隨順世間度眾生, 不著世間如蓮華,  能令眾生大歡喜。 博綜多識辯才王,  文頌談論過世間, 示現世間眾技術,  譬如幻師現眾像。 或為長者邑中主,  或為賈客商人導, 或為國王及大臣,  或為良醫療眾病, 或於曠野作大樹,  或為良藥無盡藏, 或作寶珠隨所求,  迷道眾生示正路。 若見世界始成立,  眾生未知資生法, 是時菩薩為工匠,  為之示現種種業。 不作惡業害生具,  欲令群生壽安樂, 呪術藥草學眾論,  悉為諸佛所稱歎。 或現仙人殊勝行,  一切群生所愛樂, 示行苦行及深法,  隨其所應悉能現。 或作外道出家人,  或復示現事火法, 或現裸形無衣服,  能為彼人作師長。 見有邪命種種行,  習行非法以為勝, 一切梵志諸苦行,  能於其中而化度。 五熱炙身隨日轉,  或受牛鹿畜生戒, 被服草衣奉事火,  為化是等作導師。 現樂遊行諸天廟,  自投恆河求解脫, 食果服氣而飲水,  思惟正法不放逸。 或現胡跪翹一足,  或臥刺棘灰土上, 或臥杵石求解脫,  為彼師導教化故。 如是等類諸外道,  具觀彼意如應化, 菩薩苦行無與等,  外道由是得解脫。 若見世間無正見,  常依一切邪見住, 方便為說甚深法,  悉令得解真實諦。 或以鬼神邊地語,  為斯等類說四諦, 或以正語說四諦,  或人天語說四諦, 或以法辯說四諦,  或以義辯說四諦, 或以辭辯說四諦,  或無盡辯說四諦, 或八部音說四諦,  或一切音說四諦。 隨彼所解語言音,  為說四諦令解脫, 知一切語不思議,  是名說法三昧力。 安隱眾生勝三昧,  為度一切眾生故, 放大光明難思議,  以此光明救群生。 所放光明名善現,  若有眾生遇斯光, 彼獲果報無有量,  因是究竟無上道。 由彼顯現諸如來,  亦現一切法僧道, 又現最勝塔形像,  故獲光明名善現。◎ ◎又放光明名清淨,  映蔽一切天人光, 除滅一切諸闇冥,  普照十方無量國。 彼光覺悟一切眾,  執持燈明供養佛, 以燈供養諸佛故,  得成最勝世間燈。 然諸香油及酥燈,  或以竹木為炬明, 以能然此諸燈明,  得是清淨妙光明。 又放光明名濟度,  彼光覺悟一切眾, 當發無上菩提心,  度脫慾海諸群生。 若發無上菩提心,  度脫慾海諸群生, 彼悉能度四駛流,  示導無畏解脫處。 造立無量諸橋梁,  或作舟船度眾生, 毀呰有為讚寂靜,  因此得成度光明。 又放光明名除愛,  彼光覺悟一切眾, 捨離五欲諸渴愛,  思樂解脫甘露水。 若能遠離五欲渴,  思樂解脫甘露水, 以佛解脫甘露雨,  滅除眾生諸渴愛。 惠施池井諸泉流,  以求無上佛菩提, 毀呰五欲讚諸禪,  因此得成滅愛光。 又放光明名歡喜,  彼光覺悟一切眾, 歡喜愛樂佛菩提,  發心願求無師寶。 建立如來大慈像,  相好具足坐蓮華, 讚歎最勝諸功德,  因是得成喜光明。◎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賢首菩薩品第八之二  「◎又放光明名愛樂,  彼光覺悟一切眾, 心常愛樂諸如來,  無上法寶清淨僧, 常會十方諸佛前,  逮成無上深法忍。 教化無量群生類,  心常念佛深妙法, 開發眾生菩提心,  因是得成愛樂光。 又放光明名德聚,  彼光覺悟一切眾, 普行種種無量施,  以此願求無上道, 隨其所求皆滿足,  一切施會悉清淨, 隨其所求惠施故,  因是得成德聚光。 又放光明名深智,  彼光覺悟一切眾, 於一法門一念中,  悉解無量諸法門, 分別諸法化眾生,  及諸法相如實義, 說法說義具足故,  因是得成深智光。 又放光明名慧燈,  彼光覺悟一切眾, 諸法空寂無生滅,  解達非有亦非無, 譬如野馬水月形,  亦如幻夢鏡中像, 諸法無主悉空寂,  因是得成慧燈光。 又放光名法自在,  彼光覺悟一切眾, 陀羅尼藏不可盡,  能持如來一切法, 恭敬供養持法者,  防衛守護眾賢聖, 以無量法施眾生,  因是得成自在光。 又放光明名無慳,  彼光覺悟除貪惜, 解知財寶非常有,  悉能捨離無所著, 難制慳心能調伏,  解財如夢如浮雲, 常能歡喜樂布施,  因是得成無慳光。 又放光明名清涼,  彼光覺悟毀禁者, 安立眾生淨戒中,  啟導令逮無師寶, 十善業跡悉清淨,  勸化眾生持淨戒, 開發眾生求佛道,  因是得成清涼光。 又放光名忍莊嚴,  彼光覺悟瞋恚者, 捨離瞋恚增上慢,  常樂柔和忍辱法, 眾生惡性難忍者,  悉能堪忍求佛道, 常能讚歎忍辱法,  因是得成莊嚴光。 又放光明名轉勝,  彼光覺悟懈怠者, 常能勤修三種業,  恭敬供養佛法僧。 若能勤修三種業,  恭敬供養佛法僧, 彼能超出四魔境,  速成無上佛菩提。 勸化眾生令精進,  恭敬供養佛法僧, 佛法欲滅能護持,  因是得成轉勝光。 又放光明名寂靜,  彼光覺悟亂意者, 捨離貪欲瞋恚癡,  正住甚深諸三昧, 遠惡知識不善行,  又離十種非法語, 讚歎坐禪空閑處,  因是得成寂靜光。 又放光名慧莊嚴,  彼光覺悟愚癡者, 善知緣起得解脫,  智慧照明了諸根。 若知緣起得解脫,  智慧照明了諸根, 得聖智慧諸三昧,  逮等正覺照世間。 捨國財寶所愛身,  精勤求法為佛道, 專心說法為眾生,  因是得成慧光明。◎ ◎又放光明名佛慧,  彼光覺悟一切眾, 見不思議無量佛,  各各坐寶蓮華上, 讚歎諸佛佛解脫,  說佛自在無有量, 廣說佛力諸神通,  因是得成佛慧光。 又放光明名無畏,  彼光安慰恐怖者, 非人所持諸毒害,  無量恐怖悉除滅, 普於眾生施無畏,  心常慈忍離惱害, 拯濟危難無救者,  因是得成無畏光。 又放光明名安隱,  彼光所觸疾病者, 滅除一切諸苦痛,  悉得正受三昧樂, 施諸良藥療眾患,  摩以寶珠香塗身, 或酥油乳石蜜施,  因是得成安隱光。 又放光明名見佛,  彼光覺悟命終者, 念佛三昧必見佛,  命終之後生佛前, 見彼臨終勸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 又復勸令歸依佛,  因是得成見佛光。 又放光明名樂法,  彼光覺悟一切眾, 聽法講說及書寫,  於正法中常愛樂, 佛法欲滅能護持,  令求法者意充滿, 精勤修習佛正法,  因是得成樂法光。 又放光明名妙音,  彼光覺悟諸佛子, 一切世間所有聲,  聞者皆是如來音, 大音讚揚諸如來,  妓樂鐘磬供養佛, 又常讚歎佛音聲,  因是得成妙音光。 又放光名施甘露,  彼光覺悟一切眾, 遠離一切放逸行,  皆悉具足諸功德, 分別無量大苦海,  有為危脆非安隱, 宣揚讚歎寂滅樂,  因是得成甘露光。 又放光明名殊勝,  彼光覺悟一切眾, 於如來所聞勝戒,  勝妙三昧勝智慧, 常歎諸佛勝妙戒,  勝妙三昧勝智慧, 一心修習求菩提,  因是得成勝光明。 又放光名寶莊嚴,  彼光覺悟一切眾, 得勝寶藏不可盡,  以此供養諸世尊, 以寶獻佛及塔廟,  兼施一切諸貧乏, 以眾珍奇供最勝,  因是成寶莊嚴光。 又放光明名妙香,  彼光覺悟一切眾, 其有眾生聞是香,  具足得佛諸功德, 以人天香塗其地,  供養一切諸如來, 以香造像及塔廟,  因是得成妙香光。 又放光名雜莊嚴,  以幢幡蓋而嚴飾, 和雅妓樂微妙音,  散眾寶華滿十方, 本以微妙妓樂音,  和末塗香眾雜華, 幢蓋幡帳供諸佛,  因是得成莊嚴光。 又放光明名端嚴,  令十方地平如掌, 掃除僧坊大仙塔,  因是得成端嚴光, 又放光明名大雲,  彼光能雨妙香水, 香水灑塔及僧坊,  因是得成大雲光。 又放光名衣莊嚴,  令裸形者得上服, 以莊嚴服施眾生,  因是成衣莊嚴光, 又放光明名上味,  令飢餓者得美膳, 本施種種上味食,  因是得成上味光。 又放光名示現寶,  令諸貧乏得寶藏, 以無盡藏施三寶,  因是得成示寶光, 又放光名眼清淨,  能令盲者見眾色, 以燈供佛及塔廟,  因是得成淨眼光。 又放光名耳清淨,  能令聾者聞眾音, 妓樂供佛及塔廟,  因是得成淨耳光。 又放光名鼻根淨,  聞若不聞悉令聞, 眾香供佛及塔廟,  因是得成鼻淨光。 又放光名舌根淨,  以柔軟音讚諸佛, 永離麁獷不善語,  因是得成淨舌光。 又放光名身根淨,  諸根毀壞令具足, 禮拜諸佛及塔寺,  因是得成身淨光。 又放光名意根淨,  令失心者得正念, 修習三昧禪定力,  因是得成意淨光。 又放光名色清淨,  覩見不可思議佛, 以眾妙色莊嚴塔,  因是得成色淨光。 又放光名聲清淨,  解聲非聲悉空寂, 化眾令知聲如響,  因是得成聲淨光。 又放光名香清淨,  令諸臭穢成妙香, 香水洗塔菩提樹,  因是得成淨香光。 又放光名味清淨,  悉除一切味中毒, 供養佛僧及父母,  因是得成味淨光。 又放光名觸清淨,  堅強麁歰皆柔軟, 雨刀輪戟諸鋒刃,  皆悉變成寶華鬘。 柔軟妙衣佈道巷,  最勝行時足蹈上, 香華上服用布施,  因是得成觸淨光。 又放光名法清淨,  一一毛孔無量佛, 各說妙法難思議,  悉令眾生得歡喜。 因緣所生非生性,  如來法身非是身, 湛然常住如虛空,  因此化導成法光。 如是等比光明門,  無量無邊恆沙數, 悉從大仙毛孔出,  一切業果皆悉現。 如一毛孔所放光,  無量無邊恆沙數, 一切毛孔亦如是,  是大仙定自在力。 隨其本行得光明,  宿世同行有緣者, 如其所應放光明,  是名大仙智自在。 所修行業有同者,  及行隨喜功德分, 聞見菩薩清淨行,  彼人得見此光明。 若修無量諸功德,  恭敬供養無數佛, 心常樂求無上道,  彼人覺悟是光明。 譬如生盲不見日,  非為無日出世間, 諸有目者悉覩見,  各隨所務修其業。 大聖光明亦如是,  或有眾生見不見, 邪見惡害所不覩,  勝智慧者乃能見。 摩尼寶殿上輦乘,  眾寶香味莊嚴具, 有功德者自然備,  非無德者所能獲。 大聖光明亦如是,  隨其行業見不見, 聞是分別諸光明,  精勤恭敬信向者。 滅除一切諸疑惑,  速成無上功德幢, 出生微妙勝三昧,  諸佛眷屬大莊嚴。 神力於此得自在,  悉能顯現示眾生, 三千大千妙莊嚴,  化一蓮華滿世界, 結跏趺坐悉充滿,  是名自在三昧力。 十方世界微塵剎,  化作七寶大蓮華, 佛子眷屬共圍遶,  是名自在勝三昧。 宿世成就善因緣,  具足功德求佛道, 彼等眾生遶菩薩,  一切合掌觀無厭。 彼大仙人法如是,  甚深正受三昧力, 菩薩處彼清淨眾,  如月在星獨明耀。 如此一方所示現,  諸佛子等為眷屬, 一切十方亦如是,  示現三昧自在力。 十方世界有緣故,  往返出入度眾生, 或見菩薩入正受,  或見菩薩從定起, 或東方見入正受,  或西方見三昧起, 或西方見入正受,  或東方見三昧起, 如是出入遍十方,  或異方見入正受, 或異方見三昧起,  是大仙定自在力。 東方世界無有餘,  佛剎如來難思議, 菩薩常現彼佛前,  是名寂靜三昧力。 東方一切諸佛前,  常見安住入正受, 西方一切諸佛前,  常見菩薩供養佛, 西方世界無有餘,  佛剎如來難思議, 於彼一切諸佛前,  常見菩薩入正受。 西方見彼入正受,  東方佛剎無有餘, 於彼佛前三昧起,  恭敬供養一切佛。 如是十方諸佛前,  出入三昧無有餘, 或見菩薩入正受,  或見恭敬供養佛。 於眼根中入正受,  於色法中三昧起, 示現色法不思議,  一切天人莫能知, 於色法中入正受,  於眼起定念不亂, 觀眼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於耳根中入正受,  於聲法中三昧起, 分別一切諸音聲,  諸天世人莫能知, 於聲法中入正受,  於耳起定念不亂, 觀耳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於鼻根中入正受,  於香法中三昧起, 分別一切諸香法,  諸天世人莫能知, 於香法中入正受,  於鼻起定念不亂, 觀鼻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於舌根中入正受,  於味法中三昧起, 分別一切諸味法,  諸天世人莫能知, 於味法中入正受,  於舌起定念不亂, 觀舌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於身根中入正受,  於觸法中三昧起, 分別一切諸觸法,  諸天世人莫能知, 於觸法中入正受,  於身起定念不亂, 觀身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於意根中入正受,  於諸法中三昧起, 分別一切諸法相,  諸天世人莫能知, 於諸法中入正受,  於意起定念不亂, 觀意無生無自性,  說空寂滅無所有。 現童子身入正受,  於壯年身三昧起; 現壯年身入正受,  於老年身三昧起; 現老年身入正受,  於善女人三昧起; 現善女人入正受,  於善男子三昧起; 現善男子入正受,  比丘尼身三昧起; 比丘尼身入正受,  於比丘身三昧起; 現比丘身入正受,  於學無學三昧起; 現學無學入正受,  於緣覺身三昧起; 現緣覺身入正受,  於如來身三昧起; 現如來身入正受,  於諸天身三昧起; 現諸天身入正受,  於龍神身三昧起; 現龍神身入正受,  於大鬼神三昧起; 現大鬼神入正受,  一切鬼神三昧起; 一切鬼神入正受,  一毛孔中三昧起; 一毛孔中入正受,  一切毛孔三昧起; 一切毛孔入正受,  一毛端頭三昧起; 一毛端頭入正受,  一切毛端三昧起; 一切毛端入正受,  一微塵中三昧起; 一微塵中入正受,  一切微塵三昧起; 一切微塵入正受,  於金剛地三昧起; 現金剛地入正受,  摩尼寶樹三昧起; 摩尼寶樹入正受,  諸佛光明三昧起; 諸佛光明入正受,  於大海水三昧起; 現大海水入正受,  於大盛火三昧起; 現大盛火入正受,  於風起定心不亂; 現於風大入正受,  於地大中三昧起; 現地大中入正受,  於天宮殿三昧起; 現天宮殿入正受,  於虛空中三昧起。 是名無量功德者,  三昧自在難思議, 十方一切諸如來,  不思議劫說不盡。 一切諸佛皆共說,  眾生業報難思議, 諸龍神變佛自在,  禪定三昧亦難思, 今說聲聞自在力,  無可為之作譬諭, 智慧明了聰達者,  乃能解是甚深義。 得八解脫心自在,  一身能作無量身, 以無量身作一身,  於虛空中入火定, 身上出水身下火,  身上出火身下水, 行住坐臥虛空中,  於一念中自在變。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為眾生求佛道, 尚能示現難思議,  況大饒益自在力, 現作日月遊虛空,  普照十方諸世界, 或作河池井泉水,  或作大海眾寶器。 如是等比難思議,  普現十方諸世界, 深達三昧諸解脫,  唯有諸佛能證知。 如淨水中四兵像,  各各別異皆明了, 刀劍輪戟眾兵器,  如是等仗皆悉現, 隨其器仗本形相,  悉現於彼淨水中, 水影四兵無憎愛,  是名大仙定自在。 海中有天名妙音,  其中眾生若干種, 解彼一切諸音聲,  皆悉令得大歡喜。 彼有貪欲瞋恚癡,  猶能分別一切音, 況復總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眾生喜? 有一女人名辯才,  父母求天由此生, 離諸惡法樂真實,  能令眾生得辯才。 彼有貪欲瞋恚癡,  猶能與眾勝辯才, 亦能令彼得歡喜,  何況菩薩無量智? 譬如幻師善術法,  能現種種無量色, 示現晝夜須臾頃,  或現須臾作百年。 彼有貪欲瞋恚癡,  幻力自在悅世間, 況禪解脫神通行,  云何不令眾生喜? 天阿脩羅闘戰時,  阿脩羅眾即退散, 心大恐怖而奔走,  四兵悉入藕絲孔。 彼有貪欲瞋恚癡,  能作自在不思議, 況住自在無畏法,  云何不能現神變? 釋提桓因有象王,  彼知帝釋欲行時, 彼化作頭三十三,  一一口中有六牙, 一一牙上七浴池,  清淨香水湛然滿, 一一清淨池水中,  各七蓮華為莊嚴。 彼諸嚴飾蓮華上,  各各有七天玉女, 諸女竝奏微妙音,  與彼帝釋相娛樂, 或時捨彼龍象身,  化作天女極莊嚴, 威儀巧妙最無比,  是名龍象自在力。 彼有貪欲瞋恚癡,  能作如是諸神變, 何況具足方便智,  而於諸定不自在? 如阿脩羅化作身,  金剛地上安其足, 海水至深僅半身,  其首廣大如須彌。 彼有貪欲瞋恚癡,  乃能現是大神力, 況伏魔怨照世燈,  而不能現大神變? 天阿脩羅共戰時,  帝釋自在難思議, 隨阿脩羅軍眾數,  現身等彼而交戰。 諸阿脩羅發是念:  『釋提桓因來向我, 必取我身五種縛。』  阿脩羅眾大恐怖, 帝釋現身有千眼,  手執金剛出火焰, 被甲持杖自莊嚴,  阿脩羅見即退散。 彼以微小功德力,  猶能摧破大怨敵, 何況救度一切者,  無量功德不自在? 教化忉利諸天故,  得此果報妙音聲, 以諸天等放逸行,  空中自然出此音, 一切五欲悉無常,  虛偽無實如水沫, 如幻野馬水中月,  有為如夢如浮雲。 一切放逸有憂諍,  非甘露道生死徑, 若有行諸放逸者,  入於生死摩竭口。 我所有者眾苦本,  一切賢聖所厭患, 五欲功德磨滅法,  常樂清淨真實行。 三十三天聞此音,  一切來集善法堂, 帝釋為說微妙法,  隨順離欲寂靜行。 彼音無形不可見,  猶能饒益諸天眾, 何況應化眾生身,  不能大利一切世? 天阿脩羅共闘時,  諸天眾侶大恐怖, 諸天功德勢力故,  空中出聲言勿懼。 諸天聞此安慰聲,  即離恐畏生大力, 時阿脩羅心震懼,  所將兵眾悉退散。 何況甘露妙音聲,  能滅眾生諸恐怖, 大慈具足摧眾魔,  寂靜妙音除煩惱。 帝釋普應諸天女,  九十有二那由他, 天女各各心自謂,  天王獨與我娛樂。 現身集在善法堂,  為天說法令歡喜, 帝釋能於一念中,  悉皆現此大神變。 釋有貪欲瞋恚癡,  能令眷屬悉歡喜, 況無量劫修神力,  而不能令一切悅? 他化自在六天王,  於欲界中得自在, 以業煩惱為羅網,  繫縛一切諸凡夫。 彼有貪欲瞋恚癡,  能伏欲界諸群生, 況具十種自在力,  而不令眾同其行? 三千世界大梵王,  一切諸梵所住處, 悉能現身於彼坐,  演暢微妙梵音聲。 彼於世間四梵道,  禪定五通得如意, 何況超出一切世,  禪定解脫不自在? 摩醯首羅智自在,  大海龍王降雨時, 悉能分別數其渧,  於一念中皆明了。 無量億劫勤修學,  得是無上菩提智, 云何當於一念中,  不知一切眾生心? 眾生業報難思議,  因大風輪起世界, 巨海諸山天宮殿,  眾寶光明萬物種, 亦能興雲降大雨,  亦能散滅諸雲氣, 亦能成熟一切穀,  亦大饒益群生類。 風不能學波羅蜜,  亦不學佛諸功德, 猶成不可思議事,  何況具足諸願者? 男子女人諸異類,  海龍雷震大音聲, 悉能了知皆如響,  逮無障礙無盡辯, 為一切眾說妙法,  其有聞者悉歡喜。 如海奇特未曾有,  印現一切眾像類, 大身眾生妙寶藏,  眾流悉入無增損。 如是眾生平等印,  無盡功德禪解脫, 一切智慧諸功德,  增長眾善無厭足。 龍王示現自在時,  從金剛際至他化, 興雲充遍四天下,  其雲種種莊嚴色。 第六他化自在天,  於彼雲色如黃金, 化樂天上雲赤色,  兜率陀天白寶色, 夜摩天上瑠璃色,  三十三天碼碯色, 四王天上玻瓈色,  於大海上金剛色, 緊那羅中妙香色,  諸龍住處蓮華色, 微密天中白鵝色,  阿脩羅中狀如山, 欝單越中金野馬,  閻浮提境雲青色, 餘二天下雜種色,  隨眾所樂以應之。 又復他化自在天,  雲中電耀如日光, 化樂天上如月光,  兜率天上閻浮金, 夜摩天上白寶色,  釋處金雲如野馬, 四王天上最妙色,  於大海上赤寶色, 緊那羅中青瑠璃,  諸龍住處寶藏色, 微密天中玻瓈色,  阿脩羅中瑪瑙色, 欝單越境火珠色,  閻浮提界青寶色, 餘二天下雜莊嚴,  隨眾所樂以應之。 他化雷震如梵音,  化樂天上妙音聲, 兜率天上妓樂音,  夜摩天上天女音, 於彼忉利諸天上,  緊那羅女妙音聲, 四王天上乾闥聲,  緊那羅中簫笛聲, 於彼一切大海中,  猶如兩山相擊聲, 諸龍住處頻伽聲,  微密天中龍女聲, 阿脩羅中天鼓聲,  於人道中海潮聲。 又復他化自在天,  雨妙香華為莊嚴, 化樂天上薝蔔華,  曼陀羅華及澤香, 兜率天上摩尼珠,  無上種種莊嚴寶, 明淨髻珠如月光,  上妙細衣鍊金色, 夜摩幢蓋幡莊嚴,  華鬘塗香勝莊嚴, 赤真珠衣金絞絡,  種種微妙眾妓樂, 三十三天如意珠,  堅固殊妙栴檀香, 種種欝金諸天華,  雨雜清淨華香水, 四王天雨上味膳,  眾味具足生氣力。 又雨不可思議寶,  龍王降是種種雨, 又復於彼大海中,  一一雨渧如車軸, 無量眾寶不可盡,  又雨種種莊嚴寶, 緊那雨華青寶衣,  摩利妙華細末香, 種種妓樂悉具足,  如是無量妙莊嚴。 諸龍住處赤真珠,  微密天中火珠寶, 阿脩羅中雨兵仗,  摧伏一切諸怨敵。 欝單無價寶瓔珞,  弗婆俱耶二天下, 婆師波利薝蔔華,  清淨妙寶解脫華, 閻浮提雨清淨水,  柔軟悅澤常應時。 長養眾果香華樹,  隨時成熟益眾生, 如是無量難思議,  興雲雷震種種雨, 自於宮殿身不動,  能現自在不思議。 於彼海中為尊主,  示現神變難思議, 況入法海盡源底,  云何不能大神變? 如我所說諸譬諭,  為深智慧菩薩故, 無畏大士無倫匹,  逮得自在諸解脫, 微妙無量勝智者,  能說如是解脫門, 諸未曾有奇特法,  一切不能報其恩, 聞是甚深勝解脫,  信解受持為他說, 世間一切諸凡夫,  信是法者甚難得, 思惟無量諸善法,  本有因力故能信, 一切世界諸群生,  鮮有欲求聲聞道, 求緣覺者轉復少,  求大乘者甚希有, 求大乘者猶為易,  能信是法為甚難, 況能受持正憶念,  如說修行真實解, 若以三千大千界,  頂戴一劫身不動, 彼之所作未為難,  信是法者為甚難, 大千塵數眾生類,  一劫供養諸樂具, 彼之功德未為勝,  信是法者為殊勝, 若以掌持十佛剎,  於虛空中住一劫, 彼之所作未為難,  信是法者為甚難。 十佛剎塵眾生類,  一劫供養諸樂具, 彼之功德未為勝,  信是法者為殊勝。 十剎塵數諸如來,  一劫恭敬而供養, 若能受持此品者,  功德於彼為最勝。」 賢首說此品竟時,  十方世界六返動, 諸魔宮殿如聚墨,  光照十方惡道滅。 一切十方諸如來,  悉皆普現賢首前, 各伸右手摩其頂,  賢首菩薩德無量。 以其右手摩頂已,  一切如來讚歎言:「善哉善哉真佛子,  快說是法我隨喜。」◎  ◎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昇須彌頂品第九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諸四天下,一一閻浮提,皆有如來坐菩提樹下,無不顯現。彼諸菩薩各承佛神力,說種種法。皆悉自謂:在於佛所。  爾時,世尊威神力故,不起此座,昇須彌頂,向帝釋殿。爾時,帝釋遙見佛來,即於妙勝殿上,敷置眾寶師子之座。以萬種雜寶而莊嚴之;萬種寶帳彌覆其上;以萬寶網而絞絡之;次上萬種眾妙寶蓋、天繒雜寶以為垂帶;萬種瓔珞而莊嚴之;萬種寶衣以敷座上。一萬天子在前立侍;一萬梵天而圍遶之;一萬光明以為照耀。  爾時,帝釋為佛莊嚴師子座已,合掌恭敬白佛言:「善來世尊!唯願哀處我此宮殿。」爾時,世尊即受其請,昇妙勝殿;一切十方亦復如是。爾時,帝釋無量樂音,佛神力故,寂然無聲。即自憶念於過去佛所種諸善根,以偈頌曰:  「迦葉如來具大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拘那牟尼慧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拘樓佛身如金山,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隨葉如來離三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屍棄如來常寂然,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毘婆屍佛如滿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弗沙明達第一義,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提舍如來辯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波頭摩佛淨無垢,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錠光如來明普照,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佛曾來入此處,  是故此地最吉祥。」  如此間帝釋,佛神力故,以偈讚歎十佛功德;如是十方帝釋,各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讚歎亦復如是。爾時,世尊昇師子座,結跏趺坐。坐已,宮殿忽然廣博如忉利天處,一切十方,亦復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  爾時,十方各過百佛世界微塵數剎,一一方各十世界,其世界名因陀羅;次名蓮華;次名眾寶;次名優鉢羅;次名妙行;次名善行;次名歡喜;次名星宿;次名無厭慈;次名虛空。其佛號不變月;次號無盡月;次號不動月;次號香風月;次號自在天月;次號清淨月;次號無上月;次號星宿月;次號不衰變月;次號無量自在月。其菩薩名法慧;次名一切慧;次名勝慧;次名功德慧;次名精進慧;次名善慧;次名智慧;次名真實慧;次名無上慧;次名堅固慧。此諸菩薩各於其國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佛神力故,彼一一菩薩,各將一佛世界微塵數菩薩眷屬俱,來詣佛所,恭敬禮拜。又佛神力故,化作寶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充滿十方。如此世界須彌山頂,菩薩雲集;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從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四天下菩提樹下須彌山頂妙勝殿上,如來大眾,皆悉顯現。爾時,法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天人師悉現,  一切嚴淨剎, 須彌山王頂,  帝釋妙勝殿, 哀受天王請,  故處其宮殿, 一一各以十,  吉祥偈讚佛。 諸佛大眷屬,  清淨菩薩眾, 斯從十方來,  跏趺正安坐。 各同其名字,  如我菩薩眾, 捨離於本剎,  往詣諸佛所。 本國諸世尊,  名號皆悉同, 各於其佛所,  淨修菩薩行。 諸佛子當知,  如來威神力, 一切世界中,  各謂佛在前。 今我等見佛,  坐釋妙勝殿, 十方亦如是,  如來自在力。 一切世界中,  發心求佛者, 先立清淨願,  修習菩薩行。 菩薩淨修行,  無量無數劫, 於法界無礙,  無能測量者。 悉普照十方,  滅除愚癡闇, 一切無與等,  是故莫能知。」  爾時,一切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無量無數劫,  雖常見如來, 於此正法中,  猶未覩真實, 妄想取諸法,  增長癡惑網, 輪迴生死中,  盲冥不見佛。 雖復觀諸法,  猶未見實相, 一切法生滅,  但著假名字, 一切法無生,  一切法無滅, 若能如是解,  諸佛常現前。 無取亦無見,  空寂無真實, 諸佛本來空,  不可得思量。 若解一切法,  不可思量者, 彼於諸煩惱,  其心無所染。 虛妄取法相,  是則為癡冥, 是故不見佛,  亦不得真實。 牟尼離三世,  相好悉具足, 於住無所住,  法界悉清淨。 因緣故法生,  因緣故法滅, 如是觀如來,  究竟離癡惑。 法慧先已說,  清淨微妙法, 我從彼勝聞,  菩提難思議。」  爾時,勝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如來智甚深,  一切莫能測, 不知真實法,  世間悉迷惑。 童蒙思惟是,  虛妄取諸法, 是故不見佛,  具足清淨相。 愚癡心迷惑,  妄取五陰相, 不了真實性,  是故不見佛。 分別一切法,  皆悉無真實, 如是解諸法,  則見盧舍那。 因前五陰故,  後陰相續生, 次第解五陰,  見佛難思議。 如寶在闇處,  無明故不見, 真諦無說者,  雖慧莫能覩。 如目不明淨,  不見微妙色, 如是不淨心,  不見諸佛法。 猶如明淨日,  無目者不見, 若人心諂曲,  終不覩諸佛。 故當淨慧眼,  觀察諸法相, 見法相明了,  猶如鏡中像。 一切慧先說,  清淨微妙法, 我從彼勝聞,  見佛盧舍那。」  爾時,功德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諸法虛無實,  妄取堅固相, 是故童蒙者,  常轉生死輪。 不善非勝法,  妄作勝法相, 是故生障礙,  愚癡常輪轉。 不知八正道,  云何知自心? 彼因顛倒想,  增長一切惡。 不見諸法空,  常受無量苦, 彼人不成就,  清淨法眼故。 欲知一切心,  先當求法眼, 如我所說者,  能見真實佛。 若有見佛者,  其心無所著, 彼則見真實,  如佛所說法。 若見大智慧,  如來妙法身, 能見如來故,  彼有清淨眼。 無見乃能見,  一切真實法, 於法有所見,  彼則無所見。 妙哉真實法,  佛以導眾生, 一切諸有中,  無生亦無死。 勝慧先已說,  清淨微妙法, 我從彼勝聞,  深解諸佛道。」  爾時,精進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以諸妄想行,  慧眼不清淨, 愚癡邪見增,  常不見諸佛。 若能見邪偽,  及以真實法, 諦了實不實,  則見清淨佛。 見者則是垢,  彼則無所見, 諸佛離所見,  是故見清淨。 世間語言法,  虛妄無真實, 知世從緣起,  能離生死患。 世間非世間,  觀察悉平等, 二俱知真實,  是名真見者。 若能如是觀,  漏盡得自在, 非有亦非無,  是名不二見。 虛妄非虛妄,  非是諸佛法, 真實無二相,  法性清淨故。 法性自清淨,  無相如虛空, 一切無能說,  智者如是觀。 樂觀一切法,  寂滅無所有, 亦知不可修,  能見牟尼尊。 如是見佛者,  功德不可量, 一切所有行,  寂靜空無相。」◎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菩薩雲集妙勝殿上說偈品第十之二  ◎爾時,善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妙哉佛世尊,  無量諸如來, 離害心解脫,  自度能度彼。 正見世間燈,  如實不顛倒, 無量無數劫,  積德故見佛。 諸行空無實,  凡夫謂真諦, 一切無自性,  皆悉等虛空。 無盡智所說,  說者無所說, 了知有悉無,  故得難思議。 無盡說無盡,  眾生空寂故, 知彼真實性,  則見大名稱。 無見說是見,  無我說眾生, 說見及眾生,  是二悉非有。 見者無所見,  是見不壞相, 是名真實法,  一切佛所說。 能知真實佛,  及佛之所說, 普見一切世,  如佛盧舍那。 如來等正覺,  善說明淨道, 精進慧菩薩,  演說無量法。 有無諸法相,  一相平等修, 如是能見佛,  安住真實際。」  爾時,智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我聞最勝教,  即生淨慧光, 普照十方世,  悉見一切佛。 若計有眾生,  是為最難處, 法本無真主,  但有假言說。 愚惑莫能知,  自身真實性, 如來非取相,  是故不見佛。 塵垢障慧眼,  不見等正覺, 無量無數劫,  流轉生死海。 流轉則生死,  非轉是涅槃, 生死及涅槃,  二皆不可得。 虛誑妄說者,  生死涅槃異, 迷惑賢聖法,  不識無上道。 如是取相者,  言有佛等覺, 顛倒無正念,  是故不見佛。 能知此實法,  寂滅真如相, 則見最正覺,  超出語言道。 虛妄說諸法,  法實無所有, 一切諸世尊,  諦求不可得。 明了過去世,  未來及現在, 究竟永寂滅,  故說為如來。」  爾時,真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寧受無量苦,  得聞佛音聲, 不受一切樂,  而不聞佛名。 所以無量劫,  受此眾苦惱, 流轉生死中,  不聞佛名故。 實以無實法,  正覺等真偽, 以無和合相,  是名為菩提。 現佛非緣合,  去來亦復然, 一切法無相,  是則佛真性。 若能如是觀,  諸法甚深義, 則見無量佛,  法身真實相。 於實知真實,  非實知非實, 善解真實際,  故號為正覺。 覺者無所覺,  是佛真妙法, 諸佛如是修,  非一亦非二。 知一法為眾,  知眾法為一, 法無所依處,  云何而緣合。 作者及所作,  二俱無所有, 若能如是解,  求之不可得。 是處不可得,  諸佛所依止, 法無有所依,  覺者無所著。」  爾時,無上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無上摩訶薩,  遠離眾生相, 上相無所有,  故號為無上。 微妙無所有,  麁者亦復無, 諸佛之所得,  非望亦非作。 是法不可數,  諸佛之境界, 亦離於無數,  是名佛真法。 慧日照十方,  滅除眾闇冥, 亦非有所照,  亦復非無照。 常樂寂靜法,  永離有所依, 解脫無依處,  不染一切法。 善見大智者,  真實所依住, 若無有二法,  當知一亦無。 無一亦無二,  一切皆寂滅, 三種世間空,  是則諸佛見。 諸佛教眾生,  安住正法中, 解達無所住,  當見真實身。 非身即是身,  不轉不可見, 無轉亦無見,  是名無上身。 真慧所演說,  無量諸佛法, 若聞此法者,  常得清淨眼。」  爾時,堅固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眾生不知恩,  如來發慈慧, 出現於世間,  普照除眾冥。 起大慈悲心,  普觀諸群生, 具受無量苦,  永縛在三有。 唯除等正覺,  最勝尊導師, 一切天人中,  無可歸依者。 世界若無佛,  及眾賢聖人, 彼諸群生類,  無有一切樂。 如來眾賢聖,  出現於世間, 為開淨慧眼,  令得永安樂。 若見如來者,  為得最大利, 聞佛名歡喜,  則是世間塔。 我等獲善利,  現前覲如來, 聞斯微妙法,  悉當成佛道。 三世明解脫,  甚深諸境界, 一切眾菩薩,  清淨開慧眼。 我等重歡喜,  見佛盧舍那, 無量無邊智,  演說不可盡。 無上慧堅固,  及諸佛子等, 無數億劫中,  說佛德無盡。」◎◎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十住品第十一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正受。入三昧已,十方千佛世界塵數佛土之外,各見千佛世界塵數諸佛,是諸如來悉號法慧。時,彼諸佛告法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乃能入是菩薩無量方便三昧正受。善男子!十方各千佛剎塵數諸佛加汝神力,故能入是三昧正受;又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威神力故,及汝善根力故,又欲令汝廣說法故,長養佛慧故,開解法界故,分別眾生界故,除滅障故,入無礙境界故,無等等方便入一切智陀羅尼故,覺一切法故,善知諸根故,說法持故,所謂菩薩十住。善男子!當承佛神力,說微妙法。」  爾時,一切如來即與法慧菩薩無礙智、無住智、無斷智、無癡智、無壞智、無惡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怠智、無退智。何以故?彼三昧力法如是故。  爾時,諸佛各伸右手,摩法慧菩薩頂。摩其頂已,即從定起,告眾菩薩言:「諸佛子!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虛空等,一切菩薩從三世諸佛種性中生。諸佛子!菩薩摩訶薩十住行,去、來、現在諸佛所說。何等為十?一名初發心,二名治地,三名修行,四名生貴,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頂。諸佛子!是名菩薩十住,去、來、現在諸佛所說。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初發心住?此菩薩見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妙色具足,尊重難遇;或覩神變、或聞說法、或聽教誡、或見眾生受無量苦、或聞如來廣說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一向不迴。此菩薩因初發心得十力分。何等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業報垢淨智、諸根智、欲樂智、性智、一切至處道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垢淨起智、宿命無礙智、天眼無礙智、三世漏盡智,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恭敬供養諸佛,讚歎諸菩薩護眾生心,親近賢明,讚不退法,修佛功德,稱揚歎美,生諸佛前,方便修習寂靜三昧,讚歎遠離生死輪迴,為苦眾生作歸依處。何以故?欲令菩提心轉勝堅固,成無上道,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治地住?此菩薩於一切眾生發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大慈心、大悲心、樂心、安住心、歡喜心、度眾生心、守護眾生心、我所心、師心、如來心,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先當勤學專求多聞,修離欲定,近善知識不違其教,善知時語,學無所畏,明解深義,了達正法,知堅法行,捨離癡冥,安住不動。何以故?欲於一切眾生增長大慈悲故;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修行住?此菩薩十種觀一切法。何等為十?所謂:觀一切法無常、苦、空、無我、不自在,一切法不可樂,一切法無集散,一切法無堅固,一切法虛妄,一切法無精勤和合堅固,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分別知一切眾生界,分別知一切法界,分別知一切世界,分別知地、水、火、風界,分別知欲、色、無色界。何以故?欲於一切法增長明淨智慧故;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貴住?此菩薩從一切聖法正教中生,修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信佛不壞,究竟於法,寂然定意,分別眾生,分別佛剎,分別世界,分別諸業,分別果報,分別生死,分別涅槃,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分別去、來、今佛法,修行去、來、今佛法;具足去、來、今佛法,平等觀察一切諸佛。何以故?欲使明達二世等觀,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具足方便住?此菩薩聞十種法應當修行。何等為十?所行善根悉為:救護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安樂一切眾生,哀愍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捨離諸難,拔出一切眾生生死苦惱,令一切眾生歡喜快樂,令一切眾生調伏,令一切眾生悉得涅槃,是為具足方便住。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知眾生無有邊,知眾生不可數,知眾生不思議,知眾生種種色,知眾生不可量,知眾生空,知眾生不自在,知眾生非真實,知眾生無所有。何以故?欲令其心無所染著;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正心住?此菩薩聞十種法,得決定心。何等為十?所謂:聞讚佛、毀佛、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法、毀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毀菩薩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讚、毀菩薩所行法,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眾生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眾生有垢、無垢,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眾生易度、難度,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法界有量、無量,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法界若成、若壞,於佛法中心定不動;聞法界若有、若無,於佛法中心定不動;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一切法無相,一切法無性,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無所有,一切法無真實,一切法如虛空,一切法無自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夢,一切法如響。何以故?欲令得不退轉無生法忍故,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不退轉住?此菩薩聞十種法,其心堅固而不動轉。何等為十?所謂:聞有佛、無佛,於佛法中不退轉,有法、無法,於佛法中不退轉,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不退轉,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不退轉,菩薩行出生死、不出生死,於佛法中不退轉,有過去佛、無過去佛,於佛法中不退轉,有未來佛、無未來佛,於佛法中不退轉,有現在佛、無現在佛,於佛法中不退轉,佛智有盡、無盡,於佛法中不退轉,三世法一相、非一相,於佛法中不退轉,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知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隨味知義,隨義知味,知非有是有,知有是非有,知非相是相,知相是非相,知非性是性,知性是非性。何以故?欲於一切法方便具足故,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童真住?此菩薩於十種法心得安立。何等為十?所謂:身行清淨,口行清淨,意行清淨,隨意受生,知眾生心,知眾生種種欲樂,知眾生種種性,知眾生種種業,知世界成壞,神通自在無有障礙,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知一切佛剎,震動一切佛剎,持一切佛剎,觀一切佛剎,詣一切佛剎,遍至一切世界,善問難無量妙法神通變化無量身,善解無量諸音聲,於一念中恭敬供養無量諸佛。何以故?欲於一切法中出巧方便,具足成就,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法王子住?此菩薩善解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善解眾生趣,善解諸煩惱,善解諸習氣,善解方便智,善解分別無量法,善解諸威儀,善解分別諸世界,善解去、來、今,善解說世諦,善解說第一義諦,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善知法王所住處,善知法王所行威儀,善知安立法王處,善知巧入法王處,善知分別法王處,善知法王甘露灌頂,善知受持法王法,善知法王無畏法,善知法王無著法,善知讚歎法王法。何以故?欲於一切法得無障礙智,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灌頂住?此菩薩成就十種智住。何等為十?所謂:悉能震動無量世界,悉能照明無量世界,悉能住持無量世界,悉能遍遊無量世界,悉能嚴淨無量世界,悉知無量眾生心行,悉知眾生隨心所行,悉知無量眾生諸根,悉能方便度無量眾生,悉能調伏無量眾生,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身不可知;身業神足、神足自在;過去智、未來智、現在智、淨諸佛剎智、心境界、智境界不可知;一切眾生,乃至法王子菩薩悉不能知。  「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種智。何等為十?所謂:學三世智,一切佛法智,法界無障礙智,法界無量無邊智,充滿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能持一切世界智,分別一切眾生智,一切種智智,佛無量無邊智。何以故?欲令具足一切種智,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悟。」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萬佛世界塵數佛國,六種十八相震動,雨天寶華、天末香、天寶鬘、天雜香、天寶衣、天寶雲、天莊嚴具,天妙音樂,不鼓自鳴,又自演出無畏之音。如此四天下須彌山頂妙勝殿上,威神變化,說十住法,一切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有十佛剎微塵數等諸大菩薩充滿十方,來詣此土,說如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是法,我等諸人,同名法慧;所從來國,同名法雲;彼諸如來,同號妙法;我等佛所,亦說十住。大眾眷屬名味句身,等無有異。是故,佛子!我等承佛神力,來詣此土,為汝作證。」如此四天下須彌山頂妙勝殿上說十住法,十佛世界微塵數等諸大菩薩來此作證,一切十方亦復如是。  爾時,法慧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及諸法界,以偈頌曰:  「見大智尊微妙身,  相好端嚴悉具足, 最勝尊重甚難遇,  勇猛大士初發心。 見無等等大神變,  聞說妙法及教誡, 觀察五道無量苦,  無畏大士初發心。 聞諸如來普智尊,  無量功德悉具足, 解佛心相如虛空,  菩薩因此初發心。 能知是處及非處,  若我非我如是等, 欲解平等真實義,  菩薩因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現在世,  一切善惡諸業報, 欲善觀察悉平等,  菩薩因此初發心。 諸禪三昧及解脫,  隨順正受無所著, 欲善分別垢淨起,  菩薩因此初發心。 隨諸眾生根利鈍,  種種勤修精進力, 悉欲了達分別知,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眾生種種欲,  心好樂著諸希望, 悉欲了達分別知,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眾生種種性,  無量無邊不可數, 悉欲了達分別知,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諸道所至處,  八正聖路向無為, 悉欲了達知其實,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世界眾生類,  流轉五道生死海, 欲得天眼悉明達,  菩薩因此初發心。 於過去世一切事,  如其體性所有相, 悉欲隨順達宿命,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世間一切諸煩惱,  所有結縛餘習氣, 悉欲覺知究竟盡,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世間所有世諦法,  名字談論語言道, 悉欲明達世諦義,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諸法語言斷,  無有自性如虛空, 悉欲明達真諦義,  菩薩因此初發心。 震動一切佛世界,  傾覆鼓蕩諸大海, 悉欲明達佛神力,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毛放演無量光,  普照十方一切剎, 欲於一光一切覺,  菩薩因此初發心。 無量佛剎難思議,  皆悉能置一掌中, 欲解一切如幻化,  菩薩因此初發心。 無量佛剎諸眾生,  皆悉安置一毛端, 悉欲了達皆寂滅,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十方大海水,  渧以一毛盡無餘, 悉欲分別知渧數,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不可思議諸佛剎,  皆碎為末如微塵, 悉欲分別知其數,  菩薩因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無量劫,  一切世界成敗相, 悉欲究竟達其際,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三世一切等正覺,  諸辟支佛及聲聞, 悉欲分別三乘道,  菩薩因此初發心。 無量無邊諸世界,  能以一毛悉稱舉, 欲知有無真實相,  菩薩因此初發心。 金剛圍山數無量,  盡能安置一毛端, 欲知至大有小相,  菩薩因此初發心。 十方一切諸世界,  能以一音遍充滿, 悉欲解了淨妙聲,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眾生語言法,  一言演說盡無餘, 悉欲解了淨密音,  菩薩因此初發心。 如來清淨微妙音,  充滿十方諸世界, 欲得具足舌根相,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十方諸世界,  有成壞者皆悉見, 欲得解了悉虛妄,  菩薩因此初發心。 一切十方諸佛剎,  其中無量諸如來, 悉欲了達佛正法,  菩薩因此初發心。 普能應現無量身,  一切世界微塵等, 悉欲了達如幻化,  菩薩因此初發心。 過去未來現在世,  無量無邊諸如來, 欲於一念悉了知,  菩薩因此初發心。 欲具演說一句法,  阿僧祇劫無窮盡, 欲使辯才不斷絕,  菩薩因此初發心。 十方一切諸群生,  隨其遷變生滅相, 欲於一念悉了達,  菩薩因此初發心。 淨妙身口及意行,  遊步十方無障礙, 欲了三世悉空寂,  菩薩因此初發心。 菩薩如是發心已,  於十方界諸佛所, 應學盡敬供養佛,  如是說者不退教。 菩薩捨離種種樂,  不厭生死求菩提, 以此勸進歡喜歎,  如是說者不退教。 十方一切諸世界,  其中所有眾賢聖, 菩薩常應讚歎彼,  如是說者不退教。 最勝最上無有比,  甚深微妙清淨法, 菩薩以此化眾生,  如是說者不退教。 無上清淨妙善法,  一切眾魔不能壞, 菩薩尊重常稱歎,  如是說者不退教。 一切所有妙功德,  天人之尊悉成就, 以此安立諸菩薩,  如是說者人中王。 方便教化見諸佛,  無量無數難思議, 若能以此方便化,  如是說者不退教。 一切甚深諸三昧,  悉教眾生無有餘, 菩薩分別具開導,  如是說者不退教。 悉能摧滅生死輪,  具轉聖道妙法輪, 一切世間無所著,  諸佛所記是菩薩。 菩薩若見無量眾,  輪轉生死受諸苦, 為作救護歸依者,  諸佛所記是菩薩。 是說菩薩發心住,  一向志求無上道, 如我所說微妙法,  一切諸佛亦如是。 第二治地真佛子,  先應發心作是念, 願令一切群生類,  隨順修行諸佛教。 饒益安樂眾生心,  歡喜不捨眾生心, 大悲救護我所心,  起大師心如來心。 發如是等勝妙心,  精勤學問求多聞, 寂然定意正思惟,  心常親近善知識。 隨順奉行修其教,  柔軟善語不放逸, 善能了知一切時,  達深法義無所畏。 明解深義了正法,  則離一切諸癡冥, 已離愚癡心安住,  是則名為真佛子。 亦名治地摩訶薩,  一向堅固求菩提, 如是善學諸佛教,  是則名為真佛子。 第三修行真佛子,  應當如是觀諸法, 無常苦空無堅固,  無我無主不自在。 一切諸法不可樂,  無作虛誑不真實, 無有積集亦無散,  如是觀者是菩薩。 分別觀察眾生界,  亦當解了諸法界, 善能分別方便觀,  無量無邊諸世界。 一切十方國土中,  地水火風四大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悉能觀察分別知。 善能明達一切界,  真實究竟無有餘, 如是真諦正法教,  隨順學者是菩薩。 第四生貴真佛子,  從諸賢聖正法生, 有無諸法無所著,  捨離生死出三界。 信佛堅固不可壞,  究竟淨心不退轉, 明了觀察甚深法,  一切眾生無真實。 行業世界諸佛剎,  生死果報及涅槃, 佛子若能如是觀,  是名如來法化生。 過去未來現在世,  諸佛如來及正法, 無量方便求究竟,  成就一切大聖法。 一切三世諸如來,  平等觀察無異相, 分別差別不可得,  如是觀者達三世。 如我所說讚歎者,  是名四住摩訶薩, 若能如是修學者,  速成無上佛菩提。 第五菩薩真佛子,  微妙具足方便住, 深入清淨巧方便,  究竟一切功德業。 所修無量諸功德,  悉為一切作歸依, 饒益安樂大慈悲,  哀愍度脫諸群生。 為一切世除眾難,  永拔生死令歡喜, 調伏一切諸群生,  具足功德趣涅槃。 普為一切諸群生,  分別演說清淨法, 是名第五摩訶薩,  成就方便度眾生, 具足一切功德者,  演說五住淨妙法。 第六正心真佛子,  解真實法離愚癡, 於一切世天人中,  正念思惟滅虛妄。 聞讚毀佛及佛法,  一切菩薩所行道, 眾生有量若無量,  於佛法中心不動。 眾生有垢若無垢,  或有易度或難度, 法界有量若無量,  世界有成或有敗。 或聞法界若有無,  過去未來今現在, 菩薩於此一切法,  寂然觀察心不動。 觀一切法無性相,  其義真實如虛空, 猶若幻化夢所見,  是人於法為真解。 第七不退真佛子,  聞有諸佛菩薩法, 聞無諸佛菩薩法,  若出非出不退轉。 過去未來及現在,  一切諸佛有以無, 若法起滅不起滅,  若有一相若異相。 若一即多多即一,  義味寂滅悉平等, 遠離一異顛倒相,  是名菩薩不退住。 若有法相及無相,  若有法性及無性, 二俱無實等虛空,  如是知者必究竟。 第八童真真佛子,  身口意行悉具足, 微妙清淨無染污,  隨意所欲自在生。 悉知一切眾生心,  善能觀察諸欲性, 了眾生法無差別,  十方世界成敗相。 速逮一切妙神通,  往詣十方諸佛剎, 隨意自在無障礙,  聞說妙法悉受持。 六種震動一切國,  皆悉能持諸世界, 梵音遍滿十方剎,  度脫無量群生類。 諮問佛義不可數,  變化其身無有量, 隨受化者演法言,  如佛所說無有異。 第九王子摩訶薩,  悉能分別諸群生, 善知輕重煩惱行,  隨其所應方便度。 善分別知諸法相,  明達世界先後際, 善解俗諦第一義,  具足方便無有餘。 善能了達法王處,  隨順法王威儀法, 善知安入法王位,  善知分別法王界。 第十灌頂真佛子,  方便善持一切法, 如法隨順入深義,  悉能究竟分別說。 悉度眾生無有餘,  而於眾生不取相, 寂然不動學正念,  悉在十方諸佛前。 灌頂菩薩真佛子,  悉能究竟諸勝法, 十方無量諸世界,  悉能震動光普照。 能持十方諸世界,  嚴淨一切眾生心, 悉知一切眾生根,  演梵音聲滿十方。 調伏化度諸群生,  悉令修習菩提心, 普入十方諸佛國,  觀察法界無有餘。 灌頂色身及身業,  神足自在不思議, 觀察三世佛國智,  乃至王子所不測。 三世諸佛及佛法,  分別了知無障礙, 法界無量無有邊,  諸佛聲聞悉充滿。 盡於一切諸世界,  皆悉能持光普照, 盡於一切群生類,  為說究竟正覺智。 如是十住諸菩薩,  悉從如來法化生, 隨其方便及境界,  一切天人莫能知。 初發無上菩提心,  充滿十方悉無餘, 了達三世諸法相,  具足成就一切智。 無邊佛剎及世間,  無量無數眾生類, 煩惱業報菩提心,  如是一切無所著。 初求佛道發一念,  世間眾生及二乘, 斯等一切莫能知,  何況菩薩餘功德? 十方一切諸世界,  能以一毛悉稱舉, 彼知菩薩具足行,  疾得如來一切智。 十方一切大海水,  能以一毛渧令盡, 於一念中悉知數,  如是行者真佛子。 一切世界末為塵,  悉能分別知其數, 菩薩所行等微塵,  是則名為真佛子。 過去未來現在佛,  一切緣覺及聲聞, 分別解說不能盡,  發心菩薩諸功德。 菩薩初發菩提心,  廣大無量無有邊, 大慈大悲覆一切,  何況菩薩餘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第十二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中,諸菩薩摩訶薩信家、非家、出家學道,捨離俗飾,被服法衣,彼諸菩薩云何方便修習梵行,具足菩薩十住道地,速成無上平等菩提?」  爾時,法慧菩薩答正念天子言:「正士!此菩薩摩訶薩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先當分別十種之法。何等為十?所謂:身、身業、口、口業、意、意業、佛、法、僧、戒,應如是觀:為身是梵行耶?乃至戒是梵行耶?若身是梵行者,當知梵行則不清淨;當知梵行則為非法;當知梵行則為渾濁;當知梵行則為臭惡;當知梵行則為穢污;當知梵行則為塵垢;當知梵行則為諂曲;當知梵行則為八萬戶蟲。若身業是梵行者,當知身四威儀則為梵行;左右顧眄舉足下足則為梵行。若口是梵行者,當知音聲則為梵行;當知語言則為梵行;當知心觸則為梵行;當知舌動則為梵行;當知脣齒和合則為梵行。若口業是梵行者,當知語言則為梵行;當知所說作、無作、稱譏、毀譽,則為梵行。若意是梵行者,當知覺、觀、憶念、不忘、思惟、幻、夢等悉為梵行。若意業是梵行者,當知想是梵行;施設是梵行;寒、熱、飢、渴、苦、樂、憂、喜等悉是梵行。若佛是梵行者,為色是佛耶?為受、想、行、識是佛耶?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佛耶?為一切神通、業報是佛耶?若法是梵行者,為正教是法耶?為寂滅、離涅槃是法耶?為生、非生是法耶?為實、非實是法耶?為虛妄是法耶?為合、散是法耶?若僧是梵行者,為向須陀洹果是僧耶?為得須陀洹果是僧耶?為向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是僧耶?為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是僧耶?為三明、六通是僧耶?為時解脫是僧耶?為非時解脫是僧耶?若戒是梵行者,為戒場是戒耶?為十眾是戒耶?為問清淨、不清淨是戒耶?為戒師是戒耶?為三羯磨和尚是戒耶?為鬀髮、法服、乞食是戒耶?菩薩摩訶薩當如是觀察十種法。  「又,知過去無所至,未來無所有,現在無作者、無知者、無受報者,此世不至彼世,彼世不至此世。為何等法是梵行?梵行法為在何處?誰有是梵行法?此梵行法為是有耶?為是無耶?為是色法耶?為非色法耶?為是受、想、行、識法耶?為非受、想、行、識法耶?菩薩摩訶薩正念無障礙,觀察、分別三世諸法平等,猶如虛空,無有二相。如是觀者,智慧、方便無所罣礙。於一切法而不取相,一切諸法無自性故;於一切佛及諸佛法平等觀察,猶如虛空;是名菩薩摩訶薩方便修習清淨梵行。  「又復修習增上十法。何等為十?所謂:是處非處智,去、來、現在諸業報智,一切諸禪三昧正受解脫垢淨起智,眾生諸根智,隨諸欲樂智,種種性智,至一切處道智,無障礙宿命智,無障礙天眼智,斷習氣智,是為十。如是觀察如來十力甚深無量,具足長養大慈悲心,悉分別眾生而不捨眾生,亦不捨寂滅;行無上業,不求果報;觀一切法如幻、如夢、如電、如響、如化。菩薩摩訶薩如是觀者,以少方便,疾得一切諸佛功德。常樂觀察無二法相,斯有是處。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九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初發心菩薩功德品第十三  爾時,天帝釋白法慧菩薩言:「佛子!初發心菩薩為成就幾功德藏?」  法慧答言:「佛子!是處甚深!難知、難信、難解、難說、難通、難分別,雖然,我當承佛神力,具足演說。佛子!假使有人供養東方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乃至一劫,然後教令淨修五戒,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帝釋言:「佛子!除諸如來,其餘一切,不能稱量彼人功德。」  法慧菩薩語帝釋言:「佛子!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百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千分、百千分、億分、百億分、千億分、百千億分、百那由他分、千那由他分、百千那由他分、億那由他分、百億那由他分、千億那由他分、百千億那由他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乃至百劫,然後教令淨修十善;教十善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千劫,然後教令淨修四禪;教四禪已,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劫,然後教行四無量心;又復供養一切樂具乃至億劫,然後教行四無色定;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億劫,然後教令得須陀洹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劫,然後教令得斯陀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百千億劫,然後教令得阿那含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得阿羅漢果;又復供養一切樂具至千億那由他劫,然後教令盡成緣覺。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帝釋白言:「佛子!彼人功德唯除諸佛,其餘一切悉不能知。」  法慧言:「佛子!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為供養十方各十阿僧祇世界眾生一切樂具,百劫乃至千億那由他劫故,出興於世;亦不為教爾所眾生,淨修五戒、十善、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故,出興於世;欲不斷佛種故,發菩提心;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悉度脫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成壞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中眾生垢淨起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世界自性清淨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群生虛妄煩惱習氣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所念故,發菩提心;欲悉分別三世一切眾生故,發菩提心;欲悉知一切諸佛平等境界故,發菩提心。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頃,能過東方無量世界,彼人以此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二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此第二人從此東行盡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得世界邊際;又第三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四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五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六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七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八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九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又第十人,神力自在,於一念頃,能過前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行世界;彼第十人,以此最勝自在神力,從此東行盡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故不得世界邊際,十方世界亦復如是;如是展轉乃至百人,其人以此最勝自在神力,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至十方,尚可了知得其邊際,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初發心菩薩不齊限,為爾所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悉為十方一切世界眾生故,欲度一切眾生故,欲分別知一切世界故,發菩提心;欲知微細世界即是大世界,知大世界即是微細世界;知少世界即是多世界,知多世界即是少世界;知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知狹世界即是廣世界;知一世界即是無量無邊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即是一世界;知無量無邊世界入一世界,知一世界入無量無邊世界;知穢世界即是淨世界,知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於一毛孔中悉分別知一切世界,於一切世界中悉分別知一毛孔性;知一世界出生一切世界,知一切世界猶如虛空,欲於一念知一切世界,悉無有餘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成敗之數,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欲盡算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猶不能知;又第二人,於第一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算世界成敗之數,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如是展轉,乃至第十;彼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所算世界成敗之數,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世界成敗之數,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十方無量無邊世界成敗之數,尚可了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不為齊限,知爾所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欲悉了知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菩提心;欲知長劫即是短劫,短劫即是長劫;知一劫即是不可數阿僧祇劫,不可數阿僧祇劫即是一劫;知一切有佛劫;知一切無佛劫;知一佛劫中有無量佛,知無量佛劫中有一佛;知異劫中有無異劫,知無異劫中有異劫;知有盡劫是無盡劫,知無盡劫是有盡劫;知無量劫即是一念,知一念即是無量劫;知一切劫入無劫,知無劫入一切劫;欲悉了知過去、未來際及現在一切世界劫數成敗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菩薩初大誓莊嚴,所謂:悉知一切劫智慧照明。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如是展轉至第十人,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精勤方便,所知眾生種種欲樂,於一念中,悉能了知,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乃至十方,亦復如是;如是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尚可了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菩提心;欲悉知十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欲樂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知種種無量欲樂即是一欲,而亦不壞一切欲性,欲悉知一切眾生欲樂海,欲知一眾生欲即是一切眾生欲,欲悉知一切眾生去、來、現在種種欲樂,欲悉知相似欲、不相似欲,欲知一切欲即是一欲、一欲即是一切欲,欲得具足如來種種欲樂力、欲知有上欲、無上欲,有餘欲、無餘欲,等欲、不等欲,有所依欲、無所依欲,共欲、不共欲,有邊欲、無邊欲,善欲、不善欲,世間欲、出世間欲,大智欲、淨欲、勝欲、無礙智欲、無礙智佛解脫欲、清淨欲、不清淨欲、廣欲、狹欲、細欲、麁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欲,所謂:因苦生欲、方便欲、希望欲、著味欲、隨因生欲、隨緣生欲、盡欲、一切欲、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悉分別了知此諸欲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諸根,以此智慧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不能盡知東方一切世界眾生種種諸根,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眾生有十種根。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希望,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希望。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方便,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方便。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念念心意,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心。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諸業,廣說乃至悉知一切眾生一一皆有十種業。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知東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知東方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如是展轉乃至第十;此第十人,於第九人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知眾生種種煩惱,於一念中悉分別知,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猶不能盡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乃至十方亦復如是;爾所世界一切眾生種種煩惱尚可得知,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不可得知。何以故?佛子!初發心菩薩不齊限欲知爾所世界眾生種種煩惱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分別了知一切眾生種種煩惱故,發菩提心;所謂:欲悉知輕煩惱、重煩惱、結使煩惱、纏煩惱、一一眾生無量煩惱、一切眾生種種覺觀煩惱、依無明煩惱、愛相應煩惱、貪欲不善根煩惱、瞋恚不善根煩惱、愚癡不善根煩惱、等分煩惱、一切煩惱、根本煩惱、我我所煩惱、我慢煩惱、邪憶念虛妄生煩惱、因身見生六十二見等諸煩惱、蓋煩惱、障礙煩惱,欲悉了知一切眾生煩惱惑網,具足大慈大悲一切種智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子!復置此諭:假使有人於一念中,悉見東方無量無邊世界現在諸佛及彼一切眾生,此人悉能恭敬、禮拜、尊重、讚歎、一心觀察種種供養,無量上味餚膳飲食,香華、瓔珞、繒綵、幢蓋、上妙宮殿嚴飾、帳幔、寶網羅覆、眾寶莊嚴師子之座,此人精勤方便,念念次第,以如是等眾妙供具,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諸佛;又復勸教彼諸眾生,以如是等眾妙供具,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諸佛,彼諸如來般涅槃已,復為一一諸如來故,以無量寶起塔供養,其塔高廣,一一周滿無量無邊世界,又以上妙眾寶而莊嚴之,一一塔中有無量無數如來形像,彼諸形像光明普照無量無邊諸佛世界,又復勸彼一一眾生為諸如來,起眾寶塔,嚴好如前,十方世界亦復如是。佛子!於意云何?彼人功德寧為多不?」  帝釋答言:「彼人功德,唯佛乃知,餘無能及。」  法慧答言:「佛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佛子!假使有人於第一人及所勸眾生精勤方便,念念次第,無量無數阿僧祇劫,所作功德諸供養具,於一念中,皆悉能辨,此人如是精勤方便,念念次第,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供養功德,廣說如前;如是展轉乃至第十人,廣說亦復如前;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功德之藏,百分、千分、乃至不可數、不可譬諭、不可說分、彼人功德不及其一,何以故?佛子!彼菩薩不為齊限,供養爾所如來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欲悉供養十方法界、虛空界等世界中三世諸佛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是心已,得知盡過去際諸佛無障礙智,得信盡未來際諸佛功德,得知盡現在際一切諸佛所說智慧,彼三世一切諸佛功德,此菩薩摩訶薩悉皆信向受持修習,得證身證,悉等諸佛一切功德,何以故?初發心菩薩摩訶薩,欲不斷一切諸佛性故,發菩提心;欲令慈悲心充滿一切世界眾生悉無餘故;欲悉度脫一切眾生故;欲悉知一切世界成敗故;欲悉知一切世界眾生垢淨起故;欲令三有眾生悉得清淨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念煩惱習故;欲悉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欲悉知一切眾生諸根方便故;欲悉知一切眾生心心行故;欲悉知一切三世眾生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功德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菩提故;欲悉知三世諸佛具足淨法故;欲悉知三世諸佛法平等相故;欲悉知三世諸佛無上智慧因緣清淨故;欲悉知長養三世諸佛智慧力故;欲悉具足三世諸佛無畏法故;欲悉具足莊嚴三世諸佛不共法故;欲悉得法界等無量無邊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此初發心菩薩即是佛故;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亦與三世佛境界等,悉與三世佛正法等,得如來一身無量身,三世諸佛平等智慧所化眾生,皆悉同等;悉能震動一切世界,悉能普照一切世界,悉能休息一切世界諸惡道苦,悉能嚴淨一切世界,悉於一切世界示現成佛,悉令一切眾生皆得歡喜,悉令一切眾生解深法界,悉能護持諸佛種性,悉得諸佛智慧光明;彼初發心菩薩摩訶薩,常不遠離三世諸佛及諸佛法,一切菩薩、緣覺、聲聞及所行法,世間、出世間法,眾生及眾生法,專求菩提智慧無礙。」◎  ◎爾時,佛神力故,說初發心菩薩功德藏力故,十方各萬佛剎塵數世界六種震動,雨眾天華、天香、天末香、天鬘、天寶、天莊嚴具,自然演出微妙樂聲;又復震吼師子之音,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爾時,十方各過十佛剎塵數世界,有萬佛剎塵數諸佛,悉號法慧,各現其身,示法慧菩薩而告之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說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我等萬佛剎塵數如來,亦悉演說發心菩薩功德之藏,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亦復如是;法慧菩薩說是發心菩薩功德藏時,萬佛世界塵數眾生,皆得初發心菩薩功德之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彼記,於未來世,各於十方一時成佛,同號淨心如來、應供、等正覺,我等悉當護持此法,普為未來諸菩薩故;如此娑婆世界、四天下閻浮提、菩提樹下、須彌山頂、妙勝殿上、敷演此法,教化眾生,十方世界千億那由他不可量、不可數、不可思議、無有邊際、不可說法界、虛空界等諸世界中,亦說是法教化眾生,彼說法者,悉名法慧,佛神力故、佛本願力故、顯示佛法故、智慧光明普照故、解第一義故、法如是故、諸菩薩歡喜故、讚歎諸佛功德故、悉知諸佛平等故、解法界無有二故。」  爾時,法慧菩薩普觀十方,普觀一切大眾,觀虛空界,觀成就眾生界,不違業報,清淨如虛空界,欲拔三有垢穢眾生,欲令眾生得廣解脫,欲知種種諸根,等觀三世正趣涅槃,及現自身甚深清淨諸功德故,承佛神力,以偈頌曰:  「大慈大悲心,  充滿十方界, 分別諸佛剎,  佛法及三世, 欲具佛功德,  菩薩法藏海, 饒益眾生故,  初發菩提心。 欲悉分別知,  虛空等法界, 一切群生類,  諸佛及佛法, 欲得一切佛,  諸道至處力, 成就不退轉,  饒益諸群生。 一切眾生中,  常起大慈悲, 遠離瞋恚念,  修習饒益心。 慈光照十方,  為眾作歸依, 諸佛悉護念,  功德難思議。 欲悉分別知,  一切諸佛剎, 如來妙法身,  甚深難思議。 無量功德藏,  智慧甚深廣, 因是初發心,  專求佛菩提。 欲悉分別知,  一切眾生類, 十方世界中,  智慧無障礙。 麁細諸世界,  或狹廣無量, 一切中知一,  一中知一切。 菩薩於彼行,  精勤不放逸, 苦樂無厭著,  欲度眾生故。 一切佛現前,  樂觀無厭足, 悉入甚深法,  無量功德海。 五道諸群生,  愍之如一子, 令除眾垢穢,  具足清淨法。 欲令諸佛種,  究竟不斷絕, 降伏一切魔,  摧滅無有餘。 平等觀如來,  三世諸法相, 甚深微妙法,  常修不放逸。 菩薩常樂觀,  一切佛境界, 是故諸如來,  甘露慧灌頂。 信心不可沮,  堅固如金剛, 於諸如來所,  知恩而報恩。 最勝之境界,  無量智慧光, 自悟不由他,  菩薩初發心。 悉能分別知,  五道眾生欲, 種種諸業報,  一切心所行。 知諸根利鈍,  無量無數性, 一切勝境界,  菩薩初發心。 菩提心無量,  清淨法界等, 無著無所依,  無染如虛空。 成就佛智慧,  其心無障礙, 諦了真實際,  寂滅離虛妄。 了達眾生心,  而無眾生想, 方便分別法,  究竟到彼岸。 無量無數劫,  悉能分別知, 往詣諸佛剎,  明解甚深法。 若能分別知,  無量諸佛法, 清淨法界藏,  諦了無疑惑。 深解眾生根,  究竟到彼岸, 平等觀諸法,  則與如來等。 清淨無量心,  常在諸佛前, 恭敬而尊重,  供養人師子。 親覲一切佛,  樂觀無厭足, 彼諸如來等,  護念此菩薩。 於諸深妙法,  分別無障礙, 無著無所依,  心淨如虛空。 彼知人師子,  智慧海深廣, 寂然入正受,  三世觀無礙。 堅固不可沮,  一切莫能壞, 專念無上道,  未曾有斷絕。 離闇趣明正,  志學諸善法, 常樂觀寂滅,  具足真實性。 寂默語言道,  平等無異觀, 於法不分別,  是則從如生。 悉能分別知,  諸佛深境界, 寂然入正受,  三達無障礙。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佛剎, 菩薩自在力,  一念悉周遍。 無量不可數,  方便悉具足, 普遊十方界,  是名真佛子。 具足大悲心,  清涼除渴愛, 大慈念一切,  無礙如虛空。 於彼眾生類,  不生眾生想, 悉已離虛妄,  清淨遊十方。 於彼諸群生,  常施以無畏, 如此真實行,  是則等如來。 常說甚深法,  清淨無所著, 是故十方佛,  一切悉護念。 過去未來世,  無量無數劫, 次第悉憶念,  具足分別知。 菩薩於現在,  一切十方界, 悉能普周遍,  濟度諸群萌。 深智正觀察,  明了無障礙, 悉知因緣合,  磨滅無堅固。 一切眾生類,  諸有疑難者, 菩薩悉除滅,  安住法性中。 菩薩無畏力,  降伏一切魔, 悉能為眾生,  滅除愚癡闇。 世界若成壞,  悉皆分別知, 若能如是觀,  佛境無疑惑。 觀察三世法,  疑網永已除, 一切如來所,  淨信不可壞。 信力安隱住,  智慧力成就, 智慧清淨故,  決定解真實。 盡於未來際,  饒益眾生故, 欲令一切眾,  究竟得解脫。 無際生死中,  精勤不厭倦, 一切地獄處,  受苦為眾生, 功德智慧藏,  具足皆成就。 悉能善分別,  一切眾生根, 又能分別知,  眾生種種業, 隨彼業對治,  菩薩為說法, 以大慈悲心,  隨順世間行。 悉於一切法,  解達空無我, 一一音聲中,  演說無量教, 菩薩放大光,  種種微妙色, 普照十方界,  除滅一切闇。 一一光明端,  清淨寶華座, 菩薩悉處上,  為眾演說法。 於一毛孔中,  普見十方剎, 彼剎妙莊嚴,  諸佛菩薩會。 一一如來所,  無量眾圍遶, 清淨妙智慧,  明了眾生心。 十方世界中,  無量諸佛剎, 菩薩神通力,  一念悉遍至。 恭敬供養佛,  饒益眾生故, 一一導師所,  諮決甚深義。 普於諸世尊,  先起慈父想, 饒益眾生故,  分別菩薩行。 明淨利智慧,  解達深法藏, 出生無量智,  佛法無所礙。 無量無數劫,  分別說法界, 劫數可究竟,  法界無窮盡。 平等觀諸法,  其心無所染, 不厭生死苦,  智慧無障礙。 無上佛種性,  三世法王家, 一切如來法,  菩薩由此生。 清淨妙法身,  應現種種形, 猶如大幻師,  所樂無不見。 或處為眾生,  究竟菩薩行, 或復現初生,  出家行學道, 或於樹王下,  自然成正覺, 或處為眾生,  示現入泥洹。 現住甚深妙,  無量自在法, 聲聞辟支佛,  一切莫能測。 菩薩身口意,  寂滅無生相, 普應一切世,  方便無不現。 如是佛真子,  境界甚深妙, 眾生若思議,  迷亂心發狂。 一切悉具足,  安住無礙智, 普現諸如來,  無量自在力。 菩薩功德藏,  世間無與等, 何況最勝尊,  無量難思議。 菩薩雖未得,  具足一切智, 無量諸法門,  究竟到彼岸。 一切勝妙法,  皆悉已具足, 一向求菩提,  究竟一乘道。 於彼諸群生,  善知時非時, 為欲利益故,  示現大神力。 一身悉充滿,  一切諸佛剎, 演出淨光明,  輝耀無倫匹。 遍照十方界,  除滅一切闇, 普降妙法雨,  如海大龍王。 觀察一切法,  虛妄猶如幻, 煩惱業力故,  生死常輪轉。 以大慈悲心,  普覆諸群生, 清淨妙方便,  度脫無量眾。 菩薩功德力,  與諸如來等, 無量智慧海,  清淨如虛空。 無量無數劫,  具修菩薩行, 精進勤方便,  欲度一切眾。 眾生種種行,  悉能分別知, 令修清淨業,  志求無上道。 菩薩摩訶薩,  行是勝妙法, 決定不退轉,  諦觀一切智。 一切諸世界,  無量難思議, 菩薩能於彼,  一念悉周遍。 遠離虛妄想,  其心如虛空, 清淨法身一,  普應一切世。 湛然常不動,  十方無不現, 分別一切法,  不取諸法相。 了達一切法,  其心無所染, 濟度一切眾,  而無解脫者。 一切群生類,  種種諸希望, 善惡無記法,  寂滅如虛空。 隨順眾庶類,  種種欲樂相, 無量自在力,  悉能應化之。 猶如工幻師,  能現種種身, 菩薩自在力,  充滿十方界。 菩薩淨法身,  無量等虛空, 隨眾所欲樂,  一切無不現。 其心無所染,  真實無虛妄, 清淨煩惱法,  皆悉無所有。 解脫非解脫,  其心無所染, 普施苦眾生,  無上涅槃樂。 悉於諸世間,  智慧無所畏, 具足眾相好,  究竟無上道。 一念悉分別,  一切諸法相, 去來現在世,  求之無所有。 菩薩觀前際,  了達過去世, 分別後際相,  究竟亦如是。 一切佛世界,  分別皆悉知, 除滅眾煩惱,  具足諸功德。 常好觀寂靜,  究竟趣涅槃, 樂無諍三昧,  其心無所依。 菩薩等實際,  一切無與等, 究竟堅固行,  決定不退轉。 彼修眾勝行,  寂滅無所依, 其心常安住,  不動如須彌。 菩薩淨妙行,  充滿諸法界, 諸佛及菩薩,  皆悉分別知。 欲求導師慧,  究竟最勝道, 甚深一切智,  無上解脫王, 勇猛勤精進,  速發菩提心, 欲求最勝樂,  應疾斷諸漏。 菩薩摩訶薩,  初發清淨心, 彼心功德藏,  說之不可盡。 饒益眾生故,  讚歎如來行, 一心善諦聽,  最勝所行道。 無量諸佛剎,  悉末為微塵, 一塵置一剎,  悉能分別知, 是諸剎土中,  一切諸如來, 說初功德藏,  猶故不可盡。 善分別眾生,  而無眾生想, 善解一切語,  而無言語想。 甚深無礙智,  分別諸世界, 善解劫成敗,  而無成敗想。 清淨廣大心,  猶如虛空性, 明解三世法,  一切諸世間。 除滅諸煩惱,  永盡無有餘, 無礙寂滅觀,  是則佛正法。 十方世界中,  一切如來所, 一念悉遍至,  其心無所染。 善解不生法,  如如真實際, 一切種種相,  皆悉無真實。 無量不可數,  一切諸如來, 清淨眷屬俱,  悉往禮供養。 常樂問如來,  甚深微妙法, 一切諸菩薩,  誓願清淨行。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導師, 一念悉覩見,  而心無所依。 一切三有中,  最勝妙功德, 以此清淨行,  莊嚴諸佛剎。 慧眼無障礙,  善解一切生, 分別無所有,  遠離無染著。 善解眾生根,  煩惱及習氣, 眾生種種欲,  了達不思議。 菩薩摩訶薩,  先知眾生心, 隨彼所應度,  慧者為說法。 善知時非時,  眾生淨穢行, 漸令彼清淨,  究竟得解脫。 無量那由他,  甚深諸三昧, 菩薩自在力,  一念悉能入。 三昧起住相,  悉善分別知, 無量諸境界,  善解住起緣。 如是等智慧,  皆悉已具足, 不久得菩提,  一切無障礙。 常為利眾生,  正趣智慧光, 彼能與眾生,  無上丈夫法。 悉能善分別,  一切劫長短, 晝夜及歲月,  斯亦善觀察。 正念不放逸,  善解諸世間, 分別諸佛剎,  真實無差別。 能善分別知,  一切諸世界, 於彼十方國,  無有分別想。 如是正觀察,  十方諸世界, 嚴淨一切國,  而心無所著。 成就智慧力,  與諸如來等, 是處非處力,  分別知眾生。 悉知眾生類,  善惡諸業報, 過去未來世,  明達無障礙。 一切諸世界,  眾生種種性, 於彼三有中,  悉能分別知。 一切群生類,  諸根上中下, 菩薩摩訶薩,  悉能分別知。 一切眾生類,  欲樂上中下, 清淨不清淨,  悉能分別知。 分別知眾生,  一切至處道, 永斷相續緣,  究竟離三有。 一切諸三昧,  正受禪解脫, 垢穢清淨起,  悉能分別知。 次第知宿命,  隨所受苦樂, 如是分別者,  是則如來力。 一切善不善,  眾生煩惱業, 分別五道生,  究竟得泥洹。 諸漏若未盡,  能趣處處生, 煩惱習已滅,  究竟無上道。 方便度眾生,  滅垢具淨道, 慧者能分別,  是則人中雄。 具足十種力,  慧光除眾冥, 安住最勝力,  疑惑究竟滅。 一一毛孔中,  無量諸佛剎, 菩薩摩訶薩,  一切皆悉見。 穢濁或清淨,  種種妙莊嚴, 隨彼諸行業,  皆悉分別知。 一一微塵中,  一切諸佛剎, 諸佛及菩薩,  佛子皆悉見。 諸剎不積聚,  不亂不迫迮, 一切入一剎,  而亦無所入。 十方諸國土,  虛空法界等, 能於一毛孔,  具足分別知, 普見十方界,  一切諸最勝。 微妙淨莊嚴,  一切諸佛剎, 一切諸如來,  及彼嚴淨國。 於一毛孔中,  慧者皆悉見, 三世差別相,  一切諸法界。 時節歲相續,  分別得解脫, 如是真佛子,  具足無所畏。 是名人中雄,  明達智慧者, 如是深法門,  慧者悉分別。 彼於如來所,  恭敬喜無量, 無量無數劫,  長養功德藏。 供養一切佛,  度脫眾生故, 無量自在力,  種種能示現。 彼智慧境界,  與諸如來等, 無量諸佛所,  所學皆成就。 寂靜深法藏,  悉樂無厭足, 一切導師所,  恭敬尊重心。 彼修菩薩行,  常飲法甘露, 悉能善分別,  長養智慧法。 菩提無礙辯,  甚深諸三昧, 信心不可動,  猶如須彌山, 長養諸眾生,  一切功德藏。◎ ◎菩薩摩訶薩,  大慈悲無量, 普念一切眾,  其心無所著。 一切種智樂,  惠施諸眾生, 悉欲救世間,  永離煩惱垢。 菩薩摩訶薩,  大悲心無量, 佛及己眾生,  等觀無有異。 樂觀寂滅相,  諸法如虛空, 慧者如是觀,  一切真實性。 菩薩初發心,  甚深功德藏, 無量無數劫,  說之不可盡。 出生諸如來,  緣覺閑靜樂, 自在聲聞眾,  一切賢聖故。 十方世界中,  無邊諸佛剎, 所有眾生類,  供養無量劫。 又教修五戒,  十善及四禪, 四等無色定,  寂滅諸解脫。 復於無量劫,  供施諸樂具, 又復教轉勝,  漏盡成羅漢。 如此諸功德,  猶尚可稱量, 發心功德藏,  無譬不可說。 又化無量眾,  悉成辟支佛, 寂靜三摩提,  甚深諸功德。 彼人功德聚,  比初發心藏, 百分不及一,  乃至不可說。 無量無有邊,  微塵等佛剎, 假使神力人,  一念悉能過。 如是神足力,  無量劫中行, 彼剎猶可數,  發心藏難知。 去來現在劫,  無量無有邊, 如是等諸劫,  猶可知其數。 菩薩初發心,  無量功德藏, 猶如虛空界,  分際不可知。 去來現在世,  一切諸劫數, 菩薩於一念,  悉能分別故。 菩薩發心寶,  欲達去來今, 一念悉明了,  利益眾生故。 十方世界中,  無量剎眾生, 所有欲希望,  一念悉分別。 知諸根方便,  念念心所行, 虛空尚可量,  菩提心難知。 所以不可量,  大慈無量故, 普施一切樂,  充滿十方界。 欲令悉得佛,  法藏解脫樂, 初發寶藏心,  功德力無量。 眾生欲希望,  方便願求想, 隨彼種種根,  身口意所行。 能於一念中,  彼彼悉覺知, 欲得一切智,  發心願菩提。 一切眾生類,  無量煩惱業, 由斯結業故,  趣趣受諸有。 如此結業報,  猶可知邊際, 發心功德藏,  不可得思議。 所以不可議,  能發無上願, 供養一切佛,  永離諸煩惱。 兼除群生類,  一切煩惱業, 濟拔三世苦,  究竟大悲心。 十方諸世界,  無量無數佛, 一念悉供養,  兼以勸眾生。 熏以殊妙香,  寶幢諸幡蓋, 天衣珍妙饌,  上味甘露漿。 隨時諸宮觀,  床臥莊嚴具, 清淨經行地,  安身順道心。 斯等眾供具,  無量寶莊嚴, 摩尼發光耀,  皆是快樂因。 如是供養佛,  兼以勸眾生, 不可思議劫,  常行此供養。 斯等諸功德,  尚可究竟說, 發心功德藏,  無可為譬諭。 一切諸譬諭,  如前廣分別, 欲比初發心,  無量不及一。 三世人中尊,  一切功德業, 無上菩提果,  皆由初發心。 無數億劫中,  修行無上道, 無數無有量,  出過一切量。 究竟一切智,  其力不可量, 到彼菩提岸,  超度群生趣。 初發菩薩心,  廣大如虛空, 出生諸功德,  其相同法界。 等觀諸法性,  如實無異相, 永離一切有,  性同堅固士。 甚深真法性,  妙智隨順入, 無邊諸佛土,  一念悉周遍。 一切智所知,  無不遍觀察, 無量佛境界,  了達無障礙。 常修妙功德,  一切無與等, 具足微妙戒,  清淨無瑕穢。 內外一切施,  等心施一切, 一切時常施,  精勤不退轉。 專念修正受,  諸禪功德藏, 常習微妙智,  深廣無涯底。 於此最勝地,  成就佛真子, 逮得如實智,  平等甚深行。 去來現在世,  一切諸如來, 悉以威神護,  初發菩提心。 甚深諸三昧,  無量陀羅尼, 諸佛自在力,  莊嚴初發心。 一切諸世間,  莫能稱算者, 無量無有邊,  猶如虛空界。 初發菩提心,  無量無有邊, 一切人師子,  皆由初發心。 如來十種力,  四辯無所畏, 無量諸功德,  皆由初發心。 一切諸導師,  十八不共法, 斯等殊勝慧,  皆由初發心。 諸佛妙色身,  種種相莊嚴, 究竟離虛妄,  清淨真法身。 天人所應供,  甚深無礙智, 如是等功德,  皆由初發心。 一切辟支佛,  無量聲聞眾, 斯等諸賢聖,  皆由初發心。 四禪無色定,  甚深諸三昧, 斯等無量樂,  皆由初發心。 去來今現在,  十方天人類, 一切世界中,  趣趣受生樂, 方便勤精進,  諸根悉調伏, 斯等無量樂,  皆由初發心。 所以然者何?  菩薩摩訶薩, 因初發心故,  具六波羅蜜。 化諸群生類,  棄邪入正道, 故能令三界,  受茲種種樂。 菩薩深妙智,  通達無障礙, 開導諸眾生,  淨修殊勝業。 滅除眾煩惱,  一切不善行, 修習涅槃道,  度脫一切眾。 無量智慧明,  猶如淨日光, 具足清白行,  譬如月盛滿。 無邊功德藏,  猶如十方海, 無垢無所染,  清淨如虛空。 菩薩初發心,  稱讚不可盡, 悉令諸眾生,  具受一切樂。 無量無數劫,  廣修諸大願, 常習功德業,  調伏眾生故。 無量無有數,  淨願難思議, 皆悉具足滿,  令眾得清淨。 普觀一切法,  悉空無相願, 弘誓願力故,  心淨無所畏。 解法真實性,  清淨如虛空, 定亂悉平等,  寂滅無所有。 甚深諸妙法,  無量難思議, 常為大眾說,  其心無染著。 十方世界中,  一切諸如來, 彼佛常讚歎,  菩薩初發心。 無量妙功德,  莊嚴初發心, 至彼清淨岸,  性同諸如來。 一切眾生類,  無量無數劫, 稱讚初發心,  功德不可盡。 諸佛功德藏,  菩薩由是生, 於諸三有中,  最勝無倫匹。 欲得一切佛,  明淨智慧燈, 應建弘誓願,  速發菩提心。 一切功德中,  菩提心為最, 能得無礙智,  從佛法化生。 一切眾生心,  悉可分別知, 一切剎微塵,  尚可算其數。 十方虛空界,  一毛猶可量, 菩薩初發心,  究竟不可測。 因初菩提心,  出生三世佛, 一切諸眾生,  種種上妙樂。 佛所讚功德,  因此悉具足, 於佛境界中,  其心無疑惑。 若能永遠離,  一切諸疑惑, 則能滅眾生,  無量諸障礙。 因初菩提心,  嚴淨諸佛國, 普令一切眾,  具足微妙智。 欲見十方剎,  三世一切佛, 又欲得無量,  甚深功德藏。 若欲滅眾生。  無量生死苦。 應建堅誓願。  速發菩提心。」◎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九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明法品第十四  爾時,精進慧菩薩問法慧菩薩言:「佛子!初發心菩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之藏,以大莊嚴而自莊嚴,乘一切智乘,入菩薩離生道,遠離世間,志求正覺。諸佛所住,皆以得住,決定成就無上菩提。彼菩薩摩訶薩云何修習功德轉勝,令諸如來皆悉歡喜,具足菩薩所住功德,清淨之行,大願成滿,得菩薩藏,隨其所應而化度之,已能不捨諸波羅蜜,隨所請眾生皆悉度脫,興隆三寶,永使不絕,一切所為善根境界諸行方便,皆悉不虛?  「善哉!佛子!當為我等演說此法,願樂欲聞。如諸菩薩所修功德,滅除癡闇、降伏眾魔、制諸外道、離於塵垢、具足成就一切功德,究竟永離惡道諸難。具足清淨甚深智慧,菩薩一切諸地功德,諸波羅蜜。三昧總持,六通三明,清淨之法,莊嚴一切諸佛世界,具足相好,微妙音聲,清淨心行,一切如來力無所畏,十八不共,薩婆若智。具足佛剎,隨成熟眾生,隨時,隨根,無量佛事及諸菩薩無量功德,菩薩正法,菩薩所行,菩薩之道,菩薩境界皆悉滿足,速成如來。一切諸佛無量法藏,悉能守護。分別廣說,開示顯現,眾魔外道所不能壞,攝持正法而無窮盡,於一切世界悉能演說。天王、龍王、夜叉王、乾闥婆王、阿脩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王、人王、梵王、諸佛法王,皆悉守護此菩薩摩訶薩。一切世間恭敬供養、尊重讚歎,常為諸佛之所護念。一切菩薩皆亦愛敬,得善根力、增長白法,能開諸佛甚深法藏,以大正法而自莊嚴,次第演說菩薩所行。」  爾時,精進慧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頌曰:  「善哉願說大乘法,  菩薩所成諸功德, 深入廣大無量行,  具足清淨無師智。 若有菩薩初發心,  成就功德智慧乘, 入離生道出世間,  決定疾得佛菩提。 云何於佛正法中,  修習功德轉增勝, 令諸如來悉歡喜,  佛所住地而得住? 所行清淨大願滿,  具足菩薩智慧藏, 悉能度脫一切眾,  而於群生無所著? 不捨一切波羅蜜,  諸所施為悉不虛, 所請眾生皆能度,  興隆佛法永不絕? 淨眼境界無障礙,  具足功德求佛道, 人雄所行清淨道,  悉為具足分別說? 滅除一切愚癡闇,  降伏眾魔制外道, 離垢功德皆成就,  得人中尊妙智慧? 永離眾難惡道苦,  清淨智慧皆具足, 無量甚深大功德,  成就最勝諸道力? 得人中上妙智慧,  隨其所應而度之, 不可思議諸佛剎,  自在無量作佛事? 一切殊勝甚深行,  分別人雄功德藏, 常能護持最勝法,  世間諸難莫能壞? 云何無畏如師子,  功德具足如滿月, 猶如蓮華不著水,  功德清淨如最勝?」  爾時,法慧菩薩告精進慧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多所惠利、哀愍世間諸天人故,能問如是菩薩甚深清淨之行。佛子!汝住甚深真實智慧,大精進力,一心修習得不退轉,超出世間,所問自在與如來等。佛子!汝今諦聽,善思念之。我當承佛神力,為汝少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得發心功德之藏,應離癡闇、精勤守護、滅諸放逸。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得不放逸。何等為十?一者、持戒清淨;二者、遠離愚癡,淨菩提心;三者、捨離諂曲,哀愍眾生;四者、勤修善根,得不退轉;五者、常樂寂靜,遠離在家、出家一切凡夫;六者、心不願樂世間之樂;七者、專精修習諸勝善業;八者、捨離二乘求菩薩道;九者、常習功德心無染污;十者、善能分別自知己身。佛子!是為菩薩修十種行住不放逸。  「佛子!菩薩摩訶薩已能住此不放逸法,又復正行十種淨法。何等為十?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如說修行,念智成就,捨離調戲諸放逸行,安住甚深微妙善法,常樂求法,心無厭足;隨所聞法,得真實觀,具足出生巧妙智慧,能入佛自在;心常寂定,未曾散亂,聞好聞惡,心無憂喜,猶如大地等視眾生;上中下類悉如佛想。恭敬供養和尚諸師及善知識菩薩法師。念念次第,如一切智。佛子!是為菩薩十種淨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精勤修習念知,不捨方便,心無所倚修甚深法,入於無諍;無量無邊深妙佛法皆悉了知,令諸如來皆悉歡喜。  「佛子!菩薩摩訶薩行十種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一者、所行精勤而不退轉;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不求利養;四者、修一切法猶如虛空;五者、巧方便慧,觀察諸法等同法界;六者、分別諸法,心無所倚;七者、常發大願;八者、成就清淨忍智光明;九者、善知一切損益諸法;十者、所行法門皆悉清淨。佛子!是為菩薩行十種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佛子!菩薩復安住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何等為十?安住不放逸;安住無生法忍;安住大慈;安住大悲;安住滿足諸波羅蜜;安住菩薩清淨之行;安住滿足無量大願;安住巧方便;安住一切力;安住一切法;猶如虛空無所依止。佛子!是為菩薩安住十法,能令一切諸佛歡喜。  「佛子!菩薩摩訶薩行十種法,能速成就一切諸地。何等為十?一者、心常樂行諸功德事;二者、行大莊嚴諸波羅蜜道;三者、智慧明達,不隨他語;四者、恆不遠離真善知識;五者、常修精進而不退轉;六者、善取佛意,受持諸法;七者、行諸善根心無憂慼;八者、以大乘莊嚴而自莊嚴,明利慧光普照一切;九者、安住一切諸地法門;十者、同三世佛善根正法。佛子!是為菩薩行十種法,能速成就一切諸地。  「佛子!彼菩薩摩訶薩住諸地已,先應修習巧妙方便。隨其所得諸地法門,隨其所得甚深智慧,隨其行業,隨其依果,隨其境界,隨其自在,隨其示現,隨其分別諸勝法門,得諸勝法門已,悉善分別,於一切法而無所著。所有諸法,皆由心造。菩薩摩訶薩若能如是明了觀察,則能具足一切諸地。彼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我應速成一切諸地,何以故?我於諸地如說行時,逮得無量諸功德藏,得無量功德藏已,漸到佛地,到佛地已,能作佛事。』是故,菩薩摩訶薩常勤修習、不捨方便、心無憂慼,得大莊嚴,住菩薩住。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行十法,悉能清淨菩薩諸行。何等為十?一者、悉捨一切,滿眾生意;二者、持戒清淨,無所毀犯;三者、具足忍辱,無有窮盡;四者、勤修方便而不退轉;五者、離癡正念,常定不亂;六者、分別明了一切諸法;七者、具足成滿一切眾行;八者、功德尊重心如山王;九者、為一切眾生作清涼池;十者、令一切眾生同諸佛法。佛子!是為菩薩行十種法,悉能清淨菩薩諸行。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清淨之行,復得十種轉勝妙法。何等為十?一者、他方諸佛皆悉護念;二者、修習長養超勝善根;三者、安住如來巧密方便;四者、常樂親近依善知識;五者、安住精進修不放逸;六者、分別諸法非總非別;七者、安住具足無上大悲;八者、觀法如實出生智慧;九者、能善修行巧妙方便;十者、一切方便觀如來力。佛子!是為菩薩十種清淨轉勝妙法。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有十種清淨之願,何等為十?願成就眾生,心無憂慼;願長養善根,嚴淨佛剎;願恭敬供養一切如來;願不惜身命,守護正法;願以種種諸智慧門,悉令眾生生諸佛剎;願諸菩薩入不二法門,入佛法門分別諸法;願令一切所欲見佛,悉得見之;願盡未來際,一切諸劫如須臾頃;願具足普賢菩薩所願;願淨一切種智之門。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清淨之願。  「佛子!菩薩摩訶薩修行十法,悉能滿足一切諸願,何等為十?一者、生大莊嚴,心無憂慼;二者、轉向勝願念諸菩薩;三者、所聞十方嚴淨佛剎,悉願往生;四者、究竟未來際;五者、究竟成就一切眾生、滿足大願;六者、住一切劫,不覺其久;七者、於一切苦,不以為苦;八者、於一切樂,心無染著;九者、悉善分別無等等解脫;十者、得大涅槃,無有差別。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悉能滿足一切諸願;菩薩摩訶薩滿諸願已,逮得十種無盡法藏,何等為十?得見諸佛無盡之藏、得陀羅尼無盡之藏、得分別法無盡之藏、得大悲心覆護一切無盡之藏、得諸三昧無盡之藏、得滿眾生意功德無盡之藏、得深智慧解法真實無盡之藏、得出生諸通分別眾寶無盡之藏、得一切諸佛威神守護無盡之藏、得分別無量無邊世界智慧無盡之藏。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得十種無盡之藏,成就無量無邊功德之藏。具足淨慧,隨其所應而化度之。  「佛子!云何菩薩摩訶薩隨其所應而化眾生?此菩薩知諸眾生所宜方便;知諸眾生種種因緣;知諸眾生心心所念;知心念已,教對治法:貪欲多者,教不淨觀;瞋恚多者,教大慈觀;愚癡多者,教令分別一切諸法;三毒等分,教以具足勝智法門;樂生死者,教三種苦;著諸有者,教空法門;懈怠眾生,教行精進;我慢眾生,教平等觀;心諂曲者,教菩薩心寂靜非有;如是一切諸煩惱患,教以無量對治法門。具足次第演說義味,分別智慧平等觀法,先後無違。演說諸法破壞之性,而於法界無所散滅,斷除疑惑,令悉歡喜;隨其諸根教入真諦,教諸功德入如來海;說真實際,以壞眾相;教等法界開示法藏;教一切依心無所染;教平等念一切諸佛恭敬親近;教柔軟音而無所著;教一切音而無差別;教殊勝法而無倫匹;教具足一切如來平等智身。菩薩如是,常能化度一切眾生,而心寂定未曾散亂。不捨一切諸波羅蜜,具足莊嚴六波羅蜜,普為一切群生類故。悉能捨離內外所有,而未曾起慳吝之心,是名清淨檀波羅蜜。又復不生持戒相故,於戒無著,是名清淨屍波羅蜜。悉能堪忍一切諸苦,聞好聞惡,心無憂喜,未曾傾動猶如大地,是名清淨羼提波羅蜜。勇猛精進、方便修習,其心堅固而不退轉,究竟成就佛智慧門,是名清淨毘梨耶波羅蜜。捨一切欲,離生喜樂清淨次第,入於正受而無所染;燒滅煩惱,生無量定具大神通;次第超越,入於無量諸三昧門,於一三昧門入無量三昧,悉知一切三昧境界,漸具諸佛智慧之地;是名清淨禪波羅蜜。於諸佛所聞法受持,恭敬親近諸善知識,心無疲倦;常樂聞法,無有厭足;所聞諸法,能正觀察,入真實定,捨離一切顛倒邪見;妙善方便,分別了知諸法相海無有自性,修習如來深智慧門;具足一切智慧之力,乘普門慧,能入一切智慧之門;是名清淨般若波羅蜜。示現一切世間威儀,教化眾生心無憂慼。隨其所應示現其身,一切所行,心無染著。示現童蒙黠慧所行;示現生死及解脫門,善能分別諸方便行;示現無量諸莊嚴事,能入一切諸生趣中,解了一切眾生所行;是名清淨方便波羅蜜。究竟成就一切眾生,究竟嚴淨一切世界,究竟供養一切如來,究竟解達諸法真實而無障礙,究竟修行具足法界,究竟未來劫住如須臾頃,究竟未來劫猶如一念,究竟解達一切成壞,究竟示現一切佛剎,究竟逮得諸佛智慧,是名具足願波羅蜜。自專正力離眾煩惱,具足清淨能正他力;具足成就無能壞者。大悲力滿足、大慈力平等,悉能覆護一切眾生。陀羅尼力能持一切諸方便義。妙辯才力,令諸眾生皆悉歡喜。諸波羅蜜力莊嚴大乘,弘誓願力未曾斷絕。諸神通力,出生無量具佛神力,覆護一切;是名清淨力波羅蜜。知貪欲增、知瞋恚增、知愚癡增,又知等分分別學地,於一念中,悉知眾生心心所行,能知眾生諸所希望,能知一切諸法真實,解達諸佛深智慧力,普知一切諸法界門;是名清淨智波羅蜜。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清淨諸波羅蜜,滿足諸波羅蜜,不捨諸波羅蜜,乘大莊嚴悉能度脫所請眾生。教化一切修習善行,悉令一切永離惡道,勤修精進超出眾難。貪欲多者,教離欲觀;瞋恚多者,教平等觀;邪見多者,教因緣觀;欲界眾生,教離欲恚惡不善法;色界眾生,教增上觀;無色界眾生,教細微智慧;樂聲聞緣覺,教寂靜行;樂大乘者,教以十力莊嚴大乘。如初發心時,見有眾生墮諸惡道,大師子吼,我當知其心病,以諸法門而濟度之。菩薩具足如此智慧,皆能度脫一切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能如是行者,則能興隆三寶,永使不絕。所以者何?菩薩摩訶薩教化眾生,發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寶不斷;開示甚深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具足受持威儀教法,是故能令僧寶不斷。  「復次,悉能讚歎一切大願,是故能令佛寶不斷;分別解說十二緣起,是故能令法寶不斷;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寶不斷。  「復次,下佛種子於眾生田,生正覺芽,是故能令佛寶不斷;不惜身命護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寶不斷;善御大眾,心無憂惱,是故能令僧寶不斷;去、來、今佛所說正法,不違其教,是故能令三寶不斷;菩薩如是不斷三寶,一切所行無有不善,彼能悉行一切迴向,決定究竟無上菩提。菩薩如是安住清淨身、口、意業已,所說善根教化眾生,種種方便,所言不虛,能令眾生皆得歡喜。彼菩薩摩訶薩諸所施行,乃至無有一念錯謬,如是一切諸深妙行,皆為智慧方便攝持,悉能迴向無上菩提。  「如是菩薩安住離癡清白法已,於念念中具足出生十種莊嚴,何等為十?色身莊嚴,隨應示現;語言莊嚴,除眾疑惑,悉令歡喜;意行莊嚴,於一念中,入諸正受;佛剎莊嚴,滅除一切諸煩惱跡;光明莊嚴,普照十方;眷屬莊嚴,能集勝眾,悉令歡喜;神力莊嚴,隨其所應,自在示現;佛教莊嚴,皆能攝取諸黠慧者;涅槃地莊嚴,一處成道悉能充滿示現十方;持法莊嚴,隨眾隨時隨其器量而為說法。  「菩薩如是於念念中具足出生十種莊嚴已,身、口、意行悉皆清淨,永離愚癡,智慧成就。如此菩薩,若有親近恭敬,隨逐出家聽受法教,隨喜憶念乃至見聞此等眾生必定究竟無上菩提。  「佛子!譬如阿伽陀藥,眾生見者,眾病悉除;菩薩成就如是無量法藏,眾生見者煩惱諸病皆悉除愈,於白淨法心得自在。  「佛子!菩薩摩訶薩若得成就如是方便,安住此法,除滅愚癡。具足智慧故,降伏眾魔;大慈悲心故,制諸外道;具足智慧功德力故,除滅一切心垢煩惱;入金剛定故,具足善根心無憂慼;於先佛所修功德力故,能離一切惡道諸難;清淨智慧悉滿足故,出生菩薩清淨諸地、諸波羅蜜、一切三昧、六通、三明、四無所畏,次第方便智慧力故,淨諸佛剎相好莊嚴;身、口、意淨白淨法力故,得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平等佛法;智慧分別速解諸法,一切種智平等正覺諸大願力,如來神力,大智慧力,隨順眾生現諸佛剎;隨應受化,轉大法輪,度脫無量無邊眾生。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修行無量法藏,次第具足得如來處;於無量剎修菩薩行,護持正法為大法師,守護攝持如來法藏,成就四辯,於大眾中演暢深法,身相端嚴,說法周備;於四辯才,具足無量巧妙方便,能得無盡諸智慧門,音聲殊妙,演一法言能悅一切,隨宜順導,令得開解,入智慧門。菩薩以如是等無量方便,普為眾生開闡法藏而未曾生懈怠之心;於大眾中,而無所畏,一切世間無能壞者;具足增上般若波羅蜜,次第分別一切法相而無斷絕。勝妙四辯,說一切法,種種譬諭,不可窮盡。具足大悲能令一切清涼悅樂。修習大慈,充遍十方。處師子座,廣為眾生說微妙法。唯除如來無能過者、無能見頂、無能觀察、無能屈者、無能問難,若能窮其言論之辯,無有是處。  「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勝妙法已,無邊世界滿中大眾,彼一一身,猶如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摩訶薩處彼眾中,其身殊特,映蔽大會,皆悉不現。以大慈心,普覆一切。甚深智慧,分別彼心。成就無畏,具足辯才,廣為說法,皆令歡喜。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淨智慧故、成就無量巧方便故、成就無量正念力故、成就無盡巧方便故、成就分別諸法陀羅尼故、成就分別諸法深智慧故、成就諸佛威神力故、成就三世諸佛實智慧故、成就三世諸佛清淨巧方便故、成就廣說一切諸佛甚深法藏護持法故、成就三世諸佛勝妙智慧菩薩大願智慧力故。」  爾時,法慧菩薩說是漸增功德藏已,欲重宣此義,承佛威神,以偈頌曰:  「菩薩住初地,  長養功德藏, 修習不放逸,  慧光照十方。 菩薩菩提心,  守護常不忘, 十方諸如來,  心皆大歡喜。 勤修行精進,  正念力堅固, 所行不退轉,  不著於世間。 常樂甚深法,  成就無諍定, 十方諸最勝,  一切皆歡喜。 諸佛歡喜已,  究竟精進度, 成就功德藏,  無量深智慧。 一切行清淨,  具足於諸地, 十方佛本願,  皆悉具足滿。 如是智慧成,  得諸深法藏, 得是法藏已,  隨順於世間。 成就巧方便,  分別眾生心, 隨所應教化,  而為演說法。 已能廣說法,  不捨於自行, 具足波羅蜜,  成就大功德。 已具波羅蜜,  本所請眾生, 無量生死海,  皆悉究竟度。 如是常修習,  日夜無休懈, 興隆佛法僧,  永使不斷絕。 所修無量行,  清白悉具足, 一切皆究竟,  成就最勝地。 菩薩所修行,  真實無虛偽, 度脫眾生類,  離諸煩惱垢。 成就如是法,  除滅愚癡闇, 降伏一切魔,  究竟得菩提。 佛子如是行,  具足如來智, 悉能分別說,  諸佛甚深藏。 若能如是說,  法師中第一, 等為諸群生,  普雨甘露法。 無極大慈悲,  充滿十方界, 悉能分別知,  一切眾生心。 已了眾生心,  及諸餘心行, 為彼說深法,  無量無有數。 進止常安諦,  猶如大象王, 威猛如師子,  一切莫能害。 不動如須彌,  智慧如大海, 普雨甘露水,  除滅煩惱熱。」  法慧菩薩說是偈已,如來隨喜,大眾奉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佛昇夜摩天宮自在品第十五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諸四天下一一閻浮提,皆有如來坐菩提樹下,無不顯現。彼諸菩薩各承佛神力,說種種法,皆悉自謂在於佛所。爾時,世尊威神力故,不離道樹及帝釋宮,向夜摩天寶莊嚴殿。  時,彼天王遙見佛來,即於殿上敷蓮華藏寶師子座;十萬種寶以為莊嚴;十萬寶帳,彌覆其上;十萬寶網,以為珓珞;次上十萬眾妙寶蓋,又復十萬天諸華蓋、天繒、雜寶,以為垂帶;十萬瓔珞而莊嚴之;十萬寶衣以敷其上;十萬天子在前立侍;十萬梵天而圍遶之;十萬菩薩在前讚歎;十萬光明以為照耀;十萬妓樂自然演出;十萬正法娛樂音聲;十萬善根妙相顯現;十萬如來威神護持;十萬功德藏而長養之;十萬三昧而嚴淨之;十萬願藏以為清淨;十萬奇特未曾有法勝相顯出;十萬妙法而現在前;十萬自在處處普現;十萬功德妙相等起;十萬音聲演出諸法。  時,彼天王莊嚴寶蓮華藏師子座已,合掌恭敬白佛言:「善來世尊!唯願哀愍處此宮殿。」時,佛受請,即昇寶殿,一切十方夜摩天宮,亦復如是。  爾時,天王無量音樂寂然無聲,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頌曰:  「名稱如來聞十方,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摩尼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寶王如來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甘露上味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喜王如來慧無量,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雜寶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慧眼如來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殊特最勝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饒益如來義無量,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清淨寶山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師如來世間尊,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微妙寶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天人中尊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輕微妙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去如來論師子,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明淨普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分別如來功德持,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娛樂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苦行如來利世間,  諸吉祥中最無上, 來入等色普照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如此間夜摩天王,佛神力故,憶念過去諸等正覺,以偈讚歎。如是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天王,各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讚歎,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昇其寶殿,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爾時,寶殿忽然廣博猶如夜摩天處,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  爾時,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塵數世界,有世界名無量慧、次名幢慧、次名地慧、次名勝慧、次名燈慧、次名金剛慧、次名安樂慧、次名日慧、次名清淨慧、次名梵慧。其佛號常住眼、次號無量眼、次號真實眼、次號不動眼、次號天眼、次號清淨眼、次號安諦眼、次號明相眼、次號無上眼、次號淨光澤眼。其菩薩名功德林、次名慧林、次名勝林、次名無畏林、次名慚愧林、次名精進林、次名力成就林、次名堅固林、次名如來林、次名智林。此諸菩薩各於其國佛所淨修梵行。  爾時,佛神力故,彼諸菩薩各與一佛世界塵數菩薩來詣佛所,恭敬禮拜。佛神力故,隨所來方化作寶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充滿十方。如此世界夜摩天上菩薩雲集,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從兩足指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諸四天下、菩提樹下夜摩天宮蓮華藏寶師子座,如來神力及諸大會,皆悉顯現。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普放淨光明,  遍照十方界, 一切悉覩佛,  通達無障礙。 佛處夜摩宮,  蓮華寶座上, 一切諸世間,  奇特未曾有。 讚歎十如來,  眾生皆悉聞, 世尊大眾會,  一切無不見。 普於十方界,  演說無上法, 亦悉同名字,  如我菩薩眾, 各從十方界,  來詣於此處, 彼諸上人等,  清淨修梵行。 彼諸如來等,  亦各同名號, 見佛清淨剎,  自在神通力。 一切見如來,  人中或道場, 又復見世尊,  處此夜摩宮, 一切諸世間,  莫能思議佛, 隨彼眾生願,  一切皆悉見。 眾生見如來,  無量自在力, 離世大仙人,  功德藏無量。 遊行十方界,  一切無障礙, 一身為無量,  無量身為一。 功德甚深妙,  一切莫能測, 無著無所依,  清淨如虛空。」  爾時,慧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不可思議劫,  天人師難值, 離垢諸大人,  此會亦難遇。 悉皆一切智,  慧光靡不照, 演說深妙法,  饒益於眾生。 一切諸世間,  常為癡冥蔽, 如來世燈明,  皆悉能除滅。 施戒忍精進,  禪定三昧藏, 修習深妙智,  普照於一切。 如來無與等,  何況有勝者? 顛倒取諸法,  是故不見佛。 自在神通力,  無量難思議, 無來亦無去,  說法度眾生。 若有得聞見,  清淨天人師, 永出諸惡道,  遠離一切苦。 無量無數劫,  修習求菩提, 逮成等正覺,  廣度諸群生。 不可思議劫,  供養無量佛, 若能解是義,  功德勝於彼。 雖施無量剎,  滿中諸珍寶, 不能解此義,  終不成正覺。」  爾時,勝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猶如春後月,  虛空無雲曀, 日曜清淨光,  一切無不照。 光明無限量,  世間無能數, 有眼尚不知,  何況盲冥者? 如來亦如是,  功德光無量, 無量無數劫,  莫能分別知。 光明無來處,  去亦無所至, 不生亦不滅,  空寂無所有。 未來一切法,  悉無有來者, 無生無現在,  是故無過去。 一切法無生,  亦復無有滅, 若能如是解,  斯人覩如來。 諸法無生故,  當知無所有, 如是分別知,  此人達深義。 諸法無自性,  一切無能知, 若能如是解,  是則無所解。 所言有生者,  當知由所生, 解彼真實性,  是則無疑惑。 一切諸所生,  正觀亦如是, 菩薩如是觀,  具足一切智。」  爾時,無畏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此處無邊際,  廣大如法界, 一切無不至,  湛然不遷變。 若聞如是法,  恭敬信樂者, 永離三惡道,  一切諸難苦。 往詣諸世界,  無量不可數, 聞此甚深法,  憶念善受持。 聞受大仙人,  清淨深妙法, 一向求菩提,  究竟無上道。 深信過去佛,  及彼諸佛法, 一切世間燈,  除滅眾癡闇。 若有得聞佛,  無量自在力, 決定信向者,  具足人中雄。 若能一心信,  現在一切佛, 彼成等正覺,  開示無量義。 無量無數劫,  此法甚難值, 若有得聞者,  當知本願力。 如是佛深法,  悉能善受持, 廣為眾生說,  是人難思議。 是故勤精進,  修行大莊嚴, 聞持是正法,  究竟得菩提。」  爾時,慚愧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得聞真諦法,  殊特未曾有, 歡喜信樂者,  除滅眾疑惑。 一切知見人,  自說深妙法, 佛慧靡不照,  是故難思議。 非從智慧生,  亦非無智生, 了達一切法,  除滅世間闇。 色法非色法,  此二不為一, 愚智亦如是,  其性各別異。 生死及涅槃,  此二悉虛妄, 愚智亦如是,  二俱無真實。 世界始成立,  無有敗壞相, 愚智亦如是,  二俱相乖違。 菩薩初發心,  及以最後心, 愚智亦如是,  二俱不相應。 譬如六情識,  迭用互不同, 愚智亦如是,  究竟不和合。 譬如伽陀藥,  消滅一切毒, 智慧亦如是,  除滅諸癡闇。 法王無上尊,  是勝莫能過, 所說皆真實,  以故難值遇。」  爾時,精進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諸法無差別,  唯佛分別知, 一切無不達,  智慧到彼岸。 如金及金色,  其性無差別, 如是法非法,  其性無有異。 眾生非眾生,  二俱無真實, 如是法非法,  其性無所有。 譬如未來世,  無有過去相, 一切法如是,  無有真實相。 譬如過去法,  無有生起相, 諸法亦如是,  皆悉無有相。 涅槃不可取,  說時有二種, 諸法亦如是,  無有差別相。 譬如種種數,  皆悉是數法, 諸法亦如是,  其性無別異。 譬如數法十,  增一至無量, 皆悉是本數,  智慧故差別。 譬如諸世界,  劫燒有終敗, 虛空無損減,  無師智亦然。 十方空無異,  眾生起分別, 如是取如來,  虛妄不見佛。」  爾時,力成就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一切眾生類,  悉皆三世攝, 三世諸眾生,  皆為五陰攝。 五陰從業起,  諸業因心起, 心法猶如幻,  眾生亦如是。 世間非自作,  亦復非他作, 不知真實性,  生死輪常轉。 所謂世間轉,  皆悉是苦轉, 眾生不知故,  生死輪常轉。 世間非世間,  二俱非真實, 眾生愚癡故,  妄取諸法相。 三世五陰法,  說名為世間, 斯由虛妄有,  無則出世間。 何等是五陰,  五陰有何相, 不見五陰壞,  妄取謂常住。 五陰虛妄法,  真實無所有, 空寂不遷變,  究竟離眾相。 世間既虛寂,  佛及法亦然, 斯等三種法,  其性無所有。 除滅諸顛倒,  明了見真實, 一切知見人,  常現在其前。」  爾時,堅固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譬如地種性,  自性無所有, 一切佛自在,  其性亦如是。 一切諸世間,  咸共偁讚佛, 求彼偁讚法,  十方無來處。 眾生虛妄取,  謂之為真實, 分別離眾生,  業性不可得。 業性無所有,  眾生身非真, 種種無量色,  亦復無來處。 一切諸形色,  業性難思議, 雖見無所有,  識性亦如是。 諸佛身如是,  不可得思議, 無量妙色身,  普現一切剎。 無量身非佛,  佛非無量身, 清淨妙法身,  究竟度彼岸。 若有能得見,  清淨妙法身, 是人於佛法,  其心無癡惑。 過去一切法,  觀察等涅槃, 彼人見如來,  究竟常安住。 修習正憶念,  明了見正覺, 無相無所有,  是名法王子。」  爾時,如來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虛妄取異色,  四大無差別。 四大非彩色,  彩色非四大, 不離四大體,  而別有彩色。 心非彩畫色,  彩畫色非心, 離心無畫色,  離畫色無心。 彼心不常住,  無量難思議, 顯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猶如工畫師,  不能知畫心, 當知一切法,  其性亦如是。 心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  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  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  彼人見真佛。 心亦非是身,  身亦非是心, 作一切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慾求知,  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  心造諸如來。」  爾時,智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所取不可取,  所見不可見, 所聞不可聞,  所思不可思。 於有量無量,  不應作限量, 有量及無量,  二俱無所取。 不應說而說,  是為自欺誑, 己事不成就,  不能悅眾生。 若有能讚歎,  無量諸如來, 不可思議劫,  功德不可盡。 猶如隨意珠,  能現無量色, 此色非真色,  諸佛亦如是。 如虛空清淨,  非色不可見, 能現一切色,  其性不可見。 如是大智人,  示現無量色, 非識之所識,  一切莫能覩。 雖聞如來聲,  音聲非如來, 離聲復不知,  如來等正覺。 是處甚深妙,  若能分別知, 莊嚴無上道,  遠離諸虛妄。 一切諸如來,  無有說佛法, 隨其所應化,  而為演說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之一  爾時,功德林菩薩摩訶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伏三昧。入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各見萬佛世界塵數諸佛;是諸如來,皆號功德林。時,彼諸佛告功德林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入是善伏三昧。十方各萬佛剎塵數諸佛加汝神力故,能入是善伏三昧;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威神力故、諸菩薩善根力故、欲令汝廣說甚深法故、長養一切智故、分別一切眾生性故、離一切障礙入無障礙境界故、成就一切方便故、成就一切種智故、覺悟一切法故、善知諸根故、聞持一切法故。所謂菩薩十行。佛子!當承佛神力廣說妙法。」時,彼諸佛即與功德林菩薩無障礙法、與安住法、與無師法、與無癡法、與不雜亂法、與清淨法、與無量法、與最勝法、與無垢法、與不退法。何以故?彼三昧力故。  爾時,諸佛各申右手,摩功德林菩薩頂。摩其頂已,即從定起,告眾菩薩言:「諸佛子!菩薩行業不可思議,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行?菩薩有十行,三世諸佛之所宣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恚恨行,四者、無盡行,五者、離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八者、尊重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是為十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此菩薩為大施主,悉能捨離一切所有,等心惠施一切眾生。施已無悔,不望果報,不求名譽,不求生勝處,不求利養;但欲救護一切眾生,欲攝取一切眾生,欲饒益一切眾生,欲學一切諸佛本行,欲正憶念諸佛本行,欲得清淨諸佛本行,欲得受持諸佛本行,欲顯現諸佛本行,欲廣說諸佛本行,欲令一切離苦得樂,是名菩薩摩訶薩歡喜行。菩薩修歡喜行時,一切眾生歡喜愛敬,隨諸方土有貧窮處,菩薩願往生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於念念中,有無量、無邊、無數眾生詣菩薩所,白言:『仁者!我等貧窶,靡所資贍,願垂慈救,得濟生命。』菩薩念念應其所須悉令滿足,靡不歡喜。菩薩不以求索煩重,而生憂惱,但發無上大慈悲心,施無厭足,欲令常來。來已,稱慶倍復歡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眾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請不求,自來教誨,發起我心修行佛道。我今應當如是修學,普令眾生悉得歡喜,我於三世所修功德,願速成就清淨法身神力自在,悉令眾生隨其所須皆得歡喜。以此功德,令諸眾生悉成正覺,度脫無量眾生,悉令究竟無餘涅槃;我當先令一切眾生,滿足諸願,然後我當成等正覺,離我想、眾生想、我所想、壽命想、種種想、福伽羅想、作者想,法界、眾生界,空無差別;離欲法、非真實法、無所有法、非堅固法、非恃怙法、非所作法。』菩薩如是觀時,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財物,不見福田,不見業,不見報,不見果,不見大果,不見小果。菩薩觀察三世,發如是念:『哀哉!眾生為愚癡所覆,煩惱所纏,常流生死輪迴苦海,於不堅固法不得堅固;我當盡學諸佛所學,饒益眾生成等正覺,開悟一切皆令清淨,隨順寂滅觀三世法。』是名菩薩摩訶薩初歡喜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二饒益行?此菩薩持戒清淨,於色、聲、香、味、觸、法,心無染著,廣為眾生說無染法。不求生於人天勝處尊貴之家、不求利養、不求端正、不求帝王,但堅持淨戒。作如是念:『我持淨戒,離一切纏煩惱熾火憂悲苦惱,不負眾生,諸佛歡喜,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持淨戒時,於一日中,若有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大魔王,一一魔王,各將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天女眾,皆悉端正,顏貌姝妙,姿容妖豔,傾惑人心;又復齎持一切樂具,欲來惑亂菩薩道意。爾時,菩薩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能障礙無上菩提。』是故,菩薩乃至不生一念欲心,心淨如佛。除其方便教化眾生,內不離菩薩一切種智,堅固正念,不為五欲因緣故,起一惡念,惱亂眾生。寧捨身命,不加惡於人,若加惡於人,無有是處。菩薩自見佛已來,未曾有心起一欲想,何況從事?若或從事無有是處。爾時,菩薩作如是念:『眾生長夜在生死中,憶念五欲、貪著五欲、愛樂五欲、心常流轉五欲、境界永沒五欲,莫之能出,我今應當作如是學:令諸魔王、天女眷屬、及一切眾生,立無上戒;立淨戒已,又教令得不退轉地,一切種智成等正覺,乃至究竟無餘涅槃。何以故?此是我業,一切諸佛皆如是學。離諸非行、計我、無知;觀一切佛平等深法,得一切智為眾生說法,斷除顛倒。不離眾生而有顛倒,不離顛倒而有眾生;顛倒內無眾生,眾生內無顛倒;顛倒非眾生,眾生非顛倒;顛倒非內法;顛倒非外法;眾生非內法,眾生非外法。一切諸法,但是虛妄,無有真實;須臾不住,無有堅固。猶如幻化,欺誑愚夫,悟一切法,如夢、如電。』如是解者,能達生死究竟菩提。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調伏者,令得調伏;未寂靜者,令得寂靜;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離垢者,令得離垢;未清淨者,令得清淨;未涅槃者,令得涅槃;未快樂者,令得快樂。我當捨離世間眾事,令諸如來皆悉歡喜。具足成就一切佛法,安住無上最勝法中,平等正觀一切眾生,分別了知一切諸法,遠離諸惡,永捨虛妄,除滅一切煩惱習氣,成就出要勝妙方便,悉得無量無邊辯才,成就甚深空寂智慧。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饒益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三無恚恨行?此菩薩常能修習忍辱之法,謙卑恭敬,和顏愛語;不自害,不害他,亦不俱害;不自舉,不舉他,亦不兩舉;不自是,不是他,亦不兩是;不自讚歎,但作是念:『我當常為眾生說法,離一切惡,斷貪、恚、癡、憍、慢、亂心、慳、嫉、諂曲;以大忍法而安立之。』菩薩成就如是清淨忍法,設有無量無數眾生,一一眾生,各有無量無數眷屬;一一眾生,各有無量無數化頭;頭有無量阿僧祇舌;舌出無量無數惡聲;聲出無量無數惡罵;音辭鄙穢毀辱菩薩。又此眾生,各有無量阿僧祇手;手執無量無數刀杖,捶擊摧辱毀害菩薩,乃至無量阿僧祇劫,未曾休息。菩薩遭此楚毒之時,作如是念:『我因是苦,若生恚心,則自不調伏、自不守護、自不明了、自不寂靜、自不修定、自不真實、自愛其身,何能令彼生歡喜心而得度脫?』菩薩作是思惟:『因身心故,於無量劫受諸苦惱;是故重自勸勵,令心歡喜,善自調攝。何以故?我當安住無上法故,欲令眾生亦得此法。』復更思惟:『此身空寂,無我、我所,無真實性,空無有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我當解了,廣為人說。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為愍傷眾生故、饒益眾生故、安隱眾生故、攝取眾生故、不捨眾生故、欲令眾生得不退轉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佛所行法,我當修行。』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恚恨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四無盡行?此菩薩勤修精進、勝精進、最勝精進、第一精進、大精進、微妙精進、上精進、無上精進、無等精進、無等等精進。彼菩薩不為貪欲所亂;不為瞋恚、愚癡、憍慢、惱害、慳嫉、嫌恨、諂曲、無慚、無愧之所惱亂。菩薩復作是念:『我不欲惱諸眾生,乃至不欲惱一眾生故,勤修精進;但欲捨離諸煩惱故,修行精進;欲害一切結故,修行精進;欲離一切習氣故,修行精進;欲悉分別一切眾生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眾生煩惱習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眾生種種希望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眾生諸境界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眾生諸根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眾生心、心所行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法境界故,修行精進;欲知諸佛實法故,修行精進;欲知諸佛平等法故,修行精進;欲以善方便知三世平等故,修行精進;欲知清淨平等法故,修行精進;欲得一切諸佛法故,修行精進;欲以一方便門知一切佛法故,修行精進;欲知諸佛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故,修行精進;欲知諸佛大智慧善方便故,修行精進;欲知一切佛法廣為眾生句句分別故,修行精進。』菩薩成就如是精進,若有人言:『無量無數阿僧祇世界眾生,汝能為此一一眾生故,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具受無擇大地獄苦,令彼眾生究竟涅槃;復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佛出興於世,令無量無數阿僧祇眾生,受種種樂,汝猶具受大地獄苦,然後汝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答言:『我悉能為爾所世界一一眾生,受地獄苦;諸佛出世,眾生受樂,我亦受苦,然後我當成無上道。』復有人言:『汝若能以一毛渧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海水,皆悉令盡?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末為微塵,悉知其數?如是念念次第,常不廢忘菩提之心?』菩薩若聞是語,不退、不悔,歡喜踴躍,勤修精進,作如是念:『我得善利。因我故,令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眾生永離眾苦。』菩薩復作是念:『我當代一切眾生受一切苦,普令眾生離一切苦,悉皆究竟無餘涅槃,然後我當成無上道。』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無盡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五離癡亂行?此菩薩成就第一正念,未曾散亂,堅固不壞,第一最勝清淨無量,捨離癡冥;分別正念,善能受持世間、出世間經論,色法、非色法經論,受、想、行、識經論。無有癡亂死此生彼,無有癡亂處胎出胎,無有癡亂住菩提心,無有癡亂親近善知識,無有癡亂學諸佛法,無有癡亂覺諸魔事,無有癡亂遠離魔事,無有癡亂於無量劫修菩薩行。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無數堅固正念,於無量無數阿僧祇劫,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聞受正法;所謂:甚深法、微妙法、莊嚴法、種種莊嚴法、種種名味句身法、莊嚴菩薩法、莊嚴諸佛無上法、正希望清淨法、不染一切世間法、分別一切世間法、廣法、無量法、捨離癡暗分別世間法、共法、不共法、菩薩智境界法、一切智自在法。菩薩聞此法已,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未曾退忘。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本無量劫修道行時,未曾惱亂眾生,正念三昧,不斷正法,不斷善根,不斷智慧故。此菩薩無量種聲不能嬈亂,所謂:高大聲、惱亂聲、令人恐怖聲、微妙聲、不可愛聲、散亂六根聲。菩薩聞如是等無量無數好惡諸聲,於正念不亂,三昧不亂,境界不亂,入微妙法不亂,菩薩行不亂,修習菩提心不亂,念佛三昧不亂,觀察真實法不亂,教化眾生智不亂,成就眾生不亂,安立眾生清淨智不亂,觀察甚深義不亂。不行惡業故,無惡業障;不行煩惱故,無煩惱障;不行不恭敬故,無不恭敬障;不行謗法故,無謗法障。如是等無量種聲,一一音聲,充滿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未曾斷絕,悉能壞亂眾生諸根,令其發狂,而不能亂此菩薩甚深三昧。菩薩於三昧中,思惟、分別一切音聲生、住、滅相,善分別知生、住、滅性;亦善觀察諸聞聲者,聞好惡聲,心無憎愛,正念不亂,於彼諸聲,善取其相而不染著。知一切聲,皆無所有,非真實性,無有造者,亦無本際,與法性等,無有差別。是菩薩成就寂靜身、口、意行,不復退轉;安住諸禪三昧正受。悟一切法,智慧成就,得離一切音聲三昧,阿僧祇三昧門以為眷屬。長養大悲於念念中,能得無量阿僧祇三昧,究竟成就一切種智。菩薩聞此能壞諸根大惡音聲已,作如是念:『我當令一切眾生,安住清淨正念。於一切智,得不退轉,究竟成就無餘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離癡亂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六善現行?此菩薩成就寂滅身、口、意業;無所有無所示現身、口、意業;無縛無脫身、口、意業;無縛無脫,諸所示現無所依、無所住、隨心住無量心性等,一切法性等;無性相,示現無相,相甚深無底。如如性離業報,善方便出生、離生,不生、不滅、寂滅涅槃等,非有說有,語言道斷。離一切世間,無所依住,長養菩薩所起善根,入離虛妄無縛無著法門,入真實法門,入離世間法門,分別一切世間法。菩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一切佛剎,無相為相;究竟三世皆悉無性;言語道斷,於一切法而無所依。』菩薩解如是等諸甚深法,解一切世間悉皆寂滅,解一切諸佛甚深妙法,解佛法、世間法等無差別,世間法入佛法、佛法入世間法;佛法、世間法而不雜亂,世間法不壞佛法。真實法界不可破壞,安住三世平等正法,亦不捨菩提心、不捨教化眾生心,增長大慈大悲心,悉欲救度一切眾生。菩薩作是念:『我不成就眾生,誰當成就?我不調伏眾生,誰當調伏?我不寂靜眾生,誰當寂靜?我不令眾生歡喜,誰當令歡喜?我不清淨眾生,誰當令清淨?』菩薩復作是念:『我以解了此甚深法,見諸眾生受大苦惱,趣危險徑,為諸煩惱之所纏縛,如重病人,常被苦痛恩愛繫縛在生死獄;常不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處,不能永滅無量苦聚,不離三障。常處愚癡暗,不見真實明,受無窮生死,不得解脫道。輪迴八難,愚癡所病,諸垢所染,沒在無量深煩惱海,邪見所惑,不覩正道。』菩薩作如是觀察:『眾生若未成熟而捨取正覺,是所不應。我當先教化眾生,於無量劫修菩薩行,未成熟者教令成熟,未調伏者教令調伏,諸未度者教令得度。』是菩薩住此行時,諸天、世人、魔王、釋梵、沙門、婆羅門、諸天、乾闥婆等,見此菩薩,歡喜敬仰。若有眾生,恭敬、供養、尊重、禮拜,乃至見聞,皆悉不虛,畢定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善現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無著行?此菩薩以無著心,於念念中,能觀察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佛剎,於諸佛剎,心無染著。往詣阿僧祇諸如來所,禮拜恭敬,以阿僧祇華、香、塗香、末香、眾寶、華鬘、天衣、雜寶、寶蓋、幢幡諸莊嚴具,各阿僧祇以用供養,心無所著。阿僧祇諸方便行而無所行,阿僧祇思,無思法住。於念念中,見無量諸佛,於諸佛所,心無所著;於佛相好,心無所著;於佛光明,心無所著;於諸佛剎,心無所著;聞佛說法,心無所著;於十方世界,心無所著;於如來眾,心無所著;於菩薩眾,心無所著;聞法歡喜,心無所著;正心增廣,攝意不亂,行菩薩行,不著佛法。此菩薩摩訶薩於十方剎,一一佛所,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恭敬、禮拜、供養,心無厭足;見佛聞法,心無所著;見諸如來菩薩大眾以為莊嚴,心無所著;見不淨剎,心不憎惡。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寂滅平等觀諸法故。諸法無垢、無淨、無暗、無明、無分別、無不分別、無虛妄、無真實、無安隱、無危險、無正道、無邪道。  「菩薩如是觀真實法性入眾生性,教化、調伏成熟眾生,於彼眾生,心無所著;受持諸法,而於諸法,心無所著;不捨菩薩心,而住佛所住,於佛所住,心無所著;入種種語言道,於語言道,心無所著;入眾生道,於眾生道,心無所著;分別諸三昧正受,皆悉能入,心無所著;往詣無量無邊不可說諸佛國土,見彼佛國,心無所著;若去佛國,心無餘戀。菩薩摩訶薩於諸佛國,以無貪著心,解佛實教;於無上道,而無障礙;於佛正教,已得安立;具足菩薩行,安住菩薩心,成就菩薩寂滅解脫;不念、不著菩薩所行,住菩薩淨道,受真實記。得授記已,作如是念:『凡夫愚癡,不知真諦,不見真諦,暗鈍無信,心不真實,常行染著,流轉生死,不見諸佛,離善知識,離於正道,迷惑邪見,不求調御師,不敬十力王,不知菩薩恩,親近惡知識,聞諸法空,心大恐怖,不正思惟,誹謗正法,棄捨正道,好從邪徑,入魔羅網,遠離諸佛,常著諸有,受種種苦。』爾時,菩薩見彼眾生受諸苦已,增長大悲,觀諸善根,心無所著。  「爾時,菩薩作如是念:『我當為十方一一眾生故,住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成熟眾生,心無疲厭。常共止住,不欲捨離去。如毫端,以一毫端,悉遍量度十方世界;為一眾生故,於一一毫端處,各住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以此大悲心,念念次第,未曾斷絕;而於眾生,心無所著。於一一毫端處,具足修習盡過去、未來際諸菩薩行。不著身、不著法、不著念、不著願、不著三昧、不著行、不著寂靜、不著境界、不著教化成熟眾生、不著入深法界。何以故?菩薩如是觀察:一切法界如幻;諸佛法如電;菩薩行如夢;所聞法如響;一切世界如化;業報所起。如摩?摩化身,知一切眾生猶如畫像,種種異形,皆由心畫。所說諸法,皆如實際;於一念中,遍滿十方。修菩薩行,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於一念中,悉知諸佛,決定方便,了知心相迴轉迅速,而於此心,無所染著。菩薩如是觀察無我。見佛化度一切眾生,於佛法中得無量喜;起大慈悲,救護一切,心無憂惱,得歡喜願。未成熟者,當令成熟;未調伏者,當令調伏。遠離世間,而能隨順一切世間。若聞諸方國土眾生音聲、眾生諸業、眾生施設、眾生和合、眾生流轉、眾生諸行、眾生境界、眾生諸地、眾生興起,我當乘大願之力,普至彼處,終不捨弘誓教化眾生,乃至不起一念染著。所以者何?以無所著故,自利利彼,清淨滿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無著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八尊重行?此菩薩成就尊重善根、不壞善根、最勝善根、不思議善根、無盡善根、不退善根、無比善根、寂靜善根、一切佛法善根。此菩薩修習行時,心常愛樂諸佛妙法;一向專求無上菩提,未曾暫捨菩薩大願;於無量劫行菩薩道,不計眾苦而生憂惱;一切眾魔所不能壞,一切諸佛悉共護念,常行菩薩諸清淨行,精勤修習一切菩薩無量苦行,未曾懈倦,得不退轉大乘弘願。此菩薩安住、尊重菩薩行已,於念念中,能轉阿僧祇劫生死、苦難,長養菩薩無量大願。若有眾生恭敬、供養、乃至見聞,斯等皆得住不退轉,決定究竟無上菩提。彼菩薩觀察眾生,了達非有,而不捨一切。譬如河水,不至彼岸,不來此岸,不斷中流,能度眾生於彼此岸,以流通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趣生死,不趣涅槃,亦復不住生死中流,而能濟度此岸群生,到於彼岸,安隱、無畏、無憂惱處。於眾生數,心無所著。不離一眾生,著多眾生;不離多眾生,著一眾生;不增眾生界,不損眾生界;不生眾生界,不滅眾生界;不盡眾生界,不長眾生界;不虛眾生界,不二眾生界。何以故?菩薩深解眾生界如法界,眾生界、法界無有二;無二法中,無增、無損、無生、無滅,法性真實,無來無去,無所猗著,不作二相。何以故?菩薩解一切法界無二相故。菩薩如是以善方便,解深法界;住無相、住清淨妙相,莊嚴其身。善能分別一切諸相,決定究竟到於彼岸,悉分別知眾生之數。普能現身一切佛剎,於諸佛剎心無所著,深入佛法,亦無所染,分別義味,廣為人說。於一切法離諸欲際,而不斷菩薩道,不捨菩薩行。行無盡功德,入清淨法界。譬如火珠,出火不可窮盡,如是菩薩諸功德藏不可窮盡,教化眾生亦不可盡。而菩薩摩訶薩非究竟、非不究竟;非離取、非不離取;非依、非無依;非世間法、非佛法;非凡夫、非得果。如是菩薩成就尊重心,修習菩薩行,不教聲聞、辟支佛乘;不教佛法,不教世間法;不教眾生,不壞眾生;不教正道,不壞正道;不教垢,不教淨。何以故?菩薩解了諸法無垢、無淨;知一切法無受、無轉,亦無有退。行是寂滅甚深法時,亦不生念:『我今行此法,已行此法,當行此法。』未曾生念:『有陰界入內世間、外世間、內外世間一切大願,諸波羅蜜。』何以故?一切法中,無向聲聞、緣覺、菩薩、佛乘,亦復無向諸凡夫界,亦復無向垢淨生死及涅槃界。何以故?諸法無二,無不二故。譬如虛空,求之十方,無有差別,非無虛空。菩薩如是觀一切法,悉無差別。非不究竟成等正覺;彼最真實,不違正行,普能示現菩薩所行,而不捨離無量大願;調伏眾生,轉大法輪,不壞因果,不違寂滅平等觀法。此菩薩悉與三世諸如來等,不斷佛性,不壞正法,興隆正法,辯才無盡,於諸法中,心無所著,安住法堂,分別深法,住無所畏,不捨佛住,不違世法,普現世間等,於世間心無所著。菩薩如是成就尊重智慧修菩薩行,令一切眾生,永離世間惡道、諸難;教化、成就、安置三世諸佛法中,堅固不動。  「如是教已,復作是念:『一切眾生,不知恩義,更相殺害,邪見增盛,迷惑正道,煩惱充滿,癡冥所覆。設有善知識充滿世間,皆悉明達智慧具足者,我不為此等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善、惡人所,不求利養,不徇名譽,乃至一縷及一愛言。於無量劫,行菩薩道,不生一念自求己安,但欲調伏一切眾生,淨一切眾生,度一切眾生。』何以故?一切諸佛法如是故。不求利養,不計人惡,常應等心行菩薩道,怨親等觀而無差別,欲令究竟至於彼岸,具足成就無上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尊重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法行?此菩薩為諸天人、沙門、婆羅門、乾闥婆等,一切眾生,作清涼法池。守護正法,佛種不絕,得清淨陀羅尼故;說法無障礙,得義陀羅尼故;義辯不可盡,得法陀羅尼故;法辯不可盡,得正語陀羅尼故;辭辯不可盡,得無障礙陀羅尼故;說義味不可盡,得佛甘露灌頂陀羅尼故;令眾生歡喜辯不可盡,得自覺悟陀羅尼故;同辯不可盡,入同辯陀羅尼故;說種種義、名味、句身不可盡,得正語陀羅尼故;無量辯不可盡,得無量讚歎陀羅尼故;於三千大千世界,變身如佛,妙音具足。於一切法,無所障礙,而作佛事。隨所應化,隨所解音,隨眾生根,以廣長舌清淨音聲,隨時說法,不違大悲。隨其所應,於一一言,出無量音,皆令歡喜。設有眾生,悉知無量不可計阿僧祇諸語言法、知無量業、知無量報,如是等無量無數阿僧祇眾生,充滿無量無邊阿僧祇世界,與菩薩為眷屬。菩薩處此會中,出一法言,悉令此等眾生,皆得開解。有如是等無量無邊阿僧祇諸大眾與菩薩為眷屬,亦復如是。  「爾時,菩薩復作是念:『設一毛端處,於一念中,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大眾來會;如是念念次第,盡過去、未來一切諸劫,大眾來會,猶故不盡。彼諸大眾,言聲不同,所問各異。』菩薩聞如是等一切問難,心無所畏,而作是念:『設令一切眾生,悉來問難,猶以一言,決其疑網,皆令歡喜。』菩薩說法,言不虛妄。於一一言,有無量無邊智慧莊嚴,成就無邊諸功德藏。慧光普照一切,諸法具足,成就一切種智。此菩薩安住善法行已,能自清淨,亦能饒益一切眾生。如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無量無邊不可稱數諸世界中,自化其身為真金色,妙音具足。於一切法,無所障礙,而作佛事。以無量無邊清淨法門,化度眾生。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身:入無量無邊法界身,除滅一切世間故;未來身,一切趣生故;不生身,深樂不生平等法故;不滅身,一切諸法言語斷故;不實身,如如真實故;離癡妄身,隨應化故;無來去身,離死此生彼故;不壞身,法界性無壞故;一相身,三世語言道斷故;無相身,善分別諸法相故。  「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十種身,能為一切眾生作舍,長養善根故;為一切眾生救護,與大無畏故;為一切眾生歸依,令大安隱住故;為一切眾生尊導,開示無上道門故;為一切眾生師,方便令入真實法故;為一切眾生燈,令見業報故;為一切眾生明,得甚深法故;為一切眾生炬,令離愚癡解真法故;為一切眾生光,令得明地故;為一切眾生趣趣燈,顯現如來自在力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法行。此菩薩摩訶薩安住善法行已,為一切眾生,作清涼法池,得佛甚深諸法底故。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真實行?此菩薩成就第一誠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此菩薩學三世諸佛真實語,入三世諸佛性,與三世諸佛善根等。此菩薩成就如是等一切善根,學三世諸佛無二語,隨順如來一切智慧。此菩薩成就眾生是處、非處智;眾生去、來、現在一切業報智;眾生諸根具足、不具足智;眾生種種性智;眾生種種欲智;眾生一切至處道智;一切禪定解脫三昧正受垢淨起時非時轉智;過去一切世界成壞智;無障礙天眼智;漏盡智;而不捨一切菩薩所行。何以故?欲令一切眾生,調伏清淨故。  「菩薩復作是念:『我見眾生受無量苦,若未度此等,先成正覺,是所不應,我當滿足大願,然後成佛;令一切眾生,志求菩提究竟無餘涅槃。何以故?非眾生請我發菩提心,行菩薩行,我自發心普為眾生,欲令究竟得一切種智。是故,我於一切最為殊勝,不著眾生故;我於一切得為最上,調御眾生故;我離一切闇,解無眾生際故;我得所應得,本願具足故;我善變化,菩薩功德莊嚴故;我有善攝取,三世諸佛所護念故。』  「此菩薩摩訶薩不捨本願故,得入無上智慧莊嚴。隨一切眾生所應,悉能化度,隨其本願,悉滿足已,得一切法,自在智慧,令一切眾生,皆得清淨。於念念中,悉能遍遊十方世界;於念念中,悉能往詣無量佛國;於念念中,悉見無量無數諸佛及莊嚴剎,示現如來自在神力,究竟法界、虛空界等,其身無量,隨應悉現,無量、無礙而無所依;於自身中,普現佛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三世諸佛,皆悉顯現。  「此菩薩知眾生種種想、種種欲,業報清淨;隨其所應,為現其身,而調伏之。解一切法如幻、如化、如電;眾生如夢。此菩薩義身、味身不可窮盡,清淨正念,決定了知一切諸法,入諸三昧無上智慧,寂靜觀察不二之地。一切眾生,皆依二法。菩薩摩訶薩住大悲心,修習如是諸深妙法,寂靜究竟。得佛十力,入因陀羅網法界自在,成就如來無礙解脫。人中雄猛,大師子吼,得無所畏;為法轉輪王,能轉無礙清淨法輪;成就智慧解脫,了知一切世間所行;絕生死迴流,入智慧大海;悉能饒益一切眾生,護持三世諸佛正法,窮盡諸佛方便大海。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真實行。此菩薩安住真實行已,能令一切天人、八部、無量眾生清淨歡喜。」◎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一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之二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世界,六種震動,如來威神,法應如是:雨天華雲雨、天香雲雨、天末香雲雨、天鬘雲雨、天衣雲雨、天寶雲雨、天莊嚴雲雨;又自然出天妓樂音,天妙光明普照一切,演出諸天微妙音聲。如此四天下夜摩天宮說十行法,佛神力故,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塵數世界,有十萬佛剎塵數菩薩,充滿十方,來詣此土。到已,語功德林菩薩言:「善哉!佛子!乃能演說諸菩薩行。我等諸來菩薩,皆同一字,名功德林;我等世界皆名功德幢,佛同號普功德;我等佛所亦說十行,名味、句身次第義味,眾會眷屬亦復如是,不增不減。是故,佛子!我等承佛神力,來詣此土,為汝作證,如此四天下夜摩天宮寶莊嚴殿說十行法,我來為證,十方世界亦復如是。」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一切法界及諸眷屬,欲令佛種永不斷絕、欲令菩薩種性清淨、欲令菩薩願種不轉、欲令行種不斷、欲令攝取三世佛種、欲分別說眾生善根種、欲觀察一切眾生時根、欲樂垢淨心所行種、欲普照一切諸佛菩薩種,以偈頌曰:  「敬心頂禮十力尊,  清淨離垢慧無礙, 境界深遠無等倫,  其道清淨如虛空。 人中最勝無障礙,  功德無量無所畏, 智慧無二無等等,  一切所行皆清淨。 十方現在諸導師,  解真實義無所畏, 無等功德離諸惡,  彼速究竟無上道。 一切如來人中雄,  先已具發大慈悲, 遊心清淨法界中,  所行饒益諸群生。 十方三世無與等,  自然正覺滅癡冥, 一切佛法悉平等,  彼之功德不可壞。 十方一切世界中,  悉得覩見諸如來, 於諸如來無虛妄,  彼人所行不退轉。 若見清淨真法界,  甚深微妙第一義, 一切癡妄莫能惑,  彼行能成功德藏。 方便善知眾生類,  入於真實妙法界, 自然覺悟不由他,  彼人所行如虛空。 無量無邊諸世界,  觀察究竟悉寂滅, 一切諸法無障礙,  彼人所行勝牟尼。 具足堅固不可轉,  成就尊重最勝法, 清淨願滿到彼岸,  諦聽菩薩諸所行。 無量無邊一切地,  智慧明達無障礙, 甚深微妙為境界,  是名無畏論師行, 句句廣分別,  深入妙智慧, 真實解諸法,  彼修大牟尼。 遠離一切惡,  常能利眾生, 彼人功德藏,  等諸調御師。 普於諸群生,  常施以無畏, 清淨無染著,  所行無倫比。 意淨無所著,  寂靜無口過, 具足妙功德,  彼修最勝行。 究竟度深義,  功德定無盡, 彼修不死行,  諸佛常護念。 離我瞋恚心,  妙音滿十方, 安住正法教,  所行無可諭。 布施到彼岸,  百福自莊嚴, 彼慧最第一,  能令眾歡喜。 善入深智地,  安住心不動, 彼行如金剛,  堅固不可沮。 悉入諸法界,  隨順到彼岸, 究竟得自在,  法日之所行。 無等等牟尼,  修習不二法, 心常樂寂靜,  智慧無障礙。 細微世界中,  容受大世界, 境界無不了,  智慧山王行。 普於諸世間,  心淨無所著, 持戒到彼岸,  淨行之所行。 智慧不可量,  虛空法界等, 深入具足智,  是勝金剛行。 智慧悉充滿,  三世諸法界, 心常無懈怠,  入於最勝境。 一切所至道,  分別十力法, 身行無障礙,  勝智之所行。 一切十方界,  無量眾生類, 菩薩悉救護,  離癡之所行。 修習諸佛法,  精勤無懈怠, 普令世間淨,  大龍之所行。 悉知眾生根,  究竟種種欲, 了達無量性,  平等之所行。 普於十方界,  久受無量苦, 其心無憂惱,  歡喜之所行。 放諸光明網,  普照諸世間, 具足智慧明,  善修慧所行。 皆悉能震動,  十方無量界, 常能利一切,  不令生恐怖。 善解語言法,  分別到彼岸, 離垢智慧明,  不動之所行。 善解俯仰國,  分別到彼岸, 成就無盡地,  最勝慧所行。 無量諸功德,  常行求菩提, 到彼功德岸,  大稱無盡行。 無上大論師,  最勝師子吼, 令眾悉清淨,  離垢之所行。 佛甘露灌頂,  授以法王記, 究竟方便法,  大心之所行。 分別一切眾,  其心無染著, 決定持法藏,  法王之所行。 一一語言中,  能出無量音, 眾生各各解,  無礙慧所行。 究竟語言法,  分別悉了知, 遠離諸虛妄,  真實見所行。 安住法海印,  善印一切法, 了法無實相,  方便身所行。 能於一一剎,  無量無數劫, 窮盡諸劫行,  其心無憂厭。 無數諸如來,  名號各不同, 見之一毛孔,  善修之所行。 如一毛端處,  普見無量佛, 一切諸世界,  見佛亦如是。 無量無數劫,  能作一念頃, 非長亦非短,  解脫人所行。 見者悉不虛,  所修皆真實, 業行不可壞,  最勝之所行。 無量無數劫,  觀佛無厭足, 能令眾歡喜,  無礙慧所行。 無量無數劫,  觀察眾生界, 眾生非眾生,  堅固士所行。 具足智慧藏,  清涼功德池, 饒益一切眾,  第一人所行。 法界無邊際,  無量如虛空, 語言無所著,  無畏論師行。 於一三昧中,  入無量三昧, 昇彼無上堂,  淨月論師行。 究竟忍彼岸,  堪忍寂滅法, 遠離瞋恚心,  無量智所行。 不離一世界,  不起一坐處, 普現十方剎,  無量身所行。 無量諸佛剎,  能入一世界, 佛剎不增減,  不思議所行。 分別處非處,  審諦入諸力, 無上力成就,  第一力所行。 去來現在世,  一切諸業報, 智慧不退轉,  明智之所行。 善知時非時,  調伏一切眾, 教化不失時,  善知時所行。 身行悉皆善,  口意行亦然, 一切無所著,  淨智意所行。 智慧善分別,  法辯無窮盡, 境界等如實,  如來之所行。 無礙功德藏,  喜樂總持門, 深入諸法界,  隨入之所行。 悉與三世佛,  等心無異想, 一相無差別,  無礙境界行。 深入智慧海,  除滅諸癡闇, 能與清淨眼,  淨眼之所行。 一切諸導師,  常行不二法, 神通力自在,  具足行所行。 十方佛剎中,  普雨妙法雨, 令眾解實義,  法雲之所行。 普於諸佛所,  逮得堅固信, 一切智解脫,  所學悉究竟。 彼於一念中,  悉知眾生心, 究竟解心性,  無性性所行。 不思議世界,  變化無量身, 無等遍遊行,  諸行中無比。 無量世界中,  現在諸如來, 菩薩摩訶薩,  常現彼佛前。 菩薩入三昧,  眾生見一身, 菩薩出三昧,  眾見無量身。 所行甚深妙,  未曾有口過, 悅樂心無量,  令眾悉歡喜。 逮得無著智,  分別知諸根, 其心無所染,  無上調伏行。 方便分別法,  於法得自在, 一切世界中,  常作諸佛事。 菩薩微妙行,  所行如虛空, 何人得聞此,  其心不欣悅。 彼智無與等,  慧眼見一切, 方便無倫匹,  無等智所行。 無盡妙功德,  能滅一切惡, 到彼清淨岸,  無比之所行。 成就莊嚴法,  安住不退轉, 度脫無量眾,  而無眾生想。 所修無諍行,  一切智微妙, 正法化眾生,  淨眼之所行, 恭敬一切佛,  具足究竟慧。 成就無所畏,  方便智所行, 普能入一切,  世界及諸法, 亦入群生類,  度脫無量眾, 遍於十方界,  擊無上法鼓。 常施無量法,  不死之所行, 一身跏趺坐,  充滿無量剎。 眾生不迫迮,  清淨法身力, 一味一義中,  分別無量義。 演說無窮盡,  無邊慧所行, 修習佛解脫,  智慧無障礙。 成就無所畏,  無量方便德, 了諸世界海,  一切佛剎海, 法海智慧海,  度脫眾生海。 或有見菩薩,  入胎及出生, 或見成正覺,  無量功德行, 處處佛剎中,  示現般涅槃, 真實無涅槃,  無畏師常住。 金剛身無異,  隨應現眾生, 真實無差別,  一身行所行。 平等法界一,  具足無量義, 常樂觀三世,  一相無相法。 到彼諸持岸,  正法安眾生, 逮得諸佛持,  最勝之所行。 無染妙法身,  慧眼清淨耳, 是悉無障礙,  無礙之所行。 究竟諸神通,  具足深智慧, 智慧最殊勝,  方便智所行。 心定未曾亂,  智慧不可量, 境界無不照,  一切見所行。 到彼功德岸,  度脫無量眾, 其心無疲厭,  常修之所行。 一切知見人,  在諸佛家生, 普於三世佛,  法中而化生。 語言法成就,  摧伏諸論師, 究竟無量行,  隨入佛菩提。 能放一光明,  普照無量剎, 世間大明曜,  除滅一切暗。 隨其所應見,  為現如來身, 調伏群生類,  嚴淨一切剎。 菩薩行無量,  一切莫能知, 示現一切行,  欲度眾生故。 無量不可數,  眾生法界等, 無數劫讚歎,  菩薩德無盡。 菩薩德無量,  究竟一切德, 諸佛無量劫,  歎此德無盡。 何況世間人,  聲聞及緣覺, 無量劫讚歎,  而能得窮盡。」◎  ◎大方廣佛華嚴經菩薩十無盡藏品第十八  爾時,功德林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三世諸佛之所演說。何等為十?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正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何等為菩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無真實、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者、信一切法不實、信一切法無堅固、信一切法無量、信一切法無上、信一切法不可度、信一切法不生。若菩薩成就如是隨順淨信,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一切佛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眾生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法界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虛空界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涅槃界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過去世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未來世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現在世不可思議,心不驚怖;聞入一切劫不可思議,心不驚怖。何以故?菩薩於諸佛所,一向堅信,不可沮壞,佛如是知佛無盡無邊智。十方一切世界,一一世界中,三世無量無數諸佛,出興於世,施行佛事而般涅槃。彼諸佛智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盡、不去,不近、不遠,不智、不亂,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邊無盡信藏,則能乘如來乘。此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無邊信、不退轉信、不亂信、不壞信、不著信、有根信、隨順聖人信、如來家性信,則能護持一切佛法,長養一切菩薩善根,隨順一切如來善根,從一切佛善方便生,是名菩薩摩訶薩無盡信藏。菩薩住此信藏,悉能聞持諸如來法,廣為一切眾生演說。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戒藏?此菩薩成就饒益戒、不受戒、無著戒、安住戒、不諍戒、不惱害戒、不雜戒、離邪命戒、離惡戒、清淨戒。何等為饒益戒?此菩薩先當饒益安樂眾生。何等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外道戒,具足奉持三世諸佛平等淨戒。何等為無著戒?此菩薩不著欲界戒,不著色界戒,不著無色界戒;何以故?不迴向彼故。何等為安住戒?此菩薩成就清淨無疑悔戒;何以故?菩薩不作五無間罪,永不故犯一切戒故。何等為不諍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皆具足持無所毀犯,不由此戒惱亂眾生,共相違諍,菩薩持戒,但饒益眾生,令歡喜故。何等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持戒,學諸呪術、藥草,惱害眾生;何以故?菩薩欲救護眾生故,持清淨戒。何等為不雜戒?此菩薩離斷常見,不持雜戒,但觀察十二緣起,持清淨戒。何等為離邪命戒?此菩薩不作持淨戒相,欲使他知內無實德,現實德相,但持淨戒,一向求法,究竟薩婆若。何等為不惡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犯戒人,不輕賤訶罵,令其憂惱,但一其心,持清淨戒。何等為清淨戒?此菩薩捨離殺、盜、邪婬、妄語、惡口、麁言、兩舌、雜語、貪、恚、邪見,具持十善。此菩薩持如是等清淨戒時,作是念:『若有眾生犯淨戒者,斯由顛倒諸煩惱故,一切諸佛悉分別知是一切眾生,因諸顛倒,毀犯淨戒;是故,我當專求佛道,究竟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淨持禁戒,悉令究竟無上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二無盡戒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慚藏?此菩薩自憶宿命:無數世來,於六親所行無慚行,或侮慢無禮,或婬亂無節,忍害無親,興師相伐,迷惑顛倒,無惡不造,斯由三毒邪疑,使纏虛偽、諂曲諸不善故;一切眾生亦復如是,皆悉積習諸無慚行,斯由無智乃至諂曲故;尊卑失序,不相敬順,不能謙下,遵奉明哲,常懷毒念,怨結滋甚,更相屠害,曾無恥懼。自惟我身及餘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我當云何猶行無慚?甚為不可!是故,我應修習慚法,究竟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其永離諸無慚法,成就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三無盡慚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愧藏?此菩薩自愧:昔來貪求色、聲、香、味、觸、法、妻子、眷屬、錢財、寶物、僮僕、車乘,心無厭足,我不應行是諸非法事,因是生長貪、恚、愚癡,乃至諂曲。復作是念:『眾生所行無愧之法,皆以無智乃至諂曲,諸惡法故,不相承順、尊敬、供養,常懷毒心,迭相殘害。我及眾生去、來、現在,愛樂貪求,集行是法,因是法故,受胎生死、無量諸苦,三世諸佛皆悉知見,我猶行是無愧法者,三世諸佛皆不歡喜;我當修習愧法,究竟菩提,廣為眾生說如是法,令離無愧,成就佛道。』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四無盡愧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多聞藏?此菩薩多聞者,所謂: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無故是事無;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滅故是事滅;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記法,是無記法。  「何等為是事有故是事有?所謂:有無明,故有行。何等為是事無故是事無?所謂:無識,故無名色。何等為是事起故是事起?所謂:愛起,故苦起。何等為是事滅故是事滅?所謂:有滅,故生死滅。何等為世間法?所謂:色、受、想、行、識。何等為出世間法?所謂: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何等為有為法?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界。何等為無為法?所謂:虛空、涅槃、數緣滅、非數緣滅、十二緣起及法界。何等為有記法?所謂:四真諦、四沙門果、四辯、四無所畏、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分。何等為無記法?所謂: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有邊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有常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如來滅後如去不受,如來滅後不如去亦不受,如來滅後如去不如去亦不受,如來滅後非如去非不如去亦不受;有我有眾生,無我無眾生,有我無我,有眾生無眾生,非有我非無我,非有眾生非無眾生;過去有幾如來滅度、幾聲聞緣覺滅度,未來有幾如來、幾聲聞緣覺、幾眾生生,現在有幾佛、幾聲聞緣覺;何等如來最初出世?何等聲聞緣覺最初出世,何等眾生最初生,何等如來最後出世,何等聲聞緣覺最後出世,何等眾生最後生;何等諸法最在初,何等諸法最在後;世間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有幾世界成、有幾世界敗,世界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何等為生死最初際,何等為生死最後際。是名無記法。  「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眾生長夜流轉生死,童蒙、凡夫不知修道,我當晝夜精勤學問,受持一切諸佛法藏,究竟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普令一切成無上道。』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盡多聞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施藏?此菩薩修行十種施,所謂:施法、最後難施法、內施法、外施法、內外施法、一切施法、過去施法、未來施法、現在施法、究竟施法。  「何等為菩薩修習施法?此菩薩從本以來,習平等施,珍饌美味不自貪著,惠施一切,其餘諸物亦復如是。所施之餘,然後自食,作是念言:『為我身中八萬戶蟲故,我身安樂,彼亦安樂;我身飢苦,彼亦飢苦。』是故,菩薩有所服食,皆為諸蟲,欲令安樂,不貪其味。菩薩復作是念:『我長夜為身貪求飲食,當勤精進,速離此身。』是為菩薩修習施法。  「何等為菩薩最後難施法?此菩薩若得種種上味飲食、香華、衣服、資生之具,若自己受用,則快樂長壽,若盡以施人,則窮苦夭命。時,有乞人一切求索。菩薩自念:『吾從本際以來喪身無數,未曾損己利一眾生,令獲大利,希有之慶,當捐棄身命,悉捨一切,饒益眾生,究竟大施,是為菩薩最後難行施法。』  「何等為菩薩內施法?此菩薩於少壯時,形體端嚴,顏容殊特;澡浴清淨,服上妙衣,嚴飾之具,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乞人來詣王所,而自陳曰:『大王!當知我今衰老,身嬰重疾,煢獨苦厄,無人贍救,生路既窮,必之死地;若得王身,隨所應用,或須手足,或須血肉,或須頭目,或須髓腦,若大王慈仁,矜哀窮老,捨離貪身以救我者,必蒙天施,得全性命。』菩薩即作是念:『今我此身亦當如彼,會應歸死,無一饒益,宜時捨身,以濟其命。』念已歡喜,施彼眾生,是為菩薩內施法。  「何等為菩薩外施法?此菩薩於少壯時,形體端嚴,顏容殊特,澡浴清淨,服上妙衣,嚴飾之具,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乞人來詣王所,作如是言:『大王!當知我今衰老,身又嬰疾,餘命無幾,終此貧苦,而王具足一切快樂。善哉大王!願捨天位,哀施於我,我當統領天下,受王福樂。』菩薩即作是念:『富貴無常,必歸貧賤,若在貧賤,無所饒益,不能滿遂眾生所願;是故,我今宜時捨位,稱悅其意。』念已歡喜,即捨與之,是為菩薩外施法。  「何等為菩薩內外施法?此菩薩於少壯時,形體端嚴,顏色殊特,澡浴清淨,服上妙衣,嚴身之具,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乞人來詣王所,作如是言:『大王!當知今我老邁,身又嬰疾,不以衰賤,竊希美號。善哉大王!願以王身、七寶、天下、轉輪王位,以授於我,令我具足,受王慶樂。』菩薩即作是念:『我身財寶,俱非堅固,無常、危脆、磨滅之法。我今盛壯,富有天下,乞者現前,三事具足;是故,於此不堅固法,當求堅固。』作是念已,倍大歡喜,即捨內外而施與之,是為菩薩內外施法。  「何等為菩薩一切施法?此菩薩於少壯時,形體端嚴,顏容殊特,沐浴香湯,服上妙衣,嚴身之具,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有乞人來詣王所,作如是言:『大王!當知大王名稱普聞十方,我乃在彼國,服承王問,自遠而來,欲有所請。善哉大王!願隨所欲,充滿我意。』爾時,乞者或求國城、妻子、眷屬、肢節、血肉、頭目、髓腦。爾時,菩薩作是思惟:『一切恩愛,會當別離,無所饒益,不能果遂眾生諸願。我今應當離貪貧行,一切速捨,饒益眾生。』作是念已,倍大歡喜,悉捨一切,惠施眾生,是為菩薩一切施法。  「何等為菩薩修習過去施法?此菩薩聞過去諸佛菩薩所行具足功德;聞已不著,了達非有,不起妄想,不貪、不味;觀察諸法,心無所猗,諸法如夢,無有堅固,於諸善根,不起有想,心無所著,但為化眾生故,示現其身,廣說道教,欲令眾生成就佛法。又復觀察過去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菩薩如是觀已,復作是念:『過去諸法皆悉捨離。』是為菩薩修習過去施法。  「何等為菩薩修習未來施法?此菩薩聞未來世諸佛菩薩所行善根,具足功德。聞已,而不取相,心無所有,不求往生彼方佛剎,無諸求想,不生行願,攝心不散、不味、不厭,不以善根迴向於彼,不為生彼專修善根,亦不廢捨;但因彼境界教化眾生,欲令眾生具足佛法,觀察真實。此真實法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非遠、非近。復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是為菩薩修習未來施法。  「何等為菩薩修習現在施法?此菩薩聞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輔天、梵眷屬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密身天、少密身天、無量密身天、密果天、不煩天、不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聞聲聞、緣覺具足功德。聞已,心不惑亂,正念不忘,不懈不沒,亦不憂慼,其心寂滅而無所取。菩薩唯作是念:『一切諸行,皆悉如夢,一切所行,皆非真實,眾生不知,故流轉惡道。』菩薩於彼,廣為說法,遠離諸惡,成就佛法,修菩薩道,心無惑亂,是為菩薩修習現在施法。  「何等為菩薩究竟施法?此菩薩摩訶薩有無量眾生,形類不同,往詣其所,作如是言:『我有所須,幸垂周給,我意既足,仁願亦滿。』菩薩聞是語已,歡喜踴躍,隨其所求,施令滿足。菩薩摩訶薩內自觀察:從初入胎,不淨微形,胞段諸根,生老病死;又具觀此身:無有真實,無所有相,無慚愧物,賢聖所棄,惡露臭處,猶如死屍,骨節相持,血肉泥塗,九竅之門,常流不淨。菩薩見身無量過患,乃至不起一念貪惜是身,復作是念:『此身危脆,我當云何既見此身無量過患而生貪著?應當棄捨,施彼眾生,充滿其願。我當於此不堅法中,求堅固法,令一切眾生,隨其所願,悉得滿足;開悟示導,皆令逮得清淨法身,住無所住,離身心相。』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無盡施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盡慧藏?此菩薩知色苦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道如實,知受、想、行、識苦如實,知識集如實,知識滅如實,知識道如實;知無明苦,知無明集,知無明滅,知無明道;知愛苦,知愛集,知愛滅,知愛道;知聲聞,知聲聞法,知聲聞集,知聲聞涅槃;知緣覺,知緣覺法,知緣覺集,知緣覺涅槃;知菩薩,知菩薩法,知菩薩集,知菩薩涅槃。云何知?知從業報因緣所造,諸行非我、非堅固、無真實、空無所有,不取諸法堅固之相,不取諸法所有之相,知一切法悉無所有,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云何為說?說一切法不可壞。何等不可壞?色不可壞,受、想、行、識不可壞,無明不可壞,聲聞法、緣覺法、菩薩法不可壞。何以故?一切諸法不自作,不他作,言語道斷,離一切處,不生、不起、不施、不受、無有心意。菩薩成就如是等無盡慧藏,以少方便,則能逮得一切諸法善妙方便,自然明達,不由他悟。此智慧藏有十種不可盡。何等為十?多聞善方便不可盡;親近善知識不可盡;演一句法不可盡;入深法界不可盡;入無量智慧莊嚴不可盡;出生、長養諸功德藏,心無憂厭不可盡;入一切陀羅尼門不可盡;分別了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不可盡;得普令眾生離諸疑惑不可盡;得一切佛自在示現教化眾生,所行成就不可盡;是為十種不可盡法。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無盡慧藏。菩薩住此無盡慧藏,疾得無上平等正覺。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盡念藏?此菩薩捨離癡冥,憶念過去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萬生,乃至阿僧祇不可思議無分齊不可說億那由他生,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劫,乃至阿僧祇不可思議無分齊不可說億那由他劫;念知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名號;念知授一佛記,乃至授不可說不可說諸佛記;念知一佛出世,乃至念知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出世;念知從一佛所受一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所受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因緣、憂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諭,憂波提舍亦復如是;念知一會眾一時說法,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時會說法;念知一根,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諸根;念知一煩惱,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諸煩惱;念知一三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諸三昧。菩薩作如是念:妙念、淨念、不濁念、遍淨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曜念、樂念、無障礙念;此菩薩住是念時,一切世間不能嬈亂,諸根清淨,不復染著一切世間,眾魔外道所不能壞,念持一切諸佛法藏,決定明了,未曾錯亂。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八無盡念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盡聞持藏?此菩薩於諸佛所,聞持一品修多羅,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未曾忘失一字一句;於一生中而不忘失,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生,未曾忘失一字一句;聞持一佛名號,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聞持一世界名字,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世界名字;聞持一劫名字,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劫名字;聞持一如來記,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如來記;聞持一修多羅,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聞持一會名字,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會名字;聞持一時說法,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時說法;聞持一根,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諸根;聞持一煩惱,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煩惱;聞持一三昧,乃至聞持不可說不可說三昧。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九甚深無盡聞持藏。此聞持藏,唯佛境界,餘無能及。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盡辯藏?此菩薩成就甚深智慧,廣為眾生演說諸法,不違一切諸佛經典,說一品法,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品法;說一佛名號,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名號;說一世界名字、說一佛記、說一修多羅、說一會、說一時、說法、說一根、說一煩惱、說一三昧,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諸三昧;或一日說一句一味法無盡,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說一句一味法而無窮盡,一切諸劫尚可窮盡,說一句一味不可窮盡。何以故?此菩薩成就十種無盡藏故。成就此藏故,得攝一切法,陀羅尼門現在前,百萬阿僧祇陀羅尼以為眷屬。此菩薩成就百萬阿僧祇陀羅尼眷屬已,以法光明辯才,廣為眾生演說深法;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一切十方世界,隨順諸根,除滅煩惱,皆令歡喜。善入一切音聲,於一切文字得不斷辯入,普照法門,說一切眾生,如來種子不可斷故,不捨菩薩一切諸行,心無憂厭。何以故?此菩薩成就充滿虛空法界,清淨法身故。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無盡辯藏。此藏無量、無分齊、無間、不可壞、無斷、不可斷、不退轉,甚深無底,以一切法門,入一切佛法。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無盡藏,令一切眾生,究竟成就無上菩提。此藏有十種無盡深法。何等為十?饒益一切眾生,善迴向故;不斷本願,一切劫行故;心無量無邊,觀察平等如虛空故;迴向有為,不著無為故;一切法無盡,念念知境界故;大願不可壞,究竟諸力陀羅尼行故;諸佛護念,入一切法如幻化故。是為十種無盡法,能令一切世間得無盡藏。」◎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二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如來昇兜率天宮一切寶殿品第十九  爾時,佛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諸四天下、一一閻浮提,皆有如來坐菩提樹,無不顯現。彼諸菩薩承佛神力,說種種法,皆悉自謂在於佛所。  爾時,如來以自在神力,不離菩提樹座及須彌頂妙勝殿,上夜摩天宮寶莊嚴殿,趣兜率天宮一切寶莊嚴殿。時,彼天王遙見佛來,即於殿上,敷如意寶藏師子之座,以種種天寶而莊嚴之。過去修習善根所得,一切如來威神護持,不可數那由他阿僧祇善根所生,一切諸佛淨法所起,一切眾生所共莊嚴,無量功德之所成就。離一切惡,清淨業報,一切樂觀,無有厭足,出離世間諸法所起,清淨無污,一切世間因緣所起,一切眾生見不能盡。以無量莊嚴具而莊嚴之,所謂:百萬億欄楯,百萬億寶網羅覆其上,百萬億華帳以張其上,百萬億華鬘以垂四邊;百萬億香帳普熏十方,百萬億寶帳以張其上;百萬億華蓋,諸天執持;百萬億華鬘蓋、百萬億寶蓋以蓋其上;百萬億寶衣以敷其上;百萬億妙寶樓閣,百萬億如意寶王網羅覆其上;百萬億勝妙雜網,百萬億眾寶瓔珞間錯垂下;百萬億眾妙雜寶,百萬億網蓋以覆其上;百萬億雜寶網衣,百萬億妙寶蓮華開敷光曜;百萬億無厭香網普熏十方;百萬億大寶帳網以覆其上;百萬億寶鈴微動出和雅音;百萬億栴檀、寶帳普熏十方;百萬億雜寶妙華以散其上;百萬億雜色寶衣以覆其上;百萬億菩薩大帳、百萬億雜寶蓋帳、百萬億清淨金帳、百萬億淨瑠璃帳、百萬億雜寶藏帳、百萬億一切寶帳,以覆其上;百萬億雜寶妙華,周匝圍遶;百萬億寶形像帳、百萬億眾妙寶鬘、百萬億香鬘普熏十方;百萬億天曼陀羅栴檀色香具足,普熏十方;百萬億天莊嚴具、百萬億妙寶華鬘、百萬億勝妙寶藏、百萬億勝寶藏鬘、百萬億清淨寶鬘、百萬億海寶藏鬘、百萬億因陀羅金剛妙寶、百萬億妙寶繒綵,以為垂帶;百萬億無量自在妙寶、百萬億真金寶藏,清淨微妙;百萬億毘樓那寶,以為照耀;百萬億因尼羅寶雜寶校飾;百萬億首羅幢寶光曜明淨;百萬億火珠寶出大光明,普照十方;百萬億天堅固寶,以為窓牖;百萬億淨功德寶,無量妙色;百萬億雜寶偏閣,清淨妙藏;百萬億大海月寶、百萬億離垢藏寶、百萬億心王寶,無量歡喜;百萬億師子面寶、百萬億閻浮檀寶、百萬億一切世間清淨藏寶、百萬億一切世間因陀羅幢寶、百萬億羅闍藏寶、百萬億須彌山王殊勝幢寶、百萬億解脫妙寶、百萬億瑠璃鬘網,周匝垂下;百萬億赤色寶鬘、百萬億樂摩尼寶、百萬億清淨樂寶、百萬億眾雜寶藏、百萬億赤色解脫樂見妙寶、百萬億無量色寶鬘、百萬億無比寶鬘、百萬億淨光明寶,普照殊勝;百萬億摩尼寶像、百萬億因陀羅寶、百萬億黑瀋水香普熏十方;百萬億不可思議眾雜妙香普熏十方一切佛剎;百萬億十方妙香普熏世界;百萬億最殊勝香普熏十方;百萬億香像香徹十方;百萬億隨所樂香普熏十方;百萬億淨光明香普熏眾生;百萬億種種色香普熏佛剎:不退轉香、百萬億塗香、百萬億栴檀塗香、百萬億香熏香、百萬億蓮華藏黑沈香雲充滿十方;百萬億丸香煙雲充滿十方;百萬億妙光明香常熏不絕;百萬億妙音聲香能轉眾心;百萬億明相香普熏眾味;百萬億能開悟香遠離瞋恚,寂靜諸根,充滿十方;百萬億香王香普熏十方。雨百萬億天華雲雨、百萬億天香雲雨、百萬億天末香雲雨、百萬億天妙蓮華雲雨、百萬億天種種寶華雲雨、百萬億天青蓮華不斷雲雨、百萬億天寶華雲雨、百萬億天分陀利華雲雨、百萬億天曼陀羅華雲雨、百萬億天一切雜華雲雨、百萬億天種種衣雲雨、百萬億天雜寶普照十方雲雨、百萬億天種種蓋雲雨、百萬億天無量色幡雲雨、百萬億天冠雲雨、百萬億天種種莊嚴天冠雲雨、百萬億天莊嚴具雲雨、百萬億雜色天鬘雲雨、百萬億種種大莊嚴天鬘雲雨、百萬億種種色天栴檀雲雨、百萬億天瀋水香雲雨,百萬億天寶幢、百萬億天雜幡、百萬億天帶垂下;百萬億天和香普熏十方;百萬億天妙功德寶鬘垂下;百萬億天多羅寶懸布光耀;百萬億天拂,執持侍立;百萬億天金鈴網,微風吹動出妙音聲;百萬億天寶欄楯周匝圍遶,百萬億天多羅寶牆周迴四遶;百萬億天雜寶樹圍遶覆蔭;百萬億天雜寶樓閣,莊嚴其內百萬億天勝寶門;百萬億天真金鈴,微風吹動出和雅音;百萬億清淨天鬘布列垂下;百萬億天蘇婆提寶雜相解脫。百萬億天金剛藏眾妙瓔珞、百萬億天雜寶蓋,諸天執持;百萬億天雜寶網、百萬億天雜寶藏,光耀殊特;百萬億天淨光明普照十方;百萬億大光普耀;百萬億日藏光明普照一切;百萬億雜色月光、百萬億離癡淨香;百萬億天妙華藏開敷鮮茂;百萬億寶網藏、百萬億華網、百萬億香網以覆其上;百萬億天雜寶衣以敷其上,百萬億天諸寶衣處處敷置;百萬億天青色衣、百萬億天雜黃衣、百萬億天雜朱衣、百萬億天雜色衣、百萬億天雜寶衣、百萬億種種熏衣、百萬億殊勝寶衣,能令眾生發歡喜心,如是等衣以敷其上;百萬億白淨妙衣以覆其上;百萬億天幢寶鈴出微妙音;百萬億白淨寶幢,微風吹動出妙音聲;百萬億天繒綵幢、百萬億香幢出眾香網;百萬億華幢雨一切華;百萬億天妙衣幢、百萬億摩尼寶幢、百萬億天一切莊嚴具幢、百萬億天鬘幢,四面行列百萬億天蓋幢。一切寶鈴出妙音聲,百萬億天螺出妙音聲,百萬億天鼓出大音聲,百萬億天琴出微妙音,百萬億天牟陀羅出大音聲,百萬億天娛樂具、百萬億天樂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佛剎,百萬億化音聲聲徹十方,眾生聞者,悉解如響。百萬億天妓樂音同時俱作,百萬億天神力妓樂出相和音,百萬億一切諸天娛樂之具出妙音聲。百萬億妙音讚歎如來,百萬億勝妙喜音讚歎如來,百萬億甚深音聲讚歎如來,百萬億種種音聲歎佛果報,百萬億細微音聲稱揚、讚歎出三界法,百萬億寂靜音聲讚歎如來本所修行,百萬億音讚歎如來百萬億劫永離瞋恚,讚歎百萬億供養供養過去諸佛,百萬億法門讚歎如來,百萬億音讚歎一切菩薩功德不可窮盡,百萬億音讚歎菩薩一切諸地功德具足,百萬億音讚歎諸佛,無有厭足,百萬億音稱揚、讚歎見佛之行,百萬億音讚歎深法,其聞音者,得深智慧,無有障礙。百萬億妙音充滿十方一切世界;百萬億妙音歎諸眾生,隨其志願,皆令歡喜;百萬億音歎一切世間,其聞音者,解一切法真實之性;百萬億音讚歎如來,其聞音者,悉能恭敬一切如來;百萬億音歎佛境界一切功德;百萬億音歎諸總持善妙方便,善知分別一切諸法,聞持一切諸如來法;百萬億音讚歎甚深具足諸法。百萬億音歎發心菩薩,修習長養一切種智;百萬億音歎治地菩薩,其心歡喜;百萬億音歎修行地菩薩,清淨解脫;百萬億音歎生貴菩薩,心得安住;百萬億音讚歎方便具足菩薩,於摩訶衍究竟決定;百萬億音歎善現菩薩,具足一切菩薩所行;百萬億音讚歎不退菩薩,所行一切諸地皆悉清淨;百萬億音歎童真菩薩,光明普照一切十方;百萬億音歎王子菩薩,善入甚深不可思議諸佛境界;百萬億音歎灌頂菩薩,能現一切諸如來力。百萬億神力自在、百萬億清淨解脫,出生百萬億清淨解脫、百萬億長養大歡喜法、百萬億住不壞信、百萬億長養勇猛之力、百萬億長養名聞法;百萬億分別法義,廣說定慧;百萬億正念清淨不亂出生百萬億定慧、百萬億陀羅尼。悉能受持一切佛法,出生百萬億廣大智慧;出生百萬億深心,信佛信根堅固;出生百萬億清淨檀波羅蜜;出生百萬億屍波羅蜜;出生百萬億羼提波羅蜜,不生恚心,具足諸佛羼提波羅蜜;出生百萬億毘梨耶波羅蜜,究竟具足無量毘梨耶波羅蜜;出生百萬億禪波羅蜜,無量諸禪寂靜照明;出生百萬億般若波羅蜜,照一切法;出生百萬億清淨大願;出生百萬億諸深法門智慧燈明;出生十方諸佛百萬億深妙法門;出生百萬億離癡,示現善妙方便;出生百萬億諸法之行,普入百萬億諸佛之剎,百萬億清淨法身往詣十方一切佛剎;出生百萬億如來微妙音聲;出生百萬億一切種智善妙方便;出生百萬億具足法門;出生百萬億正法知見,悉見一切諸佛實法,猶如寶幢;出生百萬億智慧,示現如來境界,無所障礙。百萬億諸天神王恭敬禮拜;百萬億龍王一心諦觀而無厭足;百萬億夜叉王合掌敬立;百萬億乾闥婆王一心恭敬,目不暫捨;百萬億阿修羅王斷除憍慢,敬心侍立;百萬億寶金翅鳥王口銜繒帶;百萬億緊那羅王歡喜立侍;百萬億摩睺羅王踴躍歡喜,一心諦觀;百萬億婆羅門王恭敬禮拜;百萬億一切世間諸王恭敬頂禮;百萬億諸釋天王恭敬尊重,一心觀察;百萬億夜摩天王踴躍歡喜,高聲讚歎;百萬億兜率陀天王恭敬禮拜;百萬億化樂天王恭敬讚歎;百萬億他化自在天王合掌恭敬,一心侍立;百萬億梵天王一心觀察;百萬億摩醯首羅天王恭敬讚歎;百萬億菩薩恭敬讚歎;百萬億天女恭敬供養;百萬億願天敬心頂禮;百萬億宿命親近善知識天,妙聲讚歎;百萬億梵身天布身敬禮;百萬億梵輔天恭敬頂禮;百萬億梵眷屬天圍遶侍衛;百萬億大梵王讚歎稱揚無量功德;百萬億光天五體投地;百萬億少光天宣揚、讚歎佛世難值;百萬億無量光天讚歎禮拜;百萬億光音天讚歎如來難遇、難見;百萬億淨天恭敬禮拜;百萬億少淨天恭敬禮拜;百萬億無量淨天樂見佛故,於虛空中,自投來下;百萬億遍淨天合掌敬住;百萬億密身天憶本功德,稱揚讚歎;百萬億少密身天生如來想,一心求見;百萬億無量密身天清淨善業,恭敬禮拜;百萬億密果天布身敬禮,百萬億無煩天得堅固信,恭敬禮拜;百萬億無熱天合掌觀察,心無厭足;百萬億善現天恭敬禮拜;百萬億善見天憶念無量佛所,恭敬供養,心無厭足;百萬億阿迦尼吒天恭敬禮拜;百萬億種種天皆大歡喜,恭敬讚歎;百萬億諸天以種種善慧而莊嚴之◎;◎百萬億諸大菩薩頂戴護持;百萬億華手菩薩雨一切華;百萬億香手菩薩雨一切香;百萬億鬘手菩薩雨一切鬘;百萬億末香手菩薩雨一切末香;百萬億衣手菩薩雨一切寶衣;百萬億幢手菩薩雨一切幢;百萬億幡手菩薩雨一切幡;百萬億寶手菩薩雨一切寶;百萬億莊嚴手菩薩普雨一切諸莊嚴具;百萬億諸天以天種種莊嚴宮殿而以莊嚴;歡喜天子以百萬億諸天莊嚴宮殿而莊嚴之;百萬億生貴天子法身普覆;百萬億灌頂天子舉身持座,出生百萬億菩薩清淨大願,出生百萬億菩薩初清淨心,出生菩薩百萬億柔軟利根,百萬億禪藏皆悉清淨;菩薩百萬億清淨解脫,嚴治菩薩百萬億諸清淨業,出生菩薩百萬億安住生貴地,出生菩薩百萬億法門,普照一切,成就百萬億菩薩諸地,教化調伏百萬億大眾,百萬億諸善根所起、百萬億諸佛護持、百萬億功德所成、百萬億直心莊嚴清淨、百萬億大願莊嚴清淨、百萬億善行所起、百萬億諸法充滿、百萬億自在神力之所成就,百萬億諸功德所起,以百萬億讚法而讚歎之。如此世界、四天下、兜率陀天宮、一切寶莊嚴殿為如來敷摩尼寶藏師子之座;十方一切諸佛世界、諸四天下、兜率陀天宮、一切寶莊嚴殿為如來敷摩尼寶藏師子之座亦復如是。  爾時,兜率陀天王為如來敷高座竟,與不可計阿僧祇兜率陀天子俱,奉迎如來,雨阿僧祇色,上妙諸華,供養如來;雨不可思議香,雨無量色鬘,雨上妙栴檀,雨無量種種寶蓋,雨細妙天衣,雨無量雜寶,供養如來;以歡喜心,雨天上妙諸莊嚴具;燒種種香,香氣普熏十方世界;雨栴檀末香、瀋水末香、堅固末香供養如來。無量天子各從其身出無量無數諸天子身;阿僧祇兜率陀天子及他方來諸天子眾皆大歡喜,恭敬作禮;阿僧祇天女眾歡喜無量,一心寂然諦觀如來;不可數、不可說諸大菩薩悉從他方兜率天來,住於虛空,以不可思議諸供養具供養如來,出過一切諸天供養,以阿僧祇勝妙音聲讚歎如來佛神力故、過去諸佛所修善根故、如來不可思議自在神力故。一切兜率陀天子及諸天女一心恭敬,靜默觀佛,咸作是念:「如來出世,甚難值遇,功德具足,智慧無礙,平等正覺,我今得見。」作是念已,皆大歡喜。阿僧祇那由他兜率陀天子來詣佛所,各以身上天衣盛種種寶,又以身上天衣盛種種香、一切寶衣、諸莊嚴具:栴檀末香、瀋水末香、天妙寶末、諸天香華、天曼陀羅華普散十方,供養如來。億那由他無數天子以種種上妙供具,莊嚴虛空;燒眾名香,香氣成雲,充滿十方、一切虛空,智境界心故;雨天華雲,莊嚴虛空,於如來所起歡喜心故;雨一切天蓋雲,莊嚴虛空,充滿十方,得敬佛心故;雨一切天鬘雲,莊嚴虛空,充滿十方,供養佛故;以阿僧祇白淨寶網遍滿虛空以為莊嚴,懸眾金鈴而間錯之,自然微動出妙音聲,悟三乘者,令得解脫;無數寶帳莊嚴虛空,彌覆十方,於如來所得深信故;普雨一切妙寶鬘雲,未曾斷絕。以阿僧祇諸天宮殿莊嚴虛空,一切天樂出微妙音,充滿十方,至心踴悅,尊敬佛故;以阿僧祇種種妙衣莊嚴虛空,得佛出世,難遇心故;雨阿僧祇諸天寶冠,莊嚴虛空,於如來所得欣敬心故;雨阿僧祇上妙眾寶及天寶鬘莊嚴虛空,無數億那由他天子各從身出阿僧祇種種色華,供養如來無有窮盡,於如來所歡喜恭敬故;以無數種種隨所樂香供養如來,於如來所歡喜恭敬故;以阿僧祇栴檀末香供養如來,於如來所得無比歡喜故;以種種寶蓋供養如來,長養念佛三昧故;以無數種種上妙寶衣以佈道路,供養如來,於如來所得歡喜恭敬故;以無量無數雜色寶幢供養如來,於如來所得無量歡喜心故;以阿僧祇雜色寶幡供養如來,於如來所得歡喜恭敬故;以無數天樂出微妙音供養如來,其心常定,未曾散亂。不可說億那由他菩薩於兜率陀天宮,以離三界一切供具,從真實法生離諸煩惱大慈之心,充滿十方無有障礙,具足方便諸甚深法,唯有諸佛乃能測量,餘無能及;堅固淨信之所長養,不可思議善根所生,無數變化因力所起,從諸如來真法化生無行法印。一切寶蓋普覆法界,供養如來,出過諸天一切所供;一切波羅蜜所起一切華帳普覆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清淨解脫,充滿一切諸佛境界;一切寶衣普覆莊嚴一切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無生法忍所起雜寶鈴網普覆莊嚴一切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入無礙智慧;以一切堅固香莊嚴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解一切法猶如幻化;敷置一切妙寶高座莊嚴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其心境界與如來等,座處境界亦同如來;建一切寶幢莊嚴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善解應時,供養如來;以一切寶殿莊嚴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解一切法如夢;以種種寶華莊嚴法界,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無著善根所生,充滿一切法界。此等無量菩薩皆從身出一切堅固香雲、一切雜色華雲、一切雜色衣雲、一切栴檀香雲、一切莊嚴寶蓋雲、一切種種香雲、一切華鬘雲、一切清淨莊嚴具雲,出過諸天所供養上,供養如來。無量菩薩稱歎如來真實功德,永離顛倒,安住正法,具一切力,能令眾生離諸惡難,開示善道,於一音中演無量法,從一切陀羅尼生辯才之藏,不可窮盡,具足無畏,心常歡喜。菩薩以如是等無量妙法讚歎如來,法身充滿虛空法界,心與三世諸如來等。  爾時,一切諸天眾及他方來諸天子眾、並不可數諸佛剎一切菩薩,見如來等正覺不可思議,人中之雄;其身無量不可稱數,示現不可思議神足,令一切眾生皆大歡喜,周遍充滿一切虛空;諸佛功德莊嚴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安住一切善根;成就神力,出過一切諸語言道;一切菩薩恭敬供養,隨所應化,現身救度;具足一切清淨善根,顯現如來無上功德,智慧境界不可窮盡;無比三昧之所出生,法身普至一切眾生,無有分際,令一切眾生皆大歡喜,不斷一切智種;住佛所住,於三世諸佛家生,無盡眾生,皆令清淨,悉能出生一切菩薩清淨智慧,發起一切菩薩諸根,一切法雲,普覆法界;如來教化,究竟無餘,隨其所願,悉令滿足。安立清淨平等正智,出過一切眾生之上,得一切智;以正覺眼普觀世間,隨其先世所修善根,悉能示現。普發大心,眾生愛樂,智慧安住無能壞者。善知眾生,分別諸剎,於不退轉善法中生不壞法性,分別法界,現如來身無量無數,遠離癡妄,安住真實,一切眾生歎無能盡,教化一切修念佛三昧,充滿法界,度脫眾生;無量無邊,本之所請,悉能化度,隨其所應,以法惠施,種種方便,調伏眾生,隨彼欲性,悉令清淨,示現色身,不可思議;等觀眾生,心無所著,住無礙住,所見無障;善解如來一切諸力,心常寂定,未曾散亂;住一切智,善能演說句身、味身真實之義,悉能深入無量智海,出生無量功德慧藏;如來日出,普照法界,眾生願力,常住不沒;住佛所住,堅固不壞,於我、我所心無所著,所行諸法,永離世間,於一切世無所染污,在大眾會建智慧幢,智慧超出一切世間,無所染著。以大悲心拯拔眾苦,安立眾生於深妙智,饒益眾生功德無盡,悉善分別菩薩智慧,信向佛道,成最正覺;出於大慈,顯現大悲,佛身無量諸法莊嚴,種種音聲演無量法,隨其所應,充滿其願。於去、來、今心常清淨,悉令群生不著境界;能與一切諸菩薩記,生於三世諸如來家,普於十方智慧無礙,一切悉至而無所著;於諸佛世界了達真實,善能分別一切眾生,出世功德,普為一切世間燈明,生死垢惱無能染著;佛智慧月普照法界,了達諸法無真實性,無量深智觀察平等,慧心明淨,普照十方;解了諸法如夢如化,一切世間心、諸佛心及諸業報隨其所應,顯現真實;順眾生根,為現佛身,如來境界悉能容受一切眾生;普知眾生所行諸法,解了其相無有自性,知一切世間一性非性,隨順眾生示現有性;欲令眾生超出三界,一向正趣無上菩提,救護拯濟一切眾生,未曾妄取世間之相,滅諸煩惱,正觀世間,大乘轡勒所行不亂。成就一切諸法善利,悉能分別眾生善根,業報清淨,智慧明了,等入三世,永離世間一切虛妄;放光明網,普照十方,令一切眾普見如來,分別一切十方佛剎,相好具足,樂觀無厭;菩薩所行功德智慧之所興起,善能分別諸根境界,所行佛事不失其時。成就三世諸佛無量方便,慈悲普覆一切眾生,周遍普降陀羅尼雨,皆令成就諸佛功德,無量妙色莊嚴佛身,十方眾生靡不瞻覩;除滅一切世間障礙,分別諸法,解真實義,成就功德自在法王。功德日王普能照曜一切世間,最上福田,依因一切智慧緣生,化身充滿一切世間,一一化身普放無量智慧光明,無礙天繒冠頂法王,功德無量,悉能隨順分別世間,無上導師開化群生如來智慧、一切世間無畏之乘。一切世間無上醫王,了知眾生所病輕重,永離癡冥,堅固不退,淨慧眼藏;善能分別一切世間,開示眾生一切業報,眾生病苦悉能除滅,無量方便而度脫之,隨其所應,常不失時。等觀眾生,遠離諸惡,示現業報,猶如幻化,隨其所應,為現佛身,普令眾生悉見導師,分別世間一切諸法,歡喜敬佛,長養善根,得不退轉,隨彼所業,皆分別知。一切眾生長眠生死,如來出世能覺悟之,安慰世間,令無怖畏,心無所著,無能壞者,安住智慧方便具足,如來最勝嚴淨眾生。智慧山王開淨法門,或現佛身,或現菩薩,開導眾生,遠離眾惡,安置善地,無量功德莊嚴佛身,業行所成,示現世間一切智慧,得到彼岸;成佛道時,悉令清淨,能滿世間一切所願,開示世間堅固善友,光明清淨,遍照十方,普為眾生示現其身,滅除無量眾生慳垢,悉令眾生善根清淨,隨其所願,皆得滿足。等觀眾生無上、中、下,攝取善根,起清淨業,降伏眾魔,除滅煩惱,出生無量無礙之力。一切世間淨光明王,無礙慧日,照除癡冥,常以法施一切眾生,無量無邊如來智藏光明清淨,普照十方,令一切眾生遠離怨仇,隨其所願,皆悉充滿,最勝福田靡不歸依,果報無量具足清淨,少修善根獲大功德,安置眾生無盡智地,一切善根皆由心起,無量歡喜清淨功德,能除眾生惡道諸難。如是正念如來,如是觀察正覺,如是入智慧淵,如是入功德海,如是至虛空智慧,如是知眾生福田,如是正知如來,如是觀察淨業相好,如是正知法身普照十方,如是知佛示現一切不可思議自在神力。  爾時,諸天見如來身,一一毛孔出阿僧祇億那由他光明,一一光明有阿僧祇妙色、阿僧祇清淨照明、阿僧祇佛剎、阿僧祇眾生、阿僧祇歡喜長養、阿僧祇佛勇猛精進淨、阿僧祇寂滅三昧、阿僧祇諸根清涼柔軟、阿僧祇恭敬如來。  爾時,諸天復見佛身出不可思議雜色光明輪,一一光明輪有不可思議色、不可思議照明,普照十方無量無邊一切法界,示現如來無量無數自在神力。眾生皆聞清淨妙音,又自然出不可思議偈,宣揚演說出世間法,具足成就離世善根,顯現阿僧祇億那由他不可思議上妙莊嚴、不可思議劫讚歎光明,不能窮盡。從如來無盡自在中生,悉普照現不思議剎,諸佛出世,安立眾生於智慧門,入真實義,顯現不可思議如來化身,普照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及諸法界、十方一切世界、究竟法界、虛空界,持一切世界故起;普令眾生清淨平等,從如來無礙一切智佛所住生;又佛身中出無量無數、不可思議妙寶光明,本於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如來所修功德故,得是光明;清淨大願,善根所起,無量佛所修習清淨不放逸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得是光明,出生無量無礙善根,普令眾生於如來所,除滅疑惑,得見如來;又覩自在神力,安立無量眾生勝善根門,度眾生海,於一切佛剎為諸菩薩演說諸佛不思議法。  爾時,如來以大慈悲普覆一切,示現一切智慧莊嚴,欲令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世界一切眾生未信者信,已信者增長善根;已增長者,令其清淨;已清淨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其解脫;得甚深法,具足無量智慧光明,滿足誓願,一切智心堅固不轉,不壞法性,聞真實際而不驚怖,具足解達如來實法,滿足一切諸波羅蜜,成就清淨出世善根,具足修習普賢所行,成就如來無量自在,遠離魔界入佛境界,解甚深法得不思議智,大乘弘願堅固不轉,常見諸佛得無量智、無量無邊功德藏力,發勝妙心離疑網地,滅惡清淨常依如來,於真實法堅固不轉,得入一切諸菩薩眾,常在三世諸如來家。如來顯現如是等類無量無數清淨善根,調伏眾生,悉欲令彼知佛功德,照明一切無礙慧藏。如來不可思議大神通力,於一切趣普現自在,本所志願,皆悉滿足,具足淨慧,究竟諸佛最勝善逝,成就法王一切自在,具足出生一切智門,成就最勝清淨法身。三世諸佛功德平等,一切世間無能為諭;相好嚴身具足諸力,見無厭足;於一切劫稱說如來智慧功德,自在示現,不可窮盡。一切菩薩不能究竟,普為眾生圓滿慧日,滅三世闇,逮得法王神力自在,出生無量清淨功德。  爾時,兜率天王為如來設如是等諸供具已,與無量無數阿僧祇兜率陀天子俱,恭敬合掌,白佛言:「善來世尊!善來正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  爾時,世尊以佛莊嚴而自莊嚴,眾生見者無不敬樂,一切菩薩之所願求,令兜率諸天皆大歡喜,普令眾生修佛境界,種佛善根,功德無盡,逮得清淨不可壞信,常供養佛,心無厭倦。正心清淨,發起眾生求一切智故,受兜率天王請,即昇一切寶莊嚴殿,如意寶藏師子之座;如此世界、四天下、兜率天宮,如來受請昇一切寶莊嚴殿如意寶藏師子之座;一切十方、諸四天下、兜率天宮,一切寶莊嚴殿如意寶藏師子之座亦復如是。  爾時,一切寶莊嚴殿自然殊特,妙寶莊嚴,出過諸天莊嚴之上,一切寶網彌覆其上,普雨一切妙寶雲雨、一切寶莊嚴雲雨、一切寶衣雲雨、一切栴檀雲雨、一切堅固香雲雨、一切雜寶莊嚴雲雨、不可思議眾華雲雨;自然演出不可思議妓樂音聲,宣揚如來一切種智、微妙法言。如是一切諸供養具,悉過諸天所供養上。  爾時,佛威神力,為兜率天王故,一切音樂寂然無聲,不復擾亂;天王正念,長養善根,增益大心,勇猛精進,甚大歡喜;正心清淨,即發無上菩提之心,於諸法門總持不忘。  爾時,兜率天王承佛神力,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頌曰:  「無礙如來猶滿月,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眾寶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邊如來智甚深,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清淨金色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普眼如來甚明淨,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寶藏蓮華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珊瑚如來色鮮潔,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清淨寶藏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最勝如來論師子,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因陀寶山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滿月如來德無量,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妙寶華藏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量如來光無際,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寶樹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寶幢如來離疑惑,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妙寶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量慧佛人師子,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香山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功德如來光普照,  諸吉祥中最第一, 來入勝寶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如此間兜率天王承佛神力,憶念過去諸等正覺,以偈讚歎;如是十方一切世界兜率天王,各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以偈讚歎,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昇一切寶莊嚴殿如意寶藏師子之座,結跏趺坐,清淨法身,三世諸佛境界自在皆悉平等,一向寂靜,以一切諸佛莊嚴而自莊嚴,無量無數、不可思議清淨大菩薩眾悉從他方世界來集。如來知時而為說法,法身不二,無所染著,諸佛所起,如來法身離諸所行。  爾時,一切寶莊嚴殿自然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阿僧祇諸供養具,殊特奇妙,出過諸天所供養上,所謂:華鬘、塗香、末香、寶衣、幢蓋、繒幡、種種眾寶、妓樂,恭敬供養,讚歎如來;如是等不可思議一切供養諸莊嚴具,如此世界四天下兜率天宮,一切寶莊嚴殿如意寶藏師子之座,一切十方諸佛世界亦復如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三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品第二十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剎外;彼有世界,名堅固寶;次名堅固樂;次名堅固寶王;次名堅固金;次名堅固摩尼;次名堅固金剛;次名堅固蓮華;次名堅固青蓮華;次名堅固栴檀;次名堅固香。其佛號壽無盡幢;次號風幢;次號清白幢;次號威儀幢;次號明相幢;次號常幢;次號上幢;次號自在幢;次號梵幢;次號寧泰幢。彼諸菩薩,名字悉同,其名曰金剛幢;次名堅固幢;次名勇猛幢;次名夜光幢;次名智幢;次名寶幢;次名精進幢;次名離垢幢;次名真實幢;次名法幢。彼諸菩薩,各於其國佛所,淨修梵行;一一菩薩,各將萬佛世界微塵數等菩薩眷屬,來詣佛所,稽首禮敬。佛神力故,隨所來方,化作如意寶藏師子之座,充滿十方,結跏趺坐;白淨寶網,以覆其身。又放阿僧祇千億那由他光明,離垢光明,無量光明,普照十方;以正直心,攝取三寶,遠離諸惡。菩薩大願之所興起,一切眾生觀無厭足;見者不虛,無不調伏,顯一切佛自在淨法;為一切眾生,作歸依處,勸化令發菩薩大願。此諸菩薩,皆悉成就無量法門;所謂:遍遊十方一切佛剎無所障礙神足法門;見淨法身,無著法門;住持慧身,能為無數變化之身,往詣無量佛所法門;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如來自在法門;無量無邊一切智法門;無量光明普照諸法無畏方便法門;盡未來劫,分別演說諸功德藏無盡辯法門;一切陀羅尼慧光普照法門;成就清淨慧眼,普觀法界法門;智慧境界,無量無邊,無縛無著,究竟如虛空法門。如此世界,兜率天宮菩薩雲集,一切世界諸四天下,兜率天宮雲集菩薩,所從來國,諸佛名號,亦復如是。  爾時,世尊從兩膝放百千億那由他光明,普照十方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諸四天下兜率天宮,一切如來神力自在,皆悉顯現。彼諸菩薩,其有得見如來神力自在者,皆是盧舍那如來、應供、等正覺,行菩薩道,修習無量諸法門時,善知識也。是諸菩薩,常樂諸佛甚深解脫自在神力,得不壞法界身,得無礙三昧;見不思議佛,心無所著;以無礙心,充滿法界;離垢寶心,常為諸佛之所護念;得佛無量住持神力,決定究竟到於彼岸,清淨正念,速成等覺;得諸如來心之原底,入深智慧而得自在;於甚深智,究竟彼岸,清淨法身;住佛所住,得一切智,與如來等;從智寶起,皆於如來妙趣中生,開發清淨智慧法門;究竟金剛大智彼岸,成就金剛方便三昧,永離一切愚癡闇冥,教化成熟無量無邊無數眾生;諸佛一切決定自在,究竟彼岸;不著一切數,善學一切數,究竟一切數智;善住真實法,成就如是等無量無邊、不可稱數、不可窮盡、不可言說諸功德藏。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如來不出世,  亦無有涅槃, 以本大願力,  顯現自在法。 是法難思議,  非心之境界, 究竟彼岸智,  乃見諸佛境。 色身非如來,  音聲亦如是, 亦不離色聲,  有佛自在力。 少智不能知,  甚深佛境界, 成就本業智,  乃達諸佛境。 諸佛無來處,  去亦無所至, 清淨妙法身,  顯現自在力。 無量世界中,  示現如來身, 廣說微妙法,  其心無所著。 無量無邊慧,  諸法無障礙, 入於深法界,  顯現自在力。 眾生及諸法,  了達無障礙, 變化身無量,  普現一切剎。 欲求一切智,  自然成正覺, 先當淨其心,  具修菩薩行。 如是見如來,  無量自在力, 除疑常親近,  無上善知識。」  爾時,堅固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最上無過者,  甚深不可說, 一切語言斷,  清淨如虛空。 諦觀人師子,  無量自在力, 諸佛無虛妄,  世間生妄想。 導師所演說,  其法甚深妙, 隨順因緣起,  如來清淨身。 斯等大乘智,  諸佛之境界, 若欲求此智,  常應親近佛。 清淨心供養,  一切諸導師, 心常無厭足,  究竟成佛道。 無盡功德藏,  增長菩提心, 遠離諸疑惑,  觀佛無厭足。 究竟一切法,  法化生佛子, 彼悉能解了,  諸佛自在力。 智慧王所說,  欲為諸法本, 應起清淨欲,  志求無上道。 若能敬諸佛,  知報如來恩, 彼人未曾離,  一切諸導師。 如是得見聞,  諸佛及佛法, 具足清淨願,  究竟無上道。」  爾時,勇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有眼有日光,  能見細微色, 最勝神力故,  淨心見諸佛。 勇猛勤方便,  能盡海原底, 智慧力如是,  究竟諸佛海。 譬如好良田,  植種必滋繁, 如是淨心地,  出生諸佛法。 如貧得寶藏,  除滅飢寒苦, 菩薩得佛法,  離垢心清淨。 譬如伽陀藥,  能消一切毒, 天尊亦如是,  滅除煩惱毒。 因緣善知識,  生長信佛心, 因緣善知識,  得聞諸佛法。 無量無數劫,  常行無上施, 若能化一人,  功德超於彼。 如來相莊嚴,  功德難思議, 諸佛功德藏,  一切莫能知。 如來等正覺,  不起於一座, 悉能遍十方,  一切諸世界。 譬如虛空性,  不生亦不滅, 諸佛法如是,  亦復無生滅。」  爾時,夜光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十方諸世界,  一切群生類, 普見天人尊,  清淨妙法身。 譬如一心力,  能生種種心, 如來一法身,  出生諸佛身。 菩提無二法,  亦無有自性, 無二淨法身,  莊嚴無不現。 究竟如虛空,  猶如幻化現, 功德不可盡,  其唯諸佛境。 三世一切佛,  法身悉清淨, 隨其所應化,  普現妙色身。 未曾生想念,  我為如是像, 遠離諸希望,  自然應眾生。 不壞諸法性,  亦不著法界, 應現種種形,  教化眾生故。 法身非變化,  亦非非變化, 諸法無變化,  示現有變化。 正覺不可量,  究竟等法界, 深廣無涯底,  言語道悉斷。 一切趣道法,  如來知實義, 遊行一切剎,  未曾有障礙。」  爾時,智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入於深智慧,  一切無障礙, 其心無齊限,  修習菩薩行。 普於十方剎,  常見一切佛, 彼佛無處所,  法亦無所著。 一一諸如來,  自在力無量, 不可思議劫,  說之無窮盡。 三世諸眾生,  悉可知其數, 導師功德藏,  其數不可盡。 無二不思議,  應現種種身, 十方無不見,  未曾有別異。 譬如淨滿月,  普現一切水, 影像雖無量,  本月未曾二。 如是無礙智,  成就等正覺, 應現一切剎,  佛身初無二。 非一亦非二,  亦復非無量, 隨其所應化,  示現無量身。 佛身非過去,  亦復非未來, 一念現出生,  成佛入涅槃。 譬如幻化色,  不生亦不滅, 佛身亦如是,  寂然無生滅。」  爾時,寶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如來身無量,  眾生見有量, 隨彼所應化,  導師為現身。 法身無處所,  充滿十方界, 佛身難思議,  如空無分際。 彼無心意識,  亦無起心想, 諸佛之境界,  究竟無生滅。 譬如無目人,  不覩內外色, 如來不出世,  不見一切法。 饒益眾生故,  如來出世間, 眾生見有出,  而實無興世。 佛剎非如來,  晝夜亦如是, 年月至一念,  悉非等正覺。 眾生咸說言,  佛日出世間, 導師自覺悟,  如來非淨日。 虛妄無所有,  言語道悉斷, 三世諸如來,  出世亦如是。 譬如清淨日,  不與昏夜俱, 而說日夜相,  諸佛亦如是。 三世一切劫,  不與如來俱, 而說三世佛,  導師法如是。」  爾時,精進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一切諸導師,  身同義亦然, 普於十方界,  隨應各別異。 觀察牟尼尊,  境界甚深妙, 充滿諸法界,  一切悉無餘。 如來淨法身,  非是內身數, 如來淨法身,  亦非外身數。 隨彼眾生行,  種種無量業, 是故見如來,  各各悉不同。 如來妙法身,  一切莫能數, 甚深難思議,  唯是佛境界。 如我非境界,  思量所不及, 佛法身如是,  一切莫能測。 如剎難思議,  而見淨莊嚴, 佛身亦如是,  妙相無不現。 猶如一切法,  因緣和合生, 如是因緣會,  得見諸如來。 譬如隨意珠,  悉滿眾生意, 諸佛法如是,  能滿一切願。 無量世界中,  導師興於世, 如來本願力,  普應十方界。」  爾時,離垢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諸佛智慧光,  圓滿淨世間, 能淨世間已,  令入諸佛法。 設有人慾見,  眾生數等佛, 如來一切應,  而實無來處。 專念佛境界,  生起無量心, 所見諸如來,  其數與心等。 具足白淨法,  名聞滿十方, 彼於一切智,  其心安不動。 導師為眾生,  如應演說法, 隨所宜見處,  普現最勝身。 佛身非我所,  世界亦如是, 說心非我所,  覺無我菩提。 一切人師子,  無量自在力, 示現念等身,  種種相莊嚴。 世間則是身,  身即是最勝, 知身真實性,  是佛無礙智。 一切知見人,  普明照諸法, 佛法及菩提,  求悉不可得。 導師無來去,  亦復無所住, 遠離諸顛倒,  清淨等正覺。」  爾時,真實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正覺遊十方,  一切諸世界, 不離於一剎,  普現諸國土。 如來自在力,  應現一切身, 得道轉法輪,  究竟般涅槃。 誰為思議佛?  誰為不思議? 誰見諸如來?  誰為等正覺? 一切法皆如,  諸佛境亦然, 乃至無一法,  如中有生滅。 眾生虛妄故,  是佛是世界, 若解真實者,  無佛無世界。 令眾歡喜故,  普現一切前, 如來所現身,  畢竟不可得。 遠離一切障,  無礙安隱住, 除滅諸留難,  具足諸佛法。 一切諸如來,  神通力自在, 悉於三世中,  求之不可得。 如是知心識,  明解一切法, 一切知見人,  速成等正覺。 如來自在力,  但有假言說, 諸佛及自在,  一切言語斷。」  爾時,法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寧於無量劫,  具受一切苦, 終不遠如來,  不覩自在力。 無量生死中,  未曾發道心, 若聞見如來,  具足佛菩提。 聰達明慧者,  若發一道心, 汝莫生疑惑,  自謂不成佛。 無量無數劫,  菩提心難得, 若能一心求,  究竟無上道。 設於念念中,  供養無量佛, 不知是方便,  彼猶非供養。 若聞如是法,  諸佛從此生, 無量劫受苦,  決定求菩提。 一聞摩訶衍,  諸佛所乘乘, 一切法界中,  三世為導師。 雖盡未來劫,  一切諸佛剎, 不解方便者,  終不成菩提。 過去無量劫,  流轉於生死, 不知真實法,  如來所起處。 諸法不可壞,  亦無壞法者, 照明諸世間,  示現自在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一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明智三昧正受。入正受已,十方各過百萬佛剎微塵數等世界之外,各見百萬佛剎微塵數諸佛;是諸如來,悉號金剛幢。  時,彼諸佛告金剛幢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乃能入是菩薩明智三昧正受。善男子!十方各百萬佛剎微塵數等世界諸佛,加汝神力故,乃能入是三昧正受。又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威神力故、汝智慧清淨故、諸菩薩善根力故、欲令菩薩得清淨無所畏故、得無礙不斷辯故、入無礙智地故、入佛一切智廣大心故、具足無盡諸善根故、滿足無礙白淨法故、入普門法界故、顯現一切佛神力變化故、淨念過去際智慧不斷故、分別一切佛住持諸根故、以無量法門廣說法故、聞持了知無量法故、具足演說十迴向故、攝取一切菩薩諸善根故、安住出世間法故、一切智不斷絕故、開發大願故、入真實義故、知法界故、令一切菩薩悉歡喜故、修一切佛同善根故、護持一切如來性故。  「善男子!汝當承佛神力,演說此法,安住佛家故、長養出世間諸功德故、入陀羅尼光明故、入諸佛不滅度法故、普照法界故、積集白淨離惡法故、住廣智慧境界住故、住無障礙法光明住故。」  爾時,諸佛即與金剛幢菩薩無量智慧,與善方便分別句身無留礙辯、與無障礙法明、與一切如來所共之身、與無量微妙音聲、與諸菩薩不可思議三昧方便、與等心迴向善根智慧、與觀察一切法出生無量方便、與一切處說法無斷辯才。何以故?彼三昧善根力故。  爾時,諸佛各申右手,摩金剛幢菩薩頂;摩其頂已,時,彼菩薩即從定起,告眾菩薩言:「佛子!是菩薩摩訶薩不可思議大願,悉普救護一切眾生;菩薩摩訶薩立此願已,修學三世諸佛迴向。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迴向?菩薩摩訶薩迴向有十;去、來、今佛,悉共演說。何等為十?一者、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二者、不壞迴向;三者、等一切佛迴向;四者、至一切處迴向;五者、無盡功德藏迴向;六者、隨順平等善根迴向;七者、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八者、如相迴向;九者、無縛無著解脫迴向;十者、法界無量迴向。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迴向,三世諸佛所共演說。  「佛子!何等為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此菩薩摩訶薩行檀波羅蜜;淨屍波羅蜜;修羼提波羅蜜;行毘梨耶波羅蜜;入禪波羅蜜;分別般若波羅蜜;修行積集、慈哀、愍悲、歡悅、喜堪、忍捨,修如是等無量善根。修善根已,作如是念:『我所修習善根,悉以饒益一切眾生,究竟清淨;以此所修善根,令一切眾生,皆悉除滅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等,無量苦惱。』復作是念:『我以此善根迴向,為一切眾生作舍,令滅苦陰故;為一切眾生作護,令解脫煩惱故;為一切眾生作歸,令離恐怖故;為一切眾生作趣,令至一切智地故;為一切眾生作安隱,令得究竟安隱處故;為一切眾生作大明,令滅癡冥,得慧光故;為一切眾生作炬,令滅無明闇故;為一切眾生作燈,令得安住究竟明淨故;為一切眾生作導,令入方便法故;為一切眾生作主寶臣,令得無礙淨智身故。』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究竟一切智。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為怨親故,以諸善根迴向,等無差別。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入平等觀,無怨親故。常以愛眼,視諸眾生;若眾生懷惡,於菩薩所,起怨逆心;菩薩摩訶薩為一切眾生,作善知識,廣為分別諸深妙法。譬如大海,一切眾毒所不能壞;菩薩亦復如是,一切童蒙愚癡無智,不知報恩,瞋恚貢高,破戒生盲,如是等類,無量過惡,不能動亂菩薩道心。  「譬如日天子出,普照天下,不以盲人故,隱而不現;又復不以乾闥婆城,四域塵曀,阿脩羅障,閻浮樹蔭,及餘山障,如是等類無量障蔽故,隱而不現。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常正憶念,未曾散亂,深廣安諦,心無憂慼;正意思惟,悉欲究竟功德智慧,清淨法光,普照世間;示真實義,淨修一切諸法智門,為諸眾生,常修善根。一切眾生,有無量惡;菩薩摩訶薩不以惡眾生故,嫌恨退沒,不行迴向;不以難調伏眾生故,退捨善根,不行迴向。雖有眾生,邪見瞋濁;於大莊嚴,其心不轉,不捨大願,救護眾生。若見眾生,濁惡無信,不知報恩;修習菩提,未曾懈廢。若與愚癡童蒙共事,心無憂惱。何以故?我以明淨圓滿慧日,出於世間,清淨調伏一切眾生。  「菩薩摩訶薩不為一眾生故,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迴向;不為嚴淨一佛剎故;不為信一佛故;不為見一佛故;不為聞一佛法故;不為滿足一願故。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淨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發菩提心寶,即是如來境界之力,廣大平等,無有懈怠;於一切劫,修學難得,與諸佛等。』  「菩薩摩訶薩如是觀諸善根,信心清淨,長養大悲;以諸善根,普為眾生深心迴向,非但口言。於諸眾生,發歡喜心、明淨心、柔軟心、慈心、愛念心、攝取心、饒益心、安樂心、最勝心;以諸善根迴向。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迴向時,作如是念:『若我所有迴向功德,令一切眾生得清淨趣,得清淨生,功德滿足,一切世間無能壞者,不可窮盡;常得尊重,心不錯謬,分別了知一切諸趣;思量諸佛,具足莊嚴身、口、意業;具足莊嚴一切功德。』復作是念:『以此善根迴向功德,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於彼佛所,得不壞信;於諸佛所,聽受正法,離諸疑惑,憶持不忘,如說修行;於如來所,得柔軟心,淨身、口業,心常安住勝妙善根;永離貧法,七財滿足;修學一切諸佛所學,得諸善根,成就平等淨妙解脫一切種智;於一切眾生,得慈愛眼;其身清淨,相好莊嚴,言論辯慧,功德具足;調伏諸根,成就十力;發起諸善,心住滿足,無所染著;令一切眾生,具佛快樂,得無量住,住佛所住。』  「此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一切眾生,造作無量諸不善業;因是業故,受無量苦,不見如來,不聞正法,不識淨僧;此諸眾生,具有無量大惡罪業,應受無量無邊楚毒。我當於彼三惡道中,悉代受苦,令得解脫;我當代受無量苦惱,不以苦故,其心退轉,恐怖懈怠,捨離眾生。何以故?我為眾生,荷負重擔,滿平等願;度脫一切生老病死,愁憂苦惱,無量諸難,流轉生死;一切邪見,失諸善法,愚癡無智,我當悉度,免此眾苦。眾生常為愛網所纏,無明覆蔽,染著有愛,為之走使,不得自在;縛在苦獄,隨諸魔業,於諸佛所,心生疑惑;不得出世道,不見安隱處,常馳無量生死曠野,受無量苦。』  「菩薩摩訶薩見彼眾生,沒生死泥,受眾楚毒;起大悲心,饒益眾生,令得善利,免度苦難,善根迴向。以大迴向迴向,如三世菩薩迴向;如諸佛所說大迴向經迴向;令一切眾生,悉得清淨,具足善根,究竟一切智。復作是念:『我當悉令一切眾生,得無上智王安隱住處,不為自度;但欲令彼出生死淵,得一切智心,拔出眾生惡道嶮谷,救無量苦,度生死流。』復作是念:『我當為一切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悉得免出生死沃焦;我當為一切眾生,於一切剎,一切地獄中,受一切苦,終不捨離;我當於一一惡道,盡未來劫,代諸眾生,受無量苦。何以故?我寧獨受諸苦,不令眾生,受諸楚毒;當以我身,免贖一切惡道眾生,令得解脫。』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悉當為一切眾生,作誠實語者,離惱害心,不捨眾生。何以故?我因眾生,發菩提心,度脫一切;不求尊貴,不求五欲,不求世間種種樂故,行菩薩道。何以故?五欲是世間法,諸魔境界,愚人所行,諸佛訶責;彼能出生一切苦惱,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處,忿恚闘諍,更相訟說,皆由五欲;積習五欲,遠離諸佛,能障生天,況無上道。菩薩明見五欲,有如是等無量過患;是故,不以五欲修菩薩行,但欲饒益安隱眾生,發菩提心,求無上道;令一切眾生,得一切利,具諸大願;斷絕眾生煩惱鉤餌,離無量苦。』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當以諸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種種樂:究竟樂、饒益樂、不共樂、寂靜樂、無染樂、無動樂、無量樂、不死不轉樂、不滅樂、一切智樂。我當為一切眾生,作調御師,作主藏臣,作大明炬,示安隱趣,令離諸難,解一切法;我當令解諸甚深義;我當為作一切智船,度生死海;我當令知無量善根迴向;我當悉為示現彼岸。』菩薩摩訶薩以是無量善根迴向,救護一切,度生死海,令諸如來皆悉歡喜;得一切智,捨離眾魔,遠惡知識,親近菩薩,勝善知識;成就淨業,盡滅眾惡,具足菩薩無量願行一切善根。  「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正迴向已,作如是念:『不以四天下一一眾生故,一一日出;但一日出世,悉能普照一切天下。又諸眾生,不以自身光明,知有晝夜,遊行觀察,興造諸業;皆由日天子出,普照天下,一切眾生,無業不就。』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諸善根迴向,普為眾生,作如是念:『彼諸眾生,無智慧光,尚不自照,何況照他?唯我一人,志獨無侶,修諸善根迴向,欲為度脫一切眾生;普照一切眾生;分別一切眾生;了達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入甚深法;攝取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悅樂一切眾生;柔軟一切眾生;滅除一切眾生疑惑。』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當修學,如日天子,普照一切,不求恩報;不為惡眾生故,捨大莊嚴;亦不以一惡眾生故,捨離一切,而不度脫;但勤修習善根迴向,欲令眾生得一切樂,攝少善根,迴向廣大。若諸善根,不能饒益眾生者,我終不以善根迴向;以諸善根,悉與眾生,發心迴向;令一切眾生,不著諸法故迴向,以眾生性迴向而無所至。』菩薩如是迴向,亦無所著;不取所有性,安住諸善根;不取相迴向,業報虛妄,無所有亦無所著;不取五陰相迴向,不壞五陰相迴向;不取虛妄業迴向,不求報,不起虛妄因緣;不生、不起、不住,不住堅固相,不住虛妄法,不取眾生相;不分別世界,不住心顛倒、想顛倒、見顛倒,不著語言道。但欲令眾生解真實法,迴向觀察一切眾生平等;迴向法界印,印諸善根;迴向離欲等法,觀察善根;迴向解一切法,離於顛倒,得諸善根;以無二法,觀察法界迴向。彼迴向不生諸法,不滅諸法,以如是等善根迴向,修行清淨諸對治法;迴向觀一切善根,皆悉迴向出世間法,於彼善根,不作二相。薩婆若非即是業,亦不離業;迴向觀察薩婆若,不即是業,亦不離業;得薩婆若願智業,照明清淨故,報亦照明清淨;報照明清淨故,薩婆若亦照明清淨。捨離一切動亂覺觀,憍慢放逸;隨方便智,以諸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悉得真實究竟解脫,不著法性,無量無邊善根,迴向諸法,無業報而出生業報。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善根迴向,則能永離一切諸惡,佛所讚歎。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及一切眾,觀察法界,入深句義味,大悲普覆一切眾生;護持三世佛種不斷;入一切佛諸功德藏;出生諸佛清淨法身;善能分別諸眾生心;過去所種一切善根,知時不失,具足法身,善能示現清淨色身,以偈頌曰:  「不思議劫所修行,  常為饒益諸群生, 精進堅強意無礙,  常求諸佛妙功德。 其心清淨離瞋恚,  恭敬供養調御師, 深解諸法救眾生,  彼能善入迴向藏。 勇猛精進力具足,  智力照明甚清淨, 忍心堅固不傾動,  常能救護諸群生。 於無等所心安住,  踴悅歡喜意清淨, 菩薩忍力如大地,  悉能饒益諸眾生。 不以苦行自求樂,  大慈悲起無量行, 常能救護諸群生,  彼人速入無礙地。 十方一切諸世界,  其中眾生皆攝取, 常為眾生心安住,  修學無量諸迴向。 以歡喜心行布施,  具足護持清淨戒, 勇猛精進心堅固,  清淨智慧善迴向。 其心廣大不可量,  忍力堅強常迴向, 淨修一切諸禪定,  智慧深妙難思議。 十方一切世界中,  具足修習清淨行, 智慧迴向諸功德,  以一切樂益眾生。 彼人積集眾善業,  無量無邊不可數, 欲令眾生具修習,  住不思議深妙智。 普為一切眾生故,  不思議劫住地獄, 菩薩心常無懈怠,  決定功德常迴向。 不求色聲諸香味,  亦不希望一切觸, 常求無上最勝智,  度脫一切諸群生。 菩薩智淨如虛空,  普行無量大士行, 最勝所行淨業道,  無量名稱常修行。 菩薩遊行諸世界,  常能安隱群生類, 悉令一切皆歡喜,  修菩薩行無厭足。 除滅一切心垢穢,  思惟修習無上智, 不自為己求安樂,  常欲利益諸群生。 菩薩迴向到彼岸,  除滅無量心穢毒, 具足修習三世佛,  無量清淨諸功德。 菩薩未曾染著色,  受想行識亦如是, 不住一切諸三界,  所有功德悉迴向。 諸佛所知眾生類,  皆悉攝取無有餘, 究竟度脫諸群萌,  是名菩薩殊勝行。 菩薩一切心安住,  開悟彌廣不可稱, 離癡正念伏諸根,  身口意業常寂然。 一切內外所有法,  皆悉虛妄無真實, 如風行空無所礙,  菩薩心行亦如是。 所起身業常清淨,  能令諸佛悉歡喜, 於最勝所言不虛,  意常專向諸如來。 十方無量諸世界,  所有最勝悉往詣, 於彼覩見大悲尊,  悉能恭敬供養之。 心常遠離一切惡,  處大眾中無所畏, 心常安住如來道,  彼為三有清涼池。 善修分析一切法,  具足了達諸有無, 善能趣向真法性,  深入無諍勝三昧。 修習菩薩堅固行,  一切眾生莫能壞, 明學了達甚深義,  於三世法無所著。 究竟迴向到彼岸,  普令眾生悉清淨, 遠離一切諸染著,  菩薩所行無所倚。 一切眾生語言法,  於彼智慧無障礙, 談論巧妙無愛著,  心常安處無礙住。 菩薩如是行迴向,  無量善心功德藏, 能令十方諸世界,  一切如來皆歡喜。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二不壞迴向?此菩薩摩訶薩,於去、來、今諸如來所,得不壞信,一切諸佛,皆悉歡喜;於諸菩薩所,乃至初發一念,求菩薩善根,及一切智;於彼菩薩,得不壞信,悉於一切諸佛法中,一向直心,而不可壞;於諸佛教,得不壞信;守護一切諸如來法,得不壞信;常以愛眼,等觀一切;以善根迴向,令彼眾生,獲諸善利,得不壞信;於白淨善根,得不壞信。何以故?修集一切諸善根故;於一切菩薩迴向,得不壞信,直心解脫,得滿足故;於一切菩薩諸法師所,得不壞信,具足起如來想故;於如來自在神力,得不壞信,諦信諸佛難思議故;於一切菩薩方便,得不壞信,攝取種種無量無數行境界故。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不可壞信,於諸佛、菩薩、聲聞、緣覺、如來正教、一切眾生,如是等無量境界,種諸善根,分別諸善根;長養菩提心,修習大慈所生善根;廣修大悲,平等觀察;學佛所學,隨順諸佛;攝取一切清淨善根,深入實義,集功德藏,行大惠施,修諸功德,等觀三世。菩薩摩訶薩如是等善根功德,迴向一切智;常見諸佛,親近善知識;常與無量諸菩薩會,念薩婆若,心無散亂;受諸佛教,興護法心,教化成熟一切眾生,心常不離出世迴向;供養守護一切法師,解了諸法,修習滿足一切大願。菩薩摩訶薩如是精勤修習無量善根,積集長養善根,正念思惟,觀察境界真實等義;恭敬供養,威儀具足,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善根迴向已,作如是念:『以此善根迴向,所得依果,令我修行菩薩行時,於念念中,見一切佛;令彼諸佛,皆悉歡喜;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如佛所應,而以供養;以阿僧祇寶、阿僧祇華、阿僧祇香、阿僧祇塗香、阿僧祇鬘、阿僧祇衣、阿僧祇蓋、阿僧祇幢、阿僧祇幡、阿僧祇莊嚴、阿僧祇莊嚴具、阿僧祇供給、阿僧祇末香、阿僧祇信樂、阿僧祇敬念、阿僧祇淨信,燒阿僧祇堅固香;阿僧祇上味飯食、阿僧祇恭敬、阿僧祇禮拜;阿僧祇一切寶座、阿僧祇一切華座、阿僧祇一切香座、阿僧祇一切鬘座、阿僧祇一切清淨栴檀座、阿僧祇一切衣座、阿僧祇一切金剛座、阿僧祇一切摩尼寶座、阿僧祇一切寶繒座、阿僧祇一切寶色座、阿僧祇一切寶輪、阿僧祇一切華輪、阿僧祇一切香輪、阿僧祇一切鬘莊嚴輪、阿僧祇一切寶衣輪、阿僧祇一切寶莊嚴輪、阿僧祇一切寶繒敷輪,建立阿僧祇一切寶多羅高顯輪;阿僧祇一切寶欄楯輪、阿僧祇一切寶網輪,羅覆其上;阿僧祇一切妙寶宮殿,嚴飾殊特,出過諸天;阿僧祇一切華宮殿、阿僧祇一切香宮殿、阿僧祇一切寶鬘宮殿、阿僧祇一切栴檀宮殿、阿僧祇一切堅固香藏宮殿、阿僧祇一切金剛宮殿、阿僧祇一切摩尼寶宮殿,皆悉殊妙,出過諸天;阿僧祇諸雜寶樹、阿僧祇種種香樹、阿僧祇諸寶衣樹、阿僧祇妙音樂樹、阿僧祇妙音聲樹、阿僧祇無厭寶樹、阿僧祇垂寶繒幡樹、阿僧祇寶莊嚴樹,阿僧祇一切華、一切鬘、一切香、一切塗香、一切蓋、一切幢、一切幡樹,如是等諸妙寶樹,莊嚴殊特,以用莊嚴無數宮殿;阿僧祇寶欄楯莊嚴、阿僧祇寶窓莊嚴、阿僧祇寶偏樓閣莊嚴、阿僧祇內帳莊嚴、阿僧祇半月莊嚴、阿僧祇樓閣莊嚴、阿僧祇寶帳莊嚴、阿僧祇白寶網,羅覆其上;燒阿僧祇堅固香;阿僧祇寶衣,以敷其地;以如是等諸莊嚴具,莊嚴無數宮殿,出過諸天。』  「以如是等上妙供養,於無量無數不可說不可說劫,調伏諸根,敬心供養一切如來;此諸最勝般涅槃後,供養舍利。欲令一切眾生,皆悉歡喜,攝取一切眾生善根;令一切眾生,離無量苦,發菩提心;令一切眾生,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無量莊嚴超出一切眾生境界,示現佛法,難可值遇;滿足阿僧祇諸如來力,清淨信心,供養導師,受持守護一切佛法。如是供養現在諸佛,及涅槃後,供養舍利;於無量阿僧祇劫說供養具,不可窮盡;諸佛成就無量功德,教化度脫一切眾生。我常供養彼諸如來,心不退轉,無有休息,未曾懈怠;不懷憂惱,亦無所著,無有心想。於諸法中而無所染,無所依止,不昧善根;離一切著,以實法印,印業法門;生一切法,住佛所住;觀無生性境界法印,印彼發心。受持如來清淨迴向;觀察平等法性迴向;入無行方便,出生諸行,心捨一切迴向;無量方便迴向;離一切有迴向;安住離相方便,修習法門善根迴向。  「菩薩從初發心,修習一切諸妙善根,皆悉迴向;以此善根,於生死中而不可壞。求一切智,心不退轉;處一切有,寂定不亂;度脫一切眾生,不著生死;得無礙智門,修菩薩行,而彼善根不可窮盡,世間諸法所不能壞;具足清淨諸波羅蜜,究竟一切智力。菩薩摩訶薩如是捨離癡闇,成菩提心,普照一切長白淨法,善根迴向;具足眾行,清淨直心,觀察平等,深入諸法;知業如幻,業報如電,諸行如化,因緣生法如響,菩薩行如影。無著法眼之所出生,無作所作;其性寂滅,入有為無為;於一切法,了達無二,解如實性;分別菩薩一切行相,不著諸相;善知方便,入同事業,不捨一切白淨善法;離一切障,無礙無著;常為諸佛之所護念,遠離愚癡。  「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善根,出生善法,不壞業報,明見真實,善解迴向;以方便力出生業報,究竟法性,得到彼岸,了達諸法,迴向大智諸業善根;其心清淨,行無所行。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迴向,欲度脫一切眾生,佛種不斷,滅諸惡業業報,迴向一切眾生;得無量智,成一切智,離世境界,滅諸煩惱,究竟清淨,成就智慧;入深方便,捨生死苦,成就諸佛無量善根;摧伏魔業,得平等法印,以印諸業,隨順薩婆若無上菩提。菩薩摩訶薩行如是善根迴向,善根明淨,普照一切,具足成就薩婆若乘。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不壞迴向。菩薩摩訶薩安住此迴向,得見無量阿僧祇佛,悉得無量清淨妙法;普於眾生,得平等心,捨離愚癡,入一切法;得諸如來自在神力,降伏眾魔,滅諸魔業,具足生貴菩提之心;得無礙智,不由他悟;於一切法,見真實義;於一切佛剎,悉能受持,分別其相,智慧具足,普照眾生。菩薩摩訶薩以此不壞迴向力,攝取一切善根迴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乃至以偈頌曰:  「修習無量無數業,  所乘堅固不可壞, 能令諸佛悉歡喜,  是名智者所迴向。 所供養佛難思議,  布施持戒伏諸根, 彼為一切修迴向,  清淨無量眾生故。 一切上妙諸華香,  無量無數眾寶衣, 種種莊嚴及寶蓋,  供養一切諸如來。 如是無量諸供具,  不可思議曠劫中, 恭敬供養調御師,  心常歡喜無厭足。 專心觀察諸最勝,  一切世間大明燈, 現在十方一切佛,  皆悉覩見如目前。 不可思議無量劫,  修行布施無厭足, 不可思議無量劫,  修諸善根亦無厭。 善分別知諸心想,  如實觀察無虛妄, 悉知諸根無有餘,  常能饒益一切眾。 心大歡喜無有量,  信心清淨而恭敬, 不思議劫忍住世,  饒益救度一切眾。 一切諸佛滅度已,  供養舍利無厭足, 悉以無量妙雜寶,  建立恆沙諸塔廟。 造作無數尊形像,  寶藏淨金而莊嚴, 巍巍高大如山王,  其數無量不思議。 修學積集諸功德,  勝妙堅固不可壞, 菩薩善知行迴向,  分別非有亦非無。 若能如是修迴向,  功德無量不可盡, 勝妙智慧觀諸法,  皆能了達無所生。 方便修習令心淨,  悉與一切如來等, 以不可盡諸方便,  迴向無盡如來藏。 發起無上菩提心,  一切世間無所依, 普至十方諸世界,  於一切眾心無礙。 方便啟導眾生心,  悉令出生佛菩提, 觀察眾生心平等,  推求真實不可得。 一切諸法悉無餘,  了達其性無所有, 迴向無著清淨眼,  永離一切世間苦。 欲令諸有悉清淨,  心不妄取諸法相, 分別所有無所有,  能令心淨大歡喜。 於一佛剎無所著,  了諸佛土無堅固, 不取一切有為法,  亦不染著法自性。 方便迴向薩婆若,  無上智慧自莊嚴, 普令諸佛悉歡喜,  是為菩薩迴向業。 菩薩一心念諸佛,  無上智慧巧方便, 如諸如來無所著,  令我悉獲此功德。 常欲救護一切眾,  遠離無量諸惡業, 常行饒益眾生心,  於饒益心無虛妄。 隨所住地守護法,  示現涅槃實不滅, 一切如來無二法,  願我迴向亦如是。 一切世界諸趣中,  於有為法無所著, 菩薩不緣語言道,  亦不染著無語言。 十方一切諸如來,  悉攝諸法無有餘, 離一切趣而受生,  於所離生無虛妄。 以一莊嚴一切嚴,  亦不分別此諸法, 了達世間悉虛妄,  一切所行無所有。」◎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三等諸佛迴向?此菩薩摩訶薩隨順學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迴向。此菩薩修菩薩行時,見好惡色,其心清淨而無憎愛;歡喜悅樂,起無壞心,離諸憂惱;得正直心,身意柔軟,諸根清涼。此菩薩得如是樂時,迴向諸佛,作如是念:『一切諸佛雖有無上淨妙快樂,復願諸佛具不思議佛所住樂,具足攝取不可稱量佛三昧樂,成就無量大悲快樂,具足成就不可計議佛解脫樂,具足攝取諸佛神足自在快樂,無上尊重最妙快樂;普覆如來,常令具足諸佛無量力樂,永離一切諸覺之樂,無上寂靜不變易樂;具足無礙法門,心常寂定而無散亂,佛無二行不可壞樂。』菩薩摩訶薩以如是善根,迴向諸佛已,又復迴向一切菩薩,令願未滿者,悉令滿足;未淨直心者,令淨直心;未滿諸波羅蜜者,悉令滿足,安住金剛菩提之心;於一切智,得不退轉,不捨大莊嚴,守護菩提門及諸善根;能令一切眾生,捨離放逸,發菩提心;所願成滿,安住一切菩薩所住,得諸菩薩明利諸根,修習善根,證薩婆若。  「如是,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迴向菩薩已,又復迴向一切眾生,迴向一切眾生見佛聞法、敬心近僧,迴向具足專心念佛,迴向具足念淨妙法,迴向念僧尊重恭敬,迴向見佛未曾遠離,迴向成就諸清淨心,迴向分別諸如來法,迴向成就無量功德,迴向清淨諸通善根,迴向除滅一切疑惑,如佛迴向開化一切眾生、聲聞、緣覺及諸菩薩,菩薩善根迴向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永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處一切惡趣,無量眾難。菩薩摩訶薩令彼一切眾生悉發無上菩提之心、長養無上菩提之心、一心專求一切種智、捨離誹謗諸佛正法、常樂具足一切智地;令一切眾生究竟清淨,得一切智。菩薩摩訶薩所行善根,以諸大願攝取行等行、積聚等積聚、長養等長養,皆悉廣大,具足充滿。菩薩摩訶薩若在家時,與妻子俱,未曾暫離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薩婆若境界,自度度彼,直心平等,方便示現妻子眷屬。菩薩善方便智,皆悉成就,究竟解脫,雖與同止,心無所著;以本大悲故,處在家屬,以大慈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淨道,無所障礙。菩薩摩訶薩若在家時,應以如是薩婆若心善根迴向,所謂:被著衣裳,若飲若食,服諸湯藥,行、住、坐、臥,身、口、意業,具足清淨,諸根調伏,皆悉安諦,洗浴塗身、寂靜徐步、迴旋顧眄、舉足下足、若眠若覺,不失威儀,善攝諸根,未曾散亂。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一切諸行,未曾遠離薩婆若心,善根迴向饒益安樂一切眾生,無量諸願皆悉成就,攝取無量廣大善根,修習善根救護一切,除滅一切放逸憍慢,一心正念一切種智,欲覺一切諸佛菩提,捨離煩惱及順煩惱法,修習一切菩薩所學,於一切智道無所障礙,樂修智地及諸善根,常樂愛語,增長善根,令一切眾生,永離苦惱,不著所行,一心受持諸佛教法,是為菩薩摩訶薩處在家屬,攝取善根,一心迴向無上菩提。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乃至小犬及餘畜生,當令此等具足修習不放逸行,離畜生趣,得饒益樂,究竟解脫,永度苦海、苦受、苦陰、苦覺、增上大苦、苦行、苦藏、苦根、苦舍,如是等無量無邊一切眾苦。』菩薩摩訶薩欲令眾生悉得除滅,以淨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教一切眾生迴向如是境界,正念思惟彼彼善根以為上首;所謂:迴向一切種智,發菩提心、攝菩提心,遠離生死,修習善根,出生死淵,得諸如來無礙快樂;修如來慈,充滿十方,大悲饒益一切眾生;普令一切得清淨樂,守護一切諸勝善根,令一切眾生究竟佛法,遠離一切諸魔境界,入彼甚深如來境界,普能拔出一切世間,具足一切如來善根,住三世佛平等法中。如是菩薩摩訶薩今集善根、已集善根、當集善根,皆悉迴向。  「復作是念:『如彼過去菩薩所行,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度脫眾生,救護一切,修諸善根迴向菩提而無所著;不依色、不著受、不顛倒想、不作行、不取識,離六入,不住世法、樂出世法,知法如空,究竟得至非趣彼岸,照解諸法不生不滅、無真實相、無所染著,一切諸法無有虛妄、無所歸趣、無所破壞,安住實際,無有自性,離諸性故。於一念中,解一切法無性為性,常樂習行普門善根,具足如來圓滿功德,顯現一切。如彼過去一切如來善根迴向,我亦如是。』樂如是法,證如是法,如是發心,修習諸法,不違法相;所有起法,猶如幻化、電光、水月、鏡中之像,因緣和合,假持諸法,悉分別知從業因起,唯如來地是究竟處。菩薩摩訶薩如是隨學過去諸佛所學迴向,未來、現在,亦復如是。  「菩薩摩訶薩學三世佛所學迴向諸善根已,作如是念:『如彼諸佛所知菩薩迴向,我亦如是迴向:第一迴向、勝迴向、最勝迴向、上迴向、無上迴向、無等迴向、無等等迴向、無比迴向、無對迴向、尊迴向、妙迴向、平等迴向、正直迴向、大功德迴向、大願迴向、明淨迴向、善迴向、清淨迴向、離惡迴向、不隨惡迴向。』如是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正迴向已,成就清淨妙身、口、意所作行業,皆悉清淨,住菩薩住、離諸惡住,修習善根,離身、口惡業,心無選擇,修薩婆若;住無量住,入一切法,空無自在,修出世法,於世間法,心無染著,分別了知無量諸業,成就巧方便,迴向諸法,心無所倚。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三等諸佛迴向。菩薩安住此迴向已,深入一切諸如來業,趣諸如來勝妙功德,入深清淨智慧境界,不離一切諸菩薩業,善能分別巧妙方便、入深法界巧妙方便,次第成就菩薩善根,入於一切諸如來性,以巧方便,分別了知無量無邊一切諸法;雖復示現世界中生,於諸世界,心無所著。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等諸佛迴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彼諸菩薩摩訶薩,  修過去佛迴向法, 亦學未來現在世,  無量導師之所行。 一切種種微妙樂,  諸佛如來所讚歎, 成就明淨勝法眼,  迴向一切諸導師。 菩薩身根種種樂,  眼耳鼻舌諸情根, 種種上妙無量樂,  迴向一切諸最勝。 一切世間諸善根,  及諸如來所成就, 於彼悉攝無有餘,  隨喜迴向益眾生。 菩薩隨喜無有量,  亦以迴向一切眾, 人中師子所有樂,  願令眾生悉具足。 諸佛如來所知見,  一切眾生清淨樂, 欲令眾生皆悉得,  世間燈明所受樂。 菩薩所得種種樂,  迴向諸佛為眾生, 欲令眾生常安隱,  於彼迴向無所著。 菩薩修此迴向時,  興發無量大悲心, 如佛所知迴向德,  令我具足悉成滿。 如諸最勝所知見,  一切智乘微妙樂, 如我在世諸所行,  一切菩薩無量樂。 一切趣中眾快樂,  柔軟調伏諸根樂, 皆悉迴向為眾生,  普令成就無上智。 身口意淨離諸惡,  巧妙方便心平等, 以此迴向群生類,  悉令成就無上智。 菩薩所修諸行業,  積集無量淨功德, 隨順如來生佛家,  寂然不亂正迴向。 十方無量世界中,  攝取一切眾生類, 無量善根悉迴向,  普令眾生得安樂。 不為己身自求樂,  欲令一切悉安隱, 遠離一切虛妄心,  悉解諸法空無我。 十方無量諸最勝,  所見一切真佛子, 以諸功德迴向彼,  速令究竟無上道。 一切世間眾生類,  等心攝取無有餘, 以我所行諸淨業,  令彼眾生速成佛。 無量無邊清淨願,  無等最勝所演說, 皆悉清淨離諸垢,  普令佛子究竟滿。 一切功德盡迴向,  悉令十方諸佛剎, 種種淨妙而莊嚴,  菩薩如是學迴向。 心不稱量諸二法,  了達覺悟法無二, 諸法非二非不二,  不作虛妄是佛子。 一切世間所有想,  究竟悉度無有餘, 亦不壞想及非想,  決定了知眾生想。 彼諸菩薩身淨已,  則意清淨無瑕穢, 口業已淨無散亂,  當知意淨無所著。 一心正念過去佛,  分別未來諸導師, 現在十方天人尊,  菩薩遍學彼佛教。 三世無量諸最勝,  慧心明達無障礙, 所行無量求菩提,  迴向饒益諸世間。 彼勝妙慧廣大慧,  四真諦慧離倒慧, 平等實慧清淨慧,  無比慧等皆迴向。◎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四至一切處迴向?此菩薩摩訶薩修習一切諸善根時,以彼善根如是迴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一切處,譬如實際,無處不至;至一切世間、至一切有、至一切眾生、至一切剎、至一切法、至一切虛空、至一切三世、至一切有為及無為法、至一切語言音聲,我此善根,亦復如是遍至一切諸如來所,供養三世一切諸佛;過去諸佛,所願悉滿;未來諸佛,具佛莊嚴;虛空、法界等世界中,現在諸佛及無量大眾以為莊嚴,皆悉供養。猶如諸天,於一念中,悉能充滿無量無邊一切世界,廣大功德,智慧無礙,善根迴向故。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以此善根,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世界性種種業所起;十方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佛剎種種世界,諸佛境界、無分齊世界、轉飜覆世界、伏世界、轉世界、一切無餘世界中,現在諸佛,顯現無量自在神力。彼有菩薩,解虛空法界等一切諸法,為諸眾生於一切世界中,現為如來出興於世,示現至一切處智,無量無邊自在受生法身,遍至不壞法界,平等普入,同佛身藏,不生不滅;普應一切善巧方便,出現世間;從真實法性起,堅固不轉,無礙所持,諸佛無礙功德所生。』  「菩薩摩訶薩於諸如來、應供、等正覺所,種諸善根,以眾雜華、種種諸香、鬘蓋幢幡、珍寶燈明,以如是等諸妙供具,供養尊像、及諸塔廟。以此一切善根迴向,以一心、不亂心、不動心、尊重心、離瞋心、無住心、無著心、無眾生心、無諂害心、寂靜心迴向。復作是念:『虛空、法界等一切劫中,去、來、今佛,相好具足而自莊嚴,以妙法界莊嚴而自莊嚴。彼佛眷屬,充滿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隨時出世,未曾失時。我以善根迴向,供養諸佛,以無量香蓋、無量香幢、無量香幡、無量香宮殿、無量香網、無量香像、無量香光、無量香焰、無量香雲、無量香座、無量香輪、無量香住處、無量香佛世界、無量香須彌山王、無量香海、無量香河、無量香樹、無量香衣、無量香蓮華,以如是等無量無數眾香莊嚴,以為供養。以無量華蓋,廣說如上,乃至無量無數眾華莊嚴,以為供養;以無數鬘蓋,乃至無數眾鬘莊嚴,以為供養;以不可思議塗香蓋,乃至不可思議塗香莊嚴,以為供養;以不可稱末香蓋,乃至不可稱末香莊嚴,以為供養;以無分齊妙衣蓋,乃至無分齊妙衣莊嚴,以為供養;以無邊寶蓋,乃至無邊眾寶莊嚴,以為供養;以無量燈蓋,乃至無量眾燈莊嚴,以為供養;以不可說莊嚴具蓋,乃至不可說眾莊嚴具,以為供養。以不可說不可說摩尼寶蓋,如是摩尼寶幢、摩尼寶幡、摩尼寶帳、摩尼寶網、摩尼寶鬘、摩尼寶光、摩尼寶焰、摩尼寶雲、摩尼寶座、摩尼寶輪、摩尼寶宮殿、摩尼寶世界、摩尼寶須彌山王、摩尼寶海、摩尼寶河、摩尼寶樹、摩尼寶衣、摩尼寶蓮華,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摩尼寶莊嚴,以為供養。於一一境界中,各有阿僧祇欄楯、阿僧祇莊嚴、阿僧祇宮殿、阿僧祇樓閣、阿僧祇偏樓閣、阿僧祇半月莊嚴、阿僧祇內小幃帳、阿僧祇窓牖、阿僧祇清淨寶、阿僧祇一切寶,莊嚴清淨一切世界,悉無有餘。如是莊嚴,令一切眾生,超出生死,成就如來十種力地,於諸法中,得無礙法明;教化眾生一切善根迴向,調伏眾生無量心,充滿虛空、法界等一切佛剎,法無所至;出生三世無量善根,令一切眾生,悉得覩見無量諸佛,安住一切諸善根中,成就大乘不著諸法具足諸善根究竟無量行,普入無量無邊一切法界善根迴向;入一切如來自在神力,令一切眾生因此善根,得薩婆若,成無上道。譬如無我,不離諸法,我諸善根,亦復如是;攝取一切佛,恭敬供養故;攝取一切法,離障礙故;攝取一切菩薩,究竟一切同善根故;攝取菩薩一切行,滿諸願故;攝取菩薩一切法明,決定無礙故;攝取一切佛自在神力,成就無量諸善根故;攝取一切佛力無所畏,發無量心,滿一切故;攝取一切善薩三昧辯才陀羅尼門,解了世間無二法故;攝取一切佛巧妙方便,示現如來大神力故;攝取三世一切諸佛,出生得道,轉淨法輪,示現涅槃,興發供養,化眾生故;攝取一切世界,無上佛剎莊嚴故;攝取一切劫,不斷一切菩薩行故;攝取一切趣,示現受生故;攝取一切眾生,具足普賢菩薩行故;攝取一切眾生,淨煩惱習故;攝取一切眾生諸根,化度無量故;攝取一切眾生諸欲,淨諸煩惱故;攝取一切眾生,調伏成熟,隨其所應,為現身故;攝取一切眾生,令解眾生如變化故;攝取一切如來性,守護受持一切佛法故。』  「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迴向,了無所有,業中不取虛妄報,報中不取虛妄業;離諸虛妄,入深法界,心常安住勝妙善根;遠離散心,修習善法;不信不入一切諸法,不見有法,自性成就,作者壞者,皆不可得;知一切法悉無自在,解了法界,無有見者,無有知者。如是菩薩摩訶薩圓滿具足,解了諸法,得一切法眾因緣地,見一切法身,離欲實際,等觀諸法,解了世間,猶如變化;明達眾生,皆是一法,分別無二。不捨諸業境界方便,於有為界出無為界,而亦不壞有為之性;於無為界出有為界,而亦不壞無為之性。如是菩薩摩訶薩樂觀諸法寂滅之相,出生一切清淨善根,皆悉迴向救護眾生;精勤修習離愚癡法,深達明了一切法海;以虛空等一切善根迴向,具足無上堅固功德;得離癡冥,明淨法眼,善知方便迴向功德。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淨一切剎,得佛自在,教化眾生,持諸佛法,一切世間,最上福田;為諸眾生,作採寶導師;為一切世間,出明淨日,一一善根,充滿法界,善根迴向,救護眾生,令一切眾生,悉皆成就清淨功德。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迴向,守護受持諸如來性,教化成熟諸眾生性,嚴淨一切諸佛剎性,不壞業性,分別法性,等觀不二性,遍遊十方性,廣說離欲性,具足解脫性,普照諸根性。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至一切處迴向。菩薩摩訶薩安住此迴向,能以一切善根迴向:得至一切處身業,善能應現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處口業,微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處意業,悉能受持一切諸佛所說法故;得至一切處神足,善能隨順一切世間行故;得至一切處法,隨順一切法故;得至一切處隨順法陀羅尼辯才,令一切眾生悉歡喜故;得至一切處順入法界,於一毛道,悉能普入一切世界故;得至一切處身,令一切眾生身,入一眾生身故;得至一切處劫,於一切劫中,常見諸佛故;得至一切處剎那,於一剎那,現一切佛興於世故。佛子!菩薩摩訶薩得至一切處善根迴向,能以一切善根迴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一切內外諸世間,  菩薩大士無所著, 不捨饒益眾生事,  如是妙智人中勝。 不著一切諸世界,  不取十方堅固性, 不取眾生壽命相,  亦不妄取諸世間。 一切十方世界中,  攝取眾生悉無餘, 觀察有無得自在,  至一切處善迴向。 攝取有為無為法,  心不妄取諸世間, 世間諸法無差別,  照世燈明如是覺。 一切所行諸業行,  上中下品各不同, 智者諸業悉迴向,  一切十方諸如來。 菩薩迴向到彼岸,  隨如來學悉成就, 分別甚深微妙智,  具足最勝殊特法。 清淨善根悉迴向,  常能利益諸群生, 悉令十方一切眾,  成就無上照世燈。 未曾虛妄取眾生,  亦不妄想念諸法, 不染不著一切世,  亦復不捨諸眾生。 菩薩常樂寂滅法,  隨順得至寂滅境, 亦不捨離眾生道,  得如是等微妙智。 不起諸業虛妄想,  於諸果報亦不著, 一切世間從緣起,  不離因緣見諸法。 如是境界隨順至,  遠離一切虛妄想, 一切眾生調御師,  具足明了善迴向。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盡功德藏迴向?此菩薩摩訶薩修悔過善根,離一切業障。於去、來、今佛一切善根,及三世一切眾生善根,皆悉隨喜。於諸如來,尊重恭敬、禮拜、供養所生善根;勸請諸佛所生善根;佛所說法聞持憶念、如說修行,入不思議境界善根;三世諸佛無盡善根;一切菩薩所修善根;三世諸佛得菩提時,無上善根;菩薩摩訶薩於此一切善根,皆悉隨喜。隨喜已,安住彼善根。三世諸佛轉淨法輪,度無量眾生;彼諸眾生所得善根,菩薩摩訶薩皆悉隨喜。三世諸佛從初發心修菩薩行,乃至成佛,示現涅槃,於其中間,所獲善根,皆悉隨喜。彼諸如來般涅槃已,受持守護諸佛正法,乃至法滅,所修善根;念佛境界,所修善根;自己境界,所修善根;乃至無上菩提境界善根;菩薩摩訶薩以此諸善根,皆悉迴向。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此諸善根若修、若學、若積集、若開解、若隨喜、若具足、若成就、若有所行、若有所得、若正憶念、若受持、若堅固難壞,如此善根,盡過去際劫,一切諸佛莊嚴世界,無量行業之所興起,佛智所知、菩薩所識、應眾生起,隨欲清淨,如來所持、如來出世淨業所成,普賢菩薩淨業所起。彼諸世界,若有眾生成無上道,現自在力,未來一切如來、應供、等正覺莊嚴佛剎,與法界等無量無邊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中,盡未來際劫一切諸佛,彼諸如來成就智慧當淨佛剎,雜寶莊嚴:一切無厭上香莊嚴、雨一切華莊嚴、一切衣雲莊嚴、一切功德藏莊嚴、一切如來持智莊嚴、一切佛剎莊嚴、不可說莊嚴、修習不可思議功德莊嚴、如來等正覺淨威神莊嚴;未來一切諸佛莊嚴佛剎,一切世間所不能覩,菩薩淨眼之所照見。』  「菩薩摩訶薩修勝善根,悉入一切諸清淨法,受持一切諸清淨法,猶如變化;普行菩薩諸清淨業,入菩薩不可思議自在三昧,佛慧光明,普照世間。如未來諸佛嚴淨佛剎,現在諸佛嚴淨世界,亦復如是。種種莊嚴清淨,具足功德;普覆無量妙色不可思議香、無量雜寶、無量寶樹、阿僧祇莊嚴、阿僧祇宮殿、阿僧祇微妙音聲,隨善知識,顯現無量一切功德,殊勝莊嚴,不可窮盡。一切香莊嚴、一切鬘莊嚴、一切華莊嚴、一切末香莊嚴、一切寶莊嚴、一切衣莊嚴、一切幢莊嚴、一切幡莊嚴、一切繒綵莊嚴、一切寶欄楯莊嚴、阿僧祇白寶網普覆莊嚴、阿僧祇河莊嚴、阿僧祇雲雨莊嚴、阿僧祇自然妙音無所不聞;以如是等無量無邊諸莊嚴具,莊嚴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世界。彼諸世界中,若佛剎莊嚴、佛剎清淨、佛剎平等、佛剎妙善、佛剎功德、佛剎殊勝、佛剎安樂、佛剎不壞、佛剎無盡、佛剎無量功德不可盡、佛剎不退、佛剎無所畏、佛剎光明、佛剎快樂、佛剎無厭、佛剎普照、佛剎照明、佛剎方正、佛剎第一、佛剎勝、佛剎最勝、佛剎微妙、佛剎無比、佛剎無等、佛剎上、佛剎無上、佛剎無等等;如是等三世一切諸佛,佛剎莊嚴。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皆悉迴向,普令一切佛剎,清淨莊嚴。如是莊嚴,於一世界中,三世一切莊嚴佛剎,具足清淨周遍,清淨積聚;等起莊嚴具足,莊嚴住持,皆悉具足。如一世界中,無量無邊虛空、法界等世界,悉以三世諸佛,莊嚴佛剎而莊嚴之;佛剎功德、佛剎觀無厭足、佛剎無量、佛剎彌廣、佛剎無數、佛剎不可思議、佛剎無勝、佛剎不可稱、佛剎無邊,皆悉具足。菩薩摩訶薩復如是迴向:令其所修一切佛剎,菩薩摩訶薩皆悉充滿。此諸菩薩,具足一切清淨功德成就智慧;善能分別一切世界及眾生界,入深法界,捨離愚癡;入空寂界,成就念佛、念不思議法、念清淨僧;成就念捨,法日圓滿,慧光普照,深智無礙,從無所有寂滅法生,出生無量清淨佛法;成就殊特勝妙善根、清淨善根、最勝善根、增上善根;建立無上菩提之心,善能隨順,入如來力;心常志求一切種智,淨諸魔業,了眾生性;知法空寂,捨離顛倒,除滅愚癡,修諸善根,滿足大願。成就如是等無量無邊功德,菩薩充滿其剎,悉從無量法門中生,安住如是一切功德,成就無等等勝妙善根,常作佛事,善巧方便;得菩提光明,具足無癡法界智慧,一身充滿一切法界,現自在力,成就大智一切智境界,善巧方便;出生智慧,分別無量法界,遍遊諸剎而無所著,心淨如空,悉能分別一切法界,於諸菩薩不可思議三昧正受,以巧方便,善能入出。趣薩婆若,住諸佛剎,善能了知諸佛威神、善能分別阿僧祇諸深妙法,而無所畏。隨順三世諸佛善根,普照一切如來法界,悉能受持一切諸佛所說正法,善能演出不可思議清淨音聲,善能分別阿僧祇諸語言法;得無上道,佛自在地,悉能周遍一切世界,而無障礙,悉攝一切無諍之法,心無虛妄,無所染著;修習增廣菩提之心,善解智慧,隨時應化,權變無方,了真實義,具足演說,成就如是等無量功德。諸大菩薩,莊嚴世界,充滿世界;種種莊嚴,順至安住,善修熏修,淳淨無雜,周遍清淨,惔然宴寂。於一佛剎少分處,所有無量菩薩、無數菩薩、不思議菩薩、不可稱菩薩、不可量菩薩、無等菩薩、不可究竟菩薩、無分齊菩薩、不可說菩薩、不可說不可說菩薩;如一佛剎,一一少分處,有如是等大菩薩摩訶薩;虛空、法界等一切世界,菩薩摩訶薩皆悉充滿,亦復如是。  「菩薩摩訶薩以諸善根方便迴向:迴向一切佛剎、一切菩薩摩訶薩、一切如來、一切無上菩提、一切大願、一切出要、一切眾生、淨一切世界、常見如來、如來壽命無量,轉不退轉法輪與法界等。如是,菩薩摩訶薩善根迴向:令一切佛剎清淨;令一切眾生界清淨;令一切菩薩清淨;令一切諸佛充滿法界;令如來清淨法身,充滿一切佛剎。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等等迴向,趣薩婆若,心淨如虛空,不動如大地;入不可思議迴向,樂觀一切業報,皆悉寂滅,無盡功德,迴向平等隨順一切法界。  「菩薩摩訶薩行如是迴向已,不虛妄取我及我所,不虛妄取佛及諸佛法,不虛妄取佛剎及剎清淨,不虛妄取眾生及調伏眾生,不虛妄取諸業及取業報,不著意業及業果報,不壞因果,不取有法、不壞有法,生死非雜亂、涅槃非寂靜,如來境界道非他所作無法同止。菩薩摩訶薩如是起諸善根,決定迴向,成熟具足,等觀取相;善取境界,分別稱量,離諸虛妄而無所著。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迴向已,得無盡善根;常念三世一切諸佛,得一切無盡善根;度無量菩薩,得無盡善根;淨諸佛剎,得無盡善根;淨眾生界,得無盡善根;入深法界,得無盡善根;修無量心,淨如虛空,得無盡善根;解了一切諸佛境界,得無盡善根;修習一切菩薩淨業,得無盡善根;了達三世,得無盡善根。以如是等善根迴向,悉能度脫一切眾生;入眾生界,不見眾生迴向;解一切法,無有壽命迴向;知一切法真實,無有自在迴向;一切諸法無福伽羅迴向;觀察一切諸法,離諸忿諍迴向;一切諸法,從因緣起,無有堅固迴向;知一切法真實,無所著迴向;一切佛剎無所染著迴向;不取菩薩行堅固相迴向;分別了知一切境界空無所有迴向。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眼終不見不淨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行法不見法,入智無所入;解了一切,猶如虛空。於如來身,得一切法,滿足成就無量諸功德力,具足至一切處善根,安樂眾生。此菩薩摩訶薩於念念中,得不可說不可說十力地,具一切種清淨善根,悉能攝取一切眾生。彼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意功德寶藏,隨所遊方,悉能嚴淨一切佛剎,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安住攝取諸功德力。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以此迴向威力故,一切所行,無有倫匹,一切世間,所不能壞,威攝眾魔,莫能瞻對,具足成就不退功德,無量大願,皆悉成就。其心彌廣,等一切智,於一念中,悉能周遍無量佛剎;得無量智力,悉能了知諸佛境界;常樂受持一切佛法,安住無量無邊大智;菩薩初發菩提心力,悉與虛空、諸法界等。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菩薩摩訶薩安住此無盡功德藏迴向,復得十種無盡功德之藏;何等為十?一者、常見諸佛無盡功德之藏,於一一毛孔中,見無量阿僧祇諸佛;二者、入無盡法功德之藏,以如來智慧,等觀一切法即是一法;三者、受持正念無盡功德之藏,聞一切佛所說正法,聞持不忘;四者、得無盡慧功德之藏,於一切如來所說經法,善能次第解其句義;五者、無盡趣法功德之藏,善能分別一切法趣;六者、無盡佛願功德之藏,智慧如空,充滿三世一切諸法;七者、無盡功德功德之藏,充滿一切諸眾生意,猶不可盡;八者、無盡智功德之藏,一切眾生愚癡曀障,悉能除滅;九者、無盡辯才功德之藏,令一切眾生,悉解一切佛法,平等無二;十者、無盡十力、四無所畏功德之藏,具足修習菩薩所行,受法王職,得一切智。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得十無盡功德之藏;以此無盡功德之藏,皆悉迴向一切功德。」  爾時,金剛幢菩薩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菩薩成就直心力,  於一切法得自在, 隨喜所獲諸功德,  無礙方便善迴向。 三世一切諸最勝,  嚴淨剎土及世間, 具足一切勝功德,  迴向淨剎亦如是。 三世一切最勝法,  菩薩悉能諦分別, 淨心攝取一切法,  如是莊嚴諸佛剎。 窮盡三世無量劫,  讚一佛剎諸功德, 三世諸劫猶可盡,  佛剎功德無窮極。 如是一切諸佛剎,  一切最勝悉嚴淨, 菩薩嚴淨一切剎,  與諸導師等無異。 彼真佛子心清淨,  悉從如來法化生, 一切功德莊嚴心,  充滿一切諸佛剎。 彼諸菩薩悉具足,  無量相好莊嚴身, 一切諸辯悉成滿,  不可窮盡如大海。 觀察境界心平等,  安住一切三昧門, 成就清淨無等心,  光明普照十方界。 如是無餘諸佛剎,  此諸菩薩悉充滿, 未曾想念聲聞乘,  亦復不求緣覺道。 菩薩如是心清淨,  善根迴向諸群生, 普令眾生成正覺,  具足三世諸佛法。 十方一切諸魔王,  菩薩威德悉調伏, 勇猛安住莫能壞,  決定修行究竟法。 菩薩具足諸願力,  迴向功德無障礙, 深入無盡功德藏,  三世果報無窮盡。 善能觀察一切法,  了達其性不自在, 已能分別空無我,  是故不妄取業報。 無有色法及無色,  亦無有想無無想, 亦無有法及無法,  一切諸法無所有。 亦復非有亦非無,  亦復非因非無因, 於彼一切諸緣中,  其心了達無染惑。 一切眾生語言法,  悉能了知無所著, 悉知世間施設法,  決定諸法無有我。 平等觀察眾生類,  諦了諸法無二相, 普觀三世無差別,  佛剎諸業亦如是。 菩薩如是知迴向,  隨所行業功德生, 明達諸佛真實性,  解一切佛深妙法。 菩薩如是淨迴向,  心能分別善思量, 了知自性悉非性,  於一切法無所著。 攝取一切諸境界,  迴向一切群生類, 除滅一切愚癡闇,  於真實性覺如如。 菩薩一切虛妄見,  已滅已棄永無餘, 遠離世間煩惱熱,  得到究竟清涼趣。 不壞一切諸法性,  明達真實無所生, 解了諸法猶如響,  悉於一切無所著。 了知三世眾生類,  悉從因緣和合起, 善解煩惱諸習氣,  不壞諸法真實性。 了達業性非是業,  亦復不壞諸業性, 又亦不壞業果報,  宣揚讚歎緣起法。 眾生所生無有生,  亦無流轉生死中, 不著眾生說眾生,  善能隨順諸世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三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此菩薩摩訶薩若為王時,得勝國土,安隱豐樂,降伏怨敵,治以正道,如法教化,功蓋天下,德覆十方,萬國歸順,無敢違命,兵仗不用,自然泰平,以四攝法善攝眾生,轉輪聖王七寶成就。此菩薩摩訶薩堅固安住自在功德,眷屬和睦,不可沮壞,端正第一,觀者無厭;離一切惡,功德具足,相好成滿,顏容殊特,身體肢節,端嚴周備,鮮潔明淨,見者歡喜;體力堅固,不可毀壞,攝取天帝那羅延身;離諸業障,得清淨業,具足修行一切布施:若施飲食、種種美味、諸乘、衣服、眾妙華鬘、雜香、塗香、床座、住處、房舍、燈明、湯藥、寶器、莊嚴寶車、象馬寶王、眾妙寶座、諸蓋幢幡、種種雜寶、妙莊嚴具、清淨天冠、髻中明珠;若見獄囚受諸楚毒,起大悲心,捨諸庫藏、妻子眷屬,以身處獄,救苦眾生;見送獄囚趣於死地,自捨己身以代彼命;若有人乞連膚頂髮,髻中明珠,眼耳鼻根,牙齒舌根,頭頂手足,壞身出血,髓肉及心,腸腎肝肺,肢節諸骨,厚皮薄皮,或手足指,連肉指爪;為求正法,投身火坑,為求法故,舉身具受無量眾苦;為法難得故,能捨大地,四海國土,大小諸城,村邑丘聚,國土豐樂,人民熾盛,園林浴池,華果繁茂,無量莊嚴,天下太平,無諸怨敵,金銀寶藏,妻子眷屬,自在法王,斷除一切屠殺惡業,普施無畏;若見有人毀壞畜狩,及以人根,令身殘闕,起大慈悲而救度之,以大音聲普告一切,令聞佛名;或施大地,起佛殿堂,造僧房舍,安處菩薩聖眾福田;或建尊廟,隨應一切;或施僮使,供給三尊、父母知識,一切福田,以身布施一切給使;復以自身普覆諸佛,以自身施一切眾生,常以己身奉給諸佛;布施國土,及王京都,嚴飾大城,又施寶女,侍人眷屬,妻妾男女,或施以家、種種莊嚴、遊戲園林,或設無數大眾施會,遠離諸惡,淨眾生故,悉捨一切資生之具,心不貪著,不求果報,悉能捨離。若諸眾生、人與非人、貧賤富貴、或善或惡、種種福田,遠近諸方,一切悉來,或自來求、或不來求,一切悉施,無所慳吝。作如是念:『攝取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善色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善受、想、行、識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國土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勝人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眷屬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財利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攝取一切惠施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菩薩摩訶薩如是諸善根迴向已,作如是念:『我所行施,無貪無著,無染解脫,其心真直,無所慳惜;以此惠施功德之力,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心無障礙,知食見食,無所貪著,但以法食,永離摶食,智慧充滿,攝取善根、法身、智身,清淨遊行,為化眾生,現受摶食。』  「菩薩摩訶薩若施飲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飲法甘露,成菩薩道,除滅渴愛,常樂大乘,離五欲愛,得淨法愛,法身柔軟,三昧調心,未曾散亂,入智慧海,興大法雲,雨法甘露。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飲時善根迴向。菩薩摩訶薩若施眾味,所謂:辛、酸、鹹、淡、甘、苦,如是無量餚膳香味,食之無厭,能令四大柔軟安樂,身體充滿,氣力康強,發歡喜心,明淨諸根,嚴持內身,長育柔軟,肌色光潤,一切毒害所不能壞,消滅眾疾,得無患法。菩薩摩訶薩施如是等無量無數諸美味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上味相,甘露充滿;令一切眾生心得安住法味深智,悉知一切眾味之業;令一切眾生悉得無量深妙法味,了法界智,安住實際,得到法城;令一切眾生法雲普雨,充滿法界,悉能調伏成熟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勝智味,無上法愛柔軟身心;令一切眾生得上味相,不著眾味,修習一切佛法諸願;令一切眾生皆善和合,得一味法,出生諸佛無二之法;令一切眾生得無礙味,於一切智乘得不退轉;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無雜法味,善能分別一切諸根;令一切眾生法味充滿,具足安住無礙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眾味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悉得具足無礙智身。  「菩薩摩訶薩布施乘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乘一切智乘,具足大乘、不可壞乘、勝乘、上乘、速疾乘、大力乘、功德成就乘、出世間乘,出生無量諸菩薩乘,功德滿足。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乘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布施衣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慚愧法服,以覆其身,離諸陋形,端嚴殊妙,顏容鮮澤,膚體柔軟,得身上樂、諸佛之樂,無量法身普應一切,無上清淨一切種智。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衣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布施眾華:鮮妙香華、種種色華、無量樂華、善現之華、樂無厭華、一切時華、天華、人華、世所樂華、無上香華,如是等無量眾華,菩薩摩訶薩悉以供養現在十方一切諸佛,及滅度後供養塔廟,諸法施者,比丘僧寶,一切菩薩,諸善知識,聲聞緣覺,父母親族、乃至自身,下及貧賤。菩薩摩訶薩布施華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得諸佛三昧之華清淨開敷,妙法眾華從其心出;令一切眾生觀無厭足,得佛法愛;令一切眾生常見妙色,身相端嚴,見者無厭;令一切眾生未曾散亂,具足一切清淨行業;令一切眾生常念善知識,心無變異;令一切眾生如阿伽陀藥,悉除一切煩惱眾毒;令一切眾生滿足大願,決定安住無上智王;令一切眾生出智慧日,除滅一切愚癡闇冥;令一切眾生如淨滿月,長菩提月,開功德華;令一切眾生入大寶海,見善知識,具足成就一切善根。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華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悉得無礙清淨妙智。  「菩薩摩訶薩布施鬘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人所樂見,見無不欣,見輒親善,見無不愛,見離憂惱,必見諸佛,得一切淨智。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鬘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布施香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具足戒香,得不壞戒、不雜戒、離垢戒、離疑戒、離纏戒、清涼戒、不犯戒、無量戒、無上戒、離世間戒、菩薩究竟至彼岸戒,令一切眾生具足成就諸佛戒身。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香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無礙戒身。  「菩薩摩訶薩施塗香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施香普熏,悉捨所有;令一切眾生戒香普熏,得佛淨戒;令一切眾生忍香普熏,離毒害心;令一切眾生精進之香具足普熏,勤修大乘,弘誓莊嚴;令一切眾生定香普熏,具足諸佛現前三昧;令一切眾生慧香普熏,於一念中得無上智王;令一切眾生法香普熏,成就無上無畏之法;令一切眾生德香普熏,成就一切功德智慧;令一切眾生無上菩提妙香普熏,得佛十力,究竟彼岸;令一切眾生白淨法香具足普熏,斷除一切諸不善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塗香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施床座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天寶座,安處慧床;令一切眾生得賢聖座,捨凡夫意,修菩提心;令一切眾生得安樂座,離生死苦;令一切眾生得最上座,見諸如來自在神力;令一切眾生得平等座,等心普照一切諸法;令一切眾生得最勝座,得無上業,永離世間;令一切眾生得安隱座,身證一切諸深妙法;令一切眾生得清淨座,修習如來淨智境界;令一切眾生得安住座,得善知識常隨覆護;令一切眾生得師子座,具足如來無畏之座。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床座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修習念慧,調伏諸根。  「菩薩摩訶薩施住處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得如來嚴淨佛剎,修習功德莊嚴佛剎,安住甚深三昧境界,於彼住處而無所著,善能分別一切住處,離世間住,安住佛住,攝取一切諸佛所住究竟大道,安樂善住修習無量清淨善根,未甞捨離佛無上住。是為菩薩摩訶薩施住處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安樂饒益救護一切。  「菩薩摩訶薩施房舍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饒益安樂,正念思惟;令一切眾生依如來住,依大智住,依善知識住,依尊重住,依善行住,依大慈住,依大悲住,依六波羅蜜住,依無量菩提心住,依一切菩薩道住。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房舍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具足成就清淨智慧諸通功德。  「菩薩摩訶薩惠施燈明,所謂:酥燈、油燈、寶燈、摩尼燈、漆燈、火燈、瀋水香燈、栴檀香燈、一切香王燈、無量色光焰燈,以如是等無量燈明施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饒益一切眾生,攝取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光,普照一切諸如來法;令一切眾生得明淨光,普照一切諸微細色;令一切眾生得離癡光,善能了知無眾生界;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光法身淨光,普照一切;令一切眾生得普光明,於諸佛法得不退轉;令一切眾生得佛光明,普照一切無量佛剎;令一切眾生得無礙光,以一光明普能遍照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光,普照佛剎,光明不斷;令一切眾生得光明幢王慧光幢燈,普照世間;令一切眾生得無量色光,放自在光,照一切剎。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燈明時善根迴向,悉能饒益一切眾生,悉能安樂一切眾生,隨順善根,順攝眾生善根,善攝一切眾生等施善根,等施眾生慈愍善根,愍念眾生普覆善根,普蔭眾生布施善根,滿足眾生普入一切善根,境界平等善根,平等眾生智慧善根,分別一切。是為菩薩摩訶薩燈明施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礙迴向,安住一切明淨善根。  「菩薩摩訶薩施湯藥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離諸障礙;令一切眾生捨離病身,悉得如來清淨法身;令一切眾生皆成藥性,悉能除滅一切眾生不善之病;令一切眾生成阿伽陀藥,安住菩薩不退轉地;令一切眾生成如來藥,拔出一切煩惱毒刺;令一切眾生習近賢聖,除滅煩惱,得清淨行;令一切眾生得藥王意,未曾厭離一切善法;令一切眾生具足成就不壞藥樹,對治一切諸不善病;令一切眾生除諸病刺,悉得一切智慧光明;令一切眾生解了世間諸對治法,隨應群生對治眾病。菩薩摩訶薩施藥善根如是迴向已,因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捨離諸病,安隱無患,具足清淨,得諸如來無病之法;令一切眾生出諸病刺,得無盡身,金剛圍山所不能壞,具足堅固一切諸力,成滿諸佛無上法樂,得佛神力自在法身。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湯藥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悉能惠施一切諸器;所謂:以真金器盛滿雜寶,以白銀器盛滿雜寶,以瑠璃器盛滿雜寶,以玻瓈器盛滿雜種寶莊嚴具,以硨磲器盛赤珠寶,以碼碯器盛滿珊瑚夜光眾寶;又以石器盛諸美膳,以栴檀器盛眾寶衣,以金剛器盛滿眾香,如是等無量無數諸妙寶器,盛以無量無數妙寶。或施諸佛,信佛福田不思議故;或施菩薩寶,發菩提心諸善知識難值遇故;或施眾僧,長養佛法故;或施福伽羅、聲聞、緣覺,愛聖法故;或施父母,為尊重故;或施師長,為教如法修功德故;乃至布施下品凡劣,大慈大悲愛眼等心觀眾生故;不捨三世一切菩薩滿足檀波羅蜜故;一向專求無上菩提故;悉捨一切內外所有,不捨一切眾生類故;不著福田及財物故。  「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寶器盛以無量雜寶施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成廣大藏器,成虛空等廣大念根,世間、出世間一切經書悉能受持,不忘失故;令一切眾生成清淨器,普能受持佛深法故;令一切眾生成無上寶器,悉能受持去、來、今佛一切法故;令一切眾生普成如來勝法寶器,悉能受持三世諸佛無壞法故;令一切眾生成莊嚴寶器,受持無極菩提心故;令一切眾生悉成一切功德之器,志樂如來無量淨智故;令一切眾生成一切智內法之器,究竟如來無礙解脫一切智故;令一切眾生成未來際劫一切菩薩所行之器,一切眾生堅固安住一切智力故;令一切眾生成三世佛勝妙法器,一切諸佛梵音說法悉受持故;令一切眾生悉成內器,其身容受一切世界、虛空界、法界,諸佛眷屬勸請諸佛轉大法輪悉能受故。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器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成諸法器,皆能受持普賢菩薩一切願行。◎  「◎菩薩摩訶薩以無量種種莊嚴寶車,奉施諸佛菩薩,及善知識,如來大眾,聲聞、緣覺,一切福田;種種眾生,從餘方來,或承菩薩名聞故來,或是菩薩因緣故來,或聞菩薩發施願故來,或是菩薩心願請來。菩薩摩訶薩或施種種莊嚴妙寶金車,金鈴網覆,微動相扣,出和雅音,垂寶瓔珞,種種莊嚴;或施清淨瑠璃寶車,無量珍妙以為嚴飾;或復施與眾妙寶車,白銀莊嚴,白網羅覆;或復施與神馬寶車,無量億寶以為莊嚴;或復施與大象寶車,無量億寶以為莊嚴,一切寶網絞絡其上;或復施與栴檀香車,種種寶輪以為莊嚴,寶師子座以敷其上,百千采女列侍其內,人相具足,顏容姝妙,眾寶華蓋彌覆其上,十萬壯士而牽御之;或復施與玻瓈寶車,無量雜色妙寶莊嚴,載以無數端嚴采女,眾雜寶帳以覆其上,寶繒幢幡周匝莊嚴;或復施與碼碯寶車,飾以眾寶,熏以雜香,摩以塗香,散以妙華,百千采女持金瓔珞,平正安詳,其疾如風;或復施與堅固香車,敷以種種柔軟寶衣,眾妙寶網羅覆其上,清淨妙香而以熏之,其香殊妙能悅人心,逆風遠熏聞者無厭,諸天子等在前牽御;或復施與一切寶車,種種雜色以為絞飾,眾妙寶網羅覆其上,諸雜寶帶周匝垂下,敷以寶衣,散以末香,所愛男女悉載其上。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眾妙寶車施諸佛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皆樂求無上福田,深信施佛有無量報;令一切眾生一心向佛,逮得無量清淨果報;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無慳吝心,具足大施,無所愛惜;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上福田,離二乘願,得諸如來無礙解脫一切種智;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種無盡善根,得佛無量功德智慧;令一切眾生攝取深慧,具足清淨無上智王;令一切眾生所遊自在,得諸如來至一切處無礙神力;令一切眾生攝取大乘,得無量種智,安住不動;令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第一福田,皆能出生一切智地;令一切眾生於一切佛無嫌恨心,種諸善根,樂求佛智;令一切眾生以少方便往詣一切莊嚴佛剎,於一念中深入法界而無疲倦;令一切眾生入虛空等菩薩神通,悉能遍至一切佛所;令一切眾生得無比身,盡能遍遊十方世界而無疲倦;令一切眾生成廣大身,得隨意行;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神力莊嚴,究竟彼岸,於一念中顯現如來自在神力,遍虛空界;令一切眾生修安隱行,隨順一切諸菩薩行;令一切眾生行疾無礙,究竟十力智慧彼岸;令一切眾生得轉一切世界力波羅蜜,普入一切不壞法界;令一切眾生行普賢行,到於彼岸,得不退轉一切種智;令一切眾生乘無比智乘,隨順修行一切法界,見真實性。是為菩薩摩訶薩以諸寶乘奉現在諸佛,及滅度後舍利塔廟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究竟諸佛無礙大乘。  「菩薩摩訶薩施諸菩薩及善知識清淨乘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不捨菩薩諸善知識,知恩報恩;令一切眾生同善知識義,攝取同性善根故;令一切眾生親近尊重,恭敬供養諸善知識,悉捨一切,攝善知識;令一切眾生得正直心,隨善知識,未曾遠離;令一切眾生常見善知識,不違其教;令一切眾生得正直心,不捨善知識,離一切垢,心不可壞;令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不惜身命,悉捨一切,不違其教;令一切眾生為善知識之所攝取,修習大慈,遠離諸惡;令一切眾生順善知識,聞佛正法,悉能受持;令一切眾生同善知識善根業報,菩薩行願究竟清淨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出生正法,善知一切三昧境界,智慧具足,神通自在;令一切眾生遠離諸趣,受持一切法,究竟到彼岸;令一切眾生乘於大乘,乃至究竟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無有懈怠;令一切眾生乘智慧乘,至安隱處,無有退轉;令一切眾生知真如行,遠離愚癡,聞持一切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皆為一切諸佛所攝,得無礙智,究竟諸法;令一切眾生得不死神足,妙速無礙;令一切眾生遊行自在,調伏眾生,成摩訶衍;令一切眾生所行不虛,皆悉究竟,得智慧乘;令一切眾生得無礙乘,以無礙智至一切處。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善知識種種乘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功德具足,與佛菩薩等無差別,悉能悅可一切賢聖。  「菩薩摩訶薩施如來眾種種寶乘時,善學施心、慧分別心、淨功德心、隨順施心、僧寶難遇心、深信僧寶心、攝取正教心、安住正直心,善能究竟大施之會,出生無量無邊功德,於佛正教信心清淨,不可沮壞。菩薩摩訶薩以種種乘施僧寶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向佛正法,攝取正教;令一切眾生專心內觀,除滅邪法,成就聖處;令一切眾生得賢聖地,以如來法展轉相教;令一切眾生舉世宗重,言必信用;令一切眾生入一切法,善能分別無二法界;令一切眾生人寶圍遶,從如來智境界出生;令一切眾生住離垢法,皆能除滅煩惱塵垢;令一切眾生悉從無上僧寶出生離凡夫法,得聖僧地;令一切眾生具足聖法,修無礙智;令一切眾生為大眾主,智慧莊嚴,不染世間;令一切眾生以善方便轉慧法輪;令一切眾生得一念神力,悉能周遍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令一切眾生乘虛空身,於一切世間智慧無礙;令一切眾生往詣虛空、法界等如來大眾所;令一切眾生得輕舉身,勝妙智慧,悉能遍遊諸佛世界;令一切眾生得無礙神足,於一切剎普能現身;令一切眾生得大自在神足彼岸,不起一座,悉普應現一切世界;令一切眾生得淨法身,於諸世界而無所著,出生神力,行疾如電;令一切眾生現不思議神足境界,善能隨順教化,調伏一切眾生,不失其宜;令一切眾生得妙神足,一念遍遊十方世界,一念超度一切法界,無所罣礙。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如來眾種種乘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普乘清淨無上智乘,於一切世界轉無礙法輪、智輪。  「復次,菩薩摩訶薩施聲聞、緣覺種種乘時,發恭敬心、尊重心、福田心、功德海心、出生功德智慧心、深信如來功德心、修習無量億那由他清淨善根心、於不可說劫修習菩薩清淨行心、解脫一切魔繫縛心、摧滅一切魔軍眾心。不可稱量明淨智慧,善能分別一切諸法,令一切眾生皆成可信第一福田,具足無上檀波羅蜜;令一切眾生離無益言,樂獨閑靜,心無二念;令一切眾生成最勝清淨第一福田,修習功德,攝取眾生;令一切眾生成智慧池,能與眾生無數善果;令一切眾生至無礙趣最勝福田,清淨圓滿;令一切眾生其心安住無諍三昧,解一切法無性為性;令一切眾生具足長養無量功德,常遇最勝第一福田;令一切眾生示現無量自在神力,隨順攝取清淨福田;令一切眾生成就無盡功德福田,能與一切十力乘果;令一切眾生成真實福田,具足無盡功德之藏,究竟一切智;令一切眾生滅諸惡法,聞佛正法句身、味身,悉能受持;令一切眾生普聞佛法,隨所聞解其德不虛;令一切眾生聞佛說法得到彼岸,所聞佛法能為眾生隨順演說;令一切眾生常樂如來正教之法,除滅一切九十六種外道邪見;令一切眾生常見賢聖,長養一切最勝善根;令一切眾生樂明行足者常得瞻對,與共同止,永處安樂;令一切眾生所聞不虛,解聲如響,見佛出生;令一切眾生善分別知諸佛正教,悉能守護持佛法者;令一切眾生心常樂向聞持佛法,能照顯現如來法教;令一切眾生深心信解如來正教一切功德,令佛歡喜,善解真諦,悉捨內外,究竟大施。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聲聞、緣覺種種乘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上智,淨諸神通,精勤修習無有懈怠,究竟佛智,力無所畏。  「菩薩摩訶薩若諸方來一切福田,或承菩薩名聞故來,或與菩薩因緣故來,或聞菩薩本願故來,或復菩薩心願請來,菩薩於彼悉樂惠施而無厭倦。爾時,菩薩於來求者發悔過心,作如是言:『諸人當知我應詣彼禮拜供養,種種惠施;而今為我故從遠來。』菩薩即時敬禮悔過,愛言慰諭屈辱遠來,得無疲倦處令安隱,供給所須;或施摩尼寶車,載以閻浮提內第一女寶;或施金車,載以己國最勝寶女;或施清淨瑠璃寶車,載以內妓;或施樂車,載以童女,容貌如天;或施無量無數寶莊嚴車,載以寶女,種種莊嚴;或施菩薩所乘栴檀香車;或施玻瓈寶車,載以寶女,端正殊特,顏容無倫,威儀具足,進止安詳,神珠名寶瓔珞其身,樂修善法;或施碼瑙寶車,載以太子;或施堅固香車,載以男女;或施種種寶莊嚴車,載以難壞親愛眷屬。以如是等種種寶車,隨其所求皆給施之,滿足彼願,歡喜無量。  「菩薩摩訶薩諸乘施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乘不退轉摩訶衍乘,詣不思議菩提樹下;令一切眾生乘大智乘,盡未來劫一切菩薩所行之法皆能修習;令一切眾生乘無所有乘,於一切法心無所著,捨離虛妄,具足修習一切智道;令一切眾生悉乘離垢寂靜之乘,無礙神力詣諸佛剎;令一切眾生決定安住一切智乘,常以諸佛法樂自娛;令一切眾生乘諸菩薩清淨行乘,出生菩薩十種之道,樂修菩薩一切三昧;令一切眾生乘四輪乘,住正國輪、依正士輪、本功德輪、平等願輪,菩薩淨行由斯滿足;令一切眾生乘明法乘,遍遊十方,修佛智力;令一切眾生乘佛法乘,於一切法究竟彼岸;令一切眾生乘一切功德善根不可思議法乘,為十方眾生現安隱道;令一切眾生乘一切施乘,斷除慳垢;令一切眾生乘清淨屍波羅蜜乘,具足無量無邊法界等一切淨戒;令一切眾生乘羼提波羅蜜乘,離瞋恚心,於諸眾生不起惱害;令一切眾生乘不退轉毘梨耶波羅蜜乘,具菩薩行,往詣道場;令一切眾生乘禪波羅蜜乘,速赴道場;令一切眾生乘般若波羅蜜乘,化身充滿一切法界及佛境界;令一切眾生乘法王乘,成就無畏施一切智微妙之法;令一切眾生乘無所著智慧願乘,悉能遍入一切諸方,於真法性而無所入;令一切眾生乘諸佛法乘,於一切剎示現受生,而不毀壞於摩訶衍;令一切眾生乘一切智乘,滿足菩薩平等大願,而無懈倦。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種種乘,普施眾生無量福田,以歡喜心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無量種智皆悉具足,乘於一切成滿智乘。◎  「菩薩摩訶薩布施象寶:七支具足,六瘤成滿,六牙如雪,口淨如華,身體平正,毛色鮮白,珍麗奇飾莊嚴其身,淨妙寶網以覆其上,種種雜寶莊嚴其首,光色晃曜,儀體安雅,瞬息之頃超步萬里,猛氣奔踴而無疲倦。菩薩摩訶薩布施寶馬:形體殊妙,毛色光澤,馬相具足,如天寶馬,無量珍飾莊嚴其身,明月神珠以為光曜,金鈴寶網以覆其上,行不奔驟,迅踰疾風,致遠不疲,乘者安豫,巡遊四方不失主意。以此寶乘隨意施與,或施福田,或獻尊重,或遺知識,或奉父母,或給貧匱,其有須者皆悉與之,大心惠施無所吝惜,心常歡喜無有悔恨,大悲充滿能行大施,一向專求菩薩功德最勝生地,直心清淨。以如是心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成就人寶,生菩薩功德,莊嚴大乘;令一切眾生乘善法乘,隨順能至一切佛法;令一切眾生常樂大乘,得佛無礙智慧力乘,光明普照;令一切眾生乘勇猛大乘,滿足諸願;令一切眾生具足平等波羅蜜乘,成就滿足一切善根;令一切眾生成就寶乘,出生佛法無上智寶;令一切眾生分別菩薩莊嚴之行,得是妙乘,出於三界,悉開菩薩諸三昧華;令一切眾生無量阿僧祇劫清淨修習菩薩所行,乘無量乘,疾解諸法;令一切眾生施大乘寶乘,以善方便具菩薩地;令一切眾生成最高廣安隱大乘,悉能運載一切眾生至無上道。是為菩薩摩訶薩無量阿僧祇那由他劫施象馬寶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乘無礙智乘,得至如來究竟寶乘。  「菩薩摩訶薩施種種座:或施聖王師子之座,瑠璃為足,金縷織成柔軟妙衣以敷其上,熏以一切堅固之香,建立種種上妙寶幢,無量億寶以為莊嚴,白淨寶網彌覆其上,金鈴羅網動發妙音,百萬億那由他淨妙寶像周匝圍遶,其座高廣,清淨嚴飾,無量阿僧祇眾生樂觀無厭,功蓋天下,自在大王之所坐處,處於彼座以正治國,無敢違逆,種種妙寶莊嚴其身,青寶珠王、大青寶珠王勝藏寶珠,以為莊嚴,明淨猶日,清涼如月,眾星莊嚴,如海勝寶、海堅固幢,離垢明淨,閻浮檀金妙色寶繒以冠其首,一切閻浮提內大力灌頂王法以灌其頂,具功德力大慈悲主,降伏怨敵,無敢違命。菩薩摩訶薩如是無量無數為轉輪王,得法自在,正治國時,以如是等種種眾寶嚴飾之座,或施正覺、諸善知識及賢聖僧,聞法歡喜,奉施法師,供養父母,諸尊重者,聲聞、緣覺、一切菩薩,乃至初發大乘心者,及以一切諸佛塔廟,或施無量貧窮下劣,有所須欲皆給施之。布施座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菩提座,自然覺悟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得自在座,具足成就於法自在,諸金剛山所不能壞,悉能降伏一切諸魔;令一切眾生得佛自在師子之座,一切眾生樂觀無厭;令一切眾生得不可說不可說清淨莊嚴殊妙之座,成法自在,普化眾生;令一切眾生得殊勝座,三種世間所不能壞,廣大善根及善根具,皆悉清淨;令一切眾生得高廣座,充滿不可說不可說世界諸佛如來,於阿僧祇劫歎不能盡;令一切眾生處大智人座,一身充滿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得不可思議寶莊嚴座,隨其本願所請眾生,廣開法施;令一切眾生皆悉得坐淨妙法座,於不可說諸世界中,顯現如來自在神力;令一切眾生坐一切寶座、一切香座、一切華座、一切衣座、一切鬘座、一切摩尼寶座、不可思議淨瑠璃座、無量不可說世界座、淨一切眾生莊嚴座、離諍座,處此座上,覺悟如來一切種智,示現諸佛功德境界。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種種座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所著菩提之座,自然覺悟一切佛法。◎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四  「◎菩薩摩訶薩施種種蓋,所謂:尊重人蓋,種種妙寶而莊嚴之,於無量無邊嚴飾蓋中最為第一;眾寶為竿,金網羅覆,雜寶瓔珞周匝垂下,懸眾寶鈴,淨瑠璃珠微動相扣,出和雅音,白淨寶網而絞絡之,百千清淨眾雜寶網羅覆其上,無量百千億雜寶莊嚴,無量億那由他瀋水栴檀堅固香熏,閻浮檀金清淨莊嚴。如是等無量阿僧祇那由他蓋,以離惡心、廣大心、放捨心而行布施:或以奉獻現在諸佛,及涅槃後供養塔廟。為求法故,奉施菩薩諸善知識,或施法師、或施父母、或施眾僧、或復奉施一切佛法、或施種種福伽羅福田、或施師長及諸尊重、或施初發菩提心者、或施一切貧窮下劣,諸有所求皆悉施與。菩薩摩訶薩布施蓋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為善根所覆,又為一切諸佛蔭護;令一切眾生為智慧功德之所覆護,除滅世間諸煩惱垢;令一切眾生覆以淨法,除滅一切塵勞熱惱;令一切眾生悉得如來內智慧藏,一切眾生樂觀無厭;令一切眾生以寂靜白法而自覆蔭,悉得究竟不壞佛法;令一切眾生得善覆身,究竟如來清淨法身;令一切眾生悉為一切而作覆蓋,十力智慧普覆世間;令一切眾生得隨樂智慧,皆悉出過一切世間,清淨明達無所染著;令一切眾生得應供蓋,成勝福田,受一切供;令一切眾生得最上蓋,自然覺悟無上智蓋。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蓋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受持法自在蓋,以一功德蓋普覆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世界,示現諸佛神力自在,以一功德蓋莊嚴法界,供養諸佛,妙幡幢蓋普覆十方一切如來;令一切佛剎種種寶蓋而以莊嚴;令一切眾生皆悉樂求無上菩提,以無上蓋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以不可說不可說一切眾寶莊嚴妙蓋供養一佛,供養一切諸佛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自然覺悟得最正覺功德高廣微妙之蓋,普覆諸佛;令一切眾生以種種寶蓋供養法界、虛空界等一切世界諸佛;令一切眾生以種種摩尼寶蓋,諸寶瓔珞周匝垂下以為莊嚴,一切堅固香蓋,清淨雜寶而以莊嚴,極大高廣,以白淨寶網羅覆其上,以金鈴網周匝懸之,自然演出微妙音聲,以如是等無量不可數蓋供養諸佛;令一切眾生得無礙智蓋,普覆十方一切諸佛;令一切眾生得最勝智蓋,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得佛功德莊嚴寶蓋,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皆悉具足清淨大願,諸佛功德;令一切眾生得不思議清淨心寶;令一切眾生滿足諸法自在之智;令一切眾生以諸善根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得無上智蓋,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十力蓋,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以一佛剎悉能普覆一切法界;令一切眾生悉於諸法而得自在;令一切眾生得心自在;令一切眾生智慧勝廣;令一切眾生以無量功德悉能普覆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以諸功德而覆其心;令一切眾生以平等心普覆一切;令一切眾生以大智慧等覆一切;令一切眾生具大迴向;令一切眾生滿足清淨正直之心;令一切眾生意根清淨。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種種蓋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皆悉成就最大迴向,普覆攝取一切眾生。  「菩薩摩訶薩布施種種清淨幢幡:無量雜寶以為其竿,種種寶繒以為垂幡,種種雜綵周匝垂下,白淨寶網羅覆其上,金鈴寶網以為莊嚴,微風吹動出和雅音,無量無數億那由他諸妙幢幡以為眷屬,雜寶繒綵懸以為飾,半月寶像閻浮檀金,出大光明如日普照,嚴飾寶幢周滿大地,以一切世界隨樂業報莊嚴彼幢,安住一切虛空、法界等諸如來剎。菩薩摩訶薩於諸世界隨其所樂普施妙幢,令發正直菩提之心,或施現在一切諸佛、或施塔廟、或施法寶、或施僧寶、或施善知識、或施菩薩、或施聲聞、或施緣覺、或施大眾、或施福伽羅、或施貧人,諸來求者普施無遺。菩薩摩訶薩施幢幡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建立一切善根功德幢幡,不可毀壞;令一切眾生建立一切諸法自在幢幡,守護正法;令一切眾生護正法寶,守持諸佛菩薩深法;令一切眾生建立高顯功德寶幢,然智慧燈,普照眾生;令一切眾生成不壞幢幡,降伏一切諸魔惡業;令一切眾生皆悉建立智力幢幡,一切諸魔所不能壞;令一切眾生得大智慧那羅延殊勝幢幡,摧滅一切世間幢幡;令一切眾生建解脫慧光圓滿日幢,智慧具足,普照法界;令一切眾生得智慧寶莊嚴幢幡,充滿一切諸佛世界,建不可說勝妙幢幡,供養十方一切諸佛;令一切眾生得如來幢,摧滅一切九十六種諸邪見幢。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幢幡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建高廣甚深菩薩行幢,建一切菩薩自在行幢,得清淨道。  「菩薩摩訶薩開眾寶藏,行布施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常見佛寶,捨離愚癡,修行正念;令一切眾生得法寶明,護持一切諸佛法藏;令一切眾生攝取僧寶,離慳行施充滿其意;令一切眾生得薩婆若心寶,於清淨菩提心不退轉;令一切眾生度智慧寶,永離愚癡,究竟佛法;令一切眾生成就菩薩諸功德寶,演說無量智慧妙寶;令一切眾生讚歎無量功德之寶,修十力智,得正覺寶;令一切眾生得十六智寶,三昧正受,究竟增廣智慧之寶;令一切眾生成就第一福田之寶,覺悟如來無上智寶;令一切眾生成增上寶,無盡辯藏,演說法寶。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眾寶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具足究竟無上智寶,得佛無礙清淨眼寶。  「菩薩摩訶薩捨莊嚴具惠施眾生,所謂:一切身莊嚴具、肢節莊嚴具、令身清淨莊嚴具、無厭足莊嚴具、雜寶絞飾莊嚴具,如是等種種無量億那由他莊嚴之具布施,一切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身淨莊嚴,等觀一切,猶如一子,超出世間,得佛智樂,調伏眾生,使樂深法,安住一切諸佛法中;令一切眾生莊嚴天人,悉以清淨智慧而自嚴飾;令一切眾生身淨莊嚴,功德相門清淨具足;令一切眾生妙相嚴身,百福具好以自莊嚴;令一切眾生身相具足,以諸相好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言辭莊嚴,皆悉具足無盡辯藏;令一切眾生以諸功德莊嚴音聲,梵音清淨,微妙具足;令一切眾生皆悉志樂佛法莊嚴,聽受正法,諸佛歡喜;令一切眾生以心莊嚴而自莊嚴,念佛三昧,普見諸佛;令一切眾生以諸陀羅尼莊嚴而自莊嚴,得佛法明,見諸佛法;令一切眾生以平等智莊嚴其心,以如來智莊嚴法身。是為菩薩摩訶薩惠施一切莊嚴具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於無量佛法功德智慧莊嚴滿足,令一切眾生捨離自大憍慢放逸。  「菩薩摩訶薩為灌頂大王,威力自在,布施天冠髻中明珠,給施一切,攝取眾生,長養施心,以施熏心,向增上施,以施修慧,施修捨根,施修廣覺。菩薩摩訶薩施髻明珠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善受一切智灌頂法王;令一切眾生具足頂相,獲勝智頂,得到彼岸;令一切眾生得勝智寶,究竟一切功德之頂;令一切眾生悉得安住智慧寶頂,堪受一切敬心頂禮;令一切眾生皆悉冠冕智慧天冠,於一切法而得自在;令一切眾生以智慧明珠而繫其頂,一切世間無能見頂;令一切眾生皆悉堪受敬心頂禮,具足慧頂,照明佛法;令一切眾生成十力冠以冠其頂,智寶海藏清淨具足;令一切眾生安住最上大地帝主,摧諸魔頂,成最正覺,究竟具足如來十力;令一切眾生成勝頂王,得一切智頂最勝光明。是為菩薩摩訶薩捨天冠明珠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勝妙智慧皆悉清淨,得淨智慧摩尼寶冠。  「菩薩摩訶薩見牢獄眾生受諸楚毒:或縛、或打、閉在幽冥、杻械枷鎖、拷掠流血、飢渴難忍、裸形羸瘦、被髮覆身,受無量苦,無能救者;菩薩摩訶薩見如是等苦眾生已,或捨財寶、妻子、眷屬、或捨己身,於彼獄中救苦眾生,如大悲菩薩、善眼王菩薩摩訶薩。於彼獄中出眾生已,隨其所須而給施之。或以醫藥呪術令彼安隱,先令歡喜,復為說法,皆悉安立不放逸善根,於正覺法心不退轉。菩薩摩訶薩救獄人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解脫愛縛;令一切眾生斷生死流到智慧彼岸;令一切眾生滅除癡冥得明淨智,拔眾使根,離諸塵垢;令一切眾生斷三界縛,得一切智;令一切眾生永滅結漏,得離煩惱地,無礙智慧皆悉究竟,到於彼岸;令一切眾生離愛慢縛,究竟成就離愛慢慧;令一切眾生脫諸欲縛,永離一切世間貪欲,住諸世間無所染著;令一切眾生得清淨深心,常為諸佛之所守護;令一切眾生得無著無縛心,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令一切眾生得菩薩神足,遍遊諸剎,調伏眾生,捨離世間,安住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救苦眾生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究竟如來智慧之地。  「菩薩摩訶薩見送獄囚趣於死地,五種繫縛憂惱切心,命在須臾,眾人圍遶,捨閻浮提一切樂具,永離親愛,漸之死地;或以木貫置高標上、或以刀割、或以火焚、或纏身油灌以火燒之,受如是等無量諸苦。菩薩摩訶薩見如是已,自捨身命救彼苦難,猶如持來菩薩、勝進王菩薩等諸大菩薩,自捨己身受眾楚毒,以救眾生,作如是言:『我當捨身以代彼命,設使苦痛過彼無量,悉當代受,令其解脫。』復作是念:『見如是苦而不代受,為失大利。何以故?我為眾生故,救護眾生故,發一切智菩提之心,是故捨身以代彼命。』菩薩摩訶薩救苦人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無盡身命,永離熾然憂悲苦惱;令一切眾生依諸佛住,受一切智力菩提記別;令一切眾生救諸怖畏,永離惡道;令一切眾生得一切命,永入不死智慧境界;令一切眾生遠離怨敵,佛善知識常共攝護;令一切眾生捨離刀杖,修行淨業;令一切眾生離諸恐怖,坐菩提樹下降伏魔軍;令一切眾生離大眾恐怖,於無上法中得淨無畏大師子吼;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礙師子智慧,行清淨業;令一切眾生到無畏處,救護一切苦惱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自捨身命救彼死囚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離生死苦,究竟佛樂。  「菩薩摩訶薩見人來乞連膚頂髮及髻明珠,菩薩是時歡喜施與,如周羅寶王菩薩、勝趣菩薩等諸大菩薩;有人從乞連膚頂髮及明珠時,正心思惟,不念餘業,離諸世間,專樂寂靜,清淨正念,一切種智,修正直心;菩薩爾時手執利刀,即割膚髮合髻明珠,右膝著地,敬心合掌,正念三世諸佛菩薩所行,發大歡喜,直心清淨,一切正法充滿意根,心不計苦;苦者是生滅法,是無常法。作是念已,除滅眾苦,歡喜布施,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見頂相,成就菩薩周羅尊塔;令一切眾生得紺青髮,得金剛髮,得柔軟髮,悉能除滅諸煩惱患;令一切眾生得不亂髮,得光澤髮;令一切眾生得柔軟旋螺髮;令一切眾生得右旋髮;令一切眾生得佛相髮,煩惱結習皆悉除滅;令一切眾生髮出大光明,普照十方;令一切眾生得佛清淨不亂之髮;令一切眾生得應供塔髮,除滅惡心,見如來髮;令一切眾生髮離諸塵垢,悉得如來無染著髮。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頂髮及髻明珠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悉得究竟一切陀羅尼諸三昧門,一切種智,及佛十力。  「菩薩摩訶薩布施眼時,如歡喜菩薩、滿月王菩薩等無量諸大菩薩布施眼時,修施眼心,修慧眼心,得佛法眼心,向無上道心,究竟諸通心,專求智慧心,等三世菩薩修惠施心;於乞眼者以愛眼觀,以無壞信心而施彼眼;因生佛眼,增廣菩提摩訶衍心,大慈大悲,調伏六根。菩薩摩訶薩修如是心以眼惠施,常樂施與,建立正法,捨離世間歡樂放逸,厭離五欲,樂菩提心,隨彼所求,悉滿其願,長養平等無二布施,隨彼所須悉能施與,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眼得開明,為世作眼;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眼,開廣智藏;令一切眾生得淨肉眼,一切世間無能壞者;令一切眾生得淨天眼,悉見眾生死此生彼;令一切眾生得淨法眼,能隨順入如來境界;令一切眾生得淨慧眼,分別了知一切世間;令一切眾生得淨佛眼,悉能覺悟一切諸法;令一切眾生得普淨眼,究竟境界無所障礙;令一切眾生除滅癡曀,得清淨眼,了眾生界空無所有;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眼,得到如來十力勝處。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眼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眼。  「菩薩摩訶薩布施耳時,如勝王菩薩、勝無怨菩薩布施耳時,修菩薩行,生如來家,修習諸佛所行布施,正念一切菩薩淨行,隨順諸佛菩提,出生清淨諸根智慧功德,觀察世間無堅固者;令一切眾生常見一切諸佛菩薩,自於己身無所染著,隨順正念一切佛法。菩薩摩訶薩布施耳時,其心寂靜,調伏諸根,免濟眾生嶮難曠野,生智慧燈功德,成就檀波羅蜜海,施心成滿,知義知法,明識諸道,得智慧行,於法自在,以不堅固身易堅固身。菩薩摩訶薩布施耳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無礙耳,悉能普聞無量法音,了達無礙;令一切眾生得無礙耳,分別了知無量音聲;令一切眾生得無對耳,得佛淨耳;令一切眾生得清淨耳,解了耳根空無所有;令一切眾生得廣大耳,皆悉寂靜識無所起;令一切眾生得法界等耳,能善聞持一切佛法;令一切眾生得無著耳,悉能分別無礙諸法;令一切眾生得無壞耳,一切異論無能壞者;令一切眾生得周普耳,廣大清淨;令一切眾生得天耳、佛耳。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耳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清淨耳。  「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清淨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如來鼻相,得善相鼻,得愛樂鼻,得清淨鼻,得隨順鼻,得高好鼻,得伏怨鼻,得如來鼻;令一切眾生得端正面門,得一切法門,得無礙門,得善現門,得無厭門,得清淨門,得離惡門,得諸如來圓滿面門,得一切門,得善樂無量門。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究竟得入諸佛法中;令一切眾生攝取十方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分別深解諸佛妙法;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法得到彼岸;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令一切眾生得諸如來無量法門;令一切眾生得究竟清淨;令一切眾生得佛法明,普照諸法;令一切眾生得嚴淨佛剎;令一切眾生得佛堅固不可壞身。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鼻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安住自在大王地時,能以牙齒布施眾生,如華齒王菩薩、六牙白象王菩薩布施齒時,獲難得心,如優曇華清淨施心,無盡施心,不濁施心,無著施心,無量施心,調伏捨諸根心,一切施心,一切智願心,安隱眾生心,成就施心,大施心,勝施心。身之要用,牙齒為最,己所寶重,眾所歎惜,而能惠施諸乞求者。菩薩摩訶薩安住此法捨牙齒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白淨利牙,成最勝塔,受天人供;令一切眾生得佛齊密無間齒相;令一切眾生行調伏心,進趣菩薩諸波羅蜜;令一切眾生口齒清淨,顯現明白;令一切眾生念莊嚴口,牙相成就,開現鮮潔;令一切眾生含齒四十,常出無量清淨妙香;令一切眾生得安住旋牙華色莊嚴,能調伏心;令一切眾生得清淨牙,能放無量億千光明,鮮潔圓滿,普照十方;令一切眾生得徐噍牙,飯入口迴,粒粒皆碎,無所味著,為上福田;令一切眾生得勝妙牙,放無量色光,授菩提記。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牙齒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礙嚴淨諸法智慧。  「菩薩摩訶薩若有人來從乞舌時,於乞求者柔軟語、愛語、慈愍心語,生撫慰心,如善口王菩薩、不退轉菩薩、及餘無量菩薩摩訶薩等於諸趣中受無量生時,有乞舌者先安乞人,處師子座,捨己舌時以歡喜心、不壞心、無嫌恨心、大心、生佛家心、建立菩薩家心、不濁心、勇猛精進心、不著自身心、無怨敵心,以右膝著地,出舌示已,作柔軟語、愛語、慈愍心語,謂乞者言:『汝取我舌,隨意所用,充滿汝意。』菩薩摩訶薩布施舌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廣長舌相,能出一切具足音聲;令一切眾生得覆面舌相,所言無二,皆悉誠實;令一切眾生舌能遍覆一切佛剎,示現諸佛自在神力;令一切眾生得軟薄舌,宣通清淨第一上味;令一切眾生得正語舌,有所言說一切歡喜,疑網悉除;令一切眾生得淨光舌,能放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光明;令一切眾生得決定語,善能分別無盡法藏;令一切眾生得淨勝舌,善眾言音,究竟教化;令一切眾生得音聲智,善能隨順入語言海;令一切眾生善能演說一切諸法,於諸語言出生智慧,得到彼岸。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舌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礙智,諸願滿足。  「菩薩摩訶薩若有眾生來乞頭時,如無上智菩薩、善男子迦葉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諸大菩薩布施頭時,欲得一切妙智慧首;欲得無上菩提之首,救護眾生;欲見一切諸妙法首;欲見一切淨智慧首;欲具一切無礙法首;欲見最勝妙首之地;欲得勝智慧首,一切眾生皆悉愛念;欲具智慧正法藏首,一切眾生所不能覩;欲得十力大智慧王,欲得滿足一切諸法自在之首;一切世間所不能壞。菩薩摩訶薩住是法住,則學一切諸佛所學,深信諸佛,長養善根,有來求者,充滿其意,悉令歡喜,菩薩心淨歡喜施與;愛樂佛法,得清淨明,安住菩提,心不退轉,能行大捨,諸根歡悅,增長妙法,正直善心,能廣大施。菩薩布施頭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如來首,一切世間無能見頂,於一切處所不能壞,出過一切諸世界上,頂相具足,旋髮莊嚴,一切世間所未曾有,得佛首相,嚴勝殊特;令一切眾生得智慧首、最勝首、清淨首、具智慧首。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頭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具足勝法,逮得無上大智慧首。  「菩薩摩訶薩施眾生手足,如勇猛王菩薩、無畏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於諸趣中無量生處,布施手足,修信心手,常行正法,饒益眾生,威儀庠序,寶手為首,無著施手,菩薩所行真實不虛,施心廣大,建立善根,遠離慳貪,具菩薩行,於如來所,得不壞信,除滅惡道,成就菩提。菩薩摩訶薩施手足時,以無量無邊曠大之心,開淨法門,入諸佛海,見一切佛,成就施手,滿眾生意,悉能受持一切種智菩提諸願,修清淨心,離煩惱纏,得智身、法身,無斷無壞,不可磨滅,一切魔業不能傾動,親近善知識,修習一切菩薩布施之所,出生菩薩摩訶薩一切智境界。施手足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悉得寶手,具神通力,成寶手已,各相敬重,生福田心,以種種寶,更相供養;又以眾寶莊嚴,供一切佛,興妙寶雲,遍諸佛剎;令一切眾生修習慈悲,不相惱害,遊諸佛剎,安住無畏,以少方便,究竟神足,以寶手、香手、衣手、蓋手、鬘手、華手、末香手、莊嚴具手、無量華手、無量香手、普手,以神通力,詣諸佛剎,供養諸佛;能以一手遍摩一切諸佛世界;能以神足自在之手,持一切眾生,手相成就,放無量光;能以一手普覆眾生,得佛縵網手足相好。是為菩薩摩訶薩大迴向手,普覆眾生;令一切眾生志常樂求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出生無量功德大海,得忍辱心;見來求者,皆大歡喜,觀無厭足,入深法海,逮得諸佛所共善根。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手足時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壞身出血布施眾生,如法手菩薩、喜心王菩薩等無量菩薩摩訶薩,於諸趣中無量生處,於乞求者壞身出血,而布施之。以薩婆若心施,喜菩提心施,樂修菩薩行心施,不計苦痛心施,於來乞者無慊恨心施,趣向一切菩薩心施,長養一切菩薩心施,增廣菩薩善心施,以不退轉心施,不休息心施,不惜己心施。菩薩摩訶薩壞身出血布施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具足菩薩法身、智身;令一切眾生成就微密金剛之身;令一切眾生得無盡身、清淨不壞;令一切眾生得現化身,遍滿十方一切世間;令一切眾生得可樂身,明淨鮮潔,不可沮壞;令一切眾生得法界生身,於如來身無所染著;令一切眾生得寶光明身,無能壞者;令一切眾生得智藏身,於不死法而得自在;令一切眾生得寶海身,一切眾生所見不虛;令一切眾生得虛空等身,於諸世間無所染著。是為菩薩摩訶薩壞身出血布施善根,大乘心迴向,清淨心迴向,大心迴向,歡喜心迴向,大歡喜心迴向,無厭心迴向,安樂心迴向,不濁心善根迴向。  「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髓肉時,歡喜軟語謂乞者言:『我身髓肉隨意取用。』如饒益菩薩、一切施王菩薩等無量菩薩摩訶薩,於諸趣中無量生處,捨髓肉時,心大歡喜,施心深廣,不可測量;一切菩薩所修習心,無上大乘妙善根心,捨離塵垢正直勝心,於來求者施無盡心,能捨自己愛重身心,一向專求無量善根妙功德寶所覆之心,菩薩所行無厭足心,大布施心,離疑惑心,於來乞者所布施物無中悔心,分別布施不求報心,平等布施無選擇心。菩薩摩訶薩施髓肉時,於諸佛所生尊父心,令一切眾生清淨安住嚴淨現在諸世界中一切佛剎,大悲現前救護眾生,菩提現前十力明觀,三世菩薩現前滿足善根,無畏現前大師子吼,三世現前智慧平等,一切世間現前盡未來際修菩薩願,無憂現前修習無數諸菩薩行。菩薩摩訶薩施髓肉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金剛藏不可壞身;令一切眾生得微密身,無有疎漏;令一切眾生得佛清淨莊嚴如意法身;令一切眾生得百福德身,三十二相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得八十種好妙莊嚴身,具足十力,不可斷壞;令一切眾生逮得如來常住妙身,不可測量;令一切眾生得最勝身,一切諸魔所不能壞;令一切眾生悉得一身,等三世佛;令一切眾生得無礙身,微妙清淨滿虛空界;令一切眾生得菩薩藏身,悉能含受一切眾生。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髓肉一切智境界心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佛常住無量法身。  「菩薩摩訶薩見有眾生來從乞心,如無憂厭菩薩、不動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從乞心時,歡喜施與,學不斷施心,一切無盡施心,大檀波羅蜜心,到檀波羅蜜彼岸心,學一切菩薩行布施心,於一切施得無盡心,修習一切大布施心,建立一切菩薩施心,現前正念諸佛施心,充滿一切來求施心。菩薩摩訶薩布施心時,以清淨心施、以度脫一切眾生心施、以十力菩提境界心施、以滿足大願心施、以修習菩薩行心施、以得薩婆若心施、以不捨本願心施,以此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金剛藏心,一切金剛圍山所不能壞;得金剛莊嚴心、離恐怖心、不可勝心、一切世間無能盡心、勇健勝幢智慧藏心、大那羅延高勝幢心、眾生大海不可盡心、不可沮壞那羅延藏心、悉能壞散諸魔魔業、魔軍眾心、威武勇健大丈夫心、無恐怖心、大誓莊嚴勝堅固心、最勝生菩薩心、具諸佛法菩提莊嚴心、坐菩提樹成就一切如來正法離諸愚癡一切種智正覺之心、具十力心。是為菩薩摩訶薩施心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具足無著十力之心。  「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腸、腎、肝、肺時,如難勝菩薩、滅惡自在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腸、腎、肝、肺,見已歡喜,以愛眼觀,起菩提愛,隨彼所樂,悉滿其意,歡喜施與,心不中悔,正念觀察於不堅固身取堅固身,我此穢身虎狼狐狗眾獸所食,此身無常可棄捨物。菩薩摩訶薩如是觀已,敬心諦視來乞求者;復作是念:『我若不施,不得不堅固中堅固,無常中常,不淨中淨。』菩薩摩訶薩如是正念,則能開發清淨直心,解真實法,於來乞者生善知識心,能教化我,不堅固中而取堅固。菩薩摩訶薩作是念已,以此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內外清淨智慧藏身;令一切眾生得智慧藏腹,悉能受持一切智願;令一切眾生得清淨身,見者無厭,演放堅固妙香光明,普熏十方;令一切眾生逮得如來腹不現相,身宜相稱,肢節具足;令一切眾生得法味食,長養智身,具佛法愛,柔軟充滿;令一切眾生得無盡身,安住法身;令一切眾生得內清淨總持藏身,一切辯明,普照諸法;令一切眾生得清淨身,內外悉淨;令一切眾生得如來智修習行身,普雨甘露智慧法雨;令一切眾生悉得內身清淨寂靜,外身能為眾生作智慧幢王,照明一切。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腸、腎、肝、肺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悉得內外清淨之身,安住堅固無障礙智。◎◎  「菩薩摩訶薩見有來乞肢節諸骨,如法藏菩薩、夜光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施肢節骨,見來求者生大歡喜心、明淨心、寂靜心、慈心、安樂心、無所著心、清淨心,於來乞者生滿願心。菩薩摩訶薩以施肢節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如化身,永離世間骨血肉身;令一切眾生得金剛力身,無能壞者,無能勝者;令一切眾生得薩婆若力具足法身,從無縛無著法界出生;令一切眾生得智力身,諸根堅固,不可斷壞;令一切眾生得法力身,智力自在,到於彼岸;令一切眾生得堅固身,不可壞散;令一切眾生得隨應化身,善能調伏成熟眾生;令一切眾生得智熏身,具那羅延肢節莊嚴;令一切眾生得堅固流注不斷絕身,究竟永離一切疲倦;令一切眾生得安住力身,悉皆具足勇猛精進;令一切眾生得淨法身,悉能分別一切眾生,入於無量智身境界;令一切眾生得功德力身,除滅眾惡,見者不虛;令一切眾生得無礙身,皆悉究竟無染著智;令一切眾生得佛所攝身,常為一切佛所守護;令一切眾生得普饒益眾生之身,悉能遍入一切諸道;令一切眾生得圓應身,十方眾生悉見其面,無背佛法,清淨照明,常現在前;令一切眾生得具足精進身,修習究竟大乘智慧;令一切眾生捨離我慢自大放逸之身,得清淨身,智慧安住,不可傾動;令一切眾生得堅持戒身,成就大乘一切智業;令一切眾生得生佛家身,永離世間生死穢身。是為菩薩摩訶薩施肢節諸骨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皆悉清淨,得薩婆若。  「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手執利刀乞厚薄皮,以愛眼視,歡喜恭敬,為敷座處,即作是念:『福田難遇而今自來,滿我本願,決定究竟一切種智。』作如是言:『取我身皮,隨汝意用。』如清淨藏菩薩、金剛脇鹿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布施乞人厚薄皮時,如是迴向:以此善根令一切眾生得如來薄皮相,金色清淨;令一切眾生得金剛堅固不壞薄皮;令一切眾生得金色皮,如閻浮檀金藏;令一切眾生得無量色皮,隨應現色,悉令清淨;令一切眾生得明淨皮,不受塵垢,如樂沙門如來淨色;令一切眾生得第一色皮,自然清淨;令一切眾生逮得如來清淨色皮,微妙相好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得明淨皮,放大光明,普覆一切;令一切眾生得明網皮,無量光明圓滿具足,普覆世間;令一切眾生得潤澤皮,眾色清淨。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自身厚薄皮時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逮得無上最勝菩提,皆悉具足如來功德。◎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七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五  「◎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手足指,如堅固精進菩薩、閻浮提自在王金光菩薩等無量菩薩摩訶薩,施手足指時,心大歡喜,顏色無異,乘大乘施,不求五欲施,不求名聞施,建立檀波羅蜜施、大施心施、離慳垢施、離嫉妬施、隨順佛施,以是施手足指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佛長指相;令一切眾生得指密相,圓??纖直;令一切眾生得赤銅甲相,筒密清淨;令一切眾生得大人指相,悉能攝持一切諸法;令一切眾生得具足隨好十力相指;令一切眾生得大人指相,纖??緊密;令一切眾生手足指端輪相莊嚴,指節平滿,文相明顯;令一切眾生得蓮華色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令一切眾生得光明指,放光明網,普照十方諸佛世界;令一切眾生得淨妙指,以諸相好,具足莊嚴。是為菩薩摩訶薩施指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心皆清淨。  「復次,菩薩摩訶薩請求法時,若有人言:『汝能施我連肉爪者,當與汝法。』菩薩答言:『但與我法,隨汝所須,恣意取用。』如求法王菩薩、無盡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欲令一切眾生具正法故,以是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悉得赤銅如來相爪;令一切眾生得潤澤爪;令一切眾生得佛具足清淨光爪;令一切眾生得具足大人一切智爪;令一切眾生得無比爪,於諸世間無所染著;令一切眾生得莊嚴爪,普照眾生;令一切眾生得細妙爪,微密清淨,不可破壞;令一切眾生得佛具足方便相好,大智清淨;令一切眾生得善生爪,菩薩清淨,行業果報;令一切眾生得薩婆若善方便爪,放無量色妙光明藏。是為菩薩摩訶薩施爪肉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爪,具足莊嚴如來法身,皆悉滿足無障礙力。  「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為難得法故,能施法者作如是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當與汝法。』菩薩聞此,歡喜無量,作是思惟:『我為法故,尚於阿鼻地獄諸惡趣中受無量苦,況入人間微小火坑而得聞法?奇哉!正法甚為易得,免於地獄無量楚毒,入小火坑而聞正法。汝但說法,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薩、金剛思惟菩薩,為法歡喜入火,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佛所住一切智法,於無上道,堅固不退;令一切眾生皆悉除滅惡趣火坑,受如來樂;令一切眾生得無畏心,離眾恐怖;令一切眾生常樂求法,皆得歡喜,佛法莊嚴;令一切眾生離諸惡道,悉能除滅三毒熾火;令一切眾生悉得快樂,成就如來最勝妙樂;令一切眾生得菩薩心,悉能除滅貪恚癡火;令一切眾生悉得菩薩諸三昧樂,普見諸佛,心大歡喜;令一切眾生常聞正法,究竟佛道,未曾忘失;令一切眾生悉得菩薩自在諸通快樂,究竟具足薩婆若智。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赴火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具智慧火,遠離一切諸不善業。  「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舉身具受無量諸苦;為正法故,為廣說正法故,建立菩薩道故,開無上菩提故,具足無上智故,修習十力故,增廣一切智心故,得無礙智故,令一切眾生清淨故,入一切菩薩境界故,守護大乘佛菩提故;如求正法菩薩、勇健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受無量苦;乃至謗正法人、極大惡人、惡業障人、持魔業人,為正法故,代彼惡人具受諸苦。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代諸眾生受苦,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離一切苦,得安樂利道;令一切眾生離諸苦,受成就妙樂;令一切眾生永滅苦陰,得如電光樂;令一切眾生超出苦獄,具足究竟智慧之行;令一切眾生見安隱道,離苦惱趣;令一切眾生得法愛樂,充滿具足,究竟寂滅一切眾苦;令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悉欲濟度一切苦海;令一切眾生得諸佛樂,斷生死苦;令一切眾生得無比淨樂,其身永離一切苦受;令一切眾生得一切勝樂,究竟具足佛無礙樂。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悉受眾苦善根迴向,救護眾生,令一切眾生安住薩婆若無礙解脫。  「菩薩摩訶薩為求法故,為法難得故,能捨大地四海國土、大小諸城、村邑丘聚、國土豐樂、人民熾盛、園林浴池、華果繁茂如是種種無量莊嚴,天下太平,無有怨敵,金銀寶藏、妻子眷屬,皆悉能捨。於不堅固中求堅固法,饒益一切諸眾生故,令一切眾生得佛無礙清淨解脫薩婆若道;如大勢妙德菩薩、勝趣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故,乃至一句一味,五體投地,敬禮頂受,正念三世諸佛勤求正法,於正法中,心常欣樂,修習諸願,求離貪法,捨離世間帝王自在之法,樂求無上法王自在勝法;不念不著一切世間,以離世法自長養心,遠離一切世間惡語,寂靜安立諸佛所住。菩薩摩訶薩為求正法,以施四天下大地國土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悉能捨離內外所有;令一切眾生能捨一切,心無中悔;令一切眾生不惜身命、資生之具,常求正法;令一切眾生悉得法利,斷除無量眾生疑惑;令一切眾生常樂正法,於諸佛法得深法愛;令一切眾生能捨身命、世間自在樂求佛法,大心修習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恭敬尊重諸佛正法,能捨身命,究竟正法;令一切眾生護持佛法,修習如來難得聞法;令一切眾生悉得諸佛菩提明照,畢菩薩行,不由他悟;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法而得自在,拔出疑刺,心常清淨。是為菩薩摩訶薩為求難得法故,布施國土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知見滿足。  「復次,菩薩摩訶薩行法自在時,悉教斷除閻浮提內城邑聚落,一切屠殺二足、四足,普施無畏,離怨敵心,修菩薩行,以政治國,滅除眾生一切苦難,發起一切眾生安隱心寶,具足正直勝妙心寶,能自具足三種戒法,亦令眾生具三種戒。菩薩摩訶薩以不殺等五戒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長壽慧,具菩提心,命根無量;令一切眾生得無量壽,恭敬供養一切諸佛;令一切眾生具足修習,離老死法,一切眾難不能害命;令一切眾生逮得無量離病苦身,命根自在,能隨意住;令一切眾生得無盡命,盡未來劫,悉具修習菩薩所行,調伏化度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得淨命門,十力善根皆悉來入;令一切眾生善根具足,壽命無量,諸願成滿;令一切眾生悉見諸佛,修習無盡長壽善根;令一切眾生於如來家學諸所學,具足成就無盡命根,於聖法中得歡喜心;令一切眾生得無老病不死命根,無盡精進,安住佛智。是為菩薩摩訶薩以離殺等五戒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安住如來三種淨戒具足,究竟十力智慧。  「菩薩摩訶薩若見眾生殘害不仁,若人若獸,毀其男形,令身殘闕,受諸楚毒;見此苦已,起大慈悲而救度之,悉令貴樂珍寶具足。菩薩摩訶薩謂惡人言:『汝為何利造此惡業?隨汝所須盡相資給,汝今便可捨是惡業,不能正念,肆其貪欲,害彼自利,以求己樂,無有是處。如此惡行、諸不善法,一切如來所不讚歎。』菩薩摩訶薩悉能捨離一切所有,令彼眾生不行惡業,又為彼人說微妙法,謂:『寂靜法,長養淨行,除滅不善,修習慈心,不惱眾生。』時,彼惡人聞此法言,即捨惡行,修清淨業。菩薩摩訶薩以慈救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佛大人陰藏之相;令一切眾生具足男形,得丈夫意,清淨梵行;令一切眾生成就丈夫無欲之身,乘無礙智,究竟不退;令一切眾生得大人身,永離欲心,無所染著;令一切眾生皆悉成就善男子法,諸佛讚歎,智慧具足;令一切眾生得大人力,具足成就十力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得成就男子之形,堅固安住,未曾有法;令一切眾生於五欲中無著無縛,心得解脫,厭離三界,修菩薩行;令一切眾生皆得成就第一智人,一切信伏,皆受道化;令一切眾生成就菩薩丈夫深智,究竟一切大乘佛趣。是為菩薩摩訶薩救毀形者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皆悉救護諸善男子,生賢聖家,智慧具足,修習履行男子勝智,善能示現七丈夫趣,具足無上丈夫正法,常能化度一切眾生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佛清淨丈夫勝法。  「復次,菩薩摩訶薩若有如來興出於世,以大音聲普告一切:『如來出世!如來出世!』令一切眾生得聞佛音;聞佛音已,捨離自大、憍慢、放逸,得見諸佛,堅固安住,念佛三昧,修佛境界,未曾廢忘,恭敬供養一切諸佛,常樂見佛,以百千劫難值遇故,廣為眾生說佛難遇;眾生聞已,常欲樂見一切諸佛,心大歡喜,恭敬供養,尊重讚歎;於如來所聞諸佛名,於無量佛所種諸善根,修習增長。無量眾生因如來故,悉皆清淨;無量眾生因如來故,悉淨調伏。彼諸眾生於菩薩所,生善知識心;因菩薩故,諸眾生等悉具佛法,彼諸眾生無量劫中所修善根,悉作佛事。菩薩摩訶薩以歎佛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初不失時,如應受化,令佛歡喜;令一切眾生常樂見佛,未曾廢忘;令一切眾生修習智慧,能持一切諸佛法藏;令一切眾生不離佛法,於無量劫修菩薩行,常聞正法;令一切眾生得不忘念,悉持一切諸如來智;令一切眾生不念異業,正念諸佛,修習十力;令一切眾生隨方見佛,盡虛空界,一切如來,悉得奉見;令一切眾生得佛身自在,於一切世界現成佛道;令一切眾生於善知識所聞佛正法,於諸如來得不壞信;令一切眾生讚佛出世,皆悉不虛化度眾生,普令清淨。是為菩薩摩訶薩歎佛出世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悉見諸佛如應受化於無上道,一切佛法究竟清淨。  「復次,菩薩摩訶薩布施大地,或布施佛,起立殿堂;或施菩薩及善知識,隨意所用;或施聖僧,造立坊舍;或奉父母,興建屋宅;或施餘人,聲聞、緣覺一切福田,諸乞求者;或施四眾,隨意受用,令無所乏;或奉如來,造立塔廟;如是等施,隨彼受用,悉離怨敵一切恐怖。菩薩摩訶薩以施大地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薩婆若清淨佛地,究竟得到普賢菩薩所行彼岸;令一切眾生得大地陀羅尼,離癡正念,悉能受持諸佛妙法;令一切眾生持一切法,守護佛法;令一切眾生得大地等心,於眾生所清淨正直,不生惡念;令一切眾生持佛族姓,不斷佛種,次第成立一切菩薩諸地善根;令一切眾生普為一切作安隱依,悉令調伏,成就清淨;令一切眾生與如來等饒益眾生,安立佛力;令一切眾生悉為一切之所愛樂,安住諸佛所愛樂處;令一切眾生堅固安住如來諸力無畏法中;令一切眾生得薩婆若地,於諸佛法自在究竟。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大地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界究竟如來清淨道地。  「復次,菩薩摩訶薩布施僮使,或奉諸佛菩薩知識,為欲增長如來法故;或施僧寶、或奉給父母尊重福田;或復給施諸病瘦者,全濟其命,一切貧窮諸乞求者,皆悉施與;或施塔廟,供給灑掃;若有人能書寫佛經,為護法故,以無量億僮僕淨人給其使,令此諸給使,皆悉聰達,明了黠慧,柔軟調伏,常勤精進,未曾懈怠,成正直心、饒益心、安樂心、慈心、離怨敵心,此諸僮僕以如是心奉給於彼菩薩摩訶薩,隨彼受者方俗所宜,才能技術,以此僮僕而施與之,悉是菩薩淨業所起,能令僮僕悅可彼意。菩薩摩訶薩以施僮使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調伏心,奉給諸佛,修習善根;令一切眾生隨順奉給一切諸佛,悉能聞持諸佛所說;令一切眾生隨意自在進現如來,常修正念,無餘惡心;令一切眾生紹繼佛種,隨順如來所攝善根;令一切眾生奉給如來,常不失時,所見諸佛,皆悉不虛;令一切眾生悉攝一切諸佛妙義,言辭清淨,遊行無畏;令一切眾生悉覩諸佛,樂觀無厭,於諸如來,不惜身命;令一切眾生得見諸佛,心無染著,離世所依;令一切眾生依止諸佛,遠離一切,世間吉祥;令一切眾生隨順佛趣,一向樂求無上菩提。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僮使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永離垢染,得佛淨地如來法身自在無礙。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為給使時,捨離憍慢,謙下心、給使心、如大地心、忍一切苦心、供給一切無厭足心、無懈怠心,與一切貧賤眾生諸善根心,一切尊貴富樂,乃至童蒙愚小,皆悉恭敬供養心,堅固安住最勝法門,正念修習一切善根心。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僮使無乏,修菩薩行,心不退轉,未曾違失菩薩正義,一心專求菩薩之道,了達菩薩平等正法,得在如來種姓之數,修真實法,增菩薩行;令諸世間得淨佛法,深心解脫,究竟菩提;令一切眾生增長清淨勝大善根;令一切眾生向大功德,究竟一切智。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以身供給所攝善根,令一切眾生善能給侍一切諸佛,其心調柔,常聞正法、受持法、守護法、不忘法、不壞法、不選擇法、不離法、善調伏法、善能調伏不調伏法、調伏寂滅法;令彼眾生於諸佛所,善能隨順以隨順功德;令一切眾生作第一塔,悉能堪受眾生供養;令一切眾生作第一福田,自然正覺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作最勝福田,普能饒益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悉作殊勝功德義藏,皆能窮盡善根源底;令一切眾生作淨妙福田,悉能出生果報無量;令一切眾生得勝出道,悉能超出一切世間;令一切眾生作第一調御,隨其所應悉能示導;令一切眾生得最勝陀羅尼,悉能受持諸如來法;令一切眾生逮得無量最勝法界,具足虛空無礙正道。』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己身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逮得如來應供智身。  「菩薩摩訶薩悉得法愛,清淨喜心,能以自身普覆諸佛,常樂修習無上法寶,於諸佛所生父母心;欲得究竟無礙道法,成就無數那由他智慧妙寶、諸善根門,於諸如來無量法門,正念不忘,深解如來諸境界義;能以如來微密梵音,普雨一切諸佛法雨,如來法雲,遍覆一切而無所畏;能分別說一切智人地,具足究竟薩婆若乘,以無量無邊大法成滿諸根。菩薩摩訶薩於諸佛所聞甚深法,歡喜無量,修習正道,自能除滅一切疑惑,又令眾生歡喜無量,疑網悉除,功德成滿,善根具足,修習無量法門,普行大願,饒益眾生,安住不動金剛藏智,正心專求無上菩提,悉能嚴淨一切佛剎,恭敬親近無量如來。菩薩摩訶薩安住此法,自身普覆一切諸佛,以此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妙身具足,悉能普覆一切諸佛;令一切眾生依如來住,常見諸佛,未曾遠離;令一切眾生得最勝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令一切眾生行離有梵行,能令一切諸佛歡喜;令一切眾生得無我所身,於我、我所,心無所著;令一切眾生悉能分身遍一切剎,於諸世界而無來去;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身,離我、我所,自在遊方;令一切眾生出生佛身,處在如來無上身家;令一切眾生得法力身,安住法座忍力,成就心不可壞;令一切眾生得無比身,具足如來清淨法身;令一切眾生得出世間功德之身,於空法界而得出生。是為菩薩摩訶薩自身覆佛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成三世佛勝妙功德。  「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一切眾生時,作如是念:『令一切眾生成就善根;令一切眾生常念善根;令一切眾生能為明燈;令一切眾生安隱樂住;令一切眾生得法藏腹,悉能含受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作世間明,滅除眾闇;令一切眾生悉作一切善根因緣,為善知識展轉相成,開示正道,得無上樂;令一切眾生作明淨日。』菩薩摩訶薩以身布施一切眾生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究竟諸佛智慧道地;令一切眾生隨順正道,悉令究竟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常處佛會,悉受正化;令一切眾生威儀具足,成就諸佛清淨威儀;令一切眾生悉得涅槃,深解法義;令一切眾生悉得勝法而無厭足,常遇勝法,生如來家;令一切眾生捨世希望,逮得如來真實希望;令一切眾生坐菩提樹,出生無量清淨善根;令一切眾生摧滅一切煩惱怨敵,發無害心;令一切眾生得無畏法,悉能護持一切佛法。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自身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饒益安隱,得無上法。  「菩薩摩訶薩自以己身奉給諸佛,於一切如來生報恩心、生父母心;於諸佛所生清淨深心;以明淨心,受持菩提,得諸佛法,捨世間法,生如來家,隨順諸佛,守護自法,遠離一切眾魔境界,修佛境界,自以己身成就一切諸佛法器。菩薩摩訶薩修如是法自身,奉給一切諸佛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安住淨心,一切智寶而自莊嚴;令一切眾生得調伏眾生與其同事,遠離一切諸不善業;令一切眾生得不壞眷屬,悉能攝持諸佛正法;令一切眾生悉為如來清淨弟子,成就灌頂菩薩之地;令一切眾生悉為諸佛之所攝護,遠離一切諸惡知識;令一切眾生隨順諸佛,修習最勝生地菩薩法行;令一切眾生入佛境界,悉皆得受一切智記;令一切眾生與如來等,於諸佛法而得自在;令一切眾生悉為諸佛之所攝取,行無著業;令一切眾生悉為諸佛第一侍者,智慧具足,悅可諸佛。是為菩薩摩訶薩身奉事佛善根迴向無上菩提,迴向救護一切眾生,迴向眾生超出三界,迴向自心悉令清淨,迴向無量廣大菩提,迴向諸佛照明智慧,迴向己身為佛所攝,迴向受持一切佛法,迴向樂求一切佛法,迴向善根悉與三世諸如來等,迴向清涼心得一切佛法。◎  「◎菩薩摩訶薩布施國土時,捨世帝王自在之心,無著無縛,不求自在,遠離惡業,普於眾生,悉起饒益安樂之心。菩薩摩訶薩以施國土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遠離愚癡,明識業報;令一切眾生不樂世法;令一切眾生不著一切世間生處;令一切眾生不取世界堅固之相;令一切眾生心不染著陰界諸入;令一切眾生心不染著我、我所法;令一切眾生心不忘失諸菩薩行;令一切眾生未曾捨離諸善知識;令一切眾生能悉受持菩薩願行;令一切眾生諸善知識,皆悉歡喜。菩薩摩訶薩以施國土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法王處,於自在法,得到彼岸;令一切眾生得法王法,調伏一切結王怨敵;令一切眾生與法王同止,讚歎佛法如來智慧;令一切眾生住佛境界法王之家,能自在轉無上法輪;令一切眾生出生如來巧妙方便,得法自在,護持佛法,永使不絕;令一切眾生護持無量法王正法,皆悉成就勝大菩薩;令一切眾生於淨法界,得為法王,出興於世,相繼不絕;令一切眾生於諸世界作智慧王,調伏成熟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普為法界、虛空界等世界眾生作法施主,建立一切諸眾生界於摩訶衍;令一切眾生得法王法,與三世佛善根齊等。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王位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皆悉究竟安隱之處。  「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王京都、嚴飾大城,以歡喜心施、不亂心施、一向正求菩提心施、無量願心施、大慈心施、大悲心施、清涼心施、為利一切眾生故施、自安立摩訶衍故施、以諸佛法平等心施、行善法心施、欲一切智王心施、求法王自在意故施、欲增上智慧心施、欲一切清淨功德心施、堅固廣大心施、長養一切善根故施、遠離眾魔恐怖具足佛智故施、安住菩薩心力故施、究竟一切境界一切智菩薩所行及諸大願故施。菩薩摩訶薩布施京都、嚴飾大城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淨一切剎施佛令住;令一切眾生常樂阿蘭若處,安住寂靜;令一切眾生不著一切國土、都邑、聚落、大小諸城,究竟離欲,得上寂靜;令一切眾生心不親近一切世間,悉皆永離世間語言;令一切眾生得離欲心,布施所有,心不中悔;令一切眾生不著家業,得淨直心;令一切眾生悉捨一切,無所縛著,善施成就;令一切眾生不著住處,捨離一切居家貪著;令一切眾生捨諸苦惱,除滅一切恐怖憂慼;令一切眾生以一切世界為嚴淨剎,奉施諸佛。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京都、嚴飾大城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嚴淨佛住。  「菩薩摩訶薩布施寶女、侍人、眷屬,技術悉備,才能巧妙,善於言戲,威儀具足,奉給恭順,能感人心,世間功德,無不備舉,莊嚴綺麗,迴動天人,言音和雅而無麁陋,侍主盡禮,不失其意,姿容殊妙,見者無厭。千億技直,供侍寶女,皆是菩薩淨業果報,而用布施,以無著心施、離虛妄心施、不縛一切欲施、於一切色無所著施、不貪欲樂施、離欲覺觀施、於寶女形色不生想施。菩薩摩訶薩布施寶女眷屬善根迴向,迴向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迴向悉得諸佛喜樂、迴向不堅固中而得堅固、迴向金剛界智不可壞心、迴向如來圓滿大眾、迴向攝取堅固真實、迴向無上菩提之心、迴向智慧分別諸法、迴向出生一切善根、迴向不違三世佛教。菩薩摩訶薩住如是法,生如來家,出生一切智道,深入一切菩薩智業,捨離一切世間塵垢,調伏寶心,功德圓滿,無上福田,廣說妙法,安立眾生,令一切眾生,皆悉清淨修習,攝取一切善根。菩薩摩訶薩布施寶女眷屬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逮得無量三昧眷屬,又得菩薩不壞三昧;令一切眾生悉入諸佛莊嚴三昧,常樂觀佛;令一切眾生悉行菩薩不可思議自在遊戲三昧,安住無量自在三昧;令一切眾生入如實三昧,不壞其心;令一切眾生悉得菩薩甚深三昧,於一切三昧,皆得自在;令一切眾生皆悉成就三昧眷屬心得解脫;令一切眾生善能分別種種三昧,悉能善取諸三昧相;令一切眾生得勝智三昧,修習一切諸三昧門;令一切眾生得無礙三昧,能決定入不壞正受;令一切眾生得無著三昧,心常念行不二三昧;令一切眾生得不可壞清淨眷屬、菩薩眷屬;令一切眾生普發清淨菩提之心,滿足佛法;令一切眾生薩婆若力清淨滿足,得無上智;令一切眾生得隨順眷屬,悉與眾生同意安住;令一切眾生悉得滿足一切智,功德成就一切勝妙善根;令一切眾生得真實眷屬,成就如來清淨法身;令一切眾生成就諸辯,無縛無著,廣說諸佛無盡法藏;令一切眾生各為一切作善知識,成就一切勝妙善根;令一切眾生淨業滿足,成就一切諸清淨法;令一切眾生滿足諸佛淨妙法門,以諸淨法莊嚴世間。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寶女眷屬善根迴向。◎  「◎復次,菩薩摩訶薩布施妻妾男女,如須達拏太子、現莊嚴王菩薩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乘薩婆若乘,行一切施,具足成滿檀波羅蜜,嚴淨菩薩布施之道,長養清淨不悔施心,入一切施寶薩婆若心。令一切眾生皆悉清淨,具正直心,具足清淨正直心已,一切菩提,皆悉滿足,志常樂求菩薩淨道,受持諸佛菩提門願,修習一切如來家心。如是菩薩摩訶薩意力成就,求如來處;自知己身,係屬一切,不得自在,隨彼走使,普於眾生,行一切施,於未滿足者,悉令滿足。護持安慰一切眾生,欲令自身普為世間作第一塔,令一切眾生皆悉歡喜;欲於一切具平等心;欲為世間作清涼池;欲為世間作施樂主;欲為一切作大施主,智慧為首,習菩薩行,如說修行;欲成一切種智,大誓莊嚴;欲常專求智慧福田,悉請眾生長養善根,建立己身,崇順正教,普為一切作智慧明,正念菩薩一切施心,一切諸佛常現在前。菩薩摩訶薩以布施妻妾男女所攝善根,無著無縛解脫心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普出無量變化之身,充滿十方一切世界,轉不退法輪,安立一切眾生於無上道;令一切眾生不貪著身,諸願具足,悉詣十方諸佛世界;令一切眾生得離憎愛心,斷愛恚結;令一切眾生為佛真子,行如來家;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生自己心,不可沮壞;令一切眾生常為佛子,從法化生;令一切眾生得正希望,成薩婆若;令一切眾生修習善根,究竟具足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成就諸佛菩提解脫,施無上法;令一切眾生得無生心,不壞因緣;令一切眾生坐菩提樹,得最正覺,成無上道,化生無量真法男女。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妻妾男女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無著解脫無礙智慧。  「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從乞家者,以家莊嚴具,具足莊嚴而布施之,修習威儀;於家無著,遠離居家一切覺觀,厭惡家業、資生之具,於家珍妙、玩好之物,不生貪心,無所味著,於家眾具,無染縛心,解家磨滅,須臾變易,出家求道,究竟佛法,安住菩薩,住佛法莊嚴,心能捨一切而不中悔,常為諸佛之所稱歎;於資生物、一切住處,心無染著,見來求者,歡喜無量,能決定施。菩薩摩訶薩以家布施所攝善根,如是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捨離妻子,常樂出家;令一切眾生信家非家,捨家求道,於佛法中淨修梵行;令一切眾生樂一切施,心不中退,安住離慳;令一切眾生永離家法,少欲知足,無所藏積;令一切眾生不樂俗家,常樂佛家;令一切眾生悉皆永離障礙之法,滅除一切諸障礙道;令一切眾生不染家屬,雖現在家,心無所著;令一切眾生善化一切,雖現在家,說正覺智;令一切眾生示現在家,住佛所住,心常隨順如來智慧;令一切眾生在家,悉能悅喜眾生,住佛所住。是為菩薩摩訶薩以施家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悉行菩薩種種諸行,滿足諸願智慧自在。◎  「◎菩薩摩訶薩布施莊嚴遊戲園林時,作如是念:『我當為一切眾生作愛樂法林;我當為一切眾生示現悅樂之處;我當與一切眾生無量歡喜;我當為一切眾生開淨法門,超出三界;我當與一切眾生無上菩提,滿足諸願;我當為一切眾生而作慈父,智慧觀察一切三界;我當惠施一切眾生資生之具,令無所乏;我當為一切眾生而作慈母,出生善根,滿足諸願。』菩薩摩訶薩善根迴向,無厭足心,遠離一切眾生諸惡,迴向正心,安隱一切眾生迴向;不求報恩迴向;不求眾生利養迴向;不求讚歎迴向;除滅一切眾生無量苦惱迴向;一切眾生其心清淨,猶如虛空迴向;一切善根為首,觀察一切諸法真實迴向;一切眾生以大莊嚴而自莊嚴,永離苦陰迴向;於摩訶衍願而無厭足,永離邪見,具足修習菩薩所行,及諸大願迴向。菩薩摩訶薩以施莊嚴遊戲園林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得轉勝善根,究竟成就無上菩提園林之心;令一切眾生得不動法,普見諸佛,皆悉歡喜;令一切眾生常樂法林,逮得佛剎,娛樂園林;令一切眾生得淨妙心,常見如來大神足林;令一切眾生悉樂如來自在、遊戲智慧自在,遍遊十方;令一切眾生修習法戲,詣諸佛剎,諮受道化;令一切眾生樂菩薩戲,盡未來劫,修菩薩行,心無疲倦,安住解脫;令一切眾生見一切佛,充滿法界,樂佛大心,清淨園林;令一切眾生詣諸佛剎,其心欣樂,供養諸佛;令一切眾生樂離欲心,清淨莊嚴一切佛剎。是為菩薩摩訶薩布施莊嚴遊戲園林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遊戲一切諸佛園林,見一切佛。◎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六  「◎復次,菩薩摩訶薩作無量億那由他阿僧祇,大眾施會,離惡清淨,諸佛所歎。普淨眾生永離眾惡,淨三業跡,生薩婆若;無量境界,皆悉清淨,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布施之具,皆悉莊嚴而以惠施。菩薩摩訶薩以大施會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悉得無上菩提之心,行無量施,皆悉清淨;令一切眾生,皆悉究竟無量無邊清淨之道;令一切眾生,行無量慈,隨眾所須,悉令滿足;令一切眾生,行無量悲,悉能救護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隨順三世如來正教,令佛歡喜;令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行布施,心不中悔;令一切眾生皆悉長養勝妙信根,於念念中,修行增進無量布施;令一切眾生,得摩訶衍心,皆悉成就大乘施會;令一切眾生,成大善會施、究竟施、善施、勝施、隨願施、第一施、上施、無上施、無等施、出世間施、一切諸佛所讚歎施;令一切眾生,成第一施主,於諸惡道拔出眾生,安置無礙清淨智道,修平等願真實善根,得無等等如來智慧;令一切眾生,安住寂靜諸禪定智,趣不死道,究竟一切通明智慧,勇猛精進,具足諸地,莊嚴佛法,究竟彼岸,永不退轉;令一切眾生,得不退轉大乘之會,給施眾生而無休息,究竟無上一切種智;令一切眾生,種諸善根,悉到無量功德彼岸;令一切眾生,諸佛所歎,普為一切作大施主,功德具足,充滿法界,普照十方施無上樂;令一切眾生,悉為平等大布施主,究竟善根,等攝眾生;令一切眾生,為勝施主,建立一切於無上乘;令一切眾生,為應時施主,悉離非時,究竟時會;令一切眾生,為善施主,具大人施法,到於彼岸;令一切眾生,為嚴淨施主,至一切佛薩婆若處;令一切眾生,為一切淨施主,出生積聚法界等功德;令一切眾生,為出過一切施主,滿足大願,度脫眾生,安住如來處非處力。是為菩薩摩訶薩大施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行無上捨,究竟佛施、成就善施、不可壞施、諸佛法施、愛眼心施、救眾生施、薩婆若施、見諸佛施、具威儀施、具足菩薩所行功德佛智慧施。  「復次,菩薩摩訶薩悉捨一切資生之具,心無貪著,不求果報;世間富樂無所希望,捨離愚癡,深解諸法;饒益安立一切眾生;真實相心,解一切法,種種莊嚴,諸資生具,無量境界,種種莊嚴,資生之具,饒益眾生;究竟施、一切施、內外施,增長直心,令一切眾生具功德寶心,善能饒益無量眾生;令一切眾生成就寶心;令一切眾生,清淨善根等三世佛,具一切智。菩薩摩訶薩以施資生之具所攝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清淨調伏;令一切眾生,皆悉嚴淨一切佛剎,除滅煩惱;令一切眾生,以清淨心於念念中充滿法界;令一切眾生,智慧充滿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了達三世,於一切時轉不退法輪;令一切眾生,悉皆示現一切種智,巧妙方便,饒益眾生;令一切眾生,悉悟一切諸如來道,盡未來劫於一切剎,廣說佛法,未曾休息;令一切眾生,於無量劫修菩薩行,心無厭倦;令一切眾生,於一切世界:淨世界、不淨世界、小世界、中世界、大世界、微細世界、廣世界、飜覆世界、伏世界,如是等一切世界,皆悉嚴淨;菩薩充滿,行大乘行,令一切眾生於念念中,悉作三世一切佛事,調伏眾生,立薩婆若。此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無量阿僧祇劫饒益眾生,令佛法不斷;以大悲心救護眾生,修習大慈具菩薩行;建立一切諸如來論,令一切眾生,皆悉不斷諸佛善根;有來求者悉滿其意而無患厭,能施一切,心無有悔,捨一切物、資生之具,隨所來方,無不欣悅,於諸眾生,如一子想,見來求者,心大歡喜,作是念言:『是我善知識。』  「爾時,菩薩長養大悲心、歡喜心、不可壞心、大施心;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隨其所須,悉資給之,充滿其意,令無所乏,皆令歡喜,斷其貧苦,具足富樂,同聲稱美,歎德而歸。菩薩爾時心大歡喜,於百千億那由他劫,受帝釋樂所不能及;須夜摩天王、兜率陀天王、化自在天王、他化自在天王,百千億那由他劫所受喜樂,所不能及;梵天王樂,乃至淨居天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禪定快樂,亦所不及;無量無數不可稱說阿僧祇劫轉輪王樂,亦不能及。菩薩摩訶薩如是大喜無量,信心增長,直心清淨,諸根柔軟,定心增廣,生菩提心堅固不轉。菩薩摩訶薩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離毒害心,令一切眾生安隱快樂,令一切眾生得真實義,令一切眾生悉得清淨無上菩提,令一切眾生悉得平等,令一切眾生得賢善心,令一切眾生逮得賢善摩訶衍心,令一切眾生所行悉善,令一切眾生具普賢菩薩所修願行,令一切眾生覺十力乘。  「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迴向時,於身、口、意業無著無縛解脫迴向,無眾生想迴向;無命想、無人想、無福伽羅想、無男子想、無年少想、無禪頭想、無造想、無受想、無有想、無無想、無今世後世想、無死此生彼想、無有常想、無無常想、非三有想、非無三有想、非想、非無想無縛無著解脫心迴向,無業迴向,無業報迴向,無虛妄迴向,無真實迴向,無思迴向,無思報迴向,無心迴向,無無心迴向。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不著內,不著外;不著緣,不著境界;不著因,不著因和合;不著法,不著非法;不著思,不著思果;不著色,不著色取,不著色滅;不著受、想、行、識,不著受、想、行、識取,不著受、想、行、識滅。菩薩摩訶薩若於此法中,心不著者,則不縛色,不縛色取,不縛色滅;不縛受、想、行、識,不縛受、想、行、識取,不縛受、想、行、識滅。若於此法而不縛者,則於諸法亦無有解。何以故?一切諸法,不生、不滅,無有自性,無一、無二,無多、無少,無有量、無無量,無善、無惡,無深、無淺,無靜、無亂,無著、無離,無法、無非法,無性、無非性,無有、無無故;菩薩如是見法,則是非法,言語道斷故。非法為法,而亦不壞一切業跡;具修菩薩行,不退一切智,解知業緣如夢、如響、如鏡中像,一切法如幻,而亦不違因緣業報;入甚深業,解法真實,無行無作,亦復不違業行之道。  「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如是迴向:一切種智,普遊十方,教化眾生。迴向者何義?永度世間生死彼岸,故說迴向;度諸陰彼岸,故說迴向;度語言道彼岸,故說迴向;度眾生相彼岸,故說迴向;度身見彼岸,故說迴向;度不堅固彼岸,故說迴向;度諸行彼岸,故說迴向;度諸有彼岸,故說迴向;度諸取彼岸,故說迴向;度諸世間法彼岸,故說迴向。菩薩摩訶薩若能以此善根迴向,則皆隨順一切諸佛、隨順法、隨順智、隨順菩提、隨順義、隨順迴向、隨順行、隨順真實、隨順清淨。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已,令一切眾生得如來法;諸佛歡喜,無佛不值,無法不了,於一切法無違無失,悉能分別一切佛法,不捨正法,不違因緣,內外諸法,法力具足,無有休息。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隨順一切堅固善根迴向。菩薩摩訶薩住此迴向,無量諸佛皆悉守護,得堅固法,修一切智;解隨順義,解一切法,隨順真性,得一切法,隨順堅固善根,隨順滿足諸願;得隨順堅固法,一切金剛所不能壞,得隨順堅固願,於一切法中而得自在。」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觀察一切大眾,觀察法界,深入諸法句味之義,修無量心,大悲普覆一切眾生,覺悟三世如來家法,入於一切諸佛功德,逮得諸佛自在之身,分別一切諸眾生心,隨所種善根,應受化時,隨順法身示現色身,以偈頌曰:  「一切世間諸大王,  菩薩現身於彼生, 處彼尊豪大王位,  悉能調伏諸群生。 其心柔軟常清淨,  於一切眾得自在, 常以正法治天下,  方便隨順樂世間。 菩薩清淨王家生,  常能如應轉法輪, 遠離諸惡正治國,  十方眾生無違教。 菩薩色相功德滿,  具足甚深妙智慧, 堅固安住不退轉,  悉能降伏一切魔。 常能具持清淨戒,  決定安住忍辱力, 除滅一切瞋恚毒,  常能修習最勝法。 菩薩具行布施法,  飲食華鬘乘衣服, 塗香房舍明淨燈,  如是等施無有量。 菩薩所施益眾生,  常能開發廣大心, 其意清淨大歡喜,  布施尊勝及世間。 菩薩悉能捨無量,  內外所有一切物, 所行布施常歡喜,  未曾暫有中悔心。 菩薩悉能施頭目,  手足肌肉及骨髓, 一切身分盡惠施,  其心未曾生中悔。 菩薩處在大王位,  清淨豪貴人中尊, 大悲以舌施群生,  楚毒無量不中悔。 菩薩施舌淨善根,  迴向一切諸群生, 悉令此等眾生類,  具足成就廣長舌。 菩薩歡喜施妻子,  其心未曾生憂悔, 又復欣悅施國土,  亦能捨身無所吝。 隨所樂求盡施與,  應時惠施無嫌恨, 一切所有能悉捨,  諸來求者皆滿足。 為法捨身無央數,  修諸苦行求菩提, 又為眾生受諸苦,  求無上智不退轉。 聽受如來正法故,  以身布施無疲厭, 內心歡喜無有量,  救護一切眾生故。 菩薩得見諸佛已,  慈心恭敬設供養, 饒益歡喜悉具足,  皆能聞持諸佛法。 迴向一切眾生類,  悉令世間得安樂, 普能救護一切眾,  永使究竟得解脫。 菩薩具足諸眷屬,  色身端嚴順教命, 妙莊嚴具為校飾,  聰叡仁賢巧智慧。 以饒益故悉布施,  而未曾有微吝心, 不為世間資生利,  饒益眾生求菩提。 具足修習淨功德,  履行無量諸勝業, 迴向一切眾生類,  亦不取業堅固相。 菩薩能捨大王位,  嚴飾京都諸城邑, 宮殿內外一切物,  遊觀園林諸池流。 無量無數百千劫,  以無上心行布施, 開悟世間示彼岸,  隨順化導群生類。 菩薩見有來求者,  悉從他方世界至, 隨彼所須滿其願,  菩薩大喜充遍身。 菩薩迴向施功德,  三世一切諸如來, 所學究竟到彼岸,  無上導師之境界。 菩薩觀察一切法,  誰為度脫眾生者, 為度脫誰至何處,  解空不捨布施心。 菩薩迴向智慧故,  菩薩迴向求正法, 菩薩迴向甚深義,  於一切法無所著。 心不分別一切業,  於諸業報不染著, 了達菩提從緣起,  於法真性無所壞。 解了己身不染著,  其心寂滅無所依, 智慧分別無業性,  善解因緣非無業。 不虛妄取過去法,  亦復不取未來法, 了達現在無所有,  觀察三世悉空寂。 菩薩究竟色彼岸,  受想行識亦如是, 永度一切到彼岸,  其心謙順常清淨。 觀察五陰十八界,  分別諸入及己身, 於此諸法求菩提,  皆悉空寂不可得。 不取諸法常住相,  於斷滅相亦不受, 一切諸法非有無,  諸業因緣和合生。 無有眾生得菩提,  一切諸法悉寂滅, 心不染著諸佛剎,  了達三世無所有, 若能如是解正法,  亦如一切諸最勝。 雖復推求無所得,  菩薩所行亦不虛, 是故緣中求諸法,  不違一切因緣道。 分別解說諸業跡,  欲令眾生悉清淨, 是為智者所修行,  一切諸佛之所說。 隨順思惟入正義,  自然覺悟無上道, 諸法無生亦無滅,  亦復無來亦無去, 不於此死而彼生,  深解一切諸佛法, 了達諸法真實性,  於法性中無所著。 永離諸法虛妄相,  彼人得見諸佛智, 分別解了諸法趣,  眾生諸趣佛國趣, 一切三世所有法,  皆悉了知無有餘, 三世諸佛所覺法,  悉能具足聞受持。 所說三世一切法,  如是等法悉非法, 隨順修行一切法,  而亦不壞諸法相, 菩薩迴向諸眾生,  令彼疾得一切智。◎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增長下品善根、中品善根、上品善根、無量善根、廣善根、種種善根、不可測量善根、不可思議善根、阿僧祇善根、無邊善根、佛境界善根、法境界善根、僧境界善根、善知識境界善根、一切眾生境界善根、方便境界善根、修習微妙境界善根、內境界善根、外境界善根、無量別異功德境界善根、修習一切施境界善根、清淨戒境界善根、菩薩內自專正於一切捨忍辱境界善根、精進不退轉境界善根、入種種禪定境界善根、修行諸地智慧境界善根、分別一切眾生心心境界善根、積集無量清淨功德善根、修習正念菩薩業境界善根、普覆一切眾生境界善根。菩薩摩訶薩行如是等無量善根,修習究竟,積集長養,廣開解已,則能安住忍力,閉惡趣門;善調諸根,威儀具足,永離顛倒,決定正趣;堪為一切諸佛法器,普為眾生作無上福田;常為諸佛之所守護,出生長養一切諸佛清淨善根,隨順具滿如來大願,深樂佛業,心得自在,悉與三世諸如來等;普能供養一切諸佛,究竟一切諸如來力,常為諸佛之所讚歎;不求生天,不貪利養,不著諸行,一切善根皆悉迴向,為一切眾生作功德藏;具足諸道,普覆一切,於生死中拔出眾生,教令修習一切善根,迴向一切境界而不斷絕;開一切智菩提之門,建立智幢,嚴淨大道;普示眾生,捨離一切世間塵垢;施心功德,生如來家,清淨功德,皆悉滿足無上福田,不著眾生,不依世間;令一切眾生,皆悉清淨,修習攝取一切善根。菩薩摩訶薩離垢清淨菩提心,攝取善根,作如是念:『此菩提心所起善根、菩提心思惟善根、菩提心所得善根、菩提心正希望善根、一向菩提心善根,憐愍一切眾生,攝取一切種智境界,究竟十力境界,積集十力境界;不壞法界善根,不退轉善根。』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如此善根若有果報,我當盡未來際,行菩薩行,不捨眾生故,修行大捨,迴向一切眾生,悉無有餘:令無數世界珍寶充滿,令無數世界寶衣充滿,令無數世界妙香充滿,令無數世界莊嚴具充滿,令無數世界摩尼寶充滿,令無數世界勝摩尼寶充滿,令無數世界妙色雜華充滿,令無數世界上味充滿,令無數世界金銀充滿,令無數世界天床充滿,妙寶莊嚴敷以天衣,令無數世界雜寶莊嚴天冠充滿。若有一人,盡未來劫,常來求索,以此寶物而惠施之,未曾厭倦。如一眾生,一切眾生亦復如是。』菩薩摩訶薩如是施時,以平等心、無偏愛心、不求名心、無熱惱心、無中悔心、專求一切智心、清淨道心、一向施心、憐愍心、調伏心、安住一切智心;菩薩摩訶薩善根如是迴向,盡未來劫,常行布施。  「復次,菩薩摩訶薩善根如是迴向一切眾生,悉無有餘:『我當以寶象充滿無數世界,七支具足,六瘤成滿,建大寶幢,真金莊嚴,白寶網覆,一切雜寶而莊嚴之,以用布施;我當以清淨寶馬、婆羅馬王等充滿無數世界,以一切馬寶莊嚴具而莊嚴之,以用布施;無數世界,寶女充滿,娛樂具足,以用布施;無數世界,男女充滿,以用布施;無數世界,己身充滿,以用布施;無數世界,己身、頭首充滿,不放逸心,以用布施;無數世界,己目充滿,以用布施;無數世界,己身充滿,堪忍楚毒,破骨出髓,以用布施;無數世界,大王座處,皆悉充滿,以用布施;無數世界,給使僮僕,皆悉充滿,以用布施。修習平等一切施心,於一世界中,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為一眾生;於一切世界中,盡未來劫,修菩薩行,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亦復如是。具足大悲,遠離眾惡,普念一切,令我布施,究竟不退,行布施時,乃至不生一念憂悔之心。』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我行如是無量布施,以無著心、無縛心、解脫心、大心、甚深心、攝取心、離憎愛心、離壽命心、善調伏心、不亂心、無害心、安住一切智心、慧光普照一切法心、入一切智心。』  「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念念迴向:令一切眾生,財寶滿足;令一切眾生,具足無盡大功德藏;令一切眾生,得安隱樂;令一切眾生,長養菩薩摩訶衍業;令一切眾生,滿足深法;令一切眾生,得不退轉一切智乘;令一切眾生,見一切佛;令一切眾生,普於眾生,無所選擇;令一切眾生,悉得清淨平等之心;令一切眾生,離諸難處,得一切智;令一切眾生,饒益安樂無量眾生;令一切眾生,普於一切得平等心;令一切眾生,得柔軟施心;令一切眾生,攝取真實惠施之心;令一切眾生,不失施心;令一切眾生,具足施心,永滅貧窮;令一切眾生,悉攝世間諸妙財寶,無所乏短;令一切眾生,行無量施;令一切眾生,行一切施;令一切眾生,盡未來劫,修行布施,心無退轉;令一切眾生,悉捨一切,心不中悔;令一切眾生,隨順行施,饒益眾生;令一切眾生,行勝廣施;令一切眾生,行種種莊嚴施;令一切眾生,行無著施;令一切眾生,行平等施;令一切眾生,行大力金剛施;令一切眾生,行如日光明施;令一切眾生,得如來智;令一切眾生,善根眷屬,具足成滿;令一切眾生,善根智慧,悉現在前;令一切眾生,得不可壞正直之心;令一切眾生,具足成就,清淨善根;令一切眾生,於煩惱睡眠,智慧覺悟;令一切眾生,疑惑悉除;令一切眾生,得平等智清淨功德;令一切眾生,功德悉備,無能壞者;令一切眾生,具足清淨,不動三昧;令一切眾生,具不可壞薩婆若智;令一切眾生,具足菩薩無量清淨自在正行;令一切眾生,修習無著清淨善根;令一切眾生,淨修正念三世諸佛;令一切眾生,出生勝妙清淨善根;令一切眾生,除滅一切諸魔魔業障礙道法;令一切眾生,皆悉履行無量功德,生諸三昧,清淨滿足;令一切眾生常念諸佛,未曾廢忘;令一切眾生,常見諸佛,悉令歡喜,初不遠離;令一切眾生,開淨法門,出生善根,諸白淨法,平等具足;令一切眾生,悉得無量平等正直之心;令一切眾生,成就清淨平等施心;令一切眾生,滿足諸佛屍波羅蜜,平等清淨;令一切眾生,具大精進波羅蜜,未曾懈怠;令一切眾生,得大羼提波羅蜜;令一切眾生,得無量禪智慧,分別滿足諸通;令一切眾生,於一切法得離身般若波羅蜜,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清淨法界,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悉具淨妙諸通善根;令一切眾生,修平等行,具諸善法;令一切眾生,究竟永度諸佛境界;令一切眾生,身、口、意業平等清淨;令一切眾生,諸業行報平等清淨;令一切眾生,悉得諸法平等清淨;令一切眾生,悉得諸法清淨平等實義;令一切眾生,悉得清淨諸勝妙行;令一切眾生,悉得菩薩諸清淨願;令一切眾生,普得平等淨功德智;令一切眾生,以諸善根迴向薩婆若乘,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顯現一切嚴淨佛剎,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見諸佛,除滅一切諸煩惱患;令一切眾生,具諸相好,功德莊嚴,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八種聲,百千妙聲而莊嚴之,如來無量功德清淨梵音,皆悉具足;令一切眾生,十力莊嚴,成就無礙平等之心;令一切眾生,得一切佛無盡法明,無量諸辯,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無上無畏人中之雄大師子吼;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轉不退法輪;令一切眾生,出生諸法,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善根清淨,應不失時,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成就清淨調御師法,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於淳一莊嚴、無量莊嚴、大莊嚴、諸佛莊嚴,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觀察三世,分別平等;令一切眾生,詣諸佛所,聞法受持,解了平等,圓滿具足;令一切眾生,慚愧智慧與諸佛等;令一切眾生,得平等智,觀察諸法;令一切眾生,得不動業報,離諸障礙,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入甚深智,悉分別知眾生諸根,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無分別平等智慧,皆悉等一,清淨滿足;令一切眾生,隨順無厭善根,平等分別,皆悉滿足;令一切眾生,於大神足而得自在,菩薩神力,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悉得諸佛無盡功德智慧之藏,究竟功德,皆悉等一;令一切眾生,於諸法中得離虛妄,隨順平等,入一切法,知菩提心;令一切眾生,勝妙福田,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清淨大悲,普為世間最上福田;令一切眾生,堅固無壞,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見真實法,不可破壞,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最勝心,思惟正觀,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離諸恐怖,入甚深法,到於彼岸;令一切眾生,放一光明,普照十方,等度一切;令一切眾生,悉得菩薩不退精進,同行同願,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出一言音,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於菩薩直心,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悉得覩見諸善知識,心大歡喜;令一切眾生,皆悉具足菩薩諸行,調伏眾生,未曾休息,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不斷辯,普入諸音,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能以一心知一切心,一切善根,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修諸善根而不退轉,安立眾生於清淨智;令一切眾生,得一切智,平等功德,清淨法身;令一切眾生,悉捨愚癡,觀察善根,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一薩婆若,成等正覺,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離諸惡趣,出生一道,一切種智,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一眾清淨,悉能普淨一切大眾,平等智慧而莊嚴之;令一切眾生,於一佛剎,普見一切諸如來剎,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一切莊嚴、不可說莊嚴、不可量莊嚴、無盡莊嚴,莊嚴一切佛剎,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分別解了無量諸法,見甚深義,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得諸聖行,諸佛自在,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非一非異,諸神通力,平等滿足;令一切眾生,隨順善根,普為諸佛,甘露灌頂;令一切眾生,清淨智身,平等具足。  「如是,菩薩摩訶薩憐愍饒益眾生,大悲哀念眾生,令一切眾生,皆悉清淨,離慳嫉結,具足無量無邊善妙功德,常樂勝法,離瞋恚濁及諸障礙。其心柔軟,離癡正直而無邪曲,所行堅實不可沮壞,得不退轉平等之心,白淨法力,皆悉成就,不信不失,善解迴向;修習功德,調伏眾生,除滅一切諸不善業,專精苦行,普教一切,具足修習苦行善根,為諸眾生具受眾苦,慧眼清淨,觀察善根,智慧聖行,善根迴向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安住清淨微妙功德,遠離熾然,成就等心善根迴向;令一切眾生,得薩婆若,修習迴向;攝取眾生一切善根,平等具足,具足成就等心迴向。以如是等無量善根迴向眾生:令一切眾生,常得安隱;令一切眾生,常得清淨;令一切眾生,常得安樂;令一切眾生,得究竟解脫;令一切眾生,得究竟平等;令一切眾生,得自在神力;令一切眾生,安住白法;令一切眾生,得無障眼;令一切眾生,調伏諸根;令一切眾生,具足十力,教化眾生。  「菩薩摩訶薩修行如是迴向時,不著業迴向、不著報迴向、不著身迴向、不著利養迴向、不著諸剎迴向、不著諸方迴向、不著眾生迴向、亦不離眾生迴向、不著一切迴向、不著法迴向。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作如是念:『令一切眾生,滿足佛智,得清淨心,智慧分別,內心寂靜,外緣不亂,得在三世諸佛家生。』  「菩薩摩訶薩行如是迴向,勝出一切,無能壞者,一切眾生,悉共讚歎,所不能盡;普行一切諸菩薩行,以少方便遍詣諸剎,悉見諸佛無所障礙;又見諸剎一切菩薩修習眾行,悉得一切巧妙方便,分別一切法陀羅尼,演說妙法,教化眾生,盡未來劫,未曾斷絕;於念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悉現受生,猶如電光;於念念中,悉能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諸佛世界,修行嚴淨佛剎智慧而無厭足;令不可說不可說眾生清淨成就,平等滿足,隨其所住善根,悉能具足諸波羅蜜,攝取眾生,除滅垢穢,成就淨業,得無礙淨耳,於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佛轉法輪,悉聞受持,於彼諸佛,不生遠想,乃至未曾一彈指頃不聞正法;住無所有,無依、無染,無著、無行,堅固不壞菩薩神力;於念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佛剎,隨其所應,悉現其身,修菩薩行,常與同見從事,不相違背。  「菩薩摩訶薩修菩薩行時,成就如是無量無邊清淨功德,說不可盡,況成無上菩提,得最正覺。所謂:一切佛剎清淨平等,一切眾生清淨平等,一切身清淨平等,一切根清淨平等,一切業報清淨平等,一切眷屬清淨平等,滿足諸行清淨平等,方便入一切法清淨平等,滿足一切如來諸願迴向清淨平等,示現一切諸佛境界自在清淨平等。  「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迴向已,得一切清淨功德法門,以諸功德而莊嚴之。菩薩摩訶薩如是行迴向,不違一切剎,剎不違眾生;剎不違眾生業,眾生業不違剎;思不違心,心不違思;思不違心境界,心境界不違思;業緣不違報,報緣不違業;業不違業跡,業跡不違業;法不違相,相不違法;法生不違性,性不違法生;剎平等不違眾生平等,眾生平等不違剎平等;一切眾生平等不違一切法平等,一切法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平等;離欲際平等不違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一切眾生安住平等不違離欲際平等;過去不違未來,未來不違過去;過去不違未來、現在,未來、現在不違過去;世平等不違佛平等,佛平等不違世平等;菩薩行不違薩婆若,薩婆若不違菩薩行。  「菩薩摩訶薩行如是迴向,得平等業,得平等報,得平等身,得平等道,得平等願,得平等一切眾生心,得平等一切剎,得平等一切行,得平等一切智,得三世諸佛平等,得見諸佛及諸菩薩,得一切善根,得滿一切願,得成就一切眾生,得善分別一切諸業,得見一切諸善知識悉令歡喜,得清淨大眾,得究竟諸佛正教,得究竟一切白淨法迴向。  「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迴向已,則能摧伏一切怨敵,悉能拔出一切欲刺,得無生道,到無二處,得無量自在功德之王,救護眾生,神足無礙,遍遊諸剎,常樂寂靜,於一切身而得自在,悉能出生菩薩大行,於諸行願得自在智,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悉能遍生一切佛剎;得無礙耳,聞一切剎所有音聲;得淨慧眼,見一切佛修諸善根,未曾休息,具足成就一切諸法。菩薩摩訶薩以此等心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迴向諸善根。」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菩薩具行諸功德,  深遠清淨甚微妙, 所行功德雖微小,  悉能迴向廣無量。 菩薩一切資生具,  珍妙奇特貴無價, 象馬寶王諸輦輿,  種種寶衣及眾珍, 己身頭目並手足,  破骨出髓割肌肉, 充滿無量諸世界,  悉以惠施無貪吝。 如是無量無邊劫,  一切普施不退轉, 以此功德悉迴向,  救度無量眾生故。 菩薩饒益一切眾,  清淨功德諸妙願, 安樂三有群生類,  悉令究竟證菩提。 菩薩平等發大願,  隨順修習清淨業, 令一切眾得平等,  於彼願中無所著。 普於世間無嫌恨,  悉能隨順行諸願, 悉能迴向群生類,  不違一切諸賢聖。 一切世間智慧日,  斯從布施淨戒生, 勤修精進無懈怠,  於一切願不退轉。 菩薩迴向到彼岸,  能開清淨妙法門, 得兩足尊勝智慧,  分別實義到彼岸。 菩薩梵音悉究竟,  具足堅固妙智慧, 深入正法離障礙,  菩薩於彼意無著。 菩薩心淨不作二,  亦復不作不二法, 捨離二法不二法,  覺悟眾生語言道。 菩薩覺悟世平等,  諸心音聲一切業, 一切眾生猶如化,  悉從因緣業報轉。 一切世間所造作,  十方無量業音聲, 悉從業緣之所起,  應滅彼業令無餘。 菩薩觀察一切眾,  身口意業悉平等, 普令眾生得平等,  猶如一切無等等。 菩薩善業悉迴向,  普令眾生色清淨, 具足一切諸功德,  悉同無上調御士。 一切眾中最殊勝,  具足功德妙法身, 功德大海悉迴向,  饒益安樂諸群生。 我所修行諸功德,  普令一切悉清淨, 諸佛清淨無倫匹,  普令世間亦如是。 平等善根悉迴向,  令一切眾知實義, 微妙智慧功德滿,  悉與一切如來等。 菩薩觀察一切法,  世間寂滅空無餘, 無有造作無造者,  亦復不壞諸業報。 於彼靜亂無有二,  悉以等心正觀察, 菩薩真實解世間,  遠離一切諸虛妄。 如是真實佛子等,  從諸如來法化生, 無量功德悉迴向,  一切疑惑悉除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譯  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第二十一之七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八如相迴向?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念智安住不動,離癡正念直心不動,成就堅固不可壞業,一切智境界得不退轉,得大乘勇猛無畏之心,修習無盡善根,積集勝妙善根,修白淨法,增長大悲,得正直寶,常能正念一切諸佛白淨法迴向,心不退轉。樂求菩薩道,巧妙方便,出生清淨堅固善根,正念修習智慧功德,為調御師,具足出生一切善根智慧方便,迴向眾生,慧眼清淨,悉能觀察一切善根,長養無量種種善根:分別境界善根、具足善根、清淨善根、一向善根、修習善根、行善根、思惟善根、平等廣說善根。菩薩摩訶薩如是善根有種種門、種種境界、種種相、種種事、種種分別、無量行、無量語言道、出生無量分別、修行種種莊嚴善根,悉能正持十力諸乘。  「菩薩摩訶薩修習如是種種善根,一觀無二一切智境。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等善根迴向,欲令具滿無礙身,修菩薩行;欲令口業清淨無礙,修菩薩行;欲令具足無礙心業,安住大乘,具無礙心,令菩薩行皆悉清淨。得無量大施心,充滿一切眾生;得法自在心,照一切法普示世間;得最勝不可壞心,得清淨一切種智發菩薩心,普照一切正念,三世一切諸佛念佛三昧,悉得具足。滿足離害正直之心,遠離怨敵,任持眾生,充滿一切而無休息。於十力智悉得安住,得深三昧,悉能遍遊一切世界,無所染著,悉住一切剎而無厭足。化度眾生未曾休息,出生無量巧便思慧,具足成就一切菩薩不思議慧,得離癡智,悉能分別一切世界。於一念中,悉能嚴淨一切佛剎,於諸通慧而得自在,入一切法真實之相,示現嚴淨一切世間。於一剎中見一切剎,究竟不壞智,能持一切剎,以菩薩莊嚴具而莊嚴之,應現一切,悉能調伏無量眾生。一佛世界廣大如法界,一切世界亦復如是,得究竟智,詣一切剎,一切普持。菩薩摩訶薩以此善根迴向佛剎,令眾生充滿迴向,分別受持智慧,如為己身;為眾生迴向,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永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處;令一切眾生悉能除滅諸障礙業;令一切眾生悉得等心,平等智慧;令諸怨敵具慈心樂,清淨智慧;令一切眾生智慧現前,圓滿具足,普照一切;令一切眾生具真實智,離垢正直,菩提心無量,智慧滿足;令一切眾生示現平等安隱善趣。  「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修習善根及一切願,如大雲雨:令一切眾生皆悉清淨;令一切眾生為功德福田;令一切眾生守護受持菩提內藏;令一切眾生離諸障礙,安住無礙清淨法界;令一切眾生滿足無礙諸通智慧;令一切眾生得自在身,遊行十方,如應示現;令一切眾生得無癡善根一切種智;令一切眾生攝取一切,悉令清淨;令一切眾生遠離障礙瞋恚之心,究竟成就一切種智。  「復次,菩薩摩訶薩若見可樂國土,林樹華果;或見可樂名香上服,珍寶財物諸莊嚴具;或見可樂園觀、村邑、聚落、王都;或見可樂自在帝王;或見可樂阿練若處。菩薩摩訶薩見如是已,修巧方便,出生無量淨妙功德,樂求實義,為眾生故,而不放逸。善能修習一切善根,猶如大海難可測量,具足善根不可窮盡,一切功德皆悉滿足,亦不分別種種善根,巧妙方便,清淨迴向。示現無量諸行善根,常念一切未曾忘失眾生境界如善根、平等善根。菩薩摩訶薩善根如是迴向,令一切眾生志常樂見無量諸佛,如法不取,法性無數,眾生平等清淨,亦復如是;令一切眾生悉得諸佛隨意愛樂,供給侍者;令一切佛國除滅煩惱,清淨可樂;令一切眾生悉得見聞無量佛法,心常愛樂,常樂守護諸菩薩行,樂以愛眼觀善知識;令一切眾生見可樂法;令一切眾生樂持正法;令一切眾生於佛法中得可樂明;令一切菩薩悉得可樂大施之心,於諸法中得無所畏,樂為眾生分別廣說,得菩薩可樂三昧諸陀羅尼,得一切菩薩授記智慧,得一切菩薩甚可愛樂,自在示現,具足諸佛圓滿說法,得可樂方便,分別說法,得可樂大悲,發菩薩心,諸根悅豫,得可愛樂諸如來家,教化眾生,心不休息,得菩薩可樂無盡法藏,於無量劫一一世界,化度眾生。  「於現在佛所,得可愛樂巧妙方便,得可愛樂深妙方便,無所障礙,永離愚癡;具足可樂平等離欲,一切諸法,斷諸障礙,決定深解不二法界;具足可樂離欲際,等一切諸法,入真實際,得菩薩可樂無諍滿足之法;具足可樂金剛藏心,一切種智勇猛精進,清淨成滿;具足可樂清淨善根,摧伏怨敵,滅障道法;具足可樂無上菩提,一切種智常現在前,充滿眾生。如是,菩薩摩訶薩長養善根,得淨慧明,常為善知識之所攝護,如來慧日,明照其心,滅除癡闇,淨修正法,入諸智業,善學智地,分別法界一切善根,善能迴向一切菩薩諸善根海,盡其原底,成就智慧,深入堅固,明解善根,了達諸度。菩薩摩訶薩善根如是迴向,不著世界,不著眾生界,心無所依,寂然不亂,正念諸法,具足諸佛無選擇智,不違三世一切諸佛正迴向門,不違一切平等正法,不壞佛相,等觀三世。了眾生空,無所依住,順如來道,普照諸法,解真實義,漸至諸地。如實分別一切諸法,智慧周滿,具足堅固,未曾忘失。修習正業,常樂寂靜,正趣離生。了一切法猶如幻化,解一切法無有自體,觀一切義及種種行,於語言道而無所著,所有諸法皆從緣起;觀甚深法生實智迴向,觀察寂滅一切諸法,皆入一觀,不違諸法種種異相,善解迴向,修菩薩道善根迴向,攝取眾生,長養三世菩薩一切迴向。  「如是菩薩摩訶薩以無恐怖心善根,迴向一切佛法;以無量心善根,迴向一切眾生,皆悉清淨;以無我、無我所心善根,迴向於十方界無所染著;以無餘心善根,迴向於一切境界世界無所染著;行離世間法善根,迴向得出世法、不著眾生善根;迴向見諸勝道善根;迴向離虛妄法、出生真實善根;迴向如法門至一切道、無量無邊善根;迴向如如善根亦爾;迴向眾生,解了諸法,如性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法自性,無有自性,如相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法無相真實相,如法如善根亦爾;迴向佛法不退轉,如行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如來所行,如境界如善根亦爾;迴向三世諸佛滿足境界,如安立如善根亦爾;迴向安立一切眾生,如隨順如善根亦爾;迴向盡未來劫,隨順不斷,如量如善根亦爾;迴向眾生心與虛空等,如充滿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念滿一切世界,如久住如善根亦爾;迴向離一切世間住,住究竟住,如不生如善根亦爾;迴向不生滿足一切佛法,如堅固如善根亦爾;迴向壞散一切煩惱,如不壞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不可破壞,如明如善根亦爾;迴向普照一切,如一切處如善根亦爾;迴向至一切處道,如一切時如善根亦爾;迴向隨順一切時,如一切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隨順清淨,如一切平等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行平等,如一切法眼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悉得法眼,如不倦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行菩薩道而無疲倦,如甚深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第一深法,如無所有如善根亦爾;迴向知一切無所有,如不出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無所顯現,如離曀如善根亦爾;迴向明眼離曀清淨,如無比如善根亦爾;迴向菩薩無比之行,如寂靜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常樂寂靜,如無根如善根亦爾;迴向究竟無根之法,如無量無邊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無量無邊眾生,皆悉清淨,如無著如善根亦爾;迴向究竟無所著際,如無礙如善根亦爾;迴向滅除一切障礙,如非世間行如善根亦爾;迴向遠離一切世間行法,如不繫如善根亦爾;迴向不繫一切生死,如無行如善根亦爾;迴向遠離一切諸行,如住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住於如住,如一切法成如善根亦爾;迴向眾生所學成就,如一切法平等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具平等行,如一切法不捨如善根亦爾;迴向不捨盡未來際一切眾生,如一切法不盡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無盡眾生,如不違一切法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不違三世諸佛,如攝一切法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悉攝善根,令無有餘,如一切法同如善根亦爾;迴向悉同三世諸佛,如一切法不離如善根亦爾;迴向悉攝世間及離世間,如不可壞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不可沮壞,如無恚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一切魔業所不能動,如不濁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菩薩行,無有垢濁,如不亂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離諸塵亂,如不可盡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世間法所不能盡,如菩提如善根亦爾;迴向覺悟一切諸法,如不失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不失直心,如照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悉以大智光明普照一切,如不可說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不可說智,如持一切眾生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持菩薩行,如隨順一切語言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無言智慧,如離一切種種法如善根亦爾;迴向示現一切佛剎及諸如來,成最正覺,示現無量神力自在,如離虛妄如善根亦爾;迴向世間,悉離虛妄,如一切身遍至如善根亦爾;迴向無量身,遍一切剎,如不受生如善根亦爾;迴向無生巧妙方便,示現受生,如無不有如善根亦爾;迴向三世一切諸佛自在神力及一切剎,在身內現,如夜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夜,施作佛事,得無上明,如晝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在晝眾生,悉令善覺,見諸如來自在神力,住不退法輪,離癡清淨,如半月及一月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住一切時,巧妙方便,於一念中,悉能分別一切時節,如年歲如善根亦爾;迴向受持種種諸劫,嚴淨諸根,了達諸根,如一切劫成敗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劫,淨住無染一切眾生,清淨調伏眾生,如未來如善根亦爾;迴向盡一切未來際,修習菩薩清淨妙行,悉能滿足無量大願,如世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於一念中見一切佛,乃至未曾一念遠離,如至一切處道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得不壞道,超出三界,如有無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諸有清淨,知無所有,如淨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菩薩淨行,出生無上菩提之具,如明淨如善根亦爾;迴向得菩薩一切三昧明淨之心,如離垢如善根亦爾;迴向離一切垢,淨心滿足,如無我所如善根亦爾;迴向攝取無我、我所清淨之心,充滿十方一切佛剎,如平等如善根亦爾;迴向得無盡一切智,永離癡愛,普照一切,如無數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智乘力,住巧方便法雲,普覆一切世界,如平等住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具菩薩行,住一切智,如分別一切眾生界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善根現前,滿無礙智,如一切眾生語言如善根亦爾;迴向解了一切諸語言法,如不離一切眾生如善根亦爾;迴向攝取一切眾生,具足善根,遠離生死,如廣如善根亦爾;迴向受持三世佛所說法,修習菩薩離癡之行,如不休息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劫,修菩薩行,未曾休息,安處眾生於摩訶衍,如一切法第一如善根亦爾;迴向開淨法門無礙淨念,攝一切法,如無量讚歎如善根亦爾;迴向得無量讚歎智慧菩薩實行,如離熾然如善根亦爾;迴向離熾然法,滅除眾生熾然,令得清淨,如不動如善根亦爾;迴向善根安住不動,滿足普賢菩薩願行,如諸佛境界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智慧境界,皆悉滿足,除滅一切煩惱境界,如不可壞如善根亦爾;迴向善根,一切魔業所不能壞,悉能調伏眾邪外道,如非可修、非不可修如善根亦爾;迴向離一切修、非修虛妄,斷一切虛妄,如不退如善根亦爾;迴向常見一切諸佛未曾中退修習莊嚴菩提之心,如一切語言如善根亦爾;迴向分別一切語言,如不著一切法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悉無所著,令一切眾生行普賢行,如一切地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悉得隨順智慧之地,普賢莊嚴,如不可斷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法中得無畏無斷,一切語言周滿具足,能廣演說,如無漏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皆令具足無漏善根菩提之心,逮得法智,解了分別,如無有覺法、無有滅法如善根亦爾;迴向覺悟一切諸法,於一念頃,皆悉充滿無量法界,如過去非同、未來非故、現在非異如善根亦爾;迴向發起新新菩提心願,除滅生死,清淨眾生,如三世中不取虛妄如善根亦爾;迴向過去、未來皆悉清淨,現在念念現成正覺,如一切諸佛菩薩具足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具足佛智,大願方便,如常淨無染污如善根亦爾;迴向一切眾生悉除煩惱,一切種智清淨滿足。  「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等一切佛剎,淨一切世界故;等一切世間,轉不可壞清淨法輪故;等一切菩薩,出生一切智願故;等觀諸佛無有二故;等觀諸法不壞自性故;等觀三世巧方便智,解語言道故;一切菩薩行等,所種善根,悉能迴向故;知一切時,隨時修習,不捨佛事故;一切業報平等,不著世間,出生離世善根故;神力自在,與諸佛等,隨順世間,等現佛事故。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如相迴向。  「菩薩摩訶薩安住此迴向:得無量無邊清淨法門,為人中雄而無所畏,大師子吼,成就無量無數菩薩,於一切時未曾休息;得佛無量無邊滿足身,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得佛無量無邊滿足音聲,發一音聲,一切眾生無不聞者;得佛無量無邊滿足力,於一毛道安置一切世界;得佛無量無邊滿足自在神力,置一切眾生於一微塵;得一切佛無量無邊滿足解脫,於一眾生身中,現一切佛剎一切如來,成最正覺;得一切佛無量無數滿足三昧,正受善方便力,於一三昧中,悉能出生一切三昧;得一切佛無量無邊滿足辯才,說一句法,盡未來劫而不窮盡,悉除一切眾生疑惑;得一切佛無量無邊滿足勝眾生法,示現一切眾生、薩婆若、十力、等覺。佛子!是為菩薩摩訶薩以一切善根隨順如相迴向。」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以偈頌曰:  「菩薩心安住,  離癡常正念, 忍辱離惱害,  修集無量德。 其心無嫌恨,  正直常清淨, 諸業莊飾世,  悉能善分別。 菩薩思惟業,  種種無有量, 若益眾生業,  修習常履行。 善能順世間,  普令一切喜, 隨應眾生業,  菩薩分別行。 永離諸恚礙,  知法亦知義, 安住調御地,  饒益一切眾。 覺悟諸善法,  無量不可數, 悉能分別知,  迴向益眾生。 以此深方便,  具足諸地智, 滅除眾煩惱,  如如善迴向。 普攝一切趣,  安住如實法, 如是業迴向,  悉令無所著。 深樂至處道,  修習真如法, 無性無所有,  明德者迴向。 日夜及半月,  一月年數劫, 一切皆悉如,  功德亦如是。 如世及諸剎,  眾生一切法, 趣非趣如實,  迴向悉無餘。 如如性如實,  思惟如是性, 諸功德迴向,  悉皆順真如。 如如性如是,  諸法無所有, 如如離自性,  智者業迴向, 如諸相如實,  諸生亦如是, 如如自性實,  諸業亦如是, 如如無有量,  一切業如是, 無縛亦無解,  諸業悉清淨。 如是真佛子,  安住不可動, 成就智慧力,  入佛方便藏。 覺悟法王法,  無縛亦無著, 無礙無轉心,  亦復無所轉。 法身所攝業,  隨順眾生相, 深入真實相,  相亦非是相。 如是不思議,  思議不可盡, 深入不思議,  思非思寂滅。 如是思惟法,  分別一切業, 除滅諸煩惱,  是名功德王。 菩薩一切報,  無盡智所印, 盡法無盡性,  無盡方便滅。 心不在內外,  心亦無所有, 妄取故有法,  不取則寂滅。 佛子如是知,  法空無自性, 諸法無自在,  最勝覺無我。 如如等眾生,  覺法性如是, 彼見不思議,  無相智不惑。 如是深修習,  一向求菩提, 所願不退轉,  饒益眾生故。 菩薩捨此身,  無死虛妄想, 解了心如化,  調伏一切眾。 觀彼順正念,  世間業報起, 菩薩悉救護,  三界無有餘。 了知眾想行,  皆悉是虛妄, 菩薩知非實,  亦不壞法性。 彼如是迴向,  智慧妙善根, 憐愍一切眾,  令入深方便。◎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第九無縛無著解脫心迴向?此菩薩摩訶薩於一切善根,不生輕心,不輕出生死心,不輕攝善根心,不輕專求一切善根心,不輕悔過心,不輕隨喜善根心,不輕禮他方佛心,不輕恭敬合掌業心,不輕禮拜塔廟尊重業心,不輕勸請他方諸佛轉法輪業心。菩薩摩訶薩常樂攝受彼諸善根,堅固不壞;彼善根安住,彼善根思惟,彼善根長養,彼善根不著,彼善根具正直心具,彼善根不選擇,彼善根隨順彼諸佛境界善根,見彼善根得自在力。菩薩摩訶薩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彼善根迴向,具足普賢身、口、意業;以無縛無著解脫心,修習普賢勇猛精進;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具足普賢無礙音聲陀羅尼門,充滿十方;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具足普賢得見一切佛諸陀羅尼;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具足普賢妙音陀羅尼,分別一切音聲,悉能演說無量法雲;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持普賢一切劫行陀羅尼,於一切世界,具足修習諸菩薩行;以無縛無著解脫心,於一眾生身盡未來劫,示現普賢菩薩一切自在神力,如一眾生身,一切眾生身亦復如是;以無縛無著解脫心,悉得普賢自在神力,示現現在一切諸佛菩薩眾中,修菩薩行;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一法門,於無量無數劫,示現諸佛無盡自在,悉能度脫一切眾生;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種種法門自在,於無量無數劫,示現諸佛無盡自在,悉能度脫一切眾生;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自在,於念念中,令無量眾生安住十力,心無厭足;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菩薩自在,於一切眾生身,皆悉得見諸佛自在,修普賢行;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自在,於一言中,悉能分別一切眾生音聲語言,調伏一切眾生,安住薩婆若地;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自在,於一眾生身中,悉能容受一切眾生,彼悉自謂逮得佛身;以無縛無著解脫心,得普賢自在,於一華中,令一切嚴淨世界皆悉安住。  「菩薩摩訶薩復作是念:『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出生普賢微妙音聲,充滿法界,十方佛剎隨其所應,皆悉得聞。  「『以此普賢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如普賢於念念中,見盡過去際無量無邊世界諸佛,聞所說法,受持不忘,莊嚴佛家。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如普賢盡未來劫於一切世界中,演說諸法皆悉究竟。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一切世界成最正覺,出興於世。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能以一光普照虛空等一切世界,修習普賢菩薩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得無量無邊智慧,皆能隨順諸地神通,成就普賢菩薩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悉得究竟如來智慧,於一切劫說如來智,諸劫悉盡而智無窮盡,具足普賢菩薩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法界等一切如來、菩薩所行,悉能修習身、口、意業而無懈怠,猶如普賢。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得一切佛無上菩提,義身不違法身,辭辯淨地而不可壞,樂說辯才無盡之藏,調伏一切眾生,具普賢願。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入一一法門,普照無量不可思議世界,於一切法門盡其原底,修習普賢菩薩所行,逮得究竟薩婆若地。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一一境界中,悉以一切種智,分別了知一切種智,猶無窮盡,究竟普賢莊嚴彼岸,修菩薩行,具足成就方便大王。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從此生盡未來際生,具足普賢菩薩所行,及一切種智離癡法王。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得無礙法明,普照一切諸菩薩行,常修正業,具足普賢自在方便。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悉得無量方便:不可思議方便、菩薩方便、一切智方便、調伏菩薩方便、轉無量法輪方便、不可說不可說時方便、種種說法方便、無分際無畏方便、說一切法無餘方便,得如是等一切隨順方便智,修習普賢菩薩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具足身業,令一切眾生皆悉歡喜,得菩薩不退轉清淨善根,究竟安住普賢諸業。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得清淨智,悉能分別眾生語言,一切口業清淨莊嚴,音辭微妙言無能及,修習受持普賢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悉能分別一切佛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一切莊嚴,其心清淨,出生一切如來法藏,究竟一切智,善能隨順普賢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清淨直心,得一切佛無礙法身,具足解脫,修如來法,攝佛功德,住佛境界,大智普照,修習菩薩清淨之行,隨順方便,悉能分別一切法藏,出生無量大乘自在,悉能示現無量無邊一切眾生無上大道,具足普賢行願迴向。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得明利根,善調伏根,於一切法自在根,無窮盡根,修習一切善根根,一切佛境界平等根,授一切菩薩不退轉記大精進根,分別一切佛法金剛界根,一切如來智慧光照金剛焰根,分別一切諸根自在根,令一切眾生安住一切智根,無量根,滿足一切根,無礙清淨根,平等修習諸願根。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得一切菩薩神力:住持無量身神力;無量智慧境界神力;不離一處,悉能示現一切佛剎神力;菩薩無礙不可制持自在神力;示現攝取一切佛剎,安置一處自在神力;一身充滿一切佛剎自在神力;菩薩無礙解脫自在神力;少方便一念自在神力;依無所有自在神力;以一毛悉縛無量世界,悉持遊行法界等佛剎,示現眾生,令得究竟妙智慧門自在神力,修習普賢菩薩所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一念頃,悉能往詣無量佛剎;於一身中,悉能容受無量佛剎;逮得甚深微妙智地,善能分別諸佛世界,得無生心,悉入普賢菩薩法門,生菩薩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生如來家,修菩薩行;具足無量無數不思議法,無量大願皆悉成滿,分別一切法界及三世法界而無懈怠,隨順普賢菩薩諸行,究竟智界。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一毛道,分別無量無數佛剎,悉能包容一切法界,究竟空界;如一毛道,一切法界、虛空界等一切毛道,亦復如是,以普賢菩薩清淨法門,開智慧眼。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能以無量無數阿僧祇劫以為一念,能以一切眾生諸念以為一念,此諸方便,皆由普賢菩薩深心究竟。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一身內,悉能容受無量諸身;如一身,一切身亦復如是,具足普賢菩薩迴向。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悉入一切諸佛境界,常見諸佛虛空界等清淨法身,相好莊嚴,神力自在,梵音微妙,具足廣說無礙正法,聞彼佛法悉能受持,於彼佛身了無所有,悉得普賢菩薩無量大願,永離眾生心想見倒。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入一切世界,入翻覆世界,入伏世界,於一念中,悉能遍入十方世界一切佛剎,分別因那網世界,分別一切平等法界,令雜世界悉為一形,無量種種世界,無量方便入深法界,皆如虛空,而亦不壞世界之性,修普賢行,住菩薩地。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悉能分別一切諸想:眾生想、法想、佛剎想、方想、佛想、世想、業想、行想、解脫想、根想、時想、受持想、煩惱想、清淨想、成熟想、見諸佛想、轉法輪想、聞法解想、調伏想、種種方便出生想、種種地想、入菩薩想、修習菩薩功德想、菩薩三昧正受想、菩薩三昧起想、菩薩境界想、劫成壞想、明想、闇想、晝想、夜想、半月一月年歲時變想、去想、來想、坐想、立想、覺想、睡想,如是等一切諸想,於一念中悉能了知;心無虛妄悉離諸想,心無所著遠離障礙,一切如來智慧充滿,一切佛法長養善根;以一切佛身以熏其身,常為諸佛之所攝取,於白淨法未曾退失,善能修學等正覺法,究竟彼岸,修行諸佛普賢所行,具足諸願,受如來記,於一念中得入方便地究竟智,滿足安住。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以一一心觀無量心,離諸虛妄而無所依,心不一故,所行各異,業相不同,令一切眾生勇猛精進,出生普賢智慧之寶,猶如普賢。  「『以此無縛無著解脫心善根,於一處悉能分別無量諸處;如一處,一切處亦復如是,悉決定知滿足普賢大願智寶。◎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09 冊 No. 0278 大方廣佛華嚴經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東晉天竺三藏佛馱跋陀羅)之六部
0278 09 P0395 大方廣佛華嚴經(60卷)【東晉 佛馱跋陀羅譯】第9卷共788頁捌
東晉這位皇帝,因一句戲言被妃子悶死,奇怪的是弒君者竟安然無恙

TAG:東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