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頸源性頭痛:一種根源在頸部的頭痛

田有糧,解放軍306醫院,康復醫學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桃陶恆 編輯

頭痛的發病率較高,是臨床常見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類頭痛屬於頸源性頭痛,是由頸椎和/或頸部軟組織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損所引起的以慢性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組綜合征,頭痛伴有頸部壓痛,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臨床上比較常見,有研究報道指出其在頭痛患者中所佔的比例達89.1%,應引起重視。頸源性頭痛的概念最早由美國醫生Sjaastad於1983年首次提出,之後逐漸得到各學科專家的重視,不斷加深了對頸源性頭痛的認識。1990年國際頭痛學會頒布了關於頸源性頭痛的分類標準,頸源性頭痛在臨床上才被人們所接受。頸源性頭痛患者大多在20~60歲,但近年有年輕化的趨勢,本病以女性多見。

頸源性頭痛的發病原因:由於頭面部所有的表面和深層結構都是由三叉神經及C2~C3脊神經分布支配的,大多數頭痛都可能與頸椎的病理變化有關。近年來的神經解剖學研究發現上部頸神經和三叉神經核團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繫,更加證實了頸神經在頭痛發病中的作用。頸源性頭痛可根據神經根的不同受累部分,分為神經源性疼痛和肌源性疼痛。神經根的感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引起神經源性疼痛,而其腹側的運動神經纖維受刺激時則引起肌源性疼痛。第1頸神經後支分布到頭後直肌、頭上斜肌和頭下斜肌。C2脊神經從椎板間隙發出,其後支分出內側支、外側支、上交通支、下交通支和頭下斜肌支。內側支與來自C3脊神經的纖維共同組成枕大神經、枕小神經和耳大神經,這些神經是傳導頸源性頭痛的主要神經。外側支分布到頭最長肌、頭夾肌和頭半棘肌。在橫突的結節間溝,C2脊神經後支的上交通支與C1脊神經後支相連接,其下交通支向下進入第2、第3頸椎關節突關節,與C3脊神經後支相連接。C1-3脊神經後支借交通支相連形成神經環(頸上神經叢)。第3頸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分布到多裂肌,外側支分布到頭最長肌、頭夾肌和頭半棘肌。上述頸神經離開椎管後大部分路徑在柔軟的肌肉組織內,長時間的姿勢不良等,使肌肉供血減少,繼發肌痙攣,並使韌帶、肌筋膜等軟組織產生無菌性炎症,從而釋放炎性介質,在軟組織內穿行的神經干及神經末梢處產生激惹而引發頸源性頭痛。

頸源性頭痛的臨床特徵:早期頸源性頭痛患者多表現為枕部、耳後部、耳下部不適感,以後轉為悶脹或酸痛感,逐漸出現疼痛。疼痛的部位可擴展到前額、顳部、頂部、頸部。部分患者可同時出現同側肩、背、上肢疼痛。疼痛可有緩解期。隨著病程的進展,疼痛的程度逐漸加重,持續性存在,緩解期縮短,發作性加重。寒冷、勞累、飲酒、情緒激動可誘發疼痛加重。頸源性頭痛常常不表現在它的病理改變部位,其疼痛的部位常模糊不清,分布彌散並向遠方牽涉,可出現牽涉性疼痛,類似鼻竇或眼部疾病的表現。部分患者疼痛時伴有耳鳴、耳脹、眼部悶脹、頸部僵硬感。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可減輕頭痛的程度。頸源性頭痛在伏案工作者中的發病率較高,病程長者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情緒低落、煩躁易怒,易疲勞,生活和工作質量明顯降低。局部體征:常有明顯的上部頸椎旁固定壓痛,頸部活動後壓痛加劇。病程較長者可有頸後部、顳部、頂部、枕部壓痛點;患者多有上頸部軟組織緊張、僵硬;有的患者局部觸覺、針刺覺減弱,部分患者患側嗅覺、味覺和舌頰部感覺減退;壓頂試驗和托頭試驗陽性。

頸源性頭痛的治療:(1)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類抗炎葯等。(2)物理治療:可採取針灸、牽引、理療及手法等治療。可以起到消炎止痛、改善微循環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通過治療可以緩解肌肉痙攣,調整頸椎的生物力學平衡,解除神經壓迫,從而解除病痛。中醫經筋理論認為,頭頸部是手足三陽經筋散布結聚之處,針灸及手法治療可以對結筋病灶點組織進行松解,使氣血得以暢通,解除其對經脈的卡壓,經絡通,筋脈得養,「通則不痛」,頭痛即愈。(3)注射治療:在頸源性頭痛患者相應的病灶區內注射消炎鎮痛藥物,既有診斷作用,又可起到鎮痛、緩解局部肌肉痙攣等治療性作用。(4)頸神經毀損及手術治療。

頸源性頭痛的預防:(1)防止外傷:避免頭頸負重物,坐車時不要打瞌睡(防止急剎車造成「揮鞭性損傷」);勞動或走路時要防止閃挫傷。(2)睡姿正確,枕頭合適:一般以仰卧、側卧為宜,枕頭不能太高或太低,枕頭受壓後的高度是立著的拳頭大小。習慣側卧者,枕頭高度以棘突中點至肩峰外側緣的距離為適宜。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後仰。(3)糾正不良的姿勢和習慣:避免長時間低頭伏案工作,適當控制看電視和棋牌的娛樂時間,以減少頸椎疲勞和誘發頸椎病。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使頸椎保持輕鬆舒適的狀態,切忌身體長時間往前傾。看書、電視、電腦1小時,就應該起身活動一下,做一做頸椎保護操。(4)防止頸部受寒:冬季頸部要保暖,夏季使用空調、電風扇要適度。(5)治療咽喉炎:咽喉發炎時細菌、病毒等可通過淋巴結逆行擴散到咽後淋巴結所聚集的環枕關節周圍區,導致肌力下降,椎體內外平衡失調而移位,可以作為誘因發病。(6)加強鍛煉,自我保健:堅持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延緩骨質和韌帶退行性改變。如有條件可以選擇放風箏、游泳及頸椎操等。(7)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精神緊張:過度腦力勞動和長期精神緊張是頸源性頭痛患者的共同特徵,也是頸源性頭痛發作的重要誘因。因此,注意勞逸結合,經常調整心理狀態對控制頸源性頭痛很有意義。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頸部扳法之一 仰卧位扳法(二)
保護頸椎,不做「神龜」
[保健操]頸部保健操 讓你遠離頸部疼痛
彌補童顏缺憾,嗨體給你平滑天鵝頸!明星都這麼做了~

TAG:頭痛 | 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