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誤解:《白蛇傳》的真實原型 根本不是愛情故事!

《白蛇傳》是中國民間傳說之一,本來就知者眾多,隨著上世紀90年代的一部《新白娘子傳奇》變得更是家喻戶曉。

近日,老崔偶然查了一下《白蛇傳》的故事原型,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史實。

在《白蛇傳》中,白蛇成了白娘子,為人所喜愛,而高僧法海則成了多管閑事、人人厭惡的對象。那麼故事的原型是怎麼樣的呢?

先說高僧法海,法海本是唐宣宗時的宰相裴休的兒子。他出家後,來到了金山的一個洞中修鍊。一天他正在打坐,突然有一條白蟒出來盯著他。法海和尚運用神通將白蟒趕走,此後便逐漸有了法海與白蟒鬥法的故事。

其實,中國自古就有包括蛇精在內的各種妖魔害人的傳說,如唐代傳奇小說中的《白蛇記》里就說了一個白蛇成精,化成美人,迷惑好色之人,然後將其吃掉的故事。小說強調萬萬不可為色慾所迷,以及人、妖不可共居的道理。

杭州一帶,古時同樣也有蛇妖害人的記載。據杭州《凈慈寺志》記載,在宋代該寺附近山陰曾出現過巨蟒,並會變成女人時常蠱惑害人;而陳芝光在《南宋雜事詩》中,也有「聞道雷峰蛇怪」之說。

到了明朝時期,有個叫馮夢龍的作家在《警世通言》中整理了白蛇故事,寫成了題為「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短篇小說。小說里開始把蛇妖人格化,但主題依然是講蛇精害人,害得許宣(即後來的許仙)幾次遭災,還是強調人妖不可共居、為人不可好色,法海和尚依然是正面人物。

從這些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關於白蛇,根本就不是什麼愛情故事,更沒有稱頌白蛇對愛情的忠貞,完完全全是一個除妖的故事,是一個當事人對佛法從不信到信的故事。

劇情反轉,到了清初,在戲曲《雷峰塔傳奇》中,白娘子開始成了正面人物,而法海反而成為破壞白許婚姻的罪魁禍首。戲曲里還出現了「盜取仙草」、「水漫金山寺」等完全虛構的情節,對蛇妖正面描寫,許宣也成了「許仙」。再往後到了彈詞《義妖傳》和《白蛇寶卷》中,善惡進一步顛倒。

到了近代魯迅居然在《論雷峰塔的倒掉》里說:「誰不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對高僧法海極盡諷刺嘲笑。

現在,在河南某處,據說是當年白娘子成精的「白衣仙洞」香火旺盛,正邪已是完全顛倒,妖怪居然成了人類頂禮跪拜的對象。而除妖降魔、拯救蒼生的法海和尚卻成為人們鞭撻的對象。

從《白蛇傳》的逐步出現和演變中,就可以看出人類的觀念一步一步變異的過程。在人類道德高尚、或標準尚可的時世,人類對各種妖、魔、邪靈,都是持厭惡反對的態度,都是互相提醒對方不可違背道德標準、不可好色,而對除妖降魔的修鍊人都是非常尊敬、頌揚的態度。

然而隨著人類漸漸執迷於名、利、色、情這些過眼雲煙,人也就越來越難看到真相,人也就漸漸對神佛與修鍊失去了信心。到現在,除妖的傳說竟演變成了對妖怪的稱頌和羨慕,人們開始不辨善、惡,只注重眼前利益。對於救度眾生的佛法卻敢去誹謗,可見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敗壞到了多麼可怕的地步!

輿論壓縮,爆料不好說太細!更多深層內幕消息

微信 搜索公眾號(老崔嘮歷史)給你更真實好看的內容!

責任編輯:

推薦閱讀:

北上廣深打拚的我們,為什麼越來越難找到男女朋友?
喜歡上了一個不該喜歡的人。99年的我,88年的他。
你需要的究竟是愛情本身,還是世俗的歸宿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索隆與羅賓的愛情,驚醒了多少人,讓人羨慕不已!

TAG:愛情 | 故事 | 原型 | 真實 | 愛情故事 | 白蛇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