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的確立
06-07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的確立
推薦閱讀: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的確立(前475年——前221年)
戰國時代從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起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止,共計254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戰國時代。在當時就有戰國一詞:「今去東地五百里,是去戰國之事也」(《戰國策?楚策二》)。「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戰國策?趙策三》),可見當時把七個大國:秦、齊、楚、燕、韓、趙、魏中的任何一國,都可叫做戰國,到西漢武帝時期,《史記?平準書》說:「自是之後,天下爭於戰國。」還沒有作為時代的名稱。到西漢成帝時劉向編輯《戰國策》,他說:「並大兼小,暴師經發,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戰國策?敘》),從此以後戰國成為時代稱謂。戰國時代是一個戰爭頻繁的時代,七個大國並峙稱雄,合縱連橫,爭戰不斷。兼并戰國的結果是統歸於秦。這是社會歷史變革的時代。從春秋到戰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都發生了新的根本的變化。還是從諸侯割據稱雄的國家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的過渡時代。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七雄並立的局面,完成了這個歷史的轉變。總之,上承春秋,下迄秦,完成了從諸侯割據稱雄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轉變。第一節各國封建政權的建立和變法運動一、魏國李悝變法魏國在戰國初年的魏文侯(前445-前396年)時期,進行了改革,他招納了一批政治軍事人才,前後有子夏、田子公、段干木、吳起、西門豹等一批人幫他治國,其中尤以李悝變法影響為大。李悝(約前455-約前395年),公元前422年被任命為相,實行變法,其主要內容有:1、廢除世卿世祿制度,建立封建官僚制度。按著「食有勞而祿有功」的原則,根據功勞和能力選拔官吏,削弱貴族特權,建立封建官僚制度。官僚:廣義地講統治階級國家的國官吏都可以稱為官僚。在貴族制下,大夫或士以上的人才能稱為官,庶民或奴隸出身的家臣是不在官的範圍之內的。《周禮?春官?大宗伯》:「六命賜官。」鄭玄註:「使保自置其臣,治家邑如諸侯。」《禮記?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孔穎達疏:「其諸侯以下,設三公至士,總而言之,皆謂之官。官者,管也。」僚與官同義,同官又稱同僚。《左傳?文公七年》:「同官為僚。」僚,在春秋時代還是對奴隸的一種稱謂。《左傳?昭公七年》:「隸臣僚,僚臣僕。」孔穎達疏:「僚,勞也,共勞事也。」官僚組成為一個詞,初見於《國語?魯語下》:「今吾子之教官僚。」韋昭註:「此景伯之屬下僚耳,非同官之僚也。」官僚實即官奴。官僚制是從君主的家臣發展出來的,就其實質而言,所有的官僚都不過是君主的奴才。官僚制與世襲制的區別:①官僚是由君主隨時任命並可隨時撤換,甚至處死的奴僕;②官僚領取俸祿而沒有世襲的封地;③君主授予官僚權力,是用印、符、節作為信物,授予這類信物就有權,一旦收回就失去了權力;④對官僚進行監督和考核,立功者賞,有過失或犯罪者給予懲罰。2、推行盡地力之教盡地力,並不單純指發展農業生產,而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一次革命。他針對當時殘存的井田制,提出了「廢溝洫」的主張,剷除了井田的疆界,有利於水利建設的發展,使封建的生產關係佔了支配地位,解放了生產力,為各國的變法開創了先例。他指出:「農事害,則譏之本也。」因此勤勞耕種與經營不善關係甚大。他提出根據土地好壞分給每個農民一百畝(約合今三十一畝)或二百畝土地,鼓勵個體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力提高,充分發揮土地的潛力,增加糧食生產,從而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3、實行平糴法平糴法,就是年成好的時侯,政府以平價收購糧食為儲備,保證糧價不至暴跌,荒年時再以平價出售,保證糧價不至暴漲,用「收有餘以補不足」的辦法來平衡糧食價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壟斷糧價,造成「穀賤傷農,谷貴傷民」的現象,以穩定小農經濟,鞏固封建經濟基礎。4、作《法經》李悝認為:統治者的政事,最要緊的是對付「盜、賊」,所以《盜法》和《賊法》列為頭兩篇。盜賊必須在監獄中囚禁起來,所以又有《囚法》。囚禁必須捕捉,所以又有了《捕法》。除了盜賊之外,懲治盜取兵符官印,議論國家法令、越城逃跑、賭博、官吏貪污等為《雜法》。凡是違犯了上述法令,還要根據各自情況,加重刑罰或減輕刑罰的稱為《具法》。《法經》六篇,是李悝調查研究了各個諸侯國的法律,集其大成,才制定的這部法典,是現在可考的中國第一部完整的地主階級的成文法。此外,魏文侯還任用吳起進行了軍事改革,制定標準,嚴格挑選訓練和考核,分類編製,交互使用,互相配合,後人稱為武卒制。二、楚國吳起變法背景:楚國衰落,楚悼王用吳起變法。吳起(約前440年-約前381年),衛國人,在衛國謀求發展不成,投奔魯國,在曾申門下學習,取齊田居兒為妻,因未回家奔母喪,曾子中斷了師生關係。魯穆公用他為將,他殺妻求將。到魏後參與李悝變法。前383年,因與商文爭相失敗,投奔楚國。變法內容是:1、明法申令:即制定一系列法律並公開宣布,對各級官府的命令嚴加審查,實行層層監督,以保證新法的貫徹執行。2、收奪爵祿:凡是封君過三代的就收回其爵祿,廢除公族中疏遠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舊貴族遷移到荒涼的地區。3、裁減官吏:減少俸祿開支,把節省下來的經費用到訓練軍隊上。4、整頓吏治,堵塞私門:要求官吏私不害公,行義不計毀譽,一心為地主政權效力。變法的作用與失敗。(參見講義182-183頁)。三、商鞅變法。商鞅變法前的秦國社會:前408年「初租禾」,奉獻公進行了一系列改革,為商鞅變法奠定了基礎。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令求賢,商鞅從魏國來到秦國。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衛國貴族後裔,姓姬,氏公孫,以國為氏稱衛鞅,以封邑為氏稱商,鞅是其名。是魏相公叔痤的中庶子,好刑名之學,為痤所欣賞,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不用,建議殺之。聞秦孝公求賢令而西入秦。通過孝公寵臣景監見秦孝公,談帝道、王道;孝公欲睡,談霸道,稍表欣賞;談強國之術,兩人促膝談心。戰勝了甘龍、杜贄的反對,徙木賞金(南門徒木)取得了人們的信任。從公元前359年(當時商鞅為客卿,一切變法措施由秦孝公來推動)開始變法。公元前356年,孝公拜商鞅為左庶長,開始大規模的變法。主要內容:1、廢井田,開阡陌封疆。阡陌,是耕地的田界,原來每人有份田,都沒有固定的田界,因為休耕地是大家的公田,耕地也常要重新劃分。商鞅變法鼓勵人民擴大耕地面積發展生產,開阡陌,就是對人民擴大了的耕地,設立阡陌作為固定的田界,這就對土地使用者提供了有利的保證。封疆,是天子、諸侯國境上及貴族采邑上或大田上的疆界,在疆界上聚土為封,封上又植樹以為標誌,稱為封疆。開封疆,就是對當時貴族私有田宅設立的界劃。開阡陌封疆,就是破除舊的封疆阡陌,重新規劃,不得私自移動。這樣維持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2、獎勵軍功,禁止私鬥獎勵軍功,凡是有軍功的,均可以得到賜爵、賜地、賜官的獎賞。殺得敵人甲士一人,並取得其首級的賜爵一級、田一頃、宅九畝、庶子一人,可當五十石俸祿的官。制定了軍功二十等爵,(1)公士;(2)上造;(3)簪象(又稱謀人);(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長;(11)右庶長;(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駟車庶長;(18)大庶長;(19)關內侯;(20)徹侯。按爵位高低授予種種特權、減刑、服飾、墳墓。嚴格禁止私鬥,違犯的各以輕重施刑大小。以此鼓勵人們為國家作戰,併產生了大批的自耕農和地主,形成了「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的局面。3、重本抑末,獎勵耕織當時把農業稱為本業,是國富兵強的基礎,而把商業和手工業稱為「末業」。商鞅對努力經營農業的免除賦役,而對從事商業或怠惰以致交不起租稅的,沒收為官奴婢。這對發展農業生產有好處。為了增加稅收,鼓勵一家一戶的生產,規定家中有兩個成年男子結婚後必須分家,另立門戶,女子到一定年齡必須出嫁,否則,多交納賦稅。在客觀上促使了一家一戶小農經濟的發展,從而成為封建經濟的重要特徵。一家一戶成為生產經營單位,分家析產,使階級經常在變動當中。4、推行縣制秦孝公以前存在縣一級行政機構,但不普遍。商鞅變法普遍推行縣制,萬戶以上縣設令,不滿萬戶的設長,俸祿由三萬石到一千石不等,在縣令、長以下設丞等,官吏領取國家俸祿,國君有權任免。這一套機構有利於中央集權,成為中國封建國家機器的雛形。5、編造戶籍,什伍連坐秦獻公時就把人民用軍事的組織形式編製起來,並登記在戶籍上。商鞅變法規定得更詳細、更嚴密: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五家互相監督告發奸人,告發者有賞,不告者有罪。由於人民編製於伍什之中,實行什伍連坐,因此較遠的往來和留宿房舍(旅館)均需有憑證。這種制度長期在中國實行,一直到民國年間的保甲制度均受其影響。6、統一度量衡統一的方法:一是規定全國的度量衡都必須統一進位制度,即把升、斗、權、衡、丈、尺作統一規定。二是製造統一的標準度量衡器發到全國各地,如:「商鞅立升」,政府不斷下令用標準器檢驗和校正各地的度量衡。其目的是要加強對人民的剝削,但對當時經濟發展是有好處的,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統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礎。商鞅變法,改革了奴隸制舊制度,確立了封建制新制度,是重大的進步,對秦國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並且不同程度上影響了關東六國。變法中的鬥爭與商鞅之死。(見講義184-186頁)四、其他各國的政革1、趙烈侯的改革倡仁義,行王道。採納荀欣的建議,在用人、財政上進行改革。2、韓昭侯的改革前355年,韓昭侯任用韓國京(今河南滎陽)人申不害為相,建立了「循功勞,視次第」的按功行賞制度,修術行道,國君平常要無為,不要暴露自己的慾望,有智慧和觀察能力,使臣下揣摸不到君主的意圖,而決策時要「獨斷」,這樣,臣下就只能按君主的決定行事,各盡其職。君主則以靜觀考察臣下,任用官吏要使其稱職,不許官吏越職為事,要經常監督和考察官吏,君主要操生殺大權。君主要用出其不意的辦法,懾服臣下。這一套有利於加強君主專制,但沒有抓住主要問題,用「術」來處理政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能力,因此,韓昭侯一死,韓國陷入混亂的局面,國力始終趕不上魏、趙兩國。3、齊威王的政策齊威王是田和的孫子,名叫田齊,九年不理政事。淳于髡以隱語諫王,鄒忌鼓琴諫王。齊威王改革:(1)廣開言路,提倡進諫;(2)賞罰分明,任用賢才,設立稷下之學。4、燕國禪讓的悲劇茲王噲讓位於相國子之,太子平和將軍市反對,齊宣王武裝干涉。「趙國令公子職為燕昭王,燕昭王鑄黃金台,出兵伐齊。5、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武靈王(前325年-前299年)是趙國第六個國王。趙國發展了騎兵,騎兵的擴大,要求對士兵的服裝武進行相應政策,否則,就不適應作戰的需要,因此,趙武靈王決定向胡人學習,改革士兵服裝,採用胡人的短衣、長褲(胡服)。輕裝的騎兵行動迅速,戰鬥力強,適合於北方草原地區作戰,因而成為封建國家的一個重要兵種。沙丘之變。6、改革的意義:見講義188頁五、中央集權制政體的初步形成我們一般講,中國封建社會是中央集權君主專制制度,其實,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中央集權,是指中央政府與地方的關係,君主專制是指君主與大臣的關係。這種制度的初步形成,就是在戰國時期。1、郡縣制度的產生和發展郡縣制度,產生於春秋時期。縣,春秋初期是秦、楚、晉等國把兼并或沒收的土地與小國改設為縣,是由君主直接統治的區域。春秋中期以後各國設縣逐漸多起來,最初的縣設在邊地,帶有軍事設防的性質。後來變成了一級行政區劃。郡,在春秋末期出現,最初設在戎狄雜居的地方。郡和縣的區別,開始時不在地域的大小,而在郡遠而縣近,郡荒涼而縣富庶,所以這時郡的地位要比縣低。晉國趙簡子誓師說:「克故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戰國時,除齊國外,各國都設立郡縣。戰國初,郡、縣平行。戰國中期以後,從三晉開始,隨後在楚和燕,都在郡下設縣,成為郡縣兩級制。郡、縣制的推行,使各國(齊國除外,設都,設五都)形成了中央、郡、縣、鄉、里、邑、伍等一套比較系統和健全的金字塔式的行政機構,農民、奴隸和手工業者被壓在最底層。郡縣的官吏由中央委派,國君直接掌握著郡、縣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大權,這樣加強了中央集權。2、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上次課,我們已經講過官僚制和世卿世祿的區別,因此這裡不再詳細講,大家參看講義189-190頁的內容,掌握中央文武分職,文以丞相為首,或以將軍為長,這樣既有利於各自發揮其長處,又分散了大臣的權力,有利於互相監督,便於國君控制。官僚制度建立後,以俸祿為報酬,經常進行考核,並用璽、印、符作為任免官吏、傳達教令、調遣軍隊、派遣使者的憑證。第二節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戰國時代,封建生產關係代替了奴隸制的生產關係,農民的勞動興趣和積極性比奴隸高,與手工業者一道成為封建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推動了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一、水利事業的發展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以農業立國的中原各國,在鐵制工具發展的條件下,發揮了共建大型水利工程的經濟作用。雖然處於七雄並立的局面,不可能聯合起來興修水利,而互相利用水勢進攻敵國。但所修的水利工程還是有些有利於農業生產發展的。1、堤防的建築齊、趙、魏各自治黃河修堤防,雖然是以鄰為壑,但對保障多個局部地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展農業生產還是有好處的。2、開鑿運河魏國的大溝—-鴻溝,使濟、淮、泗和黃河貫通,在黃淮平原形成以鴻溝為主幹,以自然河流為分支的完整的運河網—-鴻溝系統運河。有利於航運,國家統一,和農業發展。3、農田灌溉工程西門豹治理漳河李冰都江堰鄭國渠二、農業生產的發展1、鐵制工具的進一步推廣。各地大量鐵器出土,表明其廣泛性。方法有所提高,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前提條件2、畜力耕田的推廣除了牛耕外,還有馬耕,地區更為廣泛。3、耕作技術的進步識別土壤,施肥技術,比歐洲早一千多年。4、糧食作物種類與分布由於各國土壤、氣候等不同而種植不同的莊稼,糧食作物品種也有所不同。5、農業方面的提高當時一石相當今60斤,從而可知,中國的農業沒有根本性的突破,在當時已奠定了基礎。三、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1、手工業的發展種類:戰國時代的手工業,有作為農業副業的家庭手工業,有獨立經營的個體手工業,有豪民經營的大手工業,也有各國政府經營的官營手工業。人員:有農民、手工業者、依附貧民、僱工(佃農)、奴隸、官奴。技術:紡織業有新產品,並有地方特色。木工有規(圓規)、矩(曲尺)、繩(墨斗)、隱栝等。採礦、尋礦技術。產品:琉璃(即玻璃)製作的璧、劍首、印璽等。2、商業的發展因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的擴大,帶來了商業的發展。政府也承認了商人的合法存在,徵收各種稅捐。商人的種類:(1)坐列販賣的普通商人和小本經營的販夫販婦。(2)富商大賈,既有政治地位,又有雄厚的財力。戰國時代商人的詳細情況,請參見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3、城市的興起隨著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促進了政治、經濟、文化的集中,引起了城市的發展,有代表性的是齊國的臨淄、燕下都、楚國的郢、定陶、趙國的邯鄲。城市是統治階級對農村行使統治權的據點,又是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貸者聚居的場所。城市從政治上統治農村,從經濟上剝削農村。4、貨幣關係的活躍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貨幣關係活躍起來。戰國時,不僅各國鑄造貨幣,而且很多城市也鑄造貨幣,因此各地貨幣的樣式不同,種類繁多。解放後發現的戰國貨幣,不下幾百種之多。從其鑄造材料看,有銅幣和金幣。從其造型上分:刀幣,流行於齊、燕等國;鏟幣,流通於三晉等國;圜錢,流通於秦和東、西周等地;銅貝(蟻鼻錢),流通於楚國。楚國還有鑄金幣:郢爰、陳爰。種類多、流通量大,反映了當時商品交換的發達。貨幣種類繁雜,也反映了有很大的地域性。隨著貨幣的發展,高利貸也風行起來。此外還有重農抑商政策。總起來說,戰國時社會經濟處于飛速前進當中,但各地區是發展不平衡的。齊、魏不僅自然條件好,而且社會改革早,因而成為戰國初年比較發達的國家。秦國原來比較落後,因地處關中沃野,變法比較徹底,因此後來居上,成為戰國後期最強盛的國家。楚國疆域最大,土地肥沃,手工業、商業也相當發達,曾與齊、秦並為強國,但因社會改革不徹底,落後了,被秦國滅掉。四、地主與農民戰國時的三種社會矛盾:封建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地主階級的內部矛盾,地主和奴隸主殘餘勢力的矛盾。主要矛盾是地主和農民的矛盾。並且構成了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1、地主的類型封建國君,是地主階級的總代表,也是最大的土地佔有者。貴族食封地主:戰國四大公子:齊孟嘗君田文、趙平原君趙勝、魏信陵君魏無忌、楚春申君黃歇,他們有政治地位,經濟上收取封地里的民戶租稅,又可放高利貸,家中養有食客,擁有奴隸,是地主中的保守階層。軍功官僚地主:主要靠戰功和政治才能獲得土地、權力,來源有的是原來的將相,如魏國公叔痤一次得賞田四十萬畝,王翦求田。有的用君主賞賜的錢購買田地,如趙括。豪民地主:依靠經濟手段起家,主要是大手工業主和大商人,以末致財,用本守之。布衣地主:自耕農通過做官或做買賣發財而購地成為地主。《呂氏春秋?博志篇》記趙國中牟自耕農寧越為擺脫種莊稼的勞苦,學習後當了西周君周威公的老師,得到不少土地,成了地主。上述地主雖然在政治、經濟上並不完全一樣,但他們共同組成社會的統治階級,勢力在不斷擴大。2、農民的類型公民:是當時農民的主要部分,由國家授田,農民向國家繳納租稅,服徭役和兵役,有獨立的經濟和生產能力,但不能遷移,可以稱為農民。佃農:沒有土地,但還有一些生產工具。租種地主的土地,是依附農民。自耕農:一般著述在自耕農內,包括著公民,而我們的講義一分為二。來源有二:一是士,二是立了軍功。僱農:不僅沒有土地,連最基本的生產工具和種子也沒有,只好出賣勞動力。3、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受封建國家「布縷之徵,粟米之徵,力役之徵」等各種賦稅徭役的剝削,受高利貸的盤剝,橫徵暴斂,激化了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農民反抗的方式:逃亡、聚眾反抗。第三節各國的兼并戰爭和秦的統一封建諸侯割據和互相爭戰,是戰國時期的一個顯著特點。當時的兼并戰爭比春秋時更為激烈和頻繁,規模也更大。一、戰國時代封建戰爭概述1、武器的進步:表現在(1)鋼鐵武器種類品種日益增多。(2)弩機的發展,魯班的雲梯、鉤拒。2、兵種的變化:春秋時代主要是車兵,戰國時代步兵和騎兵是主要兵種,車兵退居次要地位。3、兵員增多:春秋時代,晉文公有三軍二萬餘人,齊桓公有三萬餘人。戰國時,秦、楚兵過百萬,韓國最弱也有二十餘萬。4、總的戰爭方式的變化:步騎兵的野戰、包圍戰代替了車陣作戰。因為兵員增多,補充兵力較易,戰爭也就帶有持久、長期的性質。戰爭的勝負,不僅取決於交戰國的經濟、政治、人口數量和技術水平等條件,而且決定於一國的民氣了。進攻方式也比較帶有運動性了。武卒制、兵之後發而先至、迂迴的戰略開始應用。戰爭的指揮成為一種藝術,兵法比以前更講究。春秋時代的軍隊,都由國君或卿大夫親自鳴鼓指揮,到春秋與戰國之際產生了專門指揮軍隊的將帥和軍事家。5、防禦手段的進步:由於戰爭的頻繁,戰爭規模的擴大和運動戰略的開始運用,各國不得不防備敵人的突然進攻,因此防禦手段也跟著進步。春秋時代作戰避開困難的地形,戰國時利用險要之地防禦和進攻,加強了關塞亭障的防守。修築了長城,中原地區有楚長城、齊長城、魏長城、中山長城、趙國南長城、燕國南長城。在邊境地區有趙、燕、秦長城抵禦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族。6、軍事學的發展孫武的軍事理論,孫臏兵法,尉德、吳起、商鞅等均有軍事著述。《漢書?藝文志》中把軍事家分成兵權謀家、兵形勢家講軍事行動的運動性和靈活性,兵陰陽家帶有迷信色彩,兵技巧家講武藝的訓練和體育的鍛煉。7、戰爭的性質和發展的趨勢性質:封建性的兼并戰爭。發展趨勢:從兼并戰爭逐步轉化為統一戰爭,從封建割據走向封建統一。主要階段:1、魏國稱霸時期,六國互相混戰時期,從公元前475年到前334年,齊、魏是作戰的焦點。2、東西角逐,山東六國抗齊、秦時期,從前333年到前231年,表現為秦齊對峙。3、秦趙大戰;4、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國統一時期。二、魏國獨霸中原魏文侯時國力強盛,西攻秦,北攻中山,又聯合韓、趙東攻齊國,三國聯軍又敗楚軍。魏惠王鞏固霸業的措施:①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②興修水利,開發山澤;③外聯趙、韓;④加強防備、控制交通。國力恢復,又成為諸侯的領袖。魏、齊、趙、秦的戰爭。前353年,圍魏救趙、桂陵之戰、逢澤之會(公元前344年)。齊、魏馬陵之戰減灶誘敵和魏國霸業的衰落。前342年魏攻韓,韓向齊求援,齊孫臏在馬陵(炎城子陵山)大敗魏軍,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齊、秦、趙從東、西、北三面夾攻魏國。前340年,商鞅用計捉魏公子卬,大破魏軍。魏惠王不得不到齊國的徐州(今山東滕縣東南)向齊威王屈膝約和,至尊為王,也就是「會徐州相王」。齊威王也會諸侯,朝天子,代替魏國而稱霸。三、秦、齊對峙時期1、合縱連橫――外交戰馬陵之戰後,形成了秦、齊兩國東西對峙的局面,兩國不斷發動戰爭,為了爭取與國,孤立敵國進行鬥爭。而魏、趙、韓等國,也分成聯齊抗秦派和聯秦抗齊派,各國之間的相互結約聯盟不斷變更,既沒有穩定的朋友,也沒有世代的仇敵,這種錯綜複雜變化多端的結約活動,被稱為「合縱」或「連橫」。所謂合縱連橫,從地域上看,當時那些弱國是以三晉為主,北連燕,南連楚為縱;東連齊或西連秦為橫。合縱可以對秦,也可以對齊。從策略上說,是「合眾弱以攻一強」,是阻止強國兼并的策略。連橫是「事(從屬)一強以攻眾弱」,是強國迫使弱國幫助它進行兼并的策略。隨著兼并戰爭形勢的變化,合縱連橫的具體內容也跟著有了一些變化和發展。到長平之戰後,變成了合縱是六國并力抵抗強秦,連橫是六國分別投降秦國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縱橫家,他們講究權變,積極為各國君主出謀劃策,鼓吹依靠合縱、連橫的活動來稱霸,來建立王業。他們重視依靠外力,不象法家那樣從改革政治經濟和謀求富國強兵入手,過分誇大了計謀策略的作用,把它看作是國家強盛的主要關鍵。張儀、公孫衍、蘇秦等是縱橫家的代表人物。(一般人都認為:蘇秦、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是合縱、連橫的倡始者。蘇秦比張儀大,是張儀的政敵,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和《張儀列傳》中這麼說。1973年長河子王堆三號漢墓出土了《戰國縱橫家書》,記載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卻死於公元前310年,蘇比張遲死26年。當張儀在秦國為相時,蘇是個年輕的遊說者,根本沒有和張儀打過交道。張儀的對手是公孫衍,公孫衍是合縱說的倡始者。)2、張儀、公孫衍的連橫合縱魏惠王因為受齊、楚的打擊,只好採用秦相張儀提出的魏與秦、韓聯合攻齊的策略。公元前322年,用張儀為魏相,張儀推行的是「欲令魏先事秦而諸侯效之」的連橫策略,魏惠王不肯聽,秦出兵攻佔魏的曲沃(山西聞喜東)、平周(山西介休縣西),對各國威脅很大。因此,關東五國支持公孫衍的合縱策略,公元前318年,魏改用公孫衍為相,把張儀逐回秦國。公元前318年,公孫衍發起合縱,聯合東方各國以抗秦,有五國伐秦之舉,有三晉及燕、楚五國,楚懷王為縱長,燕、楚不熱心,三國出兵。公元前317年,秦擊敗三國,隨後,迫使韓國屈服,干涉魏的內政,令公子政為太子。打敗了五國伐秦後,秦暫時注意擴充後方,公元前316年,滅巴、蜀,獲取了天府之國,對日後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齊國在東方,也乘燕國內亂,於公元前314年,齊宣王出兵干涉,僅50天就攻下了燕國國都。但由於過於強暴,遭到燕國人民反對,只得從燕退出。又和楚結盟,互相支援,加強了齊和秦爭雄的力量。3、張儀拆散齊楚聯盟齊楚聯盟對秦是一種威脅,秦派張儀入楚遊說,離間齊楚。張儀到楚國收買了貴族靳尚等,然後向楚懷王許意獻出商斺之地六百里,使楚與齊斷交。楚懷王不聽屈原等人的勸告,與齊斷交,當楚人向秦討取土地時,秦國不給,楚懷王大怒,在公元前312年發兵攻秦,秦在丹陽(河南丹水北岸)大敗楚軍消滅八萬,俘主將屈匄以下七十餘人。進而佔領了漢中,加強了關中和巴蜀的聯繫,免除了楚國對秦本土的威脅,使秦國國力更加強盛。楚懷王反擊,又大敗於藍田,張儀的連橫對秦的強大和以後完成統一全國的使命,有積極作用。齊國也乘機與秦結盟,聯合魏、韓進攻楚國,在垂沙大敗楚軍,宛、葉土地被魏、韓佔領,使楚大受挫傷。公元前299年,楚懷王被張儀邀請相會於秦,一直扣到死。4、齊韓魏合縱攻秦和秦攻韓、魏公元前298年,齊約韓、魏合縱攻秦,趙、宋與秦聯合,但趙、宋沒有幫助秦國,齊韓魏經三年奮戰攻入秦函谷關,迫使秦割地給韓、魏請和。公地前294年,因齊孟嘗君指使田甲劫王沒有成功,逃到魏國為相。齊改變政策和秦、趙配合,想在秦趙支持下滅宋,秦也想在齊妥協後攻韓、魏。公元前293年,秦白起消滅魏、韓聯軍24萬。前294年、前291年,秦連續攻韓、魏,韓、魏被迫獻地求和。5、蘇秦合縱攻秦就在齊、秦爭鬥時,趙國得到發展,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滅中山國,成為齊、秦爭奪土地的對手。為了對付趙國,公元前288年,秦懷王與齊湣王決定同時稱東、西帝,並準備聯合五國攻趙,三分趙國,約定了出兵日期。但這一計劃被蘇秦破壞,蘇秦勸齊主動去帝號,用以孤立秦,拉各國反秦,以便乘機滅宋。齊湣王採納了這一建議,聯名燕、韓、趙、魏等國西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請服,退還所攻佔的趙、魏部分土地。6、燕攻破齊國公元前286年,齊湣王滅宋(宋偃王當政),勢力大振,引起三晉和楚的不安,秦乘機約各國攻齊。五國合縱伐齊。公元前284年,樂毅統率燕、秦、韓、趙、魏五國軍隊攻齊,佔領了大部分土地,攻克齊國70餘城,齊湣王被楚軍殺死。後來因燕昭王死,惠王立,疑樂毅,用騎劼,齊國將軍田單用火牛陣破燕軍,恢復各國。但齊國受損失太大,從此一蹶不振,秦、齊對峙的局面打破了。公元前278年,白起攻下楚國都城郢,楚被迫遷都,秦國勢力發展到湖南一帶,楚國也就削弱了。四、秦、趙大戰時期戰國後期,魏、齊、楚各大國一個個地衰落下去了,唯獨經過趙武靈王改革後的趙國還有相當的力量,成為秦的唯一勁敵,於是秦把進攻的矛頭指向趙國,兼并戰爭進入了秦、趙大戰階段。1、范睢的遠交近攻由於秦國大權掌在宣太后和其弟魏冉手中,出兵為魏冉擴大封地定陶,影響了秦國事業的發展。范睢主張遠交近攻,對晉秦國遠的齊、楚講和,先把近的三晉攻下來,二是不僅要奪其地而要消滅其有生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削弱敵國,奪取統一戰爭的勝利。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十大軍事原則,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主。秦昭王聽取了他的建議,驅逐魏冉,用范睢為相。2、趙、秦閼與之戰前270年,秦中更胡陽攻閼與(今山西和順西)。前269年,趙奢救援偽裝不敢救的樣子,利用間諜給秦軍造成假象,然後以兩日一夜的急行軍趕到與閼於50里的地方駐紮,佔領制高點,大破秦軍。趙奢被封為馬服君。3、秦、趙長平之戰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了韓國上黨郡與國都(河南新鄭)的聯繫,韓國想獻上黨郡向秦講和,但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請趙國發兵取上黨郡。廉頗堅壁自守,白起、王齕進攻,相持三年。公元前260年,趙國換趙括為主將,敗。四十萬趙軍被坑殺於長平,前後損失四十五萬人。4、邯鄲之戰公元前259年9月,秦派王陵率兵圍邯鄲。公元前257年,楚、魏準備救趙、魏信陵君魏無忌請如姬竊符救趙,趙平原君勝率20人赴楚求救兵。毛逐自薦。趙、楚、魏三國里外夾攻,大敗秦軍,秦將鄭安平投降,秦相范睢被殺。5、五國合縱攻秦公元前256年,秦滅西周,周赧王死後,掛名天子不復存在。前249年,滅東周,並在同時奪取的韓國成皋、滎陽等地設三川郡。公元前242年,秦奪取魏的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等地,設立東郡,與投靠秦國的齊地相連,把韓、趙、魏攔腰斬斷。秦軍距楚都陳(今河南准陽)僅160里,對東方各國威脅很大。前241年,楚、趙、韓、魏、燕五國合縱反秦,推楚為縱長,攻到蕞(今陝西臨潼東),秦軍反攻,楚軍聞訊逃跑,各國軍隊紛紛撤退,這是最後一次合縱。五、秦統一六國時期戰爭的性質,逐漸由諸侯兼并戰爭轉為封建統一戰爭。當時,趙、魏、齊、楚、秦等國都想統一天下,但最後由秦統一了六國,這其中既有時代因素,也有秦國的客觀條件。1、秦統一六國時機的成熟首先,從經濟方面來看,由於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各地區的經濟聯繫有所加強,交流廣泛。其次,從民族關係來看,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族融合,華夏族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一個基本上有共同的經濟和文化生活,具有共同風俗和習俗,具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字為主體的民族,在中國境內出現。其三,各國各階層各階級的人都希望統一,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其四,經過兼并戰爭,秦國勢力擴大,成為統一的中心力量。秦國的條件:變法徹底,中央軍權的政權鞏固,經濟發展快,軍隊戰鬥力強。從秦孝公,經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直到秦王政繼位時六代123年,秦據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十分之六的財富,秦國具備了統一的條件。2、統一的經過秦王政公元前238年親政後,從呂不韋、嫪毐手中奪回權力,聽取李斯等人的意見,選擇弱點正面突擊,首先滅韓,再滅兩翼,最後滅齊,完成統一。滅韓:公元前230年,俘虜韓王安,置穎川郡。滅趙:公元前229年,王翦攻趙,間諜降李牧,前228年,入邯鄲,趙王遷降。破燕: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燕王喜殺太子丹頭獻之。滅魏:前225年,王賁用水攻破大梁,魏王投降。滅楚:前224年,王翦滅楚。滅燕代:前222年,王賁攻下遼東,俘燕王喜,破代城,俘虜代王嘉。滅齊:前221年,王賁滅燕後滅齊統一的意義第四節戰國時期的文化一、思想領域的百家爭鳴1、百家爭鳴的歷史條件A、階級基礎:戰國時代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社會矛盾錯綜複雜,各個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對許多重大社會問題,如社會如何變革?在列國兼并戰爭中如何富強國存?都有自己的態度和主張,願望和要求,這樣就形成了產生百家爭鳴的社會條件。B、人員準備:隨著社會大變革,作為貴族下的士開始分化,有些士無田可食,失去原來職守,他們憑藉六藝知識,或者成為傳授知識的老師,或者成為舉行典禮時的贊禮者,或者參加政治活動,謀求一官半職,總之,轉化成不同階級的知識分子。但他們不是一個階級,但都依附於某一個階級,代表某一個階級的利益。他們到各國遊說,或者著書立說,宣傳自己及其學派的哲學思想和政治主張。這樣,他們就成了各階級、階層在思想上的代表人,就為百家爭鳴準備了人員條件。C、文化政策:戰國時期是各國割據爭雄的時代,作為統治者雖然有的曾推行文化專制政策,但各國發展不同,並沒有全部實行文化專制政策。各國君主和統治者都以禮賢下士、招徠人才相標榜,以鞏固其統治,因而形成了布衣卿相之局和禮賢下士之風。所以,當時的士可以各持一說,在諸侯之間奔走遊說,「合則留,不合則去」,有相對的自由。在這種文化政策下,才有可能進行百家爭鳴。D、聚徒講學:隨著學在官府的改變,聚徒講學成為當時的風尚,著名學者幾乎沒有不聚徒講學的,而多數知識分子也把從師作為進入仕途的重要門徑,這應使各個學派有了發展的機會。戰國時代的各個學派之間既互相批判問難,又互相影響吸收,名學派內部也在不斷的分化,如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各家各派都著書立說,這樣就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荀子稱:「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亂。」(《荀子?解蔽》)西漢初年,司馬談把諸子百家歸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作《六家要指》。西漢末年,劉歆又總括為十家,即儒、墨、道、名、法、陰陽、農、縱橫、雜及小說家。《漢書?藝文志?諸子略》收錄189家4324篇,舉成數為諸子百家。後來在四部分類中,成為一大類,經、史、子、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2、墨子和墨家墨子(約前468—約前376年),名翟,魯國人,一說為宋國人,他曾接受儒家教育,當過木匠,創立墨家學派。墨家特點: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領袖稱為巨子,所有墨者都聽從其號令。他們熱衷工藝技術,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和軍事知識,是從手工業者、農民中上升起來的,佔有一定財富但還沒有脫離生產勞動的私有者。他們代表手工業者。富裕農民和中、小地主的利益。墨子的十大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非命、天志、明鬼。核心是兼愛,認為社會上一切人只有「兼相愛」,才能「交相和」,因此反對戰爭,主張「非攻」。「非攻」和「兼愛」聯在一起。「尚同」、「尚賢」是實現「兼愛」、「非攻」的具體辦法。也就是要求打破階級限制選拔賢才,實現統一。「節用」、「節莽」、「非樂」、「非命」,既是對當時掌握國家政權的「王公大人」奢侈腐化生活和壟斷政權的批判,也是墨子對自己「兼愛」賢人政治的具體設想。「節用」,反對王公大人奢侈腐化的生活。「節葬」,是反對儒家鼓吹的厚葬,認為貴族們厚葬成風是浪費社會財富。「非樂」,他生活儉樸,認為音樂、舞蹈都是無用的,主張「非樂」。他認為「農與工肆之人」都可以當官,反對「上智與下愚不移」的命定論,主張「非命」。「天志」、「明鬼」,則是墨子宣傳自己政治主張所利用的宗教迷信工具。他認為天是有意志的,鬼是存在的,把天和鬼作為制裁、恐嚇當時掌權的「王公大人」們的一種工具。這當然是一種宗教迷信,但墨子是把它作為推行自己整個學說的一種輿論工具而提出來的,實際上天和鬼的意志代表的是墨子自己的意志,既有進步作用,也有消極作用。十大學說有機地連結在一起,構成了墨子的完整思想體系。三表法:在認識論上,墨子提出了判斷是非真假標準的三表法,第一要「上本之古者聖王之事」,其次要根據「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要「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這屬於唯物主義經驗論的認識論。有積極性,也有其局限所在。現存《墨子》五十三篇,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傳弟子記述墨子言行的集錄,是研究墨家思想的可靠材料,比較好的本子是清朝孫治讓《墨子閑詁》,中華書局本上、下兩冊。其中的《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六篇,與《墨子》其他篇有所不同,人們稱為《墨經》或《墨辯》。譚戒甫有《墨辯發微》,王雍庭有《墨辯會詮》。3、道家和莊子道家,是由老子創立的。戰國前期繼承老子思想的有關尹(環淵)等。戰國中期的代表人物是莊子。莊子(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邱,一說為山東曹縣)地人。曾為漆園吏,即管理漆園,又徵收漆稅,有時以打草鞋為副業,可能出身於沒落奴隸主貴族。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又有所發展,在政治思想方面,表現了對前途完全絕望的情緒。1、在哲學上,繼承老子的哲學思想,創立了先驗的主觀唯心主義,並以「道」作為他哲學觀點的核心和基礎:「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上)而不以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大宗師》)也就是說,道是真實有信驗的,沒有作為也沒有形跡;可以心傳而不可口授,可以心得而不可以目見;它自為本自為根,沒有天地以前,從古以來就已存在;它產生了鬼神和上帝,產生了天和地;它在太極之上卻不算高,在六合之下卻不算深。先天地存在卻不算久,長於上古卻不算老。這和老子的解釋是一致的,但他進而認為人通過修養可以得道,得了道就可以與道同體,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這樣,就是修養出來的「有道之士」,就是「真人」,就是莊子最理想中的人。從這時可以看到與老子的區別,老子的「道」是一個獨立的精神性的東西,而莊子所說的道是主觀精神的東西了。2、相對主義:老子哲學中有辯證法的因素,認為世界上萬事萬物間存在著種種矛盾對立並且會彼此轉化,而莊子要否定世界上的一切差別和對立,人為高下、好惡、是非、真假、貧富、禍福、生死等等什麼都是一樣,對立雙方沒有什麼絕對的界限,否認相對之中的絕對,這樣,就走到絕對的相對主義上去了。莊子認為,首先認識對象本身是相對的,例如美和丑、高和下、生和死,最後都是一樣,因此它的性質是無法認識的;其次,主觀認識能力是相對的,如莊周化蝶,他認為一般人沒有認識事物的能力。他又說:毛嬙和麗姬是美人,但魚見了她們嚇得深入水底、鳥高飛、麋鹿跑,那麼美不美究竟以誰的判斷作為衡量是非的標準呢?因而他認為人的認識能力是相對的。第三,真理的標準也是不可知的,因為萬事萬物沒有什麼是非、真假之分。莊子從人的認識都不免帶有局限性、片面性出發,加以無限的擴大,把相對論絕對化,引導人們走向懷疑一切、否定一切的虛無主義和神秘主義的錯誤道路上去。總之,莊子取消了老子思想中積極性的東西,而把他的消極思想發展到了極點。3、逃避現實,精神麻醉。《莊子》文章寫得很好,想像豐富,優美動人,從文學角度來看,有一定地位。《莊子》分為內7篇,外15篇,雜11篇。其中既有莊子自著也有百家的摻雜。後代註解研究甚多,台灣嚴靈峰撰成《莊子集成初編》和《續編》。在大陸上也有很多種注釋本子。張恆壽老先生積40年精力完成《莊子新探》一書,1983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4、儒家和孟子儒家,是孔子創立的,到戰國初年墨家學說很流行,儒家受到了批判和破壞。到戰國中期,儒家大師孟軻出,補充、發揮和改造了孔子的學說,使儒家學說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後來,經漢代儒生們的改造,構成了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孔孟之道。孟子(前371-前289年),名軻,是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是魯國孟孫氏後裔。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其母教育甚認真。他得孔子孫子思門人的傳授,自以為是子思的學生。曾到宋、魏、滕、齊等國遊學,也曾為齊國官員。後以講學為主。1、政治思想:主要是興王道,行仁政。王道就是先王之道,他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的政治作為王道,反對霸道,反對暴力改革,為了興王道,建議實行仁政。仁政就要從井田起,在井田內建立男耕女織的社會,實際上是封建的井田制。建議給農民五畝上宅和百畝之田,並種桑養豬牛等,使勞動者要居本業,經濟者也就可以王天下了。主張:「君子勞心,小人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他又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貴君輕論,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2、性善論:這是孟子仁政學說的基礎。他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也,乃所謂善也。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說,從天生的資質來看,可以使它善良,這便是我所說的人性善良。到於有些人不善良,不能歸罪於他的資質。同情心,每個人都有;羞恥心,每個人都有;恭敬心,每個人都有;是非心,每個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不是由外人給與我的,是我本身就具有的。上述四種之心,孟子稱為四端,四端如發展起來,就成為仁義禮智的四德。惻隱之心是四端之首,仁是四德之首,孟子認為統治者把這種內心固有的惻隱之心發揚出來,推行到行政措施中去,每辦一件事,就都能想到老百姓的痛苦,這就叫「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公孫丑上》)也就是所謂仁政了。這種性善說,是唯心主義的先驗論,是超階級的人性論,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他認為庶民的人心也是善的,只要培養這種善心,「人皆可以為堯舜」,從人的本性上否定了貴族與庶民之間的天生的界限,也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孟子的晚年,整理了自己的著作,寫出了《孟子》七篇,宋代立為十三經之一。5、儒家和荀子儒家,在孔子後分為八派,荀子是其中的一派的創始人,即孫氏之儒。荀子(約前313-約前238年),名況,字卿,又稱孫卿,趙國人。三次入齊在稷下學宮擔任祭酒,曾入秦、居趙、到楚,為蘭陵令,因春申君黃歇被殺而免官,定居蘭陵,並死於此。荀子生於趙國,在齊、楚、秦、趙等國積極進行過政治、學術活動。這些國家進入封建制度較早,有法家、道家的思想傳統,為他綜合先秦諸子提供了條件,他立足於儒家,吸取道、墨、名、法,特別是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對儒家思想進行了改造和充實,別開一代新的學風,從而成為先秦集大成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史記》中有《孟子荀卿列傳》。說明荀子在戰國時與孟子具有同等的顯著地位。漢初儒學的傳播和荀子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當時荀子後學說:「今之學者,得孫卿之遺合余教,足以為天下法式表儀」(《荀子?堯問》)。秦漢時代的《詩》、《書》、《禮》、《樂》、《春秋》、《易》,均於荀子摶授有關。長期的封建社會中,實際上是孔表荀里。清末譚嗣同說:「二千之學,皆荀學也。」荀子的思想很豐富,我們只能介紹其主要思想。A、政治思想:隆禮、重法。這裡的禮,是封建的道德規範、社會制度和秩序。法,指封建刑法。教化與刑法的關係:「禮者,法之大分類(類似法的條例)之細稱也」(《荀子?勸學》)。禮是根本原則。法是具體措施,法根據禮來制定,二者不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他主張法後王,就是學習當世的君主。B、認識論:他反對性善論,提出了性惡論,因為人生下時的天性是惡的,為了自己的慾望而爭鬥,爭起來就會亂,因此用禮義教化,用刑法懲罰,他以此說明封建制度的必要性。強調了人性的善惡是由生活的客觀環境所決定,物質利害決定了人的一切,從這一點上看,也有進步性。但無論性善性惡,都是超階級抽象的人性論。C、自然觀: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物質的天,「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認為:人類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自然界的災害,改善自己的生產和生活條件。他提出「戡天」,即征服自然的學說,他說:與其尊崇天而整天仰慕它,不如積蓄財物而來控制它!與其依從天而來稱頌它,不如掌握天的規律而來利用它!與其空望無時而坐得恩賜,不如順應時節而來利用它!這是人定勝天的思想。D、樸素辯證法因素:一是認為事物變化的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運動,二是自然界變化生生不息。但主要是為論證封建統治服務的。荀子的著述為《荀子》,有些自己的著述,有的是弟子整理,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漢朝劉向整理後的32篇。注釋本子有:梁啟雄《荀子簡注》,中華書局本;北大《荀子》注釋組《荀子新注》。6、法家和韓非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前期法家李悝、吳起、商鞅等是政治改革家,後期法家韓非等是政治理論家。韓非(約前280年—前233年),出身於韓國貴族家庭,和李斯同為荀子的學生。韓非多次勸說韓王採用富國強兵的方法,但韓王不用他。他寫的書傳到秦國,被秦王政所欣賞,發兵攻韓而得到韓非。秦王政採用了韓非的政治理論,但由於李斯、姚賈等人的打擊、陷害,韓非被秦王政所殺。韓非的政治理論,尤其是君主專制理論非常完備,我們僅說一下其主要理論。A、歷史進化觀:針對儒家的法先王和道家的崇古言論,韓非指出歷史是進步的,時代是變化的,在古代是合理的進步的東西,到後世就會變得荒謬背理,因此他主張:「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論世世事,因為之備。」也就是說,不要效法古代的老規矩,要根據當時實際情況制定政策,以此來論證戰國時期政治、經濟地位變動和財富權力轉移的合理性。B、法、術、勢合一。前期法家商鞅注重法,申不害注重術,慎到注重勢,韓非集諸家學說的大成,提出法、術、勢結合的學說。他認為:法,就是武文法,「法者,編著之圖籍,設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韓非子?難三》)。術,就是君主駕馭臣民的權術、方法,「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公端而潛御君臣者也」(《韓非子?難三》)。勢,就是勢位,指國君的威勢,即政權,「勢者,勝眾之資也」(《韓非子?八經》),「主之所以尊者,權也。」(《韓非子?度刀》)。三者關係:法是公布出來要人民遵守的,而術則只由君主秘密掌握用以保證法的貫徹,勢是貫徹法、術的先決條件,沒有勢(政權)自然談不上法的實施。他用比喻來說明三者的關係:國家是國君的車子,勢是拉著車前進的馬,術是駕馭的方法,刑法是趕車的鞭子。有勢無術,就會出亂子;有術無勢,臣下就不一定聽指揮;光有勢和術還不行,還要有過去沒有頒布過的成文法來保障這種權勢。國君必須全面地掌握法、術、勢,才能鞏固新的封建國家政權。對於中央和地方的關係,他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致。」(《韓非子?揚權》)。韓非還有唯物主義自然觀,注重參驗的唯物主義認識論,樸素辯證法觀念(矛盾)。韓非的理論,被秦王政所採納,一方面取得了兼并戰爭的勝利,一方面也因嚴刑酷法導致了二世而亡。後來他的法術勢結合的法治思想為統治者所採用,但因其只講刑法而不講教化,不利於鞏固統治。因此,秦朝以後的統治者雖繼承了法家思想的精髓,但卻不再公開打出法家的旗號,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封建統治者便採用了儒表法里或陽儒陰法的形式。韓非事迹,載《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著作被漢朝劉向編為《韓非子》55篇,其中多為韓非所著,但也摻雜有其他人著作和資料。現在整理較好的本子,是南京大學歷史系周勛初等整理的《韓非子校注》,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8、其他學派A、陰陽家:有兩派,一是五行相生,一是五行相勝,相勝以鄒衍(公元前305年—前240年)為代表,他提出了陰陽消長、五德終始的學說,簡稱為陰陽五行說,在當時以及秦漢以後的封建社會中起了一定影響。戰國時統治者需要藉助於鄒衍的理論,來說明周代的滅亡,新興國家的出現是必然的、合理的、符合天意的,因而成為七雄爭勝、展開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一種輿論工具,受到各國統治者的歡迎。雖然這種學說證明歷史不是靜止的,而是發展變化的;但卻沒有說明歷史發展的動力是什麼,所以不得不歸結為天的意志;另外,五行相勝,不是辯證的發展,而是歷史的循環周而復始,今天是土德的朝代,過了五代後,還會重新出現這樣一個朝代。因此,五德終始說,雖然可以為當時新興的封建國家代替奴隸制國家提供理論根據,有一定可取之處,但實質上還是一個唯心主義的體系,必然發展為宗教迷信。關於縱橫家、兵家,我們已說過,其他的名家、農家、雜家請參見講義237-239頁。二、史學1、《左傳》中國第一部較為詳細的編年史。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悼公十四年(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現在有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可參考。2、《竹書紀年》該書是戰國時期魏國編年體的史書,因原本寫於竹簡而得名,現在有范解雍《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訂補》,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版,在王國維本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方詩銘也有新本出版,可供參考。3、《戰國策》漢朝劉向編輯的一部關於戰國時代縱橫家遊說辭和權變故事的彙編。分為十二國(除七雄外,有東周、西周、宋、衛、中山)。現在流行的本子,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戰國策》,巴蜀書社《戰國策新校注》等。長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可訂正其錯誤。三、文學藝術諸子散文,屈原和《楚辭》,藝術,參見講義四、自然科學的發展1、天文曆法《甘石星經》:齊國的甘德著《天文星占》八卷,魏國石申著《天文》八卷,後來合編為一書,名叫《甘石星經》。觀測上:在木星三號衛星發現上,比義大利伽利略等早二千年,甘、石星經所測定的恆星紀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恆星表。2、司南的發明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製成一種正方向、定南北的儀器,就是司南,後來發展成為指南針。3、醫學了解了人體解剖,知道了內臟、血管和血液循環情況。分科更細,診斷方法較齊全,醫療器械有:針、石、熨等。用藥除湯藥外,還有藥酒、藥膏。專門的醫學著作:《素問》、《靈樞經》、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脈法》等。名醫扁鵑。4、光學。5、數學。加、減、乘、除、分數、比例。6、地圖繪製(均見講義244-245頁)第五章參考書除原來所列舉外,再說幾種:1、楊寬《戰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第1版,1980年第2版。2、錢穆《先秦諸子系年》商務印書館1936年。3、郭沫若《十批判書》科學出版社1965年。4、《戰國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5、《墨子閑詁》,中華書局1986年版。6、《莊子》、7、《孟子》、8、《荀子》9、《韓非子》,均在課中說過,此不重複。10、《戰國縱橫家書》,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11、屈原《楚辭補註》,中華書局1983年版。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網上有很多污衊孫中山的言論?
※三國時期假如蜀漢按諸葛亮計劃發展最後統一天下,再持續幾百年,對漢民族會有什麼影響?
※有關中國封建王朝國祚長短問題
※中世紀的農奴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