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診療方案
一、定義
中醫定義:
腰痛又稱「腰脊痛」,以自覺腰部疼痛為主症的病證。
病因病機:
感受外邪、跌仆閃挫——不通則痛;
稟賦不足、精血虧虛、房勞過度——不榮則痛。
西醫定義:
腰椎病是以腰痛、腰部活動受限和腰腿痛為主要癥狀的疾病。
病因:
軟組織:脊柱周圍軟組織急、慢性損傷等;
骨組織:腰椎間盤退行性變、腰椎骨質增生等原因。
病理:水腫、瘀血。
包括急性腰扭傷、腰椎退行性骨關節病、腰三橫突綜合征、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等病。
二、診斷
中醫病名診斷:腰痛
西醫病名診斷:腰椎病
依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醫內科學》(第二版,周仲英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針灸治療學》(第2版,石學敏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教材《推拿治療學》(第1版,羅才貴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年)。
診斷標準
1.中醫診斷標準:
證型診斷:
(1)寒濕腰痛:腰部有受寒史,遇寒或陰雨天加重,腰部冷痛重著、酸麻、或拘攣不可俯仰,或疼痛連及下肢。舌質淡,苔白膩,脈沉而遲緩。
(2)濕熱腰痛:腰部疼痛,重著而熱,暑濕陰雨天癥狀加重,活動後或可減輕,身體困重,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或弦數。
(3)瘀血腰痛:痛有定處,痛處拒按,日輕夜重,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脈澀。部分病人有勞損或陳傷史。
(4)腎虛腰痛:起病緩慢,腰部隱隱作痛(以酸痛為主),乏力易倦,脈細。
1)腎陰虛: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纏綿不愈,心煩少寐,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2)腎陽虛:腰部隱隱作痛,酸軟無力,纏綿不愈,局部發涼,喜溫喜按,遇勞更甚,卧則減輕,常反覆發作,少腹拘急,肢冷畏寒。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2、西醫診斷標準:
(1)急性腰扭傷:
1)腰部疼痛:腰部因損傷部位和性質不同,可有刺痛、脹痛和牽扯樣痛。疼痛一般較劇烈,部位較局限,且有局部腫脹,常牽掣臀部及下肢疼痛。
2)活動受限:腰不能挺直,俯仰轉側均感困難,甚至不能翻身起床、站立或行走,咳嗽或深呼吸時疼痛加重。
3)局部壓痛:傷後多有局限性壓痛,壓痛點固定,與受傷組織部位一致。
4)腰部肌肉痙攣:多數患者有單側或雙側腰部肌肉痙攣,多發生在骶棘肌、腰部筋膜等處。站立或彎腰時加重。
5)脊柱側彎:疼痛引起不對稱性的肌肉痙攣,可改變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線,多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脊柱側彎畸形,一般是想患側側彎。疼痛和肌肉痙攣接觸後,此種畸形可自行消失。
6)直腿抬高試驗(+),直腿抬高加強試驗(-),骨盆旋轉試驗(+)有助於確診。
(2)腰椎間盤突出症
1)腰痛和一側下肢放射痛:腰部反覆疼痛,逐漸向一側下肢放射,程度輕重不等,嚴重者不能久站久坐,翻身轉側困難,咳嗽、噴嚏或大便用力時,因腹壓增高而疼痛加重。下肢放射痛多向一側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放射。
2)腰部運動障礙:腰部各分向活動均受限,尤以後伸和前屈為甚。
3)腰椎脊柱姿勢改變:脊柱姿勢的改變有脊柱側彎、腰椎前凸增大、腰椎曲線變平或倒轉4種形式,尤以脊柱側彎最多見。
4)主觀麻木感:久病患者或神經根受壓嚴重者常有患側下肢麻木,中央型髓核突出可見鞍區麻痹。
5)患肢溫度下降,患者感覺患肢不溫,怕冷,經與健肢對比,患肢溫度確有降低。
6)壓痛點;在L4-L5或L5-S1間隙、棘突旁有明顯壓痛,用力按壓或叩擊痛處時,可引起下肢放射痛。
7)直腿抬高試驗(+),直腿抬高加強試驗(+),嚴重者在15°以下。屈頸試驗(+);挺腹試驗(+);下肢後伸試驗(+)。
8)X線檢查:腰骶椎X線檢查主要在與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如腫瘤、結核、骨折等。可能查到與本病有關的異常改變,如椎間隙變窄,生理前凸消失,脊柱側彎等。
(3)增生性脊柱炎
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體質肥胖者,有長期從事彎腰勞動和負重的工作史或有外傷史,起病緩慢。
早期癥狀典型,患者常感腰背部酸痛不適,僵硬扳緊,不能久站久坐,晨起或久坐起立時癥狀較重,稍加活動後減輕,但過度活動或勞累加重。
腰部俯仰轉側不利,但被動運動基本達到正常。
急性發作時,腰痛較劇,且可牽掣到臀部及大腿,若骨刺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時,可出現下肢麻木無力、感覺障礙等癥狀。
腰椎生理曲度減小或消失,甚至出現反弓。
局部肌肉痙攣,有輕度壓痛,一般無放射痛。
下肢後伸試驗(+),直腿抬高試驗一般可接近正常。
X線檢查:可見椎體邊緣有不同程度增生,或有椎間隙變窄,生理弧度改變。
(4)腰肌勞損
1)腰部疼痛:長期反覆發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鈍性脹痛或酸痛不適,時輕時重,遷延難愈。休息、適當或經常改變題為姿勢可使癥狀減輕。勞累、陰雨天氣、受風寒濕影響則癥狀加重。
2)腰部活動:腰部活動基本正常,一般無明顯障礙,但時有牽掣不適感。不耐久站久坐,不能勝任彎腰工作,彎腰梢久,便直腰困難。常喜雙手捶擊,以減輕疼痛。
3)急性發作時,諸症明顯加重,可有明顯的肌痙攣,甚至出現腰脊柱側彎,下肢牽掣作痛等癥狀。
4)壓痛點:腰背部壓痛範圍廣泛,壓痛點多在骶髂關節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橫突等處。輕者壓痛多不明顯,伴隨壓痛可有一側或雙側骶棘肌痙攣僵硬。
5)X線檢查:除少數發現腰骶椎先天畸形和老年患者椎體骨質增生外,多無異常發現。
3、輔助檢查:
可選血常規、尿常規、CR、CT、MRI、B超、風濕三項、類風濕因子等。
三、治療方案
1、基本治療
中醫辨證論治:
(1)寒濕腰痛
治法:散寒除濕,溫經通絡。
方葯:腎著湯加味
乾薑12g 桂枝10g 茯苓12g 白朮6g
牛膝10g 甘草6g 杜仲10g 桑寄生9g
續斷10g
乾薑、桂枝、甘草、牛膝溫經散寒,通絡止痛;茯苓、白朮健脾滲濕;杜仲、桑寄生、續斷補腎壯腰。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100ml。
寒偏盛,腰部冷痛可加熟附片、細辛;若濕偏盛,,腰痛重著,苔厚膩,可加蒼朮、薏苡仁;年老體弱或久病不愈,氣血虧虛,兼見腰膝酸軟無力,脈沉弱等,宜獨活寄生湯加附子。
(2)濕熱腰痛
治法:清熱利濕,舒筋止痛。
方葯:四妙散加減。
蒼朮12g 黃柏10g 薏苡仁15g 木瓜9g
絡石藤12g 川牛膝9g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100ml。
蒼朮、黃柏、薏苡仁清利下焦濕熱;木瓜、絡石藤舒筋通絡止痛;川牛膝通利筋脈,引葯下行,兼能強壯腰脊。
小便短赤不利,舌質紅,脈弦數,加梔子、萆薢、澤瀉、木通;濕熱蘊久,耗傷陰津,腰痛,伴咽干,手足心熱,加生地、女貞子、旱蓮草。
(3)瘀血腰痛
治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
方葯:身痛逐瘀湯加減。
川芎10g 桃仁9g 紅花9g 當歸9g
牛膝9g 香附9g 沒藥8g 五靈脂8g
地龍9g
川芎、桃仁、紅花、當歸活血祛瘀,疏通筋脈;香附、沒藥、五靈脂、地龍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祛瘀消腫。川牛膝通利筋脈,引葯下行,兼能強壯腰脊。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100ml。
兼風濕者,肢體困重加獨活、秦艽;腰痛日久腎虛者,兼腰膝酸軟無力,眩暈,小便頻數加桑寄生、杜仲、熟地;瘀血明顯,腰痛入夜更甚,加全蠍、蜈蚣等蟲類葯以通絡止痛。
(4)腎虛腰痛
1) 腎陰虛:
治法:滋補腎陰,濡養筋脈。
方葯:左歸丸加減。
懷熟地24g 炒山藥12g 枸杞12g 山茱萸12g
川牛膝9g 鹿角膠12g 龜板膠12g 菟絲子12g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100ml。
2)腎陽虛
治法:補腎壯陽,溫煦經脈。
方葯:右歸丸加減
熟地24g 山藥12g 山茱萸9g 枸杞9g
菟絲子12g 鹿角膠12g 杜仲12g 肉桂6g
當歸9g 制附子6g
用法:水煎服,每天三次,每次100ml。
2、特色治療
治則:寒濕腰痛溫經散寒,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瀉法;腎虛腰痛益腎壯腰,補法。
處方:以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腧穴為主
委中 脊中 腰陽關 腎俞 阿是穴 足三里 腰夾脊 大腸俞
寒濕腰痛加腰俞溫陽散寒;瘀血腰痛加膈腧活血化瘀;腎虛腰痛加命門溫腎壯腰。
方義:委中為腰背足太陽經兩支在腘窩的匯合點,「腰背委中求」,匯聚數條腰背部經脈之氣血;腰為腎之府,腎俞可壯腰益腎;大腸俞、脊中、腰陽關、阿是穴可疏通經脈、絡脈及經筋之氣血,痛經止痛。
(1)電針治療
處方:委中、脊中、腰陽關、腎俞、阿是穴、足三里、腰夾脊、大腸俞
操作:毫針刺入,寒濕腰痛和淤血腰痛行提插捻轉瀉法,腎虛腰痛行提插捻轉補法。選取2-3組穴位上電針,選擇連續波,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以達舒經通絡止痛作用。
(2)溫針治療
處方:委中、脊中、腰陽關、腎俞、阿是穴、足三里、腰夾脊、大腸腧
操作:毫針刺入,寒濕腰痛和淤血腰痛行提插捻轉瀉法,腎虛腰痛行提插捻轉補法。選取1-2組腧穴上艾條,一般使用50px左右長度的艾條段,將艾條段放置在針柄上,(艾條下方放置隔熱的紙板,以防止艾條灰掉落而燙傷患者),點燃艾條,以艾條充分燃燒完全為度。每日一次,以達溫經通絡止痛作用。
(3)火罐:疼痛部位拔罐,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鐘,隔日一次,3-5次為一療程,以達舒筋通絡止痛的作用。
(4)梅花針刺絡拔罐:對腰部腫脹疼痛明顯而瘀阻淺表者可用梅花針刺絡拔罐,以達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操作:用梅花針中強度叩刺疼痛部位,使局部皮膚輕微滲血,再加定罐。
(5)隔姜灸:將鮮姜切成3~4毫米厚的薑片,用針孔點刺許多小孔,以便熱力傳導,上置適量大小的艾炷,點燃施灸,一般灸到病人覺熱,局部皮膚紅暈汗濕為度。如初灸1、2壯感覺灼痛,可將薑片稍提起,然後重新放上。此種灼痛非真熱,是姜性刺激之故,故乃須以小艾炷灸之,如疼痛難忍,可移動薑片,亦可在薑片下填紙片再灸。通過艾和生薑在施灸時所產生的雙重效果,具有調和營衛、散寒發表,又經過經絡穴位的調整作用,促進氣血的運行。此法適於寒濕腰痛患者。
(6)腰椎牽引:每日一次,每次15-20分鐘,10日為一個療程。
(7)中頻脈衝電治療:20~30min,qd,以鎮痛、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8)推拿治療:選用按揉、拿捏、滾法等手法在膀胱經及督脈常規推拿後,辯證寒濕加擦八髎穴、瘀血推膀胱經,小關節紊亂行腰椎扳法等。
3、辨證調護:
(1)卧硬板床
(2)保持正確坐姿,行走時抬頭、挺胸、收腹有助於支持腰部;坐時最好選擇高度合適,有扶手的靠背椅,注意身體與桌子的距離適當。座位時使膝與髖保持在同一水平,身體靠向椅背,並在腰部襯椅靠墊;站立時應盡量使腰部平坦伸直,收腹、提臀。
(3)經常變換體位,避免長時間用同一姿勢站立或坐位。
(4)忌負重。
(5)應採取保護措施:腰部勞動強度大的工人,應配戴有保護作用的寬腰帶。參加劇烈運動時,應注意勞動前的準備活動或運動中的保護措施。
(6)積极參加適當體育鍛煉,尤其是注意腰背肌功能鍛煉,以增強脊柱的穩定性。
四、療效評價
1、治癒:治療後癥狀體征消失,腰椎活動正常,癥狀控制肢體涼、麻、痛、萎癥狀改善。
2、好轉:治療後癥狀體征緩解,腰椎活動正常,腰部疼痛減輕,腿部串麻、麻木、疼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改善。
3、未愈:癥狀體征無改善。
推薦閱讀:
※我總是腰痛是不是腎虛?
※女性朋友腰疼再也不用怕了,做到這幾點和腰疼說拜拜
※腰和脊柱不好的人,怎麼樣的側卧睡姿合適,手腳應該怎麼放?買抱枕有用嗎?
※哪些運動可以鍛煉腰背部肌肉,進而避免腰痛?
※跑步後腰酸的你,拿什麼來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