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智慧名言
圍爐夜話(節選)
清 王永彬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 神閒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幹大事的本領。
飽暖人所共羨,然使享一生飽暖,而氣昏志惰,豈足有為饑寒人所不甘。然必帶幾分饑寒,則神緊骨堅,乃能任事。
不必於世事件件皆能,惟求與古人心心相印。
不能縮頭者,且休縮頭。 可以放手者,便須放手。
不鏡於水而鏡於人,則吉凶可監也。 不蹶於山而蹶於垤,則細微宜防也。
不與人爭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長進。 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興。
貧賤非辱,貧賤而諂求於人者為辱。 富貴非榮,富貴而利濟於世者為榮。
貧無可奈,惟求儉。 拙亦何妨,只要勤。
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每見待子弟嚴厲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敗行,則父兄之教育所系也。 又見有子弟聰穎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轉為上達,則父兄之培植所關也。
每見勤苦之人,絕無癆疾。顯達之士多出寒門。此亦盈虛消長之機,自然之理也。
門戶之衰,總由於子孫之驕惰。 風俗之壞,多起於富貴之淫奢。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終為禍。 困窮之最難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明犯國法,罪累豈能幸逃? 白得人財,賠償還要加倍。
富不肯讀書,貴不肯積德,錯過可惜也。 少不肯事長,愚不肯親賢,不祥莫大焉。
富貴易生禍端,必忠厚謙恭,才無大患。 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
富家慣習驕奢,最難教子。 寒士欲謀生活,還是讀書。
發達雖命定,亦由肯做工夫。 福壽雖天生,還是多行陰騭。
伐字從戈,矜字從矛,自伐自矜者,可為大戒。 仁字從人,義字從我,講仁講義者,不必遠求。
凡遇事物突來,必熟思審處,恐貽後悔。 不幸家庭釁起,須忍讓曲全,勿失舊歡。
凡事謹守規模,必不大錯。 一生但足衣食,便稱小康。
凡事勿徒委於人,必身體力行,方能有濟。 凡事不可執於己,必廣思集益,乃罔後艱。
凡人世險奇之事,決不可為。 或為之而幸獲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視為常然也。 可以為常者,必其平淡無奇,如耕田讀書之類是也。
風俗日趨於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樸之君子,力挽江河。 人心日喪其廉恥,漸至消亡,安得有講名節之大人,光爭日月。
大丈夫處事,論是非不論禍福。 士君子立言,貴平正尤貴精詳。
打算精明,自謂得計,然敗祖父之家聲者,必此人也。 樸實渾厚,初無甚奇,然培子孫之元氣者,必此人也。
德澤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 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斷不負苦心。為善者,須當自信。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當大權,其感尤速。 財足以累己,而以有財處亂世,其累尤深。
淡中交耐久。靜裏壽延長。
但患我不肯濟人,休患我不能濟人。 須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
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
但作裏中不可少之人,便為於世有濟。 必使身後有可傳之事,方為此生不虛。
待人宜寬,惟待子孫不可寬。 行禮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讀書不下苦功,妄想顯榮,豈有此理? 為人全無好處,欲邀福慶,從何得來?
讀論語公子荊一章,富者可以為法。 讀論語齊景公一章,貧者可以自興。
讀書無論資性高低,但能勤學好問,凡事思一個所以然,自有義理貫通之日。 立身不嫌家世貧賤,但能忠厚老成,所行無一毫苟且處,便為鄉黨仰望之人。
東坡志林有雲:人生耐貧賤易,耐富貴難;安勤苦易,安閒散難;忍疼易,忍癢難;能耐富貴、安閒散、忍癢者,必有道之士也。 餘謂如此精爽之論,足以發人深省,正可於朋友聚會時,述之以助清談。
多記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閑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規箴。
天地生人,都有一個良心。苟喪此良心,則人去禽獸不遠矣。 聖賢教人,總是一條正路。若舍此正路,則常行荊棘之中矣。
天地無窮期,光陰則有窮期。去一日,便少一日。 富貴有定數,學問則無定數。求一分,便得一分。
天雖好生,亦難救求死之人。 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禍之天。
天下無憨人,豈可妄行欺詐? 世上皆苦人,何能獨享安閒?
圖功未晚,亡羊尚可補牢。 虛慕無成,羨魚何如結網。
桃實之肉暴於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 食之而種其核,猶饒生氣焉。此可見積善者有餘慶也。 栗實之肉秘於內,深自防護,人乃破而食之。 食之而棄其殼,絕無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念祖考創家基,不知風霜沭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貽後世。 為子孫計長久,除卻讀書耕田,恐別無生活,總期克勤克儉,毋負先人。
能結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 肯親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蓮朝開而暮合,至不能合,則將落矣。富貴而無收斂意者,尚其鑒之。 草春榮而冬枯,至於極枯,則又生矣。困窮而有振興志者,亦如是也。
浪子回頭,仍不慚為君子。 貴人失足,便貽笑於庸人。
論事須真識見。做人要好聲名。
觀周公之不驕不吝,有才何可自矜? 觀顏子之若無若虛,為學豈容自足?
耕讀固是良謀,必工課無荒,乃能成其業。 仕宦雖稱顯貴,若官箴有玷,亦未見其榮。
耕所以養生,讀所以明道,此耕讀之本原也,而後世乃假以謀富貴矣。 衣取其蔽體,食取其充饑,此衣食之實用也,而時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古今有為之士,皆不輕為之士。 鄉黨好事之人,必非曉事之人。
古之克孝者多矣,獨稱虞舜為大孝,蓋能為其難也。 古之有才者眾矣,獨稱周公為美才,蓋能本於德也。
古人比父子為橋梓,比兄弟為花萼,比朋友為芝蘭。敦倫者,當即物窮理也。 今人稱諸生曰秀才,稱貢生曰明經,稱舉人曰孝廉。為士者,當顧名思義也。
郭林宗為人倫之鑒,多在細微處留心。 王彥方化鄉里之風,是從德義中立腳。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 自謂予智,終是糊塗。
孔子何以惡鄉願,只為他似忠似廉,無非假面孔。 孔子何以棄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儘是俗心腸。
看書須放開眼孔。做人要立定腳根。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薩。 能脫身牢籠外,便是大英雄。
和平處事,勿矯俗以為高。 正直居心,勿機關以為智。
和氣迎人,平情應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時。
和為祥氣,驕為衰氣,相人者,不難以一望而知。 善是吉星,惡是凶星,推命者,豈必因五行而定。
何謂享福之人?能讀書者便是。 何謂創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何者為益友?凡事肯規我之過者是也。 何者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濟世雖乏貲財,而存心方便,即稱長者。 生資雖少智慧,而慮事精詳,即是能人。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可知積善以遺子孫,其謀甚遠也。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蠢而多財則益其過,可知積財以遺子孫,其害無窮也。
見小利,不能立大功。 存私心,不能謀公事。
見人行善,多方贊成。見人過舉,多方提醒,此長者待人之道也。 聞人譽言,加意奮勉,聞人謗語,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靠自己,勝於靠他人。
家之富厚者,積田產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保。不如廣積陰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 家之貧窮者,謀奔走以給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謀本業,知民生在勤,定當有濟。
家之長幼,皆倚賴於我,我亦嘗體其情否也。 士之衣食,皆取資於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家縱貧寒,也須留讀書種子。 人雖富貴,不可忘力穡艱辛。
交朋友增體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 教子弟求顯榮,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教弟子於幼時,便應有正大光明氣象。 檢身心於平日,不可無憂勤惕厲工夫。
教小兒宜嚴,嚴氣足以平躁氣。 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儉可養廉,覺茅舍竹籬,自饒清趣。 靜能生悟,即鳥啼花落,都是化機。
講大經綸,只是落落實實。 有真學問,決不怪怪奇奇。
謹守父兄教條,沉實謙恭,便是醇潛子弟。 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儉,定為悠久人家。
君子存心但憑忠信,而婦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為君子。 小人處世盡設機關,而鄉黨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君子以名教為樂,豈如稽阮之逾閑。 聖人以悲憫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齊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 讀書在明理,識見不可不高。
氣性不和平,則文章事功,俱無足取。 語言多矯飾,則人品心術,盡屬可疑。
氣性乖張,多是夭亡之子。 語言深刻,終為福薄之人。
求個良心管我。留些餘地處人。
錢能福人,亦能禍人,有錢者不可不知。 藥能生人,亦能殺人,用藥者不可不慎。
權勢之徒,雖至親亦作威福,豈知煙雲過眼,已立見其消亡。 姦邪之輩,即平地亦起風波,豈知神鬼有靈,不肯聽其顛倒。
清貧,乃讀書人順境。 節儉,即種田人豐年。
習讀書之業,便當知讀書之樂。 存為善之心,不必邀為善之名。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氣所鍾,鬼神亦為之呵護。 聖經賢傳,乃古今命脈所系,人物悉賴以裁成。
小心謹慎者,必善其後,惕則無咎也。 高自位置者,難保其終,亢則有悔也。
心靜則明,水止乃能照物。 品超斯遠,雲飛而不礙空。
心能辨是非,處事方能決斷。 人不忘廉恥,立身自不卑污。
兄弟相師友,天倫之樂莫大焉。 閨門若朝廷,家法之嚴可知也。
知過能改,便是聖人之徒。 惡惡太嚴,終為君子之病。
能知往日所行之非,則學日進矣。 見世人之可取者多,則德日進矣。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則同流合污,無足有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則舍近圖遠,難期有成矣。
治術本乎儒術者,念念皆仁厚也。 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虛浮也。
忠實而無才,尚可立功,心志專一也。 忠實而無識,必至僨事,意見多偏也。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來。 仁有假仁,義有假義,可知仁義二途不無奸險人藏其內。
種田人,改習廛市生涯,定為敗路。 讀書人,甘與衙門詞訟,便入下流。
正己,為率人之本。 守成,念創業之艱。
正而過則迂,直而過則拙,故迂拙之人,猶不失為正直。 高或入於虛,華或入於浮,而虛浮之士,究難指為高華。
處境太求好,必有不好事出來。 學藝怕刻苦,還有受苦時在後。
處世以忠厚人為法。傳家得勤儉意便佳。
處事要寬平,而不可有鬆散之弊。 持身貴嚴厲,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川學海而至海,故謀道者,不可有止心。 莠非苗而似苗,故窮理者,不可無真見。
常人突遭禍患,可決其再興,心動於警惕也。 大家漸及消亡,難期其複振,勢成於因循也。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 暴殄天物,自應折磨兒孫。
程子教人以靜,朱子教人以敬。靜者,心不妄動之謂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謂也。又況靜能延壽,敬則日強。為學之功在是,養生之道亦在是。靜敬之益人大矣哉,學者可不務乎?
世風之狡詐多端,到底忠厚人顛撲不破。 末俗以繁華相向,終覺冷淡處趣味彌長。
世之言樂者,但曰讀書樂、田家樂。可知務本業者,其境常安。 古之言憂者,必曰天下憂、廊廟憂。可知當大任者,其心良苦。
士必以詩書為性命。人須從孝悌立根基。
士既知學,還恐學而無恆。 人不患貪,只要貧而有志。
事但觀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 人必盡其當然,乃可聽其自然。
十分不耐煩,乃為人大病。 一昧學吃虧,是處事良方。
守分安貧,何等清閒,而好事者,偏自尋煩惱。 持盈保泰,總須忍讓,而恃強者,乃自取滅亡。
守身不敢妄為,恐貽羞於父母。 創業還須深慮,恐貽害於子孫。
善謀生者,但令長幼內外,勤修恆業而不必富其家。 善處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審定章程而不必利於己。
身不饑寒,天未嘗負我。 學無長進,我何以對天?
神傳於目,而目則有胞,閉之可以養神也。 禍出於口,而口則有唇,闔之可以防禍也。
生資之高在忠信,非關機巧。 學業之美於德行,不僅文章。
人品之不高,總為一利字看不破。 學業之不進,總為一懶字丟不開。
人得一知己,須對知己而無慚。 士既多讀書,必求讀書而有用。
人皆欲貴也,請問一官到手,怎樣施行? 人皆欲富也,且問萬貫纏腰,如何佈置?
人皆欲會說話,蘇秦乃因會說話而殺身。 人皆欲多積財,石崇乃因多積財而喪命。
人之足傳,在有德,不在有位。 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人雖無艱難之時,要不可忘艱難之境。 世雖有僥倖之事,斷不可存僥倖之心。
人稱我善良,則喜。稱我兇惡,則怒。此可見兇惡非美名也,即當立志為善良。 我見人醇謹,則愛。見人浮躁,則惡。此可見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為醇謹。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 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論,但須論己。
自家富貴不著意裏,人家富貴不著眼裏,此是何等胸襟! 古人忠孝不離心頭,今人忠孝不離口頭,此是何等志量!
自虞廷立五倫為教,然後天下有大經。 自紫陽集四子成書,然後天下有正學。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則體孔子之言以勞之,勿溺愛以長其自肆之心。 子弟天性已壞,教難行也,則守孟子之言以養之,勿輕棄以絕其自新之路。
紫陽補大學格致之章,恐人誤入虛無,而必使之即物窮理,所以維正教也。 陽明取孟子良知之說,恐人徒事記誦,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見塵世之間,已分天堂地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輩,不隔聖域賢關。
財不患其不得,患財得而不能善用其財。 祿不患其不來,患祿來而不能無愧其祿。
才覺已有不是,便決意改圖,此立志為君子也。 明知人議其非,偏肆行無忌,此甘心為小人也。
在世無過百年,總要作好人、存好心,留個後代榜樣。 謀生各有恆業,那得管閒事、說閒話,荒我正經工夫。
聰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纊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 耕讀何妨兼營,古人有出而負耒,入而橫經者矣。
縱容子孫偷安,其後必至耽酒色而敗門庭。 專教子孫謀利,其後必至爭貲財而傷骨肉。
偶緣為善受累,遂無意為善,是因哽廢食也。 明識有過當規,卻諱言有過,是護疾忌醫也。
耳目口鼻,皆無知識之輩,全靠著心作主人。 身體發膚,總有毀壞之時,要留個名稱後世。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無也。 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終身可行也。
一室閒居,必常懷振卓心,才有生氣。 同人聚處,須多說切直話,方見古風。
一生快活皆庸福。萬種艱辛出偉人。
一言足以招大禍,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墜也。 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飭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從,而自反無愧,切勿曲以求榮也。 以誠心待人,人或不諒,而曆久自明,不必急於求白也。
義之中有利,而尚義之君子,初非計及於利也。 利之中有害,而趨利之小人,並不顧其為害也。
意趣清高,利祿不能動也。 志量遠大,富貴不能淫也。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 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禍。
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 有大識見乃有大文章。
有生資,不加學力,氣質究難化也。 慎大德,不矜細行,形跡終可疑也。
友以成德也,人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德不能成矣。 學以愈愚也,人而不學,則昏昧無知,愚不能愈矣。
言不可盡信,必揆諸理。 事未可遽行,必問諸心。
顏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賢人處橫逆之方。 子貢之無諂,原思之坐弦,是賢人守貧窮之法。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慾既勝,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飲食有節,男女有別。
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無位非賤,無恥乃為賤。 無年非夭,無述乃為夭。無子非孤,無德乃為孤。
誤用聰明,何若一生守拙。 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
為學不外靜敬二字。教人先去驕惰二字。
為鄉鄰解紛爭,使得和好如初,即化人之事也。 為世俗談因果,使知報應不爽,亦勸善之方也。
為善之端無盡,只講一讓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窮,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為人循矩度,而不見精神,則登場之傀儡也。 作事守章程,而不知權變,則依樣之葫蘆也。
文行忠信,孝悌恭敬,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 志道據德,依仁遊藝,孔門為學之序也,今但學其藝而已。
穩當話,卻是平常話,所以聽穩當話者不多。 本分人,即是快活人,無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無故卻不殺生,則物命可惜也。 聖人不責人無過,惟多方誘之改過,庶人心可回也。
與朋友交遊,須將他好處留心學來,方能受益。 對聖賢言語,必要我平時照樣行去,才算讀書。
與其使鄉黨有譽言,不如令鄉黨無怨言。 與其為子孫謀產業,不如教子孫習恆業。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則向善必篤也。 聽切實話,覺得津津有味,則進德可期也。
餘最愛草廬日錄有句雲:澹如秋水貧中味,和若春風靜後功。讀之覺矜平躁釋,意味深長。
用功於內者,必於外無所求。 飾美於外者,必其中無所有。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華嚴經講述菁華(第9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1)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盤龍寺
※凈空法師 妙法蓮華經(第八集) 台灣景美華藏佛教圖書館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佛語詳解】儒釋道三家之別
※儒釋道的性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