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盜墓者為什麼不盜劉備陵?傳清朝時一農民鋤地時意外挖開過

惠陵是否讓盜墓賊光顧了?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上一篇說了劉備惠陵地宮內是否秘設暗器的話題,這一篇接著來說說惠陵是否被盜問題。

俗話說「天下無不發之冢」,在劉備生活的時代,正是古代中國盜墓的高峰期,不論是貴族陵墓,還是土豪大墳,很少能逃過盜墓者的鐵鏟,這也是形成「十墓九空」的重要原因。

(曹操祖父亳州墓室上盜洞)

之所以討論劉備的惠陵是否有反盜墓裝置,就是考慮那個時代盜墓之風太甚,包括曹操、孫權在內,都曾盜過墓,而且聲勢很大。如曹操盜西漢梁孝王劉武墓,孫權派人去廣州挖南越王陵。名聲比較好的就只有劉備了,沒有盜墓之嫌。

那麼,劉備自己的陵墓被盜了嗎?是否有盜墓賊光顧?對這個問題,在沒有考古發掘前,不論是回答「是」和「否」,都是不可取的。

回答這一問題可以從盜墓的動機來分析。在古代比較常見的盜墓動機,第一動機是貪圖隨葬的有價值物品,即所謂「尋寶派」;第二動機是「復仇派」,即報復墓主,壞其風水,辱其家門。

(現代盜墓現場)

劉備的墓中會有寶物嗎?應該會有,但不會太多。

一是蜀國的國力決定,時處戰爭狀態,財力貧乏,哪會有多少金銀埋里地下?據古代葬俗,劉備生前使用的兵器、物品什麼的,應該會隨葬。劉備並非是武功高強之輩,他防身用的是矛,《三國演義》說他使用「雙股劍」,此劍是無名工匠打造,雖然工匠的手藝不凡,估計也不會是價值連城。

(劉備惠陵宮牆)

從時代背景上來說,當年是盜墓成風,薄葬思想得到重視。除了孫吳以後,魏國和蜀國都是提倡薄葬的。況且,主持安葬的諸葛亮,是個很「勤儉治國」之相,反對鋪張浪費的。他也不會允許劉備墓中隨葬大量寶物,這從他為劉備墓所選地址和規制均偏小一事上,便可以看出來。

精明的諸葛亮,不會想不到厚葬帶來的盜墓危害。

(明蜀王地宮)

那麼,劉備會不會遭到對手的報復?比起曹操和職權來,劉備豎敵最少,相對仁厚。這些對手,遠在江東和中原,對遠在大西南的劉備,始創想報復,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在成都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報復傾向比較明顯的大盜墓,出現在明末張獻忠入蜀時期。

(張獻忠畫像)

作為明末起義軍首領之一,張獻忠在佔領成都前後,曾進行了瘋狂的屠城洗劫,以鞏固其「大西政權」。這也是成都歷史上最慘烈一次,活人都不免一死,埋在地下的死人也不得安寧,成都郊外的王墓皇墳全讓盜掘了。劉備墓會是什麼樣的?張獻忠並沒有挖劉備墓,絲毫未受破壞。

歷代盜墓者都不盜劉備的陵墓。據清初四川巡撫張德地《重修昭烈廟碑記》記載,明亡後成都雖毀,但惠陵卻安然無恙。碑文稱:「自蜀罹獻逆焚戮,萬物悉化焦土。即王公墳暮(墓),莫不掘毀,獨昭陵(即昭烈陵,惠陵的另稱)劉備一冢,歷久常存,巍然如故」。

(劉備惠陵神道)

但惠陵的地面曾失過火,不少古樹被焚;民國初年,惠陵又受到砍伐,墳堆也因水土流失沒有從前高大,這不是根本性的破壞,惠陵的地宮並未受擾動。

劉備被盜的傳說亦有,見於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但那是筆記小說,謊誕不經;清末人徐心餘《衣冠陵》中提到,惠陵墓道被一農民鋤地時意外挖開過,但也是「據說」(詳見本書「三國盜墓」一章)。

在學術界,特別是成都方面的學者,對惠陵的地宮保存情況多比較樂觀。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也是劉備生前積德了。曹操和孫權生前都有盜墓的劣跡,只有劉備的屁股乾淨,保住了自己的陰宅。

(南京江寧東吳大墓考古現場)


推薦閱讀:

東北農民寧願花10倍價格買德國進口犁 為啥?
農民曆專有名詞解釋
從元朝末期到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意義何在(3)
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我最理想的職業是回家種田!
土多土旺不得用多為農民

TAG:清朝 | 農民 | 劉備 | 盜墓 | 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