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八卦掌 董海川師祖傳

生平好武名留千古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先師,生於嘉慶四年農曆十月十三日,即公元1799年11月20日,卒於光緒八年(1882年)冬。祖籍山西省洪洞縣。明代遷入河北省霸縣(現屬雄縣)開口。後遷入河北省文安縣朱家務村。自幼喜武,弱冠後遊歷四方,增長技藝。技擊、拳術和器械無不練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年凈身為太監,入京供職於肅王府。除了職守,白天坐功,夜晚行功。被王府總領班全凱亭發現,遂拜為師,從此八卦掌始傳出。弟子上千人,出名的有尹福、程廷華、馬維騏、史紀棟、劉德寬、樊志湧、梁振蒲、劉鳳春等70餘人。晚年(同治十三年即1874年)離職,輪流住在北京北新橋船板衚衕梁宅;朝陽門大街天豐木廠;三年後又遷至崇文門外馬維騏處;最後遷至東四牌樓義順木廠弟子兼乾女婿史紀棟處供養。專事授徒。於光緒八年(1882年)冬去世,享年83歲。死後由尹福等弟子葬於北京東直門外小牛房村南。先後共建碑四座,記載其生平事迹。墓冢為饅頭形,表面用水泥封抹,墓前左右各立碑兩座,墓地肅穆壯觀。(像1董海川先師舊墓地全貌)最早之碑為清光緒九年所立。碑額刻有「後生宗鑒」四字,碑文以草書摹勒上石,其書法遒勁豐腴,筆墨出入之際,有如神龍出海變化萬端,其意象之拿捏直指八卦掌之堂奧,由此可略見先輩用心極致之一斑。全文揖錄如下:董先師志銘先生姓董諱海川,世居文安縣城南朱家務。少任豪俠,不治生產,法郭解之為,濟困扶危,不遺餘力。性好田獵,日騁於茂林之間,群獸為之辟易。及長,遍游四方,所過吳越巴蜀舉凡名山大川,無不歷險搜奇,以壯其襟懷。後遇黃冠,授以武術,遂精拳勇。不易中年蹈司馬公之故轍,竟充宦官。先生嫉惡如仇,時露英氣,同人即起猜嫌,改隸肅邸,因老乞骸,始得寓外舍。請藝者自通顯,以至工、賈與達官等,幾及千人,各授一藝。嘗游塞外,會數人各持利器環而擊之,先生四面迎拒,捷如旋風,觀者群雄,無不稱為神勇,憚其丰采。及至彌留之際,從者啟其手足,誠如鐵漢,越三日端坐而逝,意者以為羽化。都中門人服縞素者百餘人,因塋葬於東直門外,距城裡許,哀痛難忘,議立表識,以伸嚮往之忱!,造福後人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採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獨創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為運動形式,有別於其它拳術。並且在治病、內功、技擊和涵養道德方面,有明顯的效應。尤其在內功和涵養道德方面,表現更為突出。在走轉中練得氣貫四稍,達四肢百骸,通任督二脈,全身舒泰,飄飄欲仙。是內功中的高級動功。在走轉中培養毅力和耐性,在「百練不如一走」中,潛移默化到德性上來。久之養成良好的風度,遵守社會公德和自然規律,造福後人。,疑點很多一代武學大師董海川,綜合各家之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創造了八卦掌,但其身世迷離,疑點很多。一、生年之迷逝世之年有弟子們立的第一塊碑為憑,但其生年說法不一。有的說生於嘉慶二年、嘉慶三年、嘉慶六年,甚至有的說生於嘉慶九年等等……。正確的生年應為嘉慶四年,是根據郭古民先生生前提供的資料確定的。郭先生從本世紀初開始,至1968年逝世止,用70餘年習練、研究、傳播八卦掌,在四五代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而且在藝業上,經過不少二代人的指點,和許多有聲望的三代同門交往甚密。加上郭先生勤于思考和積累資料,故此他提供的董海川生年是可靠和可信的。二、當太監之迷董海川逝世後,由弟子們所立第一塊碑銘上書寫「……不意中年蹈司馬之故轍,竟充宦官……」。中年為什麼當宦官(太監)?一說太平天國派他到皇宮卧底,一說因罪隱遁,一說為了求得高層次功夫等等……但凡記載董海川事迹的書籍和資料,都無可靠的證據。到今天為什麼當太監還是個迷。三、董海川是八卦掌的創始人董海川逝世後,由弟子們立的第一塊碑上書寫「……及長,遍游四方,所過吳越巴蜀,舉凡名山大川,無不歷險搜奇,以壯其襟懷,後遇黃冠,授以武術,遂精拳勇……」。碑文上書「後遇黃冠(道士),遂精拳勇」,但沒有說董海川學八卦掌。浙江國術館1933年編寫的《國術講義》中寫道:「董海川初傳八卦掌時,許多聞名來訪的人,都輕視這種拳的技擊性。但是,凡與董海川技擊的人,沒有一個取勝的」,由此,可說明董海川之前,沒有八卦掌之說和八卦掌傳世。董海川自幼喜武,精羅漢等拳術,加上遊歷四方,增加了閱歷,又遇道士學會了道家鍛煉筋骨的「轉天尊」的走圓圈,采各家之長,融會貫通,創編了「八卦掌」,是可信的。說董海川是八卦掌的傳人,也大有人在。但從第一塊碑到第四塊碑上,只記載遇道士或仙傳,再沒有歷史資料可佐證是學來的八卦掌。現出現另一支八卦掌傳人田迴,他說是祖傳,有四百多年歷史,但從北京八卦掌研究會派人考查,北京武術研究院康戈武先生又親去考查,結論是田迴的父親以上祖輩沒有會武術的,田迴跟尹福的後代學過八卦掌,說田迴的八卦掌是祖傳,是往臉上貼金。見《董海川八卦掌》(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出版)四、八卦掌各支系,練法不盡相同現在所習練的八卦掌各支系練法為什麼不盡相同?因為董海川所收弟子,大多數都是代藝拜師的,有的本來就精於某種拳術。董海川收錄這些弟子後,「量材施教」,把他們原會拳術,按八卦掌的理論和技擊改成八卦掌。董海川在教授弟子時,「純以口授」,弟子們理解道理後,自己演示動作。這種純以口授的方法奠定了八卦掌形式不同的基礎。八卦掌後代各支用《易》理解釋八卦掌。在董海川傳播的基礎上,不斷充實和完善各支自己的動作和技擊方法,故此出現理同而練法不盡相同的現象來。董海川先師的一生,在武術上是卓有貢獻的一生,也是傳奇的一生,留名千古的一生。他所創的八卦掌恩澤後人,造福人類。融養生與技擊於一爐的八卦掌,將永葆青春!董海川先師將永垂不朽!
推薦閱讀:

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與DNA(一)
八卦掌以走為妙
金鎖玉關中的八卦屬性
六爻(八卦)斷事技巧_陳易龍

TAG:祖傳 | 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