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教育不要太過功利

當教育觀念太過功利,想把人訓練成不斷創造利潤的「機器」,教育的面向自然被窄化。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會被智能機器淘汰的憂慮很有可能變成現實。國家為了經濟發展也日益把培養學生的經濟生產力作為主要目標。

但我們是人不是機器,本身就有價值,以獲利為中心的教育侵蝕了年輕人質疑權威的勇氣和能力,降低了他們對弱勢群體和不同背景的人的同情心,削弱了他們理解全球性問題的能力,既矮化了人,也不利於個體幸福和社會福祉。要想有一個人人在其中都能活得好的社會,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學習如何生產與工作,還要有關注人本身的教育。

瑪莎·納斯鮑姆(Martha C. Nussbaum,1947-),美國當代哲學家,被稱為「當代哲學界最具創新力和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一」。1969年完成紐約大學戲劇和古典學的學習,同年考入哈佛大學古典學系,六年後獲博士學位並留校教授哲學和古典學;曾執教於哈佛大學、布朗大學、牛津大學,現為芝加哥大學哲學系、法學院、神學院合聘的法學和倫理學傑出貢獻教授。主要著作有《善的脆弱性》《躲避人性》《詩性正義》等。

瑪莎·納斯鮑姆的《功利教育批判》一書正是為了重申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她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政治哲學家和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先後執教於哈佛大學,布朗大學,牛津大學,芝加哥大學,還長期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合作,探究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在女性權利、殘疾人權利、動物和環境保護方面多有著述和公共表達,對於古典和人文教育也是格外關注。

  

在《功利教育批判》中她專門探討人文教育的作用和教育史上的優秀實踐,期望喚起人們對日益被忽視甚而被諷刺為無用的藝術和人文教育的重視,認識到我們需要通過教育培養社會成員身上的多重能力——批判性思維、對這個世界多元性的認知以及同情心和想像力,將教育和人文緊密聯繫起來,讓更多人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撰文 | 張鑫

批判性思維的意義

未經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功利教育批判》作者:[美]瑪莎·納斯鮑姆譯者:肖聿版本:新華出版社2017年5月

以獲利的技能為中心的教育已經腐蝕了青年人的勇氣與能力,納斯鮑姆認為應該重拾人文教育,讓學生們成為對他們的國家和整個世界有責任心的公民。

《功利教育批判》中,納斯鮑姆引領我們追尋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傳統。蘇格拉底說,未經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為了讓雅典公民重視反思精神與辯論的價值,他不惜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蘇格拉底認為,缺乏反思精神會產生許多問題。第一,造成目標的模糊性,人們沒法確定什麼是所處社會的最高利益,而有反思精神的人雖不能確保實現目標,至少會保證各個目標之間關係清楚,重大問題不因倉促和疏忽而被遺漏;第二,缺乏反思能力就容易受到他人影響,被政治鼓動家的錯誤觀點所迷惑或者屈從權威和同伴的壓力,批判性思維則是反權威的,發言者的階級、名望和威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辯論中的論點;第三,缺乏反思精神的人往往不能互相尊重,他們更看重辯論的勝負,希望對方落敗甚至羞辱對方,而蘇格拉底認為在對話中應待人如己,對話的目的在於表明各人的立場,尋求彼此的共識。

  

《尋求有尊嚴的生活》

作者:瑪莎·納斯鮑姆

譯者:田雷

版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6年6月

納斯鮑姆從最基本的問題出發,通過關切個體人的故事,追蹤政策對日常生活的效應,尋求推動民眾活出豐滿且有活力的人生。

因此,批判性思維對於培養思想獨立的人和互相尊重對方理性的輿論氛圍有莫大的好處,在這個日益撕裂的世界上,尊重個人異議的文化的養成,是和平解決爭端的基礎,也是防止暴政的必要條件。

  

在世界範圍內早有許多教育者試圖通過實踐將蘇格拉底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日常教育當中。他們普遍反感鼓勵學生被動性的、以講述為主的教學法,嘗試用提問的方式發展學生的主動性,也用各種方式培育學生的同情心和愛心。

  

比如發明「問題課」的佩斯特拉奇、「幼兒園」的創始人福祿培爾,都鼓勵兒童積極主動、樂於探尋和提問,而不僅僅是接受;杜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批判性思維,強調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學生就能學會提問,實踐主動式學習;泰戈爾把學校描述成自治的共同體,鼓勵兒童自己思考日常應當遵循的規則,在自治中鍛煉自己的頭腦;李普曼堅信年幼的兒童是積極主動、喜歡提問的生靈,他們的探索和質疑能力應當得到尊重和發展,他創造了「兒童哲學」,編纂了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教科書,讓學生們懂得如何靠自己去研究蘇格拉底的對話。

  

面向多元的世界

學習歷史與經濟的重要性

  

更進一步,納斯鮑姆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眾多問題是世界性的,如全球氣候變暖,貿易,保護環境和動物物種,核能的使用,勞工和兒童的保護等,這就需要一個人有廣闊的眼光,了解多元的文化,而不僅僅關注局部地區,或者自己所屬的特定文化和人群,否則就會變得狹隘,充滿偏見,無法理解差別,理解其他人和人類共同體的需要和利益。

  

年輕人應在全球大背景中學習本國歷史,同時也需要理解全球經濟如何運作,每天的食品、飲料、服裝從哪裡來,經歷了怎樣的複雜勞動,由什麼樣的人參與其間,過去的殖民主義、現在的大資本跨國企業如何影響各地的居民,決定他們的人生機會。

  

教育中還要加入歷史、地理、文化的跨學科研究,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史、宗教研究等內容。泰戈爾重視消除種姓和宗教的隔離;杜威則強調經濟史的作用,因為它不是王國和權力的興亡史,而是普通人控制自然,使自由得到發展的歷史。

  

這方面的學習需要循序漸進地貫穿學校階段的始終。少年兒童已能理解經濟學原理,我們可以啟發他們思考商品的起源,交換機制,從而思考世界經濟如何運作,為使其成為有遠見的消費者和投票者做好準備。

  

到了大學階段,歷史課程將越來越帶研究性質,比較宗教學也會更複雜全面,學生需要切實了解經濟學和全球經濟運作原理,並且學習社會公正和全球公正的課程,還應該學會深入研究自己不熟悉的傳統,掌握一些專門化的方法,學生可以獨立去深入了解某一特定宗教,或者諸如烏拉圭這樣特定國家中人們的生活方式。

  

學習歷史不應該只是獲得知識和信息,還應該教給學生收集和評估證據的技能,如何用證據論證結論,如何鑒別互相矛盾的陳述,運用批判性思維討論和評估特定地域內權利和機會的差別,婦女和少數人群的社會地位,不同政治組織結構的優缺點等議題。

  

只有從人文學科批判性思維的角度,結合宗教研究和正義理論去教授世界歷史和經濟學知識,才能培養良好的世界公民,使得我們能夠更好地進行公共辯論,共同解決人類面對的重大問題。

  

想像他人處境的能力

遊戲與藝術教育的目的

  

「有了知識,我們會變得有力量,但有了同情心,我們才能達到完滿。」納斯鮑姆引用泰戈爾的話來說明培育同情心的重要。同情心亦即想像別人在其處境中的感受的能力。英國的兒科醫生和心理分析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提出了用想像性的遊戲來培養孩子同情心的方法。他認為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只要一切正常,就能產生道德關懷。而遊戲發生在人與人之間,讓人們體驗「他性」(otherness),自然就獲得了移情的能力。遊戲也是好奇心的來源,有助於兒童在友情、愛情和政治生活中健康態度的發展。

  

早期的教育家也有著同樣的想法:在培養健全人格方面,遊戲發揮著關鍵作用。福祿培爾主張將遊戲融入教育結構,兒童需要操縱實物,藉助想像將故事和人物性格賦予它們,去探索周圍的環境,佩斯特拉奇則認為在遊戲精神指導下的實踐活動中豐富了兒童的個性。

  

藝術是遊戲的延續。泰戈爾在自己開辦的學校中引入了藝術教育,用角色扮演教學法要求學生以自己不熟悉的立場去思考;排練戲劇讓對身體感到羞恥的女孩子能夠自由地進行肢體活動——泰戈爾編排的舞蹈動作非常複雜,兼具陽剛與陰柔之美,舞劇的主題通常都有明確的男女平等觀念。

  

這些舞劇的目的不但在於創造一些優美的藝術作品,更在於培養學生的情感和想像力。各種藝術作品能夠讓人變換看問題的視角,帶入環境不同、背景不同的人的生活,有助於將他人看成和自己平等的,有尊嚴的,有內心世界和有價值的人。

  

《善的脆弱性》

作者:瑪莎·納斯鮑姆


推薦閱讀:

因為考雅思跟出國跳板而選擇赴台交換是功利的嗎?如果是,這種「功利」應該受人唾棄批評嗎?
為何知乎上高度現實或者說功利主義的問題基本無人回答?知乎用戶是大部分已經解決了此類問題還是不屑於回答這類問題?
有追求和功利之間的區別在哪?
讀經功利化(方哲萱)
本人91年女,為什麼我對待戀愛如此功利,沒有預料到結果的寧可不要開始?如何轉變我的觀念?

TAG:教育 | 功利 | 機器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