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是怎麼讓日本人爭得不可開交?

雲岡石窟 來自鏈景旅遊 12:30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雲岡石窟」

《景咖故事》簡介

每天把一個知名景區的兩小時視頻紀錄片內容濃縮成10分鐘音頻節目,用脫口秀的方式表現出來,讓你通過碎片化的時間獲得全球名勝古迹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等有價值的知識,滿足你心中環遊世界的夢想!

你好,歡迎你每天聽旅行。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處宏偉的佛教聖地——雲岡石窟。

這是一個雕刻了整整一個朝代的石窟,這座石窟曾經在中國銷聲匿跡了很多年,但抗日戰爭時期,它卻讓日本的學術界和軍方反目成仇。這個地方就是位於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

說到雲岡石窟,很多人可能會一頭霧水:這是我們中國的古人建造的佛教雕刻,跟日本人有什麼關係呢?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他是最早將雲岡石窟介紹給整個世界的建築家,日本人伊東忠太。

1902年,伊東忠太來中國旅行,當他遊玩到大同的時候竟然意外地發現了一處不為人知的佛教雕刻群,這處雕刻群一下子讓伊東忠太失去了遊山玩水的閑心,他大喝一聲,吆西,然後身上建築家的神經瞬間被激活。隨後的幾年,經過細緻的調查研究,伊東忠太連續撰寫了兩篇高質量的學術報告,讓雲岡石窟一下子就在世界建築界和美術界打開了知名度。然後你就可想而知了,這雲岡石窟一下子迎來了大量的外國訪問團,他們像朝聖一樣來到這裡,又是臨摹抄錄,又是翻閱古籍,而這其中,就數來自日本的水野清一和長廣敏雄兩位學者最為痴迷。

伊東忠太

當年,這二位也是拋家舍業來到山西大同,歷時七年,他們調查了雲岡石窟大大小小的所有洞窟,獲取了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重兵屯駐在大同,險些毀了雲岡石窟,而這兩位學者利用自己的名望,一次又一次地遊說日本軍方,還以各種借口威逼利誘,說:「你們軍隊要是敢毀壞這雲岡石窟,我們就聯名去天皇那告你去!」最後長廣敏雄因為得罪了日本軍方,被禁止參加一切調查活動。可以說,為了這座石窟,日本學術界和日本軍方已經反目成仇,然而這些日本學者並不是為日本當局的侵略戰爭而服務,所以從這方面來講,他們值得我們點贊。

伊東忠太

客觀地說,日本學者為雲岡石窟的完整保存立了一功,但要說建造雲岡石窟的功勞,那還是中國人的。

話說公元453年,一個名叫曇曜的和尚遊歷到了北魏都城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這天,正在逛街的曇曜在大路上遇到了文成帝的車隊,他連忙躲到了一邊給皇帝讓路。然而,就在曇曜離著老遠,張望皇帝長什麼樣的時候,一件神奇的事發生了:只見這皇帝車隊裡帶頭的一匹御馬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曇曜,然後半跑半顛地來到了他的面前,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用嘴將曇曜的袈裟叼了起來。這個清新脫俗的畫面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包括文成帝也是驚掉了下巴,他相信,自己的御馬都是有靈性的,這是否是上天的一個暗示呢?隨後,文成帝把曇曜叫過來,刨根問底地詢問了一通,然後決定,從今以後,你曇曜就是朕的老師。這便是《馬識善人》的故事。

曇曜雕塑

話說這曇曜還真是一位慧根深厚的高僧,他年少出家,精讀佛教聖書,除此之外還對建築領域有一定的研究。曇曜曾提議在武周山一帶開鑿佛像,弘揚佛教,而這也正合崇尚佛教的文成帝之意。於是,從公元460年到公元494年,在大同的武周山,叮叮噹噹的鑿石聲就從沒有間斷過。又過了十幾年,曇曜在開鑿了著名的曇曜五窟之後,又開鑿了一些小石窟,最後直到公元524年,雲岡石窟才算完整建成。

雲岡石窟里的佛像與一般的佛教雕塑有所不同,在建造過程中,文成帝提出了一個很奇特的要求,他要在佛像中看到北魏歷代帝王們的影子,這下可讓曇曜很是為難。本來在如此巨大的山體上鑿刻雕像已經很困難了,而且佛教也有嚴格的製造佛像的規定,不能因為你是皇帝就隨隨便便把佛雕刻成你爸爸,你爺爺,還有你祖上多少代人的模樣。

於是,曇曜冥思苦想,最終他找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曇曜認為,威嚴的氣勢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遠遠比英俊的面容更加重要,於是曇曜和工匠們依舊沿用了印度佛像的形態,但在表情和比例上面,做了微妙的改動:他們在雕刻眉眼的時候,開擴了嘴的長度,並且使嘴角微微上翹,這一改變展現出了中國式的帝王氣派,讓文成帝非常滿意。如今,曇曜的這個改變已經成了中國石窟造像的標尺,從那時以後,中國的佛像就都長這樣了。

今天,來到雲岡石窟,除了仔細觀看佛像的面部特徵,還有幾個石窟是你一定要駐足其中,慢慢欣賞的。這其中首推的就是13號窟,因為這第13個石窟中的一個菩薩號稱是皇帝的化身,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當年在雕刻這尊菩薩的右臂時,出於力學考慮,工匠們設計了一個雕刻細膩、衣飾華麗的大力士作為支撐,這是雲岡石窟中僅有的一例。但完成後大家發現菩薩右腳面上意外地嵌上了一塊黑色石頭,這塊黑石神奇就神奇在,文成帝的右腳上也有這麼一顆黑痣,而黑痣和黑石的位置完全吻合。因此人們認為,這尊菩薩就是文成帝死後的化身。

此外,和其他的石窟一樣,這13號石窟也有「二佛並坐」 像。據調查,「二佛並坐」其實是孝文帝和馮太后共同執政的顯身像。在孝文帝執政初期,實際上是馮太后一個人在執政,因為孝文帝當時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因此,用佛教的理論來對照,馮太后是實實在在的「現在佛」,而孝文帝則是「未來佛」。

說完了13號窟,再說說6號窟。這6號窟是最精巧的一窟,被稱為「第一偉窟」,偉是偉大的偉。在巨大的中心塔柱和整個洞窟的四壁上,雕滿了佛像、菩薩、羅漢、飛天、供養人、瑞鳥、神獸、花卉等許多圖案,形成了一種熱鬧擁擠,美妙神奇的佛國氛圍,因為主題以歌頌佛母和表現釋迦牟尼一生的經歷為主,因而也叫「佛母洞」。至於這個窟為什麼要表現佛母,這還要從一個故事說起。

相傳古印度有一個小國叫「迦毗羅衛國」,國王和王后到了40歲還沒有孩子,非常焦急。有一天,王后夢見一位菩薩乘白象而來,後來就懷了身孕。按印度的習俗,婦女應改回娘家分娩。因此王后在臨產時,在妹妹和僕人的陪侍下踏上了回家的路。當他們走到一棵菩提樹下的時候,王后預感快要生了,於是一手抓住樹枝,一手在妹妹的攙扶下,從右側的腋下生出了孩子,注意是腋窩啊,這個從胳肢窩下面出生的孩子就是「喬達摩悉達多」,也就是後來的「釋迦牟尼」。現在,如果你仔細觀察雲岡石窟的6號窟,你會看到這裡有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佛的浮雕。

最後再給你介紹一下12號窟。這12號窟被稱為佛籟洞,籟是天籟的籟,它再現了北魏時期貴族生活的場景。12號窟的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裡拿著樂器,神情迥異,似乎陶醉在天國的音樂當中。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我國少數民族慣用的馬上樂器,這也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其實,雲岡石窟的每一個洞窟都堪稱氣勢宏偉,內容多彩。這些洞窟形象地記錄了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今天的雲岡石窟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窟,與印度阿旃【zhān】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揚石窟並稱為世界三大石雕藝術寶庫。至於在雲岡石窟的三十幾個大小洞窟中還有哪些奇特的佛像和有趣的傳說,就請你去一趟山西大同,親眼看一下吧。


推薦閱讀:

行通萬里 | 雲岡石窟, 一聲嘆息
雲岡石窟(38 場景)
雲岡石窟導遊詞(57p)
雲岡石窟之——曇曜五窟
雲岡石窟:北魏帝都風範的映射

TAG:日本 | 日本人 | 怎麼 | 雲岡石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