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偽問題與真答案

美國有家社會調查機構,曾經搞過一項專題調查,內容是如果有三位名流——一位化學家、一位物理學家、一位政府官員同時落水,請問先救誰?答卷數以萬計,主張各有不同。有人希望先救化學家,因為淹死化學家社會損失巨大;有人贊成先救物理學家,因為物理學家對人類進步所起作用甚大;還有人主張先救政府官員,因為他是民意代表。調查機構最終認定只有一張答卷符合當時情況,堪稱最佳。答卷人是一個八歲小男孩,答案也很簡單:誰離船近先救誰。我有點懷疑這個美國小男孩是不是從法國作家貝爾納那裡受到了啟發,二者答案思路如出一轍。法國有家報紙一次搞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一道題是:「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救哪一幅?」報紙收到上萬張答題卡片,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獎金,其答案是「我先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不知在那些未獲獎答案中,有多少人選擇了《蒙娜麗莎》。其實,上述民意調查也好,智力競賽也罷,多少都有些「腦筋急轉彎」色彩,因與答題人無利害關係,答得上答不上,答對還是答錯,皆無關大局,亦無傷大雅。不過面對那則古老難題,當你母親、妻子、孩子同時落水時,你先救誰?回答註定不會如此輕鬆。人類自從學會選擇,同時也就面臨困惑。母親、妻子、孩子同時落水,先救誰?在吾土,「百善孝為先」,答案不言而喻,不難理解。在美國,答案殊途同歸,有點出人意料。美國有位中學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先救誰?」問題,學生都回答先救母親和兒子,沒人說先救妻子。老師分析說,要看你重感情還是重名譽?如果名譽排第一位,當然犧牲妻子,因為犧牲母親和兒子會遭唾罵,犧牲妻子比較保險。如果感情排第一位,只好犧牲母親和兒子。母親年事已高,人生之旅已近終點,只要保住妻子和感情,再有兒子不成問題。這種分析聽起來頭頭是道,其實也是紙上談兵,對於危急時刻兩難選擇,難說有何參考價值。大多數人所以對「先救誰」問題一笑而過,一是因為這種假設要成為現實,幾率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二是覺得這個問題太難回答,無論怎樣選擇總會留下遺憾。當然,一個人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並不等於永不回答這個問題。前些年發大洪水,有位農民從滔滔洪水中搶救出妻子,而孩子和母親卻被洪水捲走了。事後人們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有的說救對了,救得好;有的說救錯了,該救母親和孩子。更有人刨根問底,探尋救人動機。農民說,洪水來時妻子正在我身邊,我抓住她就往高處猛游。等我返回再救母親和孩子時,他們都叫洪水沖跑了。平安歲月,享受生活美好,人們大可從容不迫;危急時刻,面對生活殘酷,當事人往往苦於無從抉擇。因此,有人認為,「先救誰」之類的問題,只是人在平安無事時拿來玩的,只有從未救人者才會將它當成一個問題。因此,「先救誰」從來都是個偽問題,出手還是袖手,才是真問題。然而事情又有了變化。如果這一次的汶川大地震不曾發生,我願意相信「先救誰」是個偽問題,甚至覺得怎樣回答都不成問題;可是驚天的災難發生了,災區現場慘不忍睹;再說「先救誰」是個偽問題,那就不能不讓人懷疑持論者情感、良知、思維是不是有問題了。有例為證:北川羌族自治縣縣城瞬間被毀,縣鄉兩級幹部遇難人數接近30%,倖存者80%不同程度受傷,先救親人還是先救群眾?北川幹部面臨痛苦選擇。堆堆瓦礫,猙獰無情,父母兄妹,被埋其中,他們只能面對廢墟,淚流滿面,重重磕下三個響頭,然後義無反顧,衝上了搶救群眾的第一線。難怪北川縣為確定上報抗震救災典型人選犯難,因為他們個個都是英雄,人人身後都有一把血淚故事。北川幹部所作所為,不僅使「先救誰」成為真問題,而且給出了全新答案,可歌可泣,可贊可嘆。


推薦閱讀:

7歲女童哭著喊身體疼,檢查都沒問題,醫生開的藥單讓所有人哭泣
臀腿攻略(三)回答百萬粉絲關心的問題,訓練如何避免小腿粗?
穿西服顯得很老氣,是西服款式的問題還是顏色的問題?
關曉彤的「秋衣」為啥別人穿的這麼時髦,是臉的問題?
【營銷】銷售中如何解除客戶抗拒問題

TAG:答案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