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編】古代愛情故事

古代愛情故事

2008-01-03 16:29:59|分類: 傳奇與故事 閱讀353 評論7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 文化大觀園的日誌 - 網易博客

1、孟姜女,民間文學故事中的神話人物。孟姜女的故事,起源蓋出於《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前549年)》中的記載:齊將杞梁戰死在莒國。齊侯返回,於郊外碰見杞梁之妻,便向她弔唁。她以為郊外不是弔唁之所,齊侯只得上她家裡去行弔唁之禮。《禮記·檀弓》下說:齊莊公為奪地襲擊莒國,杞梁戰死,其妻在郊外迎接靈柩時,哭得很哀傷。《孟子》上則借用淳于髡的話,更進一步說:因為杞梁妻善哭其夫,所以一種善哭的風俗習慣逐漸在齊國形成。由善哭發展為哭崩城牆,則是西漢後期的事。劉向在《說苑》及《列女傳》中都說她丈夫死後,向城而哭,城為之崩。但是,這裡的城還不是長城,大多數人認為是杞城,也有人認為是莒城。直到唐代,孟姜女的故事才日趨完備。《同賢記》上說:燕人杞良為避秦始皇修築長城之役,逃入孟超後園,藏在樹上。孟超女仲姿在池中洗澡,仰頭看見了他,便要做他的妻子。杞良不肯,她便說:「女人之體不得再見丈夫。」遂取得父親的同意,嫁給了他。婚後,杞良回到築城之所,主典怒其逃走,打死了他,還把屍體埋進了城牆。仲姿知道後,前往燕地,對著長城號哭。長城一時崩倒,死人白骨交橫,不知哪具是杞良屍骨。仲姿乃滴血認出,帶回安葬。孟姜女的名字還出現在敦煌曲子中的《搗練子》:「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煙(燕)山更不歸。造得寒衣無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長城路,實難行,乳酪山下雪紛紛。吃酒則為隔飯病,願身強健早還歸。」這一名字最早見諸於經典的,要算南宋時成書的《孟子疏》了:「或雲,齊莊公襲莒,戰而死;其妻孟姜向城而哭,城為之崩。」明代是孟姜女的故事空前流傳的時期,相應地,各地也修建了不少孟姜女廟。清代以後,又給原故事的後面加上了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秦始皇想娶她,她要求為其夫造墳、建廟和舉行御祭,祭畢自殺,秦始皇失意而歸等情節,使孟姜女這一藝術形象更加完美,更具有典型性。

2、劉三妹,壯、瑤、苗、侗、仫佬等少數民族民間崇信的歌仙,流傳於廣東、廣西以及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據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說:新興女子有劉三妹者,相傳為始造歌之人。生唐中宗年間,善為歌。三妹解音律遊戲得道,嘗來往兩粵溪峒間,曾與白鶴鄉一少年登山而歌,七日七夜歌聲不絕,俱化為石。大人因祀之,今稱歌仙。清陸次元《峒溪纖老志余》中也有類似的記述。說白鶴秀才與三妹賽歌兩人化石後,「諸苗、瑤、壯之屬,遂祀劉於洞中勿替。後有作歌者,必先祀於劉,始得傳唱。另據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壯族民間傳說,說劉三姐是廣西宜山縣人,美貌善歌。財主莫仁懷想霸佔她為妾,被劉以歌把媒婆罵走。莫仁懷又請陶、李、竹三個廣東水客載一船歌書和她對歌,又被三姐以歌擊退。三姐曾和同村李示田月夜對歌,莫仁懷對其兄劉二說三姐敗壞村風。劉二阻擋不住,拿鵝卵石放在她的手心,說石不煎軟不得唱歌,三姐當真用手心煎軟石頭,出門坐在樹藤上與李示田隔河對歌。莫仁懷砍斷樹藤,三姐落下水,漂流到柳州,在立魚峰騎鯉上天。也有傳說她是羅城人、扶綏人、貴縣人或其它地方人的,雖然眾說紛紜,但都認為她是歌仙。

3、西施,姓施,名夷光,又稱西子,春秋時浙江諸暨薴蘿村人。春秋時期,吳越爭戰,越國戰敗,勾踐命范蠡得美女西施,獻於吳王夫差,使其沉緬於聲色之中。越王十年生聚教訓,終於復國滅吳。西施歸范蠡,從游五湖,不知所終。一說西施返國後,被越王沉江而死。西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絕代佳人。民間傳說,西施被范蠡選為美女,乘船送到吳國去,沿浦陽江到清水潭,附近鄉親們都想見她一面,連水族魚蝦蟹鱉,都跳出水面來看船上的西施。西施只見滿潭水面都是魚,肚皮朝天,雪白一片,感到十分奇怪,便不由自主地「啊呀」了一聲。魚兒見到美女,都紛紛沉到水底去了。護送西施的范蠡感嘆地說:「天下枉有白魚潭,沉魚之美天下揚。」從此,這清水潭就稱為「白魚潭」,西施也就有了「沉魚之美」的美稱。浙江諸暨、肖山一帶為紀念西施為國為民的犧牲精神,沿江多建有「西施殿」、「西施廟」,塑像立祀,尊為「西施娘娘」。每逢春秋,善男信女,都到西施娘娘廟焚香點燭,祈求五穀豐登,合家平安。已婚男女則多有祈求賜子的。歷代詩人多有題字、吟詠。北宋大詩人蘇軾讚美西湖的詩句中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詩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不僅使西湖名揚天下,也使西施美名隨西湖而聞名海內外。

4、梁山伯與祝英台,漢族民間崇奉的愛情之神。清曹秉仁修《寧波府志》卷三六曰:「晉梁山伯,字處仁,家會稽。少遊學,道逢祝氏子,同往肄業。三年,祝先返,後二年,山伯方歸。訪之上虞,始知祝女子也,名曰英台。山伯悵然,歸告父母求婚,時祝已許鄮城馬氏,弗遂。山伯後為縣令,嬰疾弗起,遺命葬於鄮城西清道原。明年祝適馬氏,舟經墓所,風濤不能前。祝聞有山伯墓,臨冢哀慟,地裂而埋璧焉。馬言之官,事聞於朝,丞相謝安奏封義婦冢。」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描寫的尤為生動感人,曲折離奇。梁山伯與祝英台同居同宿,三年而不知祝為紅袖,「臨別,與梁約曰:『某月日可相訪,將告父母,以妹妻君。』實則以身許之也。梁自以家貧,羞澀畏行,遂至愆期,父母以英台字馬氏。後梁為鄞令,過祝家,詢九官。家僮曰:『吾家但有九娘,無九官也。』梁驚悟,以同學之誼乞一見,英台羅扇遮面,出一揖而已。梁悔念成疾,卒,遺言葬清道山下。明年英台將歸馬氏,命舟子迂道過其處。至則風濤大作,舟遂停泊。英台乃造梁墓前,失聲慟哭,地忽開裂,墮入塋中,綉裙綺襦,化蝶飛去。丞相謝安聞其事於朝,封為義婦。此東晉永和時事也。……今山中杜鵑花發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俗傳是兩人之精魂。今稱大彩蝶,尚謂祝英台雲。」明陳仁錫在《潛確類書》中亦曰:「俗傳祝英台本女子,幼與梁山伯為友,讀書於此(指善權洞),後化為蝶。古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蘚空』蓋詠其事。」《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並稱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流傳全國二十八個省市,遠播日本、朝鮮。浙江是梁、祝故鄉,是故事形成的中心地帶。後人立廟祭祀,稱「梁聖君廟」。梁祝寢宮內有千尺床,羅帳錦被,玉枕紗櫥,一應俱全。民間習俗,未婚女子到千尺床上坐一坐,會早生貴子;用毛巾擦擦臉,會永葆青春。廟西有梁祝墓,俗稱「鴛鴦土冢」,寧波民間俗諺有「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廟到一到」;「梁山伯廟去燒香,拜拜多情祝九娘,少年夫妻雙行願,不為蝴蝶即鴛鴦。」自宋以來,梁山伯廟香火極盛。每年農曆三月初一和八月十六,傳為梁祝生死之日,有春秋兩社祭祀,形成人山人海的梁山伯廟會風俗。

推薦閱讀:

伊芙蕾雅結婚傳聞是真的嗎?
愛情,不過是一場共同協商的合謀。
愛情學問
你的愛情是不是得了「聾啞症」?
英語美文: 愛情不該被生活磨滅

TAG:愛情 | 故事 | 古代 | 愛情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