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5歲的宇萌每天下午從幼兒園回到家,必須拿起筆寫作業:10個生字帶拼音抄寫8遍、做10道數學題、背2個英語單詞。翻開宇萌的語文課本,瓜果、蔬菜都是必會寫的字;數學課本里不僅有12+4-6=?的連加減法,還有30兩+10兩=?斤的度量單位換算;小小的書包里還裝著英語書、美術書,掂一掂分量不輕。
宇萌不喜歡做作業,一寫字就要喝水、吃東西,媽媽只好常常板起臉來:寫不完作業,周末不帶你出去玩。於是,小姑娘咬著鉛筆頭,極不情願地寫起了作業。
小姑娘宇萌的煩惱並非個案。
據湖南省郴州市童星幼兒園園長稱,現在的父母早已習慣以孩子能認多少字、背多少詩、做幾道數學題來衡量幼兒園的教學水平。
說起幼兒教育,人們似乎並不陌生。隨著所謂早期教育觀念的興起,各類書籍數不勝數,各種機構層出不窮。一節早教課的價格也從當初的幾十元上升到如今的上百元。什麼親子遊戲、思維訓練、音樂活動、智力開發等等,多的讓人眼花繚亂,以至於很多年輕人從孩子一出生就開始考察早教機構。
造成早教市場亂象叢生的原因何在?專家稱理論研究是空白。
今年初,國內一本專門針對0~3歲寶寶的專業期刊推出,然而組稿難卻讓雜誌社大傷腦筋,「我們跑了很多高校,發現國內針對這個年齡段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非常少。」對此,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劉雲艷深有感觸。「據統計,中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0~3歲的嬰幼兒,可針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教育研究卻幾乎是空白,實踐方面也很薄弱!」她表示,「目前,從事0~3歲早教的相當一部分是商業化機構,對0~3歲的孩子應該關注什麼,缺乏科學的了解,課程開發混亂,缺乏體能的鍛煉、人際交往和人格發展的培養。偏重知識的教育以及簡單機械地教育方法,因此造成了早教的混亂和家長的盲從。」
1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五項措施破解社會各界一直關注的幼兒教育問題。新政反映了怎樣的指導思想?理想的幼兒教育究竟是個什麼標準?父母在幼兒教育應該怎樣扮演自己的角色?相信會有億萬百姓翹首以盼。
記者從15日開幕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十一五」課題成果交流與表彰大會上了解到的專家觀點是:幼兒教育必須回歸童年。
聚焦近年來的幼兒教育,不難發現一個深層次問題。不少父母們所理解的幼兒教育通常就是要讓孩子更早的學會聽、說、讀、寫和表達。事實上這種「教」孩子「學習」的做法,忽視了兒童與生俱來的學習能力。不僅忽視了兒童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而且易於割裂教育教學與兒童的生活、遊戲和學習之間本來應有的密切關係,從而影響兒童的有效學習和健康成長。
比如說,所謂的各種興趣班,諸如英語、數學教學無不是側重向兒童傳授知識和技能。他們的學習已經不再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隨機進行的、獨立的、自然發生的認識過程,而是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認識過程。這種遠離兒童生存和發展特性的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磨滅的不僅是兒童對學習的興趣和勇氣,也會使他們以後的學習效率大打折扣。許多小學老師發現,很多孩子在幼兒園學了一些知識,上學後就不認真學習了,反而容易落後於其他學前讀書不多的同學。這是因為3~6歲的兒童記憶力好,模仿性高,但由於不是理解的記憶,學得快忘得也快。
在這樣的教學中,成人是中心和主角,孩子通常只是觀眾、聽眾或配角。不難想像,割裂式教學就像一出提線木偶劇,作為木偶的孩子貌似在活動,但引起活動的線卻是牢牢控制在成人的手中。一旦離開了那些線索,木偶般的孩子將寸步難行!在這樣的教學中,兒童作為學習的主體地位往往不復存在。
研究表明,兒童是生活者、遊戲者和學習者,其生活、遊戲和學習水乳交融,構成多維交疊的兒童世界。因此,人類童年的這些特性為父母了解幼兒教育提供了邏輯起點和現實依據。
不能否認,眼下許多父母為幼兒更多地選擇了課本學習而不是遊戲及其他,誠然與社會背景高度相關。在我國當前的考試文化中,學習能力同時意味著提示子女的考試競爭力和生存砝碼,父母因此格外重視對子女學習能力的培養。
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其自我意識會隨著年齡逐漸萌發,會不斷地需要得到父母及成長過程中重要他人的理解、尊重和滿足。如果大人們一味地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為子女選擇更多是背離抑或是超越孩子生長規律的課本學習,當孩子們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常常受到大人的漠視和壓抑時,就容易形成乖戾、狂躁等不良的人格特徵。家庭同樣也是兒童社會性發展最初的場所。假如父母過多地對孩子重智力開發、輕感情疏導,往往還會導致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出現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和感情淡漠等問題。因此,幼兒的家庭教育亟待「回歸童年」。
推薦閱讀: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句話你到底信不信?
※出國自駕游有哪些需要注意?
※中國新時期教育的三則小故事
※沉默的螺旋
※作文方法與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