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如何面對生老病死與感情生活
06-07
佛教徒如何面對生老病死與感情生活今天應一位弟子所請,來講「佛教徒應如何面對生、老、病、死,與感情生活」。「生、老、病、死」四者,事實上,以佛法而言,最重要的是「生」「死」兩個字。生死是人生最重要的大事:生是因,死是果,而「生」與「死」之問卻有一個重要的變異過程(變換),就是「老」與「病」。所以「老與病」是「生與死」之問變異的必經過程。因此,講生、老、病、死,其實就是以「生」、 「死」為主題。希臘悲劇中說:「人是悲劇的動物。」為什麼呢?因為以世俗哲學而言,人是一種能夠認知的動物;由於人具有認知的能力,他在曉事以後,就知道自己終將死亡;然而明知自己會死,還是得活下去― 這本身就是『個衝突;這個衝突就是文學上所說的「悲劇性」定義呢?而以佛法來講,生、 死是什麼呢?它有很多定義以佛觀之,「生、老八苦就是:,我今天就講其中的一層病、死」是人生八苦之中的四種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愛別離苦六、怨僧會苦七、 所求不得苦八、五陰熾盛苦這八種苦有一個特徵,就是:此八苦;一切眾生,不管他是貧「一切眾生於此悉皆平等」人生有那「八苦」,一切眾生皆須受,是富,或貴、或賤,都不能免於此八苦先講後面四種苦,因為前面四種苦是今天的主題,留待稍後再講。『 愛別離苦」:一切眾生都有所愛,所愛的人都會別離。「大別離」譬如生離死別,「小別離」如到遠方讀書或工作、 求財等等。人生之中都難免有別離,而且別離時都會很痛苦。越是相愛,別離時就越苦,這就是「愛別離苦」,這是一般對「愛別離苦」的闡釋。但是佛所說的「愛別離苦」不只是一般的意義,佛所指的是「究竟」的意義。以究竟意義而言,我們最愛的是什麼呢?我們最愛的並非錢財,也不是妻子、兒女、父母、眷屬。我們最愛的是「我此身」,是我們現前這個身體;佛所指的「愛別離苦」即是說:我們每人在無常來到時,都必須舍掉我們自己這個最寶貴、最珍愛的身體― 世間種種諸苦之中,沒有比這苦更甚的,這是佛說「愛別離苦」的究竟義、 及真實義。『 怨僧會苦」「怨僧會苦」是討厭的人,卻偏偏碰在一起,即所謂的「冤家路窄」;疏者自於同學、 同事、鄰居,親者至於父母、 夫妻、兒女,也常常如此。人與人之問,若不是「怨憎會」的話,就會是好眷屬;若是好眷屬,便會夫妻合好、兒女孝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但兒女、夫妻卻往往是如、般人所說的「兒女是債」或「夫妻是互相欠債」等等不善緣所牽引而成。互相欠債就是冤家,冤家就常是路窄,躲也躲不過;這就是「怨憎會」,那是很痛苦的。這是從淺顯的方面來說「怨憎會」之意。而佛所說的「怨悄會」其更深一層的意義是:三惡道是一切眾生最不喜歡去的地方,但是在生死輪迴之中,我們偏偏常會墮到那可僧的三惡道中去,驗營具是苦極了!佛所說的「怨憎會苦」是指這「究竟」的意義而言。『 所求不得苦」:世間人,上至國王、公卿大人,下至庶民百姓都有「所求不得」之苦,皆不得免。每一個人從小到大,都有很多所求而不得遂;譬如求學位而不得,求職業而不得,求愛而不得,求子求女而不得等等。即使富甲天下的企業家也是有「所求不得」之苦。例如某企業家擬蓋一所輕油裂解廠,由於種種障難,一直都蓋不成。他的志願不能大展,確是件苦事!『這是指一般世問的所求不得苦。然而佛所說「所求不得苦」則是指修道、證道方面而言:修行人志求無上道而不得,欲求智慧而不能得智慧,求解脫而不能得解脫,這種於修行上所求而不得之苦,實是最為苦惱之事,遠比世俗人求五欲而不得的苦更甚。「五陰熾盛苦」:五陰就是「五蘊」。五蘊也就是:「色、 受、 想、行、識」。五蘊簡言之就是「身心」。我們的身心有種種的病及苦,以「身」來講,就有由於對自然界的變化,及本身生理上所起的種種之苦,例如冷熱、饑渴等苦;又有身內地、水、火、風四大不調之苦。「五陰熾盛」就是色、 受、想、 行、識五陰之運行,及彼此問的相互激燙所影向,其行相猶如猛火一般,熾盛燃燒不停,因而造成身心巨大的痛苦,這就是五陰熾盛苦;這五陰熾盛苦也就是前面七種苦的總稱,義即:人之所以會有以上的七苦,是因為我們有身心的關係。經云:「有身必有苦。」老子也說:「吾之有苦,以吾有身。若吾無身,即無有苦。」我們既有身心,就會有苦,所以自然就有五陰熾盛苦存在。佛觀一切眾生界都有如是之苦,男女、老幼、 貧富、貴賤、智愚、 賢不肖,一切人俱不可免。從以上所講的這四種苦,我們可以看出:任何眾生界都有由自身所起的種種苦(內苦)、 以及從外所加的種種苦(外苦)。所以佛法所說的「苦」實非平常小苦,而是根本大苦;「八苦」即是眾生的眾苦中之根本大苦,而八苦中之「生老病死」四苦,又是諸苦中最大至極的苦,甚至可說:其它四苦亦皆涵攝於「生老病死」四苦之中。眾生在這八苦磨難之中,人生可樂之事就少之又少了。一般而百,人的壽命八十歲以上是上壽,七十歲是中壽,六十歲是下壽,四十歲以下即算短壽。莊子說:以上壽言之,人生除開睡眼、 飲食、 休息、生病、煩惱以及大小便溺以外,能夠歡喜得開口笑的時間,加起來總共不滿八整天。連莊子這樣所謂「達觀」的人,也覺得人生是苦多樂少,更遑論一般人了。附帶講一下:釋迦如來世壽八十歲整,這真是佛的大慈悲、大智慧之威力!為什麼?因為他不要活得太長,也不要活得太短。太短的話,外道會說:你既然已成佛了,為何還是短命?活太長的話,外道又要譏毀說:你既已成佛,為何還貪生怕死?所以佛住世八十年,即為俯應此世問之上壽八十年,不長不短,免於長短之譏。佛講經五十年,這是破世界史上聖人講學的紀錄,應該列人『 金氏紀錄』 。(按:司金氏紀錄』 是近世一本專門記載「世界之最」的書。)現在我們再來探討一下,為什麼人生是苦多樂少。世問八苦之中,一般人比較能禮會的是「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及「所求不得苦」,至於「老苦」與「病苦」,也容易理解。而「生苦」與「死苦」,反而較難體會。但是「生苦」與「死苦」卻偏偏是最重要的兩大苦事,是眾生一切苦的根本。下面我就進一步解釋,有關佛教徒應如何面對「生老病死」的問題。A 、佛教徒應如何面對「生」的問題有人曾問我:「生是怎麼來的?」我回答說:「是從業力中來的,或可說是從貪愛中來的― 從男歡女愛、父精母血中來的。而最根本而言,是從無明中來的。」因為是由於無明而有貪愛。然而你卻不能說:「眾生為什麼會有貪愛呢?」因為貪愛本身就是一種「無明」力之用。西洋有一句俗話說:「喜好是沒有理由的。」為什麼喜好沒有理由?譬如說一個人喜歡吃甜食,你問他為什麼喜歡吃甜食,他會說:喜歡就是喜歡,還須要什麼理由嗎?對西洋人而言,「喜歡」或「不喜歡」其本身就是最基本的、 最具足、 且強有力的理由,而不須再加任何解釋。又如有人喜歡吃巧克力,有人不喜歡;有人特別喜歡吃泡菜,也有人連嘗都不愛嘗一口。所以從實際情形來說,喜歡些什麼是無從解釋的;而「不喜歡」也一樣是無法解釋的。同理,對音樂、美術,乃至物理、化學之喜好亦然。有些人很喜歡藝術,甚至盡其一生都在狂熱地追求藝術,而樂彼不痕、不悔,這種熱愛是一般人無法理會的。然而若以佛法來看,即知是由於「業習力」之所驅使。對於外物的喜好是如此,對於人之好惡亦然。若有人問你:「你為什麼喜歡某甲?」這實在是很難回答的問題。你或許也可以舉出十幾一一十條理由,來說明他怎麼樣怎麼樣好,怎麼樣怎麼樣對你胃口,但那都不一定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恐怕還是由於業力之驅使。相反的,對於不喜歡的人,你若也提出很多理由,想說服自己去喜歡他,但那也是徒然。縱使你能舉得出五十條理由來,也無法叫你自己真的喜歡他。因為那些理由只是推理,而推理是理智,然而「喜歡」則是感情:感情是用不著推理的― 須要推理的就變成不是真感情,而是理智的附庸。反之,如果是真的喜歡,你只須舉出一兩條不很重要的理由就足夠了― 那理由甚而可說是「不是理由的理由」。例如說「我就是喜歡他回頭一笑那個樣予。」或說「我喜歡他講話時眨眼的神情。」或者,他的某種小動作,就足以讓你傾倒。這是很奇怪的,也是很不理智的。然那只是表面的原因,而究其實,都是無明業力的牽引,亦即所謂「業感」或「業緣」。這種「業力牽引」之事,凡夫俗眼是無法現量知見的。接著,我來解釋一下「生苦」。一般眾生多半以「生」為樂,而不以生為苦,這就是眾生輪轉生死的根源。某人家要是有婦人快生孩子了,全家都興高采烈;而且一般人每逢自己生日,都要想辦怯慶祝一番,好像不慶祝一下,就很對不起自己似的。然而「生」以佛法來看,是怎麼一回事呢?以佛法而言,「生」本身是一種苦,不是樂事,而且是一種大苦― 是極端的大苦難。我們可分兩方面來觀察「生」之事:一方面從「生人者」(母親)來看;另一方面從「被生者」(胎兒)來看。生人者(母親)自然是非常苦的,然而我們卻都覺得非常好,甚至覺得「很美」,即使生人者自身處在此痛苦磨難之中,也常是對自己如是催眼。「生人者」為什麼苦呢?第一,身體與行住坐卧方面的苦:懷胎十月常會害喜,又有種種的不方便,當然很苦。第二,恐懼、憂慮之苦:害怕、或擔心胎兒能不能安然度過十個月,及在十月滿足後能不能安然出世。第三,臨盆分娩之苦:據科學家研究,孕婦產痛的「疼痛指數」是世界上一切「痛受」中指數最高的.種,沒有其它的疼痛能與之相比,甚至連殺頭之痛都沒那麼痛:如果把一切痛受分為十級,則產痛是第十級,因此生產之痛,是世間最巨大的。此外,生產還有生命的危險,即使到現代,也還不能免除。第四,產後也一樣恐懼、擔心。通常胎兒一出生,媽媽就會馬上 檢查他的十個手指頭與十個腳指,再看看五官、身體有無殘缺等等。「生人者」是這麼辛苦,而「被生者」苦不苦呢?胎兒即使不能說是比母親遭受更大的苦,卻也是非常苦的。胎兒如何苦呢?第一,十月住胎,有如被關禁閉十個月,昏天暗地,彷佛被關在地牢或防空洞一般,烏漆麻黑、濕濕搭搭的。因此,人未出世,即先受十月牢獄之災。此外,佛在經上說,如果母親走動快一點時,胎兒就有如受到地震的撞擊一般;母親吃冰或冷的束西時,胎兒馬上有如墮入寒冰地獄一般,其苦難當;母親如暍滾熱的湯,胎兒立時就像處於熱地獄中一樣;母親若於懷孕中依然與配偶行房,彼時,胎兒即有如受萬箭穿身一般,痛苦萬分。附帶講一下,如果懷孕中不行房有什麼好處?以前在達拉斯,有位學佛的女眾,她在懷孕時,我教她要念『 地藏經』 ,她便依言而行。若有女人懷孕中念『 地藏經』 ,其胎兒便會順利安產,「好生、好養」,而且生出來會很莊嚴,就像個小地藏王菩薩一樣;也不會夜啼,亦不會哭鬧。而且很奇怪的是,這位女居士說她分娩前十分鐘,才從醫院的停車場,自己走進醫院去;進產房後三、五分鐘,孩子就很輕易地生出來了。並且她的孩子出生時非常乾淨,不像一般胎兒出生時都血肉模糊;為她接生的醫生、護士都非常訝異― 沒見過胎兒那麼乾淨的;那完全是她遵照佛所教敕的(『 父母恩重難報經』 ),懷孕以後就不再行房,所以胎盤中血氣不會混亂,因此胎兒出生也就非常乾淨。現在再回頭談「被生者」之苦。第二,胎兒出生時非常苦:要出母體時,幼嫩的肢禮被擠、 被壓、 被拉,十分辛苦。第三,剛出母體之際更苦:由於環境驟變,外界氣溫陡降,非常寒冷,又沒穿衣服,所以胎兒一時受不了,就哭了起來。有的文學家或哲學家說,那是胎兒知道人生太苦,所以才哭的;其實不然,那純是生理自然的反應。由以上所論可見:「生即是苦」― 這句話的意思是:「生人者」與「被生者」兩者皆苦。而我們眾生卻常把「生」當作是樁樂事,且是人生最樂的事,豈不「顛倒」?又,以佛觀之,這種「顛倒想」是由於無明貪愛,所以佛教徒實在不應慶祝生日,更不應開「慶生會」;每逢生日那天,反而是應該要好好懺悔的;懺悔什麼呢?懺悔自己由於前世沒修好,所以今世又來受苦受難了。為佛弟子要這樣子來面對「生」的問題,應作如是觀,如是解,如是了達,才是正觀、正解、正通達;如果能如是正觀、正解、正通達人生世象,則很多事都容易解決。順便提到,曾有人說他怨他的父母「沒得到他的允許就把他生卜來!」世俗人中有不少人這樣想。然而依佛法來講,則是大謬不然:因為到此世問來出生,是我們自己要來的,但也非完全是「自願」,而是身不由己,是被自己的業力牽引而來的;所以實不能怪父母把你生下來,甚至不能怨父母為何把你生得這麼丑,卻把妹妹生得那麼漂亮;也不該埋怨為何把你生得這麼愚鈍,或生在這麼窮的家庭中。這樣說都是不合理的,因為你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你自己宿世所造的業力之所感,絕非父母之過,要怪只能怪自己前生沒好好修,沒有多積福德,才會得今世如是不如意的依、正之報身。若不能如是思惟理解,而怨天尤人,不能返求諸己,反落邪見,永遠無法超脫。在此再提一下關於生育的問題。世人在今世會生育眾多子女,大多是由於前生負債纍纍而來:子女多半是來討債的,極少是來還債的;所以俗話說:「子女是債」。如果不是來討債的予女,則會是個乖順的孩子、或孝子,然而世間上孝子偏偏很少;可知一般的子女都是來索債的,而孝子卻是來還債或報恩的。有位女眾弟子跟我說,她已經有一個兒子,但因為夫家的人丁不旺,長輩們都希望她多生幾個;親戚朋友也勸她說「只生一個,這孩子會太孤單。」甚至有人嚇唬她說,「只生一個,萬一這孩予有個什麼意外怎麼辦叩」所以她問我:「要不要再生幾個?」我告訴他:「生孩子,甚至於有沒有孩予,各有兩種因緣,一種是『 修得』 ,一種是『 報得』 ,因此總共有四種情況。」我現在將此四種情況分別說明一下。第一,「修得」的多子多孫: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前世做了許多善事,所以今世獲得善果報,生了很多好子女;而他正好又很喜歡有很多子女,且饒資財得以養育眾多子女,因此他今生的實際情況乃是如其所願,所以他所得的是修來的善報。第二,「報得」的多子多孫:這是因為前世多行不美口,今世一方面既拙於生財,另一方面又生了一大堆予女,為了養活這些子女,便把他累得要死,故他所得的反而是惡報,因此子女多,對他來講並不是福報,而是欠累。第三,「修得」的沒有多子多孫:有人因為修行的關係,前世及今世欠債少,所以沒有子女來索債,因此子女少。第四,「報得」的子孫寡少:有人前世若造了重大的殺業,此世就會感得少子女或無子女之報。殺生之中最嚴重的是殺嬰、 殺胎、 墮胎、或殺害其它眾生的子女,例如捕殺幼雛、烏蛋、魚子,或以小魚釣大魚等等。今世或過去世殺害眾多幼小生靈或動物,造作這類惡業所得的果報,即感得今世沒有子息。此外,子女雖說是債,但子女也是.種「緣」。而「緣」亦有「善緣」與「惡緣」一一種。由於業果因緣成熟,正當你能生育子女的時刻,前世與你結了緣的人,由於業力的牽引,就會來投胎生為你的予女。若此予女過去世與你所結的是惡緣的話,就會常令你「氣心惱命」,或多為他憂煩,例如他一天到晚老是害病,你每天都忙著帶他到處跑醫院、找醫生。如果是與你結了善緣的孩子,他一出世就令你很快樂,甚至會令你時來運轉,碰到好因緣、或遇貴人,或事業興旺,而此子女木身,則一切都很順利:身體好、 功課好,個性也好,從來不用你操心,而且即使你有時罵他,他也不會生你的氣;你打他,他也從不會怨你,或懷恨於你。附及,如果是「修得」的無予女之累的因緣,那就應趁這個難得的時機好好修行,善自把握此世「無債一身輕」的時機!下輩子可能債主就臨門了。B 、佛教徒如何面對「老」的問題呢?我們剛才講過,「老」是一種苦,這是大家很容易體會的。「老」有那些苦第一,體衰:人老了身體就衰退了,往口的強健體魄,再也不可復得。牙齒掉光了或咬不動了,背也挺不直了,手腳也不靈活了,腦筋也不管用了,體力也大不如前了,且行動多有不便,實在很苦!第二,多病:好比機器用久了,就容易拋錨,人老了也是如此,常常不是這裡痛、 就是那裡不舒服,小病不斷,大病亦不能免,怎能不苦呢」當代又多了一個很普遍的怪病「老人痴呆症」,很多人老了都罹患此病,這種老病該如何面對呢?要對付這種病,念佛就行了!念佛之人一定不會痴呆。第三,沒有「前途」、 一般人覺得,老人只有過去,而沒有未來;日子過一天算一天,只等著無常到來那天,這確實是很難忍受的苦。第四,恐懼感:人老了,最大的恐懼是死亡,然而這又是無法逃避之事。此外,子女成家立業在外,各忙各的,要是病倒了,誰來照顧?要是老得動不了了,生活怎麼辦?存的錢用光了,以後怎麼辦?要是老伴兒先走了,我怎麼辦?如是等種種「恐懼」的陰影,或多或少總是會盤據在老人家的心中,如何不苦呢第五,孤單寂寞:子女都長大、離關了,有的甚至老伴兒也走了,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整天待在家裡,孤伶伶的,好苦啊!即使與子女住在一起,年輕人也都忙著各自的事,常常連講話的對象都沒有,實在很苦悶。第六,放不下:這最苦!人老了,終究有離開的一天,但心中總有很多捨不得、或放不下,或遺憾、未了之事,這是老來最苦之事。人老了就有如上所說的種種苦,佛教徒應如何面對這些「老」的問題呢?答:你若全心學佛,就不會覺得老,為什麼呢?理由如下:第一,學佛的人常念佛、拜佛;因為常拜佛,所以筋骨不容易老化僵硬,即使年老了,也常能保持筋骨柔軟;又因常念佛,心即清明,不會像一般人一樣變得老糊塗(老蕃)。所以念佛、拜佛是對抗衰老的最好方法。第二,學佛的人不會恐懼死亡,因為佛弟子了解:世問是由於貪愛而有種種苦,因此能舍而不貪戀;又了解世問本是無常,故能依佛所教而能不貪戀此無常之世問,以求常住清凈的佛國凈土;除此之外,學佛人自知由於修行及三寶加持,死後不會墮落二惡道,因此不會恐懼死亡。有些老人家學佛很精進,乃至予女要找他閑聊,或要帶他去玩,他都說:「不要啰嗦,我沒時問,我要念佛做功課,不要打擾我。」這樣才是真正老來之福;否則,年輕時煩孩子,老了又煩孫子,一輩子都在憂煩之中,何時能了?學佛之後,「孩子是你的,你要自己負責,我的日子不多,還有生死大事要辦。」須能如是堅定,如是覺知。年輕時只為別人辛苦,老了也要稍微為自己的大事打算打算,不要白苦了這一輩子,趕快念佛。兒孫自有兒孫福,別管那麼多― 沒完的。第三,學佛的人不會放不下:這也是因為明了世間一切皆悉無常,如幻如化,如夢如影,因而不生迷執、貪愛,所以不會放不下;因此也不會有這方面的苦惱。第四,學佛的人不會寂寞:因為朝夕念佛,與佛菩薩常在一起,又有許多同修道友,志同道合,共修菩提道業,其樂無涯,怎會無聊、寂寞?c 、佛教徒如何面對「病」的問題首先要以智慧觀察,信解了知一切病都是業報所致。尤其是往昔多犯「殺生、 捶打、傷害其它眾生」如是等業,此為令人今世多病之主因。如果常常傷害人、打人,所得的果報是體弱多病,更嚴重的話則是夭壽短命,其次是受聾盲瘠啞、四肢不全、 六根不具之報。這些都是殺業過重所受之果報。因此,做了任何傷害其它眾生的事,都會有果報。例如今世曾傷了眾生的眼睛,令他失明,來世自己就會受瞎眼之報。如果殺生實在太多,甚至會受現世報。舉個例子:我認識一個賣咸螺的人,他和他母親每天必須把許多田螺的尾部切掉,然後泡醬油,泡過之後再拿去賣。他每天要賣幾十斤。他到了四十歲左右,全身長滿了骨刺,開刀開了十多次,還是醫不好,走路時骨頭也常扭傷。而他的母親則因患了骨癌而死去。他們母子二人都是骨頭出了問題― 他們以前在切田螺尾部時,就是在切田螺的骨頭,所以眾生的業報實在不可思議。為佛弟子,既了知一切的病患都是由於業報(殺生等惡業之報)所致,便不能坐視不顧,而任其隨業飄蕩。那麼現在該如何補救呢?第一,要先發起「不殺害一切眾生」之心,即能對治業報之病。要治病須先知病因,才能有效對治:病苦是果,殺生為其因。而殺生本身又是個「果」須知殺生是由什麼「因」造成的;殺生之主因是由於瞋恨(因瞋而殺);殺生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貪心(因貪而殺)。故知殺業之「因」主要是貪、 瞋二法,所以首先要生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第二,更要積極地「發大慈悲,救護一切眾生」。如何救護?即是「放生」。買放生物並不一定要參加大型的放生會。因為常常我們放了,有些生意人會再把牠抓回來賣,那樣我們的工夫全都白費了。而且聽說有人做這種承包的業務,若是那樣,放生就失去了意義;而且如此放法,我們不但一點放生的功德都修不到,還徒然令眾生多受許多苦;所以放生最好能自己放。放生時,你可為所放之生物多念些佛號或大悲咒。「不食眾生肉」也是一種積極的救護眾生之法,因你不吃肉,別人就會少捕、 少殺。第三,多念地藏經 ,最好能念三百部、或五百部;念『 地藏經』 可消粗重業障,『 地藏經』 的功德威力不可思議。曾有人問我說,他父親生病變成植物人,一一十多年來令全家人都很痛苦,但其苦處主要也不是由於金錢負擔的問題― 因為有公保? 勞保― 而實在是心理上負擔非常大。我告訴他應為他父親多念『 地藏經』 ,迴向令他速得安樂:如果世壽未盡,希望他能趕快好起來;如果世壽已盡,就讓他能好好地走(安然往生),到佛菩薩那一裊去,或者生於天上,不要再這樣拖下去― 求生求死俱不能得。須知,之所以會這樣拖的原因是什麼呢?那是因為怨親債主所纏,不容他這麼輕易就走了,要好好折磨他一下,令他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有如一個活死人;像這種情形,可能是前世做了什麼很殘忍的事,才會導致如此不好死;例如他前世曾將人或眾生折磨至死,或把人凌遲而死等。此外亦可能是鬼神病― 鬼神纏身,或怨親債主來纏。這些情況下,念『 地藏經』 非常有效,但須至親的人念才行,而且要盡量在他面前念;若實在不能在他面前念(例如移民或留學在外),可在自家的佛堂念,然後迴向給他也行。地點離他多遠都無妨:病者雖在台灣,你在美國誦經,功德威力不減。佛菩薩威力無窮,一念心誠就會有感應。話說,此人依我所教去誦經,約半年之後即聽他說他父親己往生了。總之,佛弟子應如何面對「病」苦呢?第一、要知道病因,第一一、要知道如何去對治此病因。第三、為佛弟予就應如是觀察眾生及自身之病,了知其病之因,多念佛,多拜佛,多讀誦經典,如是即能消滅業障,離於病苦,身心安樂。D 、佛教徒如何面對「死」的問題談到如何面對死亡的問題,首先,要如實諦觀「死苦」。「死」實在不是件快樂的事;世俗上,很多人以為死是解脫,這是錯誤的知見,例如有人說:「死可說是件很好的事― 你看他死得多麼安祥的樣子,可見死是一種解脫。」又有人說:「死了很好,一了百了。」這些言說都是不正確的,因為「死」實非解脫,亦非一了百了。死亡是一切凡夫眾生必經之路,然而此路並非通往「解脫道」;解脫道是要修成正果才能得到的,而凡夫死了並未得到正果,是故並無解脫;而且因為並未解脫,所以不是「一了百了」,因為現在死了,今世是完了,但還有來世,今世未了的帳,來世還是要償,不是拍拍屁股走路就逃得了的,除非你修行證果,否則這生死輪迴之事,是永遠也「沒完沒了」的。是故當知,要解脫就必須要先修行,令心清凈,業識清凈之後才能得解脫;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再回過頭來說,為什麼死不是件快樂的事?有人說吃安眼藥能很快致死,似乎不用受什麼苦。其實那是表面上好像沒有痛苦,而實際上還是很苦的,只是他已被藥物麻醉,沒有能力表達而已― 有苦不能言,豈非苦上加苦?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死的過程。依佛所說,死的過程就是身中的「六大」分離;六大是「地大、水大、 火大、 風大、空大、識大」。這個「大」的意思是「大種」。為什麼稱為「六大種」呢?因為這六種束西是一切眾生色身的本源。像種子一樣,可以生出無量法,所以叫「種」。人的存在,是由六大聚集,因緣和合而生,若因緣離散即死。人死的過程,首先是「風大」先散;呼吸是「風」,風是四大一畏面最輕的,最輕的故最先走。呼吸能供給人體中燃燒用的氧;因為氧氣燃燒故能供應你能量。呼吸停止後,「風大」便停止流動,於是火就息了。這好像以前我們用木炭燒的爐子,如果爐予的通風不好,火就燒不起來。所以眾生身中的風大一走,「火大」也就跟著熄滅。火熄,火大就散了;火大一散,體溫便下降,接著便是四肢逐漸冰冷;肢體一冷,體內的「水大」就凝固了。水大即是我們身中的種種禮液、細胞液及血液等。體中的水大本來也是流動的,一停止流動之後就會變稠、凝固,體液一凝固,軀體內的空問便受堵塞,體內的空問一堵塞住,體內「空大」就喪失了。因為空間被堵得死死的,氣、血一毫不流通,於是身體的組織便開始氧化、發酵、發臭!「地大」(肌肉? 筋骨等)就關始分解(腐壞)。這有如你把一塊肉放在密閉的空間里,它馬上就會發酵、分解。分解之後,身中的地大就開始解散。最後,因為五大(地水火風空)都離散了,所以神識(識大)再也無法待下去了,於是「識大」也準備離去了(房子要垮了,房客便要離去,另覓居處)。識大本來包括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上合稱為前六識),以及第七識(末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人將死時,即如蝸牛把觸角縮回到殼裡一般:眼、 耳、鼻、舌、身、 意、末那等前七識都全部回歸到第八識阿賴耶識(藏識)里,因此形成所謂「五識不行」的情況,亦即「前五識不起現行」― 眼看不到了,耳也漸漸聽不到了,鼻也聞不到了、舌不能嘗、身不能覺等等。體內的地水火風四大經過分解之後,識大要離身而去時,必須從全身的每一個毛細孔中、每一根筋、每一條肌肉及神經末梢中,都抽離出來,回到阿賴耶本體;因為識體原本遍布全身五臟六腑、每根筋骨、血脈、每一寸肌膚之中!故若不從其中抽離,八識(阿賴耶)即無法離去。這確是眾生空前最最痛苦的時刻, 例如牙痛時只不過是一根神經在發炎而已,那就很痛了,而現在可說是全身所有神經都要一一抽掉,而且沒有麻醉劑可用,你看會有多痛?!識大全部從四體百骸中抽離,而入於阿賴耶後,識體就可開始舍軀殼而離去,這時,最為令人難分難捨。這整個過程,從呼吸及脈搏停止,到四大分解、乃至八識離體,全部所需的時間,以一般的凡夫人(不好不壞的人)而言,需要八小時,所以人死後通常八個小時不能動他。他全身都有如在「抽神經」,已夠痛苦了,你若再去碰他、動他,那會更增加他的痛苦(例如人受重傷時,不可隨便移動他)。佛說眾生死時,必須是維持生命的三個要素,識、暖、 壽都離去了,才可說是真正死亡。「識」是神識(即八識);一定要神識已去。「暖」是指體溫,要驗知人是否確定已死,也必須看他是否已無體溫,若仍有體溫,即是仍未死亡。「壽」是壽命;壽命是不是已盡了,若壽未盡,即使識大已離體而去了,還會再回來,這就是為什麼常有人死去了又活過來(所謂「還魂」),那是因為壽命不該盡,即所謂「閻王抓錯人」,到地府去轉了一趟再回來。現代醫學所宣說的呼吸停止、心跳停止、或腦死,就說已經死亡,其實並未真正死亡;因為依據許許多多的實際經驗得知:「死者」在八小時之內,對於外境都還能覺知,只是看不到、不能說話而已,但他仍有感覺,還會反應;有時甚至還會流淚!所以親人過氣後,不要急急地幫他洗澡更衣,他會很痛苦、很難過。我小時候,鄰居有一個大流氓名叫劉猴添,他早年被仇家齊腕剁掉右手,所以他雖然不是國民黨,但一輩子都穿中山裝,把右手插在中山裝口袋中。他臨終時仍是把右手插在口袋內,因此家人沒辦法幫他換衣服。這時有位親人靠近他、好聲細氣地跟他講:「劉猴添!你一輩子要面子,愛好看,現在我們要幫你換衣服了,好讓你穿戴漂漂亮亮地走,請你把身子放軟一點。」實在不可思議,那人一講完,劉猴添的身體就變柔軟了;他身體一軟,就能把他的右手抽出來,脫掉舊衣服,換上好衣服。同樣的情形,我的母親過世時,也有類似的情形:有人跟她講,要為她更衣,請她放軟,但講了卻沒效。後來眾中有人問說:「有沒有人身體不幹凈?(指女眾)」此時我大嫂慌忙離去。她一走後,我母親的身子就忽然變柔軟了,於是才能為她換衣服。這兩件事是我親眼目睹的,可證知人死掉後八小時之內確實仍有知覺,而且也能有所反應,只是不能言語而已。所以切記:人死後八小時內不要動他。若要穿戴漂亮,最好能事先作。而且不要穿毛料,因為毛料不容易分解,若用土葬容易變成「蔭屍」,若火葬則燒了很臭。最好是穿高級純棉布料的衣服。若是學佛的人,自己知道大約時日將至,就應先把自己預備好:沐浴、 更衣;最好穿著麻紗制海青,若曾受戒,亦可披縵衣;然後燒香,正坐念佛。此時能坐就坐,不能坐就右腸吉祥卧,一心念佛。若是病很重,自己知道起不來了,就應交代家屬,不要在醫院用電擊、打針等急救,那是活受罪,應趕快回家,請同修道友助念以求往生凈土。為佛弟子應如此去面對死亡的問題。講到這裡,我再講一個『 楞嚴經』 里的故事。有一天,波斯匿王請佛供齋,之後王及大眾隨佛回到精舍,接著阿難問佛有關修行無上菩提及三味的問題,佛為他開發心地(七處破妄、 十處顯真等);之後,波斯匿王因為自己年事已大,對死亡深懷恐懼,他對佛說:在他尚未遇見佛世尊以前,有外道人曾對他說,人死了之後,一切都化為烏有,即所謂「一了百了」。他很害怕人死了真的什麼都沒有了,他覺得那樣實在太可怕;所以請世尊開示,真實到底是怎麼回事?佛於是問他:「大王,你有沒有看過恆河?」他說有。佛又問:「你最早看到恆河時,你是幾歲?」王回答:「是我三歲的時候。」佛問:「你三歲時怎麼會看到恆河的?」王說:「那是因為印度有一個傳統禮節,當小孩子三歲時要帶他去朝拜某一尊神,而去那問神廟須經過恆河,所以我三歲時就看過恆河。」佛就問他:「你現在幾歲了?」工說:七十三歲了。」佛問:「你現在的面容跟三歲的時候相比如何呢?」王回答:「那不能比啰!現在已發白膚皺!」佛說:「跟三歲時已不能比,那麼跟其它時候比如何?」王說:「如果這樣比的話,我現在想來,十三歲時的我與三歲時比,已有所不同。廿三歲時與十三歲時比,又不一樣。每十年、 十年形容都不一樣― 但再仔細想來,其實不止每十年、每十年面容都不一樣,乃至於每一天、 每一天也不太一樣;甚至每分鐘、 每分鐘也都有所不同,甚至於每一剎那、每一剎那的我 ,都不一樣!佛問他:「那麼你怎麼知道你會死呢?」王回答:「就因為我作如上的觀察,即知道我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都在變化,歲月於不知不覺中密移,而我本身也都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改變;由於有這些變異,所以我知道我終將死去。」佛問:「你三歲時所看到的恆河,跟現在七十三歲時所看的恆河,兩者有沒有一樣?」王說:「我三歲時所看到的恆河與現在所看到的恆河是一樣的。」佛說:「由此可見,你『 能看』 的『 能見之性』 並沒有變!由於你的麵皮會皺,所以你的身體會老、會死;而你的『 能見之性』 並沒有皺,也不會變皺,所以你的『 能見之性』 不會老、也不會死。我現在告訴你,你身中有一個既不會老、也不會皺、亦不會死亡的東西― 神識。眾生之「身」有生死,「識」則無生死:身死之後,神識還是活著,只是轉往他處,所以你不用怕!」波斯匿王聽了非常歡喜,才知道:原來身體會死亡,而神識卻不會也跟著身體一起死亡滅盡,亦即:「身死而識不亡」。除此之外,還有個問題,那就是:身亡之後,神識究竟到那裡去了呢?欲知識往何處去,那就要看你在世時都做了些什麼事,造了什麼業,是善業、 是惡業,乃至於看你有沒有多修善,修佛法,怎麼修,修得對不對,修得好不好等等,在在都能決定你的神識離身之後,轉往何處。綜上言之,人生在世,無論貴賤、 貧富、 智愚,皆有生老病死四苦,乃至八苦具足,若能像剛才所提示的那樣來面對人生的四苦、八苦,則其它的苦惱都算是小苦,較容易對付;例如子女不太聽話、不喜歡讀書、考試考不好、 及某些失意之事等等,都算是小苦。既然人生有這麼多的大苦、小苦充斥其中,若說人生仍有樂的話,其比例實在微乎其微。而且一般眾生在這樣眾多的「大苦」煎熬之下,還能閉起眼來作種種一時之樂,實在是很有辦法!所以凡夫作樂之時,實在都是在苦中作樂,都是假裝不知道,當作眼前無苦一般,而恣意行樂,以求「暫忘」。眾生如何暫忘目前逼迫不止的種種苦惱呢?有些人是用逃避的方式,有的人則是用麻醉的方式。逃避的方式很多,例如作白日夢,或睡大覺。麻醉的方式也有很多種,而且更多,例如用麻醉劑、抽大麻、苛古鹼、瑪啡、鴉片、速賜康等等,乃至酗酒也是一種自我麻醉。即使連知識分子所從事或欣賞的詩、詞、歌、 賦、小說、音樂、藝術等文藝之事,嚴格說來,也可算是一種消極逃避苦惱的象牙塔!眾生於自所編織的文字、音樂、藝術等幻化境界之中,求一時暫忘人生的苦惱,當作臨時的避風港。因此可知,眾生很善於遮掩、自我陶醉? 及粉飾太平:明明是逃避及麻醉,卻美名之為「文明」、 「文化」、乃至「藝術」、「美」!以實相而言,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何謂文化呢?文化可說是一種「『 高級』 的暫時逃避生死苦難的『 藝術』 」,墨客騷人所謂「寄情於詩酒書翰之間」最可表達造詩文書翰的藝術之本意。生老病死之因:「十二因緣」由上所示,我們知道生、老、病、死是眾生受苦受難的主要來源,然而生老病死雖然是眾「苦」之「因」,但推究起來,生老病死本身也還是「果」,不是終究之「因」;亦即生老病死也是其它原因之「果」。什麼是生老病死之因呢?要了解生老病死的「根本之因」,就要深入觀察「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無明緣行、行緣識、 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苦、惱,一大苦聚」先講「無明緣行」的「緣」是什麼意思。「緣」在梵文是及物動詞,義為:「以… … 為緣,而有」。所以十二因緣,具而言之,便成:「以無明為緣而有行、 以行為緣而有識、以識為緣而有名色等等」。「緣」之義為條件。以「無明」為條件,而有「行」的果;以「行」為條件,即有「識」之果等等。「無明」是不明白的意思,即所謂「一念無明」或「一念胡塗」,便是無明之義,然而我們都不只是一念無明或一念胡塗,我們是念念無明、念念胡塗,乃至是半生胡塗、一輩子胡塗;我們不是「難得胡塗」,而是「難得不胡塗」,一輩子渾渾噩噩,醉生夢死。道家說一般人都「難得胡塗」,而佛教則開示說眾生「難得不胡塗」。道家是要我們「裝胡塗」,即使不胡塗也要裝一裝胡塗,才能一切OK ;明明知道還裝不知道,這裡面便有詐術。所以老子之後到韓非子就演為權謀、詐術。我們常說中國人很「老奸」,就是從這樣的「固有」傳統來的。佛法則是要眾生一切都不胡塗,一切都明明白白;不但要不胡塗,更不能裝糊塗。(本來已經夠胡塗, 無明― 了,還須要再裝嗎?) 接下來講「無明緣行」中的「行」是什麼意思。「行」即是動― 詳言之即是心動;一但心動,就會有所行動;所以一念無明就心動,一念清明即「不動」。見可欲即心動;就像男子看到美女就心動。有一念心動― 一念無明!的條件,就會產生「行」,於是必有所行動。這「心動」最主要的動相是什麼呢?心的主要動相是所謂的「意志」,是故心一動就會有某種「一思志」產生,而一切意志中最主要的是什麼呢?「求生意志」即是一切意志中最主要的,其內涵,簡言之即是:「我要活下去」;這就是「行」的要義,故知一切心行的主體即是求生意志;進而言之,眾生一切追求的主要目的都是為了這個― 求生欲;從逃避敵害,追求食物、追求配偶,追求安全居處,乃至生兒育女― 延續「我相」― 都是求生欲直接或間接的表現。近代心理學家說求生欲是生物的本能,雖也是對的;但以佛法來說,求生欲還不是最根本的,還有更加根本的真正「本能」,那就是自心本能― 如來藏之本性。一切眾生依於自心如來藏本體之性,由於一念無明而心動;心一浮動,便有行。以有心「行」的緣故,就有識生起,這就是「行緣識」:「識」的意思是分別。起「識分別」以後,就有「名色」。「名」是精神,「色」是物質;因為一分別就有對立。所以起識分別之後,種種對立的法就起來了,故說「識緣名色」。名色分別一起,進而精神與物質和合(名與色和合,心與肉體和合)就有「六入」產生,故說「名色緣六入」。六入就是「六根」― 眼、 耳、鼻、舌、身,意。為什麼稱六根為「六入」呢?因為一切的染凈之法都是由這六個孔道進入眾生身心,或說:眾生以此六個管道來攝受外界的六塵(色、聲、香、味、觸、 法)入於心內,所以稱之為六入。是故六根具足之後,我們就會開始和外塵接觸,因而有「觸」;此即「六入緣觸」。觸即是接觸;接觸之後就會產生感受,於是就有「受」,故言「觸緣受」。「受」有三種: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不管是那一種受,眾生因為無明的關係,不論碰到哪一種「受」都會貪愛取著,所以就有「愛」,因此說「受緣愛」。愛心起之後,就必然生出執「取」之心,要把心中所愛的東西抓住、取來,此即「愛緣取」。取來之後就想佔有、 擁有,於是形成「取緣有」。因為佔有,於是便有「生」,此即「有緣生」。既有「生」相之後,便有老病死等等苦惱,此即「生緣老死一大苦聚」。以上是以唯識學所說的「種子因」來闡釋「十二因緣」另外亦可從「生命的起源」的觀點來闡釋「十二因緣」(又稱「十、一有支」)。眾生在壽盡死亡,神識離去之後,成為「中陰身」,四十九日後即由於業力的牽引(此即是十二有支中的「無明」支),而到宿世有緣的父母之處去投胎。此時中陰身見到父母在交媾,心生歡喜,於是就從母體產門進入。此即「無明緣行」。「投胎」後就生「識」(此即「行緣識」);接著識體與父精母血結合在一起,而生出身心(「識緣明色」);「名」就是心,「色」就是身。身心成就之後,即有六根(「名色緣六入」)。六根初具是在父母結合之後第七七日(四十九日),佛說七七日具有六根。六根成就之後就能跟外塵接觸(「六入緣觸」),有「觸」就有「受」(「觸緣受」),接下來就和前面所講的一樣;生命的起源就是這樣開始的。附帶說一下,墮胎是一種違逆天倫之事,因為是自己的親骨肉,還要把他拿掉,那等於是親手殺自己的親生予女,那實在是慘絕人寰之事;殺胎之罪是很重的。總之,生老病死四苦就是這「十二因緣」中最後之果。「十二因緣」,如前所說,又稱「十二有支」;「有」之義為世間法,故世間法又叫「有法」;「支」是項目之義。十二因緣也稱為「十二鉤鎖」,因這十二因緣有如十二個環節一樣,一個鉤一個,每一個環節都具有能鉤、 能鎖的作用(鉤鎖住眾生的身、心、業果,令輪迴不斷),且每一個鉤鎖不但都是「因」,也都是「果」,前面的「因」生下面的「果」;此「果」又成「因」,「因」復為「果」;如是因生果,果成因,連綿往複不斷,故「十二有支」即成世問三世「輪迴」的具體說明。世問法中所謂的「輪迴」,就是由十二因緣而起:從無明到生、 老、 死,即形成世問輪迥的因果循環。再者,「四聖諦」― 「苦、 集、滅、 道」中的苦諦是怎麼來的呢?怎麼會有「苦諦」呢?苦諦也是從十二因緣中來,因為十二因緣便是四諦中的「集諦」― 十二因緣(集諦)是「苦諦」之因;「集」是集起之義,也就是「生因」之義,因此:由「集」生「苦」。大家都知道所謂「佛法講因果」這句話,而因果的根木原理就是「十二因緣」,所以要了解佛法說的「因果」,就必須了解十二因緣:了解十二因綠,才能說是真正了解「因果」又,這十二因緣並非籠統、 模糊的哲學概念,而都是很具體的道理與事實。是故,總的來說:「佛教徒應該如何面對生、老、病、 死等一切苦因、苦果的問題?」就應該如是以佛所教敕的正理、正智慧來觀察、 了知人問世象為由十二因緣所成,方能明智、勇敢地去面對、解決一切問題。學佛的目的是為了要解決問題,不是要增加問題、或製造問題的,當然更不是要逃避問題,這個前提必須確定。但有些世俗人錯解佛法,而說佛法是消極的,那是由於無知、不了解佛法所致。「感情」可分為很多種:對父母之情、 兄弟之情、夫妻之情、兒女之情、朋友之情、乃至於男女之情等等。雖然感情種類如此繁多,但問這問題的人,我想,主要還是在針對著夫妻之情而來的,對不對?所以我們就針對夫妻之情方面來討論。首先,我們先觀察夫妻是怎麼來的;夫妻是由「緣」而來的― 彼此之間有「夫妻緣」才會結為夫婦。這個「夫妻緣」也與我們前面所談的一樣,有善緣、惡緣兩種。為什麼說都是「緣」呢?因為「萬怯因緣生」。所以一切法皆是由「因緣」中來。如果你今世得遇善緣,那是由於你宿世所修好因,因此你才能得善伴侶而跟配偶感情和睦,相親相愛,夫唱婦隨,互相幫助,如此又更增進善緣;能這樣是很有福的人。另外,若逢惡緣,也是由於宿世所結的緣,多半你們二人生生世世都互相過不去,成為冤家,今世仍然由業力所感,而再來結為夫婦,成天吵吵鬧鬧的,這就是怨偶,這種夫妻緣實是「債緣」:夫妻相打、 相罵是債緣;夫妻相殺、相害是「孽緣」,是更重的債負。「債」有兩種:一種是感情的債,一種是財物之債。你現在若欠人家錢財不還,將來就有很多種還法,而其中最不幸的一種,就是與你的債主結為夫婦,於是你便得天天挨打受罵,以此來抵償你往世所積欠的債務。比結為夫婦更慘的是與你的債主成為主僕;再次一等是成為你債主的牛馬,受他騎乘,為他負載、奔走驅馳,挨凍受累,受盡鞭笞,以此受凌虐的苦痛來抵償宿債。我們常看到有些太太雖挨先生打罵,甚至打得半死,她也不會想要跑掉,真是不可思議。為什麼如此?這是由於業力牽引所致;債務尚未還清,債緣未了,她就是走不掉,有時走了幾天,還是自己回來了。有人會覺得很奇怪,會說:「要是我,早就走了」。(附帶說,打人很不好,「君予不動口、也不動手」,捶打他人,來世會得多病、體弱之果報。)所以就應作如是觀察,了知夫妻若是不和好的話,即是宿世所結的惡緣,因此今生就要趕快謀求補救及改善,否則惡緣一結,便生生世世難以善了,恩恩怨怨夾纏不清,來世還是『樣要來結為怨偶,照樣吵吵鬧鬧,歡喜冤家。你不要以為今世念阿彌陀佛,來世就一定可以不再跟他見面了,這可不一定,若不好好修心,恐怕到了阿彌陀佛那一畏還要吵哩!所以必須懺悔改過。依佛所說,通常夫妻一結了緣,至少五百世,綠才會了。這一輩子也不知道才第幾世。然而,不管是好夫妻、 壞夫妻,也都是有五百世的夫妻緣― 好可怕。所以要小心,情網難逃!又,你若說:「跟著他好歹命,來世我才不要再跟他一起!」然而不是冤家不聚頭,那是由不得你的!▲ 「佛教中夫妻相處守則」為佛弟子,若欲成為和睦相處的夫妻,應如何相待呢?一、了達夫妻皆是緣,因此不可要求對方完美,以有緣才來相聚,互相不嫌棄,才能有幸福;互相嫌棄,夫妻生活即成苦海。二、不以佛法來要求對方。學佛之人,絕不能對別人說:「你是學佛的人,怎麼可以這樣予?」「看你受五戒的人,怎麼可以這樣?」因為佛法很高深,很難行,所以千萬不要以佛法來要求別人;除非他是聖人,否則一定會令你失望。但你口雖不講,心裹若還是以完美的佛弟予來期望他,希望他有如阿羅漢、大菩薩,這壓力會讓對方受不了的;有壓力即有痛苦,生活便不美滿。三、如果吵架時,不應輕言「離婚」。一吵架就賭氣說「離婚」,這是很不當的。而且這句話一旦第一次講出口,以後就很容易再講。於是他不服輸,你講? 他也講,最後,一時吞不下這口氣(我又不是非有你不行!) ,於是乾脆真的去簽個名算了。再者,講出這句話,是很傷人家的心的,所以不要只為了發泄你的氣憤而這麼說。你即使用任何其它惡毒或骯髒的字眼來罵,都沒有「離婚」這兩個字來得傷人,因為說要離婚是對對方最大的侮辱― 表示你不要他,你要甩掉他。即使你是不甘示弱,以牙還牙而說出來,或為了表示你對他的失望而說,然而感情這種事不是.定的,你今天對他很失望,明天不一定還是會對他那麼失望;那種失望的感覺是會改變的― 也許第一一天你會覺得他還是蠻可愛的!所以不要隨便提「離婚」二字!這兩個字到了口邊,要隨著口水吞進去― 把你傷人的利劍吞回去。四、善調自心的佛弟予,應從身旁的人修起,這比較難做到;要盡量修養自己,好的讓他受用,壞的我來承擔。五、化夫妻之情為「怯侶」之情,這就是將世問夫妻的感情「升華」為菩提之道侶;若真能如此,雙方就會很快深人佛法,人菩提道。若不如此,則永遠是平凡夫妻。六、為佛之真子,應化一切親情為「法界道侶」之情。方才所說只是指夫妻之問的感情,現在更包涵切親情。為佛弟子應化父母、兄弟、 子女都成為你的「法眷」,於一切眷屬應作如是觀、如是作願,如是想、 如是行;如此,當下即能了脫無量諸苦。七、 應提升或升華一切感情;如何提升呢?要凈化私情。如何凈化呢?要去除「我」。日本人講「我」是「私」,實在很有道理。因為「私」就是「我」,故稱「私我」― 換言之,「我」就是自私的。如果能凈化私情(自私之情)― 去「我」― 就能轉一切煩惱為菩提。「我」是總相,其具體內容為我執、 我愛、我見、我慢;去除我執、我愛、我見、我慢以後,因為無「我」,就變成只有奉獻、 施與。這就跟菩薩道相應了。到了此一境界,你就再也不會說:「我對你這麼好,你都沒對我更好一點。」▲ 萬-夫妻感情不睦的時候,該怎麼辦呢?戴是感情將要破裂時,要如何面對?一、 虔誠禮佛懺悔;懺悔累世所結惡緣。二、努力誦經修法,迴向為彼此消除業障。三、 修習忍辱;不能「硬拚」。在感情上天天拚,便天天輸:在感情上是「愛拚就會輸。」四、須用感動或感化的方式,施以善巧方便;即使不得已而用苦肉計也行。總之,感情之事要用軟的,不可用硬的,要以柔克剛。因為感情本身就是「軟」的,所以硬的方式任何人都不喜歡。感情其性雖柔軟,但具有很大的威力,幾乎可以把鐵都烙掉,故古人言:「至柔所以至剛」五、凡事要理智,不可感情用事,不可衝動莽撞,應三思而後行。六、不襤情、 不任性。須養成自制的能力,才能與眷屬相處和諧,而不致有意、或無意地傷人。七、須養成獨立的精神。夫妻常常是互相依賴,而且通常是互相依賴得太多。如果萬一他稍不一識你依賴時,就說:「不體貼我。」甚至會說:「是不是你變心了」」這都是依賴太深所致― 太依賴他人,結果是自苦苦他,彼此都很不方便,很不自在;乃至互相羈絆,而不能互相提升。八、有錯則須認過、改過;不能為了虛假的面子,而自我護短、掩飾。這一項是相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要自己先做,不要期望他(或她)先做。通常兩人之所以會相持不下,都是因為彼此都不肯認錯,甚至於常常會說:「我雖然有錯,但你也有錯!」實際上,這句話背地一異隱含的意思則是:「我雖有錯,但你錯得比我多!― 因此,主要是由你造成的。」這已經是他(她)最好的道歉了!很少人肯寬宏大量地說:「都是我的錯。」有這樣雅量的人實在非常少。事實上,如果一方肯誠心地說:「都是我的錯,對不起」通常另一方都會反而不好意思地說:「沒有!沒有!我也有錯。」所以連夫妻相處都要有智慧、有風度,不是光用一團熱火的「感情」(所謂「愛」)就可令家庭生活快樂美滿的。若你一定要說:「我有錯,不過你也有錯。」對方一定不服氣。若是你說:「對不起,都是我的錯,你沒錯。」對方一定會「原諒」你。人與人之問所爭的,都不過是爭一口「意氣」!所以我剛才講:「愛拚就會輸」,就是這個道理:你要拚,他也要拚,便沒有人肯讓;大家互不相讓,爭吵便沒有善了之局;反之,你若不拚,便沒有人能和你爭強鬥勝,老子說:「以不爭,故人無能與之爭。」沒有人能跟你爭,你就變成「天下無敵」了!泛道理很微妙、有用,可以好好思惟一下。九、如果曾經做過對不起他(她)之事,甚至嚴重傷害了他(她),就必須趕快認錯、道歉、補救。對一般人來說,這實在非常難以作到。比如說,有時候在氣憤之下,甚至不一定是氣憤,而是由於放逸,因此一時說錯了話,心裡實在並沒有那個意思。然而,不管你有沒有那個意思,也不用再為自己辯解、閑脫了,否則就好像你沒有錯一般。凡是傷了他人的心,不論如何都應該要誠心道歉,這是作人最基木的道理與修養,更何況是佛弟子。當對方覺得受傷害而抱怨說:「你太傷我的心了!」(雖然你沒有這個意思。)此時你若真是無心之過,你也不要光是一直抗辯說:「可是我並沒有這個意思啊!」以求自我洗刷,而一礬無道歉之表現。一直講這種抗辯的話有什麼用呢?就譬如有人打赤腳,你穿著高跟鞋踩在他的光腳上,那無疑是很痛的。但你並沒趕快道歉,卻只說:「我不是故意的。」以心硬故,就是不肯說聲道歉的話!其實即使你道歉,他還是痛。所以你至少要趕快道歉,讓他覺得好過一點。(雖然你道歉以後,他那個「好過一點」其實也是假的,只是心一裊的感覺而已。)所以身為佛教徒,若要當一個真正的佛法修行人,就要這樣「降伏自心」:不可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凡事一定要逞強到底,作錯了事,死也不肯說出認錯的話來。退一步說:不論全是你的錯,或不是你的錯,既是修行之人,即使只為了令他人覺得好過些,甚而即使只哄一哄他,當他是孩子一般(無知、 任性、道德柔弱的人,即是未成長的「孩子」),而對他(她)說:「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的錯。」一切就都沒事了,這對你實在並無絲毫損失,卻只有好處― 心量增廣― 何樂而不為呢?有智者應如是。附及,「心量廣大」是菩薩的一個特徵。十、 夫妻感情不睦,有時候是由於金錢而起的。自古以來,世間上有多少人,由於金錢上的糾紛,而令至親反目,乃至相殺、 相告,視同寇雕。學佛之人對金錢不能這麼看重,在家中更不能認為賺錢的人就是「頭家」,一切都得聽他的,乃至作威作福;而沒賺錢的即變成「奴家」,於一切事皆絲毫無置喙的餘地,更無發言權。然而一旦有輯一日,那個「沒賺錢的人」也去上班了,他在家中的身份地位,便陡然提高了,很受尊重。學佛人不應如此勢利眼。學佛的夫妻之間,對於金錢,最理想的是一切公開,不分你我。現金放在家一畏或銀行,不管是誰賺的,你賺的也好,我賺的也好,都合在一起,大家都可以用,不要分。銀行戶頭最好也是共同的,若為作生意、報稅、遺產等種種汰律上的需要,而分開登記,那又另當別論。總之,夫妻之間在金錢、財產方面,應該建立互信、公開、無隱藏的基礎上,夫妻之問的感情若要融洽,至少這一點互相信賴是應該有的。若如此,夫妻之間至少不會因金錢的問題而造成感情上的裂痕。順便提到有種特別情況,必須注意及避免:有些女的娘家有錢,甚至以娘家的錢幫助丈夫成立事業,這個女予應該可說是賢內助、「幫夫命」的了,可是卻常聽到這種女子對丈夫說:「要不是靠我娘家的錢,你哪有今日?」這種話千萬說不得,一來令對方毫無尊嚴,二來你又「討人情」:須知,『討人情即人情絕;本來有人情,一討人情就「無情」了。這種話一出口,常常是「令夫妻關係以悲劇收場」,如外遇? 離婚等,為什麼呢?因為你瞧不起他,他在你眼中沒地位,不受尊重,他便去別處找能尊重他的人。故須特別注意。尤其應格外謹記的是:幫助人,絕對不要當面討人情。▲ 夫妻如果離了婚,怎麼辦?一、謹守「君子絕交不出惡言」的風度,既已離了婚,就不要再一直講他(她)的壞話,彷佛講他的壞話便表示你很有面子;例如說:「因為他為人這麼糟糕,所以我才跟他離婚。」那是你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那麼,你當初為什麼跟他結婚呢?那時不是一直在稱讚他很好嗎?二、懺悔業障,努力修行。因為業障重,所以婚姻不能幸福,因此會有婚變。三、更重要的是要觀察彼此之緣已盡。這是真的,若緣已經盡了,或債務已經償清了,彼此已不再相欠,就會分開;要以智慧來面對這件事。四、不要苟且。既然已經離了婚,對方如果不是真的要跟你複合,不要隨便再以身相就。若真的彼此誠心要複合,那當然很好。若只是一時起意,或還是有些放不下,但放不下、卻又提不起,而輕易以身相就,糾纏不清,那樣很不好。剛才講過,已經緣盡了,就離開最好。總結而言,在家佛弟子應如是面對感情的問顆一、觀察、了達眾生皆是「情多智少」。所謂「情」是什麼?以佛觀之,「情」就是「迷」,所以說「意亂情迷」― 意若亂,情就迷,「迷」就是迷失自己,「迷失理智」。「智」是什麼?「智」就是「覺」。我對這點的體會,最早是在我初中的時候。有〔 個朋友,我知道他為人心很狠,甚至對老朋友也是如此,即使只有一點點不合他的意,就與人絕交,而且是「說絕交就絕交」,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此人於大學時追求一個女孩子,因追不到,心中就起怨恨。於是他老兄給這女孩子寄了一封信,信封里裝的不是情書,而是一些燒了一半的金紙、銀紙。過不久,又寄了一信,信紙上畫鬼、畫骷髏。事實上這女孩子並沒有任何地方得罪他,只是不肯跟他約會而已,他就以這種方式來回報,然而他老人家卻一直自稱自己是「具有豐富的感情」的人,且自號為「豪放生」。其實,依我看來,他實在是個心胸十分狹窄、冷酷、自私、 無情之人,而他卻自認是個「一蒙情」之人。由於這件事,我那時便了知,人(凡夫)大是「情多」而智少,而且世上沒有人自認是「無情」的。一般人可以承認自己沒有智慧,卻不會自認無情。因為「無情」對眾生而言是最壞的一個判決。你判他沒有智慧,說他愚蠢,他會認為「可能是對的」,有時候可能還會笑一笑。但你若說他「無情」,那就不得了了。當然更加沒有人會自己說自己是個無情的人;可是卻有很多人會說自己沒有智慧,而且也好像覺得並非什麼嚴重的事。因此可知,眾生都是十分重「情」的,故稱為「有情眾生」。對世俗人而言,一個人即使事業上有輝煌的成就,但卻沒有愛,總覺美中不足,乃至覺得空虛,甚至覺得那些成就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沒有人能分亨他的成就與光榮。為什麼眾生皆如是重情?那是因為「眾生皆迷」,為情所迷― 「情迷智昏」的關係。二、要努力地克服自己的我執,而稍微修一點「菩薩之情」。「情」有兩種:一種是「凡夫之情」,一種是「菩薩之情」。凡夫之情是私我的、擁有的、佔有的,乃至於是「獨佔」、 「控制」之情,絕對不能跟他人分享。就有人作如是顛倒之說:「你若愛我,就不能愛任何其它女人,甚至也不能愛你媽媽― 你好好想一想,你到底是要你媽媽?還是要我?如果你要你媽媽,我現在就走!」這就不對了!這是獨佔之情,媽媽與太太哪有衝突」另一種是「菩薩之情」,菩薩之情即是「無我之情」、 利他之情、 奉獻之情、 不求回報之情。我們凡夫之情不但是佔有、獨霸,而且要求回報,並且要十足的回報,乃至於是要加倍的回報:因此,我愛你一分,你至少得回我三分、五分才行,最好是十分,否則我就「不夠木」,不賺點怎行?這簡直是把感情當「營利事業」在作。我們做為一個佛教徒,為了求開智慧,就要克服我執,不能只求利己;要像菩薩一樣,不求回報,修無我之情、利他之情― 佛弟子要這樣來面對「一切」感情之事。三、要依智不依情。佛的「十力」里有三項:「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語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隨智而行,不要「隨情而動」;然而我們眾生都是「隨情」而不「隨智」,所以就會產生許許多多痛苦的結果:令別人痛苦,也令自己痛苦。四、化凡俗的「有情」為「大有情」。大有情梵文是絨喝被〞。「摩訶薩唾」,也就是「大菩薩」的意思。大菩薩的「大有情」才是「真實的」情。我們凡夫的感情都是「妄情」,都是「虛情假意」之情。如何得知呢?最明顯的例子是:我們常可看到有人過世時,亡者眷屬常常邊哭邊說:「你怎麼這麼沒有良心… 喜泛么狠心離我而去但丟下我一個人,叫我怎麼辦呢叩:我怎麼辦呢?」你試想:她到底在哭誰呀?是哭自己將來的生活?還是為了他的死而哭?為佛弟子,就是要這樣以智慧來觀察了知世間人及自己的感情。回過頭來看,世問人如果「情」字得以解決,那麼生老病死的問題也就比較容易解決了,因為生老病死的總動力之源也還是由「情」而來― 如果眾生斷除「迷情」,便不再受生死。那麼「情」是怎麼來的呢?「情」是由「貪愛」而來:由「愛」而有「情」,故稱「愛情」。廣言之:一切眾生正因「貪愛」而有生老病死,眾生皆以此「愛」而互相系縛,自縛縛他,你綁我,我綁你,大家捆作一團,還很得意快樂地說:「你是我的,我是你的!」而不知:這一切世間,實無我、我所。以上簡單講解「佛教徒如何面對生、老、病、死與感情生活」的問題。今天就講到這裡為止,有問題的現在可以問,但不一定要問感情的問題。有私人問題的就私下問。我們先作個迴向,請合掌「願消三障諸煩惱普願罪障悉消除願得智慧真明了世世常行菩薩道」一九九一一年八月講於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大慧精舍」! !一九九九年十月九日定稿於台北「大昆盧寺」 ◎本文轉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38438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兩種佛教徒
※現在許多佛教徒都在「抄經」後「焚燒...」
※(48)佛教徒怎樣如法地共修?
※如何成為一個佛教徒
※清教徒傳道的特點 三:注重經歷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