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柳永《雨霖鈴》賞析

賞析柳三變之《雨霖鈴》

柳含煙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在北宋的詞壇上,柳永算是一顆比較耀眼的的明星,他和李清照雙雙被稱為婉約詞的代表,而這首《雨霖鈴》就是他最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

那麼,柳永柳三變是在怎樣的情形下寫出千古傳誦的《雨霖鈴》的呢?

話說柳永年少的時候,千里跋涉去汴京應試,到了繁華的京城,擅長詞曲的他,整日留戀花街柳巷,和那些歌姬廝混在一起,為她們填詞作賦,因為他深深了解這些歌姬的生活,他的詞大多反映了歌姬們生活的不幸,於是被歌姬們廣為傳唱。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即為證明。

後來,有人在宋仁宗面前舉薦柳永,可是仁宗聽聞柳永整日和歌姬為伍,其作品也大多呈現出一種浪子作風,於是,仁宗便批了四個字「且去填詞」。柳永仕途失意,大受打擊,為了自娛,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準備離開京城,開始流浪的生活。而這首《雨霖鈴》就是他離開汴京時,與一位紅顏知己依依惜別時寫的,不但傾訴了纏綿悱惻、哀婉動人的離別之情,也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鬱和憤懣。

該詞的上闋,一開始就用「寒蟬凄切」點名了寫作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孟秋之月,寒蟬鳴」,可見該詞的寫作背景是在農曆的七月。「對長亭晚」,極力渲染凄涼的氛圍,「驟雨初歇」卻道出作者極其矛盾的心情,他想要雨停,是因為仕途的失意使得他想儘快離開這個傷心地,可是他又不想雨停,因為他還想與為自己都門設宴送行的情人多呆一會,多看她幾眼。可是不懂他心事的船家,卻聲聲催他趕快出發,搞得他一點心情都沒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一句是本段的精華所在,雖然彼此沒說一句話,可是此時無聲勝有聲,那千頭萬緒,千言萬語都在彼此的眼波流轉中起伏蕩漾。想到這一別,煙波浩渺,不知何時才可以相見,這思念之情就像無邊的山水一程遠似一程。

下闋先宕開一筆,用「多情自古傷離別」承上啟下,道出多情的人都會因為離別傷心落淚,把自己個人的情感提升為普遍的現象,接著用「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來強調自己比古人和尋常的人承受的痛苦更多。「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句為千古名句,「柳」通「留」,寫出作者酒醒以後,看不到自己的心愛之人那種凄楚惆悵的心情,再用凄冷的曉風和破碎的殘月來形容以後相逢的艱難。「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幾句描寫了作者設想以後漫長的歲月,沒有了心愛之人,就是良辰好景對他來說也形同虛設,心中的千種風情又能向誰訴說呢?

《雨霖鈴》全詩圍繞離別之情而著筆,先寫離別前的環境,接下來些離別的場景,再寫離別之後的想像,不管是環境描寫,還是心理描寫,用詞都如行雲流水,清新細膩。雖然因為離別的傷感全詞處處顯得低沉,可是作者用鮮明的自然風景來襯托主題,狀難狀之景,達難達之情,就使的全詩自然而生動,尤其最末的疑問句,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筆,為全詞增色天光,也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推薦閱讀:

何遜《下方山》賞析
崔塗《孤雁》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中國國學網--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賞析
雨霖鈴·寒蟬凄切原文、翻譯及賞析
詠牡丹的經典詩詞賞析

TAG:北宋 | 賞析 | 雨霖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