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越南入侵柬埔寨(圖文介紹)更新內容見首頁8樓! - 飛揚軍事 - 信息...
相關評論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 越南對柬埔寨實施大規模的、全面的軍事入侵,有著深遠的歷史背景。越南歷史上形成的大越族主義思想和侵略擴張的傳統,對越南當局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公元17世紀以前,越南和柬埔寨並不直接接壤,在兩國之間還存在著一個占婆國。9世紀中葉,越南建國,10世紀末葉,越南開始侵略占婆。在10至17世紀700餘年的時間裡,越南終於吞併了占婆國。這樣,柬埔寨東部與越南之間的緩衝地帶已不復存在。因此柬埔寨便成為越南封建王朝下一步蠶食的目標。自17世紀中葉以後,越南便開始了對柬埔寨的武裝侵略。經過多次征伐、蠶食,至18世紀中葉,越南已完全吞併了柬埔寨,大體相當於現今越南的南圻地區。越南歷代封建王朝不斷對鄰國進行侵略擴張,對其他民族進行同化,主要是基於大越族主義思想。他們認為,越南民族是優等民族,而鄰國的民族是「蠻夷」,是劣等民族。這種傳統思想不僅支配著封建時代的越柬關係,而且也深深地影響著現代的越柬關係。 越南封建王朝對柬埔寨的蠶食進程為法國殖民者的入侵所打斷。19世紀初葉。法國開始直接插手越南事務,並佔領了越南部分領土。1863年,法國迫使柬埔寨成為它的保護國。1884年,法國在佔領了整個越南之後,將其分成東京、安南和交趾支那三個地區。1887年,法國將這三個地區和柬埔寨一起組成「法屬印度支那」,即「印度支那聯邦」。1893年,法國又從暹邏手中奪取了寮國,將其併入「聯邦」。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取代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位置。「二戰」結束以後,法國捲土重來,以圖重新進行控制。但最後歸於失敗,不得不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上承認印支三國的獨立。然而,美國隨即取而代之,利用佔領的南越作為侵略柬、老的基地。從殖民主義侵略者踏上印支土地時候起,印支三國人民便開始了長期的反抗殖民統治的鬥爭。正是在三國共同反抗新者殖民主義的鬥爭中,逐漸滋長了越南控制柬、者的野心,最終導致了越南地區霸權主義思想的形成。由於越南在印丈三國中處於大國地位,經濟、文化各方面也相對發達,建立共產主義組織也較早。在印支共產黨內越共居領導地位,在處理有關柬、老黨支部和反抗鬥爭時問題時也大都由越南人負責。這就使某些越南領導人產生對柬、老的優越感和居高臨下的思想。進入60年代以後,其侵略擴張和大國沙文主義思想日益暴露,到70年代印支三國解放以後達到了頂點。1975年越南統一後,越南軍隊仍大量留在寮國,隨後便直接控制了寮國的黨、政、軍各個部門。對柬埔寨,越南同樣要求維護兩國之間的「特殊關係」。柬埔寨領導人認為,這種「特殊關係」,是越南企圖「侵佔」和「吞併」柬埔寨,實現其「印支聯邦」陰謀的代名詞。這就是說,解放後的柬埔寨要維持獨立自主,不願聽從越南人的擺布,拒不接受越南提出的「特殊關係」,這樣柬埔寨便成為越南當局謀求地區霸權道路上的障礙,因而越南人認為必須加以消除。越柬關係惡化也與國際勢力的影響有關,主要是蘇聯全球戰略迎合了越南地區霸權戰略的需要。印支半島對於蘇聯來說.在其爭奪世界霸權的全局部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越南為了謀求地區霸權,也需要蘇聯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支持。1975年,雙方簽署了《蘇越宣言》,發表了《蘇越聯合公報》,聲稱確定了兩黨兩國之間的「全面聯繫」和在國際上進行密切協作的基本方針」。同時,美國在中南半島的退縮也給越南提供了可乘之機。美國軍事力量從印支地區撤出之後,越南就把這一地區看作是自己的勢力範圍,加緊兼并柬、老的行動,以實現其「印支聯邦」的既定目標。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 越南對柬埔寨實施全面軍事入侵的直接起因,主要是歷史遺留下來的越柬邊界爭端進一步激化。越南歷代封建王朝柬埔寨領土已佔去不少。最使柬埔寨人耿耿於懷、視為一種恥辱的是,在法國統治時期,出於法國的利益,位於交趾支那的大片富庶的柬埔寨領土被劃人一個獨立的政治單位,使之脫離了柬埔寨,後被併入了越南。越、柬兩國之間的界線,是由法國單方面決定的,是殖民統治者強加於柬埔寨的。 1954年,法國撤離印度支那之前,確定了柬埔寨的陸地邊界。對這條邊界,雙方都原則上承認。但是,由於這條界線並不精確,致使柬越雙方產生了爭議。但總的爭議領土面積不超過100平方公里。因此,柬越陸地邊界的爭議不大。雙方的主要分歧在海上。是否存在海上分界線,雙方認識並不一致。不過它們的分歧只涉及領水,而不涉及暹羅灣的近海島嶼。1939年,當時的法國駐印支總督布雷維划了一條所謂的「布雷維線」,作為一條行政邊界線。這條線確定了對一些島嶼的行政權歸屬,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島嶼就是國富島。雙方的分歧在於這條線是否也是領水的分界線。 在抗美救國戰爭時期,邊界糾紛問題並不突出。儘管法國遺留下來的邊界劃分對柬埔寨不利,但柬埔寨仍希望越南日後能尊重已有的邊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西哈努克於1967年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係,並在越南南方臨時政府成立以後也立即承認了它。此外,還在越南抗美救國鬥爭方面提供了一些支持,包括讓越南人使用柬埔寨領土在內。結果,河內和南方臨時革命政府都發表聲明「承認並保證尊重柬埔寨現在邊界的領土完整」。西哈努克把這看成是他外交上的一大成果。西哈努克對越南的聲明作了如下的解釋:第一,這意味著越南放棄了重新進行邊界談判的權利,從而確定了邊界的不可談判性。第二,由於越南單方面宣布承認現有邊界,柬埔寨就有獨一無二的權利來解釋該邊界的不準確之處。第三,越南接受「布雷維線」作為海上分界線、因此西哈努克希望根據上述的解釋,有一個一攬子解決的方案,即柬埔寨放棄對「丟失土地」的主權要求,在法國劃定的邊界的基礎上稍作有利於柬的調整,以便補償柬的損失。根據這種解釋,柬出版了一張邊界稍加有利於柬方的調整以後的地圖。此圖包括了近海島嶼,但卻抹去了布雷維線。顯然西哈努克還希望日後能對更遠的島嶼提出主權要求。在西哈努克看來,柬埔寨享有一些主動權是理所當然的,這同它丟給越南的大片領土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越南人對此感到不滿,但並未公開表示反對。為了不影響和干擾他們的抗美戰爭,更多地獲得柬埔寨的支持,越南還公開暗示它支持西哈努克關於邊界問題的立場,贊成西哈努克對越南聲明的解釋,以及根據他的解釋而繪製的地圖。在60年代,沒有出現領土糾紛。 1970年,越柬老三國聯合抗美統一戰線形成以後,雖然柬共武裝力量承認越南人民可使用柬埔寨的領土,但雙方已有小規模的衝突,特別是在越軍控制的柬東部地區。1972年,衝突開始頻繁起來。1973年,柬越雙方在同美國的停戰問題上存在分歧,越南同美國簽訂了停戰協定之後,減少了對柬的武器援助。這時衝突更加劇烈。越南雖然同意從柬撤軍,但並沒有全部、立即撤軍,特別是在鸚鵡嘴地區和東北地區。 但是,真正作為兩國政府之間的軍事衝突,是從1975年兩國革命勝利以後開始的。柬越兩國的武裝衝突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5年4月到1976年4月。這個時期衝突的特點是,衝突的地點主要集中在海上,特別表現在對島嶼的爭奪,其手段包括軍事的和政治的。 就在1975年4月17日,柬共武裝力量奪取金邊的戰鬥勝利那天,柬方宣布越南人奪取了有爭議的海岸島嶼和入侵了拉塔納基里和蒙多基里省。5月初,兩國軍隊在最大的一個島富國島上交了火。該島的大部分位於布雷維線的北邊,應屬於柬埔寨,但布雷維卻把整個島置於越南的行政管轄之下。不過,該島的領海水域規定為3海里,越南對此一直不滿。這次衝突大概就是因為越南的巡邏艇行駛到了3海里以外所致。柬方炮轟了該島上的海軍基地,還試圖進行一次登陸襲擊,但未成功。之後,柬軍成功地佔領了土珠島。該島位於布雷維線以南,離海岸大約155公里,應屬於越南。不久,越南反攻,奪回了該島。6月,波爾布特和越共南方局副書記阮文靈就此事進行了會晤。波爾布特承認,他的軍隊對地理無知,甚至承認,越南對富國島和土珠島享有主權。但幾天後,越南海軍便進攻了位於布雷維線以北,一直屬於柬埔寨的威島。正當波爾布特、農謝、英薩利動身前往河內進行談判此事的前一天晚上,越南的增援部隊在空軍的掩護下對威島再次發動進攻。第三天,當三人到達河內時,越南軍隊完全佔領了該島。威島的主權問題是這次談判的焦點。由於越南堅持佔領威島而導致談判破裂。 越南一直佔領著威島,直到8月黎筍訪問金邊時,越南才將該島交還柬埔寨,以顯示越南友好的姿態。 在以後的幾個月里,雙方圍繞邊界問題進行過多次談判和磋商。1976年4月,雙方同意在6月份再次舉行高級會議,在這之前,先舉行一個技術性的預備會議。 在預備會議上,雙方承認法國劃定的邊界和行政地圖。但越南方面閉口不承認1967年的單方面聲明,以及西哈努克對其聲明的解釋。相反,認為他的解釋是毫無意義的。因此,越方拒絕原來西哈努克提出的對邊界進行一補償調整」的一攬子方案。越方還主張,如果調整,只能是「互惠調整」。 談判中,柬埔寨要求越軍首先撤離長期佔據的鸚鵡嘴地區和佔領的交通線,以便為高級會談創造良好的氣氛。而越南的態度是,任何撤軍只能在通過談判解決衝突和互惠的邊界調整之後。柬方對此堅決反對。特別使柬領導人氣憤的是,越南在戰後仍然佔據著戰時柬埔寨無償提供給越方的庇護所地區。 關於海上的邊界爭論更大。柬方作了一些讓步,放棄了西哈努克堅持的對布雷維線以南島嶼的主權要求,而堅持把布雷維線看作劃分近海島嶼和領海的邊界。越方堅決反對。他們主張必須對布雷維線作有利於越南的修正,至少使越南的船隻更容易地進出富國島,而且應該擴大該島的領海,使之超過3海里。越南也反對柬方關於放棄對布雷維線以南島嶼的主權要求而換取領土補償的要求。 在柬埔寨人看來,越南人完全背叛了他們1967年的承諾,而且不能容忍越軍在佔領柬埔寨領土的情況下進行談判。於是,柬方談判代表宣布中止談判。預備談判的中止也導致了高級會談的流產。 1976年中,雙方談判的破裂標誌著衝突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特點是軍事衝突,直到大規模的邊界戰爭。停火和談判始終未能實現。 談判破裂之後,軍事衝突就頻繁起來,特別是在越軍佔領的地區。1977年初,柬政府增加對這些地區的軍事壓力,派巡邏隊以顯示柬軍事力量在這些地方的存在。一旦遭到越軍的襲擊,他們便開槍還擊。在越南看來,柬方沒有談判的誠意。雖然越南堅持重開談判,但他們拒不撤軍,而且還調集軍隊,增加對邊境地區的軍事壓力。 1977年2月,民柬報道,粉碎了一次未遂政變,並指控政變是由河內煽動的。不久,民柬就調動重兵向越南的朱篤和河仙發起進攻。這一行動似乎要顯示:如果越不撤軍,柬也有權利使用武力襲擊越南的領土。這很快就引起了邊界戰爭。越南調集了數千人的部隊,增援邊境地區,進行反擊,並深入柬埔寨領土。 這時,河內向金邊發了一封信,建議舉行高級會談,但談判主張未變。金邊方面立即作了答覆,建議立即停止軍事接觸,各自後撤半到1公里,造成一個非軍事區。柬方還堅持雙方脫離接觸,限定一個冷靜的和平時期,以便進行談判。但越方沒有理睬柬方的建議,於是雙方的外交努力再次告吹。 這時,雙方都積極準備軍事對抗。與越南相鄰的柬東部大區的行政當局已決定,如果越南進行新的入侵,柬軍將予以反擊,並進攻越南領土。與此同時,越南也決定要給波爾布特一個教訓。於是,越軍總司令武元甲在邊界地區進行視察之後,便於8月初對柬領土展開了一系列的軍事進攻。越南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第九師向柬縱深10英里發動了攻勢。由於雨季,同時又遭到柬軍的抵抗,攻勢受阻。9月初,越軍再次向柬發動進攻。 這一系列進攻立即導致柬軍的反擊。9月末,柬軍也向越領土多處發動進攻,深入越南領土7公里。 到了這年底,邊界戰爭進一步升級。越南試圖擴大對鸚鵡嘴地區的控制,增調5萬8千人增援第九師,打算一舉消滅柬在東部邊界的有生力量,同時準備摧毀柬東部的政權機構,代之以越南支持的地方政權,同金邊政權對抗。 越南的大舉進攻,使民柬軍隊損失慘重。但民柬軍隊仍頑強抵抗。他們重新組織武裝力量,採取游擊戰進行反攻。12月25日,民柬軍隊宣布對越南的全面戰爭。12月31日,喬森潘宣布中止來越兩國外交關係,要求越軍無條件地撤出全部軍隊,就邊界問題進行談判。 兩國外交關係的中斷,標誌著兩國衝突進入了新的階段,即全面戰爭狀態。這個階段的重要特點是雙方軍事行動的規模空前擴大。常常是若干個正規師的兵力進行較量,而雙方的軍事行動都是以推翻對方政府為目標。 1978年的第一周,在柬埔寨的茶膠省和貢布省,越軍5個師共6萬人同柬軍3個正規師外加3萬武裝力量進行了一次激戰。當越軍在柬東北部發動進攻以後,柬軍損失嚴重。但到亞月中,柬軍重新組織反攻,集中攻擊越軍薄弱環節,結果使越軍損失慘重。波爾布特發表講話慶祝這一勝利,並要求越方停止軍事入侵,放棄推翻民柬政府和建立柬越兩國特殊關係的圖謀。 2月5日,越南提出3點建議:(1)立即在邊界地區停止一切軍事敵對行動,各自軍隊在自己的領土內後撤5公里。(2)雙方立即在河內或金邊進行談判,簽訂條約。條約規定相互尊重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禁止侵略、使用武力、武力威脅及干涉對方內政;平等相待,建立和平的友好睦鄰關係。(3)就適當的國際保證和監督達成協議。 柬方拒絕了這一建議。因為雖然越方比原來立場稍有讓步,但仍沒有滿足柬方1976年5月以來堅持的一攬子方案的要求,無視西哈努克對越1967年聲明解釋的合法性,拒絕邊界的不可談判性以及只有柬方有對邊界作合理調整的權利。 2月15日,河內電台公開號召推翻柬共政權。3月末,越方作出了三個決定,一是開始在高棉人中招募游擊隊(多數為柬難民和在南越的高棉人),由越南訓練的高棉共產黨幹部充任領導。越南支持這個游擊隊進行推翻柬共政權的游擊戰。二是加強邊界沿線的軍事力量,使之成為柬反政府游擊隊的後盾,同時也準備進攻柬本土和反擊柬的入侵。這支增援力量還可以用於保衛柬境內的越軍基地。三是加強對民柬的宣傳戰,煽動民柬軍隊的叛逃,或為越軍提供內應力量。3月份以後,河內政府的政策就是推翻金邊政府,代之以越南可以接受的政權。 4月初,越南展開了政治攻勢。河內電台號召民柬軍隊調轉槍口,進攻金邊政府。不久,又發表了兩個長篇文件。一是關於邊界談判的建議,二是關於柬越兩黨歷史關係的回顧。越方否認建立所謂「印度支那聯邦」的計劃,把柬共描寫成從真正的共產黨人手裡竊取政權的叛徒。 1978年3月,柬埔寨也公開宣傳要全部消滅越南人。民柬電台號召實現「1:30」的口號(即1個柬埔寨人消滅30個越南人),這樣柬埔寨就可以犧牲200萬人全部消滅6000萬越南人,而柬埔寨還有600萬人。當上半年越軍開始從柬埔寨邊界地區後撤時,民柬武裝在柬東部大區開始圍剿當地的越南人和受越影響較深的高棉人,這些人被認為是「柬身越頭」。從柬埔寨逃往越南尋求庇護的平民與日俱增,到1978年夏天,大約15萬人逃到了越南。有些人是隨越軍的撤離撤走的,有些則是在越軍佔領時逃走的,也有民柬的軍隊幹部由於反對柬共政策而倒戈,投向了越南。 這期間,民柬於5月中又秘密向越南提出了4條邊界談判建議。其內容是:第一,停止侵略和兼并柬領土,停止對柬領土、領水、領空的一切挑釁的暴力。第二,停止間諜到柬領土、領海、海島收集情報,停止一切顛覆活動,停止策動推翻柬政府的政變。第三,明確宣布放棄建立以越南為盟主的「印支聯邦」計劃(所謂一個國家、一個黨、一個人民)。第四,尊重柬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尊重柬人民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 但是,對這個建議,越南遲遲未予理睬。這期間,民柬政府稱粉碎了一起政變計劃。1978年夏天,越共四中全會決定把「迅速奪取西南邊界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勝利」作為「貫徹始終的重要任務」,同時確定了柬埔寨為越南的「直接敵人」。越南在正式拒絕柬建議以後,又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入侵。越南的目的顯然是為了在柬境內建立和維持一個大區,以便在這裡建立一個親越的柬埔寨政權。到了8月底,柬邊界地區的戰鬥更趨激烈。一連三個月,越軍大規模入侵柬領土。儘管遭到了柬方的抵抗,但越軍還是佔領了磅湛省和桔井省狹長邊界地帶。這時河內電台稱在柬領土上反政府的鬥爭已經開始。 9月30日,金邊電台稱,西哈努克親王參加了一個招待非共產黨人士參加的宴會,並說,西哈努克給柬共的一封信表示堅決支持抗越鬥爭。這是西哈努克自1976年4月以來的第一次公開活動。這表明民柬政府要以親王的影響來動員全民掀起抗越運動。這以後,柬越兩國兩軍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張。10月中旬,越南政府下令,越軍進入戒備狀態。這預示著一場最後的決定性的軍事行動即將來臨。果然,兩個月後,越軍向柬埔寨的全線進攻開始了。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 越南由於在邊界問題談判中,無理要求得不到滿足,不斷挑起邊界衝突和局部入侵,目的也沒有達到。1977年越第一次侵柬失敗後,1978年2月底,越共中央就在一次秘密會議上作出決定:用軍事力量在柬埔寨支持叛亂運動。隨後,越軍即秘密向柬越邊界集結,經過近一年的準備之後,1978年底即以突然襲擊的形式,向柬埔寨發動了全面軍事入侵。在越南實施全面軍事入侵柬埔寨之前,越南還先後策划了五次在柬埔寨的政變活動,但「都歸於失敗,而且每次都使柬埔寨共產黨對可疑的親越分子的進一步清洗」,於是越南更加加緊進攻柬埔寨的準備。1978年6月,越南加入「經互會」,以獲得蘇聯等國在經濟上的援助。8月,蘇聯向越南輸送大批武器,派遣了大批顧問和軍事人員,並開始使用過去美國建立的金蘭灣海軍基地。11月,為了防備中國可能的援柬行動,越南又急忙同莫斯科簽訂了長期的具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友好合作條約」,強調兩國的軍事合作。同時大造輿論,說中國侵略了越南,以混淆視聽,達到掩蓋它入侵柬埔寨軍事行動的目的。 越南在臨戰前還做了如下準備:(1)在西貢秘密成立侵柬前指,(2)加緊製造大規模侵柬的輿論,(3)制定戰役計劃,繼續調集部隊、坦克、飛機,加強整訓部隊,責令參戰部隊研究總結1977年~1978年初侵柬失敗的教訓;(4)補充彈藥物資,(5)搜羅柬內部的親越勢力等。 越軍對柬埔寨實施大規模入侵的作戰企圖是,通過大規模的閃電式的突襲,達到一舉攻佔整個柬埔寨的目的。作戰行動分兩步:第一步,首先集中兵力奪占柬埔寨湄公河以東地區, 第二步,伺機攻佔柬西部地區。為保證突襲成功,越軍一次集中使用18個作戰師(一說15個陸軍師)及15個團(旅)、1個航空兵師,共約20餘萬人的兵力,其具體部署是: 第—路,以第6軍區的2、307師及4個團,沿19號公路首先進攻柬東北臘塔納基里省,爾後分兩路向上丁及蒙多基里進攻 第二路,以第7軍區的5、302師及2個團,沿13號公路進攻桔井, 第三路,以第3軍的10、31、320師和第7軍區的3師及1個團,沿7號公路進攻磅諶和波羅勉,爾後,分三路向金邊、磅清揚、菩薩進攻; 第四路,為主攻方向,以第4軍的1 、7、9師及第5軍的309師又2個地方團、1個戰船隊,首先攻佔柴楨,並沿1號公路直逼金邊, 第五路,以第2軍的304、306、325師和第9軍區的4、8、330師及5個團,首先攻佔貢布、茶膠,爾後向金邊西側迂迴與第三路協同,向磅清揚發展進攻。 此外,以1個陸戰旅在171艦隊的支援下,奪占柬西南的沿海地區,封鎖西哈努克港。 柬軍為對付越軍的進攻,迅速擴充了力量。至戰爭前夕,總兵力達到10一20萬人,編成24個師(相當於團,每師2000—4000人),基本是沿邊境一線展開,具體部署:東部19號公路方向1個師,13號公路方向3個師,南部2號公路方向2個師,主力集中於金邊東南,7號公路和克列地區5個師,1號公路的柴楨地區8個師。縱深地區有新建的5個師。越軍攻佔柬全境: 越柬戰爭的第一階段為越軍攻佔柬全境,柬軍退至柬泰邊境,此階段自1978年12月30日開始,至1979年1月12日止,共用了13天。越軍原定1978年12月30日開始進攻,為掩護主攻方向的行動,擔任次要方向作戰的部隊先期於12月25日發起攻擊。1978年12月25日,越軍第一路部隊首先對柬軍設防薄弱的東北地區實施突破,繼而向柬縱深推進,於1979年1月3日佔領了上丁和戈涅。在越軍第一路部隊入侵不久.第二路部隊在坦克配合下,分三路突破柬軍斯努防線,並繼續沿13號公路進攻,於1978年12月30日佔領了桔井市。與此同時,越軍第三路從克列向西進攻。由於柬軍第三軍區部分部隊嘩變,越軍於1979年1月2日順利進至湄公河重要渡口洞里貝,並渡河圍攻磅諶。1月5日,越軍部分兵力繞過磅諶西進。1978年12月27日,越軍第四路主攻方向兵分兩路開始行動。一路沿1號公路進攻,於1979年1月3日攻佔柴楨,另一路沿湄公河北上,入侵波羅勉和干丹省,於1月4日進至乃良,隨後迅速推進至金邊以東約40公里的三隆通。越軍第五路在空軍支援下,沿2、3號公路推進,於1979年1月5日先後佔領茶膠、貢布等地,並以一部兵力突入金邊西南地區,切斷4號公路,斷絕金邊至西哈努克港的外援通道。至1979年1月5日。越軍已基本上佔領了柬埔寨的湄公河以東地區。 1979年1月5、 6日,越軍各路進犯部隊在繼續鞏固所佔地區和追殲民柬部隊的同時,從東、西、南各方向進逼金邊,切斷了除5號公路以外的所有通往金邊的通道,對金邊形成了一個半弧形包圍圈。民柬部隊主動撤出金邊後,越軍於1月7日12時30分佔領金邊。越軍佔領金邊後,從三個方向向柬西部地區推進,佔領柬主要城鎮及交通線。金邊西南方向,越軍分巨路向磅遜推進:一路沿4號公路南下,一路由貢布西進,一路從雲壤登陸,於1979年1月10日控制了西哈努克港。5號公路方向,越軍由金邊向西北沿5號公路推進,於1979年1月11日、12日佔領了磅清揚和馬德望。6號公路方向,1979年1月9日-11日,越軍沿6號公路相繼攻佔了磅同、暹粒和詩梳風。 至此,越軍佔領了整個柬埔寨重要城鎮及廣大地區。 在抗擊越軍入侵的作戰中,民柬部隊在一線防禦陣地失守後,已無法阻上敵人長驅直入。此後,有相當數量的主力部隊主動轉移至西部山區和廣大農村,繼續開展抗越游擊戰爭。據越方稱,這次侵柬作戰斃、俘民柬部隊1.36萬人,繳獲槍支7000多件,炮200門車輛800台,坦克和裝甲車60輛,飛機51架。 越軍迅速達成戰略戰役作戰目的的原因: 1. 越軍進行了周密的策劃和準備,在兵力對比上佔有絕對優勢,戰略戰術的運用也比較得當。這次大規模入侵作戰,越軍集中了兩倍於柬軍的兵力,共投入36個裝甲旅(團),各型坦克和裝甲車大約600輛,在作戰中還出動了飛機500架次,支援地面部隊對柬軍的進攻。在主攻方向上,越軍集中了近80%的兵力用於攻佔金邊及其東南地區。從實戰進程看,越軍的作戰行動基本上是按照預定計劃如期實現的 2. 柬軍雖也作了防禦準備,但對越軍進攻的規模估計不足,新組建部隊戰鬥力差。柬軍除在一線防禦陣地進行了一定抗擊外,以後便無法阻止越軍的進攻,,主力部隊未經頑強抗擊便主動撤退,致使越軍在未遇到有力抵抗的情況下,長驅直入。特別是在佔領金邊後,僅用6天時間便相繼佔領柬西部各城市。為了提高進攻速度,越軍各路攻擊部隊均沿交通幹線推進,日進攻速度高達50-100公里。 3. 柬內部親越分子的叛變,加快了柬軍的失敗。越南為配合大規模軍事進攻,充分利用民柬的過左政策所造成的影響,在實行軍事壓力的同時,實行政治攻勢,運用飛機投擲傳單,戰場喊話,派遣特工人員潛入柬後方造謠惑眾和製造混亂等手段,策動與誘使柬軍中的親越分子叛變,搜羅與組織傀儡武裝。特別是柬203軍區和原柬軍第4師師長韓桑林投越後,使柬軍東南方向的斯努、克列戰線發生了極大的混亂,從而使越軍第2、3路進攻部隊得以順利推進至湄公河。 入侵越軍在米格戰鬥機和美國F-5戰鬥機群的配合下,向柬首都金邊推進,這是一場地道的閃電戰。 1978年12月31日,民主柬埔寨負責外交事務的副總理英薩利打電報給聯合國安理會主席,強烈譴責越南對柬埔寨的武裝侵略。 1979年1月2日,國家主席團主席喬森潘在電台發表聲明,譴責越南入侵一個主權國家的卑鄙行徑。聲明呼籲說,「請我們的遠近朋友在各方面以各種方式,支持我們抵抗越南……對民主柬埔寨侵略的正義鬥爭。」 5日,波爾布特總理髮表廣播講話。他說,柬埔寨軍隊正在柬境內的五個主要戰區同越軍作戰。他號召人民團結起來抗擊越南的入侵。但他又指出,抵抗遇到了越來越大的困難。 7日之前的早些時候,民柬中央政府機關、工人以及一個警衛師共5萬人放棄了抵抗,撤離了首都。波爾布特等主要領導人乘直升飛機,其他人乘車,向西北方向撤退。7日12時30分,越南軍隊攻佔了金邊。這一天,在越南刺刀扶植下的柬埔寨救國民族團結陣線中央委員會主席韓桑林發表告人民書:「號召柬埔寨全國人民全心全意地向我們的戰士提供道義上的和物質上的援助,並配合我們的部隊,共同襲擊敵人和消滅劊子手……」 越軍佔領金邊的第二天,同樣在越南刺刀的保護下,柬埔寨委員會宣布成立,行使所謂國家的全部權力。韓桑林為該委員會主席,賓索萬為副主席兼管國防,洪森為委員會委員兼管外交,謝辛為委員會委員兼管內政。 西方輿論界稱,越南入侵併佔領柬埔寨,是歷史上最快的閃電戰之一。從1978年12月25日到1979年1月7日,僅用了13天,越軍就佔領了民柬首都。民柬在這場閃電戰中損失了十幾個師。它的20個師只有中央警衛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這裡除了越南壓倒優勢的兵力和優良裝備等因素外,民柬軍事戰略上的一個錯誤是:它把主要兵力都集中在東大區和西南大區。而通向金邊的幾條主要公路向越南敞開著。這就為越軍的長驅直入創造了方便條件。 越南對柬埔寨的出兵和佔領引起了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第一次印支戰爭是反對法國殖民統治的抗法戰爭。第二次是反對美國侵略的戰爭。這兩次都是印支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者的戰爭。而最近的這一次卻是兩個印度支那鄰國之間的戰爭。為什麼越南決心而且能夠佔領民主柬埔寨? 我們在前邊已經介紹了兩國革命勝利以後在領土上發生的糾紛,以及由此導致兩國的邊界爭端。然而實際上,領土的糾紛並不是越南入侵的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於越南地區霸權主義的惡性膨脹。 在前文中,我們曾提到了柬越革命者以及柬越兩黨歷史上的一些糾葛。從這個背景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到越南地區霸權主義形成的脈絡。可以說,在40~50年代,這種霸權主義就已初露苗頭,到60年代,特別是70年代前半期,越南的地區霸權主義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在1970~1975年三國聯合反帝的過程中,不斷發生的意見不合與小規模的摩擦都是明證。 兩國全國解放以後,越南的地區霸權主義就更加赤裸裸了,其政治目標就是建立一個由越南為盟主的印度支那聯邦。越南的這一計劃首先在寮國取得進展,隨後便想拉柬埔寨步寮國後塵。越南主動向民柬建議「實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和經濟政策」,效仿蘇聯的「經互會」搞所謂的「印度支那經濟合作計劃」;還許諾,把他們收到的幾十億美元的外援分給柬4億。越方還堅持已被柬一再拒絕的建立「聯合部隊」的計劃。所有這些都一一遭到了民柬的拒絕。 邊界戰爭,是越南壓柬就範的一種手段。不料,只有800萬人口的小小的柬埔寨根本不把6000萬人口的大國越南放在眼裡,竟敢興兵動武!這激怒了地區霸權主義空前膨脹的越南。它依仗戰後美國遺留下來的價值60億美元的先進武器裝備、100萬龐大軍隊以及豐富的作戰經驗,自稱世界第三大軍事強國,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它滿以為可以壓倒優勢的兵力在一個月之內把民柬蕩平,再造一個臣服於越南的柬埔寨。 推動越地區霸權主義惡性膨脹的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外部因素,那就是蘇聯出於自己的世界霸權的需要支持和縱容越南霸權主義。70年代,正值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高潮。雙方爭奪的熱點正在向亞太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擴展。蘇聯急需在印度支那建立基地,而越南是建立這種基地的最佳位置。因為它和菲律賓遙遙相對,正好對美國在那裡的基地構成威脅。為了在越南建立基地,蘇聯必然對越南投其所好。而這時越對蘇也有所求。它希望能從蘇聯獲得更多的援助,對它在印支稱霸給以更多的支持。這樣,雙方互有所求,一拍即合。從1975年開始,越南對柬埔寨的軍事進攻得到了蘇聯的大力支持和援助。1978年6月29日,蘇聯把越南拉人了「經互會」,在經濟上、政治上為越南打氣輸血,把越南封為「社會主義在東南亞的可靠前哨」。8月中,蘇聯把大量包括導彈在內的各種武器運到越南。蘇聯的軍事顧問和軍事人員源源不斷進入越南,短短几個月就達4000多人。與此同時,蘇聯開始使用金蘭灣海軍基地。11月,黎筍、范文同訪問莫斯科,簽訂了軍事同盟性質的所謂「蘇越友好合作條約」,蘇聯答應「供給武器彈藥」,並「在將來的衝突中,採取相應的有效措施」,同時公然宣稱同越南進行「軍事合作」。接著,在莫斯科開會的華沙條約組織也聲稱要增加軍費,「共同聲援」越南的入侵活動。 在這一系列的支持和慫恿下,黎筍集團有恃無恐。黎筍在莫斯科締結「友好合作條約」回來後僅52天,對柬埔寨的全面入侵便開始了。 在越南入侵的過程中,民主柬埔寨垮台之快,損失之慘重,除了敵我力量懸殊以外,它自身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革命勝利以後,柬共在國內推行了一套極「左」的路線。這表現在,第一,階級鬥爭擴大化,大搞肅反運動。許多原柬共高級領導人因意見分歧而被當作敵人清洗。原民族團結政府內政部長鬍榮因對疏散城市人口有意見而被清洗;原教育和新聞部長符寧由於反對對越的極端政策而被清洗。凡是同越南關係密切的都有被清洗的危險。這就把一大批同志、朋友推到了越南方面。再加上越南在柬黨內、軍內不斷進行策反活動,使大批領導幹部不斷反叛和投敵。越南侵柬以後,在金邊成立的偽政權革命委員會主席韓桑林就是其中一例。他曾是柬共東部大區的區委委員、第四師師長兼政委。 第二,過激的社會經濟政策。柬共領導人認為城市是罪惡的淵藪,反動勢力往往出在城市,所以要改造城市,辦法就是把城市人口疏散到農村。所以柬共進城以後,讓市民不分男女長幼,老弱病殘,一律離開城市。而農村又一時不具備容納大量人口的生活設施,致使很多人死於農村惡劣的勞動和生活環境。在農村建立各種合作社、公社、新村之類,很多地方是集體住、集體吃、集體勞動,造成一些家庭成員長期分居。婚姻自由也受到於預。宗教設施和宗教信仰實際上受到破壞和限制。在全國取消貨幣,實行物物交換,實行供給制。1975年前參加革命的人供應標準較高,其他則基本上大平均。西哈努克後來回憶說,1975年9月回到柬埔寨以後,紅色高棉領導人對他說:「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成為百分之百的共產黨人的全部條件。我們在共產主義化方面甚至能超過我們的中國兄弟。」在其他共產黨國家,必須首先經過社會主義階段,社會主義完成之後,再進入共產主義。但「我們只來一個大躍進就行了。我們可以達到地道共產主義化的目標。我們可以比中國或其他兄弟國家更快地進入地道的共產主義」。 第三,忽視統戰,排斥甚至迫害各方面的愛國力量。在全國關閉了全部大中學校。教師、知識分子基本上被趕到農村務農,接受再教育。革命後,一些歸國的知識分子也不例外。對外國僑民也不予保護。在金邊,23萬華僑和30萬越僑也必須到農村勞動。統戰範圍極其有限。如果說對西哈努克、賓努還算有所體現的話,那麼對他們的家人、子女以及下屬就另當別論了。據西哈努克說,他的夫人莫尼克的長輩被殺了,他自己的兩個兒子、兩個女兒及兩個女婿以及14個孫子孫女被趕到農村,至今下落不明。賓努親王的兒子賓納、民族團結政府外交部長沙林察的兒子江萬壽均為革命做過貢獻,但革命後,他們同其他許多高級知識分子一樣被關人集中營以便通過體力勞動接受再教育。這些人中有許多失蹤或淪為難民。 這些極端政策既超出了柬埔寨的社會發展水平,也不符合柬埔寨的社會文化傳統,因此給社會生產力造成了嚴重的破壞,特別是傷害了各階層群眾的利益,尤其是城市各階層的利益。這樣,紅色高棉就大大減弱了自己的社會基礎,同時也分裂了自己的隊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民主柬埔寨政府逃離金邊以後,並沒有被消滅,他們撤退到西北部的泰柬邊境地區的山林地帶,重新組織力量進行抵抗。 越南佔領了柬埔寨,但並沒有能征服柬埔寨,越柬戰爭並未速戰速決。它的20萬大軍長期陷在柬埔寨的戰爭泥潭中。他們重蹈了美軍在越南的覆轍,一戰就是11年。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 1979年新年剛過,越南的坦克就逼近了金邊。民柬政府所屬機關正準備撤退。嚴重的失利擺在柬共和其領導人的面前,失敗讓人清醒,嚴峻的現實讓柬共領導人開始思考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並根據現實對政策進行初步的調整,經中國領導人的建議和為了未來進行抵抗鬥爭的需要,柬共領導人開始考慮讓已經軟禁多時的西哈努克親王獲得自由,並與之合作利用親王在世界上的政治影響力和在全柬埔寨民族中的號召力,團結一切力量進行抵抗越南侵略的戰爭。一,西哈努克撤出金邊,到達北京重返政治舞台: 1979年1月5日傍晚,西哈努克像往常一樣,吃過晚飯,和莫尼克來到書房,打開了短波收音機準備收聽「美國之音」報道的當天的戰況。突然,西哈努克發現一輛黑色的賓士牌小轎車在他有警衛的住宅門口停下來。接著從車上走下一個人來。儘管天色暗淡,但西哈努克一眼就認出來是喬森潘。在他下野之後,他接觸最多的紅色高棉領導人就是喬森潘,他太熟悉他的身影了。 「我們的領袖波爾布特想見你,他有些事要同你談。」喬森潘顯得十分嚴肅,沒有往常那套寒暄。 「那好,我很高興」。親王簡潔地回答了一句。顯然,他也覺得這肯定是一次不同尋常的會見。接著,親王就跟隨喬森潘上了汽車。汽車在夜幕中急速行駛,不一會,便來到了位於洞里薩河岸的政府大廈門前。這是一座兩層樓的建築。在西哈努克時代,這裡是國賓館。 波爾布特就站在大樓的大廳中央等候親王,在場的還有英薩利。親王走進大廳,波爾布特迎了上來,兩人友好地握了握手。這是西哈努克1973年訪問解放區以來,第一次見到這位紅色高棉最高領導人。在解放區那一次,這位被稱為「老大兄弟」的神秘人物給西哈努克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冷淡,不苟言笑,甚至還有幾分羞怯。他總是把時間和機會讓給其他官員講話。 但這一次相當不同,波爾布特顯得很輕鬆,滿臉堆笑,非常熱情地握著親王的手。西哈努克頓時覺得面前的這位紅色高棉頭號人物舉止文雅,彬彬有禮。後來,親王回憶說:「波爾布特非常殘忍,但他好像對我並無惡意,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領袖,確實很有魅力。」波爾布特使用法語和宮廷的稱呼同親王談話。這是一種非常高貴的講話方式,只有皇家和佛教僧侶才會使用。實際上,喬森潘也常以這種方式同親王講話。這同英薩利形成鮮明的對照。西哈努克說:「英薩利反對用這種講話方式,他說,西哈努克只是一個普通公民。」 「親王殿下,非常抱歉,不得不讓喬森潘同志把您請來。」波爾布特邊說,邊行了一個雙手合十禮。 「殿下,讓我們在一起呆幾個小時吧。我向您通報一下當前的形勢。」波爾布特很快嚴肅起來,接著便向親王介紹了戰場上的局勢。 最後,波爾布特十分鄭重地,而且用帶有幾分懇求的口吻說:「目前,形勢非常緊急,我們必須撤退。現在恐怕是需要您幫助我們的時候了,因為您在聯合國很有名望。您願意幫助我們嗎?」 「我同意,因為你們始終在捍衛民族獨立和我們國家的尊嚴。」親王幾乎不加思索地接受了這項新使命。 「謝謝您,多謝您!」波爾布特緊緊握著親王的手。 親王表示:「我要盡我的最大努力確保聯合國安理會對柬埔寨的支持……」 「我們安排了飛機,」英薩利打斷了親王,「但由於飛機的座位緊張,您只能同夫人先走。」 「不,我請求你們,閣下,」親王有些緊張,「我請求允許我的全部家庭成員和我的同事同我一起走。」波爾布特看了看英薩利,說:「好,安排他們全體上飛機。」 「謝謝,十分感謝!」親王如釋重負。 「我們將在兩個月內把越南人趕出柬埔寨。」波爾布特似乎在對西哈努克發誓。 「祝賀你,主席先生,祝賀你們成功。」 「從現在起,您自由了。你可以去中國。如果回來,我們仍表示歡迎。明天,你全家就可以乘飛機離開。」波爾布特十分肯定地說。 「噢!真的嗎?我太感謝了。」 1月6日晨,西哈努克的命運如何,似乎仍不能斷定。越軍的炮聲離首都更近了。來自中國的波音707飛機能到達波成東機場嗎?即使降落下來,能安全起飛嗎? 準備乘這架飛機離開的,只有兩個國家的使館工作人員。他們已來到了機場。兩國大使來為他們的工作人員送行。在等候飛機的其他人均為柬埔寨人,有好幾百人,西哈努克一行也在其中。南斯拉夫大使米哈伊?洛姆帕一眼認出了西哈努克。一年前,洛經帕受鐵托總統的委託要求見親王,但被非常禮貌地拒絕了。眼下,他要去同親王打招呼,英薩利走了過來,對這位大使說,「很抱歉,有這麼多人乘飛機,只能給南斯拉夫留4個座位。」 一上午,人們都在眼巴巴地望著湛藍色的天空,耳朵在機警地搜索飛機的轟鳴聲。機場的另一端停放著一排中國造的「米格19型」飛機,因為沒有駕駛員而動彈不得。人們心急如焚,槍聲很近了。 到了中午時分,一駕銀白色的波音707終於降落了。西哈努克熱淚盈眶,現在,他真的要自由了,他很激動;但幾乎同時,一股痛苦的冷流湧上心頭,因為他要再次流亡國外。他同南斯拉夫大使熱烈擁抱告別,用哽咽的聲音說:「請代我向鐵托總統問好,告訴他我的人民決不投降。」 飛機在跑道上滑動了片刻,便騰空而起。 幾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西哈努克和賓努及其家屬又一次來到了北京。 中國政府熱烈歡迎這位老朋友重返國際舞台。第二天,鄧小平舉行盛大宴會,歡迎這位愛國親王在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與此同時,西哈努克向南斯拉夫駐中國大使遞交了一封寫給鐵托的信,說明他此次前往聯合國的使命,並呼籲不結盟運動和世界一切進步力量支持柬埔寨的正義鬥爭。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二,民柬調整政策,柬共解散,各派抗越武裝聯合,民族團結政府的建立。1,民柬調整政策,柬共解散 民主柬埔寨政府在撤離首都以後,在泰柬邊境地區很快建立起根據地。面對外敵入侵和佔領,特別是在敵我力量懸殊極大的情況下,民柬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總戰略和總任務。1979年1月8日,民柬政府發表聲明,呼籲「全體柬埔寨人民將結成最廣泛的民族的、民主的、愛國的統一戰線,同越南侵略者戰鬥到底」。1月16日,民柬駐聯合國代表秀浦拉西在紐約發表談話說,民柬將同柬埔寨的所有派別進行合作,抗擊同親越的柬埔寨部隊一起入侵柬埔寨的越南軍隊。即使是前朗諾政權的支持者,也「歡迎他們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對高棉愛國者中的任何一人都不會拒絕。今天的問題是民族問題,而不是意識形態問題」。 7月中旬,民柬對西哈努克的態度升溫了。喬森潘主動向親王寫了第一封信,要求同他會晤,討論成立一個民族大團結陣線的問題,並且要求西哈努克擔任這個民族大團結陣線的主席和民主柬埔寨主席團主席的職務,還同意對民柬政府進行改組。西哈努克對這一要求未予答覆。於是,喬又於8月下旬寫了第二封信,再次提出上述要求,同時寄去了民族大團結陣線的綱領草案。 不久,民柬駐北京大使畢姜正式宣布了「柬埔寨民族大團結愛國民主陣線」成立。同時公布了該陣線的綱領草案。綱領草案提出「在政治生活、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實行民主自由——包括言論、新聞、結社、來往、通信和居住自由」。綱領草案說,將「通過秘密的、直接的、自由的普選選出國民大會」,建立代議制政府。聯合國秘書長或他的代表將「應邀監督第一次立法機構選舉以確保其能夠自由和民主地議事」。綱領草案還規定,柬埔寨將奉行獨立、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對外政策,並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建立關係。 為了確定新的政治路線和戰略方針,為了實現戰略任務的轉變,為了改變民柬的形象,提高民柬在各反對派中的可信任程度,1979年12月15日一17日民柬人大常委會、政府、軍隊三方領導人舉行了一次聯席會議。會議進一步明確今後的政治路線,這就是:「我們的當前任務和前景不是繼續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我們的鬥爭不是意識形態的鬥爭,而是維護我們視為生命的可愛的柬埔寨國土和種族的鬥爭。」新的戰略方針是「停止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在聯合民族大團結力量,打擊滅絕種族的越南黎筍侵略擴張主義者的情況下,我們將數十年乃至上百年地執行柬埔寨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政治綱領的草案」。 為了適應這一新的形勢和任務,會議決定採取如下重大措施: (1)中止執行1976年的民主柬埔寨憲法,並以大團結陣線政治綱領草案取而代之。農謝留任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2)喬森潘被任命為柬埔寨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臨時主席。同時繼續留任國家主席團主席。 (3)改組政府,由喬森潘取代波爾布特的總理職務。 (4)成立國家軍隊最高委員會。波爾布特任主席兼司令,切春任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宋成為秘書長。 由喬森潘為政府首腦,得到了外界的歡迎。這次大會標誌著民主柬埔寨的政治路線和方向發生了根本變化。 在確定了新的戰略路線和大團結政治綱領以後,柬共開始考慮自己的地位問題。這時在黨內開展了一場大討論。中心議題是,在不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歷史條件下,黨還有沒有必要存在。中央首先達成了共識,認為共產黨的活動已不適應當前的新任務和新情況,也不符合不搞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條新的戰略路線。喬森潘在說到這一點時說:「主張解散黨的人是對的,因為這樣可以為同西哈努克親王這樣的人物結成聯盟掃清道路。但是我們必須小心謹慎。我們不應該忘記,從事戰爭的我們的領導人大多數是共產黨員。」 喬森潘談到柬埔寨的共產主義時說:「永遠摒棄共產主義無疑是團結全體柬埔寨人民進行抗越鬥爭的最好辦法,這一鬥爭是民族陣線的一部分。」他承認,在柬埔寨搞的共產主義是「殘忍的烏托邦」。柬共中央關於解散柬共的意見廣泛傳達到基層,並要求基層黨員進行深入討論,將意見上報中央。 在廣泛收集了黨員討論的意見之後,柬共中央於1981年9月3日~6日召開了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上作出了兩項決定: (1)根據全國黨的基層組織的意見,完全停止柬埔寨共產黨的活動。 (2)在正式宣布解散柬埔寨共產黨的決定之前,向黨內和革命隊伍內的群眾進行傳達。 關於解散柬共的決定,是在1981年12月6日正式公布的。這天的新聞公報宣布: (1)柬埔寨共產黨徹底解散。 (2)民主柬埔寨政府作為國家機關,其歷史使命是繼續領導民主柬埔寨國民軍、游擊隊和全體柬埔寨人民,繼續高舉抗擊越南黎筍集團的戰鬥旗幟,直到他們全部滾出我們視若生命的柬埔寨領土。 (3)讓所有愛國知名人士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才智,通過各種形式按照各自的願望去從事政治工作。 新聞公報說,柬埔寨共產黨在自身宣布解散的時候,要求全體黨員有秩序地結束作為柬共黨員身份所進行的活動。但是,原柬共黨員作為深切地熱愛人民的堅定的愛國者,仍將堅定不移地高舉柬埔寨民族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平、中立的旗幟,他們完全享有神聖的權利,留在民主柬埔寨國家機關原有的崗位上,在自己光輝的一生中,繼續履行為抗擊滅絕種族的越南黎筍侵略擴張主義者而戰鬥的崇高使命。 公報說,柬埔寨共產黨是為了柬埔寨民族和人民的神聖事業而建立起來的。它在新的條件下解散,也是為了柬埔寨民族和人民的神聖事業。柬共在自己前進的道路上,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但柬埔寨共產黨的優點是佔主導地位的。 柬共的解散,宣告了柬埔寨歷史上一個階段的結束。毫無疑問,這一重大歷史性變化有利於民族大團結統一戰線的形成和鞏固。同樣毋庸置疑的是,民柬仍將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勢力存在下去。 2、中國領導人出面勸說西哈努克和民柬合作 1979年2月1日,在美國聯合國總部為了柬埔寨抵抗越南侵略呼籲國際支持的西哈努克同訪美的鄧小平進行了兩小時的會晤,在這次會晤中,鄧小平向親王表示,希望他選擇長期居住在北京,西哈努克表示了同意。鄧小平還建議他重新與民柬合作並重新擔任國家元首的職務,西哈努克當時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說,不論現在還是將來,他都不同波爾布特共事。與此同時,韓桑林也託人傳話說希望親王回金邊。他承認這似乎是「一番好意」,但他不能接受,「因為他們代表的是越南侵略者,並且象徵著放棄我國的獨立和我國的領土完整」。 2月13日,西哈努克從紐約飛回了北京。中國政府給了他國家元首規格的歡迎。在中國看來,他仍然是柬埔寨最有威望的代言人。 就在西哈努克回到北京的前兩天,北京的《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題為「高舉民族民主愛國統一戰線的偉大旗幟」的社論。社論指出,「根據新的形勢,及時總結經驗,調整政策,建立最廣泛的民族、民主、愛國統一戰線,就成為柬埔寨人民面臨的迫切任務。」在北京,鄧小平再次同西哈努克談起同波爾布特合作的問題。鄧小平說,這場抵抗鬥爭很可能是長期的。只要波爾布特繼續抵抗越南,中國就可能支持他20年、30年,不同他合作將是一個錯誤。 西哈努克立即反駁說:「波爾布特也許是一個愛國者,但是他是個屠夫。他把柬埔寨人民當作可以用來強迫勞動的牲口以及可以屠宰的豬。」鄧小平回答說,波爾布特的政策將來會溫和一些。親王反問道:「你真的相信能把一隻老虎變成一隻小貓嗎?」鄧小平笑了,一轉話題說:「開飯的時間到了。」 6月初,出席科倫坡不結盟會議的英薩利闡述了民柬政府的新立場,其中特彆強調全國所有力量必須團結起來反對越南。他說:「共產黨準備站到一邊去。為了有利於民族鬥爭,我們願意於任何事情。」他還說,如果西哈努克認為民柬是反侵略的主要力量,「我們的人民將會信任他,也許將給他以領導人民的榮譽。」 正在平壤的西哈努克立即果斷地做出了反應。他說:「在任何情況下,我無論如何不會同紅色高棉合作,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們在1970年成立了一個民族統一陣線。但在1975年,紅色高棉搞掉了所有非共產黨人,我不希望完全再來一次了。」他念念不忘,他有十幾個家人在波爾布特執政時失蹤了。 7月中旬,喬森潘給西哈努克寫了一封信,信中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他想在西哈努克殿下所希望的地方(平壤或北京)會見殿下;第二,希望他把過去的事情一筆勾銷;第三,希望他參加反對越南的民族解放戰線。 西哈努克在收到信的當天就寫了回信,拒絕了喬森潘的要求。一個月以後,喬森潘再次寫信給西哈努克,要求他出任「民族大團結陣線」主席和民主柬埔寨主席團主席的職務。但他再次予以拒絕。 8月底,西哈努克從平壤回到北京。鄧穎超在會見老朋友時再次向親王提起統一戰線問題。鄧穎超以中國的經驗來做類比。她說,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曾在1936年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西哈努克說,「他不願同紅色高棉合作,他譴責紅色高棉「總是騙人」。 西哈努克在返回平壤前,出席了鄧小平為他舉行的歡送宴會。西哈努克有言在先:「你設宴會招待我,但是我們不要談波爾布特和紅色高棉的事,不然我們會彼此扔酒杯和摔盤子的。」於是,他們在宴會上的「中心議題」是打籃球。自那以後,雙方再也不討論西哈努克與民柬合作的問題。 西哈努克拒絕同波爾布特聯合,並不意味著他反對任何聯合。3、為了抵抗越南侵略湧現的柬埔寨抵抗力量 除了民柬和西哈努克在國外組織的聯盟以外,到1979年下半年,柬國內也出現了幾個抵抗組織。 較大的組織是「高棉人民解放全國陣線」,主席是宋雙,副主席是姜萬,軍事負責人是殿德將軍。1979年8月間,宋雙返回來泰邊境活動,聯合另外5個抗越組織,於10月9日在柬西部邊界地區正式宣布舉行該陣線的全國代表大會。大會宣言稱該陣線為「高棉民族真正合法的代表」,恢復使用柬埔寨王國國旗。該陣線在柬泰邊界地區有「三個根據地,獲得10萬柬居民的支持」。該陣線領導的「高棉人民解放全國武裝力量」擁有兵力3000人,其成員多為前朗諾士兵、韓森林政權的逃兵和柬共的「叛逃者」。 該陣線的政治綱領是「逐步實現解放全國併合理地重建祖國」。當前的任務是,「團結國內外各種政治傾向的高棉民族愛國人士和戰士」,「拿起武器」,趕走越南侵略軍,爭取柬埔寨「重新獲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們主張進一步擴大聯合,呼籲各種傾向的戰士舉行會議,共同討論「恢復和平和重建全體柬埔寨人民的聯盟」。關於未來的柬埔寨,政治上將實行「民主、平等、基本自由、特別是宗教信仰自由」,「尊重人的根本權利」,經濟上「儘可能自由化」,並保障外國投資;外交上「根據相互尊重、和平共處、互不干涉的原則,與一切國家尤其是鄰國發展友好關係」。 關於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具體途徑,他們強調要通過「和平方式」恢復柬埔寨和平。他們不大相信「能夠在戰場上同越南人真正較量」,因此認為,解決柬埔寨問題的關鍵是「在外交上施加壓力」。他們提出的政治解決方案是:(1)「立即實現全面停火」,對柬埔寨實行人道主義救濟;(2)「撤走河內部隊」,由聯合國派遣部隊進駐柬埔寨;(3)「在聯合國的監督下,組織普選」;(4)由聯合國,特別是蘇、美、中、法、英等大國「保證柬埔寨中立化」。 他們公開指責柬共,並聲稱要「擊敗紅色高棉」,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同柬共做些妥協。後來,他們同柬共接觸,經雙方商定,同意「目前把意識形態的分歧掛起來」,「停止互相射擊」,並經常保持聯繫,「協同作戰」,「共同對付越南」。 該陣線同西哈努克保持一定距離,儘管表面上仍對他表示尊重。9月下旬,西哈努克在平壤召開「高棉民族主義者聯盟」成立大會,宋雙及其陣線均未出席。 另一個組織是「柬埔寨解放民族運動」,主席是馮?阿蒂馮,副主席是諾羅敦?索里亞翁。馮?阿蒂馮曾是朗諾的一名軍官,1975年末解放後,他逃到柬泰邊境參加了英丹的反共武裝。英丹流亡美國後,馮?阿蒂馮和他的同夥留在柬泰邊境,從事木材走私貿易。諾羅敦?索里亞翁,自稱是親王,聲稱是西哈努克的遠房兄弟,但西哈努克發表聲明予以否認。他還冒充「哲學博士」,結果被泰國人士拆穿。了解情況的西方和柬方人士說他是!『騙子」,「神經有些不正常」。他是一個狂熱的佛教徒,宣揚迷信活動。他鼓勵士兵佩戴沉重的項圈或護身符防避槍彈,聲稱火箭彈繫上黃緞帶就可以百發百中。 該組織10月3日宣布成立「柬埔寨人民解放政府」,阿蒂馮任總理兼內政部長和武裝部隊最高司令;索里亞翁任副總理兼外長;諾羅敦?威拉薩任副總理兼教育部長;陶威拉上校任副總理兼經濟部長。他們還成立了一個政黨——高棉民族主義黨」,索里亞翁任主席。 他們的政治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自由公正的民主柬埔寨,捍衛高棉的民族主義,不同紅色高棉和國際共產主義妥協」。他們宣稱「越南人、韓桑林和波爾布特是一路貨色」,「堅決不同波爾布特合作」。 關於解決柬埔寨問題的途徑,他們呼籲聯合國提供武器和糧食援助,並派遣武裝部隊到柬埔寨「監督自由選舉」。 此外,還有兩個小組織。一是「柬埔寨民族解放運動」,成立於8月31日,領導人是貢西萊。此人原為柬海軍的一名艦長。該組織自稱有2700名武裝人員。它管轄的營地中有4萬5千名難民。他們公開宣布效忠於西哈努克。他們與柬共游擊隊有聯繫,表示「打算與紅色高棉採取聯合軍事行動打擊越軍」。紅色高棉供給部分武器。但他們稱,這種聯合只是權宜之計,紅色高棉仍為他們的「第二號敵人」。由於同紅色高棉有聯繫,所以他們與宋雙的關係不好,同泰國軍方的關係也欠佳。 另一個小組織是「高棉吳哥解放運動」。領導人是英薩壩,原為朗諾的一名上尉。該組織聲稱有武裝1000人,多數為原朗諾士兵。他們所管轄的難民營地有難民8萬人。他們聲稱「唯一的目標是抗擊越南人」。他們願意同任何向他們提供武器的人合作,包括紅色高棉。他們願意接受西哈努克的領導。 到1979年底以前,所有這些組織之間基本上都各自為戰,相互沒有聯繫。實際上,這些組織真正有戰鬥力的極少。民柬武裝仍然承擔著最主要的戰鬥任務。越南也把它作為主要的攻擊對象。4、柬埔寨抵抗3方大聯合,民柬聯合政府的誕生。 柬埔寨主要的抗越武裝力量,除民柬國民軍外,還有前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領導的民族主義軍和前柬埔寨王國首相宋雙領導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軍。 自從1979年8月民主柬埔寨發出成立「柬埔寨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的呼籲以後,沒有得到西哈努克和宋雙兩大抗趁勢力的響應。儘管喬森潘一而再、再而三地寫信給西哈努克,希望他出來領導這個民族大團結聯盟,但均遭到西哈努克的拒絕。他寧死也不同紅色高棉合作。 與此同時,民柬也同宋雙領導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陣線進行接觸,試探建立團結戰線的可能性。1979年10月,宋雙的陣線剛成立不久,波爾布特就同宋雙進行了一次接觸,但沒有任何結果。1980年4月,雙方進行了第一次正式會晤,但仍無結果。宋雙拒絕和紅色高棉合作。 但是,民柬仍在不懈地努力。它一方面繼續向各抗越派別發出呼籲,同時調整自己的內部機構和政策。但西哈努克和宋雙仍不肯相信民柬的新政策,他們仍然不願同民柬聯合。 到了1981年2月,情況開始發生變化。東盟等國家考慮到民柬政府將有可能失掉在聯合國的席位,因而有必要推動三方加速聯合,形成一個聯合政府以代替民柬的地位。在各方積極推動下,3方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相互接觸和戰場的實際情況也要求抵抗各方聯合起來壯大抵抗侵略的力量,在3方裡面民柬的武裝力量最強,是抗越的主力,但是由於前期左傾政策的影響,在國際和國內的形象都不好,政治號召力下降,西哈努克親王雖然在國際國內的政治影響都比較大,但是抵抗越南入侵是軍事鬥爭,西哈努克派別的軍事鬥爭的能力比較弱,短期內也很難擴大,現實告訴大家只有聯合起來,組成統一戰線取長補短才能改變抵抗鬥爭的不利局面並最終取得抵抗戰爭的勝利。 1982年6月22日,經過中國,東盟各方的不斷斡旋和柬埔寨抵抗3方代表的充分磋商,柬埔寨愛國、民主、民族大團結陣線領導人喬森潘,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人宋雙,爭取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領導人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在吉隆坡簽署了《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成立宣言》,1982年7月9日,西哈努克親王發表聲明,宣告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成立。聯合國大會維護了民主柬埔寨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內閣核心由下列成員組成:(1)民主柬埔寨主席: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2)負責外交事務的民主柬埔寨副主席:喬森潘(3)總理:宋雙 民柬聯合政府的誕生, 柬埔寨國內三派武裝力量聯合起來,共同進行抗越戰爭。使柬埔寨抵抗越南入侵的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 越軍佔領金邊和柬主要城鎮和交通線後,一面尋找柬軍主力,進行「清剿」和「掃蕩」,一面扶植親越勢力,建立金邊偽政權和偽軍.配合越軍作戰。受到東南亞熱帶雨林氣候的影響,越軍在柬埔寨的軍事行動可以概括為「旱攻雨守」,越軍侵佔柬大部領土後,為實現其圍殲柬共中央機關及柬軍余部和軍事解決柬埔寨問題的戰略企圖,在旱季發動了一系列大規模攻勢。侵柬越軍的旱季攻勢主要分為下面幾個階段:1979-1980年旱季採取"全面進攻"戰略,以柬西部為主在柬全境尋殲柬軍余部。1980-1983年3個旱季推行"重點進攻"戰略,集中力量在西部山區打擊民柬三方武裝力量。1984年後改取"邊境封鎖,境內清剿"戰略,企圖切斷民柬武裝力量的外援通道,加強柬境內對抵抗力量的清剿,以加快戰爭進程。 民主柬埔寨軍隊約3萬部隊撤退到柬泰邊境,重新整編後,於1979年12月改稱民柬國民軍,並繼續保持著師、團、營的番號。面對越軍的「掃蕩」,制定了「人民戰爭,以游擊戰為主」的方針,完成了戰略轉變,化整為零,在邊境地區開闢根據地,開展抗越游擊戰爭。 (1980年至1984年),柬埔寨抗越武裝逐步發展,並以柬西部地區為依託,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民柬武裝抗越鬥爭逐步發展,從柬泰邊境發展到內地,從山地叢林發展到平原,直到金邊及其周圍地區。形成了以西部邊境解放區為依託,山地叢林戰、平原游擊戰、重要城鎮周圍的襲擾戰交錯進行的「三層作戰「局面。 1980至1981年旱季,民柬國民軍等集合原先失散的兵力在西部的梅萊山——馬亨山地區,攻克越偽軍一系列據點。1981至1982年旱季,侵柬越軍改變戰術,經精心策劃,對民柬武裝發起大規模「掃蕩」,企圖給民柬以「決定性打擊」。民柬在局部地區遭受損失後,調整部署,注意保障後方基地安全,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牽制敵軍,終於粉碎了越軍的攻勢。1982年6月,民柬三派愛國力量達成聯合抗越協議。1982年雨季,三方抗越武裝英勇作戰,不僅收復旱季作戰中的失地,而且把戰線從邊境山林推向內地平原,開始形成以邊境地區為第一層,5、6號公路沿線為第二層,金邊地區為第三層的「三層作戰」格局。這三個戰場互相呼應,互相配合,從而使民柬在戰略全局上取得了有利地位。1982至1983年旱季,越軍的旱季攻勢已顯得力不從心。1983至1984年旱季,民柬武裝繼續貫徹「深入敵後作戰,牽制邊境敵軍」的作戰方針,接連主動出擊,打亂了越軍旱季攻勢部署,形成了在三個戰場打擊敵人的新局面:第一戰場在洞里薩湖周圍;第二戰場在西部柬泰邊境;第三戰場在金邊附近及湄公河以東地區。 從1983年3月底開始,越軍在柬西部邊境地區向柬抗越武裝發動了一場新的攻勢。越軍的行動迫使大批柬群眾進入泰境。越軍多次侵入泰境,致使柬泰邊境形勢十分緊張。越軍此次行動的主要目的是向泰國及東盟其他國家施加壓力,迫使其在柬問題上與越妥協,進一步削弱抗越武裝力量。越軍的上述行動,在國際上受到廣泛的譴責,泰國採取了強硬立場,對越軍的入侵進行了有力的回擊。(資料:柬泰邊境武裝衝突(1979年--1984年) 越南武裝侵佔柬埔寨後,即把戰火擴大至柬泰邊境。1979年越軍全面侵佔柬埔寨後,雖曾多次承諾越軍不接近泰柬邊境,保證不進攻泰國。但事實上越軍侵佔柬埔寨後,在柬泰邊境地區部署重兵,多次以種種借口對泰國發動軍事入侵,使泰國邊境地區人民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泰國的主權和安全受到直接威脅。從泰國最高統帥部統計的數字看,僅1979年,侵柬越軍侵犯泰領土就達41次,與泰軍發生武裝衝突達23次。1983年入侵加劇,一年即達5次之多。1983年3月31日至4月8日,侵柬越軍800人襲擊柬泰邊境難民營,入侵泰巴真府達暹村等地,深入泰境達4公里。泰軍予以堅決還擊,將越軍全部趕出泰境,打死越軍250多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1984年3月24日至4月5日,侵柬越軍又出動近1個團的兵力和13輛坦克,大規模入侵泰國領土,深入泰境內5公里,佔領泰國村莊,並構築工事,掘壕據守。這次入侵是八年來越軍向泰國發動的最嚴重的一次軍事入侵。泰國軍隊分3路痛擊來犯之敵,經過13天的激烈戰鬥,擊斃越軍200多人,擊傷30多人;俘虜40多人,並被全部逐出泰國領土。)(1984年至1986年)民柬武裝在加強西部邊境防禦的同時,積極開展敵後游擊活動。三派武裝均派出遊擊隊深入內地襲擊越軍運輸補給線,襲擾越軍後方,牽制越軍兵力。宋雙、西哈努克部隊深入內地30公里,民柬部隊深入到洞里薩湖周圍及磅同、金邊附近,對越軍造成一定壓力。 1984年10月以後,越軍制定了一套新的戰略,稱為K-5計劃:這就是,第一步,用裝甲車、大炮沿柬泰邊境向民柬抵抗力量營地發起全面進攻;第二步.封鎖柬泰邊境.切斷通往抵抗力量的所有運輸補給線,第三步。將抵抗力量全部消滅在柬境內,了結柬埔寨問題。1984年11月,越軍在經過充分準備後,出動7個師的兵力並配屬大量重型武器.對柬泰邊境一線的抵抗力量的營地發起全面進攻,先後攻佔10多個營地,並派兵駐守下來。接著,從1985年4月起,開始在柬泰邊境一線修築防禦工事,這就是所謂K-5防禦計劃。徵集近10萬名柬埔寨民工,沿720公里長的邊境線修築一條8米寬的戰略公路。沿公路修築了多層障礙。如壕溝,籬笆、鐵絲網、竹籤,地雷等,並且每隔1—2公里設置一個哨站或據點。 民柬三方武裝力量採取正確的游擊戰方針,將作戰重點由柬泰邊境移向柬內地,在洞里薩湖和金邊周圍建立新的游擊根據地,機動靈活地打擊越軍,並將游擊活動擴展到湄公河以東,給越軍造成很大威脅;民柬國民軍分批進入柬境與內地游擊隊匯合,使在內地作戰的民柬部隊增加到15個師,約3萬人,占其總兵力的三分之二。 越軍繼續以重兵(8個師)封鎖柬泰邊境的同時,也大力加強內地的作戰力量。駐內地的越軍主力部隊由原來的2個師增加到4個師,加之每一個省都各有越軍一個獨立團,越軍依靠優勢兵力,多次發動大規模的「清剿戰役」,但是戰果並不明顯,柬游擊活動依然很活躍,在此情況下,越軍不得不改變打法,廣泛開展營、連和小分隊規模的反游擊作戰活動。除軍事鬥爭外,越軍還強調推行「綜合行動計劃』,即運用」軍事,政治、經濟、治安等綜合打擊力量」。 柬埔寨抗越武裝力量轉人內地開展游擊戰爭,打開了抗越鬥爭新局面。據民柬國民軍總司令部發布的戰績公報,在第8個旱季作戰中,各戰場共打死打傷越軍2.6萬人;攻克和摧毀敵連、排級據點279個,營、團級據點55個,師級據點2個;擊毀一大批越軍坦克、飛機、大炮、船隻及大量軍用物資;切斷鐵路、公路200餘處;炸毀橋樑、涵洞19座,打開了抗越鬥爭的新局面;越軍的K-5計劃」徹底破產。到越軍入侵柬埔寨的第9個旱季,越柬雙方均未組織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戰場形勢相對平靜,但在柬內地的游擊、反游擊作戰依然激烈,政治外交鬥爭更加活躍,雙方都在積極探索新的鬥爭形式。越、柬雙方兵力對比為25至26萬:8萬(即3:1),越、偽占明顯優勢。但是,民柬政府和游擊隊,經過8年多的艱苦磨鍊,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游擊戰經驗,與群眾關係有明顯改善。侵柬越軍的作戰特點: 越軍在抗美救國戰爭勝利後,由於受蘇軍的影響,其建軍方針和作戰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越軍所採用的戰術也多仿效蘇軍。同時,由於侵柬戰爭的性質、作戰對象以及越軍自身素質等都與過去有很大不同,所以在侵柬作戰中,越軍也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一些特點,主要是: 1.重視坦克、裝甲車配合步兵實施快速突擊。在這次侵柬作戰中,越軍共投入了15個步兵師、6個裝甲旅(團),各型坦克和裝甲車大約600輛以及大批火炮,並先後動用飛機200餘架,使用了海軍唯一的1個艦隊和1個陸戰旅予以配合。根據地形和交通條件,對預有準備的堅固防禦目標,先行火力襲擊,繼而由坦克、裝甲車引導步兵乘車沒公路開進,以搶佔要點和交通線。最快一天推進達40公里。為了提高進攻速度,越軍各路部隊均沿交通幹線推進,不因攻佔一地而遲滯部隊行動。如越軍在圍攻磅湛的同時,其主力繞過該地向西推進,日推進速度達50至100公里。 2.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包圍,連續突擊。越軍認為,迅速機動部隊,集中優勢兵力、兵器,採取迂迴、穿插和包圍等戰術,可以達到以少勝多、迅速殲敵的目的。在打法上則強調以主要兵力首先殲滅較弱或次要方向之敵,爾後迅速轉移兵力進攻較強或主要方向之敵。 3.注重空、地協同,大量使用航空兵支援地面部隊進攻。越軍在侵柬作戰中,非常重視航空兵與地面部隊的協同配合。在侵柬作戰中,越空軍在各主要方向均派出了地面特遣小組負責陸空協同。通常在進攻前1至2小時,出動航空兵進行密集的火力準備。然後實施直接的炮火支援。在進攻過程中,則以武裝直升機予以火力支援。當進攻受挫時,則重新組織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方,支援地面部隊進攻。此外,越軍還實施了3次中等規模的機降,每次機降兵力2至3個營。 4. 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相結合。越軍為使其侵柬合法化,充分利用民柬政府過「左」政策所造成的錯誤,在施展軍事壓力的同時,大搞政治欺騙活動,以配合其軍事進攻。 5. 充分發揮特工部隊作用,配合主力部隊作戰。越軍認為。特工部隊機動靈活,用於敵後破襲,配合大部隊正面進攻,可收出其不意、震撼對方士氣之效。其主要活動方式有:(1)乘夜暗潛入預定攻擊目標附近設伏;(2)潛入柬後方進行襲擾活動,散布謠言,破襲主要目標,製造混亂,瓦解柬抗越武裝鬥志;(3)在次要方向上佯動、迷惑、牽制對方,掩護主力部隊從主要方向上突然進攻。 6. 集中力量逐點進攻,小股分散連續「清剿」。越軍在全面入侵併佔領柬埔寨後,在「清剿」民柬游擊隊時,一是集中兵力逐點進攻,邊進攻邊鞏固,每佔一地就修路掘壕,駐兵把守;二是採取小股分散、連續「清剿」的戰術,企圖使民柬游擊隊無法在柬內地立足。民柬開展游擊戰的主要特點和經驗: 1. 正面堵擊為輔,側後襲擊為主。民柬對付越軍的辦法是組織部分兵力,憑藉有利地形和廣泛敷設地雷,實施正面堵擊,而以主要兵力組成許多班、組為單位的游擊小分隊,繞敵側後,伺機實施側後的突然襲擊,割裂敵之戰鬥隊形,使敵首尾不能相顧。在敵疲憊不堪或被迫後撤時,又不失時機地實施有力反擊,以殺傷或殲滅敵之有生力量,直至徹底挫敗敵之「攻勢」或「掃蕩」。 2. 各戰場(區)緊密配合,相互策應。民柬在抗越戰爭中,當越軍對某一戰區進行「掃蕩」時,鄰近或其它戰區的民柬武裝力量,則加強活動,主動出擊,大力配合兄弟戰區的反「掃蕩」作戰。 3. 實施突然襲擊,拔除越軍據點,擴大解放區和游擊區。民柬拔除越軍據點的形式是多樣的,一般對分散孤立、且兵力相對薄弱的據點,往往集中相應的兵力,實施突然攻擊,力求一舉攻克,速戰速決。對於某些兵力較強的孤立據點,有時久困長圍,斷敵供應,有時突然襲擊,使敵經常處於驚慌不安之中,待敵疲憊不堪時,伺機攻佔或加以摧毀。 4.深入內地敵後開闢新戰場,不失時機地打擊敵人。近年來,隨著越軍加緊對柬泰邊境的軍事控制和其「外堵內剿」計劃的實施,民柬的游擊作戰重點已轉向柬內地敵兵力薄弱的廣大地區。民柬武裝力量在人民掩護下,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攪得越軍不得安寧。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 從1987年以後,戰爭進入第三階段。越柬敵對雙方主要是圍繞爭奪控制區,爭奪基層政權、爭奪民心而展開鬥爭,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直維持到戰爭結束。經過長期的鬥爭實踐,敵對雙方都感到誰也消滅不了誰,武力不能解決柬埔寨問題,只有政治解決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在聯合國和東盟等國際組織的斡旋下,開始就和平解決柬埔寨問題進行談判。 1988年7月25日,柬埔寨三方武裝力量和越南以及偽金邊政府還有寮國和東盟的代表在雅加達舉行非正式會議,談判越南從柬撤軍問題。1988年12月底,越軍從柬埔寨撤出駐軍5萬部隊。1989年9月27日,越南政府宣布從柬埔寨全面撤軍。越南武裝入侵柬埔寨和民柬聯合政府反對越南侵略的戰爭,在國際上引起強烈的反響。國際社會對柬埔寨問題的基本態度是反對越南侵略和支持柬埔寨愛國抵抗力量的,無論是在聯合國的講壇上還是世界各地舉行的國際會議上,絕大多數國家都主張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都強烈要求越南從柬埔寨撤出佔領軍,恢復柬埔寨的獨立和自決。越柬戰爭對國際形勢和東南亞地區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蘇聯的軍事力量伸展到西太平洋—東南亞地區,改變這個地區軍事力量對比於蘇聯不利的態勢,這樣既增加了同美國在亞太地區相對抗的實力和擁有可以威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手段,而且還在中國南部初步確定了一塊勢力範圍。因此,蘇聯從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全面支持越南進行越柬戰爭。越南在得到蘇聯支持後既把金蘭灣和峴港海軍基地的使用權,交給了蘇聯。二是對東盟國家的影響。越柬戰爭,導致百萬以上的難民流入東盟國家,使東南亞成為動亂之點,東盟不僅失去了發展經濟必需的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環境,而且還有被直接捲入戰爭的危險;這場戰爭加緊了越南與蘇聯的政治和軍事合作,把蘇聯軍事力量引入東南亞,使這—地區再次陷入超級大國激烈角逐的旋渦之中,越南推行地區霸權主義和以武力建立印支聯邦的實現,也直接威脅東盟國家的安全。因此,在國際社會中,東盟是柬埔寨愛國抵抗力量的堅決支持者。對越南來說,這場戰爭引起了一系列的錯綜複雜的矛盾。首先,巨額的軍費開支與經濟建設發生了極其尖銳的矛盾。自1979年以後,軍費開支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一直維持在50%到60%之間。在龐大的軍費開支的重壓下,越南當局無力增加對工農業生產的投資,反而使極其困難的越南經濟不斷地被釜底抽薪。在軍事上,「速戰速決」的戰略與戰爭久拖不決的現實之間的矛盾。1978年越南發動越柬戰爭,企圖以「速戰速決」的戰略消滅民柬國民軍,將柬埔寨納入印度支那聯邦的軌道。實踐證明,「速戰速決」戰略宣告失敗,戰爭長達11年,越軍雖花費很大力氣,最終未能消滅民柬聯合政府的抵抗力量。這場戰爭,不僅使越南在國際上倍受孤立,在國內也不得人心。對這場曠日持久的而又沒有前途的侵略戰爭,越南老百姓早就厭倦了。越軍在柬埔寨戰場上的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更加劇了人民的厭戰心理。柬埔寨人民對越南則是越來越反感,越軍在柬埔寨呆的時間越長,民族反感和反抗就越強。 柬埔寨人民在反對越南侵略的戰爭中,堅持了近11年的游擊戰爭,最後結局是越軍全部撤出柬埔寨。戰爭實踐再次證明一條重要的軍事規律,這就是:面對強敵的進攻,被侵略的國家和人民能否堅持持久作戰,對戰爭結局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堅持持久戰,正義戰爭的性質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充分地動員人民群眾,利用有利的作戰環境,實行人民戰爭。在這裡值得指出的是,同是一個越南,當遭受美國侵略時,以持久抗戰打敗了美國侵略軍,而在侵柬戰爭中,作為侵略者的越軍同樣被柬人民武裝拖入持久戰爭的深淵。
作者: 布老虎 發布日期: 2007-9-02更新內容鏈接:珍貴資料:中國記者1985年深入柬埔寨抗越戰場戰地採訪錄—金邊西部行請看新帖子鏈接: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9013前面內容有圖片更新:主要更新了1985年4月17日,一名中國軍事記者鏡頭裡的柬埔寨戰場圖片參加侵略柬埔寨戰爭的越軍部隊介紹(部分) 及 網友山渝的評論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8176&fpage=0&toread=&page=2補充新資料:戰時新聞評論資料:錢其琛著:《外交十記》上對柬埔寨問題的巴黎會議的記述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8176&fpage=0&toread=&page=3圖片補充更新:《人民畫報》增刊,1973年第6期,「西哈努克親王視察柬埔寨解放區專輯」組圖新搜集的波爾布特和紅色高棉的照片新搜集的金邊韓桑林政權偽軍組圖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8176&fpage=0&toread=1&page=4新補充侵柬越軍圖片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8176&fpage=0&toread=&page=5柬共即紅色高棉的話題在國際上總是沸沸揚揚,這裡給大家提供一篇官方文章給大家參考:柬埔寨共產黨的失敗及其教訓-作者:駱梅芳 (文章原載於《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1年02期)資料:資深外交官 張青 的文章—鄧小平與柬埔寨和平進程(反映中國在柬埔寨抗越戰爭中的作用)補充:參與指揮侵柬越軍的高級軍官(部分)參考資料:東盟集團及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第三次印支戰爭中的作用內容摘自《李光耀回憶錄-經濟騰飛路1965-2000》(文章裡面透露了一些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新加坡所在的東盟集團對柬埔寨抵抗力量政治支持和援助情況)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8176&fpage=0&toread=&page=5自己搜集整理的「越南侵柬戰爭參考資料(人民日報民柬及侵柬越軍報道1979年-1998年資料彙編)」現製作成電子書格式,提供給感興趣的朋友下載,資料按年編輯,近3000份,內容比較詳細,對研究越南侵柬戰爭和民柬問題都有很大幫助。西哈努克和宋雙兩個抵抗派別的資料彙編下載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08176&fpage=0&toread=&page=6
推薦閱讀:
※年八運房屋建造風水指南 - 算命信息網
※「三公消費」信息公開 加速
※「一帶一路」里藏著這麼多信息點
※八字空亡信息取像
※客戶維護技巧三:管理客戶的重要信息 > 網商須知 > 客戶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