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成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動力 領導者並不好當
自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後,2008-2016年的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降到3.1%,增長動力嚴重不足。根據世界銀行統計,這8年間全球新增GDP為24.36萬億美元,其中中國新增9.33萬億美元,對全球新增GDP貢獻是38.8%。事實上,2016年如果不是中國實現了6.7%的增長,當年的世界經濟增長率不會超過2%。也就是說,即使中國什麼也不做,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也比其他國家更大。
但中國的領導人顯然想做得更多。一方面中國需要世界:隨著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加深,全球經濟、特別是周邊國家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成長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世界也需要中國,特別是在英國脫歐、美國退出TPP,西半球的全球化趨勢突然逆轉之時,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就顯得尤為寶貴,被許多經濟學家視為全球經濟增長不可多得的動力,並寄望於中國能夠引領全球化下一輪的發展。
過去3年間,「一帶一路」的進展超出許多人的預期,並開始向縱深推進。前些年「一帶一路」項目多屬能源、工程基建等領域,2016年很多企業在沿線國開展教育、文化、醫療、通信合作,大型民企如華為等趁勢而上。經濟合作從領域到主體都多元化、立體化。
除經濟層面外,政治溝通也斬獲頗豐。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朋友圈的規模和質量都在提高,從整體理念到具體項目都獲得當地政府支持。2016年12月中國寮國鐵路全線開工時,由寮國總理通倫親自揮鏟破土,鳴鑼九響。
美國退出,但全球化仍在繼續
就在幾年前,還很難設想,一個沒有美國或美國不居於主導的全球化,會是怎樣的情景?但現在,這種局面將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
目前世界經濟領域正面臨全球增長動能不足、全球經濟治理滯後、全球發展失衡三大突出矛盾。正如今年1月的達沃斯論壇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全球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是缺乏增長的動力。世界經濟長期低迷的根源在於,全球增長動能不足,難以支撐世界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全球經濟治理滯後,難以適應世界經濟新變化;全球發展失衡,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些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的缺陷問題只能通過進一步、公正的全球化,而非逆轉全球化才能解決。但在特朗普當選之後,指望美國能這樣做顯然並不現實。
在1990年代,秉持新自由主義和華盛頓共識的美國,在跨國公司的支持下硬推全球化,結果自己卻沒能承受住全球化所帶來的國內變局。在國內中產階級衰落、金融危機的情況下,轉而反對經濟全球化。世界銀行2017年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指出,貿易保護主義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風險。而最大的貿易保護主義威脅正是來自當初力推全球化的美國。
和美國不同,中國一向反對把當今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這既不符合事實,也無助於問題解決。不過,中國所著眼的全球化與美國所推動的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必須有所不同。例如,和美國推動普遍制度規則先行不同,「一帶一路」模式,突出表現為一事一議,這給合作各方都提供了靈活變通的空間;中國所著眼的亞非地區的發展,是從基礎設施而不是商業企業起步,也是新的經濟合作模式。
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沿線某些國家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並未搭上快車,甚至被新興工業體甩在後面,一度成為全球化的「棄子」。而「一帶一路」戰略為促進落後國家經濟增長,解決全球經濟不均衡發展提供了新的出路。事實上,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正是適應全球化要求,消解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讓其更好地惠及每個國家、每個民族的「公正全球化」舉措。
美國退出,為中國用自己的方式重塑全球化提供了重要機遇。習近平的達沃斯發言受到與會國家的高度評價;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5次提及「一帶一路」,均表明中國從以往通過自身悶頭髮展來帶動世界經濟成長,到如今已開始有帶動全球化和其他國家經濟共同發展的自覺意識。
中國不光這樣說,也是這樣做。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從無到有、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漸形成區域乃至跨區域合作。其影響和意義早已超越了局部地區。這也是為什麼「一帶一路」被認為是引領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動力的原因。
全球化的領導者並不好當
不過,全球化的領導者並不好當。今天世界經濟發展乏力,不僅僅是資源投入不足的問題,更是正義投入不足的問題。即在全球化中受益的少數人和在全球化中受損的人群之間,存在日益加深的鴻溝。從而人們缺乏支持全球化的統一意願。這就不難理解,傳統的以新自由主義為內核的經濟全球化模式受到的廣泛質疑。
英國和美國這兩個一向支持全球化的國家,如今成了反全球化的急先鋒,就是因為全球化在兩國內部造成了大量的利益受損人群,進而影響到兩國國內政治的穩定,甚至加劇了族群分裂的危險。這些利益受損的人群出於對財富分配不公、資源流動無序、草根權利被剝奪等現實問題,進行了情緒化反擊。
所以,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不僅著眼於經濟領域,而必須更加全面,以涵蓋解決這些全球經濟問題的基本要素。即「一帶一路」必須在經濟、社會、政治等領域全方位地發展,而不僅僅是經濟合作。
中國領導人意識到了。也是在達沃斯發言中,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要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要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要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將「一帶一路」從單純的沿線投資,擴展為模式建設,並重視社會全面發展,是「一帶一路」的升級版,也是全球發展之所必需。
今年5月,中國將在北京主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台。說明中國開始謀求制度軟實力,解決目前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硬實力到位而軟實力不足的問題。
不過,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仍是自身的繁榮。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稱,中國在經濟增速低於以往的情況下,還創造了1314萬新增城鎮就業,這說明中國經濟發展動力仍在,仍有對世界經濟的帶動能力。而對「一帶一路」來說更好的消息則是,中國將在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同時提出抓好體制改革,並開放競爭性業務。這說明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已經悄然開啟。而能夠在多大程度上動員市場和社會的力量,不但是中國軟實力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決定了「一帶一路」戰略究竟能走多遠。
(責任編輯:宋政 HN002)推薦閱讀:
※經濟不景氣 家居打造轉運風水
※中美關係的未來會有什麼變化?
※4· 主要看臉|網紅經濟,已經大勢所趨?
※歐盟開啟貿易戰,一個嶄新時代來臨
※眯會兒車載共享按摩墊-追求極致的舒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