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文化韻白
2011-01-25 14:07:12|分類:默認分類|字型大小訂閱
每當遊人從天安門廣場經過,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抬頭仰望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毛澤東主席畫像,那身儒雅挺括的銀灰色中山裝像一組時代的強音符號聚焦了億萬人的目光,展示著東方大國的博大風采。由此及彼,不由使人聯想到儀錶堂堂嘔心瀝血為人民的周恩來總理,為推翻封建帝制創立三民主義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中山裝是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外賓的禮服,也是中國人民的國粹,濃縮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衣、食、住、行,生活中缺一不可也。人類有生以來恐怕除去食,則當數衣之重要了。所有的文明人,與生以來便被衣包裹,相伴終生。衣裳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表徵,服裝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體現,衣之有德,猶人有德,飾者造形,德者賦神。它就像人類的第二層皮膚,具備有實用、欣賞、保護等生活實用功能,並且塑造著社會形象。好的衣服不但能夠禦寒、防晒、護膚、遮羞,更在表現著人們的行為意願,體現人的尊嚴,彰顯美的風範。著名學者胡適說過:衣裳是文化中很燦爛的一部分。服裝是一門學科,它涉及到美學、史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營銷學等等,包含著材料、結構、工藝、設計、色彩、圖案、構成等諸多因素。中國向被世人稱為「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中華民族更以衣飾絢爛多姿,質料(絲綢)舉世無雙著稱於世。一定時代的服裝體現著一定的時代特色,打開中外歷史畫卷,哪朝哪代的服飾不在反映著那個時期的文化特色?自嫘祖巢絲軒轅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禮法至上等級森嚴的秦漢時期,由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魏晉南北朝的南北交融特色,從五彩斑爛的隋唐盛世《霓裳曲》到清新閃亮的宋遼衣飾,由端莊精美的明清穿戴到東西交錯的民國服飾,中國服裝無時不在交流、融匯中體現泱泱大國的「衣冠天下」!西方服裝始於古希臘、古羅馬文明,在封建王權、宗教神權的中世紀流轉,經過十字軍遠征的張揚,15世紀的文藝復興信風吹綻了滿園春色:巴洛克、羅可可彰顯個性,工業革命又把新藝術派、雷特羅、野獸派、超現實主義、立體的、古典的、浪漫的、未來的、現代派催生。各國的民族服裝在今天盡顯風流,分別把區域文化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宗教信仰、習俗禮儀忠實映像在每個家庭屏幕上。
周恩來鍾情中山服
周總理是位外交家,一生中從未停止過外交活動,不管是1917年到日本求學,還是1920年在法國的勤工儉學,抑或是建國後當上大國總理的歲月,總是衣冠楚楚,風度翩翩,把一個儒雅英武的形象留在全世界人民心坎兒上。周恩來總理更與中山裝有著不解之緣,圍繞著他的中山裝發生過許多有趣的故事,最著名的要數周恩來的密碼箱了,說是周總理每次出國都帶著一個神奇的密碼箱,這個密碼箱從來不在人前打開,為了解開密碼箱的奧秘,各國記者和特工人員絞盡了腦汁也沒搞清楚裡面到底藏著什麼,直到周總理臨終前,警衛員打開密碼箱給總理穿衣裳,人們才看清楚那是一套洗的發舊的中山裝。這套灰色法蘭絨中山裝始制於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前。周總理一直把它帶在身邊,在重大外事活動中穿起。故事除了褒揚周總理嚴於律己、克勤克儉的作風以外,很大程度說明周總理尊崇國服愛屋及物的思想境界。
「時髦樣式的存在理由就在於它對有時間性的東西有權利把它不斷地革舊翻新。」(黑格爾《美學》)西服是國際通用的正裝,來源於西歐漁民和車夫的工作裝,為了打魚方便才穿少扣、敞口的衣服;燕尾服是中世紀歐洲馬車夫的便於騎馬而後面開岔的裝束,都是特定生活環境和審美的產物。法國是近現代流行時裝的發源地和晴雨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一度成為世界時裝的中心舞台,上世紀30年代仍然活躍著一批聞名世界的設計大師如夏耐爾、帕特、威奧耐、埃爾薩·斯查帕萊莉等。在「西裝革履」成為時髦代名詞的年代,留學歐洲的中國學生勤工儉學期間大多穿西服,但由於穿西服要求領帶、皮鞋的統一,領帶卡、背帶、西裝坎肩的陪襯,手頭寒窘的留學生無力購置,只好是「頭齊腳不齊」或「缺東少西」。梁實秋寫了篇《衣裳》來描寫其時的情景:「那時西裝還是一件新奇的事物,一班幾十個人要出洋,西裝逼人而來。試穿之日,適逢嚴冬,或缺皮帶,或無領帶,或襯衣未備,或外套未成,零件不全,於是胡亂穿起,有的寬衣博帶如稻草人,有的細腰窄袖如馬戲丑,大體是赤著身子穿一身薄薄的西裝褲,涼得涕泗交流,雙膝打戰,那時的情景是當得起『沐猴而冠』四個字。」(摘自何澤中《物行天下·西風自來雲想裳》)在歐風東漸的勁吹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也風靡「西裝熱」。這些記憶理應給留學法國的周恩來心理留下深深印跡,可周總理卻偏偏眷顧中山裝,在後來的歲月里以趨求中山服為榮,豈不是很耐人尋味嗎?漢代大學者桓寬在他的《鹽鐵論》里說:「至美素璞,物莫能飾也」,物美於外,德美於心,服裝反映著時代的人文精神,周總理在外事中總青睞中山裝,正影射出他景仰革命先驅孫中山天下為公的文化心理與推崇國粹的道德情懷。
毛澤東的中山裝情結
民間有諺:人是衣裳馬是鞍。從毛澤東主席的許多照片上,今天我們依然可以看到中山裝得體和諧,質樸大方的統一。據悉,毛澤東的中山服是1957年中央派人專門到北京服裝廠為他量身度體訂做的,設計師田阿桐師傅考慮到毛澤東主席身體魁梧高大的特點,對中山裝的衣領進行了改革,設計出適合毛澤東臉型的大領尖,便成為體現政治家風度的「毛體中山裝」。
李白有詩曰:「雲想衣裳花想容」。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數千年來創造了無比燦爛的服飾文化。中華民族從石器時代起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就以非凡的智慧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服飾文化,以和諧、飄逸、精美絕倫享譽世界。關於描寫服飾的文字在《詩經》中比比皆是:「公孫碩膚,赤舄几几」《豳風·狼跋》,「錦衣狐裘,顏如浯丹」《秦風·終南》。前者寫大臣公孫上朝的禮服搭配有序,後者寫諸侯秦公的衣裳華貴精美,再後的詩詞和古文獻里的記載更是俯拾滿眼,比比皆是,傳世的古籍專著《周官》、《禮記》、《尚書》、《晉書》、《後漢書·輿服志》、《唐書·輿服志》、《金史·輿服志》、《明史·輿服志》、《清史·輿服志》便是其例。
中國的服裝史上有五次大的變革,這些變革極大地豐富了華夏漢文化的內涵,成就了燦爛的中華服飾文化。按照著名的服裝史專家周錫保先生界定為:第一次服飾變革是戰國時期,即歷史上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將西北狩獵民族的褲褶、帶鉤、靴子引入中原,改下裳為褲;第二次是漢末動亂的魏晉南北朝,「蠻夷入主中原」後促成漢與其他民族的交融產生了服飾的改革變化;第三次是唐朝,在繁榮昌盛的大開放中加速了大唐與世界各地的文明進步,促進了唐與西域間的文化交流,受西域與異族文化影響,「天寶初,貴族及士民好為胡服胡帽」,兼容並蓄的吸納使中國服飾更加豐富多彩;第四次是數百年後的滿清王朝建立,穿滿裝留辮子成為中國服裝主流;第五次是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推翻帝制建立中華民國,中國服裝的「西風東漸」和確立中山裝為國家禮服的變革。每一次變革都是漢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每一次變革都增加了中國服飾文化的內涵,使中國服裝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璀璨奪目。中國古代禮服體現著等級與身份,不同的服裝標識著不同階層人群的身份、地位、權威,就像封建社會官員衣服上的補子:仙鶴、錦雞、雲雁、白鷳、鷺鷥、鸂鶒、黃鸝、鵪鶉,分別表示著文官九品;獅子(一二品)、虎、豹、熊、彪(六七品)、犀牛、海馬,分別表現著武官九品一樣。毛澤東主席可以說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典型中國傳統文人,在他的職業生涯里只在1949年去過原蘇聯一次,一生里讀過一萬餘種,10萬多冊書,讀的最多的是中國諸子百家經典,論理說他應該像民國首腦蔣介石一樣喜歡長袍馬褂,可是這位氣宇軒昂的領袖當政後,從來沒穿過西服,生前的大多數時間裡穿著中山裝,不管是在書齋還是接見外國元首都穿著那身銀灰色的國粹禮服,顯示著魁梧、自信和卓越的氣質。從而,可以看到毛澤東依戀國粹的民族情結。
民國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生構想
《周易》有言:「『黃裳元吉』,文在其中」,華美的衣服穿在身上,預示著祥和吉利的存在。《周禮·春官》記載有:「司服掌王之吉凶衣服,辯其名物,與之用事。」在古代,做不同的事,需要有不同的著裝。禮分吉禮、凶禮,要區別不同的社會活動穿戴不同的禮服。一定的服裝寄託著一定的行為意願,古代服裝又是朝代更迭的象徵,每個朝代的建立都要「改正朔,易服色」。孫中山先生是中國首倡共和民主第一人,1894年在美國檀香山組建興中會時就提出,興中會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己任;1905年於日本東京成立同盟會之際,提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綱領;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帝制,結束了清王朝267年的統治,徹底顛覆了綿延數千年的封建社會。這是前無古人的創舉,這是中華文明的又一里程碑!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革命成功了,革命黨人需要穿什麼樣式服裝昭示時代風貌,革命政府又要以何種面目彰顯民族特徵呢?服裝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又是社會文明的尺碼,蘊涵著人們的心靈寄託和個體意願。圍繞著國家工作人員穿什麼衣服,一時在國會內外展開激烈爭論。一個新的政府出現,就會派生一種新的意識形態,自然應該有一種全新的禮服了。長袍馬褂固然可以延續傳統,但「鬆緩衰懦」不合時宜,且是滿清王朝的遺物,有歷史倒退,革命前功盡棄之嫌,全部啟用西服「發奮踔厲」,但有失泱泱大國「衣冠天下」的風範。民主政府建立了,一定要製作設計一套體現中華文明特色,表達新政權自主自強奮發向上風貌的國服。於是,孫中山先生提出「滌舊染之污,作新國之民」的建議。據記載,其中還發生了一段插曲。1912年就在參議院準備頒發《服制條例》前夕,引發了輿論界和民間人士的軒然大波。原因是在參議院廣泛徵詢社會各界意見時,支持西服為國家禮服的票數佔了優勢,輿論界馬上風生水起。「若一旦倏改西服,與中國大局亦有大不宜之現象。」因為現實中存在一個嚴峻的問題,西裝的在製作過程中的用料,相當大程度要採用呢絨材料,而當時呢絨全部依靠進口,倘若西裝成為國家禮服,數千年流傳下來的絲綢農戶供貨作坊和新興的民族紡織工業將遭到重創而難以為繼,「我國衣服向用絲綢,冠履亦皆用緞,倘改易西裝,衣帽用呢,靴鞋用革,則中國不及外國呢革,勢必購進外貨,利源外溢」,加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每年在棉、鐵兩項上的貿易近三億兩白銀的逆差,長此以往將「農失其利,商耗其本,工休其業」,有識之士張騫還一針見血說:「即不亡國,也要窮死」。同時。在民間由江蘇、浙江、上海的絲綢、典當、成衣等行業團體成立了「中華國貨維持會」紛紛上書、請願南京政府。在此形式下,深諳中華服飾文化是一部開放和吸納,交流與融合演變史的孫中山接受了民族資產階級人士池兆修的「易服不易料」的建議,廣泛聽取專家意見,歷時九個月,終於出台了三章十二條的《服制條例》,確定了用國產面料和西服形制組成民國禮服方案。(摘選華梅著《中國近現代服裝史》民國禮服)
孫中山先生在他的臨終遺囑中說:「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中山裝的設計上無不滲透著他的這種思想。按照國際標準裁製服裝必須將上身與腿長的比例作為考量的重要數據,地理環境和社會生活改變著人種發育的差異,中國國服的設計也必須考慮到人文地理、民情習俗、經濟環境因素,孫中山出身於搞醫學的班底,所以特別想到西服適合歐洲人腿長特點,而蒙古人種身材存在的先天缺陷即腿長與上身長度相等的體型和臉型方的特徵,必須考慮禮服的頸部拉長,胸前平順,舒適得體等設特點計。「大約中西服裝哲學上不同之點,在於西裝意在表現人身形體,而中裝意在遮蓋它……西裝的樣式是這樣的,使街上的行人都會知道你的腰身是32寸或38寸……中國服裝對肥者、瘦者、美者、丑者、是一視同仁的。」(林語堂《生活的藝術》)三民主義是共和體制的靈魂,沒有最廣泛民眾的普及化就不可能有國粹的長遠存在。孫中山先生比較了中西服飾文化跨越發展軌跡,決定設計出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大眾均可接受的款式,並指出:「彼等衣式,其在適於衛生,便於行動,宜於經濟,壯於觀瞻」的設計構想要點。中山裝採用了科學的西式裁縫技術,符合中國人人體比例與結構,吻合亞洲人黃膚色特點,使穿戴者身體輪廓顯得英武儒雅,挺拔偉岸,中山裝和諧質樸、含蓄大方,通過直領的襯托修長了身高,穿在身上更能顯現中國人樸實無華、莊重穩健、平衡中庸的文化特點。中山裝合體明瞭,穿衣者的頭部和上衣口袋形成「山」字,易給人以視覺的衝擊力,彰顯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精神。據資料顯示第一套中山服的設計者名叫黃隆生,他原在河內做裁縫,1902年孫中山到河內籌組興中會,偶入一家洋服店買衣服,相談中黃得知孫中山便是革命黨領袖,為之傾倒,遂要求加入興中會,並為之出錢出力,爾後即跟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孫中山1923年設計出的中山服就是請他裁製的。(何澤中《物行天下》)中山裝和改良旗袍自孫中山伉儷帶頭施行後,成為引領中國民眾服裝潮流新時尚。
中山裝中西合璧,一直是中國男子最通行喜愛的服裝。它不僅給人以挺括的美感,還有跨度大,老少咸宜的適用功能,不論官民、體力腦力勞動者、兒童、婦女都適用穿戴。大口袋能夠伸縮自如,放進書本物品,袋上有蓋又可防止東西丟失。褲袋的腰部打有褶襇,褲管呈翻腳狀也是它獨有的風格。孫中山在制定國服時充分想到發揚民主權力,頒布禮服通告時還特彆強調:「禮服在所必更,常服聽民自便」,除去強求國民「剪辮放腳」,去掉令人深惡痛絕的陋習外,一律隨民所願。中山裝普及性強,穿著方便,製作簡單,用料可洋可綿,經濟適用,便於本土化發展,所以能工能軍,可農可商,為後來的國防、教育服裝製作奠定了基礎。抗日、解放戰爭軍隊幹部服裝很大程度上鑒戒了中山裝的模式,及至後來(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崇軍熱」中,發展到三千萬知青仿軍裝成風,除去政治因素之外無不和中山裝的群眾普及性有關。
中山裝追求美的和諧
美是人生的最高價值,文化學是一種美學研究,中山裝追求的正是一種美的和諧。力求在使用、實用、觀賞、道德、科學等物與體之間的統一,創造中西合璧的典範。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曾斷言:所以歷史的真正舞台便是溫帶,當然是北溫帶,因為地球在那裡形成了一個大陸,正如希臘人所說,有著一個廣闊的胸膛(《歷史哲學》)。中國人向有求同從眾心理,在民國禮服由何種服裝基礎上改革,當時持有兩種不同意見,有人主張在廣州便服基礎上把直領改成翻領,有人建議把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改革為新禮服。服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時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道德規範追求。中山裝既然為中國國服,就必然要體現中華文化的內涵與民眾審美意願,要繼承傳統文化決不能將中華文明與現代文明割裂開來,要在薪火相傳中宏揚民族文化。中國文化向有諧音、寓意的內容,在歷代冠服的紋樣中多有體現,如官服上的雲紋、水腳、星辰、日月、火紋、山石、寶物、澡紋、華蟲、龍紋、宗彝、黻黼紋等十二章紋,中山裝在製作上也充分想到了這點。依照《周易》四維,周代禮儀設前襟口袋,民國憲法和三民主義制定紐扣數目。中山裝樣式原有背縫子,在後背中腰處有腰帶,前門襟定由為九鈕扣,胖襇袋,上下四口袋褶向外露,左右袖口各綴明紐三顆。後改為無腰帶,後背無縫子,九紐改為五鈕,兩個大口袋改為伸縮琴袋式,兩個小口袋改為平貼口袋,平衡對稱。袋蓋上設明紐扣眼。四個口袋象徵著傳統文化的四維。《管子·牧民》曰:「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孫中山先生在意蘊深遠的禮服設計上把中國人的道德準則伸張,暗合了國學衣之載德意願。國民黨早期政治引進的是西方三權分立制度(行政、司法、立法),後結合中國國情改為五權分立(行政、司法、立法、考試、監察),所以前面九紐由九紐漸至銳減為五紐。上衣口袋的四鈕則表示人民享有的四權(選舉、創製、罷免、複決),袖口各三紐告訴人們舉手投足間莫要忘記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目標。設計的與上衣相匹配的褲子是前面開縫,暗紐,左右各設一口袋,前面有暗表袋,右後臀部有一暗袋,並有軟蓋。既經濟又實用。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數優秀服裝,中山裝是人類文化寶庫中珍貴遺產。由孫中山首創的這套禮服原來並沒有特定名稱,直到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來廣州政府為了紀念偉人孫中山的不朽功勛,將由他創製的這套國禮服命名「中山裝」。
中山裝是國之精粹,它的出現是中國服裝史上的創舉,也代表了中華服飾文化的又一文明跨越。中國是絲綢的故鄉,中華東方服飾文化的策源地,伴隨著西方工業文明輸入西方文化也進入了中國,猛烈地衝擊了傳統文化的形式與內涵,在兩種文化的碰撞中必須要珍視傳統文化的弘揚!不要太多的崇洋媚外,更莫要人云亦云,流失是可怕的,迷惘是悲哀的,我們貧匱得是歷史常識,缺失得是民族自愛,想一想國粹中山裝的創製,也許會多一份天下為公的道義,生幾許民族、民生、民權的熱忱,重鑄民族自信自強雄心。
推薦閱讀:
※河森堡的Live——我在國博這五年
※倉央嘉措,汝非慈母來生養,汝應桃花枝上長,什麼意思?
※【原創】武丁夢中得傅説
※我的前1/8生,是《男生賈里》《女生賈梅》《淘氣包馬小跳》《兒童文學》...
※現代化實質上是一種西方化的過程,這句話有道理嗎?從這個角度說,西方中心論是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