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老師講解的《易經》文字筆記

原文地址:葉曼老師講解的《易經》文字筆記(1)作者:明空無二

本博文內容隨學習進度會隨時更新,如果內容沒有聽或沒有來得及記錄、或沒有值得記錄的內容,內容就不反映在博文中。

本博所有原創博文均可自由轉載,因涉及佛法見地轉載時請務必註明出處。

01a:

人的細胞橫向切開在顯微鏡下看都是「太極圖」模樣。

03a:

(1)《易經》中有道(形而上)、象、數。從伏羲到孔子經歷了3500年。

(2)「錯綜複雜」四字出之《易經》。

(3)沒有孔子的《十翼》,《易經》應用就上升不到「道」的層面。

(4)《易經》乃《十三經》之首。

(5)《繫辭》不是孔子做的。

(6)離了「象」就沒有《易經》。

(7)山上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言語傷人比用器械傷人更可怕和讓人難受。

03b

(1)神無方,易無體,唯在變。

(2)六爻中上兩爻表天,下兩爻表地,中間兩爻表人。俗語「不三不四」,就是罵你「不是人」。

(3)六爻關鍵是時間、位置,最關鍵是「情」,通「情」達「變」,不但要通法、還要通「情」。

04a易之「數」

(1)姓,女人生也。母系社會遺風。「夫妻制」由周文王制定。

(2)《連山》以艮卦為首,《歸藏》以坤卦為首,老子讚歎《歸藏》。

(3)剛強的人易死。

(4)葉曼老師大概在2000年前講的《易經》。

(5)《周易》以乾卦為首。周朝創建了800多個封建國家,即「封建制度」。

(6)卦中,「一陽(爻)為陽卦,兩陽(爻)為陰卦」。離卦就為陰,坎卦是陽。陰甚至不能在陽之上,只能「承接」陽,所以陰以「柔順」為主。

(7)盛世少算命,易經和干支配合起來是在東漢末年的戰亂年代。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才算命。

(8)十傳、河圖、洛書都不是孔子做的,後來的考證都有證據。

04b

(1)孔子和老子都是從《易經》中出來的。

(2)聖人以「神道」設教。教化也。趨吉避凶也,自己變化也。真正的「神道設教」是有個上帝、大梵天等的。

(3)卦者,掛也。

(4)伏羲、周文王、孔子是三位對《易經》創立和發展的聖人。

(5)商朝還重鬼神,到孔子則是「敬而遠之」。

(6)真正的政治家只有孫中山,現在的多為「政客」。「三民主義」是社會主義不是共產主義。

(7)一個真正的「太平盛世」重視的的「人道」,「亂世」才談鬼神。

(8)周朝之後認為,神是按照人的思想演繹而來。

(9)治人道為第一,治神為第二位。

(10)身、心同體,心、物一元。

(11)禍福無門,唯人自招。不愧天地,不用拜神。

(12)佛言,「一切唯心造」。就是神無方,易無體,「陰陽不測之為神」。神乎明之,靠乎其人。

(13)左腿有病治右腿,右腦有病治左腦。

(14)不但人體是個「小宇宙」,一個地方都是「小宇宙」。

(15)身體得病,原因是個是「過」,一個是「不及」。易經的觀念是整體平衡,中和,怕「過」,怕「不及」也。

(16)打坐就是「水火既濟」的過程,即坎水是腎、在上面,從上齶落下,離火是心、在下腹部開始上升。

05a

(1)好的中醫必須懂中醫。

(2)孔子生在公元前551年,身高1.92米,力氣非常大,文質彬彬,極其謙虛。

公元前551~600年的50年間,世界最聰明的人老子、孔子、釋迦牟尼、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都出生這個年間。

(3)孔子的父親在70歲時才遇到17歲的孔子母親,「野合」而生出孔子來。父親的大太太有一個兒子,但是瘸子,他故名「孔老二」。孔子三歲時父親死亡,受到大媽的欺負、顛沛流離。

15歲開始發奮學習。

30歲「好禮」處事、待人「立起來」;

40歲「不惑」已接近「仁」,「知其(禮)所以然」了,敢愛、敢恨;

50歲知道了「天命」,前半生是把他自己的「業力」了解,40-50歲之間孔子主要措施是大收弟子。

到51歲才開始第一次做官,做「中都宰」(京城的市長),三個月就「大治」,然後升為「司空」(內政),然後升為司法部長「大司寇」,輔佐魯定公的「甲骨之會」(一個著名的「外交會議」),孔子在這次會議上慷慨陳詞,漏了一手,把五個城池給了魯國;後孔子發生「毀三都」事件,被貶,後在邊疆等了三天,沒人理他。

離開魯國54歲周遊列國,在外漂泊了14年(前述在魯國做官也總共才3年),68歲回到魯國,73歲就死了。在他會魯國的5年里幹了很多大事,例如,定禮制、作《春秋》、68-70歲數時開始贊《周易》等。

春秋時代是人道、鬼神思想的大「分水嶺」時代。子不語「怪力亂神」。

紂王的曾祖父「射天流血」,不敬天,周朝討伐商紂的理由就是「紂王不敬鬼神」。

周文王對《易經》64卦的第一位宗旨就是「趨吉避凶」,第二步「神無方,易無體(神還有,但找不到地方了)」,第三步是「用神之道,存乎為仁(沒有神了)」。這種思想醞釀了好幾百年。

《洪範》書中,機子說:有難時怎麼辦?第一問「自己的心」,第二問讀書人的「士」,第三問民,第四是算卦。

《易經》最流行的是西周時代。

(4)孔子給《易經》一個全新的面目——「人道」思想。

(5)老子的「道法自然」的含義:「有所自(自己所做),有所然(有所收穫)」,這實際上完全就是一種「因果報應」的思想。

老子和孔子時代他們已經意識到了:「天」是一個人類不可抗拒、不可左右的東西或規律,只能「泰然處之」地接受它,已不能轉變它,這個規律就是「因果規律」。天是聽老百姓的。

(5)歐陽修說,《十翼》不是孔子做的,孔子是拿人和天來解釋《易經》的。

(6)孔子說,「六爻」的變化不是隨便的,是完全遵循「因果規律」的,不懂佛法不能深層次來了解《易經》,易經和老子的關係太大了,

老子說,「人類是不能和64卦來討價還價的」,人,得意失意,好事壞事,這就如同人給佛供了幾個蘋果想改變命運一樣的荒唐,因為佛還有「三不能」啊!

05b

(1)佛「三不能」有「定業不能逃」。

(2)處勝不能驕傲、敗不氣餒。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就是自然律,整個在變化,沒有一個是「常」的。

(3)64卦包括了宇宙而沒包括鬼神的演化規律。神無方,易無體。

(4)東漢時把天干、地支加到了《易經》中。

(5)整個的中國醫學都是從《易經》中出來的。

(6)「河圖、洛書」都是「煉丹術」。魏伯陽、陳摶講的就是「煉丹術」,否則你不懂易經就不懂這這兩位的講話的實質。。

06a老子和《易經》的關係

(1)老子和《易經》的關係極其密切。

(2)在西方,除了《聖經》外,翻譯最多的外籍經典就是《道德經》。實際上老子的思想多數都出之《易經》。

(3)老子就是個「易經專家」,道家是《易經》的「別派」。

(4)《易經》講究的就是:時、位。

(5)老子收益最大的《易經》是《歸藏》(以「坤卦」開頭)(到了周易的周朝才以「乾卦」為主)

(6)「兩股深藏若虛」。真正經商的絕不擺場面,而是把自己藏的深深的,好像什麼也沒有;有學問的絕對不是每天把學問每天掛在嘴頭,要談點「風花雪月」;學佛不要每天在家裡都是佛啊佛啊的,讓家人討厭,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好了。

每天顯擺自己的多是「半瓶子醋」。

(7)真正的大智慧是「大智若愚」,這是「坤卦」之德,是「收藏、退守、權讓、柔順」(老子);最高的道德是「上善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乾卦是「直衝的」,君子要自強不息(孔子)。

要「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這是「帝王術」,不是權術啊。感情方面的糾紛必須解掉。

不逞強。柔弱才生,剛強則死。老子討厭「剛強」。

(8)道是「本」,用是「末」。不要「捨本逐末」。

(9)「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道德經》為道教的創立打下了基礎。

(10)老子出函谷關真正是去了秦國。

06b

(1)《道德經》是唐玄宗給它起的書名。老子就是姓「老」,唐玄宗給他起的姓「李」。!!

(2)「有」和「無」二者「同出而異名」。

(3)三人成「眾」。

(4)道家和儒家都認同「負陰而抱陽」。

(5)必須回到原位,人一定會死,這就是「常」,「不知常,妄作凶」

天下沒有永恆的東西,一切都是「無常」。

(6)老子反對「亢龍」,「亢龍有悔」。物壯則老。

(7)30歲之前可以賴父母,但30歲後之後靠自己。

(8)韓信雖能受「胯下之辱」,但不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07a易之「數」

(1)《道德經》就是《易經》的別派,中國人有《道德經》、《易經》的基礎,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大乘佛法。

(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要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身教」勝於「言教」。

人,真正要「效法天地」。不要恃功、居功,「功成而不居」。孫中山。

(3)春秋時是「易(經)、老(子)」並稱。

(4)《道德經》不看,老闆做不好.

(5)「數」代表自然現象。

(6)蓍草在北方就叫「臭蒿子」,第二年在枯草上直接生出新芽來。蓍者,「不老」之意也。

(7)算卦中的數這這個「自然律」是不能「講價還價」的。

(8)例如,49,七天,釋迦佛7天悟道。金、木、水、火、土、日、月

(9)「道生一」,就是「無極生太極」。原子裡面的形狀就是「太極圖」。

(10)打坐中通了任脈、督脈都不算個啥,主要是「奇經八脈」,這些脈都是單獨的,沒有一個「成雙成對」的。

(11)天圓地方,「圓」指天是「動的」、不停的,但不能負重,指奇數,馬蹄子奇數;

「方」指「靜止的」,能負重,偶數,牛蹄子偶數。

07b

(1)9老陽、8少陰(不變)、7少陽(不變)、6老陰。周易占動不佔靜。

08a易之「數」

(1)無極。極,極限也。無極,沒極限也、沒邊際。老子講的「搏之不得、聽之不聞」。

(2)太極。太,「大的沒法形容」,最大的。但有了極限、邊際,已經「開天闢地」了。

雖然是無窮盡的,但有了一個圈圈,大而無外,小而無內,主要特點就是「大」和「動」。佛家叫「無始」。

這「先天一畫」是一個「大動能」。動能如何獲得?欲抑先揚,(勢能轉化成)動能也。如同風箱一樣有一個「往返」的力量,必須有一個「相反相成」的東西就是「兩儀(陰陽)」。

「——— —」的陰陽不是兩個東西,是「一體的兩個面」,是手心、手背的關係。

兩儀生四象

(3)易經最大的特點是「數」存在。

(4)自古沒有一人把《易經》的內涵搞清楚,因為世界的發生的任何事情都在《易經》中反映出來!孔子是把《易經》的人事搞清楚了,。。。。西漢、東漢、中醫、現代科學。。都在易經中能100%反映出來。

(5)伏羲只是畫了八個卦。「卦」這個字是後來算卦的人發明的。

甲骨文中沒有「卦」字,只有到周文王之後才有此字,卦者,掛也。

08b

(1)伏羲畫八卦後又等了2500年周文王才把他變成64卦,「形而上」的東西變成了「形而下」的哲學,孔子把64卦變成人事哲學。

(2)「八卦」是伏羲「超時代」的一種「大智慧」,純「自然現象」的發現。

(3)卦與卦之間、爻與爻之間都有關係。

(4)「數」是一切事情的「決定因」,「技術」只是為了求得「數「的一種技巧或方法而已。

(5)下面談一下河圖、洛書。

(6)天「南」地 「北」

(7)算卦就是行「鬼神」之道。

09a

(1)不是因為「河圖、洛書」才有的八卦和「大禹治水」。

(2)一個卦中,若有「一個陽爻」是「陽卦」,「兩個陽爻」則就變成了「陰卦」。

所以,離卦是陰卦,坎卦是陽卦,兌、巽是陰卦,

(3)乾(3)坤(6)、坎(5)離(4),這些「對卦」的總的爻數是九。其他,如是否、對錯、曲直、黑白等,總和都是9。

(4)道家和儒家都認同「負陰而抱陽」。

(5)太極中的這個動力叫做陽,不能只去不回啊,所以必須有個返回的「相反相成」的陰。

(6)國外以證實經絡存在,「奇經八脈(任脈、督脈、帶脈、沖脈、陽蹺、陰蹺。。。)」只有打坐有成就的「過來人」會發現「奇經八脈」是真實存在的脈絡。但開刀是找不到的,法國人說:奇經八脈中真實存在的。

09b

(1)炁化、形(狀)化、(物)質化。世界形成的過程。

無極中,凡是一旦有個叫個「無極」的東西,就一定有個「太極(有)」出來了,因為「有無相生」啊,這就是佛家講是「一念無明」,五行出來了,相生相剋,天干、地支,陰陽,東漢把五行放進去。

(2)天壇在南邊,地壇在北面。

(3)河圖中,一二三四五,在裡面,是「生數」,是「先天的」境界,動態的;藏在裡面。

六七八九十,在外面,是「成數」,是「後天的」境界,在外面,靜態的。

10a

(1)太極圖橫剖面剖開是「細胞的形狀」,「洛書」中1-9的路線就是「電子」走的路線。

(2)太極中「往複、抑揚的動作過程」叫做「炁化」

10b

(1)印度只有十六羅漢,中國給加上了降龍和伏虎羅漢,故「十八羅漢」。

(2)64卦中「數目的變化過程」本質就是「炁化」的過程。世界形成就是從炁化(人體叫「炁化」,自然界叫「氤氳」)、形化、質化。

(3)天下的事情都是在反對、對抗、矛盾中的「統一」。

64卦中6爻中每一爻都不能隨便變動,都是至關重要的,「牽一髮都動全身」,要「見微知著」,即「機」也。每一爻都是慢慢變化的。

每一爻之間是一定的順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一定要掌握事物發展的「機」也。

只有「地山謙卦」六爻是爻爻吉祥。中國人「忌滿」,滿招損也。

11a下面講易之「文」。

(1)卦辭是周文王是做的,爻辭是周公做的。這些都成於周朝的初期。

周公(老三)和蔡叔(老二)是周武王(老大)的親弟弟,周武王死的早。周文王有三個兒子(武王、蔡叔、周公),周武王的兒子繼位的叫「周成王」。

(2)悔,懺悔。吝,錯了仍找理由強詞奪理。

(3)卦辭、爻辭聯合起來叫《經》。

《春秋》是孔子做的,叫經,《春秋》的傳有《公羊》、《轂梁》和《左丘明傳》。

(4)《十翼》是輔佐《經》的。

(5)《易經》的「經」本身只是用來占卜的。周文王演64卦的原意是「揭示天象」的變化,孔子則把它的「人事哲學」給揭示出來了。

(6)施耐庵的《水滸傳》是根據《宣和記事》改編的文學版本。

(7)王弼只活了23歲,《易經》、《道德經》都是他解釋的比較好。

(8)陳摶,道家人,唐末人,歷經五代,死在宋時。據說活了900多年。各皇帝讓他出來他都不出來,到了趙匡胤讓他出來,他說:天下太平亦。

11b

(1)介紹陳摶。

(2)道家的內丹是「九轉還丹」,炁、形、質(內丹),是真實不虛的事實。

(3)一人得道、仙及雞犬。這是真事。

(4)《楞嚴經》中會講到:世界是不是六道,而是「七道」,除六道外,還有一個「仙道」(天仙、地仙、人仙),但這些仙報盡後仍要墮落。

12a解釋周敦頤的《太極說》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而變化無窮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註: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又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大哉易也,斯之至也。

(1)天一生「水」。坎卦是陽卦也。該「水」和陰卦的「離卦」所生產來的「火」都歸在「土」中,水和火又生出金和木來。

(2)五行中的

水:北方、鹹味、智慧(五德之一,「恭敬」中得)、腎臟。

火:南方、苦味、燥(以「禮」節之)、心;

木:東方、酸、靜、仁、肝;

金:西方、辛辣、堅實、義、肺;

土:中央、力氣、甜、信、脾臟

12b

(1)陰陽是「相反相成」的。

(2)炁化、形化,然後質化,最後「神」來了。五性感動,善惡分了。聖人給我們的定論:人是參天地之靈氣。中、正、仁、愛。

(3)天無私心、地無私心。人要「仁義禮智信」才能合其天地。

(4)聰明正直死後為「神」,否則是「鬼」。合「鬼神」而知「吉凶」。

神都是人「封」的。

(5)天道是「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是「損不足而奉有餘」。「人道」要效法「天道」啊。

(6)「吉凶悔吝」,人是不如意的事是多數啊。

13a

(1)男女之精交媾,順則成人,逆著則能長生(煉精化氣)。故男女之精都是修法的物質基礎,很重要。

(2)宋、明「理學家」的內容本質上用的都是道家、佛家的內容也!

(3)因為儒家、道家文化的原因,中國接受的是大乘佛法。

(4)精氣逆著的是形成的「丹」。丹有「外丹」和「內丹」之說。我們修的是練出「內丹」。煉精成為炁,煉炁成為神、煉神還虛,等你真正做到「一念不生」的時候,生理一定會起變化。

我(葉曼)自己不知道,但可以可以肯定告訴大家:「無論道家、無論佛家,沒有一個人說瞎話,都可以修成;許多事情自己沒經驗過或拿不出證據來,修不出來就說他們是「胡說八道」,都是真事。要學莊子,「存疑」可也。」

科學越發展,越能證明中國古典文化的傳說都是真實的。錢學森說:21世紀是生理科學的時代。中國有一個研究特異功能的小組,張寶勝啊,已廢掉了,因為「經常顯露神通」啊,嚴新也很可惜。

(5)王陽明的身世故事。「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就是閉門人」,蘇東坡也是自己前世是和尚。

和尚很容易下一輩子變成「富貴中人」,所以這一輩子要「惜福」啊。

(6)《河圖》、《洛書》是漢朝末年才出現的事情。陳摶影響中國將近700年之久。

(7)到蘇州一定要看范仲淹教學的地方,文章好、德行好,稱他「范大老子」。

(8)歐陽修,小時是母親用灰寫字教出來的,所以,天才都是母親教出來的。張載,明朝的歸有光,清朝的黃宗義。

歐陽修的《童子問》,對《易經》的《十翼》的原作者首次提出反對。

後來清朝確實證實了:《洛書》源於漢代的《九宮圖》,《河圖》源於東漢的鄭玄所著《大衍注》,《大衍》又源於《漢書》的《五行志》。

清朝的胡淵說「朱熹的《周易本義》前面的九個圖沒有一個可取」這就太過激了。

(9)孟子比孔子晚150年而《孟子》不談《易經》一字呢?

13b

(1)西漢定都西安,東漢定都洛陽。

(2)焦延壽是善談吉凶,有神通,把每一爻的時間配合起來,《推背圖》就是沿用他的思路。

(3)「納甲法」是京房發明的。算卦不但配「五行」、還要配「五方」。上書皇帝,被奸臣石賢所嫉恨,被皇帝殺頭。

(4)《推背圖》、《燒餅歌》、《梅花詩》是中國的三個預言。東漢開始流行這種「預言」。

(5)《推背圖》中言,中國21世紀鼎盛到大唐的風貌,西方國家都來朝的。

(6)魏伯陽是東漢末年人,言「易經、黃老、煉丹三者合一」。

(7)張伯端。

(8)龍虎、鉛汞都是指的水火。(下述內容請自己仔細去聽。)

道家修道一定是臍下下丹田「三指處」的熱氣先升起來,女人不可以啊,舌抵上額,水下來,水火未濟,不能既濟。通三關、小周天,九轉還丹,通「奇經八脈(任、督、沖脈、蹺、帶脈)」,法國在醫療上已證實「脈絡確實存在」!

14a

(1)打坐靜坐時就是用坎卦的中陽爻(口水)把離卦中的陰爻(腹熱「火」)填滿,故呂洞賓叫「純陽子」。通三關、小周天,九轉還丹,通「奇經八脈(任、督、沖脈、蹺、帶脈)」,這是道家的功夫,真有,一定有,不論歲數大小、不論男女,都能成功和有效果,但女人尤其是年輕的不能看小肚子,而男人不但能看「下丹田」還能看「海底穴」,女人在完成生育前只能看「中丹田」檀中穴。

魏伯陽,道教人物,是豪門望族,歷代做官,有錢,儒家不懂煉丹術就對《周易參同契》的書解釋錯了,煉丹完全可以用易經來解釋與易經是完全吻合的。科學越發達,就發現《易經》越正確。他進山後不知所終。

古時皇帝吃的都是「外丹」,短暫有效。漢朝的劉安成功的。

(2)「奇經八脈」在內丹中是能驗證的,每個人都可以修。

(3)錢學森言:21世紀是生理科學時代,中國人是最領先的。

14b

(1)錢學森提倡「唯象氣功學」,中國有幾百個孩子,集中起來,特殊學習、特殊培養。

(2)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山。

(3)男人什麼歲數都可以修,女人則要斷月經,或完成生育之後。男人要控制自己,百日築基、十月懷胎、三年哺乳,這期間都不能有男女關係,夫妻雙方共修更快,但也容易丟失東西。

氣功只是煉丹的「初步」啊,離「煉丹」還遠遠者呢,差的非常遠。

男女沒有破過身的「童子」練功就容易成功,生過孩子的女人就更難了,男人比女人條件好,但女人心靜。

「九轉」不只是九次,然後才練出一個「丹苗」來,然後長生不老術。

(3)魏伯陽提出「乾坤坎離」四卦最重要。「坎離」是天地(乾坤)所起的作用。

月亮的「納甲」,初三、初八的概念。道教的易經因為他而重視易經了。

(4)王弼。活了23歲,我們講的《道德經》也是他註解的。開「清談之風」。

著有《注易》一掃漢朝人的「象數說(重在牽強附會的解釋)」,迷信,主張「直接理會本意」,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提出「以經注經不可取」,主張原卦,蒙卦就是「蒙昧」,是「義理派」的先驅。

(5)《道德經》就是道家的《易經》。老子的很多話是抄《易經》的話。

(6)管軻。不能忽視。很會看相,術數家。他說自己不長壽活不過50。他說,腦門不寬廣、鼻子不高、眼睛沒神、沒腳後跟都是短命的相。

專門回答問題,而其中沒有一個易字,若佛家弘揚佛法沒有一佛字多好啊,他說,「夫善易者不論易也」,易已經化在他身上了,最有學問的不會把學問掛在嘴上,真正了解佛法的人不會說自己「悟道」了,稱讚他「可謂要言不煩也」。「數不妙不為術」。

15a

(1)鄭玄多談「天象」,王弼主要談「人事」。

(2)伏羲八卦談天道的「天象」,周文王64卦談「神道」,孔子《易經》談「人道」。

(3)唐朝的孔穎達(574-648)。孔子的32代孫。是西漢、東漢的「象數易」到宋代的易經的關鍵性的轉折人物,他調和了義理和象數兩派的觀點,繼承了兩派的優點。

15b

(1)漢代講究象數的「附會」。

(2)宋代重在探討易經的哲理。「象數派」代表有周敦頤、邵雍。

16a

(1)程頤(周敦頤的學生,和蘇東坡不和。號「正公」)、程顥(明道)代表「義理派」。

程顥和王安石不和。

(2)陸九淵、陸九齡兄弟世界唯心。主觀主義者。

(3)《易經》葉曼老師講了一年半,必須需要朱熹的《周易本義》的作為教材。

朱熹的《周易本義》是根據程頤的《易傳》作為藍本來註解的。提倡「體用一元,。。」天地之先的只是一個「理」也,有物先天地,朱熹是「客觀主觀主義」者。朱熹把道家、道教(太極圖、河圖、洛書)的東西放在他的書中,遭到了當時大家的反對,

(4)蘇軾接乘王弼的學說,把儒家、道家、禪學寫出《東坡解易》。

(5)楊萬里。一個帝王要學《易經》,當進則進,當退則退。

16b

(1)近代、當代人物,嚴復,大陸杭辛齋的貢獻大。

17a

(1)《易經》葉曼老師講了一年半,用的是朱熹的《周易本義》的作為教材。

葉曼老師自己的算卦採用的是六個銅錢的「六爻法」。

(2)朱熹(1130-1200),主張「居敬」,恭敬者,認真也。格物致知。

17b

(1)講朱熹做的續。做人要厚重。仁者,兩人以上者。

18a

(1)孔夫子只做彖辭、象辭;文王做卦辭,爻辭是周公做的。

18b(這一集非常重要,講了太極、兩儀的本質,人體的五臟是如何形成的的秘密)

(1)「太極」是「無邊無涯」的東西,所以說「太極者,無極也」,只有這樣才能夠把「兩儀」生出來。「萬物之生是負陰而抱陽」,這是指在地球的北半球而言的。

我們的修行就是把宇宙中「太極」的能量引到人體中的「太極」中來。所以有太極就一定有兩儀。

(2)氤氳交感,就是「陰陽的兩炁」也。打坐中能體會到。

(3)「奇經八脈」在人體中是真正存在的脈,要好好修。

(4)「兩儀」是從「太極」中自然生出的陰陽兩個炁。

(5)人的形成過程中五臟中最先是腎形成。

是先得父親「腎炁」,形成一個「先天無形的腎」,那個無形的「炁」已經在那裡了,故說「天一生水」,這個腎水就是是「先天之炁」,是無形的;然後是 「地六成水」,得母親的後天的東西,後天有形的生理的腎臟就出現了。

「地二生火」,是先得母親「無形的心炁」,再得父親的氣形成有形的「心臟」,「天七成火」,所以說「心火」。

再得父親「無形的肝炁」,「天三生木」,再得母親的肝氣,形成有形的肝臟,「地八成木」,生理肝臟形成了。

先得母親的「無形的肺炁」,「地四生金」,再得父親「有形的肺氣」,「天九成金」,後天有形的肺臟就形成了。說你心火太旺把肺燒壞了,火克金啊。

得父親先天「無形的脾炁」,「天五生土」,再得母親後天的脾氣,「地十成土」,形成有形的脾臟。

知道了五行的生克,可以養自己的五髒了。所有的東西都是「氤氳交感」,就是陰陽的兩炁也,形、質、精神備也,吉凶定矣。

卦者,陰陽之物,爻者,陰陽之動也。

19a

(1)今日才知葉曼老師講解教材是朱熹的「欽定四庫全書」《周易本義》,這幾天一直是講的朱熹自己為《周易本義》做的《序》。

很多大陸的版本把這篇極其重要的《本序》竟然給刪除了,可氣、可嘆、可悲也。少看大陸1949年以後的版本,尤其是近代學者的研究,他們只能是「參考」的、絕對不能用來做「精讀」的教材。

這幾天看了黃壽祺、張善文著的「繁體版」《周易譯著》,結果自己一對照「朱熹版本」和「孔穎達的版本」才知道這些大陸學者,尤其是那些「解釋」部分很多都是「想當然」的解釋,根本不懂《易經》的真諦,最關鍵的是這些所謂的 「當代解釋」很多地方誤導了初學者!!(當然也有可取的地方)

所以,有佛學基礎的初學者一定不能用大陸學者的版本做教材,要用1949年前的「繁體版」本,更要少看當代人的「校注版」,自己找「繁體的原版」來看吧,省的被當代人這些「學者」忽悠!!!

最接近《易經》真諦的還是朱熹的版本(雖然朱熹版本也有個別小錯誤,但那僅是文字方面的不是真理這些「原則性」方面的,朱熹版本還是最接近「宇宙究竟真理」的版本,難怪被政府採用了800年左右做高考教材!),然後自己在找找「朱熹以前的版本」對照一下就得了!!!

(2)葉曼說,《紫微斗數》和《鐵算盤》都算的葉曼是僅能活到69歲,結果她活到講《易經》時已多活了十幾年還沒事,所以,葉曼老師講,「相隨心轉,命隨心轉」,卦是算不準的,所以她自己從此就再也不算命了。這就是「易」。

(3)爻的含義在斷卦時要根據「時、空、人」的不同而解釋不同也。不可拘泥《易經》書本之言辭也。

(4)朱熹的《序言》把易經的大概之含義基本都解釋清楚了。非常重要。

19b

(1)老子言:至善若水。

(2)歐陽修言:彖辭、象辭都是孔子做的,繫辭傳就不是孔子的。

(3)太極,無所不包的「太始之極」,原始極點,剛開始有東西。

(4)伏羲、女媧是兄妹,人頭蛇身,歷史上真的有這兩個人呢,據說是我們人的始祖,傳說最多。

20a

(1)後來的「術數派」根據《繫辭》的「天一第二。。」寫出河圖、洛書出來。司馬遷說不要管《繫辭》是誰做的,關鍵是繫辭寫的很好就行了。

(2)葉曼講易經時說:昨天台灣的台北?發生自然災害已死亡1800人。在哪一年?

(3)陽卦多陰,陰卦多陽。

(4)伏羲八卦是和24節氣相關的,每卦代表三個節氣。乾卦是立春,震是驚蟄。

20b

(1)易道,逆道也。逆者,迎接未來之意。

(2)雷風相薄。薄者,靠近、接近之意。水火不相射。射,到也、及也。

(3)文王八卦即「後天八卦」,「起用」時才用之。

(4)因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原因,故八卦中乾坤的位置是不固定的,是轉動的。

(5)早晨吃水果,金子變成鐵;中午吃水果,金子還是金子;晚上吃水果,金子變成了銅。

什麼原因? 葉曼老師講,她請教了密教大德陳健民老師,陳健民老師講:

水果是陰性的啊,早晨是人體的「陽性強」而把水果的陰「陰陽抵消」了,故「金子變成鐵」;

中午時「陰快盡」了,此時你吃水果恰好能「陰補陰」啊,所以,中午吃水果是「金子仍是金子」;

晚上是陰陽各半,吃水果也就是「金變銅」啊。

這說明一天中吃水果對人體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所以,早晨不要吃水果啊。

(6)文王的後天八卦就是「乾坤讓位,坎離當家」。

21a

(1)老子《道德經》吸收了很多《歸藏》的內容,而《周易》文王則把連山、歸藏的精華都吸收了很多。

(2)周易的卦辭文王所做,爻辭周公所做。

(3)晁説之,呂祖謙,皆宋朝易經大成學者。宋朝的易經是大成氣象的。

(4)《洛書》中1-9的順序是電子軌跡路線,太極圖是原子剖面圖。

【朱熹的影印「繁體版」真是好啊,經典、經典、經典!!!自己幾十年來易經不能入門就是因為沒有看到朱熹解釋的《周易本義》,學習易經者,千萬不能看當代人寫的註解,當代人的註解真是害人不淺,關鍵是他們很多人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我們。怎麼說呢,這個時代是把老祖宗的真東西給抹殺了,另外,學習《易經》一定要看「繁體字版」,絕對不要看「簡體字版」,密意自己去體會——當代人中學習《易經》有點成果的哪個沒有看過繁體字《易經》?他們自己學完了卻不告訴你學習易經的大秘密,嗨,真是可悲、可嘆!

再次真誠頂禮朱熹聖人!!不愧為朱子也,聖賢也!——明空版主感言】

21b

(1)乾卦是五行屬金,,陰曆四月,八重卦之一(天地否,地天泰。),由藏而顯出來,是開物,坤則成物。

【孔穎達解曰:乾,天之「體用」也。天是「定體」之名,故用乾來代表天。天之「體」以「健」為用。聖人告訴我們要法「天之用」而不要法「天之體」。】

強健而不息,陽剛之氣是天的本質,它和坤卦必須相互配合起來,必須有坤卦來收拾殘局。相當於「十二因緣」中的行也。

精蟲代表陽剛,衝進到卵中就是使卵子分裂。

(2)元,開始,是萬物、萬相的根本、開始,「善之長,物之生」,春天,木,東面,青色。

亨,通,無障礙,「嘉之匯,物之暢」,夏天,南面,火,紅色。

利,和諧有利,「宜之和」,秋天,西面,金,白色。

貞,正,堅固。冬天,藏也,北面,水,黑色。

(3)乾坤是化生萬物的自然力。乾卦才生出元亨利貞的「四德」來,萬物才能生出來。

先天八卦是「乾坤當位」,是「天之象」,是「形而上」的東西;後天八卦是「乾坤退位,坎離當家」,指的是後天八卦的後天「起用」了。

22a

(1)潛龍勿用。象徵「陽剛的蓄勢」之意。

(2)獸中「麒麟」、鳥是「風」、魚中是「龍」、走獸中「烏龜」,四靈物。

(3)龍可顯可隱、變化無常,剛健之性質。

(4)說明天地之氣有升有降,君子之行有行有藏。

(5)龍有「天、元、首、大、剛」之意

(6)初九是說能量在「一飛衝天」之前不要激進。

九二,現龍在田。

(7)露面了,顯現了。

22b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1)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2)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23a

(1)用九,見群龍無首,吉。

用九和筮法有關,只有乾坤兩卦有用九之說。七不能變,九可以變的。陽爻用九不用七,陰爻用六不用八。

處事時要剛而能柔,障礙少啊。

(2)《經》(乾-元亨利貞)是周文王,《傳》(初、九二等解釋)是周公;

《彖》和《象》公認是孔子,《十翼》中的其他則不一定是孔子的

(1)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大明,即指「太陽」之意。六龍,即六個階段。

時間、位置也。


推薦閱讀:

八字格局淺析5
跟著《易經》找到官位、財位、桃花位!(一)
易經六十四卦(卦名)
國學講座|周易培訓|易經培訓|周易教學|易經講座|學易經風水
文件夾【易經易理4】

TAG:筆記 | 易經 | 文字 | 葉曼 | 老師 |